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仙境题材山水画中“洞天福地”景观构成研究——以西岳华山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璐 蔡宇威 杨豪中 《园林》 2024年第2期86-93,共8页
“洞天福地”作为现实世界对神仙世界的再现,是道教修行的理想仙境,在山水画中多有体现。通过分析山水画图式语言的内在依据与表示手段两方面来说明道教之“道”与绘画之“道”的关系;以相关题材画作为例,分析此类绘画作品的图像系统及... “洞天福地”作为现实世界对神仙世界的再现,是道教修行的理想仙境,在山水画中多有体现。通过分析山水画图式语言的内在依据与表示手段两方面来说明道教之“道”与绘画之“道”的关系;以相关题材画作为例,分析此类绘画作品的图像系统及蕴含的道教景观意象,梳理其仙境景观构成要素,提取出“洞”“道观”“植物”“云气”4类主要构成要素;进一步解读各要素在建成景观西岳华山“洞天福地”景观意象中的内涵与表现。旨在挖掘“洞天福地”中典型案例的价值,丰富西岳华山洞天福地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水画 洞天福地 景观构成 西岳华山
下载PDF
杜甫《沙苑行》诗旨考辨
2
作者 廖云骢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1期27-35,共9页
杜甫《沙苑行》的诗旨,前人大体持两种意见:“为禄山”说与“咏良马”说。但前者存在逻辑问题,后者又于寄托有所不及。通过对本诗的编次、系年、前人辨析的梳理,结合杜甫献《封西岳赋》的行为以及其他相关文本的分析,文章将《沙苑行》... 杜甫《沙苑行》的诗旨,前人大体持两种意见:“为禄山”说与“咏良马”说。但前者存在逻辑问题,后者又于寄托有所不及。通过对本诗的编次、系年、前人辨析的梳理,结合杜甫献《封西岳赋》的行为以及其他相关文本的分析,文章将《沙苑行》一诗的写作时间确定为天宝十三载秋,并辨明“为禄山”说的错谬,确定其意旨与安史叛乱无关,而是赞颂良马、象征良辅,从中体现出杜甫渴望得到官职,实现政治抱负,同时解决家庭困难的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苑行》 杜甫 “咏良马”说 《封西岳赋》
下载PDF
中国传统地理学视角下的华山风景名胜区国土空间定位解读
3
作者 王瑞琦 楼颖 李雄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3年第4期45-55,共11页
【目的】通过对华山风景名胜区国土空间定位的解读,有助于全面认识风景名胜区风景系统形成的基础内涵。【方法】以传统名山体系“五岳”之西岳的华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利用解释性历史研究方法,梳理相关历史古籍资料,分析空间对位和空间控... 【目的】通过对华山风景名胜区国土空间定位的解读,有助于全面认识风景名胜区风景系统形成的基础内涵。【方法】以传统名山体系“五岳”之西岳的华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利用解释性历史研究方法,梳理相关历史古籍资料,分析空间对位和空间控制的关系,探讨其国土尺度下的空间秩序与选址表征的理想格局以及功能与等级背后的差序结构,再研究两个层面的文化构图的内在联系。【结果】最终解读古代华山具有“中干龙脉,京畿重地”的国土空间定位:“中干龙脉”体现在华山作为“吉壤”之所、“四岳五山”的核心以及华阴处于“阴阳八卦九宫”的风水宝地模式的“艮位”;“京畿重地”则反映为华山在地利、地政、地缘三个方面表现出的地理位置重要性。【结论】一方面为研究华山风景名胜区在国土尺度的整体布局确定了历史本底和空间原型;另一方面为解读华山风景名胜区国土空间定位的内在逻辑和文化联系提供理论基础,推动风景名胜区空间逻辑理法的传承和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整合优化以及“五岳联合体”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风景园林 中国传统地理学 国土空间定位 华山
下载PDF
1953-2016年华山积雪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亚丽 雷向杰 +2 位作者 李茜 余鹏 韩婷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91-800,共10页
