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暗黑齿爪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种群生命表研究
1
作者 李建荣 石万成 +3 位作者 刘旭 喻幸香 李兴佐 朱显礼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组建暗黑齿爪鳃金龟生命期望表和生殖力表表明,在室温下,该虫的内增长率r_m为0.0106,周限增长率λ为1.0107,净增殖率R_0为2.2277。世代种群存活率曲线为Weibull分布曲线Ⅰ型:S_p(t)=exp... 组建暗黑齿爪鳃金龟生命期望表和生殖力表表明,在室温下,该虫的内增长率r_m为0.0106,周限增长率λ为1.0107,净增殖率R_0为2.2277。世代种群存活率曲线为Weibull分布曲线Ⅰ型:S_p(t)=exp[-(t/2.7082) ̄(4.6827))。种群自然增长过程符合二次三项式经验曲线方程:logY=-0.6689+0.3264X-0.0243X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黑齿爪鳃金龟 种群 生命表
下载PDF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d developmental threshold temperature for Semanotus bifasciatus(Motschulsky) in Beijing 被引量:6
2
作者 MA Li-qin GAO Shi-ji +2 位作者 WEN Jun-bao ZONG Shi-xiang XU Zhi-chun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8年第2期125-129,共5页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 a borer insect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in parts of northern and eastern China and to improve its prediction, the develo...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 a borer insect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in parts of northern and eastern China and to improve its prediction, the developmental threshold temperature (C1) and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K) of S. bifasciatus were determined under conditions of constant and variable temperat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constant temperatures the value of C1 has a range of 8.90±1.77℃and the value of K lies between 95.19±13.14 degree-day for eggs; the values for larvae are C1= 13.26±3.06℃ and the number of degree-day is K 2,885.07±187.87 degree-day; for pupae the ranges are C1 = 8.93±2.49℃ and K= 131.20±25.63 degree-da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mbient temperatures, the values for eggs are C1= 17.33±1.24℃ and K= 70.79±8.99 degree-day. It is suggested that S. bifasciatus adults over-winter in a state of dormancy, not at a diapause. Warm winter may accelerate the life cycle ofS. bifasciatus. Equations can be used to predict an early occurrence ofS. bifascia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 developmental threshold temperature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eggs larvae PUPAE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host volatiles under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states and electroantennogram responses of 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 to these volatiles
3
作者 SUN Yue-qin LUO You-qing YAN Xiong-fei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8年第1期64-66,共3页
Based on an analytical TCT-GC/MS method, volatile compounds of branches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under three physiological states (healthy, weak and baited tre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α-pinene, ... Based on an analytical TCT-GC/MS method, volatile compounds of branches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under three physiological states (healthy, weak and baited tre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α-pinene, β-phellandrene, 3-careen, limonene and thujopsene were released under all three physiological states. There were other kinds of volatiles released from branches of weak P. orientalis trees, such as