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 54770.30在黄鳝(Monopterus albus)组织及性腺中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夏雪平 连子童 +3 位作者 田海峰 李忠 孙敬锋 胡乔木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8,共8页
利用黄鳝(Monopterus albus)卵巢、间性性腺以及精巢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结果,筛选获得表达差异的LncRNA 54770.30。为探究黄鳝LncRNA 54770.30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性逆转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本研究分析了黄鳝LncRNA 54770.30在不同组织... 利用黄鳝(Monopterus albus)卵巢、间性性腺以及精巢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结果,筛选获得表达差异的LncRNA 54770.30。为探究黄鳝LncRNA 54770.30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性逆转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本研究分析了黄鳝LncRNA 54770.30在不同组织与不同阶段性腺的表达。结果表明:LncRNA 54770.30在各组织均有表达,在肌肉中表达量最高,精巢与肝脏次之;LncRNA 54770.30在黄鳝卵巢至精巢转变过程中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卵巢与间性性腺中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但卵巢、间性性腺与精巢中表达量呈显著性差异。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对LncRNA 54770.30在不同阶段性腺中表达进行定位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54770.30在黄鳝各阶段性腺中均有阳性信号,卵巢中主要在卵细胞的细胞质与颗粒细胞以及体细胞中表达;精巢中主要在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表达。对黄鳝幼体进行甲基睾酮处理后,实验组卵巢结构出现明显退化,卵泡数量减少,出现中空小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LncRNA 54770.30在实验组退化卵巢中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以上研究表明,LncRNA 54770.30可能参与黄鳝性腺发育过程,并在黄鳝性逆转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LncRNA 54770.30 性逆转 表达 原位杂交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reconstruction diagnosed digestive tract perforation and acute peritonitis caused by Monopterus albus:A case report
2
作者 Jin-Han Yang Jin-Ying Lan +2 位作者 An-Yuan Lin Wei-Biao Huang Jin-Yuan Lia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3年第10期2351-2356,共6页
BACKGROUND Few reports have described living foreign bodies in the human body.The current manuscript demonstrates that computed tomography(CT)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accurat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living foreign... BACKGROUND Few reports have described living foreign bodies in the human body.The current manuscript demonstrates that computed tomography(CT)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accurat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living foreign bodies in clinic.The threedimensional(3D)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uld clearly display anatomical structures,lesions and adjacent organs,improving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guiding the surgical decision-making process.CASE SUMMARY Herein we describe a 68-year-old man diagnosed with digestive tract perforation and acute peritonitis caused by a foreign body of Monopterus albus.The patient pre-sen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complaints of dull abdominal pain,profuse sweating and a pale complexion during work.A Monopterus albus had entered the patient’s body through the anus two hours ago.During hospitalization,the 3D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vealed a perforation of the middle rectum complicated with acute peritonitis and showed a clear and complete Monopterus albus bone morphology in the abdominal and pelvic cavities,with the Monopterus albus biting the mesentery.Laparoscopic examination detected a large(diameter of about 1.5 cm)perforation in the mid-rectum.It could be seen that a Monopterus albus had completely entered the abdominal cavity and