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etection of Rh blood group antigens and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pregnant women with a second pregnancy
1
作者 Xiao-Ling Fu Xing-Dan Zhao +3 位作者 Ai-Han Weng Su-Jiao Li Xue-Yu Wang Kai-Nian Ya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2年第8期23-28,共6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henotype distribution of five antigens of Rh blood group system and the specificity of Rh blood group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henotype distribution of five antigens of Rh blood group system and the specificity of Rh blood group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h blood group antibody and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in second-child pregnant women,and to provide laboratory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Rh-HDN).Methods:500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 were col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and 500 pregnant women with first pregnancy as the control group(all pregnant women underwent obstetric examination in the integrated obsteric clinic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1).To detectethe Rh blood group antigens(D,C,c,E,e)of the two groups of samples,screene the irregular antibodies,identify the specificity of irregular antibodies,determine the titer and record the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of pregnant women with positive Rh blood group antibodies.Results:There were 11 Rh phenotypes 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 in the study group:CCDee(152cases,30.4%),CcDEe(136cases,27.2%)CcDee(84cases,16.8%),ccDEE(30cases,6%),ccDee(31cases,6.2%),CCDEe(14cases,2.8%),ccDEe(9cases,1.8%),cc dee(18cases,3.6%),CCDEE(2cases,0.4%),CcdEe(12cases,2.4%),Ccdee(6cases,1.2%),CCd ee(6cases,1.2%).A total of 42 cases(8.4%)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 were negative for RhD.There were 10 Rh phenotypes 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first pregnancy in the control group:CCDee(144cases,28.8%),CcDEe(138cases,27.6%),CcDee(90cases,18%),ccDEE(42cases,8.4%),ccDee(28cases,5.6%),CCDEe(10cases,2%),ccDEe(8cases,1.6%),cc dee(19cases,3.8%),CCDEE(1cases,0.2%),CcdEe(11cases,2.2%),Ccdee(9cases,1.8%).A total of 39 cases(7.8%)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first pregnancy were negative for RhD.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 in the study group,the positive rate of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was 4.0%(20/500),and the specificity of Rh blood group antibodies was found as follows:anti-E 1.8%(9/500),anti-D 1.4%(7/500),anti-C 0.4%(2/500)and anti-Ec 0.4%(2/500).The positive rate of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first pregnancy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0,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Rh-HDN was found in 10 newborns(2%)of the 20 women with positive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and the antibody titer during pregnancy was more than 32.No Rh-HDN occurred in newborns 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first pregnancy,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regnancy stimulation can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pregnant women,and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Rh blood group can easily cause Rh-HDN,so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routine detection of five antigens of Rh blood group and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during prenatal examination.It is helpful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Rh-blood irregular antibodies and the assessment of fetal or neonatal risk of Rh-HD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 blood group antigen Pregnant woman Irregular antibody detection HDN
下载PDF
ANALYSIS ON EPITOPES OF IGM WITH MONOCLONAL ANTI-ISOTYPIC AND ANTI-IDIOTYPIC ANTIBODIES AGAINST IgM FROM B-CLL
2
作者 沈关心 苏娜 +3 位作者 王晓林 朱慧芬 张悦 秦立轩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6-42,共7页
A double antibodies additivity ELISA test was employed to identify the epltopes which can be recognized by monoclonal antibodies (McAbs) against IgM from B chronic lymphocyte leukemia (B-CLL). The computer grouping pr... A double antibodies additivity ELISA test was employed to identify the epltopes which can be recognized by monoclonal antibodies (McAbs) against IgM from B chronic lymphocyte leukemia (B-CLL). The computer grouping programme analysis showed that 4 and- isotypic MaAb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10 anti- idiotype McAbs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The result wa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indirect sandwich ELISA and inhibition ELISA test. It suggested that there were at least 6 distinct IgM epitopes which can react specifically with 14 McAbs. Our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dditivity ELISA test and the computer grouping programme analysis is of help in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ntig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gen epltope antibody monoclonal additivity ELISA test B chronic lymphocyte leukemia computer grouping programme analysis.
