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loring Mazu Worship at Fujian Assembly Hall in Hoi An,Vietnam
1
作者 ZHU Si YOU Qi-Dongmeng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Hoi An Ancient Town in Vietnam is not only a UNESCO(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World Heritage Site but also a convergence point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ultures.Throughout its hi... Hoi An Ancient Town in Vietnam is not only a UNESCO(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World Heritage Site but also a convergence point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ultures.Throughout its historical transitions,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Hoi An Ancient Town has been well preserved and developed,and the worship of Mazu,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Hoi An’s culture,is no exception.As far as is known,Hoi An in central Vietnam houses the most Mazu temples,including the Chung Wah Hall,the Guangzhou Assembly Hall,the Fujian Assembly Hall,the Teochew Assembly Hall,and the Hainan Assembly Hall,among others,with the Fujian Assembly Hall being the most vibrant center of Mazu worship.This study employs field surveys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Mazu worship practices at the Fujian Assembly Hall in Hoi An,Quang Nam Province,Vietn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zu worship Hoi An VIETNAM Chinese community
下载PDF
基于身份认证的BACnet/IP分析与改进
2
作者 谢鹏寿 朱家锋 +3 位作者 康永平 冯涛 李威 冉玉翔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7-243,共17页
为了解决BACnet/IP身份认证存在多种可攻击漏洞和密钥泄露带来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安全增强的BACnet/IP-SA协议认证方案。研究协议身份认证消息流模型,基于着色Petri网理论和CPNTools对身份认证消息流建模,采用Dolev-Yao攻击者模型和... 为了解决BACnet/IP身份认证存在多种可攻击漏洞和密钥泄露带来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安全增强的BACnet/IP-SA协议认证方案。研究协议身份认证消息流模型,基于着色Petri网理论和CPNTools对身份认证消息流建模,采用Dolev-Yao攻击者模型和形式化分析方法对BACnet/IP进行安全性分析,发现协议漏洞并提出改进方案。BACnet/IP-SA协议使用设备的伪身份来保护真实身份信息,使用PUF响应进行认证,通过多信息集合的验证值来验证端身份的真实性并生成会话密钥。结合BAN逻辑和非形式化方法,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证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有效抵抗多类攻击和密钥泄露带来的安全威胁,在减少计算开销的同时增强了协议身份认证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NET/IP 形式化分析 着色PETRI网 BAN逻辑 协议改进
下载PDF
非法采矿罪的保护法益与违法性认定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东飞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4,共14页
非法采矿罪的保护法益包括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矿产资源的完好性及生态环境。其中,矿产资源所有权是本罪必然侵犯的法益,而矿产资源的完好性与生态环境可谓选择性法益。取得采矿许可证而开采的,原则上排除非法采矿罪的违法性,但特... 非法采矿罪的保护法益包括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矿产资源的完好性及生态环境。其中,矿产资源所有权是本罪必然侵犯的法益,而矿产资源的完好性与生态环境可谓选择性法益。取得采矿许可证而开采的,原则上排除非法采矿罪的违法性,但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构成非法采矿罪;未取得采矿许可证而开采的,原则上构成非法采矿罪,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排除非法采矿罪的违法性。采矿许可(证)属于解禁性许可,行为人通过贿赂、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采矿许可证而开采矿产资源的,并不阻却违法性,应构成非法采矿罪。但是基于具体行政行为的公定力,在程序上应当由作出采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其上级行政机关撤销许可后,司法机关方可认定为非法采矿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采矿罪 保护法益 采矿许可证 解禁性许可