camphene, γ-terpinene, (+)-4-carene and cedrene, but these four volatiles compounds were not released from the branches of healthy P. orientalis. Volatile components from the physically damaged branches of P. orientalis had changed. β-terpinene, mycrene, isocaryophillene and caryophyllene were identified in both healthy and weak branches of P. orientalis. Only cedrene was identified in the baited wood. Electroantennogram (EAG) tests were conducted with nine volatile compounds from the branches of P. orientalis. Antennnae of male and female 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 were highly sensitive to these nine volatile compounds. Cedrene elicited the strongest response, whereas β-terpinene the lowest. Males and female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ir EAG responses to the nine volatile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ycladus orientalis 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 volatiles electroantennogram (EAG)
下载PDF
中国真龙虱药材及其混伪品的分子鉴定研究
4
作者 蔡庆群 谢纯珠 +2 位作者 冯时茵 廖娴 杨棣华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64-2968,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鉴别中国真龙虱及其混伪品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方法:收集中国真龙虱及其混伪品共15批次,提取各样品基因组DNA,测序得到中国真龙虱及其混伪品的COⅠ序列,经比对后筛选出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变...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鉴别中国真龙虱及其混伪品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方法:收集中国真龙虱及其混伪品共15批次,提取各样品基因组DNA,测序得到中国真龙虱及其混伪品的COⅠ序列,经比对后筛选出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变异位点,设计特异性鉴别引物,同时考察影响PCR反应的各项因素。结果:双向测序分别获得中国真龙虱、中华龙虱、达牙甲的COⅠ片段;中国真龙虱特异性引物在296 bp处能扩增出单一清晰的目标条带,而在同样条件下,其混伪品均无此条带出现。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中国真龙虱特异性PCR方法可快速而准确地鉴定中国真龙虱及其混伪品,为后续中国真龙虱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真龙虱 COⅠ序列 特异性PCR 分子鉴定
下载PDF
香蕉褐足角胸叶甲成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5
作者 李成 《广西农学报》 2023年第3期22-27,共6页
[目的]明确香蕉褐足角胸叶甲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为了解该害虫的发生、扩散行为,为其测报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全查法分4次在香蕉地调查100个样点,每个样点对应1株,记录褐足角胸叶甲成虫数量,绘制分布实况图,分析其... [目的]明确香蕉褐足角胸叶甲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为了解该害虫的发生、扩散行为,为其测报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全查法分4次在香蕉地调查100个样点,每个样点对应1株,记录褐足角胸叶甲成虫数量,绘制分布实况图,分析其空间分布型。再模拟五点取样法等5种方法抽样调查,确定最佳抽样方式。[结果]褐足角胸叶甲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抽样方法以Z字形取样法效果最好,棋盘式取样法次之。[结论]褐足角胸叶甲成虫在香蕉地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并随时间和香蕉植株发育而变化,可能是由于褐足角胸叶甲取食趋性引起的。采用连续的直线取样的抽样方法在香蕉褐足角胸叶甲调查中与全查法数据更吻合,与空间分布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足角胸叶甲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香蕉
下载PDF
落叶松八齿小蠹的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静莉 林强 陈国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63,共4页
根据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对落叶松八齿小蠹在我国的分布、控制措施、扩散蔓延的可能性、天敌及其制约能力、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等进行了概述,并应用多指标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其传播蔓延的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落叶松八齿小蠹是我国落叶... 根据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对落叶松八齿小蠹在我国的分布、控制措施、扩散蔓延的可能性、天敌及其制约能力、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等进行了概述,并应用多指标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其传播蔓延的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落叶松八齿小蠹是我国落叶松Larixspp.等松树的重要有害生物,其风险值R为1.96,在我国属中度危险有害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otschulsky) 危险性分析 落叶松