下载PDF
2012~2021年四川成都某医院临床患者血型意外抗体筛查结果与疾病类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俊龙 张利 +3 位作者 肖洁 黎欢 杨鑫 彭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52-157,共6页
目的对某院住院患者血型意外抗体与疾病特征进行分析,为优化精准输血方案和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21年12月西部战区总医院患者意外抗体筛查和鉴定资料,患者年龄、性别、输血史、妊娠史和疾病诊断,分析意外抗... 目的对某院住院患者血型意外抗体与疾病特征进行分析,为优化精准输血方案和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21年12月西部战区总医院患者意外抗体筛查和鉴定资料,患者年龄、性别、输血史、妊娠史和疾病诊断,分析意外抗体阳性率、构成比及疾病特征。结果患者意外抗体筛查阳性率0.55%(1736/315456),女性高于男性(0.69%vs 0.44%,χ^(2)=90.107,P<0.05),有输血史或(和)妊娠史患者高于无输血史或(和)妊娠史者(75.69%vs 22.81%,χ^(2)=971.098,P<0.05),40~80岁患者占72.93%(1266/1736)。意外抗体阳性患者主要为消化系统疾病、血液及造血器官免疫疾病、肿瘤、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占80.41%(1396/1736)。91.88%(1595/1736)抗筛阳性患者做了抗体鉴定,意外抗体以Rh血型系统41.57%(663/1595),Lewis血型系统11.22%(179/1595)和MNS血型系统6.90%(110/1595)为主,抗体特异性以抗-E[32.41%(517/1595)]、抗-Le^(a)[10.47%(167/1595)]和抗-M[6.08%(97/1595)]为主,其他抗体[35.8%(571/1595)]以未检出特异性抗体为主。结论患者血型意外抗体筛查结果与疾病类型分析对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输血科应针对长期输血患者、女性、有妊娠史或输血史患者进行多抗原(Rh Cc DEe,Le^(a),M)匹配的精准输血,降低意外抗体发生率,提高临床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 意外抗体 抗体筛查 抗体鉴定 输血
下载PDF
广西地中海贫血患者同种异体免疫发生情况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静 唐卒卒 +6 位作者 梁喜艳 吕敏 廖胜桃 卢碧兰 罗瑞贵 陈要朋 尹晓林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调查广西长期反复输血的地中海贫血患者同种异体免疫发生率,并鉴定同种异体抗体特异性,为临床完善输血策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地中海贫血管理系统,收集2017-01/2022-06月在作者医院进行输血治疗的1115例患者的资... 目的调查广西长期反复输血的地中海贫血患者同种异体免疫发生率,并鉴定同种异体抗体特异性,为临床完善输血策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地中海贫血管理系统,收集2017-01/2022-06月在作者医院进行输血治疗的1115例患者的资料,统计同种异体抗体阳性发生率,比较不同类型地中海贫血、民族、性别、年龄段以及同种异体抗体阳性发生率,比较不同类型地中海贫血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的年龄、Hb水平,对地中海贫血抗体阳性患者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1115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中有92例(8.25%)抗体筛查阳性。对比重型β地中海贫血(beta-thalassemia major,β-TM)、血红蛋白H病(hemoglobin H disease,HbH),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beta-thalassemia intermedia,β-TI)的抗体阳性发生率最高;女性抗体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年龄>20岁患者的抗体阳性发生率最高。β-TM、β-TI、HbH患者中抗体阳性患者的年龄均明显高于抗体阴性患者(P<0.05)。β-TM患者中抗体阳性患者Hb水平低于抗体阴性患者(P<0.05)。地中海贫血抗体阳性患者Rh血型系统抗体及其合并其他抗体占73.92%(68/92),抗-Mur抗体及其合并其他抗体占8.70%(8/92),抗-JK~a、抗-JK~b抗体及其合并其他抗体占7.61%(7/92)。结论反复输血的广西地中海贫血患者,有较高的同种异体抗体阳性发生率,Rh血型系统抗体阳性最多。β-TI患者、汉族患者、女性患者和年龄大于20岁患者更易发生同种异体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同种异体抗体 抗体鉴定 输血 RH血型系统
下载PDF
免疫性输血反应的调查及预防研究 被引量:95
5
