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filiform fire-needling plus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therapy for frozen shoulder 被引量:1
1
作者 Cao Yue Chen Cheng +2 位作者 Zhou Wen-juan Zhong Feng Zhang We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20年第4期281-285,共5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filiform fire-needling plus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therapy for frozen shoulder.Methods:A total of 72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filiform fire-needling plus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therapy for frozen shoulder.Methods:A total of 72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36 case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elecoxib capsule plus CPM,while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filiform fire-needling plus CPM.The whole course of treatment lasted for 2 weeks in both groups.The visual analog scale(VAS),Constant-Murley score(CMS)and range of motion of shoulder joint were measured for therapeutic efficacy evaluation.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7%in the observation group,higher than 72.2%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between-group comparison show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fter treatment,the VAS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dropped significantly,the CMS as well as the range of motion including abduction,forward flexion and extension were al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and the intra-group comparisons show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all P<0.05).The betweengroup comparisons showed the improvements in these item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ll P<0.05).Conclusion:Filiform fire-needling plus CPM can produce more significant efficacy than celecoxib capsule plus CPM for frozen shoulder;it can alleviate pain,improve shoulder function and restore joint range of motion in such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therapy Fire-needle therapy motion therapy continuous passive Frozen Shoulder Shoulder Pain Visual Analog Scale Constant-Murley Score Range of motion Articular
原文传递
Safety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in Patients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2
作者 顾晓园 陈文红 +1 位作者 张中南 励建安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2年第1期28-29,35,共3页
ObjectiveThis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 on the drainage volume of knee joints post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MethodsThe drainage volume was measure... ObjectiveThis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 on the drainage volume of knee joints post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MethodsThe drainage volume was measured 1 h before,during and after CPM on the day and next day of the operation. 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rainage volume before,during and after CPM(P >0.05). ConclusionEarly application of CPM is safe for TKA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EE joint replacement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下载PDF
Ankle-Foot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Device for Mobilization of Acute Stroke Patients
3
作者 Csilla Vér Gergely Hofgárt +2 位作者 László Menyhárt László Kardos László Csiba 《Open Journal of 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 2015年第2期23-34,共12页
Purpose: To develop a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 device for the passive motion of the paretic ankle-foot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of bedridden, hemiparetic acute stroke patients. Me... Purpose: To develop a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 device for the passive motion of the paretic ankle-foot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of bedridden, hemiparetic acute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49 patients with stroke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in stroke patients (device group)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15 control subjects (manual group) also with stroke but not treated by device. The period of the treatment was 7 days;the duration was 30 minutes per day by CPM device in the device group. The efficacy of the device was evaluated by scales used in the clinical routine (6th item of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 Ankle’s passive range of motion (PROM) and flexible equinovalgus deformitiy were measured every day with a goniometer. Results: 6th item of NIHSS score improved by -0.76 (SD = 0.56) points in the device group (p < 0.001) compared to the baseline values;the mean change in the manual group was -0.33 (SD = 0.62) points (p = 0.055). The mean of M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0.53 (SD = 1.12) point in the device group (p < 0.001). The ankle’s mean plantar flexion PROM increased by 3.41 (SD = 5.19) degrees in the device group (p < 0.001).