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汉列侯墓葬封土及有关设施
1
作者 刘尊志 柴怡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4,101,共9页
西汉时期,具有相对较高等级的列侯墓葬获得较多地发展,封土的普遍使用即是内容之一。封土的形状与尺寸、筑建与配套设施、功能与作用及和封土有关的陪葬墓与陪葬坑等,从多个方面体现出西汉列侯墓葬的内容内涵及发展演进,较好反映出与墓... 西汉时期,具有相对较高等级的列侯墓葬获得较多地发展,封土的普遍使用即是内容之一。封土的形状与尺寸、筑建与配套设施、功能与作用及和封土有关的陪葬墓与陪葬坑等,从多个方面体现出西汉列侯墓葬的内容内涵及发展演进,较好反映出与墓葬及墓主等级相对应的墓葬封护与措施、制度和要求、设施修建与功用等有关的内容,对认识汉代列侯墓葬的发展可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列侯墓葬 封土 设施
下载PDF
浙江安吉笔架山春秋战国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12
2
作者 田正标 夏朝日 +1 位作者 黄昊德 邱宏亮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6,共9页
浙江安吉笔架山春秋战国墓结构分为两类,出土了大量器物。以原始瓷和印纹硬陶为标准器,可将墓葬分为早、晚两期,其年代应处于战国早期,此墓葬为研究浙江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过渡及战国时期墓葬葬期提供了新的材料。
关键词 浙江安吉 笔架山 春秋战国 土墩墓
下载PDF
宜兴潢潼土墩墓群发掘报告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建清 周润垦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29,I0003,共10页
宜兴潢潼土墩墓群是太湖西部土墩墓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发掘的3座土墩墓均有保存完好的石床,出土的一批原始青瓷和印纹硬陶器质量很高,较为精美,并出土了同时代土墩墓中较为少见的青铜矛。这对江南土墩墓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关键词 宜兴 土墩墓群 青铜器
下载PDF
浙北湖州地区土墩墓遥感影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祝炜平 方起东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8-101,共4页
浙北湖州地区土墩墓分布广,数量多。建立符合浙北实际的土墩墓影像解译标志是全面调查、发现和研究土墩墓的技术关键。土墩墓的类型有多种,总结了这些土墩墓的主要影像特征。山脊上的土墩墓呈串珠状分布,分布于山谷的土墩墓比较零散,平... 浙北湖州地区土墩墓分布广,数量多。建立符合浙北实际的土墩墓影像解译标志是全面调查、发现和研究土墩墓的技术关键。土墩墓的类型有多种,总结了这些土墩墓的主要影像特征。山脊上的土墩墓呈串珠状分布,分布于山谷的土墩墓比较零散,平面呈方形,平原岗地上的土墩墓呈散点状,比较低缓,表土剥蚀了的石室土墩墓在影像上明显有棱角,特大土墩墓不仅形体大,而且周围有排列规则的多列小土墩墓环绕,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球状风化、农田中的水迹等易与土墩墓混淆,但也有其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墩墓 遥感 影像 特大土墩墓 浙江省湖州地区
下载PDF
先秦“不封不树”葬仪的考古学辨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钱耀鹏 李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28,共11页
“不封不树”与“墓而不坟”的史籍记载,一直制约着墓上设施乃至丧葬礼仪研究,并对墓葬发掘理念及方法产生了直接影响。该文从考古学立场出发,把过程主义贯穿于考古发现与史籍记载矛盾现象的分析。认为“不封不树”葬仪限于三年丧期,其... “不封不树”与“墓而不坟”的史籍记载,一直制约着墓上设施乃至丧葬礼仪研究,并对墓葬发掘理念及方法产生了直接影响。该文从考古学立场出发,把过程主义贯穿于考古发现与史籍记载矛盾现象的分析。认为“不封不树”葬仪限于三年丧期,其后则可形成“丘封之度与其树数”;而“丘封之度”的涵盖范围并不限于墓葬坟丘,也应包括屋宇类墓上建筑;史籍所谓“县封”既不限于庶人,也非悬下棺之意,可能是指丧期之内棚架封闭墓穴。这些认识既有助于深化丧葬礼仪研究,也有助于提升墓葬的发掘理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坟墓 坟丘 葬仪 丧期 不封不树
下载PDF