作者 刘达庄 朱俊 +19 位作者 朱自严 沈伟 王健莲 向东 张雄民 陈和平 陆震宇 郭忠慧 李志强 金麒英 方勇 姚顶根 胡宁克 邹纬 鲍聿炜 马淑芬 刘宇宁 李海伦 孙伟文 马惠荣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 对各类输血反应进行调查研究 ,同时建立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新技术 ,以预防和治疗免疫性输血反应。方法 对上海地区 13家医院的 30 776名输血病人进行调查 ,并应用改良Polybrene、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 (SEPSA)等新技... 目的 对各类输血反应进行调查研究 ,同时建立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新技术 ,以预防和治疗免疫性输血反应。方法 对上海地区 13家医院的 30 776名输血病人进行调查 ,并应用改良Polybrene、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 (SEPSA)等新技术 ,进行同种特异性抗体的筛选、鉴定及交叉配型试验。结果 发生各类输血反应5 0 8例 (1.6 5 % ) ,其中检出引起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同种抗体 6 4例 (12 .6 % ) ,抗体特异性分别为血小板抗体 (包括HLA) 5 1例 ,红细胞不规则抗体 13例 ;各项新技术的应用对预防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 (χ2 >3.84 ,P <0 .0 5 )。结论 使用研究建立的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新技术能有效地诊断、预防和治疗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输血反应 血液学检查 免疫学 血型 抗原抗体 输血安全
下载PDF
血型血清学与电子交叉配血试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曾杰 黄朴 +4 位作者 肖瑞卿 戚超 杨民 陆华 赵树铭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电子交叉配血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孔板法检测4 126名献血者的ABO和Rh系统血型;用微柱凝胶法筛查意外抗体及鉴定抗体特异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献血者数据库。采用微柱凝胶法对10 685名住院患者作常规ABO和Rh(D)... 目的初步探讨电子交叉配血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孔板法检测4 126名献血者的ABO和Rh系统血型;用微柱凝胶法筛查意外抗体及鉴定抗体特异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献血者数据库。采用微柱凝胶法对10 685名住院患者作常规ABO和Rh(D)血型以及意外抗体筛查和鉴定,配血以血型血清学和电子交叉配血2种方式进行;对9 996名住院患者以ABO和Rh(D)血型相容作血清学交叉配血,并对其中2 920人作电子交叉配血;同时对689名住院患者作ABO和Rh系统血型鉴定和意外抗体筛查,对意外抗体筛选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作电子和血清学交叉配血。结果初步建立了可应用于电子交叉配血的献血者数据库,对2 920名经ABO和Rh(D)血型检测及无意外抗体的住院患者和657名经ABO和Rh血型检测及无意外抗体的住院患者,与4 113名献血者分别作了6 109次和1 227次电子交叉配血与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2种方法结果完全一致;电子交叉配血与血清学交叉试验配血时间分别为15和45 min。结论电子交叉配血的建立和临床应用是可行的,除了同样准确外,其最大的优势是比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时间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交叉配血 ABO血型 RH血型 意外抗体筛查 血型血清学
下载PDF
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7
7
作者 苏秀琼 陈奕霞 +1 位作者 蓝建崇 刘丽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4期448-449,452,共3页
目的探讨输血前不规则血型抗体筛查对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的意义。方法对2 000例预输血患者进行抗体筛查,对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统计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和检出率。结果共筛出不规则抗体阳性者8例,阳性检出率为0.4... 目的探讨输血前不规则血型抗体筛查对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的意义。方法对2 000例预输血患者进行抗体筛查,对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统计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和检出率。结果共筛出不规则抗体阳性者8例,阳性检出率为0.4%。其中血液系统疾病和肿瘤患者6例,占75.0%,高于其他疾病患者所占比例(2例,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Rh系统抗体占62.5%,MNS系统抗体(抗-M抗体)占37.5%。结论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有利于选择适合患者的血液,有效减少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血型 抗体筛查 输血反应
下载PDF