下载PDF
基于耳石微化学的长江禁捕前后鄱阳湖都昌水域刀鲚群体动态变化研究
4
作者 姜涛 杨健 +2 位作者 刘洪波 陈修报 薛竣仁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6,共9页
为了解长江禁捕对鄱阳湖都昌南部水域刀鲚(Coilia nasus)资源的影响,利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分别对该水域禁捕前(2014年)和禁捕后(2019年)刀鲚的洄游生态学特征开展了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刀鲚个体耳石自核心至边缘均依次具有锶钙比(... 为了解长江禁捕对鄱阳湖都昌南部水域刀鲚(Coilia nasus)资源的影响,利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分别对该水域禁捕前(2014年)和禁捕后(2019年)刀鲚的洄游生态学特征开展了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刀鲚个体耳石自核心至边缘均依次具有锶钙比(Sr/Ca×1000)<3、3~7以及<3的生境履历特征,表现为典型的溯河洄游履历。禁捕后刀鲚数量(17尾)明显多于禁捕前(2尾),体长[(28.1±2.3)cm]也长于禁捕前[(21.3±4.7)cm],且长于禁捕前的已有报道。此外,刀鲚耳石边缘低值区呈现多样化特征[2014年(125.0±63.6)μm、80~170μm,2019年(173.5±73.6)μm、20~290μm],表现出多个上溯群体在该水域混栖的现象。结合该水域多数个体性腺尚未成熟,且都昌南部水域(大矶山至和合乡水域)是刀鲚群体自江湖通道出入鄱阳湖中部和南部湖区及通湖河流(如饶河、信江等)的必经之路,得出都昌水域主要行使刀鲚洄游通道的生态功能,亟须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 耳石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 长江禁渔 鄱阳湖 都昌水域
下载PDF
用能权交易制度对城市碳排放绩效改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剑波 周宗康 张宽元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6,共11页
用能权交易制度作为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对改善城市碳排放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6~2022年我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用能权交易制度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作用机制及其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 用能权交易制度作为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对改善城市碳排放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6~2022年我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用能权交易制度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作用机制及其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用能权交易制度显著降低城市碳强度和提升碳全要素生产率;(2)用能权交易制度有利于非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碳强度的降低,同时也有利于非老工业基地和非资源型城市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3)用能权交易制度主要通过结构效应、创新效应和监管效应等途径改善城市碳排放绩效;(4)用能权交易制度的碳排放改善作用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能够实现环境红利和社会福利相容发展。因此,稳步扩大试点政策范围,积极探索实现路径和推进区域协同是实现绿色低碳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能权交易制度 碳强度 碳全要素生产率 双重差分法 碳排放绩效 溢出效应
下载PDF
青海湖官方祭祀的历史沿革与神圣性确立
6
作者 刘子平 马成俊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6,共8页
青海湖官方祭祀是特殊的文化事象,它根植于中华土壤,并从四海祭祀中分离出来成为官方重要的祭祀活动。明清期间,经国家的社会治理后青海湖的神圣性得以确立并开始近祭会盟;民国时期,青海湖官方祭祀不断革新,使其成为环湖地区的特色文化... 青海湖官方祭祀是特殊的文化事象,它根植于中华土壤,并从四海祭祀中分离出来成为官方重要的祭祀活动。明清期间,经国家的社会治理后青海湖的神圣性得以确立并开始近祭会盟;民国时期,青海湖官方祭祀不断革新,使其成为环湖地区的特色文化事象。梳理该文化事象历史,认为青海湖官方祭祀虽然是统治者维系统治权的工具,但在促进国家统一、边疆稳定、地方文化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国家意志建构地方文化中的典型;对我们当下如何建设共建、共享的精神文化空间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官方祭祀 历史沿革 神圣性 文化功能