had tightly bitten the mesentery of the small intestine.During the operation,the dead Monopterus albus was taken out.CONCLUSION The current manuscript demonstrates that CT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accurat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living foreign bodies in clin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estive tract perforation Acute peritonitis monopterus albus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reconstruction Case report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indicators for testis quality in swamp eels(Monopterus albus)through metabolomics analysis
3
作者 Fei Liu Xing Lin +4 位作者 Kaifeng Meng Yuanyuan Chen Hairong Liu Yuanli Zhao Daji Luo 《Water Biology and Security》 2023年第4期78-90,共13页
The swamp eel(Monopterus albus)is a commonly cultured freshwater fish.Sele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fecund broodstock is crucial for efficient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in this species.However,there are currently no guid... The swamp eel(Monopterus albus)is a commonly cultured freshwater fish.Sele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fecund broodstock is crucial for efficient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in this species.However,there are currently no guidelines for selecting high-quality males in M.albus.This study quantitatively investigated the sperm motility of male swamp eels during the breeding season by using computer-assisted sperm analysis system.Variability in the proportion and number of motile sperm was observed between individual males.The testes were grouped into high-quality and low-quality according to sperm quality.Morphometric paramete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We found that high-quality testes were longer(150±27 mm verses 127±19 mm)than low-quality testes.Besides,the proportion of testes with a dark appearance was slightly higher(58.3%verses 48.1%)in the high-quality group than in the low-quality group.Metabolomic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metabolite profiles of high-quality and low-quality testes.Glycerophospholipids,organic acids,glycerolipids,amino acids,sphingolipids,and nucleotides were the most abundant metabolites in the testes of swamp eels.Moreover,135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 were identified.Several nucleotide derivatives,including 50-deoxyadenosine,20-deoxyadenosine,and ribosyl adenosine,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ly enriched metabolites in highquality testes.These metabolites are potential indicators for the testis quality in M.albus.Altogether,our work provides systematic and quantitative data about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lbus testis,which provides an evidential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high-fecundity parents to improve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M.alb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opterus albus Sperm motility Testis quality Metabolomics Nucleotide metabolites
原文传递
不同转食起始点对黄鳝稚鳝生长的影响
4
作者 梁立文 周磊涛 +4 位作者 周秋白 张文平 胡重华 王自蕊 包屹红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2,共6页