Rh血型抗原抗体检测对保障输血安全的意义 被引量:29
8
作者 吴敏华 蔡葵 刘棋枫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08-309,312,共3页
目的探讨Rh血型系统抗原、抗体检测在安全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在该院住院的2 700例输血患者进行Rh系统抗原表型检验和抗体筛查。结果 Rh血型抗原表型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5... 目的探讨Rh血型系统抗原、抗体检测在安全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在该院住院的2 700例输血患者进行Rh系统抗原表型检验和抗体筛查。结果 Rh血型抗原表型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5种抗原基因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D、e、C、c、E。结论对于接收输血者及供血者,除了要做必需的常规检查外还应进行其他4种Rh血型抗原表型的检查及相应抗体的鉴定,从而避免因输血而产生免疫性抗体,给患者再次输血带来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系统 抗原 抗体 基因频率 输血安全
下载PDF
抗B血型物质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免疫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华堂 王晓琴 +3 位作者 袁凌云 徐从贞 姚立人 王维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59-164,共6页
应用杂交瘤技术,分别以人B血型红细胞,B血型红细胞加纯化的B血型物质和B血型物质为抗原,采用不同免疫程序免疫BALB/C小鼠,从6次细胞融合中筛选建立起3株分泌高滴度,高特异性抗人B血型物质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3—D_9(IgG_1),3—... 应用杂交瘤技术,分别以人B血型红细胞,B血型红细胞加纯化的B血型物质和B血型物质为抗原,采用不同免疫程序免疫BALB/C小鼠,从6次细胞融合中筛选建立起3株分泌高滴度,高特异性抗人B血型物质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3—D_9(IgG_1),3—5—D_(12)(IgG_1)和6—1—G_(11)(IgA),用Takatsy微量血凝滴定法测得它们的96孔板组织培养上清液的血凝滴度分别为4096,4096和16384。经过凝血特异性试验,凝血抑制试验以及抗体稀释试验等广泛免疫化学研究证明这些单克隆抗体仅对人B型血特异。杂交瘤细胞在液氮中贮存数月,分泌抗体能力不变。抗体经56℃保温30minA-20℃和37℃反复冻融试验凝血活性保持稳定。这些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B血型抗体结合部位结构的多样性提供了条件,并且使在临床血液分型试验时用单克隆抗体替代人多克隆抗血清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抗B血型物质 免疫学
下载PDF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品制备技术优化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于洋 马春娅 +9 位作者 冯倩 陈鑫 关晓珍 张晓娟 陈麟凤 林子林 潘纪春 张婷 骆群 汪德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优化自制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全血质控品制备技术,检测其保存过程中综合性能指标的变化,确定合理的处理流程、保存期限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多人份采集时间≤10 d的B型RhD阴性健康献血者标本,将其混合后离心留取上清血浆,再将... 目的优化自制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全血质控品制备技术,检测其保存过程中综合性能指标的变化,确定合理的处理流程、保存期限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多人份采集时间≤10 d的B型RhD阴性健康献血者标本,将其混合后离心留取上清血浆,再将混合浓缩红细胞分成2组,MAP组:使用MAP红细胞保养液洗涤2次;Saline组:使用生理盐水洗涤2次。将2组洗涤后的红细胞分别与MAP红细胞保存液、对应混合血浆按照1∶2∶3的体积比混合。选择商品化IgG抗-D试剂做抗-D效价测定,确定出现最后1个2+凝集强度的稀释倍数,并按照此稀释倍数分别在2组质控品中填加相应体积的IgG抗-D。将2组混合悬液分装在硬质塑料试管中盖帽4℃保存,每天在室温放置1 h,分别在保存的0、35、42、49 d检测质控品标本红细胞与标准抗-B的凝集强度、IgM抗-A与反定A细胞的凝集强度、IgG抗-D与RhD阳性O型红细胞的凝集强度、上清液中Na+、K+、LDH、乳酸、FHb浓度、红细胞形态变化以及质控品中细菌繁殖情况。结果保存过程中2组质控品红细胞B抗原、IgG抗D抗体反应活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IgM抗A抗体反应活性虽出现波动(P<0.01),但凝集强度变化均在1+范围内;2组质控品K+、乳酸浓度均随保存时间延长明显增高(P<0.01),但保存35、42d时2组各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组质控品FHb浓度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高,但相同保存时间2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1)。