下载PDF
双斑长跗萤叶甲寄主植物名录 被引量:5
7
作者 高宇 徐伟 +2 位作者 史树森 崔娟 徐博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865-869,共5页
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在田间调查和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整理出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寄主植物名录,主要涉及蕨类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共计3纲45科218种(含亚种和变种)。
关键词 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 寄主植物 名录
下载PDF
黄冈市花生田暗黑鳃金龟子出土规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明辉 熊飞 +2 位作者 胡海珍 李宁 汪颖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205-5206,5247,共3页
通过性引诱剂诱捕暗黑鳃金龟子(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研究了暗黑鳃金龟子在黄冈市的发生规律:隔日出土,出土时段遇大风雨顺延至次日出土;19:30以后开始出土,背覆式交尾,20:05交尾基本结束;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和假死性。
关键词 暗黑鳃金龟子(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 花生田 出土规律
下载PDF
竹提取物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操海群 岳永德 +2 位作者 彭镇华 花日茂 汤锋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0-84,共5页
研究了 10种竹子提取物对玉米象种群形成的抑制作用和驱避作用。结果表明 ,灰水竹和短穗竹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的驱避效果较好 ,72 h驱避等级达到 级 ,平均驱避率分别为 77.4 4%和6 4.84 %。应用索氏抽提法所得到的灰水竹提取物对玉米... 研究了 10种竹子提取物对玉米象种群形成的抑制作用和驱避作用。结果表明 ,灰水竹和短穗竹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的驱避效果较好 ,72 h驱避等级达到 级 ,平均驱避率分别为 77.4 4%和6 4.84 %。应用索氏抽提法所得到的灰水竹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的驱避作用明显强于间歇振荡法所得到的提取物 ,驱避中浓度分别为 0 .9994 g/L。 10 g/L的竹提取物对玉米象种群形成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只有白纹短穗竹提取物对玉米象种群的抑制率达到 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提取物 玉米象 生物活性 驱避作用 种群 抑制 植物性杀虫剂
下载PDF
不同食料对两种金龟甲繁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瑞红 李爱华 +2 位作者 王涛 张勇 宋国春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4-548,共5页
在室内研究了榆树、樱桃树、核桃树、板栗树、苹果树、柿树、红叶碧桃树、花生叶片对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和铜绿丽金龟Anomq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成虫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食料对两种金龟... 在室内研究了榆树、樱桃树、核桃树、板栗树、苹果树、柿树、红叶碧桃树、花生叶片对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和铜绿丽金龟Anomq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成虫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食料对两种金龟甲成虫的寿命、产卵期、产卵量有显著影响。取食后使暗黒鳃金龟产生后代由高至低的食料顺序是:榆树叶(碧桃叶(板栗叶(樱桃叶(花生叶(核桃叶(柿叶(苹果叶,使铜绿丽金龟产生后代由高至低的食料是:核桃叶(板栗叶(樱桃叶(榆叶。在供试的8种食料中,榆树叶片是暗黑鳃金龟成虫的最适宜食料,取食后的寿命、产卵期和产卵量分别为41.5d、43.0d和6.2粒/♀;在供试的4种食料中,铜绿丽金龟成虫的最适宜食料是核桃叶片,取食后的寿命、产卵期和产卵量分别为20.9d、25.0d和46.8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黑鳃金龟 铜绿丽金龟 食料植物 成虫寿命 繁殖
下载PDF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规律及测报技术 被引量:13
11
作者 高长启 任晓光 +4 位作者 王东升 张红岩 孙守慧 孙家宝 牛延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4-28,共5页
采用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候、立地条件、郁闭度、林木长势、林内卫生状况对该虫发生影响显著。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按立地条件等因子以及有虫株率将林分受害程度划分为4个... 采用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候、立地条件、郁闭度、林木长势、林内卫生状况对该虫发生影响显著。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按立地条件等因子以及有虫株率将林分受害程度划分为4个危险等级,进行虫情监测。利用发育进度、有效积温的方法对该虫的发生期预测进行了研究,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基本一致。利用有效虫口基数和查迹法对该虫发生量进行了预测,其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八齿小蠹 发生规律 预测
