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教育叠加影响的机理研究
1
作者 马骏毅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7期20-23,共4页
在道德教育的实施上,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然而在具体实施中三者的合作并不令人满意。为完善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合机制,使其各展优势、密切配合,切实增强育人合力,根据美国教育学者爱普斯坦基于“关怀”思想下提出的交叠影响域理论... 在道德教育的实施上,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然而在具体实施中三者的合作并不令人满意。为完善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合机制,使其各展优势、密切配合,切实增强育人合力,根据美国教育学者爱普斯坦基于“关怀”思想下提出的交叠影响域理论,尝试建立起六种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实践模式,旨在更好地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德育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叠影响域理论 道德教育 协同育人
下载PDF
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路径探究
2
作者 甘鸿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1-59,共9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全面彰显红色基因的底色是高校摆脱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提升育人实效的内在要求。红色基因的融入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在准确理解二者育人内容、功能和目标高度契合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全面彰显红色基因的底色是高校摆脱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提升育人实效的内在要求。红色基因的融入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在准确理解二者育人内容、功能和目标高度契合的基础上,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如今,价值多元化冲击、红色资源挖掘力度不足和红色基因教育机制不健全,导致融入过程仍存在诸多问题。有鉴于此,必须从融入的高效化、实践化、特色化和网络化趋势着手,围绕活用红色资源以创新课堂教学、汲取红色精神以丰富课外活动、弘扬红色文化以营造校园氛围、坚定红色信念以构筑网络空间重点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借助红色基因的独特教育功能,以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基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课堂教学 实践育人 校园氛围 网络空间
下载PDF
“另一种声音”是什么?——关怀伦理述评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余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25-27,共3页
关怀伦理学家认为,女性道德思维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它强调人际关系与责任而不是原则与权利的重要性;在处理道德两难问题中,诉诸特殊的境遇,而不是诉诸普遍的原则。这些特点使得关怀伦理成为不同于现代西方主流伦理思想(即正义与规则伦理... 关怀伦理学家认为,女性道德思维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它强调人际关系与责任而不是原则与权利的重要性;在处理道德两难问题中,诉诸特殊的境遇,而不是诉诸普遍的原则。这些特点使得关怀伦理成为不同于现代西方主流伦理思想(即正义与规则伦理)的“另一种声音”。而且这种“不同的声音”不仅仅来自于西方伦理传统的内部,而且也来自于西方伦理传统之外的其他伦理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不同的声音”也就是一种呼唤伦理学多元化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怀伦理 儒家伦理 道德领域
下载PDF
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个人权利与公共伦理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晏清 王新生 《伦理学研究》 2002年第2期31-35,42,共6页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由于个人权利的充分张扬,私人利益和公共伦理之间显示出深刻的矛盾。早期经济自由主义者将这一矛盾的解决归于市场过程,黑格尔主义则寄望于国家权力。二者都忽视了公共交往在伦理建构中的作用。公共领域中的公共交往...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由于个人权利的充分张扬,私人利益和公共伦理之间显示出深刻的矛盾。早期经济自由主义者将这一矛盾的解决归于市场过程,黑格尔主义则寄望于国家权力。二者都忽视了公共交往在伦理建构中的作用。公共领域中的公共交往所形成的公共伦理,是市场经济社会在自身发展中产生出来的理性力量。它克服了市场交换原则和政治强制原则的局限性,为这一矛盾不断的解决提供了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社会 个人权利 公共领域 公共伦理
下载PDF
我国社会公德的现代建构 被引量:10
5
作者 廖加林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54-59,共6页
公德与私德的区分源于公域与私域的分离。传统中国公德缺失主要在于专制制度的摧残、道德体系的不健全、政治思想的落后、科学知识的缺乏和以家庭为主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等大量存在五个方面的原因。现代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包括公德、... 公德与私德的区分源于公域与私域的分离。传统中国公德缺失主要在于专制制度的摧残、道德体系的不健全、政治思想的落后、科学知识的缺乏和以家庭为主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等大量存在五个方面的原因。现代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包括公德、私德两方面,但公德建设更为根本,它与当代中国公域的逐步发育相伴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域 私域 公德 私德 建构