为研究不同转食起始点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稚鳝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将10日龄稚鳝[体质量为(0.030±0.001)g]用水蚯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饲养至30日龄(d30)、40日龄(d40)和50日龄(d50)后进行转食,转食过程为依次投喂粉... 为研究不同转食起始点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稚鳝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将10日龄稚鳝[体质量为(0.030±0.001)g]用水蚯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饲养至30日龄(d30)、40日龄(d40)和50日龄(d50)后进行转食,转食过程为依次投喂粉状配合饲料、0.6、1.0、1.5 mm颗粒饲料各10 d,共持续40 d,转食过程完成后再用1.5 mm颗粒饲料饲养各组黄鳝至120日龄。结果如下:随着日龄的增加和食物的转变,各组成活率均保持在97%以上,且差异不显著;各组体质量呈上升趋势;各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饵料系数(FCR)呈下降趋势;在90~120日龄时间段内,d50组体质量显著大于其余两组,d40组体质量大于d30组但不显著;d50组WGR、SGR大于d40组但不显著,二组均显著大于d30组;三组间FCR差异不显著。在试验过程中各组饵料成本差异显著,其中d50组最大为(19.69±0.52)元/kg,d40组次之为(16.81±0.41)元/kg,d30组最小为(13.49±0.40)元/kg。各组由水蚯蚓转食粉状配合饲料阶段,WGR、SGR都有一个较为明显的下降,在从粉状配合饲料转为摄食0.6 mm颗粒饲料后,又有所上升。d30组在0.6 mm颗粒饲料转为1.0 mm颗粒饲料(50~60日龄)、转食完成后摄食1.5 mm颗粒饲料阶段(70~80日龄)生长性能均出现下降现象,其中SGR下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过早的进行转食会影响到黄鳝的后续生长性能,适当延后转食时间对黄鳝后续生长性能有提高趋势。综上,在本试验的条件下,以水蚯蚓为开口饵料的稚鳝转食粉状配合饲料的适宜时间是40~50日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转食起始点 生长性能 成活率
下载PDF
饲料中维生素A对黄鳝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组成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黄广华 胡重华 +5 位作者 周秋白 张锦华 陈希环 周磊涛 张文平 陈恺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2,共10页
为研究饲料维生素A(VA)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组成和肠道结构发育的影响,实验以VA醋酸酯(50万IU/kg)作为添加源,制作添加水平分别为0(3201)、500(3620)、1000(4010)、2000(4730)、4000(6510)、8000(9720)、16000(16890)IU/kg(... 为研究饲料维生素A(VA)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组成和肠道结构发育的影响,实验以VA醋酸酯(50万IU/kg)作为添加源,制作添加水平分别为0(3201)、500(3620)、1000(4010)、2000(4730)、4000(6510)、8000(9720)、16000(16890)IU/kg(括号内为VA在饲料中的实测值)7种不同水平饲料,编号为A~G组,用7种不同水平饲料分别投喂(7.32±0.02)g的黄鳝,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45尾,养殖70 d。实验结束后比较七组黄鳝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并基于生长性能比较A组、D组、G组肠道微生物变化。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D组黄鳝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B~G组绒毛高度和C组微绒毛高度显著升高,C~D组肌层厚度和C~E组粘液细胞数量显著升高。以黄鳝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得出黄鳝VA适宜需求量为3849.96 IU/kg。A、D、G三组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其中D组黄鳝肠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提高了黄鳝肠道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有益菌的丰度,降低了变形菌门、邻单胞菌属等有害菌的丰度。菌群功能预测发现D组显著提高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内分泌系统和其他氨基酸的代谢相关功能基因表达量以及糖酵解/糖异生代谢相关功能基因表达量;G组显著降低与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相关功能基因表达量。综上,饲料中添加适宜VA水平可改善黄鳝肠道结构和肠道微生物环境,提高黄鳝生长性能。综合考虑黄鳝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本实验饲料中适宜VA水平为3620~4730 IU/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维生素A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肠道结构 菌群功能预测
下载PDF
抗菌肽对黄鳝生长性能及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从武 裴梦婷 +1 位作者 谭凤霞 杨代勤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53,共6页
在水温27.5℃~31.2℃下,将平均体质量(30±5)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饲养在长2 m×宽2 m的网箱中,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添加抗菌肽200 mg/kg(组Ⅰ)、400 mg/kg(组Ⅱ)、600 mg/kg(组Ⅲ)和800mg/kg(组Ⅳ)的试验饲料。68 ... 在水温27.5℃~31.2℃下,将平均体质量(30±5)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饲养在长2 m×宽2 m的网箱中,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添加抗菌肽200 mg/kg(组Ⅰ)、400 mg/kg(组Ⅱ)、600 mg/kg(组Ⅲ)和800mg/kg(组Ⅳ)的试验饲料。68 d后,测定黄鳝的生长及免疫相关指标及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攻毒后各组黄鳝的成活率和免疫保护力,研究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黄鳝生长性能及免疫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抗菌肽黄鳝的相对增重率比对照组高8.9%~33.0%,饵料系数降低3.1%~16.2%,成活率高3.1%~7.2%;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增加(P<0.05),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添加量为800 mg/kg时AKP活性最大,比对照组增加37.6%。添加量为600 mg/kg时ACP、SOD、GSH-Px和CAT活性最大,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63.3%、24.3%、21.8%和40.3%。甘油三酯(TG)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添加量在600 mg/kg和800 mg/kg时的存活率及免疫保护力显著高于200 mg/kg、400 mg/kg和对照组(P <0.05),存活率比对照组增加71.4%~85.7%。综合以上数据,600 mg/kg抗菌肽的添加量为宜。添加600mg/kg抗菌肽的配合饲料可以改善黄鳝的生长性能,提高机体的免疫相关指标和抗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黄鳝(monopterus albus) 酶活性 生长性能 免疫
