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0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Elevat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Moderating Role of Moral Identity 被引量:1
1
作者 Shuanghu Fang Mingjie Hu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2023年第3期343-356,共14页
Objectives: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moral elevat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As well as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moral identi... Objectives: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moral elevat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As well as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moral identity.Methods:A sample of 489 college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for the study.They were asked to complete a series of questionnaires,including Moral Elevation Scale(MES),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Moral Identity Scale(MIS)and Prosocial Tendency Measure(PTM).As part of the data analysis,we used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the method of constructing latent variabl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among variables.Results:After controlling for gender,discipline,the research found that:(1)Moral elevation positively predicted the prosocial behavior among the college students;(2)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elevat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3)Moral identity moderated the second half of the model(i.e.,the link betwe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prosocial behavior).Specifically,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was stronger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 high-level moral identity compared to those with low-level moral identity.Conclusions:Moral identity significantly moderate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and the mediating model with moderated is establ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al elevatio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moral identity prosocial behavior college students
下载PDF
Empiricism, Moral Philosophy, and Ethical Behavior
2
作者 Peter Bowden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4期282-290,共9页
I argue in this paper that moral philosophers need to incorporate into their teaching and writing a number of empirical findings on ethical practices. Principal among these is clearer guidelines on speaking out agains... I argue in this paper that moral philosophers need to incorporate into their teaching and writing a number of empirical findings on ethical practices. Principal among these is clearer guidelines on speaking out against wrongdoing,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codes of ethics that have been proven to work. The adoption of the critical thinking and the analytical methodology of other disciplines is also suggested. Several benefits will result. The most noticeable will be a strengthening of ethical practices and behavior in the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with which we live and work. A second benefit will be the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of a body of people--graduates in moral philosophy--with the skills and knowledge to bring about, and further strengthen, this enhanced ethical environment. A third benefit will be the matching of the claims of philosophical thought with actual re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al philosophy ETHICS strengthening ethics applied ethics teaching ethics ethical behavior
下载PDF
Perception of One's Own and Another's Behaviors Related to Morality Does Self-accuracy Matter?
3
作者 Hanna Brycz 《Psychology Research》 2011年第6期422-443,共22页
关键词 以德治国 人的行为 精度 TRAP 观察者 评估 负荷
下载PDF
