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剑河寒武系清虚洞组掘头虫类三叶虫的发现 被引量:25
1
作者 杨兴莲 赵元龙 +2 位作者 彭进 杨宇宁 杨凯迪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9-316,共8页
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黔东统清虚洞组由泥岩和灰岩组成,厚约300m,沉积相属于黔东陆棚深水过渡相区沉积类型,不同于黔西以浅水台地相白云岩和灰岩为主的典型清虚洞组类型。该组三叶虫化石丰富,包括莱德利基虫目Redlichia(Redlichia)guizhou... 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黔东统清虚洞组由泥岩和灰岩组成,厚约300m,沉积相属于黔东陆棚深水过渡相区沉积类型,不同于黔西以浅水台地相白云岩和灰岩为主的典型清虚洞组类型。该组三叶虫化石丰富,包括莱德利基虫目Redlichia(Redlichia)guizhouensis,R.(R.)nobilis;褶颊虫目对沟虫科Eoptychoparia jinshaensis,Antagmus dapingensis,褶颊虫科Nangaops brevis;耸棒头虫目叉尾虫科Olenoides hupeiensis,Kootenia sp.,以及掘头虫类中的掘冠虫科Ovatoryctocara sp.,掘头虫科Changaspis elongata,C.cf.elongata和飞龙山虫科Duyunaspis cf.duyunensis;共计9属7种2相似种及2未定种。本文描述了其中具重要地层意义的掘头虫类三叶虫3属4种,包括2未定种。结果表明,在黔东清虚洞组发现的掘头虫类Changaspiselongata和Duyunaspis cf.duyunensis,此前仅报道于该组之下的杷榔组,现这两种的层位可上延至清虚洞组上部;同时显示该组Ovatoryctocara sp.和凯里组下部的Ovatoryctocara granulata比较相似,有可能是Ovatoryctocara granulata的祖先种。掘头虫类三叶虫的新资料将有助于促进国际寒武系第3统底界层型剖面及点位(GSSP)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虚洞组 掘头虫类三叶虫 寒武系 贵州
下载PDF
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清虚洞组”Redlichia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争鹏 赵元龙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4-61,共8页
贵州寒武系黔东统都匀阶"清虚洞组"富含三叶虫,其中莱得利基虫主共1属3种:贵州莱得利基虫Redlichia(Redlichia)guizhouensis Zhou,1974、著目莱得利基虫Redlichia(Redlichia)nobilis Walcott,1905及村上翼形莱得利基虫Redlich... 贵州寒武系黔东统都匀阶"清虚洞组"富含三叶虫,其中莱得利基虫主共1属3种:贵州莱得利基虫Redlichia(Redlichia)guizhouensis Zhou,1974、著目莱得利基虫Redlichia(Redlichia)nobilis Walcott,1905及村上翼形莱得利基虫Redlichia(Pteroredlichia)murakamii Resser et Endo in Kobayashi,1935。Redlichia广泛分布于浅水台地区,具有一定的地层意义。"清虚洞组"Redlichia(Redlichia)guizhouensis、Redlichia(Redlichia)nobilis产于"清虚洞组"中上部,Redlichia(Pteroredlichia)murakamii产于"清虚洞组"下部且向下延伸至下伏地层杷榔组中上部。本文基于"清虚洞组"Redlichia形态学的研究,讨论了3个种的种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系 Redlichia “清虚洞组” 三叶虫 贵州剑河
下载PDF
贵州八郎寒武系清虚洞组三叶虫Protoryctoce phalus arcticus的蜕壳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宗元 杨兴莲 +2 位作者 赵元龙 郑昊林 朱雅杰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6-264,共9页
研究标本均为Protoryctoce phalusarcticus Geyer and Peel,2011的蜕壳标本,保存于贵州剑河八郎村寒武纪第2世的清虚洞组中,头部、胸部、尾部都得以保存,且胸部与尾部未分离。该类三叶虫可能经历了3个时期的蜕壳过程:1)头部进行上下弯曲... 研究标本均为Protoryctoce phalusarcticus Geyer and Peel,2011的蜕壳标本,保存于贵州剑河八郎村寒武纪第2世的清虚洞组中,头部、胸部、尾部都得以保存,且胸部与尾部未分离。该类三叶虫可能经历了3个时期的蜕壳过程:1)头部进行上下弯曲,水阻力造成两侧活动颊受到的压力明显大于头盖,这种压力可能导致面线出现裂缝,之后海水通过裂缝进入头部,新头部活动范围增大,并利用水压力降低旧头盖与新头盖的连接程度;2)虫体携带着旧胸尾及其他相连接的部分向前爬行,并在短距离内将旧头盖与虫体分开;3)虫体通过不同的爬行方式摆脱旧壳。本文还重点讨论三叶虫蜕壳过程中首断裂缝的产生、胸尾是否分离的原因、头部运动方向对旧壳保存的影响、以及水动力和水压力在蜕壳过程中的作用。该研究补充oryctocephalids三叶虫的蜕壳研究,为三叶虫的系统演化、个体发育的再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蜕壳 掘头虫类三叶虫 清虚洞组 寒武系