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土墩墓——以江苏省无锡市战国土墩墓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建秋 张敏 邹忆军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1,共5页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在传统电阻率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探方法,它在考古勘探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江苏省无锡市后宅乡4个土墩墓进行了探测实验,探讨了高密度电阻法探测土墩墓的可行性。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探测 土墩墓
下载PDF
试析江南周代土墩墓中“一墩多墓”的结构与形式 被引量:6
7
作者 付琳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5-121,共7页
本文首先梳理总结了有关江南地区周代土墩墓中"一墩多墓"现象的发现、争论与确认的认识历程,指出"一墩多墓"现象确实存在并比较常见。进而通过对土墩内部墓葬形制、布局及层位关系的考察,指出"一墩多墓"... 本文首先梳理总结了有关江南地区周代土墩墓中"一墩多墓"现象的发现、争论与确认的认识历程,指出"一墩多墓"现象确实存在并比较常见。进而通过对土墩内部墓葬形制、布局及层位关系的考察,指出"一墩多墓"存在着向心结构与不规则结构两种形式。前者墩内墓葬存在一定的布局安排,中心墓葬与周围墓葬之间主从关系明显,很可能是出于某种规制而成。这一形式大体流行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并集中发现于茅山两侧的宁镇丘陵地区。后者则大多为晚期墓葬选建于早期土墩之上或之旁而逐渐形成,墩内墓葬之间不具备明显的主从关系。这一形式是江南地区土墩墓中"一墩多墓"的主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墩墓 一墩多墓 向心结构 不规则结构
下载PDF
中原地区封土起源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索德浩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87,共9页
中原地区封土由江南土墩墓和中原墓上建筑两大传统相互碰撞、融合而成。隆起的封土因素来源于江南土墩墓,春秋早期传入淮河流域,春秋战国之际传入中原腹地。中原地区自商周以来流行墓上建筑传统,封土与之并无直接渊源关系,但墓上建筑外... 中原地区封土由江南土墩墓和中原墓上建筑两大传统相互碰撞、融合而成。隆起的封土因素来源于江南土墩墓,春秋早期传入淮河流域,春秋战国之际传入中原腹地。中原地区自商周以来流行墓上建筑传统,封土与之并无直接渊源关系,但墓上建筑外形、夯筑方式、结构植入到外来的封土之中,形成了层层夯筑的方形封土传统。战国中晚期,封土与墓上建筑传统进一步结合,形成了在高大坟丘上建筑的新葬俗。中原地区封土的形成体现了春秋、战国以来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地区 封土 起源 墓上建筑 江南土墩墓
下载PDF
蒙古国“石堆墓”“石板墓”与红山文化积石冢比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雪莲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在蒙古国考古文化遗存中,有一种墓葬习俗与红山文化的积石冢的外部形制非常相似,那就是墓上积石的“石堆墓”和“石板墓”文化。虽然红山文化积石冢与蒙古国的“石堆墓”“石板墓”之间的文化内涵差异巨大,很难做大范围的跨时空比较研究... 在蒙古国考古文化遗存中,有一种墓葬习俗与红山文化的积石冢的外部形制非常相似,那就是墓上积石的“石堆墓”和“石板墓”文化。虽然红山文化积石冢与蒙古国的“石堆墓”“石板墓”之间的文化内涵差异巨大,很难做大范围的跨时空比较研究,但将蒙古国“石堆墓”“石板墓”与红山文化积石冢的外部形制、墓葬构筑特征进行一个粗线条的梳理,以期对红山文化及后来的北方游牧民族积石为墓的葬俗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即蒙古国“石堆墓”“石板墓”与红山文化积石冢之间,在埋葬习俗方面具有相似性,它反映出远古时期的先民们“天圆地方”观念的形成,对万物有灵世界及灵魂观念的虔诚笃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堆墓 石板墓 积石冢
下载PDF
辽海地区史前积石冢浅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野 董李泽 孙韵岚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积石冢是辽海地区史前时期最具区域特色的文化遗存。其产生之初的兴隆洼文化积石冢即为少数上层人物设祀之所,而不是普通意义的墓葬。考察兴隆洼、红山文化积石冢遗存,可以观察到我国国家文明产生之际的内在关联;辽东地区积石冢遗存则表... 积石冢是辽海地区史前时期最具区域特色的文化遗存。其产生之初的兴隆洼文化积石冢即为少数上层人物设祀之所,而不是普通意义的墓葬。考察兴隆洼、红山文化积石冢遗存,可以观察到我国国家文明产生之际的内在关联;辽东地区积石冢遗存则表明,至新石器时代晚期,以积石冢设祀的模式逐渐转变为氏族公共墓地,应是受中原文化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海 史前 积石冢
