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铝的含量 被引量:12
1
作者 袁东 付大友 +1 位作者 张新申 张丽萍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9-381,共3页
以桑色素作显色剂,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铝的含量。在桑色素质量浓度为0.8g/L、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体积分数为1.0%、进样环体积为400μL、检测波长420nm的条件下,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对水中铝的含量进行测定,本方... 以桑色素作显色剂,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铝的含量。在桑色素质量浓度为0.8g/L、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体积分数为1.0%、进样环体积为400μL、检测波长420nm的条件下,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对水中铝的含量进行测定,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300μg/L,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124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2.9%,加标回收率为96.4%~1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 桑色素 分析方法
下载PDF
8-氨基喹啉新衍生物与铜和钴荧光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建为 徐其亨 艾萍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9-92,共4页
合成了15个8-氨基喹啉5-位单偶氮类、6个偶氮磺酰胺类和2个双偶氮类新衍生物。系统研究了它们与 Cu(Ⅱ)和 Co(Ⅱ)的荧光反应,阐述了试剂结构对试剂及其配合物荧光性能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氨基喹啉 衍生物 荧光分析
下载PDF
马来酸酐与二苄基马来酸酯共存体系的荧光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项苏留 吴建军 +1 位作者 陆振荣 路建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40-44,共5页
本实验测定了二苄基马来酸酯甲醇溶液的荧光光谱,并发现马来酸酐对该荧光体系有猝灭作用,通过对不同马来酸酐浓度与各种浓度的二苄基马来酸酯甲醇溶液在400nm处荧光强度数据的分析,发现马来酸酐的浓度与荧光猝灭程度在一定范围... 本实验测定了二苄基马来酸酯甲醇溶液的荧光光谱,并发现马来酸酐对该荧光体系有猝灭作用,通过对不同马来酸酐浓度与各种浓度的二苄基马来酸酯甲醇溶液在400nm处荧光强度数据的分析,发现马来酸酐的浓度与荧光猝灭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型关系。据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析 马来酸酐 二苄基 马来酸酯 马来酐
下载PDF
秦皮中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的荧光测定 被引量:7
4
作者 庞志功 汪宝琪 张汉利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03-705,共3页
本文根据胶束的增溶增敏作用,用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为胶束试剂,对秦皮中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用国产930型荧光光度计实现了高灵敏的检测。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线性范围分别为2×10-8~8×10-6g/m... 本文根据胶束的增溶增敏作用,用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为胶束试剂,对秦皮中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用国产930型荧光光度计实现了高灵敏的检测。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线性范围分别为2×10-8~8×10-6g/mL和2×10-9~8×10-6m/mL;检出限分别为3.78×10-10g/mL和5.54×10-11g/mL;秦皮甲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6.6%,秦皮乙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6.8%。测定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皮甲素 秦皮乙素 荧光分析 秦皮
下载PDF
荧光分析法测定中药透骨香中水杨酸甲酯的含量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晓霞 魏永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4,共3页
提出了一种测定中药透骨香中水杨酸甲酯含量的荧光分析方法.本法基于水杨酸甲酯在0.02mol/LNaOH溶液中,70℃水浴加热20min,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水杨酸.水解产物的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95nm和405nm.在0.484~6.297... 提出了一种测定中药透骨香中水杨酸甲酯含量的荧光分析方法.本法基于水杨酸甲酯在0.02mol/LNaOH溶液中,70℃水浴加热20min,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水杨酸.水解产物的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95nm和405nm.在0.484~6.297μmol/L内,水杨酸甲酯水解产物的荧光强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利用本法测得透骨香样品中水杨酸甲酯的含量为0.2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甲酯 透骨香 荧光分析
下载PDF
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金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景和 朱贵云 +1 位作者 司志坤 马骏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4-37,20,共5页
1.引言金的痕量分析方法目前主要有发射光谱、分光光度和原子吸收法.而荧光光度法报道较少,且灵敏度不高,不能满足实际测定痕量金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较灵敏的荧光光度法,其基本原理是:硫离子在氢氧化钠中与荧光素汞作用生成一种橙红... 1.引言金的痕量分析方法目前主要有发射光谱、分光光度和原子吸收法.而荧光光度法报道较少,且灵敏度不高,不能满足实际测定痕量金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较灵敏的荧光光度法,其基本原理是:硫离子在氢氧化钠中与荧光素汞作用生成一种橙红色的配合物而使荧光熄灭.若溶液中存在Au^(3+),由于生成离解度很小的硫化金,使配合物离解而重发荧光,据此测定金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金 测定 荧光光度法
下载PDF
锆(Ⅳ)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荧光分析法——锆(Ⅳ)/8-羟基喹啉-5-磺酸/EDTA体系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志良 曾恚恚 +2 位作者 曾鸽鸣 李梦龙 俞汝勤 《湖南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研究了锆(IV)/8-羟基喹啉-5-磺酸(HQS)/EDTA三元混配络合体系,发现EDTA具有显著改善灵敏度与提高选择性的双重功能.建立了锆的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荧光测定方法,并用于合成和合金样品分析,可不经分离.