下载PDF
自媒体的道德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金慧 赵鸿燕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6年第1期10-13,51,共5页
自媒体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道德世界带来了重大变化,它增强了人们道德的自主性,展示了人自身的自主性价值、自我抉择性以及独立人格的精神属性,自主性乃是自媒体时代道德的根本属性。但是,自媒体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公共性道德的危... 自媒体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道德世界带来了重大变化,它增强了人们道德的自主性,展示了人自身的自主性价值、自我抉择性以及独立人格的精神属性,自主性乃是自媒体时代道德的根本属性。但是,自媒体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公共性道德的危机,由于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怀,自媒体加深了人性的弱点在公共话语空间中的表现。要解决公共性道德危机,当然需要他律性法律的介入,但自律性的道德依然不可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传统媒体 自主性道德 独立人格 公共性道德 法律干预 公共话语空间 道德自主性价值
下载PDF
学术领域不正之风与基本学术道德精神确立 被引量:3
7
作者 吴灿新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80-84,共5页
当前我国学术领域不正之风滋生蔓延,其主要表现为假、劣、伪、冒、庸、卖、媚、空、霸、狡,对社会发展具有阻碍性危害。为此,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确立良心意识、诚信品格、责任观念、精品意识、科学精神、实践观念、服务意识、国家思想... 当前我国学术领域不正之风滋生蔓延,其主要表现为假、劣、伪、冒、庸、卖、媚、空、霸、狡,对社会发展具有阻碍性危害。为此,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确立良心意识、诚信品格、责任观念、精品意识、科学精神、实践观念、服务意识、国家思想、师表观念、法律意识等基本学术道德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领域不正之风 基本学术道德精神 确立
下载PDF
公私观念与公德、私德 被引量:3
8
作者 廖加林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2期11-16,共6页
西方的公私观念只属于政治哲学范畴,公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传统中国的公私观念则既属于政治哲学范畴,又属于道德哲学范畴,公与私道义上的对立,源于古代中国政治与道德的内在冲突,源于中国的专制政治。了解了这一点,才能有对公共利益与... 西方的公私观念只属于政治哲学范畴,公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传统中国的公私观念则既属于政治哲学范畴,又属于道德哲学范畴,公与私道义上的对立,源于古代中国政治与道德的内在冲突,源于中国的专制政治。了解了这一点,才能有对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以及公德与私德的正确理解,才能明白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重心在于社会公德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域 私域 公德 私德
下载PDF
我国生育文化的研究
9
作者 赵锁龙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44-46,共3页
本文描述了我国生育文化研究中的三方面主要内容:关于社会—文化对生育率影响的纯理论解释、人口人类学解释以及家庭—家族文化方面的解释,对之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生育文化 生育观 生育行为 内部结构 中间变量
下载PDF
道德三品与法律特区
10
作者 周恒利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1期85-86,共2页
道德与法律既有明显区别 ,又有一定的关系。在中国现时代 ,道德可分三品 ,即至德、高德、平德。不同品的道德应不同地对待。“道德法律化”是必需的 ,但更须强调法律实行的问题。
关键词 道德三品 法律特区 至德 高德 平德
下载PDF
我国生育文化的研究
11
作者 赵锁龙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44-46,共3页
本文描述了生育文化研究中的三方面主要内容:关于社会-文化对生育率影响的纯理论解释,人口人类学解释以及家庭-家族文经方面的解释,对之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 今后应重视关于生育行为的内在结构和影响生育扣间变量的研究。
关键词 生育文化 生育观 生育行为 计划生育
下载PDF
试论公民道德建设视域中的“公德”与“私德”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铮 《昭通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1-86,共6页
公德与私德的关系问题有着悠久且复杂的历史源流,这种关系意味着这两者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单元,而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皆统一于实现整全人格和追求善的道德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之所以把"公德"与"私德"... 公德与私德的关系问题有着悠久且复杂的历史源流,这种关系意味着这两者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单元,而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皆统一于实现整全人格和追求善的道德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之所以把"公德"与"私德"割裂开来,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由,也有对西方公私领域之发展源流不甚了解的缘故,还有因"现代性"本身之弊端的认识不足所导致的理解偏差。因此,公民道德建设需要对公德与私德进行有机的整合,既要有制度保障,也要有价值引领,还要有公民文化建设作为坚强后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德 私德 公共领域 私人领域
下载PDF
试论新时期高校中层干部的职能和素质要求 被引量:1
13
作者 路民芳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11-112,共2页