保存49 d时MAP组和Saline组FHb浓度分别为(857.1±301.5)mg/L和(595.3±334.9)mg/L,与保存0d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MAP组部分质控品FHb浓度已经超过中度溶血标准(1 000 mg/L);2组质控品保存末期(≤42 d)红细胞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皱缩并形成棘突,但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2组质控品保存过程中都未见细菌生长。结论本室采用2种方法自制的全血质控品质量无明显差异,保存期都能达到42 d,且管间差异小、抗原抗体反应活性稳定,能够满足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的相关要求,适合在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相容性检测 室内质控 抗体效价 ABO血型 抗原 抗体 反应活性
下载PDF
56510例患者不规则抗体及特异性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洪毅 李菲 +5 位作者 杨阳 贾万里 孟洁 梁蕊 剌芝芳 叶维莉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指导临床安全输血。方法应用卡式微柱凝胶法对西安高新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56510例患者(包括门急诊患者、有备血需求住院患者及常规检测抗体筛查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56510...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指导临床安全输血。方法应用卡式微柱凝胶法对西安高新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56510例患者(包括门急诊患者、有备血需求住院患者及常规检测抗体筛查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56510例不规则抗体筛查患者中检出170例,检出率为0.3%;经陕西省血液中心进行抗体鉴定,同种特异性抗体145例(85.3%),自身抗体25例(14.7%),同种特异性抗体分别为抗-E 62例(36.5%)、抗-C 5例(2.94%)、抗-D 13例(7.64%)、抗-cE 11例(6.47%)、抗-CE 3例(1.76%)、抗-Ce 10例(5.88%)、抗-M 17例(10.0%)、抗-N 3例(1.76%)、抗-Lea 10例(5.88%)、抗-Leb 3例(1.76%)、IgG-cE联合IgM-M 4例(2.35%)、IgG-CE联合IgM-E 4例(2.35%)。结论临床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对于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保障临床安全输血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筛查 特异性抗体 自身抗体 血型系统 输血
下载PDF
Rh血型系统抗原检测对临床安全合理输血的重要性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刘培贤 贾洪娟 +2 位作者 刘志鹏 李盛华 牛晓楠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10期1415-1417,1421,共4页
目的分析1003名随机抽样患者Rh血型系统抗原与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结果,研究Rh血型系统抗原鉴定在临床安全输血的重要性。方法根据病史分无或单次(863例)和多次输血组(140例)。用微柱凝胶卡进行Rh血型系统抗原及不规则抗体筛查鉴... 目的分析1003名随机抽样患者Rh血型系统抗原与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结果,研究Rh血型系统抗原鉴定在临床安全输血的重要性。方法根据病史分无或单次(863例)和多次输血组(140例)。用微柱凝胶卡进行Rh血型系统抗原及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结果患者Rh D、Rh C、Rhc、Rh E、Rhe抗原频率分别为98.80%、90.63%、59.82%、49.35%、95.71%。双群37例,无或单次输血组17例,概率为1.97%;多次输血组20例,概率为14.29%;两组双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15例;无或单次输血组阳性2例,与Rh血型系统相关,概率为0.23%;多次输血组阳性13例,Rh血型系统抗体筛查阳性9例,概率为6.43%;两组Rh血型系统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 D、Rh C、Rhc、Rh E、Rhe抗原分布频率各异,Rh血型双群与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和多次Rh血型不同型血液输注有关,故输血前应对患者和献血者Rh血型抗原进行分型检测并同型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抗原检测 双群 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型抗原和抗体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瑞卿 林武存 +5 位作者 赵树铭 许聃 吴建君 曾杰 胡绍毅 梁后杰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655-1656,共2页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对红细胞血型抗原和抗体的变化。