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解脱与归因:企业非伦理行为面前员工为何保持沉默? 被引量:4
1
作者 蔡双立 高阳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40,共11页
面对企业非伦理行为,员工有时候为何选择沉默,这是近年来学者比较关注的问题。文章聚焦于自利型伦理氛围这一特定情境,采用跨层次研究方法,探索道德解脱在不同归因情况下对员工沉默的影响。研究发现,面对企业的非伦理问题,道德解脱(归己... 面对企业非伦理行为,员工有时候为何选择沉默,这是近年来学者比较关注的问题。文章聚焦于自利型伦理氛围这一特定情境,采用跨层次研究方法,探索道德解脱在不同归因情况下对员工沉默的影响。研究发现,面对企业的非伦理问题,道德解脱(归己因)在自利型伦理氛围与员工沉默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道德解脱(归他因)在自利型伦理氛围与员工沉默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权力距离在道德解脱与员工沉默之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员工面对企业的非伦理问题是否选择沉默,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自利型伦理氛围和个体道德解脱的意义建构。文章对于揭示企业非伦理行为下员工沉默选择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利型伦理氛围 道德解脱 权力距离 员工沉默
下载PDF
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内容和特征探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周秋光 曾桂林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127,共7页
近代慈善事业以博施济众为极功,在社会变迁中获得新发展,慈善组织的救济内容更趋宽泛,总括而言,即有慈善救济和慈善教育两大类。慈善救济包括以济贫助困、赈灾救荒等善举,慈善教育则是开办习艺所、贫儿院、慈幼院等机构,注重教养兼施。... 近代慈善事业以博施济众为极功,在社会变迁中获得新发展,慈善组织的救济内容更趋宽泛,总括而言,即有慈善救济和慈善教育两大类。慈善救济包括以济贫助困、赈灾救荒等善举,慈善教育则是开办习艺所、贫儿院、慈幼院等机构,注重教养兼施。与传统善举相比,慈善家群体的形成、多样化的慈善组织、多层化的慈善道德、广阔的救济区域、先进的救济运作手段和广泛的经费来源等成为近代慈善事业十分显著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慈善事业 社会救济 慈善教育 慈善家 慈善道德
下载PDF
论弱势群体的伦理救助 被引量:8
3
作者 梁德友 李俊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58,共5页
伦理救助是指运用伦理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心理与生理、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道德关怀和帮助,并积极开发救助对象自身的道德资源,提高其自主、自立能力,培养其自尊、自强的伦理精神,最终使弱势群体摆脱弱势地位的一种社会救助。... 伦理救助是指运用伦理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心理与生理、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道德关怀和帮助,并积极开发救助对象自身的道德资源,提高其自主、自立能力,培养其自尊、自强的伦理精神,最终使弱势群体摆脱弱势地位的一种社会救助。伦理救助有两个层面:一是救助手段和方式的伦理化,二是救助内容的伦理化。当前我国社会救助中伦理救助缺失,应从构建伦理制度、规范救助行为、加强教育支持、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四个方面加强弱势群体的伦理救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伦理救助 思想道德教育
下载PDF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姬新江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42-48,共7页
离婚损害赔偿是配偶一方违法侵害他方的合法权益 ,导致婚姻关系破裂 ,离婚时对无过错配偶方所受的损害 ,过错配偶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制度。离婚损害赔偿民事责任须具备一定的构成要件。离婚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应是无过错的配偶方 ,义... 离婚损害赔偿是配偶一方违法侵害他方的合法权益 ,导致婚姻关系破裂 ,离婚时对无过错配偶方所受的损害 ,过错配偶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制度。离婚损害赔偿民事责任须具备一定的构成要件。离婚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应是无过错的配偶方 ,义务主体应是实施了法定违法行为的过错配偶方 ,不宜将离婚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也视为义务主体。离婚损害赔偿既包括物质损害赔偿 ,也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而精神损害赔偿意在对无过错受害方给予精神抚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婚 损害赔偿 精神抚慰 法律适用
下载PDF
道德力量在汶川抗震救灾中闪光
5
作者 李爽 李义庭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3期12-13,16,共3页
汶川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不幸,然而灾难却感召出了人类巨大的道德力量。爱是道德力量的源泉,利他是道德力量的基点,善举是道德力量的体现。从爱的伟大奉献、利他的忘我牺牲,不分地域不分国界的种种善举三个方面,论述了道德力量在这... 汶川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不幸,然而灾难却感召出了人类巨大的道德力量。爱是道德力量的源泉,利他是道德力量的基点,善举是道德力量的体现。从爱的伟大奉献、利他的忘我牺牲,不分地域不分国界的种种善举三个方面,论述了道德力量在这场生死救援中的巨大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力量 抗震救灾
下载PDF
论商汤之“恤众” 被引量:2
6
作者 曹松罗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45-47,共3页
商朝已有一定的重民思想意识,它溯源于商汤之"恤众",即惜民力、兴民利、重民意、尚贤和明德。这对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重民 恤众 明德
下载PDF
论教师权利的救济与保护
7
作者 陈静 《鄂州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21-23,共3页
在教师道德建设中,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由于人们习惯强调教师的义务而容易忽视教师的权利,因此,探讨教师权利的救济与保护,对教师道德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教师 道德建设 权利 救济 保护