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the mean dorsiflexion in the PROM of the ankle was also detected (p = 0.019). The equinovalgu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by -5.12 (SD = 8.02) degrees (p < 0.001) in the device group. The scores of the mRS also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the device group (p < 0.001). Conclusion: In the early phase of rehabilitation, ankle-foot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device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anual therapy improved the ankle’s PROM better than manual therapy alone;in addition, device treatment decreased the foot’s equinovalgus, improved the 6th item NIHSS score, and decreased the severity of spast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KE ANKLE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Equinovalgus
下载PDF
早期持续被动运动结合预警分级管理模式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亚娣 辛敏 杨志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 研究早期持续被动运动结合预警分级管理模式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84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 目的 研究早期持续被动运动结合预警分级管理模式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84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早期持续被动运动结合预警分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双腿周径小于对照组,下肢动脉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持续被动运动结合预警分级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改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双下肢相关指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持续被动运动 预警分级管理模式 髋部骨折 髋关节功能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一款可家用的下肢康复CPM设备的研制
5
作者 陶慧孙 陈璐 +2 位作者 胡大勇 郑亮 梁振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9期14-20,共7页
目的为解决现有髋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仪无法满足患者居家康复需求的问题,研制一款新型家用下肢康复CPM设备。方法本设备由主机和髋关节固定带组成。主机控制髋关节固定带进行周期运动,实现患者下肢关节反... 目的为解决现有髋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仪无法满足患者居家康复需求的问题,研制一款新型家用下肢康复CPM设备。方法本设备由主机和髋关节固定带组成。主机控制髋关节固定带进行周期运动,实现患者下肢关节反复衩动屈伸。根据医疗器械的相关标准进行样机的设计和制作,并对其角度参数、角速度、静载荷、噪声、运动周期等参数和安全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该设备可使患儿髋臼骨与股骨头在60°~90°范围内,以4~8°/s的角速度进行下肢关节反复衩动屈伸。设备的结构设计与功能参数均达到了设计目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结论本文研制的家用下肢康复CPM设备可满足患儿居家康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康复持续被动运动 家用下肢康复训练设备 居家康复 痉挛性脑瘫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结合连续性的被动运动训练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研究
6
作者 张慧影 张春艳 +1 位作者 张凡 齐鹏飞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结合连续性的被动运动训练是否影响膝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术后的运动方面的功能以及预后,从而为此类病人提供有效的干预手段。方法挑选2019年02月-2022年02月在我院实施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116例为此次试验的对象,...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结合连续性的被动运动训练是否影响膝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术后的运动方面的功能以及预后,从而为此类病人提供有效的干预手段。方法挑选2019年02月-2022年02月在我院实施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116例为此次试验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6例病人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60例病人则另外给予连续性被动运动方面的训练,对比两组干预4周后HSS评分和VAS评分、运动功能和预后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HSS评分和VA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干预前两组6 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两组6 MWT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病人较对照组病人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结合连续性的被动运动训练在实施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病人中可有效地缓解其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有助于改善病人术后运动功能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被动运动训练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 运动功能 临床预后
下载PDF
CPM结合传统康复训练对左侧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7
作者 鲁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5期152-155,共4页
目的分析连续被动活动(CPM)结合传统康复训练对左侧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40例左侧半月板损伤患者,根据入院顺序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康复训练,研究组从术后24 h、手术切... 目的分析连续被动活动(CPM)结合传统康复训练对左侧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40例左侧半月板损伤患者,根据入院顺序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康复训练,研究组从术后24 h、手术切口止血后为患者加行为期10 d的CPM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康复优良率、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康复优良率70.00%相比,研究组康复优良率95.00%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疼痛评分均降低,膝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均提高,且研究组疼痛评分(0.57±0.15)分相比对照组的(1.51±0.38)分更低,膝关节功能评分(89.05±8.13)分、关节活动度(129.79±8.91)°相比对照组的(77.48±6.01)分、(107.63±6.01)°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生理状态、躯体疼痛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73.63±6.51)分、社会功能评分(73.27±6.36)分、生理状态评分(73.79±6.35)分、躯体疼痛评分(73.18±6.60)分相比对照组的(62.77±4.24)、(62.59±4.41)、(62.31±4.89)、(62.63±4.24)分更高(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00%相比对照组的15.00%较低,但不明显(P>0.05)。结论为左侧半月板损伤患者采取CPM结合传统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被动活动 传统康复训练 左侧 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功能 术后康复效果