下载PDF
黄鳝细胞质动力蛋白3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性逆转中的功能分析
7
作者 连子童 夏雪平 +3 位作者 李忠 田海峰 蒋钦杨 胡乔木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3-102,共10页
为解析黄鳝(Monopterus albus)性逆转机制,实验以雌、雄、间性发育黄鳝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性腺、甲基睾丸酮处理性腺及Zebularine处理性腺原代细胞后dynlt3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化及其在性腺中的表达定位。性腺转录组测... 为解析黄鳝(Monopterus albus)性逆转机制,实验以雌、雄、间性发育黄鳝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性腺、甲基睾丸酮处理性腺及Zebularine处理性腺原代细胞后dynlt3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化及其在性腺中的表达定位。性腺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基因全长1082 bp,开放阅读框354 bp,编码11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dynlt3基因编码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含37.96%的α-螺旋,29.20%的β-折叠,32.85%的无规则卷曲。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黄鳝DYNLT3氨基酸序列与硬骨鱼纲中底鳉(Fundulus heteroclitus)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dynlt3基因在黄鳝肌肉和脑具有较高表达,心脏次之,在其它各组织表达量较低。在性腺的不同发育时期,在间性后期和雄性中表达量显著性高于雌性与间性早期。甲基睾酮处理后黄鳝卵巢组织结构发生明显退化,卵母细胞退化且数量减少,结缔组织间出现空泡结构;dynlt3基因在卵巢中表达量显著性下调。原位杂交分析dynlt3基因在性腺组织中的表达定位结果显示,在不同性腺发育时期均检测到dynlt3阳性信号,间性性腺组织中dynlt3基因主要在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中表达,精巢组织中dynlt3基因可在精原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中,卵巢组织阳性信号较弱,主要在II时相卵母细胞细胞质中表达。Zebularine处理性腺原代细胞后,dynlt3基因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以上研究表明,dynlt3参与黄鳝性腺发育过程,并在黄鳝性逆转及性腺细胞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甲基化可能不参与其基因表达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动力蛋白轻链3(dynlt3) 克隆 原位杂交 表达
下载PDF
黄鳝快速生长家系建立及生长比较
8
作者 连子童 夏雪平 +2 位作者 李忠 田海峰 胡乔木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97,共7页
以采集于湖北省仙桃市张沟镇的野生黄鳝(Monopterus albus)作为亲本个体,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建立黄鳝家系11组,待黄鳝生长至10、90、260日龄时,每组随机抽取约30尾测量全长、体重生长数据。根据260日龄测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黄鳝全长和... 以采集于湖北省仙桃市张沟镇的野生黄鳝(Monopterus albus)作为亲本个体,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建立黄鳝家系11组,待黄鳝生长至10、90、260日龄时,每组随机抽取约30尾测量全长、体重生长数据。根据260日龄测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黄鳝全长和体重分布范围较大,全长介于7.00~30.00 cm,最大值为最小值的4.28倍;体质量2.00~31.5 g,最大值为最小值的15.75倍。筛选出快速生长家系9号、10号、21号和22号家系,260日龄时平均体重分别为10.05、10.61、10.23和9.97 g;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0387、0.0408、0.0393和0.0383 g;10~260日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0.0376、0.0399、0.0371 g/d和0.0367 g/d。慢速生长家系3组(2号、24号和27号),260日龄时平均体重分别为6.18 g、6.45 g和6.77 g;平均日增重均小于0.026g;10~260日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0.0227、0.0244和0.0238 g/d。根据测量得到的360个数据拟合260日龄黄鳝全长与体重的相互关系曲线,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可得黄鳝全长与体重幂函数关系式为W=7.7647L^(0.3916)(R^(2)=0.7921)。结果表明黄鳝不同家系之间存在生长情况差别较大的情况,可以通过家系选育的方式筛选出生长速度快的优良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家系 选育 生长性能
下载PDF
不同养殖模式黄鳝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9