下载PDF
狄更斯中晚期作品中的济贫叙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远帆 吾文泉 《考试与评价》 2021年第5期44-50,共7页
查尔斯·狄更斯中晚期的经典小说《荒凉山庄》《艰难时世》以及《我们共同的朋友》都发表于19世纪中晚期英国《新济贫法》制度实施的过程当中。作者以济贫为视角,结合小说中的社会道德现象反映了作家对于社会脱贫的伦理思考。剖析... 查尔斯·狄更斯中晚期的经典小说《荒凉山庄》《艰难时世》以及《我们共同的朋友》都发表于19世纪中晚期英国《新济贫法》制度实施的过程当中。作者以济贫为视角,结合小说中的社会道德现象反映了作家对于社会脱贫的伦理思考。剖析了以新济贫法为代表的英国法律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冲击和反济贫的本质;表达了作家对自己早期互助慈善思想幻灭的失望;并指出了新济贫法制度社会赈济效果不佳的根源在于当时社会的功利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斯·狄更斯 中晚期作品 反济贫 功利教育 伦理道德
下载PDF
道德过错被害人的权利救济困境
9
作者 潘昌盛 廖娟 《安顺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86-88,共3页
道德过错被害人由于先前行为的道德责难性,受到不法侵害后,其权利救济陷入了困境。这主要表现为:一是自力救济的正义动机和正当手段的缺失;二是社会救助的道义支持、法律援助和物质救助的缺乏;三是公力救济的公权理性、法律效果和个人... 道德过错被害人由于先前行为的道德责难性,受到不法侵害后,其权利救济陷入了困境。这主要表现为:一是自力救济的正义动机和正当手段的缺失;二是社会救助的道义支持、法律援助和物质救助的缺乏;三是公力救济的公权理性、法律效果和个人权利的缺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过错 自力救济 社会救助 公力救济
下载PDF
朱熹乡村治理思想述论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茶仙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3,共4页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农业文明为主的乡村社会,乡村治理问题是中国传统政治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朱熹的乡村治理思想是中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乡村治理问题的历史延续。在朱熹乡村治理思想中,既提倡孝敬、乡情、信睦、良善、仁厚等儒家的传统...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农业文明为主的乡村社会,乡村治理问题是中国传统政治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朱熹的乡村治理思想是中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乡村治理问题的历史延续。在朱熹乡村治理思想中,既提倡孝敬、乡情、信睦、良善、仁厚等儒家的传统道德规范,又提倡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规章制度,还提倡经济上的发展与救助。其乡村治理理念的实质是为中央集权服务,帮助维护封建统治的基层社会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实现社会稳定、加强邻里团结、消弭和化解乡村矛盾、改进乡村治安方面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乡村治理 道德教化 严本宽济 爱民 恤民
下载PDF
应急救灾三方博弈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昊宇 陈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1年第3期24-28,47,共6页
基于大型灾害应急救灾的特征,提出了用于研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灾民行为的三方博弈模型。首先证明了在满足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此三方博弈存在纳什均衡并对均衡点进行分析,其次,研究了此模型框架下的道德风险问题,指出由于政府和灾民... 基于大型灾害应急救灾的特征,提出了用于研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灾民行为的三方博弈模型。首先证明了在满足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此三方博弈存在纳什均衡并对均衡点进行分析,其次,研究了此模型框架下的道德风险问题,指出由于政府和灾民的相互不信任导致救灾效率未达到帕累托最优,并同时给出改进效率的一些建议,最后对此三方博弈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方博弈 纳什均衡 应急救灾 应急管理 道德风险
下载PDF
浅析“扶老困局”的消解路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磊 李晶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1期53-56,共4页
"乐于助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景象,这虽然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失范导致的短暂社会现象,但也应该引起我们对社会公德和法律冲突的思考,... "乐于助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景象,这虽然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失范导致的短暂社会现象,但也应该引起我们对社会公德和法律冲突的思考,积极探索"扶老困局"的消解路理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老困局” 社会失范 道德义举 公德意识 救助机制
下载PDF
河北唐山地震后孤儿的心理变异及其社会化治理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民杰 《山西地震》 2002年第2期30-31,48,共3页
对 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后的孤儿进行了调查 ,就唐山大地震后对孤儿这一特殊灾民实施社会救助过程中 ,孤儿的心理变异问题进行了分析 ,指出社会化治理是消除孤儿心理变异的重要对策。
关键词 河北 心理变异 唐山地震 地震社会心理 精神救灾 孤儿
下载PDF
福利国家社会救济制度的伦理考量及启示
14
作者 席雯颖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10,共6页
福利国家(以英国、瑞典为例)通过完善的社会救济制度为其国民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可靠的生活保障。其彰显的伦理价值在于:社会保障制度直接具有"人本主义"的基础,其本质是形而上的。国家为贫困者提供维持其生存... 福利国家(以英国、瑞典为例)通过完善的社会救济制度为其国民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可靠的生活保障。其彰显的伦理价值在于:社会保障制度直接具有"人本主义"的基础,其本质是形而上的。国家为贫困者提供维持其生存的福利救助的正当性在道德逻辑上是自明的。鉴于此,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关键在于明确国家的福利救助义务,并将这种接受救助的道德权利转为法律权利,从而在制度上保证贫困者能够有尊严地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国家 社会救助 道德权利 法律权利
