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wo new prenylflavonoids from Morus nigra L. 被引量:8
1
作者 Lei Wang Ting Gong Ruo Yun Che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469-1471,共3页
Two new prenylflavonoids, momigrol E(1) and mornigrol F(2) were isolated from Morus nigra L.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methods, especially 2D-NMR techniques.
关键词 morus nigra MORACEAE Mornigrols E and F Prenylflavonoid
下载PDF
黑桑(Morus nigra L.)的研究与利用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曾其伟 王青 +4 位作者 王旭炜 陈泓宇 赵爱春 向仲怀 何宁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6-613,共8页
黑桑(Morus nigra L.)是桑属的一个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应用历史。黑桑不仅存在极为罕见的天然二十二倍体,而且其叶、茎、果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次生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美白等功能。本文系统总结关于黑桑的起源、分布、生物学... 黑桑(Morus nigra L.)是桑属的一个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应用历史。黑桑不仅存在极为罕见的天然二十二倍体,而且其叶、茎、果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次生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美白等功能。本文系统总结关于黑桑的起源、分布、生物学特征、繁殖技术以及活性物质的功能和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对上述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争议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今后对黑桑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以利于对黑桑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黑桑的规模化栽培及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桑 资源分布 生物学特征 繁殖技术 次生代谢物
下载PDF
24个白桑(Morus alba L.)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勇 张林 +2 位作者 赵卫国 沈兴家 潘一乐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2-306,共5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山东、河北地区的24个白桑(Morus alba L.)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筛选的13条ISSR引物共扩增86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3条,多态性比率为73.25%,I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6706~0.952...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山东、河北地区的24个白桑(Morus alba L.)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筛选的13条ISSR引物共扩增86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3条,多态性比率为73.25%,I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6706~0.9529。通过类平均聚类(UPGMA)法分析,24份材料聚分为2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桑种 地方品种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黑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特征分析
4
作者 杨璐 王娜 +3 位作者 范少丽 程平 李宏 汪阳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2-1181,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疆东南部21个采集点的710份黑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分析遗传多样性,为新疆黑桑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对黑桑的15个定性描述性状和12个定量描述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主成分、聚类和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新疆东南部21个采集点的710份黑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分析遗传多样性,为新疆黑桑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对黑桑的15个定性描述性状和12个定量描述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主成分、聚类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叶片大小、枝条围度、叶幅、叶形等4个性状多样性较为丰富,其余定量描述性状多样性较低。黑桑表型性状聚类结果主要集中在两大类群,根据行政区域分布,一个类群主要集中在环塔里木盆地南缘县(市),另一个类群主要集中在环塔里木盆地北缘县(市)。果形指数与纬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定量描述性状与地理因子(经纬度和海拔)之间均无相关性,叶片大小和叶片周长的差异是区分不同地区黑桑品种的主要性状特征,此外,叶片大小和周长受到温度的正调控和降雨量的负调控。【结论】黑桑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桑 表型性状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黑桑枝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其葡萄糖摄取活性研究
5
作者 周永科 张亦婷 +3 位作者 高薇 亢诗雯 庞克坚 杨新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16-3323,共8页
目的研究黑桑枝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其葡萄糖摄取活性。方法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L6细胞评价葡萄糖摄取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 目的研究黑桑枝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其葡萄糖摄取活性。方法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L6细胞评价葡萄糖摄取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2-(3,4-dihydroxyphenyl)-3,5,9-trihydroxy-8,8-dimethyl-9,10-dihydropyranochromone(1)、moracin C(2)、nigranol C(3)、nigragenon E(4)、8-prenylquercetin(5)、nigrasin I(6)、sinopodophylline B(7)、kuwanon C(8)、gancaonin O(9)、albanin A(10)、6-O-methyl-moracin M(11)、wittifuran W(12)、8-hydroxy-2,2-dimethyl-2 H,5 H-pyrano[3,2-c]chromen-5-one(13)、norartocarpanone(14)、norartocarpetin(15)、nigrasin D(16)。化合物4、13的葡萄糖摄取量分别为空白组的1.97、2.78倍。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5、7、9、12、13、15为首次从黑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13可显著促进L6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具有较强的降血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桑 乙酸乙酯部位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葡萄糖摄取