下载PDF
烟田蓼蓝齿胫叶甲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乾锦 杨建全 +2 位作者 官宝斌 张玉珍 陈家骅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5-28,共4页
对烟田蓼蓝齿胫叶甲幼虫的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表明 :聚集度指标测定为聚集分布 ;频次分布检验为负二项分布 ;Iwao的 *m- m回归模型为 *m=0 .1716 +1.4 5 5 2 m ,说明属于具有公共 K值的负二项分布。本文根据聚集度均数 (λ)的测定结果 ... 对烟田蓼蓝齿胫叶甲幼虫的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表明 :聚集度指标测定为聚集分布 ;频次分布检验为负二项分布 ;Iwao的 *m- m回归模型为 *m=0 .1716 +1.4 5 5 2 m ,说明属于具有公共 K值的负二项分布。本文根据聚集度均数 (λ)的测定结果 ,分析了聚集原因和最适合的抽样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田 蓼蓝齿胫叶甲 空间分布型 抽样模型
下载PDF
水稻品种在贮藏期间对玉米象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吴洪基 吴荣宗 汪立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84-89,共6页
对53份水稻品种进行了抗玉米象的筛选.根据敏感系数的差异,鉴定出抗级品种39份,中抗品种3份和敏感品种11份.并证实了应用自由选择和非自由选择的筛选方法,其趋势基本一致.敏感系数与谷粒的裂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米粒的粗蛋白、总淀粉... 对53份水稻品种进行了抗玉米象的筛选.根据敏感系数的差异,鉴定出抗级品种39份,中抗品种3份和敏感品种11份.并证实了应用自由选择和非自由选择的筛选方法,其趋势基本一致.敏感系数与谷粒的裂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米粒的粗蛋白、总淀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及糊化温度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玉米象 贮藏 品种 抗虫性
下载PDF
6种杀虫剂对铜绿丽金龟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14
作者 宫庆涛 张坤鹏 +3 位作者 武海斌 李素红 张学萍 孙瑞红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42-1549,共8页
【目的】通过室内药效试验评价氟啶虫胺腈、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灭幼脲、毒死蜱和辛硫磷6种杀虫剂对铜绿丽金龟成虫、卵和初孵幼虫的防治效果,为合理化学防治铜绿丽金龟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药剂浸叶胃毒法处理铜绿丽金龟成虫... 【目的】通过室内药效试验评价氟啶虫胺腈、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灭幼脲、毒死蜱和辛硫磷6种杀虫剂对铜绿丽金龟成虫、卵和初孵幼虫的防治效果,为合理化学防治铜绿丽金龟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药剂浸叶胃毒法处理铜绿丽金龟成虫,分别调查药后1、3、5、7 d死亡率,并对6种药剂各质量浓度处理进行回归分析,计算LT50和LT95值。参照杀虫剂点滴法、浸渍法和浸虫法处理铜绿丽金龟卵,并于药后15 d调查卵孵化数、初孵幼虫死亡数量。【结果】6种药剂对铜绿丽金龟成虫的杀虫效果高低顺序依次为毒死蜱〉辛硫磷〉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氟啶虫胺腈〉灭幼脲。回归分析发现,对成虫速效性最好的是毒死蜱,其LT50和LT95值均小于1 d。辛硫磷、氯虫苯甲酰胺次之,氟虫双酰胺、氟啶虫胺腈和灭幼脲较差。对卵孵化率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毒死蜱〉辛硫磷〉氟虫双酰胺〉灭幼脲〉氯虫苯甲酰胺〉氟啶虫胺腈;对初孵幼虫死亡率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氟啶虫胺腈〉辛硫磷〉灭幼脲〉氟虫双酰胺。【结论】推荐在铜绿丽金龟成虫发生期,喷施毒死蜱400 mg·L-1、辛硫磷400 mg·L-1和氯虫苯甲酰胺175 mg·L-1可有效控制其危害,达到良好防治效果。在卵和初孵幼虫期,利用毒死蜱200~400 mg·L-1、氯虫苯甲酰胺87.5~175 mg·L-1和辛硫磷200~400 mg·L-1浇灌土壤,可有效控制其卵孵化并毒杀初孵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园 铜绿丽金龟 杀虫剂 成虫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光肩星天牛及其近缘种mtDNA序列和基因特点 被引量:5
15
作者 安榆林 黄晓明 +4 位作者 杨晓军 林晓佳 嵇保中 王保德 Victor C.Mastro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2,共7页
通过对光肩星天牛及其近缘种mtDNA的 7个基因片段的测序 ,分析了光肩星天牛mtDNA的特点。结果表明 ,所测的光肩星天牛mtDNA 7个基因序列与其近缘种差异达 11.3%以上 ,光肩星天牛种群及个体间碱基差异小于 3% ,大部分基因基本没有差异 ,... 通过对光肩星天牛及其近缘种mtDNA的 7个基因片段的测序 ,分析了光肩星天牛mtDNA的特点。结果表明 ,所测的光肩星天牛mtDNA 7个基因序列与其近缘种差异达 11.3%以上 ,光肩星天牛种群及个体间碱基差异小于 3% ,大部分基因基本没有差异 ,光肩星天牛mtDNA的这一特点说明这些基因在种内较为保守 ,可用于该虫的鉴定和系统遗传分析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在这些基因上差异很小 ,有可能为同一个种。在COⅠ ,Cytb等基因测序中 ,发现部分个体出现差异大的序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近缘种 线粒体DNA 基因 测序
下载PDF
九种植物精油对玉米象成虫的熏蒸作用比较 被引量:33
16
作者 邓永学 王进军 +1 位作者 鞠云美 张海燕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85-88,共4页