利用华山气象站1953-2016年气象观测资料和1989-2016年Landsat 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分析华山积雪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和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1953-2016年华山平均积雪日数78.5d,积雪主要出现在每年的10月-次年5月,64a... 利用华山气象站1953-2016年气象观测资料和1989-2016年Landsat 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分析华山积雪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和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1953-2016年华山平均积雪日数78.5d,积雪主要出现在每年的10月-次年5月,64a来积雪初日推迟,终日提前,初终间日数减少,年度、冬半年、冬季积雪日数分别以8.3d·(10a)^-1、7.6d·(10a)^-1、4.7d·(10a)^-1的减少率显著减少。1981-2016年华山年度最大积雪深度减少趋势不显著,年度累积积雪深度以88.2cm·(10a)^-1的减少率显著减少,一年中积雪日数、最大积雪深度和累积积雪深度的减少(小)趋势均以3月最为显著。1989-2016年华山区域积雪面积、浅雪和深雪面积减少趋势不明显。1953-2016年华山年度、冬半年、冬季平均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积雪日数与平均气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降水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气温是影响华山积雪日数的最主要因素。年度、冬半年和冬季积雪日数突变年份与相应时段平均气温突变年份相近。1953-2016年华山冬半年、冬季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与大气环流指数相关显著,华山冬半年和冬季积雪日数与同期西藏高原指数、印缅槽强度指数、南极涛动指数和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点指数为明显的负相关,与850h Pa东太平洋信风指数、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为明显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 积雪 卫星遥感 积雪指数 气候变化 大气环流
下载PDF
华山地质遗迹的类型及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红梅 蔡冬冬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9-563,共5页
华山景区不仅有着千姿百态的生态景观、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而且还有着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景观。这些地质景观包括岩石遗迹、构造遗迹、花岗岩山峰地貌遗迹、花岗岩峡谷地貌,遗迹、花岗岩微地貌遗迹及地质灾害遗迹。对这些地质遗迹的特... 华山景区不仅有着千姿百态的生态景观、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而且还有着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景观。这些地质景观包括岩石遗迹、构造遗迹、花岗岩山峰地貌遗迹、花岗岩峡谷地貌,遗迹、花岗岩微地貌遗迹及地质灾害遗迹。对这些地质遗迹的特征进行了调查、归纳和分析,建议尽快建立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和挖掘好这些地质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 地质遗迹 国家地质公园 景观
下载PDF
北宋华山信仰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缙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1期71-78,共8页
华山自西汉之后就享受国家祭祀的礼遇。五代以后,中国政治中心东移,曾经在隋唐两代影响广泛的华山信仰发生较大变化。北宋建立之后,随着中央政府重建国家礼制,华山保持了五岳祭祀体系的"西岳"之位,并且在宋真宗东封西祀的举... 华山自西汉之后就享受国家祭祀的礼遇。五代以后,中国政治中心东移,曾经在隋唐两代影响广泛的华山信仰发生较大变化。北宋建立之后,随着中央政府重建国家礼制,华山保持了五岳祭祀体系的"西岳"之位,并且在宋真宗东封西祀的举动中发挥了比较重要作用。北宋后期的两次华山山崩事件,又成为新旧两党政治斗争的导火索,彰显出作为"西岳"的华山在国家祭祀与政治生活中的不可替代性。而在社会信仰层面,华山逐渐褪去了隋唐时期的神秘色彩,与世俗社会需求的联系更加紧密。首先,华山信仰与宋代重科举的社会现实相适应,产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其次,与唐代盛极一时的士人隐于华山求仙问道之举不同,北宋时的华山隐逸经常夹杂着个人政治目的,以隐居而求出仕;最后,失去了在唐代"掌管鬼神"职能的华山,逐渐向自然信仰靠拢,开始向农业保护神的角色转化,这一转变正是宋代以后民间信仰功利化加强的必然结果。北宋时有关华山信仰的种种史实,既凸显了中国人信仰的实用主义色彩,也体现出唐宋变革视野之下有关世俗宗教的重要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西岳 华山 信仰