作者 郑菲菲 单宇峰 +5 位作者 祝东梅 杨禧文 陈菲 叶可 马帅 王玉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91,共8页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下黄鳝(Monopterus albus)胃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本实验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虾塘散养、蟹塘散养、网箱投喂鱼浆和网箱投喂水蚯蚓4种养殖模式下黄鳝胃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群落结构。Alpha多样性分析和Ven...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下黄鳝(Monopterus albus)胃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本实验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虾塘散养、蟹塘散养、网箱投喂鱼浆和网箱投喂水蚯蚓4种养殖模式下黄鳝胃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群落结构。Alpha多样性分析和Venn图结果显示,网箱投喂水蚯蚓组黄鳝胃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均较高,而蟹塘散养组最低。除蟹塘散养组黄鳝肠道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其余3种养殖模式黄鳝胃肠道优势菌群均为厚壁菌门,推测黄鳝胃肠道微生物的核心菌群为厚壁菌门。在属水平上,网箱投喂水蚯蚓养殖模式中黄鳝胃的优势菌群为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与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其余3种养殖模式中黄鳝胃的优势菌群都为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而虾塘散养组黄鳝肠道的优势菌群为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其余3种养殖模式的优势菌群中都有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结果表明:网箱投喂水蚯蚓组黄鳝胃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均较高,且益生菌群占比高,潜在致病菌较少,是比较健康的养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养殖模式 胃肠道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黄鳝HSP70理化性质和分子结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0
作者 杨文林 魏红波 杨代勤 《黑龙江水产》 2023年第4期247-253,共7页
为了研究黄鳝(Monopterus albus)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简称HSP70)的结构和功能,试验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黄鳝HSP70的基本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信号肽、磷酸化位点、糖基化、无序化特征、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相互作用... 为了研究黄鳝(Monopterus albus)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简称HSP70)的结构和功能,试验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黄鳝HSP70的基本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信号肽、磷酸化位点、糖基化、无序化特征、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相互作用蛋白网络及进化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鳝HSP70由441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48146.31,等电点为5.98,整体呈碱性,是较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有信号肽,但不存在跨膜结构,属于分泌型蛋白质。黄鳝HSP70存在35个潜在磷酸化位点,其中包括19个Ser、14个Thr和2个Tyr磷酸化位点,有5个典型的N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以α-螺旋(39.68%)、延伸链(20.41%)、β-折叠(6.58%)和无规则卷曲(33.33%)为主要结构。热休克蛋白70(HSP70)作为分子伴侣,在蛋白质折叠和运输、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和精子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黄鳝HSP70在抵抗外界应激源、环境应激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热休克蛋白70(HSP70) 理化性质 分子结构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铜仁市黄鳝胃瘤线虫感染情况初步调查与分析
11
作者 王文成 黎英 《河北渔业》 2023年第8期20-21,43,共3页
为调查铜仁市黄鳝(Monopterus albus)胃瘤线虫(Eustrongylides sp.)感染情况,笔者从铜仁市部分地区黄鳝养殖场和水产品销售市场采集308份黄鳝内脏样品,采用蠕虫学解剖法检测黄鳝胃瘤线虫感染情况。结果发现,共43份内脏样品中检测含胃瘤... 为调查铜仁市黄鳝(Monopterus albus)胃瘤线虫(Eustrongylides sp.)感染情况,笔者从铜仁市部分地区黄鳝养殖场和水产品销售市场采集308份黄鳝内脏样品,采用蠕虫学解剖法检测黄鳝胃瘤线虫感染情况。结果发现,共43份内脏样品中检测含胃瘤线虫,平均检出率为13.96%,其中野生黄鳝较饲养黄鳝胃瘤线虫感染率高,分别为25.64%和6.81%;体长超过45 cm黄鳝较低于45 cm黄鳝胃瘤线虫感染率低,分别为9.59%和15.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仁市 黄鳝(monopterus albus) 胃瘤线虫(Eustrongylides sp.) 感染情况
下载PDF
分子标记技术在黄鳝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从武 裴梦婷 +2 位作者 易提林 袁汉文 杨代勤 《河北渔业》 2021年第10期31-36,共6页
通过对几种分子标记技术的介绍,总结了分子标记技术在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研究、性别鉴定等方面的研究应用成果。
关键词 分子标记 黄鳝(monopterus albus) 遗传多样性 育种
下载PDF
几丁聚糖对黄鳝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13
作者 王烨明 陈赓 +3 位作者 徐志威 陈芳 袁汉文 杨代勤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23,共6页