ICU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张颖 石艳 +1 位作者 何伟 孙慧敏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4-47,58,共5页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量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道德敏感性问卷对四川省9所医院的274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ICU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得分为(110.49±15.9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量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道德敏感性问卷对四川省9所医院的274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ICU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得分为(110.49±15.9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接受道德/伦理培训、专业自我概念及道德敏感性是ICU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ICU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管理者可加强医院道德培训,提升ICU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水平,制定针对性的道德敏感性培养计划,促进ICU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护士 病人权利 道德行为 专业自我概念 道德敏感性
下载PDF
运动员过往成绩和个人品德对大学生体育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祝大鹏 周雯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2,88,共8页
体育道德判断对个体的体育道德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使用《体育道德与非体育道德行为判断问卷》调查了909名大学生(男生=520人,女生=389人,平均年龄=19.76±2.92岁)。检验了大学生对体育道德行为和非体育道德行为在道德判断和奖... 体育道德判断对个体的体育道德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使用《体育道德与非体育道德行为判断问卷》调查了909名大学生(男生=520人,女生=389人,平均年龄=19.76±2.92岁)。检验了大学生对体育道德行为和非体育道德行为在道德判断和奖惩判断的差异,以及运动员过往成绩和个人品德对大学生体育道德判断的影响。结果表明,(1)运动员的过往成绩和个人品德对大学生的体育道德判断和奖惩判断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在对具体行为的影响性质上存在差异;(2)运动员过往成绩和个人品德在影响大学生体育道德判断过程中存在相互作用,削弱了两者的独立影响效应。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要发挥道德情绪的积极作用,排除干扰道德判断的影响因素,引导大学生在道德判断中坚持道德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道德判断 道德行为 过往成绩 个人品德
下载PDF
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恶意创造性行为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6
作者 史滋福 周志豪 +3 位作者 许磊 陈火红 管锦亮 刘承珍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8-815,共8页
本研究基于创造性行为的互动主义模型和一般压力理论,考察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恶意创造性行为的关系,并检验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采用整群取样法抽取长沙市三所高校的92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父母消极... 本研究基于创造性行为的互动主义模型和一般压力理论,考察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恶意创造性行为的关系,并检验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采用整群取样法抽取长沙市三所高校的92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父母消极教养方式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恶意创造性行为;(2)道德推脱在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和恶意创造性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父母消极教养方式→道德推脱→恶意创造性行为”这一中介效应的前半路径受到性别的调节。具体而言,相较于女生,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对男生道德推脱水平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父母消极教养方式 道德推脱 恶意创造性行为
下载PDF
道德势能与德治秩序的生成机制
7
作者 郭忠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24-32,共9页
德治秩序的形成需要依赖道德势能的形成。由于存在“位的落差”,处于高位的“关键少数”更容易得到低位者的关注和效仿。只要“关键少数”做到以德配位,就可使道德变得高贵,道德能量就会因为“位的落差”从高处自然地流动到低洼地带。... 德治秩序的形成需要依赖道德势能的形成。由于存在“位的落差”,处于高位的“关键少数”更容易得到低位者的关注和效仿。只要“关键少数”做到以德配位,就可使道德变得高贵,道德能量就会因为“位的落差”从高处自然地流动到低洼地带。除此之外,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模仿也是德治秩序形成的重要因素。身教是德治秩序形成的基本途径,通过高位者行为示范,以及大众的行为模仿,道德能量可由高到低地传播。由于身与心的密切联系,对道德行为的模仿也会带来道德心理的转变。在现代国家中,不同的政治理念、政治制度和文化意识对道德势能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政治权力对道德势能有着重要依赖,这也为德治秩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治 道德势能 德治秩序 行为模仿 无意识秩序
下载PDF
心理特权与亲领导不道德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8
作者 陈戈 梁永奕 +2 位作者 范燕 洪尔浼 王桐谣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7-894,共8页
现有研究主要强调了领导者因素对下属亲领导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忽视了下属个体特质对这种行为的影响。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与特质激活理论,本研究探讨了心理特权对亲领导不道德行为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心理特权对道德推脱... 现有研究主要强调了领导者因素对下属亲领导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忽视了下属个体特质对这种行为的影响。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与特质激活理论,本研究探讨了心理特权对亲领导不道德行为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心理特权对道德推脱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道德推脱在心理特权与亲领导不道德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领导幽默不仅增强了心理特权与道德推脱之间的正向关系,而且调节了心理特权通过道德推脱对亲领导不道德行为的间接影响,即在高领导幽默的条件下,这一中介效应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特权 亲领导不道德行为 道德推脱 领导幽默