下载PDF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药桑叶生物碱及其保肝活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牛瑞敏 陈燕 +2 位作者 哈木拉提·哈斯木 徐芳 赵军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4期106-115,共10页
本研究以药桑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了药桑叶生物碱的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并采用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评价了药桑叶提取物(MNLE)的保肝活性。结果表明药桑叶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4 g/mL,乙醇浓度7... 本研究以药桑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了药桑叶生物碱的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并采用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评价了药桑叶提取物(MNLE)的保肝活性。结果表明药桑叶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4 g/mL,乙醇浓度79%,微波功率300~0 W(0~7 min),超声功率493 W,提取时间29 min,提取温度70℃,在此条件下生物碱提取率可达11.325 mg/g。药效学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MNLE能明显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以及肝组织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水平(P<0.05或P<0.01),升高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水平(P<0.05或P<0.01),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结果表明MNLE具有较好的保肝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抗氧化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叶 生物碱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 响应面分析 四氯化碳 肝损伤
下载PDF
药桑、两色金鸡菊、刺山柑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7
作者 阿达来提·阿布都热西提 古扎丽努尔·艾尔肯 +3 位作者 加娜·加尔恒别克 阿布里孜·阿不都热合曼 仲烨伟 马晓丽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7期15-22,共8页
以三种新疆特色食药两用资源药桑、两色金鸡菊、刺山柑为研究对象,以临床糖尿病常用的药物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用经典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对其水提物及醇提物进行酶抑制活性筛选,并对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提取物进行了酶促反应动... 以三种新疆特色食药两用资源药桑、两色金鸡菊、刺山柑为研究对象,以临床糖尿病常用的药物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用经典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对其水提物及醇提物进行酶抑制活性筛选,并对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提取物进行了酶促反应动力学分析。药桑、两色金鸡菊、刺山柑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药桑醇提物IC_(50)为2.636μg·mL^(-1)、药桑水提物IC50为7.948μg·mL^(-1)、两色金鸡菊醇提物IC_(50)为0.000645μg·mL^(-1)、两色金鸡菊水提物IC_(50)为6.962μg·mL^(-1)、刺山柑醇提物IC_(50)为78.11μg·mL^(-1)、刺山柑水提物IC50为88.5μg·mL^(-1)、阿卡波糖IC_(50)为24.68μg·mL^(-1);由酶动力学实验结果得到,两色金鸡菊醇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可逆竞争性抑制。两色金鸡菊及药桑的水及醇提物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可作为潜在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降低餐后血糖的食药两用资源,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 两色金鸡菊 刺山柑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IC_(50)值 酶动力学
下载PDF
黑桑枝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薇 魏沣 +2 位作者 唐辉 庞克坚 杨新洲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37-1941,共5页
目的:研究黑桑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20大孔树脂柱、正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以及半制备型液相色谱等技术对黑桑枝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UV、IR、MS、NMR)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目的:研究黑桑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20大孔树脂柱、正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以及半制备型液相色谱等技术对黑桑枝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UV、IR、MS、NMR)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黑桑枝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2″-三羟基查尔酮-4″-O-β-D-葡萄糖苷(1)、槲皮素(2)、2,4-二羟基苯甲醛(3)、二氢槲皮素(4)、3-O-甲基槲皮素(5)、3-O-甲基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6)、桑黄素(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槲皮素-4′-O-β-D-葡萄糖苷(9)。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一新的查尔酮葡萄糖苷类化合物,化合物1、5、6、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桑枝 化学成分 黄酮类
下载PDF
桑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金梅 孟凡林 +1 位作者 王楠 张贵会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27期48-51,共4页
目的:针对桑叶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等鉴定技术,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 目的:针对桑叶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等鉴定技术,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桑叶95%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紫云英苷(1)、槲皮素-3-O-洋槐糖苷(2)、山奈酚(3)、槲皮素-3-O-β-D木糖苷(4)、山奈酚-3-O-芸香糖苷(5)、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6)、熊果酸(7)、矢车菊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8)、香橙素(9)、没食子酸(10)。结论:鉴定出的化合物1、2、4、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药桑总黄酮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张子豪 刘忠义 马红梅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8期1994-1998,2002,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药桑总黄酮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以及SwissADME等数据库预测并筛选药桑总黄酮活性成分及靶点信息。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药桑总黄酮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以及SwissADME等数据库预测并筛选药桑总黄酮活性成分及靶点信息。