为探讨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几丁聚糖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本实验以初始体重(15.0±0.5)g的黄鳝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5组试验鱼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 为探讨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几丁聚糖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本实验以初始体重(15.0±0.5)g的黄鳝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5组试验鱼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1%、2%、3%和4%几丁聚糖溶液(几丁聚糖的有效浓度为0.6%)的试验饲料,饲喂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饲料中添加几丁聚糖能显著提高黄鳝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饵料系数。当添加量为3%时,黄鳝血清中的总蛋白含量,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且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在添加量为4%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最高。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黄鳝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几丁聚糖能够提高其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黄鳝饲料中几丁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几丁聚糖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黄鳝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谭凤霞 柴毅 +1 位作者 彭梦 杨代勤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82,共7页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肠道菌群的影响,将体重(30±5)g/尾的黄鳝,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分别投喂抗菌肽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200(组Ⅰ)、400(组Ⅱ)、600(组Ⅲ)、800(组Ⅳ)mg/kg的试验...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肠道菌群的影响,将体重(30±5)g/尾的黄鳝,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分别投喂抗菌肽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200(组Ⅰ)、400(组Ⅱ)、600(组Ⅲ)、800(组Ⅳ)mg/kg的试验饲料。连续饲喂2个月后,对每组肠道中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肠道中的细菌数量和种类组成以及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平板菌落计数法显示各组黄鳝肠道细菌总数在(3.00±1.66)×10~7^(3.80±1.95)×10~7 CFU/g,各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肠道细菌总数无显著性差异。对分离纯化菌株进行生理生化指标鉴定共鉴定出14类细菌。各处理组肠杆菌科所占比例比对照组下降了13.5%~21.3%,黄杆菌属下降了10.6%~12.4%;而乳杆菌属增加了7.6%~14.2%。各组菌群Shannon指数(H′)和Simpson指数(D)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组Ⅲ多样性指数最高(H′2.354、D 0.889)。综合各项指标以抗菌肽600 mg/kg添加组较佳。结果表明:黄鳝饲料中添加600 mg/kg抗菌肽可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提高菌群多样性,添加800 mg/kg对菌群结构和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提高甚至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抗菌肽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黄鳝出血病研究进展
15
作者 文峥嵘 罗鸣钟 +3 位作者 柴毅 杨代勤 李锐 魏巍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4期5-10,15,共7页
黄鳝出血病是黄鳝(Monopterus albus)养殖中频发的一种细菌性疾病,其暴发速度快、传染力强、死亡率高,给黄鳝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研究对关于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鉴定方式、分子生物学与生理生化学研究进展以及黄鳝出血病... 黄鳝出血病是黄鳝(Monopterus albus)养殖中频发的一种细菌性疾病,其暴发速度快、传染力强、死亡率高,给黄鳝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研究对关于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鉴定方式、分子生物学与生理生化学研究进展以及黄鳝出血病常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等进行了综述,并在对目前黄鳝出血病防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出血病 嗜水气单胞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黄鳝Dmrt1基因5′端侧翼序列克隆和报告基因载体活性分析
16
作者 杜怡芳 朱信超 +1 位作者 李贤慧 曲宪成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58,共7页