方法 检测 1 0 4例患者化疗前后ABO血型抗原效价、抗 A、抗 B抗体效价 ,A型和O型患者化疗前后抗原抗体效价与积分做了比较 ;抗原检测法 ,将标准血清做倍比稀释加患者的红细...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对红细胞血型抗原和抗体的变化。方法 检测 1 0 4例患者化疗前后ABO血型抗原效价、抗 A、抗 B抗体效价 ,A型和O型患者化疗前后抗原抗体效价与积分做了比较 ;抗原检测法 ,将标准血清做倍比稀释加患者的红细胞 ,离心肉眼观察 ,不凝集的前 1管为抗原效价 ,同时以健康人的红细胞做对照 ;抗体检测方法 ,将A型者的血清做倍比稀释后加对应的红细胞 ,观察结果同抗原方法。结果 O型抗 A、抗 B效价与积分无差异 ,A型血型抗原化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化疗后明显低于化疗前 ,P <0 .0 5。O型、A型、B型男女患者抗原抗体效价与积分进行比较 ,O型与B型男女抗原抗体、效价与积分无差异 ;A型男女抗 B抗体效价与积分有显著性差异 ,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结论 提示在给肿瘤患者 ,特别是A型患者配血、鉴定血型时遇有正反不符、前后不符时要考虑是A抗原减弱 ,在给这些患者配血时 ,最好输注O型红细胞 ,已防输错血 ,防止发生意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血型抗原 血型抗体 效价
下载PDF
重庆市2008~2012年无偿献血者HBsAg,ALT及抗HIV、抗HCV、抗TP抗体检测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程颖 李维 程燃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297-1298,1304,共3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2008~2012年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检测结果,为招募低危无偿献血者,减少血液报废提供依据。方... 目的分析重庆市2008~2012年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检测结果,为招募低危无偿献血者,减少血液报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2012年于重庆市血液中心接受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筛查的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551 133例,检测其HBsAg,ALT及抗HIV、抗HCV、抗TP抗体。采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ITSWELL对检测结果进行读取、保存、汇总,并判断标本是否合格。结果共计检出不合格标本37 534例(6.81%),其中,HBsAg,ALT及抗HCV、HIV、TP抗体不合格率分别为1.10%、3.79%、0.51%、0.33%、1.08%。结论加强血液检测试剂筛选及无偿献血者队伍的建设将有助于临床的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抗体 丙型 血液筛查 重庆
下载PDF
抗体筛查细胞抗原涵盖范围与电子配血技术的安全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家瑞 王远杰 +2 位作者 冯宁 李红梅 冯俊程 《西部医学》 2013年第9期1401-1403,共3页
目的探讨抗体筛查细胞抗原涵盖范围在保障电子配血技术安全应用中的意义。方法分别对供受血者进行ABO/RhD血型检测以及抗体筛查。患者二次血型鉴定结果一致,抗体筛查结果阴性,按电子配血规则进行电子配血,同时采用凝聚胺法对供受血者进... 目的探讨抗体筛查细胞抗原涵盖范围在保障电子配血技术安全应用中的意义。方法分别对供受血者进行ABO/RhD血型检测以及抗体筛查。患者二次血型鉴定结果一致,抗体筛查结果阴性,按电子配血规则进行电子配血,同时采用凝聚胺法对供受血者进行传统血清学交叉配血平行试验,分析抗体筛查细胞抗原涵盖范围与不规则抗体漏检情况以及对电子配血技术安全应用的影响。结果 22790份患者血样,抗体筛查阳性164例,阳性率0.72%。15740份供血者血样,抗体筛查阳性11例,占0.07%。22540份血样均符合电子配血规则,由计算机实施电子配血未发现ABO/RhD血型不相容。用凝聚胺法进行传统血清学交叉配血平行检测,其中22534份血样配血相容,6份血样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主侧不相容,未发现次侧不相容者。6份血样用谱细胞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全为MNS系统抗-Mur,漏检率为0.027%。结论目前临床所用抗体筛查细胞仅为血清学交叉配血而设计,抗体漏检率相对较高,不能充分保障电子配血技术的安全性。建议尽快制定电子配血技术标准,保障其在临床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筛查 不规则抗体 抗原谱 电子配血 输血安全
下载PDF
