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foraging habitats of Hume’s Pheasant (Syrmaticus humiae) in Dazhong Mountain, Yunnan, sou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5
1
作者 周伟 李宁 +3 位作者 邓忠坚 张庆 李明会 王学荣 《Chinese Birds》 2010年第4期236-243,共8页
We modeled foraging habitats of Hume’s Pheasant (Syrmaticus humiae) on a macro-habitat level using ArcGIS in an attempt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management and restoration of habitats. Field work was condu... We modeled foraging habitats of Hume’s Pheasant (Syrmaticus humiae) on a macro-habitat level using ArcGIS in an attempt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management and restoration of habitats. Field work was conducted from March to April in 2006 and 2008, and from October to November in 2005 and 2008 in Dazhong Mountain, Yunnan Province, southwestern China. The selection of ecological factors was estimated by means of a resource selection index, distance analysis and the method of hierarchical habitat selection. The foraging habitat patches were modeled spatially by ArcG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ctual and potential foraging patches overlapped considerably in spring and autumn. The number and total areas of patches in the autumn were smaller than those in the spring. The minimum and average areas of patches in the autumn were larger than those in the spring, while the maximum areas of actual and potential foraging patches in the autumn were equal to those in the spring. Similarity in the selection for survival and safety consideration in both seasons was the main strategy for landscape factors of habitats by Hume’s Pheasant, while seasonal difference in selecting a landscape matrix was their secondary strategy, affecting landscape factors in the habitat. Changes of foraging patches in both seasons reflect a difference of resources requirement by the bird. Fragmentation and miniaturization of foraging patches would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of a meta-population of Hume’s Pheas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e’s pheasant (syrmaticus humiae) foraging strategy habitat modeling habitat patch
下载PDF
广西黑颈长尾雉对夜宿地的选择 被引量:36
2
作者 蒋爱伍 周放 +3 位作者 陆舟 韩小静 孙仁杰 李相林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9-254,共6页
2003年12月、2004年5月和12月、2005年4月,通过野外调查及设置样方的方法对广西金钟山鸟类保护区黑颈长尾雉的夜宿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12个夜宿地,以夜宿树为中心做一个10m×10m和5个1m×1m的样方,记录夜宿树特征(种类... 2003年12月、2004年5月和12月、2005年4月,通过野外调查及设置样方的方法对广西金钟山鸟类保护区黑颈长尾雉的夜宿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12个夜宿地,以夜宿树为中心做一个10m×10m和5个1m×1m的样方,记录夜宿树特征(种类、胸径、栖枝高度、栖枝直径、栖枝上方盖度),测量每个样方的11个生境因子(海拔、林型、坡向、坡度、乔木层盖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距水源距离、距林缘距离、距道路距离和乔木密度);并随机设10个对照点,测量相同的生境因子。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夜宿地主要位于阔叶林中,一般,夜间在乔木上休息,一树栖息一只,也有2—3只同宿一树。黑颈长尾雉选择有一定坡度、林下灌木和草本较少以及在森林内部远离林缘并且乔木密度较大的地方作为夜宿地,其夜栖树主要为生境内的中等大小的阔叶树,栖枝直径约为2·5—4cm,栖处高度为2—5m,黑颈长尾雉夜宿地的选择与距水源距离的远近无关。影响黑颈长尾雉夜宿地选择的因素依次为:位置及林下植被、栖枝、天气。影响黑颈长尾雉夜宿地选择的最终原因可能是安全、舒适和栖息地转换的方便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长尾雉 夜宿地 生境因子 夜宿行为 广西
下载PDF
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栖息地选择周年变化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伟 周伟 +1 位作者 刘钊 李宁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9-508,共10页
采用比较利用和可利用栖息地的方法,分别对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秋冬季、春季和夏季栖息地展开调查。检验和Bonferroni置信区间分析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不同季节均偏向选择常绿阔叶林,偏向选择或回避选择的乔木、灌木和草本的种类不尽... 采用比较利用和可利用栖息地的方法,分别对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秋冬季、春季和夏季栖息地展开调查。检验和Bonferroni置信区间分析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不同季节均偏向选择常绿阔叶林,偏向选择或回避选择的乔木、灌木和草本的种类不尽相同。利用和可利用样方差异性检验显示,不同季节对地形因素的选择性不明显,仅夏季距水源距离一个因子差异显著;植被因子中,春季差异显著的仅有乔木层盖度因子,夏季有乔木密度、乔木层盖度、落叶层盖度和草本层盖度等4个因子,秋冬季有乔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和藤本密度等3个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季节利用样方负荷绝对值较大的因子在各主成分中的序位不尽相同,即栖息地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随季节发生变化。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表明,秋冬季与春季栖息地特征较接近,而与夏季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长尾雉 栖息地选择 生态因子 样方比较 哀牢山
下载PDF
黑颈长尾雉的巢址选择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伟才 李汉华 庾太林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84-588,共5页
2004年至2005年,在广西百色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对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中共发现5巢,其中3巢在针叶林中,2巢在灌草丛中。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的巢都是选择在向阳的东南坡且位于坡的下位,靠近林... 2004年至2005年,在广西百色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对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中共发现5巢,其中3巢在针叶林中,2巢在灌草丛中。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的巢都是选择在向阳的东南坡且位于坡的下位,靠近林缘、水源和林间小道。对巢址10 m×10 m和1 m×1 m植被样方不同层次盖度作统计发现,黑颈长尾雉巢址选择更多的依赖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盖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长尾雉 巢址选择
下载PDF
同域分布的黑颈长尾雉和白鹇冬季期觅食节律与时间分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辛桂瑜 张廷瑞 +5 位作者 陈金莲 严海连 刘玲 张嘉宏 李桂芬 贝永建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5-451,共7页
为了探究同域分布的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和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冬季觅食时间分配及分化,2017年和2018年冬季在广西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123台红外相机。结果:保护区内黑颈长尾雉和白鹇在冬季期觅食地存在重叠... 为了探究同域分布的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和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冬季觅食时间分配及分化,2017年和2018年冬季在广西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123台红外相机。结果:保护区内黑颈长尾雉和白鹇在冬季期觅食地存在重叠现象;在觅食时间分配上,黑颈长尾雉存在3个觅食高峰,分别在7:00—8:00、11:00—12:00和16:00—18:00,白鹇有2个觅食活动高峰,分别在10:00—11:00和14:00—15:00,白鹇的觅食高峰较黑颈长尾雉的往后推迟,出现了觅食时间分化。此外,调查发现黑颈长尾雉的雌、雄个体之间觅食活动存在一定差异:雌性个体的觅食时间段主要在7:00—8:00和13:00—14:00,雄性个体的主要在8:00—9:00和16:00—18:00,雌性个体的觅食活动高峰期要早于雄性个体。白鹇雌、雄个体的觅食活动节律具有相似性,都在9:00—14:00处于觅食活动的活跃期,其余时间觅食活动较低,但二者间的觅食高峰并不重叠(雌:10:00—11:00,雄:14:00—15:00)。调查结果表明:尽管黑颈长尾雉和白鹇在该保护区的分布区域存在部分重叠,但是通过觅食时间的分化,减缓竞争,有利于它们种群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长尾雉 白鹇 红外相机 觅食活动规律 生态位 冬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