下载PDF
通过立法推进德治:强制抑或自律——以地方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为例
9
作者 郭忠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101,共14页
在文明急剧变迁时期,道德规范也不得不随之而发生急剧变化。在社会生活变迁之际,由于文化的惯性和保守性带来的“文化滞后”现象,有必要由政府推进道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生活转变为城市生活,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一些旧... 在文明急剧变迁时期,道德规范也不得不随之而发生急剧变化。在社会生活变迁之际,由于文化的惯性和保守性带来的“文化滞后”现象,有必要由政府推进道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生活转变为城市生活,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一些旧习俗旧道德不适应新的社会生活需要,而新的习俗和道德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在这种变化中,传统德治的调控效果在减弱,道德领域的运动式治理开始兴起。由于运动式治理的可持续性和规范性较弱,通过立法推进德治在道德指引、长效机制、外在约束、引导道德发展等方面显现出诸多治理优势。不过,通过立法强行推进道德建设,既存在不能增进道德意识和培育非规范性道德等局限,又存在立法上强制界限不明、多元道德观念引发冲突、法律实施的成本制约等难题。在推进强制道德建设存在局限和难题但又不能放任不管时,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是第三条发展道路,即通过以教育为主的温和立法来促进德治,其表现形式是指明目标,铺设道路,政府推动,方式灵活。“文明行为促进法”的定位应当超越强制和自律的两难境地,通过淡化强制、加强治理,以教育为导向、以实现自律为目的来促进社会文明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治 立法 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精神文明
下载PDF
道德自我、社会支持对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的影响
10
作者 袭开国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索道德自我、社会支持对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5月采用大学生道德自我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对102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1)大学生道德自我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 目的探索道德自我、社会支持对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5月采用大学生道德自我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对102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1)大学生道德自我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31,P<0.01);(2)道德自我与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26,P<0.01);(3)社会支持与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19,P<0.01);(4)社会支持在道德自我与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的预测机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6.5%。结论道德自我、社会支持可以较好地预测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社会支持在道德自我和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一作用机制对于大学生性健康和性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自我 社会支持 大学生 非安全性行为 影响
下载PDF
失当与适当:价值认同视域下高职学生德育行为的生成逻辑
11
作者 张成林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62,共5页
“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应当秉持的本质使命和历史重任,核心是促进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内化。德育行为借助于高职学生的价值认同来内发生成,其生成机制较为侧重于德育规律的内在生成逻辑,凸显着德育本体论意涵,发挥着德育的价值... “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应当秉持的本质使命和历史重任,核心是促进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内化。德育行为借助于高职学生的价值认同来内发生成,其生成机制较为侧重于德育规律的内在生成逻辑,凸显着德育本体论意涵,发挥着德育的价值关切和高职学生发展的意义诉求。高职学生德育行为的生成境遇价值悬置、功能遮蔽、过程偏移和行为失范等失当表现,引发德育工作“失语”风险,造成学生主体出现价值认同危机倾向。高职学生德育行为生成需要从价值复归、功能凸显、过程凝聚和行为内生等方面进行适当调适,最终形成理性僭越、隐而不彰的行为生成图景,建立兼具德育价值认同和行为生成导向的境脉勾勒时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德育行为 价值认同 生成机制 过程凝聚
下载PDF
家庭功能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关系: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与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钊毅 郭英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3-72,共10页