采用广口瓶密闭方法,测定红桔油Citrustangerina、柠檬叶油Citruslimonum、红河橙油Citrushongheensis、山苍子油Litseacubeba、留兰香油Menthaspicata、松节油Pinustabulaeformis、黄樟油Cinnamonumcamphora、互叶白千层油Melaleucaalt... 采用广口瓶密闭方法,测定红桔油Citrustangerina、柠檬叶油Citruslimonum、红河橙油Citrushongheensis、山苍子油Litseacubeba、留兰香油Menthaspicata、松节油Pinustabulaeformis、黄樟油Cinnamonumcamphora、互叶白千层油Melaleucaalternifolia、蓝桉叶油Eucalyptusglobulus等9种植物精油,在熏杀浓度为16μL/L、熏蒸时间为24、36、48及60h条件下,对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成虫的熏蒸活性。结果表明:黄樟油、互叶白千层油、柠檬叶油、留兰香油及松节油的熏杀效果较好,尤以黄樟油的效果最佳。黄樟油在12、24、36、48和60h不同熏蒸时间下的LC50值分别为31.43、11.26、6.16、2.72和1.11μL/L。可考虑将黄樟油作为磷化氢及溴甲烷的替代药物用于控制玉米象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玉米象 熏蒸活性 黄樟油
下载PDF
苦皮藤素微粉剂对玉米中玉米象种群的控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秦宝福 吴文君 +1 位作者 姬志勤 龙建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0期35-37,共3页
 苦皮藤素微粉剂1和微粉剂2以不同的浓度混入玉米中,当使用剂量为1000mg/kg时,对玉米象成虫的种群繁殖抑制率分别为96.66%和96.02%,能有效控制玉米象成虫的危害,但对幼虫和卵的控制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苦皮藤素微粉剂 玉米 玉米象 种群控制
下载PDF
13种卫矛科植物杀虫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黄军海 刘国强 +2 位作者 白红进 胡兆农 吴文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88-692,共5页
研究了13种卫矛科植物根皮的39种提取物对3龄粘虫幼虫 MythimnaseparateWalker 的杀虫活性.胃毒处理表明6种植物有麻醉活性,7种植物有毒杀活性,触杀处理表明仅2种植物的3种提取物有触杀活性.对玉米象 SitophiulszeamaisMotschulsky 的... 研究了13种卫矛科植物根皮的39种提取物对3龄粘虫幼虫 MythimnaseparateWalker 的杀虫活性.胃毒处理表明6种植物有麻醉活性,7种植物有毒杀活性,触杀处理表明仅2种植物的3种提取物有触杀活性.对玉米象 SitophiulszeamaisMotschulsky 的种群抑制处理表明,13种植物的36种提取物对玉米象种群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总体上低于文献报道的苦皮藤乙醚提取物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矛科植物 杀虫活性 粘虫 玉米象
下载PDF
重瓣玫瑰诱导抗性对双斑萤叶甲成虫解毒酶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鑫乾 严俊鑫 +3 位作者 杨杰莹 麻志爽 舒文博 孟庆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128,148,共5页
为研究重瓣玫瑰(Rosa rugosa‘plena’)的诱导抗虫性,采用茉莉酸(JA)、茉莉酸甲酯(MeJA)、茉莉酮(Z—jasmone)、水杨酸(SA)诱导处理重瓣玫瑰植株,研究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成虫取食不同化... 为研究重瓣玫瑰(Rosa rugosa‘plena’)的诱导抗虫性,采用茉莉酸(JA)、茉莉酸甲酯(MeJA)、茉莉酮(Z—jasmone)、水杨酸(SA)诱导处理重瓣玫瑰植株,研究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成虫取食不同化合物诱导的重瓣玫瑰后,其碱性磷酸酯酶(AKP)、酸性磷酸酯酶(AC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化合物诱导的重瓣玫瑰后,双斑萤叶甲成虫AKP活性先升高后降低,ACP活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取食MeJA处理植株的试虫GSTs活性在1~5d显著低于对照;取食JA、MeJA、Z—jasmone处理植株的试虫CarF活性在第1天受到显著抑制,MeJA在第1、3天诱导的植株抗性对试虫carE活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JA诱导的植株抗性对试虫AChE活性有短暂的抑制作用。JA、MeJA诱导的重瓣玫瑰对双斑萤叶甲成虫解毒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抗性 双斑萤叶甲 解毒酶
下载PDF
双斑长跗萤叶甲对园林植物嗜食性及药剂毒力测定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永强 严俊鑫 +2 位作者 张鑫乾 迟德富 刘明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0-143,共4页
研究了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成虫对26科的50种园林植物的取食情况。结果表明:双斑长跗萤叶甲对21科40种园林植物有不同程度的取食,嗜食蔷薇科的毛樱桃、重瓣玫瑰、秋子梨3种植物,喜食豆科的树锦鸡儿、... 研究了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成虫对26科的50种园林植物的取食情况。结果表明:双斑长跗萤叶甲对21科40种园林植物有不同程度的取食,嗜食蔷薇科的毛樱桃、重瓣玫瑰、秋子梨3种植物,喜食豆科的树锦鸡儿、忍冬科的暖木条荚蒾、毛茛科的芍药、蔷薇科的黄刺玫4种植物,少量取食的有33种植物。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的8种药剂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胃毒活性,其中4.5%高效氯氰菊酯悬浮剂的相对毒力最好,LD50为0.032μg.g-1,然后依次是1.8%阿维菌素乳油(LD50为0.069μg.g-1)、0.3%苦参碱水剂(LD50为0.102μg.g-1)、5%吡虫啉乳油(LD50为0.169μg.g-1)、5.7%氯氟氰菊酯乳油(LD50为0.216μg.g-1),而30%乙酰甲胺磷乳油和20%三唑磷乳油的相对毒力较低,LD50分别为1.121、0.799μ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长跗萤叶甲 园林植物 毒力测定 化学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