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mpact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Motivation to Learn English under the TPACK Framework
1
作者 Xiaochao Yao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4年第8期181-187,共7页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on students’motiv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under the 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framework using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on students’motiv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under the 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framework using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Quantitative data analysis indicate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erception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the level of student learning motivation.There is also a clear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perception scores of TPACK framework integration and learning motivation.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reveals students’positive experiences and recognition of the TPACK framework integration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projects.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the TPACK framework play a crucial role in enhancing students’learning motivation.It suggests optimizing teaching practices through faculty training,designing practical application projects,and promoting student interaction.Thi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provides substantial guida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cour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TPACK framework Learning motivation English learning
下载PDF
党的自我革命与地方政府廉洁创新——基于中国廉洁创新奖获奖项目的fsQCA分析
2
作者 倪星 崔冠云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7,共12页
在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持续开展廉洁创新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厘清地方政府廉洁创新的动力要素与生成机制,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反腐败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社会互构论和注意力基础观等理论视角,基... 在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持续开展廉洁创新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厘清地方政府廉洁创新的动力要素与生成机制,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反腐败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社会互构论和注意力基础观等理论视角,基于政府、公众、企业、第三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从制度动力、经济保障、社会期望、技术发展四个维度切入,构建了廉洁创新生成机制的理论模型。运用汇总QCA和多时段QCA方法,对36个中国廉洁创新奖获奖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地方政府廉洁创新主要有政策推动型、民意回应型和技术驱动型三种生成机制。其中,反腐政策法规、反腐绩效考核制度、公众监督、政务公开、舆论监督、技术理念革新等是廉洁创新的核心动因。面向未来,应进一步推动多方协同参与,融合公众需求和经济发展,规范政治参与途径,重视数字技术运用,为地方政府廉洁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洁创新 地方政府 动力要素 生成机制 多时段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融合:动因、机理与效应
3
作者 任波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1-11,F0002,共12页
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活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促进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融合具有现实意义。运用产业融合基本理论,探析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融合的动因、机理以及效应。研究认为: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 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活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促进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融合具有现实意义。运用产业融合基本理论,探析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融合的动因、机理以及效应。研究认为: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融合的动因表现为:技术创新是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融合的重要推动、市场扩大是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融合的内在前提、需求驱动是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融合的外在要求、竞争协同是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融合的基础动力、政策引领是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融合的强力保障。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融合过程是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融合方式呈现在发现、设计、生产、销售4个环节;融合模式具有替代、互补、延伸3种类型,进而构建“融合过程—融合方式—融合模式”的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融合机理。基于此,提出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融合呈现出市场优化、结构升级、创新发展、扩散增长、规模扩大、价值链升级等6方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体育服务业 体育制造业 融合 动因 机理 效应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深化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磊 朱庆卉 刘夏 《当代职业教育》 2023年第2期42-50,共9页