为探讨家庭功能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运用方便取样法,采用家庭功能量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道德认同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845名青少年进行测试,并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控... 为探讨家庭功能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运用方便取样法,采用家庭功能量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道德认同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845名青少年进行测试,并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家庭功能、道德认同与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倾向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道德认同在家庭功能和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之间存在中介效应;自我控制对道德认同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之间的路径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据此得出结论:家庭功能可以直接预测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倾向,也可以通过道德认同和自我控制形成有调节的中介路径预测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因此,重视青少年的家庭功能发展以提高其道德认同和自我控制水平是促进青少年增强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功能 亲社会行为 行为倾向 道德认同 自我控制 青少年
下载PDF
营销渠道成员组织德性与机会主义行为的关系——以OTA与酒店的关系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立磊 罗泽元 郭强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7,共14页
文章从商业伦理层面出发,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道德推脱理论将组织德性和道德推脱引入在线旅行社(OTA)机会主义行为模型中,探讨渠道成员组织德性、道德推脱、关系质量及OTA机会主义行为之间的关系。文章选择酒店作为OTA供应商,通过调查酒... 文章从商业伦理层面出发,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道德推脱理论将组织德性和道德推脱引入在线旅行社(OTA)机会主义行为模型中,探讨渠道成员组织德性、道德推脱、关系质量及OTA机会主义行为之间的关系。文章选择酒店作为OTA供应商,通过调查酒店相关渠道边界人员对OTA道德与行为的感知,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组织德性、道德推脱、关系质量及机会主义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OTA供应商感知角度来审视,OTA的组织德性负向影响该OTA的道德推脱;OTA的道德推脱正向影响其机会主义行为;道德推脱完全中介了组织德性对OTA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关系质量强化了组织德性对道德推脱的抑制作用、弱化了道德推脱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从商业伦理道德的层面丰富和深化了渠道机会主义行为的相关研究,同时对企业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德性 道德推脱 关系质量 机会主义行为 OTA
下载PDF
肿瘤科护士伦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珍英 陈琦慧 +4 位作者 徐晓霞 张一帆 刘腊梅 代秋维 徐梦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6,共4页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伦理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取郑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护士552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伦理行为量表、拉什顿道德复原力量表、医院伦理氛围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伦理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取郑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护士552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伦理行为量表、拉什顿道德复原力量表、医院伦理氛围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伦理行为得分为(75.85±10.7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道德韧性、医院伦理氛围是肿瘤科护士伦理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50.0%。结论肿瘤科护士伦理行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提升肿瘤科护士道德韧性水平,营造良好的医院伦理氛围,从而改善肿瘤科护士伦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 护士 伦理行为 道德韧性 道德困扰 道德困境 医院伦理氛围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医院医德医风量化积分考评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娜娜 张勤 董静怡 《医院管理论坛》 2024年第3期37-40,共4页
通过对医院医德医风考评体系进行分析,发现医院考评存在缺乏基础数据收集途径、指标设置不够全面、信息化水平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医院构建了由医德医风基础指标体系、医德量化积分平台、医德医风等级评定系统构成的医院医德医风... 通过对医院医德医风考评体系进行分析,发现医院考评存在缺乏基础数据收集途径、指标设置不够全面、信息化水平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医院构建了由医德医风基础指标体系、医德量化积分平台、医德医风等级评定系统构成的医院医德医风综合考评系统,实现了相关评价指标数据的自动抽取和个人医德量化积分的自动计算及智能化等级评定。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医德医风客观、量化、高效考评,对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发挥了正向引导和激励作用,提高了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德医风 量化积分 考评体系
下载PDF
道德自我知觉对欺骗行为的影响:解释水平的调节作用
16
作者 马燕 王振宏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道德自我知觉的提升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存在道德一致性效应与道德心理许可效应两种矛盾现象,造成这种不一致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解释水平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解释水平在道德自我知觉提升与欺骗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 道德自我知觉的提升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存在道德一致性效应与道德心理许可效应两种矛盾现象,造成这种不一致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解释水平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解释水平在道德自我知觉提升与欺骗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实验1和实验2分别以179名和19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数字矩阵任务测量欺骗行为,采用过去时间距离和未来时间距离操纵解释水平。结果发现:高解释水平下(较远的过去、未来),道德自我知觉启动组的欺骗行为显著低于道德自我知觉未启动组,而低解释水平下(较近的过去、未来),道德自我知觉启动组的欺骗行为显著高于道德自我知觉未启动组。因此,解释水平调节道德自我知觉对欺骗行为的影响,即高解释水平下,道德自我知觉提升产生了道德一致性效应;而低解释水平下,道德自我知觉提升产生了道德心理许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自我知觉 道德行为 欺骗行为 解释水平