关键词 测定 荧光分析法 EDTA HQS
下载PDF
5-(4-甲氧基苯偶氮)-8-(苯磺酰氨基)喹啉的合成及其与钴荧光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艾萍 赵建为 +1 位作者 徐其亨 朱伟明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1-13,共3页
本文报告了5-(4-甲氧基苯偶氮)-8-(苯磺酰氨基)喹啉(MOPB-SQ)的合成及结构鉴定。建立了MOPBSQ-吐温80测钴的新荧光分析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0.5ng/mL,线性范围为0~40μg/L,螯合物在λe... 本文报告了5-(4-甲氧基苯偶氮)-8-(苯磺酰氨基)喹啉(MOPB-SQ)的合成及结构鉴定。建立了MOPBSQ-吐温80测钴的新荧光分析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0.5ng/mL,线性范围为0~40μg/L,螯合物在λex/λem=341nm/405nm处产生强烈荧光。不经分离可直接用于维生素B12及蔬菜中痕量钴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喹啉 衍生物 荧光分析 MOPBSQ
下载PDF
桑色素在分析化学应用中的新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修林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6-40,共5页
本文介绍了桑色素(Morin)及其金属络合物的性质,并综述了80年代中,桑色素在分析化学应用中的新进展。列出文献54篇。
关键词 桑色素 荧光分析
下载PDF
邻羟基苯基荧光酮荧光催化动力学法测定痕量锇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中一 金继红 +2 位作者 何应律 王茀鹏 罗诗文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3-38,共6页
在碱性介质中,痕量锇对邻羟基苯基荧光酮与过氧化氢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以此为基础,本文拟定了高灵敏测锇的催化荧光动力分析法.方法简单和快速,检出限为3×10^(-11)g/ml.经过分离手续,方法可用于岩石样中痕量锇的测定.
关键词 痕量金属分析 催化分析 矿物
下载PDF
阻抑动力学同步荧光法测定环境水样中苯胺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爱梅 贾丽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3-725,共3页
在稀硫酸介质和CTMAB存在下 ,痕量苯胺对溴酸钾氧化荧光素的反应具有灵敏的阻抑作用 ,荧光素的氧化产物有强荧光 ,但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严重重叠 ,文章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法减小了谱带重叠 ,获得了很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据此建立了阻... 在稀硫酸介质和CTMAB存在下 ,痕量苯胺对溴酸钾氧化荧光素的反应具有灵敏的阻抑作用 ,荧光素的氧化产物有强荧光 ,但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严重重叠 ,文章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法减小了谱带重叠 ,获得了很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据此建立了阻抑动力学同步荧光法测定苯胺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是 0~10 μg·L- 1 ,检测限为 0 3μg·L- 1 。用于环境水样和实验室废水中苯胺含量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分析 苯胺 阻抑动力学 同步荧光光谱法 致癌性物质
下载PDF
水系沉积物中痕量铈、铅快速同时测定的荧光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承志 迟锡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8-23,共6页
在研究氯化钾介质中铈(Ⅲ)、铅(Ⅱ)的荧光性质基础上,提出了快速测定铈、铅的荧光分析法。在实验条件下,用262.5nm紫外光激发,以120nm/min扫描300~520nm的发射光谱。其在352.4nm处峰高与2.0&... 在研究氯化钾介质中铈(Ⅲ)、铅(Ⅱ)的荧光性质基础上,提出了快速测定铈、铅的荧光分析法。在实验条件下,用262.5nm紫外光激发,以120nm/min扫描300~520nm的发射光谱。其在352.4nm处峰高与2.0×10 ̄(-8)~2.0×10 ̄(-6)mol/LCe ̄(3-),在485.0nm处峰高与4.0×10 ̄(-7)~1.0×10 ̄(-5)mol/LPb ̄(2-),存在线性关系。该法用于标准水系沉积物分析,结果与标准值无显著性差异。Ce ̄(3+)和Pb ̄(2+)的检出限分别为1.5×10 ̄(-8)和2.0×10 ̄(-7)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沉积物 荧光分析
下载PDF
新荧光试剂5-(4'-硝基-2'-羧基苯偶氮)-4-氧代-2-硫代四氢噻唑的合成及分析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史海健 王忠义 +1 位作者 王伦 史好新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0-23,共4页
本文报道了新荧光试剂5-(4'-硝基-2'-羧基苯偶氮)-4-氧代-2-硫代四氢噻唑(4NCPOBT)的合成及其荧光分析应用。确证了其结构。研究了荧光性质,发现该试剂在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在无水乙醇溶液中与Eu(... 本文报道了新荧光试剂5-(4'-硝基-2'-羧基苯偶氮)-4-氧代-2-硫代四氢噻唑(4NCPOBT)的合成及其荧光分析应用。确证了其结构。研究了荧光性质,发现该试剂在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在无水乙醇溶液中与Eu(Ⅲ)形成稳定的荧光螯合物,其线性范闲为10×10 ̄(-8)~10×10 ̄(-6)mol/L,检测限为1.5×10 ̄(-10)mol/L。测定了人工合成样品中的铕,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Ⅲ) 荧光分析 4NCPOST 合成
下载PDF