原文传递
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清虚洞组”中上部褶颊虫类三叶虫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铭坤 赵元龙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7-159,共13页
贵州剑河八郎一带发育一套以灰岩为主的"清虚洞组",中上部的泥岩、灰岩中含有大量的三叶虫,其中褶颊虫类三叶虫共6属7种,包括2相似种:丹寨南皋盾甲虫Nangaops danzhaiensis,横宽八郎村虫Balangcunaspis transversus,南京幕府... 贵州剑河八郎一带发育一套以灰岩为主的"清虚洞组",中上部的泥岩、灰岩中含有大量的三叶虫,其中褶颊虫类三叶虫共6属7种,包括2相似种:丹寨南皋盾甲虫Nangaops danzhaiensis,横宽八郎村虫Balangcunaspis transversus,南京幕府山虫(相似种)Mufushaniacf.nankingensis,优美小丹寨虫Eosoptychoparia(Danzhaina)lilia,大型小遇仙寺虫Yuehsienszella magna,高洞始褶颊虫Eoptychoparia gaodongensis,云南始褶颊虫(相似种)Eoptychopariacf.yunnanensis。这些褶颊虫类三叶虫以Nangaops及Eoptychoparia为主,Nangaops,Balangcunaspis,Mufushania及Eosoptychoparia(Danzhaina)均上延至凯里组,Eoptychoparia为典型清虚洞组的常见分子。"清虚洞组"中上部大量褶颊虫类三叶虫的发现,不仅完善了本区"清虚洞组"褶颊虫类三叶虫的组成面貌,而且为认识早期褶颊虫类的演化和研究寒武系都匀阶的生物地层提供了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颊虫类三叶虫 “清虚洞组” 都匀阶 寒武系 贵州
原文传递
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清虚洞组”三叶虫Duyunaspis Zhang and Qian in Zhou et al.,1977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争鹏 赵元龙 +1 位作者 杨兴莲 王铭坤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1-191,共11页
Duyunaspis Zhang and Qian in Zhou et al.,1977是黔东、湘西北杷榔组掘头虫类三叶虫的重要分子。本文描述剑河八郎"清虚洞组"的Duyunaspis,这些新材料的头鞍中部膨大且向前略有收缩,前颊类型面线,成虫具10个胸节;而杷榔组的... Duyunaspis Zhang and Qian in Zhou et al.,1977是黔东、湘西北杷榔组掘头虫类三叶虫的重要分子。本文描述剑河八郎"清虚洞组"的Duyunaspis,这些新材料的头鞍中部膨大且向前略有收缩,前颊类型面线,成虫具10个胸节;而杷榔组的Duyunaspis duyunensis Zhang and Qian in Zhou et al.,1977头鞍桶状,背沟较平直,后颊类型面线,成虫10个胸节,二者明显不同。本文将"清虚洞组"的Duyunaspis定为一个新种:剑河都匀盾壳虫Duyunaspis jianheensis sp.nov.。研究显示,D.jianheensis与杷榔组的D.duyunensis具有形态相似性,后者可能为其祖先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yunaspis 三叶虫 “清虚洞组” 寒武系 贵州剑河
原文传递
贵州八郎寒武系“清虚洞组”三叶虫Nangaops danzhaiensis Zhou in Lu et al.,1974的蜕壳研究
6
作者 许留恩 赵元龙 +1 位作者 陈争鹏 赵小云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3-408,共6页
产于贵州剑河县八郎松山剖面"清虚洞组"的褶颊虫类三叶虫丹寨南皋盾甲虫Nangaops danzhaiensis Zhou in Lu et al., 1974化石标本共36块,通过对化石的详细观察将其保存状态分为3种:32块为完整保存的状态,身体各部分没有发生移... 产于贵州剑河县八郎松山剖面"清虚洞组"的褶颊虫类三叶虫丹寨南皋盾甲虫Nangaops danzhaiensis Zhou in Lu et al., 1974化石标本共36块,通过对化石的详细观察将其保存状态分为3种:32块为完整保存的状态,身体各部分没有发生移位;3块标本头部均没有活动颊保存;1块标本头部没有活动颊保存,第4–11节的胸节左右位置出现活动颊,与胸节重叠,于背甲之下。活动颊的颊刺朝向头盖方向,明显经过180°的翻转。根据化石保存状态判断后4块为蜕壳标本,推测蜕壳过程如下:面线开裂,海水进入体内,活动颊和腹边缘板向下翻转,新虫体爬出,留下老壳。三叶虫蜕壳是原地埋藏的证明,本文描述的Nangaops danzhaiensis的蜕壳现象,为剑河生物群是原地埋藏为主提供了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gaops danzhaiensis 蜕壳 寒武系 “清虚洞组” 褶颊虫类三叶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