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临床应用进展综述
1
作者 余枝广 肖良品 +1 位作者 吴晓丽(综述) 茅培华(审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S01期179-185,共7页
血小板抗体与多种临床疾病相关,具代表性的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胎儿/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输注无效,和输血后紫癜等。血小板抗体的检测方法历经变化,从传统的固相凝集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血... 血小板抗体与多种临床疾病相关,具代表性的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胎儿/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输注无效,和输血后紫癜等。血小板抗体的检测方法历经变化,从传统的固相凝集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血小板抗原单抗特异性固相化法,发展至针对血小板表面抗原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等。本文就血小板抗体分类,检测方法,临床应用及血小板抗体相关疾病的个性化治疗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抗体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输注无效 输血后紫癜 血小板抗原单抗固相化法
下载PDF
改良间接MAIPA法对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肖太武 侯明 +5 位作者 李光耀 葛芙蓉 杨锡明 王景霞 栾静 赵歧刚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01-102,106,共3页
目的:检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建立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并加以改进(改良MAIPA法)借以检测CITP患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 目的:检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建立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并加以改进(改良MAIPA法)借以检测CITP患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抗血小板GPⅡb/Ⅲa、GPⅠb/Ⅸ的特异性抗体。结果:CITP组血小板糖GPⅡb/Ⅲa、GPⅠb/Ⅸ抗体的总阳性率高于CAA组和肿瘤化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6,P<0.01和χ2=13.02,P<0.01)。结论:在CITP患者中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有较高的特异性,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2种抗体的功效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改良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 自身抗体
下载PDF
慢性ITP患者血小板膜表面GPⅣ、GPⅤ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秦平 侯明 +5 位作者 石艳 孙建芝 朱媛媛 李丽珍 彭军 张茂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检测慢性ITP患者血小板膜表面GPⅣ、GPⅤ特异性自身抗体。方法 :应用改良直接MAIPA(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 )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 (GPⅣ、GPⅤ )特异性自身抗体。结果 :慢性ITP患者血小板洗脱液中GPIV特异性和GPV特异性自... 目的 :检测慢性ITP患者血小板膜表面GPⅣ、GPⅤ特异性自身抗体。方法 :应用改良直接MAIPA(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 )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 (GPⅣ、GPⅤ )特异性自身抗体。结果 :慢性ITP患者血小板洗脱液中GPIV特异性和GPV特异性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 6. 3%和 4. 8%。结论 :血小板膜GPⅣ、GPⅤ分子是慢性ITP自身抗体的靶抗原 ,但多与GPⅡ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 血小板膜糖蛋白
下载PDF
HPA-1a、HPA-3a、HPA-5b抗体MAIPA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睿书 凌冰 陆萍 《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分别建立针对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a、HPA-3a、HPA-5b 3种抗体的定量血小板(PLT)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MAIPA)方法。方法采用MAIPA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标准或参比HPA-1a、HPA-3a、HPA-5b抗血清,优化实验条件,在检测范... 目的分别建立针对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a、HPA-3a、HPA-5b 3种抗体的定量血小板(PLT)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MAIPA)方法。方法采用MAIPA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标准或参比HPA-1a、HPA-3a、HPA-5b抗血清,优化实验条件,在检测范围内绘制线性曲线,并分别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精密度。结果针对HPA-1a、HPA-3a、HPA-5b 3种抗体的MAIPA定量检测方法得到了优化,检测范围分别为0~4 IU、0~20 AU、0~20 AU,准确性(回收率)分别为96.20%~103.10%、97.90%~103.10%、100.20%~106.10%。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分别为1.3%~3.6%、2.7%~5.2%和4.7%~5.3%,批间精密度(CV)分别为4.0%~5.6%、4.4%~5.9%和3.2%~6.3%,检测人源抗体抗A、抗B、抗I、抗P均无明显阳性,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建立的针对HPA-1a、HPA-3a、HPA-5b抗体的MAIPA定量检测体系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对于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PLT安全输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抗原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 定量 标准体系