下载PDF
农村初中生道德自我知觉对亲社会意愿和欺骗行为的影响
17
作者 马燕 王振宏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49,共8页
研究探讨了农村初中生道德自我知觉对其亲社会意愿和欺骗行为的影响。实验1选取375名农村初中生,考察农村初中生道德自我知觉对亲社会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道德自我知觉提升组和道德自我知觉降低组的亲社会意愿均显著高于控制组;实验2... 研究探讨了农村初中生道德自我知觉对其亲社会意愿和欺骗行为的影响。实验1选取375名农村初中生,考察农村初中生道德自我知觉对亲社会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道德自我知觉提升组和道德自我知觉降低组的亲社会意愿均显著高于控制组;实验2选取与实验1不同的333名农村初中生,考察农村初中生道德自我知觉对欺骗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道德自我知觉提升组的欺骗行为显著高于道德自我知觉降低组和控制组,道德自我知觉降低组的欺骗行为显著低于控制组。研究表明,道德自我知觉提升的农村初中生在亲社会行为中出现了道德一致性效应,在欺骗行为中出现了道德心理许可效应;而道德自我知觉降低的农村初中生无论在亲社会行为还是欺骗行为中,都出现了道德净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 道德自我知觉 亲社会意愿 欺骗行为 道德一致性效应 道德心理许可效应 道德净化效应
下载PDF
积极道德情绪对3~5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姝玥 赵峰 +2 位作者 黄骏青 彭春花 王军利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5,共7页
分享作为幼儿典型的亲社会行为之一,是幼儿利他意图的表现,对幼儿社会适应有积极意义。已有研究表明,消极道德情绪(如,内疚、羞耻等)可以促进幼儿的分享行为,但积极道德情绪(如,自豪、美好等)对幼儿分享行为的促进作用尚有待进一步考察... 分享作为幼儿典型的亲社会行为之一,是幼儿利他意图的表现,对幼儿社会适应有积极意义。已有研究表明,消极道德情绪(如,内疚、羞耻等)可以促进幼儿的分享行为,但积极道德情绪(如,自豪、美好等)对幼儿分享行为的促进作用尚有待进一步考察。因此,本研究通过想象和实际两种启动范式,考察积极道德情绪对3~5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启动积极道德情绪的幼儿分享行为显著多于对照组,积极道德情绪对幼儿的分享行为具有促进作用;(2)幼儿的分享行为发展具有年龄特征,5岁幼儿的分享行为较3岁幼儿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道德情绪 年龄 幼儿 分享行为
下载PDF
组织面子文化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跨层“双刃”效应研究
19
作者 周秉 张苏串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70,共11页
作为根植于中国本土的重要文化符号,面子常被看作分析中国人心理活动和行为导向的关键切入点。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已有相当多学者对面子的内涵及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然而现存文献多集中在个体面子观念对行为选择的影响上。本文基于... 作为根植于中国本土的重要文化符号,面子常被看作分析中国人心理活动和行为导向的关键切入点。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已有相当多学者对面子的内涵及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然而现存文献多集中在个体面子观念对行为选择的影响上。本文基于认同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构建的多层线性模型指出,组织“挣面子”文化和“护面子”文化将分别对员工道德认同造成正向和负向的跨层影响,进而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产生“双刃”效应。因此,企业管理者正确看待面子文化,确保集体荣誉感不走样;重视员工道德教育,树立正向职场伦理价值观;灵活调整关系契约,降低员工非伦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子文化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 道德认同 关系型心理契约 “双刃”效应
下载PDF
新入职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在道德敏感性与安全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20
作者 齐柯雯 吴慧颖 《护理学报》 2024年第10期8-12,共5页
目的探究新入职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在道德敏感性与安全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1—12月选取辽宁省沈阳市7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302名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安全行为量表、患者安全... 目的探究新入职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在道德敏感性与安全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1—12月选取辽宁省沈阳市7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302名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安全行为量表、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道德敏感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新入职护士安全行为总分为(55.95±4.54)分,患者安全文化感知总分为(97.10±6.12)分,道德敏感性总分为(46.74±5.69)分。本组新入职护士安全行为总分与患者安全文化感知总分、道德敏感性总分呈正相关(r=0.634、0.472,均P<0.001),患者安全文化感知总分与道德敏感性总分呈正相关(r=0.564,P<0.001)。新入职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在道德敏感性与安全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67.2%。结论新入职护士道德敏感性可通过加强对患者安全文化感知间接影响其安全行为。建议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及重视新入职护士的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敏感性,从而增强患者安全文化意识,规范安全行为,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介效应 道德敏感性 新入职护士 护士安全行为 患者安全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