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月光狂想曲》中大屠杀叙事的“美国化”
1
作者
李雨然
杨金才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5,共8页
当代犹太裔美国作家迈克尔·夏邦在《月光狂想曲》中以后记忆的手法再现大屠杀,不仅巧妙融合了史料、记忆与虚构想象,还融入了美国价值观和精神,呈现大屠杀叙事的“美国化”特征。夏邦通过家庭后记忆书写,展现犹太苦难与救赎话语同...
当代犹太裔美国作家迈克尔·夏邦在《月光狂想曲》中以后记忆的手法再现大屠杀,不仅巧妙融合了史料、记忆与虚构想象,还融入了美国价值观和精神,呈现大屠杀叙事的“美国化”特征。夏邦通过家庭后记忆书写,展现犹太苦难与救赎话语同美国英雄主义的紧密联系。在太空竞赛时期的政治背景下,一方面将大屠杀事件内化为美国的联盟后记忆,另一方面积极反思美国的道德责任。然而,在尝试通过温情的文学想象以“面向未来”时,夏邦却削弱了大屠杀的严肃性,迎合美国文化多元性的需求,掩盖了美国价值观的意识形态,也暴露了后记忆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夏邦的《月光狂想曲》超越了对大屠杀事件本身的探讨,更多关注于大屠杀历史与美国价值观的结合与共鸣,为当代“美国化”的大屠杀叙事提供了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光狂想曲》
迈克尔·夏邦
大屠杀叙事美国化
后记忆
原文传递
大屠杀、战争、家庭:《月光狂想曲》的后后现代创伤叙事
被引量:
4
2
作者
尚广辉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43,共9页
2016年美国犹太裔作家迈克尔·夏邦出版了新作《月光狂想曲》。作品体现了美国后后现代小说的典型特征,将家庭作为言说及传递创伤记忆的空间,沿用非自然、碎片化、自反性及历史重访等后现代叙事策略复现人物的生命故事。作品将创伤...
2016年美国犹太裔作家迈克尔·夏邦出版了新作《月光狂想曲》。作品体现了美国后后现代小说的典型特征,将家庭作为言说及传递创伤记忆的空间,沿用非自然、碎片化、自反性及历史重访等后现代叙事策略复现人物的生命故事。作品将创伤置于历史之维、个体之维、家庭之维等进行深度透视,探索了人物的个性化大屠杀创伤与战争创伤的形式、形成机制、言说方式、应对策略及代际传递等,颠覆了大屠杀小说的创伤疗愈书写,重新审视创伤对个体命运、家庭关系及生存状态的影响,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后后现代犹太创伤叙事艺术,书写了一部当代犹太家世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克尔·夏邦
《月光狂想曲》
后后现代小说
创伤叙事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月光狂想曲》中大屠杀叙事的“美国化”
1
作者
李雨然
杨金才
机构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5,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7AWW007)。
文摘
当代犹太裔美国作家迈克尔·夏邦在《月光狂想曲》中以后记忆的手法再现大屠杀,不仅巧妙融合了史料、记忆与虚构想象,还融入了美国价值观和精神,呈现大屠杀叙事的“美国化”特征。夏邦通过家庭后记忆书写,展现犹太苦难与救赎话语同美国英雄主义的紧密联系。在太空竞赛时期的政治背景下,一方面将大屠杀事件内化为美国的联盟后记忆,另一方面积极反思美国的道德责任。然而,在尝试通过温情的文学想象以“面向未来”时,夏邦却削弱了大屠杀的严肃性,迎合美国文化多元性的需求,掩盖了美国价值观的意识形态,也暴露了后记忆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夏邦的《月光狂想曲》超越了对大屠杀事件本身的探讨,更多关注于大屠杀历史与美国价值观的结合与共鸣,为当代“美国化”的大屠杀叙事提供了案例。
关键词
《月光狂想曲》
迈克尔·夏邦
大屠杀叙事美国化
后记忆
Keywords
moonglow
Michael Chabon
the Americanization of the Holocaust
postmemory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大屠杀、战争、家庭:《月光狂想曲》的后后现代创伤叙事
被引量:
4
2
作者
尚广辉
机构
嘉兴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43,共9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迈克尔·夏邦小说的非自然叙事研究”(19NDJC080YB)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16年美国犹太裔作家迈克尔·夏邦出版了新作《月光狂想曲》。作品体现了美国后后现代小说的典型特征,将家庭作为言说及传递创伤记忆的空间,沿用非自然、碎片化、自反性及历史重访等后现代叙事策略复现人物的生命故事。作品将创伤置于历史之维、个体之维、家庭之维等进行深度透视,探索了人物的个性化大屠杀创伤与战争创伤的形式、形成机制、言说方式、应对策略及代际传递等,颠覆了大屠杀小说的创伤疗愈书写,重新审视创伤对个体命运、家庭关系及生存状态的影响,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后后现代犹太创伤叙事艺术,书写了一部当代犹太家世小说。
关键词
迈克尔·夏邦
《月光狂想曲》
后后现代小说
创伤叙事
Keywords
Michael Chabon
moonglow
post-postmodern fiction
trauma narrative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月光狂想曲》中大屠杀叙事的“美国化”
李雨然
杨金才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2
大屠杀、战争、家庭:《月光狂想曲》的后后现代创伤叙事
尚广辉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