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肝癌疾病靶点及药桑有效黄酮类成分与肝癌的交集基因,将交集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后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预测核心蛋白并构建“药物-药效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和微生信对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Tools软件将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药桑有效黄酮类成分共21种,基于主要活性成分筛选获得293个靶点,肝癌疾病靶点8949个,取交集获得270个靶点,其中关键靶点为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RC、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热休克蛋白90α家族A类成员1(HSP90AA1)、蛋白激酶B(AKT)、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Janus激酶2(JAK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蛋白酪氨酸激酶2(PTK2)。飞燕草色素、木犀草素、山奈酚可能是药桑总黄酮治疗肝癌的关键成分。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交集基因主要参与蛋白质磷酸化、细胞对各物质的反应、酶活性、酶结合、蛋白质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Ras、erb-b2受体酪氨酸激酶(ERBB)、细胞衰老等信号通路可能是药桑总黄酮治疗肝癌的重要信号通路。结论药桑总黄酮治疗肝癌的核心靶点是SRC、PIK3R1、PIK3CA、HSP90AA1、AKT等,药桑总黄酮可能通过多靶点、多成分、多途径治疗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总黄酮 肝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下载PDF
黑桑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傅大煦 陈蕾 +2 位作者 侯爱君 姚青 张文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96-1299,共4页
目的研究黑桑Morusnigr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或ODS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羟基白藜芦醇(hydroxyresveratrol,Ⅰ)、二氢桑色素(dihydromorin,Ⅱ)、桑色素(morin,Ⅲ)... 目的研究黑桑Morusnigr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或ODS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羟基白藜芦醇(hydroxyresveratrol,Ⅰ)、二氢桑色素(dihydromorin,Ⅱ)、桑色素(morin,Ⅲ)、sanggenolF(Ⅳ)、sanggenolH(Ⅴ)、2,4,2′,4′-四羟基-3-(3-甲基-2-丁烯基)-查耳酮(2,4,2′,4′-tetrahydroxy-3-(3-methyl-2-butenyl)-chalcone,Ⅵ)、乌索酸(ursolicacid,)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Ⅰ,Ⅷ)。结论Ⅰ-Ⅷ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利用HMQC和HMBC谱正确归属了化合物Ⅵ的部分核磁共振谱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桑茎 桑科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药桑的生物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蒋昊 徐立 +1 位作者 刘峻池 黄先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4,共7页
生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药桑属于黑桑种(Morus nigra L.),是珍稀的药食兼用桑树品种资源。国内外研究者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声波萃取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检测等方法,从药桑的不同部位材料中分离鉴定出黄酮类、多糖类、生... 生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药桑属于黑桑种(Morus nigra L.),是珍稀的药食兼用桑树品种资源。国内外研究者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声波萃取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检测等方法,从药桑的不同部位材料中分离鉴定出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二苯乙烯及苯骈呋喃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在药桑的桑椹中还分离检测出脂肪酸、总可溶性氮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等成分;明确药桑作为药用植物资源,其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症等药理作用。今后需要对药桑各个部位活性成分的高效提取分离、生物活性鉴定及应用开发等进行系统研究,深度发掘和利用药桑的医药保健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 生物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药桑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韩爱芝 王丽君 +3 位作者 贾清华 王子坤 马玲 杨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9-143,共5页
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药桑叶多糖提取条件(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进行优化,并用对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对药桑叶多糖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药桑叶粗多糖提取最佳工艺为:在液料比25∶1(mL∶... 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药桑叶多糖提取条件(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进行优化,并用对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对药桑叶多糖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药桑叶粗多糖提取最佳工艺为:在液料比25∶1(mL∶g),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条件下,药桑叶粗多糖提取率最高为(13.39±0.53)%。降血糖初步研究结果为:药桑叶粗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半抑制浓度(IC_(50))为0.96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叶 Box-Behnken试验 多糖 降血糖活性
下载PDF
新疆药桑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莲 于小蓉 孟磊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82-1286,共5页
研究了新疆药桑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初步的结构分析。采用DEAE-Cellulose-52及Sephadex G-200分离纯化药桑叶多糖,采用聚酰胺薄层层析及GC法测定药桑叶多糖的组成,凝胶过滤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红外光谱测定其苷键类型。粗多糖经DEAE-5... 研究了新疆药桑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初步的结构分析。采用DEAE-Cellulose-52及Sephadex G-200分离纯化药桑叶多糖,采用聚酰胺薄层层析及GC法测定药桑叶多糖的组成,凝胶过滤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红外光谱测定其苷键类型。粗多糖经DEAE-52分离得到6个多糖级分W1、W2、N1、N2、N3和N4,其中的4个级分W1、N1、N2和N4经Sephadex G-200纯化后,各个级分的洗脱峰均为单一对称峰。聚酰胺薄层法及GC法确定药桑叶多糖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及木糖等单糖组成。测得W1、N1、N2和N4的分子量分别为71 331Da,60 049Da,35 825Da和21 374Da。红外光谱中有典型的多糖吸收峰及α-型糖苷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药桑叶 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分析