为深入研究黄鳝Dmrt1基因5′端侧翼序列在性别决定与分化中细胞通路之间的转录调控作用。本研究以黄鳝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Dmrt1基因5′端侧翼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将克隆获得的Dmrt1基因5′端侧翼序列构建到... 为深入研究黄鳝Dmrt1基因5′端侧翼序列在性别决定与分化中细胞通路之间的转录调控作用。本研究以黄鳝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Dmrt1基因5′端侧翼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将克隆获得的Dmrt1基因5′端侧翼序列构建到PGL3-enhancer载体中,命名为pGL3-enhancer-Dmrt1,最后将pGL3-enhancer-Dmrt1和内参质粒pRL-TK共转染至HEK293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对Dmrt1基因5′端侧翼的启动活性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克隆获得的Dmrt1基因5′端侧翼序列为1519 bp;利用TESS-Transcription Element Search System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在线预测数据库对黄鳝Dmrt1基因5′端侧翼序列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存在AP-1、Oct-1、C/EBPa和GATAx等真核生物通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以及与性别相关基因的蛋白结合位点,如SRY、Sox3和Sox5等;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显示,该5′端侧翼序列具有启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Dmrt1基因5′端侧翼启动子序列 克隆 报告基因 表达活性
下载PDF
饥饿和再投喂对黄鳝生长性能、消化酶活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赛 向静 《黑龙江水产》 2022年第6期26-29,共4页
为研究饥饿和再投喂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性能、消化酶活的影响,试验设置4组,分别为连续投喂30d(S1)、饥饿15d后用饲料中添加2g/kg黄芪多糖连续投喂15d(S2)、饥饿15d后正常饲料投喂连续投喂15d(S3)、饥饿30d(S4),每组3个重复,... 为研究饥饿和再投喂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性能、消化酶活的影响,试验设置4组,分别为连续投喂30d(S1)、饥饿15d后用饲料中添加2g/kg黄芪多糖连续投喂15d(S2)、饥饿15d后正常饲料投喂连续投喂15d(S3)、饥饿30d(S4),每组3个重复,试验共进行30d。结果显示,正常投喂组(S1)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肝体比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其中添加黄芪多糖饥饿再投喂组(S2)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饥饿再投喂组(P<0.05);正常投喂组(S1)的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均达到最高,胰蛋白酶、脂肪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S1组淀粉酶和S2组淀粉酶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的消化酶活趋势为S1>S2>S3>S4。综上所述,在饥饿胁迫下黄鳝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显著低于其他各组投喂组;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对黄鳝饥饿胁迫产生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饥饿 黄芪多糖 生长性能
下载PDF
不同养殖模式下黄鳝营养价值和重金属元素残留及养殖水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宗英 王玉兰 +4 位作者 徐宝庆 侯玉洁 邹新建 胡鲲 桂卫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471-5480,共10页
为了解水蕹菜(Ipomoea aquatic)养殖黄鳝(Monopterus albus)和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养殖黄鳝品质和重金属元素残留及水质情况,本研究分析了两种养殖模式下黄鳝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测定了黄鳝镉(Cd)、铜(Cu)、铅(Pb)、汞(Hg)、砷... 为了解水蕹菜(Ipomoea aquatic)养殖黄鳝(Monopterus albus)和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养殖黄鳝品质和重金属元素残留及水质情况,本研究分析了两种养殖模式下黄鳝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测定了黄鳝镉(Cd)、铜(Cu)、铅(Pb)、汞(Hg)、砷(As)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监测了不同时间段水体中溶解氧(DO)、总氮(TN)、总磷(TP)、总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_(2)^(-)-N)及化学耗氧量(COD)等水质指标。结果表明:(1)两组黄鳝均测出17种氨基酸和15种脂肪酸。除水蕹菜组亮氨酸和组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水葫芦组(p<0.05),其余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水蕹菜组黄鳝棕榈油酸、油酸、及二十碳三烯酸含量显著低于水葫芦组(p<0.05),二十碳一烯酸、芥酸、亚油酸及二十碳五烯酸含量显著高于水葫芦组(p<0.05),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水葫芦组(p<0.01);(2)两组黄鳝均未检测到As,除Hg和Pb含量差异不显著以外,水蕹菜组黄鳝重金属含量均高于水葫芦组(p<0.05),但均未超出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且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两组黄鳝均未受重金属污染;(3)水蕹菜组水体中DO含量高于水葫芦组,且水蕹菜对TN、TP、TAN、NO_(2)^(-)-N及COD的去除效果均优于水葫芦。除此之外,水蕹菜养殖黄鳝显著提高了黄鳝的成活率和产量,多达15次的水蕹菜收割,水蕹菜产量达到了117841.08 kg/hm^(2)。总的来说,水蕹菜代替水葫芦养殖黄鳝这种新型的"鱼菜共生"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黄鳝的营养价值,净化了水质,而且实现了"一水两用",提高了养殖收益,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水蕹菜(Ipomoea aquatic) 营养价值 重金属元素 水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