下载PDF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被动活动对关节功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东生 彭焰 +2 位作者 苏培强 叶伟 梁安靖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1期1661-1662,共2页
目的观察连续被动活动(CPM)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临床对照研究评估连续被动活动在全膝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行首次全膝置换的44例患者以单纯随机抽签方法分成两组,23例术后除行物理康复治疗外辅... 目的观察连续被动活动(CPM)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临床对照研究评估连续被动活动在全膝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行首次全膝置换的44例患者以单纯随机抽签方法分成两组,23例术后除行物理康复治疗外辅助应用CPM康复治疗,21例患者仅行物理康复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记录术后第7,10,14天,6周,6个月及1年时的关节活动范围(ROM)。结果与未应用CPM组相比,应用CPM组患者平均膝关节活动度在术后7,10,14d,6周,3,6个月及1年时分别多19°,15°,10°,8°,8°,2°和5°(t=4.763,3.621,3.529,2.614,2.507,2.178,2.117,P<0.05)。结论CPM有助于全膝置换患者术后较早恢复膝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 连续被动活动 膝关节功能恢复 康复 平均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不同运动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陈凯敏 于哲一 谢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运动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R)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2例不同病因、符合TKR指征的全膝关节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术后即进行持续被动运动(CPM)训练,治疗组术后即进行CPM训练加运动疗法,在2周后,两组... 目的:比较不同运动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R)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2例不同病因、符合TKR指征的全膝关节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术后即进行持续被动运动(CPM)训练,治疗组术后即进行CPM训练加运动疗法,在2周后,两组均采用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评分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疼痛、功能、肌力和稳定性方面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在活动度和屈曲畸形方面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KR后被动加运动训练比单纯CPM训练对改善膝关节的功能,恢复下肢负重及行走能力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运动疗法 持续被动运动
下载PDF
持续被动活动对兔重建前交叉韧带组织学研究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黄红拾 敖英芳 +2 位作者 周谋望 李雪 刘柏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59-1061,共3页
目的:通过兔半腱肌腱腱后固定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实验动物模型,研究持续被动活动方式对关节腔内移植物组织学变化,探讨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在ACL重建术后早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24只8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后肢膝关节行... 目的:通过兔半腱肌腱腱后固定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实验动物模型,研究持续被动活动方式对关节腔内移植物组织学变化,探讨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在ACL重建术后早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24只8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后肢膝关节行自体双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CPM组术后第2天开始早期关节全活动范围康复6周;非CPM组仅笼养。分别于术后第6、12、24周取材,取4只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非CPM组相比,CPM组的大部分标本两束融合成一体。术后第6周,CPM组的关节腔内重建韧带的新生组织替代过程加快,增生的细胞数目较多;术后第12周,CPM组的细胞形状较统一,胶原纤维纵向排列更为有序,呈波状,较广泛的组织呈Ⅰ型胶原阳性,组织内部Ⅲ型胶原更为均匀;术后第24周,CPM组胶原排列更为有序,成纤维细胞梭形的细胞核也逐渐变为标志成熟韧带的长形,Ⅰ型胶原染色更为均匀散在分布,Ⅲ型胶原明显减少。结论:半腱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早期CPM促进移植物韧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重建 持续被动活动
下载PDF
持续被动运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1
作者 赵斌 曾宪辉 +4 位作者 丰新建 曾啸 周广军 吴聪 林宗汉 《中医正骨》 2014年第9期19-20,24,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运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88例,男58例,女30例。年龄45~72岁,中位数55岁。单侧80例,双侧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1例,类风湿关节炎23例,创伤性骨关节炎4例。病程3~13...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运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88例,男58例,女30例。年龄45~72岁,中位数55岁。单侧80例,双侧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1例,类风湿关节炎23例,创伤性骨关节炎4例。病程3~13个月,中位数8个月。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持续被动运动联合常规康复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7 d、14 d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并采用Judet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价总体疗效。结果:①膝关节活动度评分。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膝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时间效应[治疗组:(12.23±2.27)分,(39.99±3.87)分,(99.24±4.86)分,对照组:(14.29±1.07)分,(30.04±3.96)分,(70.14±4.28)分,F=16.816,P=0.039];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评分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t=-0.222,P=0.000),除治疗前以外(t=0.689,P=0.084),治疗开始后7 d、14 d治疗组的膝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0.763,P=0.000;t=-0.148, P=0.000);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0.254,P=0.024)。②总体疗效。治疗组优36例、良5例、可1例,对照组优2例、良13例、可17例、差14例。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Z=-2.670,P=0.024)。结论:持续被动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运动疗法 持续被动性 康复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结合术后CPM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0