铕-二苯甲酰甲烷-邻菲罗啉-CTAB体系的荧光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远 陈忠 杨军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5-38,共4页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存在下,研究了铕-二苯甲酸甲烷-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在水溶液中荧光发射的性质。采用370nm光波激发,配合物的最大特征荧光发射波长为614nm。当CTAB的浓度达到0.45mmol·L(-1)时,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达到最...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存在下,研究了铕-二苯甲酸甲烷-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在水溶液中荧光发射的性质。采用370nm光波激发,配合物的最大特征荧光发射波长为614nm。当CTAB的浓度达到0.45mmol·L(-1)时,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达到最大,Eu(3+)浓度在0~0.1ng·L(-1)范围内,它与荧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表明,检出下限可达1f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甲酰甲烷 荧光分析 邻菲罗啉 CTAB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分析法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齐文启 汪志国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4年第4期9-12,共4页
综述了X射线荧光分析法在水质分析和大气颗粒物分析中的应用,介绍了粉状固态物、液体、气体等环境试样的制备方法,以及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内标法、散射线监控法、稀释法等定量分析方法,指出X射线荧光分析法前处理简单,分析精度高... 综述了X射线荧光分析法在水质分析和大气颗粒物分析中的应用,介绍了粉状固态物、液体、气体等环境试样的制备方法,以及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内标法、散射线监控法、稀释法等定量分析方法,指出X射线荧光分析法前处理简单,分析精度高,操作简便、快速,在环境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分析法 环境监测 应用
下载PDF
Naringin ameliorates acetic acid induced colitis through modulation of endogenous oxido-nitrosative balance and DNA damage in rats 被引量:8
16
作者 Venkatashivam Shiva Kumar Anuchandra Ramchandra Rajmane +3 位作者 Mohammad Adil Amit Dattatraya Kandhare Pinaki Ghosh Subhash Laxman Bodhankar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2014年第2期132-145,共14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naringin on experimentally induced inflammatory bowel dis- ease in rats. Naringin (20, 40 and 80 mg/kg) was given orally for 7 days to Wistar rats before induc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naringin on experimentally induced inflammatory bowel dis- ease in rats. Naringin (20, 40 and 80 mg/kg) was given orally for 7 days to Wistar rats before induction of colitis by intrarectal instillation of 2 mL of 4% (v/v) acetic acid solution. The degree of colonic mucosal damage was analyzed by examining mucosal damage, ulcer area, ulcer index and stool consistency. Intrarectal administration of 4% acetic acid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modulation of 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 lactate dehydrogenase,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glutathione (GSH),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myeloperoxidase (MPO) content along with colonic nitric oxide (NO), xanthine oxidase (XO) level and protein carbonyl content in the colonic tissue as well as in blood. Naringin (40 and 80 mg/kg) exerted a dose dependent (P 〈 0.05) ameliorative effect, as i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hematological parameter as well as colonic SOD and GSH.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 〈 0.05) and dose dependant inhibition of macroscopical score, ulcer area along with colonic MDA, MPO activity by the 7 days of pretreatment of naringin (40 and 80 mg/kg). Biochemical studie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P 〈 0.05) dose dependant inhibition in 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levels by pretreatment of naringin. Increased levels of colonic NO, XO, protein carbonyl content and DNA damage were also sig- nificantly decreased by naringin pretreatment. The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propose that naringin has an anti-inflammatory, anti-oxidant and anti-apoptotic potential effect at colorectal sites as it modulates the production and expression of oxidative mediators such as MDA, MPO, NO and XO, thus reducing DNA da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tic acid apoptosis fluorimetric analysis of DNA unwinding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my-eloperoxidase naringin nitrite/nitrate oxidative stress porotein carbonyl content vascular permeability xanthineoxidase