下载PDF
蛛丝马迹 纤毫再现——从皖南土墩墓看商周时期古代先民的经济生活 被引量:1
11
作者 支小勇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30,共5页
皖南地区的土墩墓及其出土文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面貌,耕作农业有所发展、纺织等手工业初露端倪、原始青瓷生产日渐成熟、青铜冶铸业颇具规模并形成自身特色、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这些都是了解和探寻商周时期皖南先民经济生活... 皖南地区的土墩墓及其出土文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面貌,耕作农业有所发展、纺织等手工业初露端倪、原始青瓷生产日渐成熟、青铜冶铸业颇具规模并形成自身特色、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这些都是了解和探寻商周时期皖南先民经济生活状况的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墩基 皖南 商周
下载PDF
地域性建筑创作浅探——谈江南土墩墓博物馆与江南文物工作站的创作思路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尚峰 《华中建筑》 2010年第4期55-58,共4页
该文以一个中标项目"江南土墩墓博物馆与江南文物工作站"为例,从基本设计理念、总平面思路以及单体建筑思路三个方面来谈一下创作思路,这也体现了笔者对地域性建筑创作中所关注问题的理解。
关键词 江南土墩博物馆 江南文物工作站 地域性 基本理念 总平面思路 单体思路
下载PDF
试探春秋战国时期的越人饮食文化——屯溪土墩墓群出土文物考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大白 《黄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78-81,共4页
考察屯溪土墩墓群发掘的文物,分析《史记》等有关的文字记载,我们可以对春秋战国时期当地越人的饮食水准作出一个基本的评估。稻谷作为主粮,米饭充当主食,山珍河鲜并陈,鱼肉果蔬自足,还有酿酒技术和饮酒习俗为世俗人生增添不少活力——... 考察屯溪土墩墓群发掘的文物,分析《史记》等有关的文字记载,我们可以对春秋战国时期当地越人的饮食水准作出一个基本的评估。稻谷作为主粮,米饭充当主食,山珍河鲜并陈,鱼肉果蔬自足,还有酿酒技术和饮酒习俗为世俗人生增添不少活力——这样的饮食生活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也为后来徽州饮食的健康发展、徽州菜系的风靡全国,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屯溪 土墩墓群 越国 饮食 徽菜
下载PDF
田野土墩墓地学影像特征与成像机理及解译分析——以浙北湖州地区为例
14
作者 祝炜平 方起东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7年第5期110-114,共5页
浙北湖州地区土墩墓分布广,数量多。建立符合浙北实际的土墩墓影像解译标志是调查、发现和研究土墩墓的技术关键。本文总结了多种土墩墓的分布规律和影像特征,并对易与土墩墓混淆的其他墓葬和地物的影像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土墩墓... 浙北湖州地区土墩墓分布广,数量多。建立符合浙北实际的土墩墓影像解译标志是调查、发现和研究土墩墓的技术关键。本文总结了多种土墩墓的分布规律和影像特征,并对易与土墩墓混淆的其他墓葬和地物的影像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土墩墓影像的成像机理作了分析和归纳,得出土墩墓影像地表特征的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墩墓 影像特征 成像机理
下载PDF
东天山地区无封堆石结构墓葬初探
15
作者 赵景龙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6-81,共6页
石结构墓葬广泛分布于东起蒙古高原、西至黑海的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区,在历史上,这一区域曾是多个民族相互角逐、又相互融合的场所。我们知道,墓葬是划分不同地域文化乃至不同族属文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找出不同墓葬之间形制特征的... 石结构墓葬广泛分布于东起蒙古高原、西至黑海的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区,在历史上,这一区域曾是多个民族相互角逐、又相互融合的场所。我们知道,墓葬是划分不同地域文化乃至不同族属文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找出不同墓葬之间形制特征的区别与联系,对判定它们各自所代表的考古学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地区 无封堆石结构墓葬 早期游牧文化