自身抗体干扰输血相容性检测处理对策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凤霞 黄蓉 +5 位作者 王勇军 周明 桂嵘 谢毓滨 兰炯采 沈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803-808,共6页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由于存在自身抗体使输血前相容性检测复杂化,若不能正确鉴定这些患者的血型,明确是否存在具有临床意义的同种抗体/自身抗体并及时发出合适的成分血,可能导致输血延误甚至危及生命。正确掌握AIHA患者输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由于存在自身抗体使输血前相容性检测复杂化,若不能正确鉴定这些患者的血型,明确是否存在具有临床意义的同种抗体/自身抗体并及时发出合适的成分血,可能导致输血延误甚至危及生命。正确掌握AIHA患者输血相容性检测处理对策,对于保障AIHA患者的输血及时性和输血安全性意义重大。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从AIHA的血清学特点、自身抗体类型、血型鉴定方法、抗体筛查与抗体鉴定方法,以及此类患者的输血策略等方面做出总结,旨在为输血科工作人员排除AIHA患者自身抗体的干扰和输血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血型鉴定 抗体筛查 抗体鉴定 交叉配血
下载PDF
ECLIA与ELISA法检测献血者HBsAg、抗-HCV和HIV抗原/抗体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少彬 何子毅 +6 位作者 刘泽民 陈庆恺 王庆 黄素媛 余霖 魏润葵 车嘉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在献血者血液检测中的应用模式。方法以2016年12月—2017月11月东莞市中心血站33 493(人)份献血者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先用ELISA法:分别用2种不同厂家的HBs Ag试剂(B1和B2)、抗-HCV试剂(C1和C2)和HI...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在献血者血液检测中的应用模式。方法以2016年12月—2017月11月东莞市中心血站33 493(人)份献血者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先用ELISA法:分别用2种不同厂家的HBs Ag试剂(B1和B2)、抗-HCV试剂(C1和C2)和HIV抗原/抗体试剂(I1和I2)检测2遍;2017年7月前主要挑选任1次ELISA(试剂)检测结果为'S/CO≥0. 3'的标本做ECLIA检测(挑选模式),7月后所有标本平行检测(不挑选模式),分析ECLIA与ELISA(试剂)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比较ECLIA'挑选模式'和'不挑选模式'中ELISA无反应性标本(S/CO<0. 9)的ECLIA阳性检出率,评价ECLIA作为补充检测模式的效果。结果 ECLIA与2种ELISA(试剂)检测献血者3项血液学指标结果一致性与阳性检出率:HBs Ag一致性极好(К≥0. 9),阳性率分别为2. 894%(322/11 127)与2. 642%(B1:294/11 127)、3. 020%(B2:336/11 127)(P>0. 05);抗-HCV一致性较高(К>0. 6),阳性率分别为0. 395%(67/16 978)与同为0. 224%(C1和C2相同:38/16 978)(P<0. 01);HIV抗原/抗体一致性较差(0. 3<К<0. 4),阳性率分别为0. 499%(69/13 837)与0. 238%(I1:33/13 837)、0. 289%(I2:40/13 837)(P<0. 01)。ECLIA'不挑选'与'挑选'2种检测模式的阳性率比较:HBs Ag为0. 07%(4/5 678) vs 0. 441%(22/4 988)(P<0. 01),抗-HCV为0. 169%(28/16 528) vs 1. 176%(4/340)(P <0. 01),HIV抗原/抗体为0. 377%(51/13 542) vs 0. 649%(1/154)(P>0. 05)。结论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ECLIA与ELISA的HBs Ag和抗-HCV检测结果一致性好,HIV抗原/抗体的结果一致性较差;'挑选模式'中HBs Ag和抗-HCV的ECLIA阳性检出率较高,ECLIA的应用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ELISA 献血者 血液筛查模式 HBSAG 抗-HCV HIV抗原/抗体
下载PDF
Rh血型系统意外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赵倩 王振雷 +3 位作者 何路军 乔芳 王远花 郭霞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283-286,共4页
目的:分析由Rh血型系统意外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中,各类抗体的分布特点,从而为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Rh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Rh-HDN)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试管法进行ABO、Rh血型鉴定(新生儿ABO血型鉴定仅做正定型),微柱凝胶法进... 目的:分析由Rh血型系统意外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中,各类抗体的分布特点,从而为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Rh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Rh-HDN)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试管法进行ABO、Rh血型鉴定(新生儿ABO血型鉴定仅做正定型),微柱凝胶法进行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进行抗体筛查、抗体鉴定。