下载PDF
新疆药用植物黑桑的抗氧化性(英文)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传宏 刘超 +3 位作者 刘静 向伟 黄先智 徐立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3-59,共7页
为寻找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材料,以新疆药用植物黑桑的根、枝、叶和果实的乙醇提取物为材料,进行总多酚、总黄酮、抗氧化能力以及螯合Fe2+测定。结果显示:果实(桑椹)提取物(EEMF)的总多酚含量(0.943 8 mg·mL-1)以及总黄酮含量(0.174 7... 为寻找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材料,以新疆药用植物黑桑的根、枝、叶和果实的乙醇提取物为材料,进行总多酚、总黄酮、抗氧化能力以及螯合Fe2+测定。结果显示:果实(桑椹)提取物(EEMF)的总多酚含量(0.943 8 mg·mL-1)以及总黄酮含量(0.174 7 mg·mL-1)与叶提取物(EEML)、枝提取物(EEMB)和根提取物(EEMR)相比并不高,但EEMF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清除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能力分别达到96.46%,96.83%,抑制脂质体氧化能力达到71.14%;此外,EEMF螯合Fe2+能力也强于其他3种。表明黑桑4个部位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且果实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 黑桑 总多酚 总黄酮 抗氧化性 螯合 Fe2+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新疆药桑桑皮总多酚提取工艺 被引量:23
16
作者 伍春 徐立 +2 位作者 刘峻池 黄先智 买买提依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4-107,共4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新疆药桑桑皮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分析3个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新疆药桑桑皮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分析3个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溶剂中乙醇体积分数78%、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40min、液料比30:1(mL/g),在此条件下,总多酚的得率达到0.793%。该工艺稳定可靠,可在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药桑 桑皮 总多酚 响应曲面
下载PDF
黑桑茎皮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磊 王洪庆 陈若芸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497-2499,共3页
目的:研究黑桑(mours nigra)茎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葡聚糖凝胶以及制备HPLC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olcanolic acid,1),芹菜素(apingenin,... 目的:研究黑桑(mours nigra)茎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葡聚糖凝胶以及制备HPLC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olcanolic acid,1),芹菜素(apingenin,2),cyclocommunol(3),momsin(4),cyclomorusin(5),kuwanonC(6),胡萝卜苷(daucosterol,7),熊果酸(ursolicacid,8),β-谷甾醇(β-sitosterol,9)。结论:化合物1~7为首次从黑桑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桑茎皮 桑科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药桑色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文娟 雍晓华 +1 位作者 王斌 周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32-135,共4页
从新疆药桑中提取药桑色素,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药桑色素易溶于水、醇等极性溶剂,不溶于石油醚、苯等非极性溶剂;在酸性条件下稳定,见光不稳定;药桑色素对H2O2、亚硫酸钠及亚硫酸氢钠敏感,吸光度随着其添加水平的增加显著降... 从新疆药桑中提取药桑色素,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药桑色素易溶于水、醇等极性溶剂,不溶于石油醚、苯等非极性溶剂;在酸性条件下稳定,见光不稳定;药桑色素对H2O2、亚硫酸钠及亚硫酸氢钠敏感,吸光度随着其添加水平的增加显著降低;金属离子Na+、K+、Mg2+、Mn2+对药桑色素几乎没有影响,Al3+、Fe3+对药桑色素有显著的影响;常用食品添加剂山梨酸、VC、NaCl对药桑色素都有一定程度的增色效应,而苯甲酸钠对药桑色素有一定的减色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 色素 稳定性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药桑不同部位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含量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莲 张晖 马晓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5-419,共5页
建立UPLC-MS/MS测定药桑不同部位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的方法。以乙腈-0.1%的氨水为流动相,ACQUITY UPLC BEH amide(2.1×100 mm,1.7μm)为色谱柱进行分离,梯度洗脱,流速300μL·min^(-1),在串联质谱的多反应监测模式(MRM... 建立UPLC-MS/MS测定药桑不同部位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的方法。以乙腈-0.1%的氨水为流动相,ACQUITY UPLC BEH amide(2.1×100 mm,1.7μm)为色谱柱进行分离,梯度洗脱,流速300μL·min^(-1),在串联质谱的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检测,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表明DNJ的浓度在0.11~1.11μg·m 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2.0%。测得药桑葚、桑枝、桑叶中DNJ的含量分别为为0.3670%、0.0709%、1.1768%,最低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μg·kg^(-1)和0.2μg·kg^(-1)。本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无需衍生,操作方便,测定准确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 UPLC-MS/MS 1-脱氧野尻霉素
下载PDF
药桑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文娟 马春兰 +1 位作者 孙万赋 周静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3,共3页
研究药桑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药桑经95%的乙醇浸提,浸膏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得4个不同的极性部位。分别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羟基自由基体系及DPPH.自由基体系对4个相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药... 研究药桑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药桑经95%的乙醇浸提,浸膏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得4个不同的极性部位。分别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羟基自由基体系及DPPH.自由基体系对4个相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药桑萃取物对这几种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其中氯仿部位与乙酸乙酯部位对自由基的清除较为显著。药桑提取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作为原料进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 抗氧化性 自由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