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牵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跨系统合作,其合作成效取决于内外部主体的参与动力。目前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主体之间由于缺乏有效的动力机制,导致“合而不融”与“融而不深”等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从权威利... 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牵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跨系统合作,其合作成效取决于内外部主体的参与动力。目前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主体之间由于缺乏有效的动力机制,导致“合而不融”与“融而不深”等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从权威利益相关者、紧密利益相关者、核心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这四大主体中,分析其不同的利益诉求,从制度设计、利益获得、资源配置和教育情怀等方面,挖掘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动力,从而构建以多元共治理念为引领的制度完善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教育情怀培育机制。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促进各利益相关主体在对话与竞争、协商与合作中实现共治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产教融合 动力机制 利益相关者 多元共治
下载PDF
我国体育产业融合的动力因素及模式分析 被引量:37
5
作者 李燕燕 高雪峰 兰自力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11,29,共6页
体育产业融合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产业发展变革,而是在创新技术、市场需求多样化、企业竞争协同、政府干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阶段性的动态发展过程。基于我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导因素及其特点,其可分为技术渗透式、功能复合式、市场... 体育产业融合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产业发展变革,而是在创新技术、市场需求多样化、企业竞争协同、政府干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阶段性的动态发展过程。基于我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导因素及其特点,其可分为技术渗透式、功能复合式、市场共拓式和资源互享式四种模式。本文提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以"大融合"统领泛体育产业未来发展、培育和壮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体育企业、以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多产业对话与协调机制、以体育产业集群推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注重融合型体育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融合 动力因素 机制
下载PDF
精准扶贫主体行为逻辑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32
6
作者 庄天慧 陈光燕 蓝红星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8-146,共9页
精准扶贫是新阶段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本研究在对我国精准扶贫历史演进和理论依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精准扶贫主体结构和行为动机、角色定位进行了探讨,提出"政府―市场―社会―社区―农户"五位一体的贫困... 精准扶贫是新阶段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本研究在对我国精准扶贫历史演进和理论依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精准扶贫主体结构和行为动机、角色定位进行了探讨,提出"政府―市场―社会―社区―农户"五位一体的贫困治理模式;构建精准扶贫作用机制,探讨了如何从精准识别、帮扶、管理、考核以及利益联结、社会动员等方面保障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主体 行为动机 角色定位 五位一体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内涵、动因与机制 被引量:94
7
作者 侯兵 杨君 余凤龙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6-96,共11页
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回顾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在遵循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基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解读,剖析了当前文旅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揭示了高质量... 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回顾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在遵循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基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解读,剖析了当前文旅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揭示了高质量发展对于文旅深度融合的指导意义。研究认为,促进深度融合的内部动因由生产互融、技术支持和产业升级构成,外部动因则体现在消费需求、体系共享、创意经济、体制与政策五个方面,外因促进内因,两者紧密关联;高质量发展视野下文旅深度融合的驱动机制表现为“渗透交叉—重组促进—创新驱动—多元协同”四重递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文旅深度融合 内涵 动因 机制
下载PDF
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汪军 汤卫东 《生态经济》 CSSCI 2000年第12期6-10,共5页
可持续发展是 2 1世纪世界各国协调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 ,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本文首先分析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三个子系统和六个内在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发展 ,以及作为系统各要素联系纽带的内... 可持续发展是 2 1世纪世界各国协调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 ,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本文首先分析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三个子系统和六个内在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发展 ,以及作为系统各要素联系纽带的内在机制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 ,结合我国国情 ,全面、深入地探讨我国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的形成 ,提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内在机制的整体运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内在机制 动力机制 平衡机制 中国