12
作者 余强 沈彬 +5 位作者 杨浩森 王彦川 刘佶瑗 谢胜荣 徐磊 汪瑜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87-190,209,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结合术后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75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结合术后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75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术,以主动膝关节训练结合CPM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39例),以单纯主动膝关节运动训练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2、4、6和12周患膝关节的伸膝活动度和屈膝活动度,Rasmussen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伸膝活动度比较,第12周观察组伸膝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患膝关节的屈膝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除术后第4周外,两组患者患膝关节的屈膝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asmussen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从各个时间点看,除基线水平及术后2周时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χ~2=0.457,P=0.928),其余各时间点观察组优良率均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886,P<0.001);各时间点优良率趋势均随时间逐渐上升。结论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结合术后CPM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提高临床疗效,利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功能锻炼,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被动运动 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持续被动运动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东 魏更生 +3 位作者 宋华伟 蒋毅 王艺伟 吴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5期459-461,共3页
目的评价持续被动运动(CPM)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治疗中对疼痛和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的作用。方法 20例(40膝)女性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双膝关节同时置换术。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20膝。实验组术后每天2次行CPM和主动康复治... 目的评价持续被动运动(CPM)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治疗中对疼痛和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的作用。方法 20例(40膝)女性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双膝关节同时置换术。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20膝。实验组术后每天2次行CPM和主动康复治疗,对照组每天2次主动康复治疗。术前、术后2周和3个月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角度测量仪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和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结果术后2周和3个月,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疼痛评分和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在术后3个月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进行主动康复治疗后,CPM的辅助应用对膝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内疼痛和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无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持续被动运动 主动康复治疗 疼痛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传统按摩结合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甄希成 陈新 白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3366-3368,共3页
目的观察传统按摩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第七人民医院康复科经颅脑CT或MRI确诊的偏瘫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及对照组(10例)。两组均接受传统按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 目的观察传统按摩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第七人民医院康复科经颅脑CT或MRI确诊的偏瘫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及对照组(10例)。两组均接受传统按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持续被动运动训练运动下肢,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大腿中段股四头肌横断面积〔(68.5±6.4)cm2与(69.2±5.6)c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5个月的治疗,两组大腿中段股四头肌横断面积〔(66.7±5.7)cm2与(60.6±5.8)c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按摩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康复训练能减轻脑卒中患者股四头肌萎缩程度,同时减小康复治疗师的工作量,也为脑卒中患者肌肉萎缩现象的防治提供了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持续被动性 卒中 肌萎缩
下载PDF
被动应力训练对兔冈上肌腱急性断裂术后修复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森 闵少雄 +3 位作者 张辉 付国建 王鹏程 靳安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应力刺激对其腱-骨修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应力刺激在肩袖损伤术后腱-骨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术前随机选取两只白兔处死,以熟悉解剖结构及对照用。余16只白兔随机分为2... 目的通过研究应力刺激对其腱-骨修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应力刺激在肩袖损伤术后腱-骨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术前随机选取两只白兔处死,以熟悉解剖结构及对照用。余16只白兔随机分为2组:CPM组(A组与非CPM组(B组)。A组术后第2周开始训练;B组正常笼养。分别于术后2、4、6、8周训练结束后处死,取材,每次每组各处死两只,行b-FGF细胞因子表达检测。结果术后2周,两组染色均为阳性,A组颜色较B组稍深,面积稍显广泛;术后4周,A组染色颜色较B组明显加深,面积明显广泛。A组大量阳性表达的成纤维细胞沿腱外膜平行排列;术后6周,两组染色阳性,A颜色深度较前无明显变化,B组较前变浅;术后8周,两组染色仍为阳性,颜色深度较前均变浅,B组变浅较明显。结论被动应力训练(CPM)能够促进兔冈上肌腱急性断裂术后腱-骨界面修复早期b-FGF表达,从而增进Ⅲ型胶原合成,加快肩袖损伤术后早期腱-骨修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上肌腱 修复 持续被动训练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持续被动活动促进下肢骨折愈合的微循环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蓝旭 刘雪梅 +1 位作者 葛宝丰 许建中 《微循环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6-17,共2页