下载PDF
略论屯溪土墩墓群的年代与族属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俊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6,共5页
安徽屯溪土墩墓群自1959年发现以来,其年代和族属始终是长江下游商周考古研究的重点和争论的焦点。本文在对历年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拓展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简明扼要地论证了屯溪土墩墓群的年代为西周,八座墓的年代分别为西周早... 安徽屯溪土墩墓群自1959年发现以来,其年代和族属始终是长江下游商周考古研究的重点和争论的焦点。本文在对历年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拓展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简明扼要地论证了屯溪土墩墓群的年代为西周,八座墓的年代分别为西周早期、中期和晚期,屯溪土墩墓群的族属为於越,而屯溪一带有可能为越国早期都城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屯溪 土墩墓群 年代 族属
下载PDF
苏州真山四号墩发掘报告 被引量:10
17
作者 Suzhou Museum 《东南文化》 2001年第7期8-15,共8页
苏州真山墓地是东周时期一处重要的吴楚上层贵族墓地,其中四号墩中 7座墓葬历时战国晚期至汉代,为吴楚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苏州 真山四号墩墓葬 战国
下载PDF
汉文帝霸陵对西汉帝陵规制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永嬴 《文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35,共6页
汉文帝霸陵不起封土,但因墓上加密植柏形成方形景观,或为西汉帝陵封土由“坊”形演变为“覆斗”形的原因之一。其墓室面积大幅缩小,首次出现双重陵园,外藏坑规整有序,特别是围绕帝陵向心式分布等特征,直接影响了西汉中后期帝陵的布局与... 汉文帝霸陵不起封土,但因墓上加密植柏形成方形景观,或为西汉帝陵封土由“坊”形演变为“覆斗”形的原因之一。其墓室面积大幅缩小,首次出现双重陵园,外藏坑规整有序,特别是围绕帝陵向心式分布等特征,直接影响了西汉中后期帝陵的布局与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陵 封土 墓室 陵园 外藏坑
下载PDF
皖南土墩墓研究——屯溪土墩墓和南陵千峰山土墩墓对比
19
作者 杨彭 《黄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1-14,共4页
周朝江南地区属于九夷、吴越等族群统治区域,在封疆和征战中,江南被不同文化所左右。中原是周文明的发源地,周代遗存中原地区众多。南方离周文化辐射圈稍远,所以遗存没有中原那么丰富。南方地区拥有的大量土墩墓群,时代与周王朝兴衰吻合... 周朝江南地区属于九夷、吴越等族群统治区域,在封疆和征战中,江南被不同文化所左右。中原是周文明的发源地,周代遗存中原地区众多。南方离周文化辐射圈稍远,所以遗存没有中原那么丰富。南方地区拥有的大量土墩墓群,时代与周王朝兴衰吻合,而且随葬品颇多,因此是研究周代中原与南方关系极为重要的资源。土墩墓几乎集中在水土肥美的江南和丘陵起伏的皖南地区。江南地区乃吴越文化腹地,自然受其影响深远。不仅如此,皖南地区土墩墓也受到吴越文化的影响,并且内部又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 土墩墓 吴越
下载PDF
塔吉克斯坦卡什卡尔墓地2018年调查发掘简报
20
作者 梁云 +1 位作者 韩烁 邢咚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26,共14页
2018年9~10月,中塔联合考古队调查了位于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西南部的贝希肯特谷地,新发现并发掘了卡什卡尔墓地。该墓地可分为4个地点(Ⅰ~Ⅳ),共有50座墓葬,地表多有椭圆形石封堆。发掘的4座墓葬有2座为竖穴土坑,坑内人骨为二次扰乱葬... 2018年9~10月,中塔联合考古队调查了位于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西南部的贝希肯特谷地,新发现并发掘了卡什卡尔墓地。该墓地可分为4个地点(Ⅰ~Ⅳ),共有50座墓葬,地表多有椭圆形石封堆。发掘的4座墓葬有2座为竖穴土坑,坑内人骨为二次扰乱葬或迁葬,还有1座纳骨葬,1座瓮棺葬。墓葬年代为公元前2~前1世纪,属希腊化—月氏时期,墓主人可能是当地的土著居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吉克斯坦 卡什卡尔 石封堆 希腊化—月氏时期 土著居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