应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246例夫妇ABO血型相同或相合的样本中,61例检出Rh血型系统意外抗体(24.60%),抗体特异性分别为:抗-D(32例)、抗-E(10例)、抗-c E(4例)、抗-C(3例)、抗-c(2例)、抗-Ce(4例);273例夫妇ABO血型不相合的样本中,25例检出Rh血型系统意外抗体(8.93%),抗体特异性分别为:抗-D(15例)、抗-E(2例)、抗-c E(4例)、抗-C(2例)、抗-c(1例)、抗-Ce(1例)。不存在ABO抗体组的Rh抗体的检出数明显高于存在ABO抗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D仍是引起Rh-HDN的主要因素,但其他Rh系统意外抗体,尤其是在夫妇ABO血型相同或相合的样本中抗-E和抗-cE的检出率也较高。应重视Rh D阳性的孕妇,且夫妇ABO血型相同或相合时,Rh血型系统意外抗体的筛查,对Rh-HDN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系统 Rh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 血型鉴定 意外抗体筛查
下载PDF
抗人M和N型GP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燕 毛建平 +1 位作者 刘斌 孙志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为了建立“血型糖蛋白A(GlycophorinA,GPA)突变分析”技术。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结果:获得3株分泌抗GPA特异性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这3株McAb均属于IgG2a亚类、Kappa型轻链,其中2株特异性抗M型GPA,另外1株特... 目的:为了建立“血型糖蛋白A(GlycophorinA,GPA)突变分析”技术。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结果:获得3株分泌抗GPA特异性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这3株McAb均属于IgG2a亚类、Kappa型轻链,其中2株特异性抗M型GPA,另外1株特异性抗N型GPA。3株McAb所针对的抗原决定簇位于GPA多肽链N末端第1~39位氨基酸之内,抗体与其结合依赖糖链的完整性。结论:制备的McAb可用于“GPA突变分析”的研究,也可以作为血型试剂在血液免疫学、遗传学和法医学的领域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血型 血型糖蛋白A 单克隆抗体 制备
下载PDF
Rh血型系统抗原检测在临床精准输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鹏举 李艳鸿 +2 位作者 姚伟莉 袁静 马少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332-335,共4页
目的分析Rh血型系统抗原检测在临床精准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均已明确为ABO血型或Rh血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输入RhC、E不同表型红细胞悬液2 U,观察组输入RhC、... 目的分析Rh血型系统抗原检测在临床精准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均已明确为ABO血型或Rh血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输入RhC、E不同表型红细胞悬液2 U,观察组输入RhC、E相同表型红细胞悬液2 U。统计Rh血型系统抗原分布情况和Rh血型系统抗体筛查阳性结果,比较2组输血前后全血血红蛋白(Hb)、红细胞积压(HCT)水平,统计2组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输血经历将160例患者分为无或单次输血组和多次输血组,比较2组抗体筛查情况。结果单次输血组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率(2.70%)、Rh血型系统抗体筛查阳性率(5.41%)和双群出现频率(2.70%)均低于多次输血组(17.89%、21.14%、17.07%)(P<0.05)。160例患者中Rh C、D、E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2.50%、96.88%、44.38%。需进行配血的患者中出现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8例,其中6例是Rh血型中抗-E和抗-c阳性。与输血前比较,输血后2组全血Hb、HCT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输血后,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BO血型或Rh血型患者中,Rh E抗原阳性率低于Rh C、D抗原,同型输血有利于全血Hb、HCT的升高,其安全性更好,因此在进行输血时应进行同型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系统 输血 抗原 抗体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