目的 :观察持续被动活动 (CPM)对下肢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 2 4例 ,随机分对照组和CPM组 ,观察术后 1周、 2周、 4周机体血液流变性和患肢足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 :CPM组与对照组比较 ,血液流变学和足甲襞... 目的 :观察持续被动活动 (CPM)对下肢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 2 4例 ,随机分对照组和CPM组 ,观察术后 1周、 2周、 4周机体血液流变性和患肢足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 :CPM组与对照组比较 ,血液流变学和足甲襞微循环指标差异显著。CPM可降低血液粘度 ,改善患肢足甲襞微循环。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骨折 愈合 微循环 持续被动活动
下载PDF
解剖型支撑钢板结合CPM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26
17
作者 涂万荣 魏从秀 +1 位作者 丁援建 莫树喜 《临床骨科杂志》 2007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解剖型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2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支撑钢板内固定结合CPM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结果36例获1-5年随访。根据膝关节功能、活动范围、膝关节轴线、关节稳定及骨折复位综合评定... 目的总结应用解剖型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2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支撑钢板内固定结合CPM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结果36例获1-5年随访。根据膝关节功能、活动范围、膝关节轴线、关节稳定及骨折复位综合评定标准,优18例,良1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8.8%。结论解剖型支撑钢板具有对抗剪力、压力、旋转力,能起到支撑托顶作用,早期CPM功能锻炼是预防膝关节粘连、僵硬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运动疗法 持续被动性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持续被动运动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31
18
作者 郑金文 刘显东 +2 位作者 陈星宇 唐承杰 刘颖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条件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康复...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条件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无痛、持续"的CPM功能训练。分别于术后2周、6周评价患者膝关节肿胀情况;术后2周、6周、6月、12月评价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术后12月按照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按照膝关节骨关节炎诊断标准统计创伤性骨关节炎发生率,并采用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价严重程度。结果在术后2周、6周,治疗组肿胀程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周和6周,治疗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84.2±6.3)°和(101.3±6.8)°,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月和12月,治疗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25.5±7.9)°和(133.7±6.0)°,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2月,治疗组患者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为(27.5±1.8)分、创伤性骨关节炎发生率为13.3%、WOMAC骨关节炎指数为(67.8±15.5)分,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无痛、持续"的CPM功能训练能快速减轻肢体的肿胀,早期恢复膝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被动运动 胫骨平台骨折 功能锻炼
下载PDF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后自我控制锻炼与持续被动运动的差异比较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辉 刘必全 +4 位作者 李鸿 刘敬军 甘玉云 李伦兰 尹宗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130-3135,共6页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的功能锻炼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十分重要,持续被动运动曾经是标准的锻炼方法,但其效果饱受诟病;自我控制锻炼是患者自己控制的主动锻炼方法,同样也能达到满意的功能恢复。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住院期间患者...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的功能锻炼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十分重要,持续被动运动曾经是标准的锻炼方法,但其效果饱受诟病;自我控制锻炼是患者自己控制的主动锻炼方法,同样也能达到满意的功能恢复。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住院期间患者自我控制功能锻炼与持续被动运动锻炼的差别。方法:纳入接受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自我控制锻炼组术后24 h开始自我控制功能锻炼;持续被动运动组术后24 h开始使用持续被动运动机开展被动功能锻炼。该研究方案已获得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参与患者均被充分告知并完全知情同意。对比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住院时间、引流量、血红蛋白水平及术后第1,3,5,7天的膝关节活动度、静息目测类比评分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1)2组一般资料在置换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2)术后静息目测类比评分、术后最大伸直角度、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及红细胞压积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3)术后第3天最大屈曲角度和术后第7天的膝关节周径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持续被动运动组优于自我控制锻炼组;(4)结果表明,基于患者自主控制的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后锻炼方法与传统持续被动运动锻炼效果之间无明显差别,持续被动运动可以不作为常规使用,且自主控制锻炼法完全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 持续被动运动 功能锻炼 活动度 疼痛 引流量 血容量 膝关节周径
下载PDF
早期持续被动运动对膝骨折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 被引量:34
20
作者 陶泉 俞红 杨解林 《中国康复》 2004年第6期340-341,共2页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被动运动 (continuouspassivemotion ,CPM)训练对膝骨折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方法 :4 7例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G0、G1、G2和G3组 ,在完成常规物理治疗后 ,G1、G2和G3组分别在术后第 1、2和 3周时开始CPM训练 ,共 4...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被动运动 (continuouspassivemotion ,CPM)训练对膝骨折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方法 :4 7例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G0、G1、G2和G3组 ,在完成常规物理治疗后 ,G1、G2和G3组分别在术后第 1、2和 3周时开始CPM训练 ,共 4周。结果 :治疗第 6周时测量 4组患膝关节活动范围 ,平均值分别为 (6 4± 5 )°、(89± 7)°、(78± 4 )°、(71± 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CPM训练能更快促进膝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折 连贯被动运动 活动范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