下载PDF
宋代民间信仰探微——以岁时节令习俗为中心
7
作者 王慧杰 薛志清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10,68,共4页
节日民俗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为节日增添娱乐色彩,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将民间信仰注入其中,并通过一定的仪式呈现和反映。传统节日延续至宋趋于定型。重阳、端午和元旦,避灾驱邪和避瘟除病是其重要主题;元日、立春和晦日的祈... 节日民俗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为节日增添娱乐色彩,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将民间信仰注入其中,并通过一定的仪式呈现和反映。传统节日延续至宋趋于定型。重阳、端午和元旦,避灾驱邪和避瘟除病是其重要主题;元日、立春和晦日的祈富和送穷活动,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七夕、社日乞巧乞聪明则传达了男女对自身角色的认同和对未来生活的祈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民间信仰 岁时节令
下载PDF
论班华心育思想的实践来源、理论建构与鲜明特点
8
作者 刘守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9,共12页
班华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育论学科的开创者、中国特色心育理论的探索者。班华心育思想涵括心育学科的方方面面,他从理论上论述了心育是什么,即心育的概念与对象;心育为什么,即心育的重要性;心育怎么做,即心育实施等一系列问题... 班华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育论学科的开创者、中国特色心育理论的探索者。班华心育思想涵括心育学科的方方面面,他从理论上论述了心育是什么,即心育的概念与对象;心育为什么,即心育的重要性;心育怎么做,即心育实施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心育理论体系。研究探讨其心育思想是新时代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对丰富完善中国特色心育理论、指导中小学心育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强的实践价值。问题激发是其心育思想的实践来源,学术省思是其心育思想的理论建构。其心育思想的鲜明特点是:在心育面向上,关注世界,更重本土;在心育性质上,关注矫正,更重发展;在心育对象上,关注全体,更重儿童;在心育与德育关系上,关注独立,更重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华 心育论 心育思想
下载PDF
神圣与世俗:凉山彝族祖先崇拜与家支社会
9
作者 王敏 杨杨 《怀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8-46,共9页
凉山彝族祖先崇拜诞生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初现时期,祖先崇拜中的矛盾情感,使彝人世俗化的信仰动机过渡至神圣崇拜行动层面。彝族祖先崇拜并非泛祖先崇拜,具有我向性的特点,信仰者和信仰对象范围由世俗社会的家支规模决定。彝族祖先崇拜... 凉山彝族祖先崇拜诞生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初现时期,祖先崇拜中的矛盾情感,使彝人世俗化的信仰动机过渡至神圣崇拜行动层面。彝族祖先崇拜并非泛祖先崇拜,具有我向性的特点,信仰者和信仰对象范围由世俗社会的家支规模决定。彝族祖先崇拜是彝族家支制度在神圣信仰世界的投射,反映了信仰本身所依存的社会结构的特点,凉山彝族祖先崇拜和家支社会的交融,论证了涂尔干的经典命题“宗教起源于社会”。凉山彝族的祖先崇拜和家支制度同中国自古即有的崇祖重宗思想一脉相承,具有中华文化共同性的特征,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其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 祖先崇拜 家支制度
下载PDF
中国纸和纸制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10
作者 蒋宏飞 陈勇 《林草政策研究》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中国加入WTO之后,加工贸易成为中国纸和纸质品最重要的贸易方式。文中总结中国纸和纸制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废纸禁令对中国纸和纸质品加工贸易的影响,认为在此背景下,中国纸和纸制品加工贸易仍将稳定发展、纸和纸制品加工贸易或将向... 中国加入WTO之后,加工贸易成为中国纸和纸质品最重要的贸易方式。文中总结中国纸和纸制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废纸禁令对中国纸和纸质品加工贸易的影响,认为在此背景下,中国纸和纸制品加工贸易仍将稳定发展、纸和纸制品加工贸易或将向进料加工倾斜,并据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促进纸和纸制品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升级优化,二是持续深化纸和纸制品加工贸易产业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三是拓宽纸和纸制品加工贸易市场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和纸制品 加工贸易 废纸禁令