下载PDF
广西地区汉、壮和瑶族人群CD36缺失结构实验分析和特征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钟周琳 申卫东 +4 位作者 周燕 刘金莲 黎海燕 卢芳 吴国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建立CD36缺失结构的试验鉴定方法,调查广西地区汉、壮、瑶族人群CD36缺失频率及分布特征。方法建立血小板流式细胞荧光免疫检测试验(PIFT-FC)对广西地区4 621名无血缘关系的汉、壮、瑶等民族献血者血小板CD36的表达作筛查,以血小板... 目的建立CD36缺失结构的试验鉴定方法,调查广西地区汉、壮、瑶族人群CD36缺失频率及分布特征。方法建立血小板流式细胞荧光免疫检测试验(PIFT-FC)对广西地区4 621名无血缘关系的汉、壮、瑶等民族献血者血小板CD36的表达作筛查,以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试验(MAIPA)对初筛CD36缺失者复检,以单核细胞流式细胞荧光免疫检测试验(MIFT-FC)检测CD36缺失者的单核细胞CD36的表达,对CD36缺失型个体作缺失型的亚型分型及CD36缺失结构的研究。结果 PIFT-FC和MAIPA筛查出广西汉、壮、瑶族个体CD36的总体缺失率是4.13%(191/4 621),其中汉族人群的缺失率为3.59%(109/3 036)、壮族为5.76%(80/1389)、瑶族为2.38%(2/84)。对其中117名CD36缺失个体分型检测:Ⅰ型CD36缺失的总体比例为41.03%(48/117),分别是汉族人群39.19%(29/74)、壮族43.90%(18/41)、瑶族50%(1/2);Ⅱ型CD36缺失的总体比例58.97%(69/117),分别是汉族人群60.81%(45/74)、壮族56.10%(23/41)、瑶族50%(1/2)。结论成功建立PIFT-FC、MAIPA和MIFT-FC试验;广西汉、壮、瑶民族人群间的CD36缺失结构有差异,壮族人群CD36缺失率较高,显示出其民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6缺失 血小板流式细胞荧光免疫检测试验(PIFT-FC) 单核细胞流式细胞荧光免疫检测试验(MIFT-FC) 1 板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MAIPA) 汉族 壮族 瑶族 广西
下载PDF
国际各类品种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试剂对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唐秋民 申卫东 +2 位作者 钟周琳 周燕 吴国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1074-1077,共4页
本研究按国际输血学会第14届国际血小板免疫学研讨会和合作研究项目的要求,分析比较国际常用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各类品种对血小板抗原McAb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MAIPA)检测血小板抗体结果的影响。向参加该研究的30个实验... 本研究按国际输血学会第14届国际血小板免疫学研讨会和合作研究项目的要求,分析比较国际常用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各类品种对血小板抗原McAb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MAIPA)检测血小板抗体结果的影响。向参加该研究的30个实验室发放10份含已知血小板抗体特异性的血清和1份阴性对照血清样本,以及9份不同类别(GPⅡb/Ⅲa、GPⅠa/Ⅱa、GPⅠb/Ⅸ及GPⅣ)及克隆编号的血小板膜糖蛋白McAb和统一的实验研究技术方案,各参加实验室按方案进行检测并反馈结果数据,比较同一糖蛋白种类不同的McAb对MAIPA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PⅡb/Ⅲa中AP2,Gi-5,PL2-73等几种McAb的平均S/CO值较高;GPⅠa/Ⅱa的McAb中MBC202.2和143.1的平均S/CO值较高;GPⅠb/Ⅸ的McAb中142.11和CLB-MB45(CD42b)的平均S/CO值较高;GPⅣ的McAb中131.4的平均S/CO值较高。结论不同的McAb品种对样本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McAb对MAIPA的灵敏度有重要影响。用MAIPA法检测血小板抗体时应同时使用相同糖蛋白种类而不同克隆号的McAb,以防止血小板抗体的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免疫学 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 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分泌GPⅡb/Ⅲa抗体B细胞及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检测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剑芳 杨林花 +5 位作者 董春霞 冯建军 刘秀娥 鹿育晋 常丽贤 刘俊庆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03-606,共4页
目的 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分泌GPⅡb/Ⅲa抗体B细胞、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变化,评价其对诊断ITP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疾病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及改良血小... 目的 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分泌GPⅡb/Ⅲa抗体B细胞、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变化,评价其对诊断ITP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疾病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及改良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固相化检测技术(MAIPA)分别检测58例ITP患者、33例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及31名正常对照者分泌GPⅡb/Ⅲa抗体B细胞频数、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抗GPⅡb/Ⅲa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 ITP患者分泌GPⅡb/Ⅲa抗体B细胞频数[(6.6±4.2)/105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明显高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2.2±2.0)/105个PBMNC](P<0.05)及正常对照组[(1.3±0.5)/105个PBMNC](P<0.05),而分泌GPⅡb/Ⅲa抗体B细胞频数在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及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ELISPOT法检测分泌GPⅡb/Ⅲa抗体B细胞对ITP诊断的敏感性为70.69%,特异性为90.91%,高于改良MAIPA法的敏感性(χ^2=7.03,P<0.05).根据ROC曲线,ELISPOT区分ITP患者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鉴别效度为0.886.结论 通过检测分泌GPⅡ/bⅢa抗体B细胞及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能够较好地反映ITP的发病机制.应用ELISPOT方法检测ITP患者分泌GPⅡb/Ⅲa抗体B细胞具有较高敏感性及特异性,可提高ITP的实验窒诊断水平,对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捕获技术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抗体 血小板