下载PDF
唐玄宗封禅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仝晰纲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8-117,共10页
唐玄宗泰山封禅,带有明显的盛世特征。他不再像秦皇、汉武那样在上天面前战战兢兢,而是信心满满;不再像其前的历次封禅那样把封禅牒文搞得神神秘秘,而是公开昭示天下,希冀能以自己的赤诚感动上天,以降福保佑百姓。这充分反映了唐玄宗在... 唐玄宗泰山封禅,带有明显的盛世特征。他不再像秦皇、汉武那样在上天面前战战兢兢,而是信心满满;不再像其前的历次封禅那样把封禅牒文搞得神神秘秘,而是公开昭示天下,希冀能以自己的赤诚感动上天,以降福保佑百姓。这充分反映了唐玄宗在开元盛世时期的雄心壮志和务实的施政特点,是思想文化上由天命向民本演进的徽记。玄宗晚年欲封禅华山,主要动机是清除武则天时期过度崇佛所造成的偏差,通过弘扬道教来树立李唐的威信,当然也有玄宗好大喜功、希冀神仙的因素掺杂其中,反映了唐玄宗思想的前后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玄宗 泰山封禅 礼乐文化 华山
下载PDF
华山细辛微量元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吉锋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26-26,77,共2页
目的:测定华山出产的地道细辛中Mn、Cu、Zn、Fe这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混酸消解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华山细辛中Mn、Cu、Zn、Fe这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别为143.21μg/g、7.01μg/g、99.21μg/g、1131.21μg/g。结论:华... 目的:测定华山出产的地道细辛中Mn、Cu、Zn、Fe这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混酸消解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华山细辛中Mn、Cu、Zn、Fe这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别为143.21μg/g、7.01μg/g、99.21μg/g、1131.21μg/g。结论:华山细辛中含有较为丰富的四种微量元素,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4%~10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法 华山细辛 元素
下载PDF
华山赋综议
9
作者 张天喜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6-9,共4页
为了弘扬华山文化 ,展现华山雄姿 ,我们搜集整理了历代华山赋十六篇 ,为之作注语译。纵观这十六篇赋文 ,思想内容丰富 ,多角度地再现了华山的人文景观 ,表达了诸多作者对历史变迁、社会兴衰深沉广阔的感受 ;艺术表现精湛多样 ,从铺陈、... 为了弘扬华山文化 ,展现华山雄姿 ,我们搜集整理了历代华山赋十六篇 ,为之作注语译。纵观这十六篇赋文 ,思想内容丰富 ,多角度地再现了华山的人文景观 ,表达了诸多作者对历史变迁、社会兴衰深沉广阔的感受 ;艺术表现精湛多样 ,从铺陈、用典、夸张、想象多方面体现了赋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赋 壮景奇观 想象 夸张
下载PDF
从《贞符》和《华山赋》看唐代封禅文的发展
10
作者 侯艳 《钦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9-22,共4页
现存的唐代封禅文数量很多,各具特色,其中的诗赋作品极富文学性,较著名的有柳宗元《贞符》、杨敬之《华山赋》等。《贞符》在继承传统封禅文写作范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比前代更加重视艺术形式与表现力。《华山赋》在封禅文及景物赋的创... 现存的唐代封禅文数量很多,各具特色,其中的诗赋作品极富文学性,较著名的有柳宗元《贞符》、杨敬之《华山赋》等。《贞符》在继承传统封禅文写作范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比前代更加重视艺术形式与表现力。《华山赋》在封禅文及景物赋的创作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类作品表现出与前代不同的封禅文创作理念及写作手法,是文学由质到文发展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封禅文 贞符 华山赋 由质到文
下载PDF
民国五台山化祥禅师探微
11
作者 刘军 《普陀学刊》 2022年第2期198-215,345,共19页