本文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对高校中层干部的职能做出了界定,并从他们必备的道德素质以及如何适应新时期工作的品格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引起重视。
关键词 高校 中层干部 素质要求 职能 道德素质
下载PDF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实现途径——从公共领域概念出发
14
作者 张晓影 《当代美术家》 2019年第1期24-27,共4页
本文从公共领域概念中的各要素出发,通过政治哲学中对"公共"概念的理解来探讨它对公共艺术"公共性"实现途径的启示。公共艺术的"公共"概念及其实现方式受时代的差异性影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各要素之... 本文从公共领域概念中的各要素出发,通过政治哲学中对"公共"概念的理解来探讨它对公共艺术"公共性"实现途径的启示。公共艺术的"公共"概念及其实现方式受时代的差异性影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来探讨公共领域中那些影响着公共艺术"公共性"实现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领域 传播媒介 公共道德 公众权利
下载PDF
《帕梅拉》:文学公共领域与道德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振明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9年第2期92-98,共7页
塞缪尔·理查逊的代表作《帕梅拉》是18世纪英国深具影响力的一部文学作品。小说中的女主角帕梅拉凭借个人美德挫败了意图不轨的少东家B先生,并促使后者改过自新。理查逊的明确的道德说教意图是在文本中的个人主体性与社会公共性互... 塞缪尔·理查逊的代表作《帕梅拉》是18世纪英国深具影响力的一部文学作品。小说中的女主角帕梅拉凭借个人美德挫败了意图不轨的少东家B先生,并促使后者改过自新。理查逊的明确的道德说教意图是在文本中的个人主体性与社会公共性互为建构中实现的,文学公共领域的实例由此成型。细究文学公共领域与道德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理解18世纪英国小说融于社会意识建构的实施路径,也为此时期的文本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梅拉》 文学 公共领域 道德性
原文传递
论新媒体时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建--基于“公共领域”的语境分析
16
作者 刘炎欣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07-113,共7页
"公共领域"具有久远的学理沿革,兼具多数性、公开性、舆论导向性、公众影响性等诸多特性。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期而至,教师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在公共领域的"言"与"行"将受到新的考量。新媒体时代身处公共领... "公共领域"具有久远的学理沿革,兼具多数性、公开性、舆论导向性、公众影响性等诸多特性。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期而至,教师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在公共领域的"言"与"行"将受到新的考量。新媒体时代身处公共领域的教师的公共权利、公共服务、公共言行日益受到社会的监督,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须由自为走向自觉。教师职业道德约束机制的构建以教师道德修养的自觉提升为核心,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职业观,以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力量约束自己,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生命自觉去唤醒生命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领域 新媒体时代 教师 职业道德规范 重建路径
下载PDF
卢梭的教育权威理论及其批评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桂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38,共9页
自然与自由是教育权威研究的基本议题,在这方面卢梭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就卢梭教育哲学的总体结构而言,以自然为依据,探究自然自由、社会自由与道德自由之间的关系,从而把自然教育规定为一种导向自然自由与道德自由的教育。依据自然自由... 自然与自由是教育权威研究的基本议题,在这方面卢梭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就卢梭教育哲学的总体结构而言,以自然为依据,探究自然自由、社会自由与道德自由之间的关系,从而把自然教育规定为一种导向自然自由与道德自由的教育。依据自然自由与道德自由的教育目的,卢梭把自然教育分为"物的教育"与"人的教育",并以此区分了一种相对不平等和一种相对平等的教育关系。在此基础上,卢梭分别提出了一种以自然为依据和一种以民主认同为基础的教育权威关系,由此建立了一种比较全面的教育权威理论。然而由于卢梭没有准确、有效地考量公共-政治世界与公民自由的特征,而是把公共世界简化为一种对个体自主性与道德自主性具有腐蚀力的社会世界,从而忽略了教育权威与公民自由、公民德性教育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必要在公共-政治的视野下重新审思教育权威、自然与自由之间的关系,从而走向一种更为包容与开放的教育权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权威 自然自由 道德自由 物的教育 人的教育 教育民主 公共领域
原文传递
18世纪初期英国知识分子道德启蒙的尝试——以《旁观者报》为中心的考察
18
作者 李阳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11年第3期78-87,共10页
《旁观者报》由艾迪生和斯梯尔创办于18世纪初期,作为英国文学公共领域形成之际报纸期刊的典型代表,《旁观者报》承担了改造英国社会道德观念的责任,并且创造出灵活的道德评论新形式。这些不仅与18世纪初期英国社会的道德诉求相协调,同... 《旁观者报》由艾迪生和斯梯尔创办于18世纪初期,作为英国文学公共领域形成之际报纸期刊的典型代表,《旁观者报》承担了改造英国社会道德观念的责任,并且创造出灵活的道德评论新形式。这些不仅与18世纪初期英国社会的道德诉求相协调,同时也对英国社会"绅士风度"等道德感的培养提供了一套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此同时,也体现了他们作为知识分子所应该有的时代精神和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观者报》 艾迪生 斯梯尔 道德批判 公共领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