原文传递
联合分析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和瞬逝生物传感器技术检测血小板抗体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宋文倩 Torsten J Schulze +2 位作者 Margit Baade Harald Kluter Peter Bugert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应用联合分析血小板特异性抗体(specificpplateletantibodies,SASPA)和瞬逝生物传感器技术(evanescentbiosensortechnology,EVA)分别检测血小板特异性同种抗体和自身抗体,对两者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收集94例存在HPA-1a、HPA... 目的应用联合分析血小板特异性抗体(specificpplateletantibodies,SASPA)和瞬逝生物传感器技术(evanescentbiosensortechnology,EVA)分别检测血小板特异性同种抗体和自身抗体,对两者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收集94例存在HPA-1a、HPA-Sb、HLA-I和自身抗体的患者血浆标本,制备血小板膜糖蛋白-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复合物,分别用SASPA和EVA方法对复合物进行检测,对SASPA检测所得平均荧光强度值(MFI)和EVA检测所得斜率值(Slope)作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SASPA方法对HPA-1a、HPA-Sb、HLA-I和自身抗体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74.1%、86.9%、86.9%和40.9%,EVA方法的敏感度分别为88.9%、78.3%、60.9%和72.7%。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a抗体检测中,MFI与Slope表现为强相关性,相关性系数为r=0.95(P〈0.05)。结论SASPA和EVA技术对传统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血小板抗原固定实验(MAIPA)作了继承和改良,SASPA方法可以用极少量的血小板同时检测多种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提高了检测效率;EVA方法将血小板裂解后的实验时间缩短为10min,极大地简化了操作过程,减少了检测时间。SASPA和EVA检测方法的建立对临床血小板免疫相关疾病的诊断和血小板输血领域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血小板抗原固定实验 同种抗体 自身抗体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血小板膜表面自身抗体表达与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ITP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蕊 秦平 +1 位作者 冀学斌 侯明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19-621,共3页
目的评价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特异性自身抗体对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良直接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技术检测血小板膜GPⅡb/Ⅲa、GPⅠb特异性自身抗体的表达。... 目的评价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特异性自身抗体对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良直接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技术检测血小板膜GPⅡb/Ⅲa、GPⅠb特异性自身抗体的表达。所有患者均接受口服地塞米松40mg,每日1次,共4d。结果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后,GPⅡb/Ⅲa、GPⅠb自身抗体阴性患者疗效(64.2%)明显优于自身抗体阳性患者(42.1%)(P〈0.05),GPⅡb/Ⅲa自身抗体阳性(36.4%)与阴性(63.8%)患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Ⅰb自身抗体对疗效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血小板膜GPⅡb/Ⅲa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可作为ITP患者口服大剂量地塞米松疗效预测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抗体特异性 直接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 血小板计数
原文传递
药物(奎宁)依赖性血小板抗体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国际合作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周琳 周燕 +3 位作者 刘金莲 李丽兰 申卫东 吴国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958-1960,共3页
目的建立药物(奎宁)依赖性血小板抗体检测的技术并组织国际实验室进行评估。方法建立药物依赖性抗体流式细胞术及药物依赖性抗体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向各参与的实验室提供检测方案,奎宁依赖性血小板抗体血清、... 目的建立药物(奎宁)依赖性血小板抗体检测的技术并组织国际实验室进行评估。方法建立药物依赖性抗体流式细胞术及药物依赖性抗体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向各参与的实验室提供检测方案,奎宁依赖性血小板抗体血清、血小板糖蛋白单克隆抗体、阴性对照及药物奎宁,各实验室按照给定的方案对样本进行检测,对结果做统计比较。结果参加评估实验室对3个评估样本检测的准确率:药物依赖性抗体流式细胞术分别为91.67%,100%,91.67%;药物依赖性抗体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均为100%。所建立的2种检测技术,经国际23家实验室评估,获得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该技术可应用于药物诱导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实验室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依赖性血小板抗体 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药物依赖性抗体流式细胞术 药物依赖性抗体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