民国五台山化祥禅师是被学界长期疏忽的一个重要佛教人物,他在民国被称为当时之“慧能”,出身贫贱,不识字,在赤山法忍处开悟得道,后在五台山、繁峙县、太原、洪洞县等地弘法,影响很大。赤山法忍的法脉通过化祥禅师传到了忻州,忻州禅宗... 民国五台山化祥禅师是被学界长期疏忽的一个重要佛教人物,他在民国被称为当时之“慧能”,出身贫贱,不识字,在赤山法忍处开悟得道,后在五台山、繁峙县、太原、洪洞县等地弘法,影响很大。赤山法忍的法脉通过化祥禅师传到了忻州,忻州禅宗在当时因为化祥禅师而闻名山西、名扬四海,临济宗法脉在忻州得到了较好延续。过去因为缺乏资料,学界对他认识不足,笔者发现关于他的遗漏了近八十年的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补遗,并加以梳理,深入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五台山 化祥禅师 探微
下载PDF
华山地区近60 a 6-9月降水特征及环流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明歆 李艳 吕春艳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4-303,共10页
运用滑动平均、回归分析和Morlet小波分析法,用华山站60 a(1956-2015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对华山地区降水较多的6-9月的降水进行了不同时间尺度的特征和趋势分析,对可能影响降水的环流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华山地区月降水呈单峰分... 运用滑动平均、回归分析和Morlet小波分析法,用华山站60 a(1956-2015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对华山地区降水较多的6-9月的降水进行了不同时间尺度的特征和趋势分析,对可能影响降水的环流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华山地区月降水呈单峰分布,降水量、降水日数与最大日降水量的峰值均出现在7月. 6-9月的降水量对年降水量贡献很大,占全年58%以上,其中大雨及以上量级降水出现频次占比超过50%.华山地区降水存在比较明显的周期,年内周期主要表现为在6-9月存在4 d左右的准单周季节内振荡,年降水量在1973-1992年存在5 a左右的显著主周期.影响华山地区6-9月旱涝的环流形势差异较大,在涝年主要表现为高空通常有气流辐散,地面有气流辐合,垂直上升运动更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更西更北,沿副热带高压西侧到达华山地区的低层水汽条件更好,中低纬度冷空气较弱,冷暖空气在华山地区交汇;旱年形势则大致相反.利用大尺度环流因子定量化指数统计验证发现,对于华山地区6-9月汛期降水影响较大的气候因子主要为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界及脊、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强度、印缅槽和北半球极涡中心强度,这些因子与华山汛期降水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13~0.28,且均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地区 降水 降水因子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华山景区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养护复壮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康林 张亚琴 《陕西林业科技》 2017年第6期65-67,共3页
古树名木是华山景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结果表明,华山风景名胜区现有古树名木242株(处),以油松最多,其比例达65.9%;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占2.8%,300~500年的占23.9%,100~300年的占73.1%。对其生长状况堪忧,有害生物危害占39.33%,... 古树名木是华山景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结果表明,华山风景名胜区现有古树名木242株(处),以油松最多,其比例达65.9%;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占2.8%,300~500年的占23.9%,100~300年的占73.1%。对其生长状况堪忧,有害生物危害占39.33%,因刮风、根部排水不良和土层较薄等引起的生长不良占22.67%,因树干腐烂导致树体衰弱乃至死亡的占11.33%,因避雷针安装高度过低遭雷击的占6.67%。同时,在分析古树名木资源和古树名木生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养护复壮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资源 古树复壮 华山景区