下载PDF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四维一体”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6
9
作者 郑冰 秦川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4-218,252,共6页
依据黑龙江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反思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四维一体"教学模式,转变师生对话关系,建立预习考核评价机制及学习效果追踪评价机制,"奖""罚"并重,充... 依据黑龙江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反思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四维一体"教学模式,转变师生对话关系,建立预习考核评价机制及学习效果追踪评价机制,"奖""罚"并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升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学习动力 教学效果 评价机制 四维一体
下载PDF
我国西南区域内经济联动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华 刘瑞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84,共5页
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共同利益和共性需求是区域间经济联动发展的基本动力。通过对我国西南区域内经济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现存障碍的分析,提出了构建西南区域内经济联动发展动力机制的路径选择,即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微观主体三... 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共同利益和共性需求是区域间经济联动发展的基本动力。通过对我国西南区域内经济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现存障碍的分析,提出了构建西南区域内经济联动发展动力机制的路径选择,即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微观主体三个角度来构建我国西南区域内经济联动发展的推动机制;同时,还应构建我国西南区域内经济联动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信息传播机制和约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区域 经济联动发展 动力机制
下载PDF
浅析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动力要素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明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78-80,共3页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动力分为三类:来自国家的宏观动力;来自市场竞争的中观动力;来自高职院校内部的微观动力。微观动力是高职院校产学的主动力,中观动力是次动力,宏观动力是助动力,主动力、次动力、助动力三种分力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构...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动力分为三类:来自国家的宏观动力;来自市场竞争的中观动力;来自高职院校内部的微观动力。微观动力是高职院校产学的主动力,中观动力是次动力,宏观动力是助动力,主动力、次动力、助动力三种分力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构成了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 动力 动力机制
下载PDF
政府廉政评价的公民参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俊奇 《廉政文化研究》 2014年第4期1-10,共10页
构建政府廉政评价的公民参与机制,可以促使公民建立对反腐倡廉的理性认知,增强党和政府廉政工作公信力,提升公民满意度。依据参与深度的渐次推进,公民参与廉政评价对廉政建设能够发挥象征功能、鉴定功能、诊断功能、监督功能、战略功能... 构建政府廉政评价的公民参与机制,可以促使公民建立对反腐倡廉的理性认知,增强党和政府廉政工作公信力,提升公民满意度。依据参与深度的渐次推进,公民参与廉政评价对廉政建设能够发挥象征功能、鉴定功能、诊断功能、监督功能、战略功能。案例梳理表明,在当前中国各地政府实践探索中,政府廉政评价已逐步从内部评价走向引入民意调查和第三方评估,公民参与正处于从"无效参与"向"有限参与"的推进阶段,只是参与式评价的政府主导色彩仍然浓重。要想进一步增强公民参与廉政评价的动力,使公民在廉政评价动态过程的各环节实现主体身份,关键在于激发被评价对象和参与者两个方面的内在动因,形成公民参与的拉力和推力,进而从"理念—制度—环境—手段"四维度构建公民自主、有序、有效参与廉政评价的合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政评价 公民参与 功能 动力 机制
下载PDF
公安院校学生激励机制的优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视角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春阳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6期142-145,共4页
公安高等院校的学生激励机制是引导和培养学生发展的最重要的平台,由于种种原因,公安院校现有的学生激励机制存在着过分强调学习成绩、激励机制单一化的缺陷,不适应新形势下公安实战对全面发展的公安高等应用人才的需要和期待。应采取... 公安高等院校的学生激励机制是引导和培养学生发展的最重要的平台,由于种种原因,公安院校现有的学生激励机制存在着过分强调学习成绩、激励机制单一化的缺陷,不适应新形势下公安实战对全面发展的公安高等应用人才的需要和期待。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建立全面的、科学的、完善的学生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院校 激励机制 全面发展
下载PDF
院校合并后的高校职工队伍凝聚力与激励问题研究
14
作者 石向实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16-118,共3页
高校合并之后,职工的心理融合与组织的文化整合存在较多问题,影响到职工的组织认同和组织的凝聚力,对如何有效地激励职工也提出了一些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要提高学校的民主化、科学化决策水平,二要改革分配制度、表彰业绩突出者、... 高校合并之后,职工的心理融合与组织的文化整合存在较多问题,影响到职工的组织认同和组织的凝聚力,对如何有效地激励职工也提出了一些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要提高学校的民主化、科学化决策水平,二要改革分配制度、表彰业绩突出者、形成组织价值目标激励效应,三要扩大深化学校发展理念与方案的公识水平,四要创设良好环境和岗位空间。同时,还对如何做好激励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凝聚力 激励机制 心理融合 文化整合
下载PDF
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的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4
15