下载PDF
柳氏民居的木雕艺术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靳妮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4,共4页
晋东南地区历山深处的柳氏民居有着“三晋文化活化石”的美誉,其木雕装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本文从雕刻类型、题材、寓意及特色木雕(门头、雀替挂落、门窗、栏杆)几个方面来探究其木雕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 浮雕 题材 寓意 门楼 雀替
下载PDF
论一般民事救助义务——从好撒玛利亚人故事说起
16
作者 丁晓婷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22-25,共4页
在我国,扶不起"是一热议的社会话题。关于一般民事救助是否被法定化,主要有肯定与否定两种观点。其实,一般人的救助义务不应被法定化。首先,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表明,不存在这种法定义务;其次,这种义务的法定化,不符合法律对自由的... 在我国,扶不起"是一热议的社会话题。关于一般民事救助是否被法定化,主要有肯定与否定两种观点。其实,一般人的救助义务不应被法定化。首先,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表明,不存在这种法定义务;其次,这种义务的法定化,不符合法律对自由的限制原则,并有违人权;再次,其缺乏理论支持;最后,缺乏可操作性,容易产生不利社会后果。故不应将一般民事救助义务法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撒玛利亚人 救助义务 法定化 道德性
下载PDF
重新评估《游仙窟》的思想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承铭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游仙窟》是张鷟因遭遇不公和怀才不遇而作,"神仙窟"是其为自己营造的一场精神盛宴,主题是发泄怨愤和抚慰伤痛。其思想价值在于反映唐初士子怀才不遇的境况和苦闷的精神状态、唐代文人对战争的不同态度和不同声音以及唐代的... 《游仙窟》是张鷟因遭遇不公和怀才不遇而作,"神仙窟"是其为自己营造的一场精神盛宴,主题是发泄怨愤和抚慰伤痛。其思想价值在于反映唐初士子怀才不遇的境况和苦闷的精神状态、唐代文人对战争的不同态度和不同声音以及唐代的爱情道德观念,并体现了唐初小说隐晦曲折表达思想主题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仙窟》 思想价值 发泄怨愤 精神盛宴 虚拟故事
下载PDF
侵害人身自由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分析
18
作者 朱亭烨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20-23,共4页
人身自由权是人身权中的一项重要权利。现行立法在侵害人身自由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规定存在着诸多不足,对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提出了四点建议: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侵害人身自由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定统一的赔偿标... 人身自由权是人身权中的一项重要权利。现行立法在侵害人身自由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规定存在着诸多不足,对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提出了四点建议: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侵害人身自由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定统一的赔偿标准;确定赔偿数额;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损害赔偿 人身自由权 救济办法 赔偿数额
下载PDF
债务纾困与地方政府道德风险
19
作者 李一花 李林巍 《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5,共18页
债务置换是把“双刃剑”,在纾困地方政府到期债务压力的同时,极易强化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本文采用相对估计法和虚拟变量法,科学测度地方融资平台过度负债水平(地方政府道德风险),并利用依申请公开的241个城市2015-2018年置换债券数据... 债务置换是把“双刃剑”,在纾困地方政府到期债务压力的同时,极易强化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本文采用相对估计法和虚拟变量法,科学测度地方融资平台过度负债水平(地方政府道德风险),并利用依申请公开的241个城市2015-2018年置换债券数据,实证研究债务置换对地方政府道德风险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第一,地方融资平台的资产负债率比一般企业高7.2个百分点,利息覆盖率是一般企业的61.43%,2014年后地方融资平台过度负债水平不降反升。第二,债务置换导致融资平台过度负债水平上升,尤其是短期负债风险更加严重。第三,地方政府道德风险的变化显著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新增专项债券规模(效率)和政府担保资源的影响。第四,债务置换通过提升融资平台过度负债水平,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为总结债务置换经验教训、深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可为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纾困 债务置换 地方政府道德风险 融资平台过度负债 相对估计法
原文传递
保险保障基金保单持有人救济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5
20
作者 龙翔 《保险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6-101,共6页
对保单持有人的救济是保险保障基金制度最为核心的内容。从各国相关立法和理论看,保险保障基金的救济应遵循主要向个人提供救济、道德风险最小化、促进自身可持续运作等原则,在制度上合理规定救济方式、手段、范围、限额等内容。我国现... 对保单持有人的救济是保险保障基金制度最为核心的内容。从各国相关立法和理论看,保险保障基金的救济应遵循主要向个人提供救济、道德风险最小化、促进自身可持续运作等原则,在制度上合理规定救济方式、手段、范围、限额等内容。我国现有的保险保障基金救济保单持有人的相关制度应在现有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保障基金 救济 个人 道德风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