下载PDF
抗战时期的华山石刻与爱国寓意 被引量:3
14
作者 窦雅丽 尚季芳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3-141,共9页
抗战时期,国土沦丧,国家处于危亡之际,西北被看作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泉源,南京国民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华山因是西北的重要景点,又是中华民族英勇威武、坚韧挺拔的象征,适时成为一批爱国者抵御日寇,保家卫国的精神寄托,于是登临华山抒... 抗战时期,国土沦丧,国家处于危亡之际,西北被看作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泉源,南京国民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华山因是西北的重要景点,又是中华民族英勇威武、坚韧挺拔的象征,适时成为一批爱国者抵御日寇,保家卫国的精神寄托,于是登临华山抒发胸襟便成了最好的表达方式。如今我们看到的"万方多难此登临"、"气吞东瀛"、"河山永固"和"正义战胜"等,正是这方面的反映。这些刻词所指陈的爱国精神给后世观览华山者时刻以警醒和鞭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华山石刻 思想意义
原文传递
《唐华岳真君碑》考释 被引量:1
15
作者 雷闻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6-88,共13页
本文以《唐华岳真君碑》原拓为基础对其重新进行了录文和标点,对于一些重要词句加以简要注释。同时本文还梳理了此碑已往的著录情况,分析了碑文中的平阙与避讳现象,并对于撰人、书人及立碑主持者进行了一些讨论。
关键词 考释 避讳现象 主持者
原文传递
汉代集灵宫与华阴故城考证 被引量:5
16
作者 游富祥 梁云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28,共10页
汉集灵宫为武帝求仙所建,汉华阴县为高祖八年更名设立,二者均位于华山北麓。《水经注·渭水》对其地望记载明确,本无争议,但近人研究却逐渐将其位置相互混淆。汉华阴故城年代稍早于集灵宫,二者性质、年代和功能均存在较大差异。2010... 汉集灵宫为武帝求仙所建,汉华阴县为高祖八年更名设立,二者均位于华山北麓。《水经注·渭水》对其地望记载明确,本无争议,但近人研究却逐渐将其位置相互混淆。汉华阴故城年代稍早于集灵宫,二者性质、年代和功能均存在较大差异。2010年,秦汉离宫别馆考古队调查华阴市境内,在此发现并详细调查了杨家城、瓦渣梁等10处秦汉时期遗址,采集到大量可供断代的遗物标本,为解决华阴境内秦汉时期遗址的性质提供了科学、详实的资料。其中杨家城遗址通常被认为是汉"华阴故城遗址",但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该遗址年代较晚,与文献记载的汉华阴县城不符,反而与汉集灵宫在年代和地望上非常吻合,应当是汉集灵宫遗址所在。考古队在杨家城遗址以东还发现了另外两个重要遗址—瓦渣梁与黄埔峪遗址,通过研究,发现这两个遗址当分别为汉华阴故城和华山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集灵宫 华阴故城 京师仓 华山祠
原文传递
基于D-S证据融合和直觉模糊贝叶斯网络双向推理的景区游客拥挤踩踏故障诊断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登峰 林萍萍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79-1992,共14页
针对不确定条件下景区游客拥挤踩踏故障诊断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直觉模糊贝叶斯网络双向推理模型.首先,利用直觉模糊集表示专家对贝叶斯网络节点先验概率信息的模糊语言判断,并基于模糊可能性-概率变换公式,得到不同专家给出的节点先... 针对不确定条件下景区游客拥挤踩踏故障诊断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直觉模糊贝叶斯网络双向推理模型.首先,利用直觉模糊集表示专家对贝叶斯网络节点先验概率信息的模糊语言判断,并基于模糊可能性-概率变换公式,得到不同专家给出的节点先验概率值.其次,运用D-S证据合成规则进行信息融合,得到节点先验概率值.最后,结合贝叶斯网络模型,实现贝叶斯双向推理和重要度分析,并以华山景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克服“去模糊化”方法导致的信息损失,为解决不确定环境下故障诊断和贝叶斯推理提供崭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模糊集 证据理论 模糊贝叶斯网络 华山旅游景区 故障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