作者 冉云芳 周芷莹 +1 位作者 田志磊 顾德仁 《当代职业教育》 2022年第4期24-32,共9页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模式和永恒议题。通过对江苏省部分职业院校调研发现,一直在校企合作中处于主动地位的职业院校面临诸多校企深度合作的困境,主要包括学校通过迎合政府评估提升知名度和抢占优质生源;教师教学任务重,自身服...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模式和永恒议题。通过对江苏省部分职业院校调研发现,一直在校企合作中处于主动地位的职业院校面临诸多校企深度合作的困境,主要包括学校通过迎合政府评估提升知名度和抢占优质生源;教师教学任务重,自身服务能力有限,并缺乏外部激励机制和内生收益动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意识淡薄,实习效果难以保障等。针对以上实践困境,职业院校要制定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专业与产业吻合度预警机制;对教师和企业师傅加强激励与关怀,为“双师”搭建沟通平台;围绕学生发展调整育人、管理和考核机制,以期提高职业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激励约束机制 吻合度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动力体系与推进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金财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8-18,共11页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背景,在梳理总结成渝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基于政治、经济、文化及高等教育自身高质量发展等维度,系统阐释了成渝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动力体系。进一步提出,为有效发挥高等教育在成渝地区...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背景,在梳理总结成渝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基于政治、经济、文化及高等教育自身高质量发展等维度,系统阐释了成渝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动力体系。进一步提出,为有效发挥高等教育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作用,成渝两地需要从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参与主体协商共进、人才与名师共引互聘、利益协调与激励保障机制健全完善以及国际国内合作共享等层面,构建协同推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高等教育一体化 动力体系 推进机制
下载PDF
职业教育区域一体化发展:动力、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15
17
作者 柯婧秋 闫广芬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0-127,共8页
职业教育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一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制度创新。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其动力源于制度环境的动态演变,具体指国家区域战略的引导力、区域产业转型的驱动力和职业教育的内生革新动力;其内在机理是以扩大区域整体职业教育规... 职业教育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一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制度创新。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其动力源于制度环境的动态演变,具体指国家区域战略的引导力、区域产业转型的驱动力和职业教育的内生革新动力;其内在机理是以扩大区域整体职业教育规模经济为前提,以实现多元主体博弈均衡为关键、以降低制度创新与实施成本为保障。然而现行的区域宏观管理体制和院校微观的运行规则导致一体化发展困难重重,为此需要加强制度供给,完善一体化发展的配套制度;转变治理模式,建立一体化发展的协调组织;促进多维联动,形成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区域一体化 动力 机理 路径 新制度经济学
下载PDF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师激励机制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盛昔明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85-90,共6页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教师是引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创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师激励机制,发挥教师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对某高职院校教师工学结合人才...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教师是引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创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师激励机制,发挥教师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对某高职院校教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实证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师激励机制的建议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教师 激励机制
下载PDF
职业院校教师科研激励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琪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4-16,共3页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职业院校实施,科教融合已成为职业院校改革与求实发展的根本任务。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以质量办学为理念,以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为根基,不断创新职业院校教师管理体制改革,才能提升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整体...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职业院校实施,科教融合已成为职业院校改革与求实发展的根本任务。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以质量办学为理念,以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为根基,不断创新职业院校教师管理体制改革,才能提升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该文以职业院校科教融合为研究背景,阐述职业院校教师科研激励机制创新研究的必要性,分析职业院校教师科研激励存在的弊端,提出职业院校教师科研激励机制创新模式,探求职业院校教师科研激励机制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科教融合 教师激励 激励机制 创新策略
下载PDF
基于动机差异的员工沉默行为影响机制整合模型探索
20
作者 陈明 高晓英 冉斌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14-123,共10页
立足于三类沉默行为的不同动机,将西方理论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员工沉默影响机制的整合模型。具体地,分别从不介入动机、躲避动机及防御性动机视角出发,依次构建了默许性沉默、漠视性沉默及防御性沉默的预测因素,并讨论了其作用机... 立足于三类沉默行为的不同动机,将西方理论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员工沉默影响机制的整合模型。具体地,分别从不介入动机、躲避动机及防御性动机视角出发,依次构建了默许性沉默、漠视性沉默及防御性沉默的预测因素,并讨论了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预测,不同动机下的员工沉默,其影响因素不同:(1)关系取向显著预测防御性沉默,且受到心理安全感的中介及中庸思维的调节作用;(2)情感承诺与漠视性沉默显著相关,且受到组织嵌入的中介及组织建言氛围的调节作用;(3)组织支持感与默许性沉默显著相关,且受到消极自我评价的中介及归因定向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理论上有望为员工沉默领域贡献新的知识,实践上可增加管理实务的具体性和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沉默行为 动机差异 影响机制 整合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