下载PDF
藻的物种丰富度对生物量及比生长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代飞飞 刘潇 +3 位作者 孙萍 李瑞香 石晓勇 王宗灵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7-325,共9页
通过对13种藻不同组合后的集群进行室内一次性培养实验,探讨了浮游植物不同组合集群中物种丰富度及物种组成对其生物量及指数生长期比生长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物种组成与物种丰富度均对集群生物量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物种组成的影响更... 通过对13种藻不同组合后的集群进行室内一次性培养实验,探讨了浮游植物不同组合集群中物种丰富度及物种组成对其生物量及指数生长期比生长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物种组成与物种丰富度均对集群生物量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物种组成的影响更大;且物种丰富度与生物量不具有线性相关性。随着物种丰富度增大,集群在指数生长期的比生长率有增加趋势。在本实验设定的营养盐条件下,营养盐水平高低对集群指数生长期的比生长率影响较小,但其对指数生长期的持续时间影响较大,进而对集群生物量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物种丰富度 物种组成 生物量 比生长率 荧光分析法
下载PDF
桑枝中桑色素的双安培法在线测定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君才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2-114,共3页
利用桑色素在经预阳极化处理的铂电极上的催化氧化和不可逆电对的双安培检测原理,建立流动注射双安培法直接检测桑色素的电化学新方法。使用经过恒电位预阳极化处理的双铂电极,在外加电位差为0V时,通过偶合桑色素在一支电极上的氧化... 利用桑色素在经预阳极化处理的铂电极上的催化氧化和不可逆电对的双安培检测原理,建立流动注射双安培法直接检测桑色素的电化学新方法。使用经过恒电位预阳极化处理的双铂电极,在外加电位差为0V时,通过偶合桑色素在一支电极上的氧化和氧化铂在另一支电极上的还原两个不可逆电极过程,构成流动注射双安培检测体系。结果在缓冲液0.1mol/L的NH3·H2O-NH4Cl(pH=11.0)中,测得桑色素的氧化电流与其浓度在4.0×10^-6~1.0×10^-3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1,n=14)。检出限为1.0×10^-6~mol/L。连续35次测定2.0×10^-5mol/L桑色素,电流值的RSD为1.7%。用该方法对桑枝中桑色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样品处理方法简单,且有很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色素 流动注射分析 双安培法 铂电极 不可逆电对
下载PDF
二苯甲酰甲烷-邻菲罗啉-铕-铽-β-环糊精体系的荧光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花蓓 刁国旺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8-30,共3页
采用370 nm光源激发二苯甲酰甲烷-邻菲罗啉-铕-铽-β-环糊精体系,体系的最大特征荧光发射波长为611 nm。实验表明,铕和铽之间有协同发光效应,加入β-环糊精后可提高体系的荧光寿命。
关键词 环糊精 荧光分析
下载PDF
DNA Damage Caused By Pesticide-contaminated Soil 被引量:1
20
作者 K. KRISHNAMURTHI S. SARAVANA DEVI T. CHAKRABARTI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27-431,共5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DNA damaging potential and the genotoxicity of individual compounds in pesticide contaminated soil. Methods In the present study, DNA damaging potential of pesticide-contaminated soil and th...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DNA damaging potential and the genotoxicity of individual compounds in pesticide contaminated soil. Methods In the present study, DNA damaging potential of pesticide-contaminated soil and the genotoxicity of individual compounds present in the soil were assessed using fluofimetdc analysis of DNA unwinding assay. Results The contaminated soil sample showed 79% (P〈0.001) of DNA strand break, whereas technical grade of major catbaryl and α-naphthol constituents of the contaminated soil showed 64% (P〈0.01) and 60% (P〈0.02) damage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oxicity caused by contaminated soil is mainly due to carbatyl and α -napthol, which are the major constituents of the soil sample analyzed by Cr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ARYL Contaminated soil DNA damage FADU- fluorimetric analysis of DNA unwinding assay Genotoxicity α-Napthol and pesticid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