下载PDF
“禁米出省”与“外运济仇”——上海米商、江苏省政府与1928年禁米风波
11
作者 张卫东 叶宁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4,共10页
20世纪20年代,上海粮食供需严重失衡,粮价高涨,而且时常出现米荒,时人对粮食状况普遍感到悲观。1928年,江苏省在“济南惨案”后禁止向日本出口粮食,次年又实施了严厉的禁米出省政策。上海总商会提出查禁米粮出境,要求政府防止米粮出省... 20世纪20年代,上海粮食供需严重失衡,粮价高涨,而且时常出现米荒,时人对粮食状况普遍感到悲观。1928年,江苏省在“济南惨案”后禁止向日本出口粮食,次年又实施了严厉的禁米出省政策。上海总商会提出查禁米粮出境,要求政府防止米粮出省来保护上海商人的利益。但江苏省政府对于上海方面的说法并不认同,对禁米的侧重也似乎并不是禁止米粮出省,而是禁止米粮“外运济仇”,强调“商人不分本省及他省”都一体遵照查验米粮护照的办法执行,这就把上海米商变成了主要防范对象。上海米商的权益不仅没有巩固,反而受到了威胁,由此生出了“群起反对”的风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问题 禁米 上海米商 江苏省政府
下载PDF
班彪《王命论》及其经典化历程
12
作者 龙文玲 张莹莹 《铜仁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24,41,共8页
《王命论》创作于两汉之际,当时政局剧变、思想混乱。班彪有感于时事多艰、隗嚣企图据陇称雄的现实,作文希望能警醒隗嚣以救时难。文章融史论于政论,从天道、人事两个角度阐释了刘氏获得政权之因,特别强调统治者“顺天应民”的重要性,... 《王命论》创作于两汉之际,当时政局剧变、思想混乱。班彪有感于时事多艰、隗嚣企图据陇称雄的现实,作文希望能警醒隗嚣以救时难。文章融史论于政论,从天道、人事两个角度阐释了刘氏获得政权之因,特别强调统治者“顺天应民”的重要性,体现了班彪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力,客观上反映了身处乱世的人民渴望统一和平的集体愿望。该文最早被班固《汉书·叙传》有意收录,随着《文选》等汉魏六朝早期典籍的载录,以及众多文人的化用、模仿、评析,最终成为代表东汉论体最高成就的典范作品。班彪对历史与现实敏锐观察,融史论于政论的高超技巧,析理透彻的论说方式,至今仍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彪 《王命论》 经典化
下载PDF
商周时期图腾崇拜文化变迁与鸟禽类意象群的演化
13
作者 邵炳军 谷文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4-151,共8页
商周时期的诗人们将远古时代神鸟图腾物中的祖先神之象、物候之象、司马之象、礼仪之象、凶猛之象、阳刚之象、慈祥之象、怪鸟之象、益鸟之象等意象原型,逐渐转换成为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婚恋之象、贤者之象、政治生态环境之象、社会生活... 商周时期的诗人们将远古时代神鸟图腾物中的祖先神之象、物候之象、司马之象、礼仪之象、凶猛之象、阳刚之象、慈祥之象、怪鸟之象、益鸟之象等意象原型,逐渐转换成为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婚恋之象、贤者之象、政治生态环境之象、社会生活现象之象;同时,他们以“鸒”自由求食之象来象征太子宜臼被废嫡而失位,以捕“雉”之象来象征小人得志而君子罹祸。这些鸟禽类意象以图腾崇拜为前提,原始象征意义变得隐蔽,习惯性联想形式成为显性因素,从而显示出由图腾对象到占卜形式,再到民俗物候乃至审美意义动态变化的发展链条。由于鸟禽意象中融入了作者对自然观察的感受,展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与政治生态环境,使原始兴象所体现的习惯性联想与象征之间具有更多的相似点。诗人们以此来建立意义与兴象之间的多种关联,自然表现出多种象征意蕴,让读者产生一种感官愉悦之美、心灵愉悦之美与时空意识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时期 图腾崇拜 文化变迁 鸟禽类 意象群演化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禁令建构研究
14
作者 刘蓓 林光骏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8期80-83,共4页
时下个人信息权益保护链条有断裂现象,事后诉讼救济正在司法摸索中,然而事前救济路径呈现闭塞状态,个人信息侵害具有区别于传统人格权损害的特性,亟须构建一种崭新有效的事前救济制度,即“个人信息保护禁令”。其可行性体现在“个人信... 时下个人信息权益保护链条有断裂现象,事后诉讼救济正在司法摸索中,然而事前救济路径呈现闭塞状态,个人信息侵害具有区别于传统人格权损害的特性,亟须构建一种崭新有效的事前救济制度,即“个人信息保护禁令”。其可行性体现在“个人信息保护禁令”可以比照人身安全保护令定性和构建,并且可以依据个人信息敏感度分层动态适用。在此基础上对个人信息保护禁令之申请条件、请求内容、效力期限进行逐一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权益 人格权禁令 个人信息保护禁令
下载PDF
“朱圉山”“崦嵫山”得名与秦人西迁考论
15
作者 董芬芬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7,共9页
清华简《系年》谓周成王“西迁商盖之民于邾圉”为秦先人,此“邾圉”即“朱圉”,指甘肃天水甘谷西南的朱圉山。“邾”与“朱”相通,朱圉山之“朱”即“邾”,指邾娄。早期邾娄诸族居于东奄之地,战败后有部分西迁至朱圉山一带,“朱圉”意... 清华简《系年》谓周成王“西迁商盖之民于邾圉”为秦先人,此“邾圉”即“朱圉”,指甘肃天水甘谷西南的朱圉山。“邾”与“朱”相通,朱圉山之“朱”即“邾”,指邾娄。早期邾娄诸族居于东奄之地,战败后有部分西迁至朱圉山一带,“朱圉”意为邾娄聚居之地。神话传说中的崦嵫山应为朱圉山,“崦嵫”意为东奄人聚居之地。“朱圉山”“崦嵫山”两个名称都是东奄邾娄西迁的群体记忆。秦人与东奄诸族的凤鸟崇拜,是伏羲风姓、八卦的体现与变迁。伏羲文化源于秦陇,盛于关中、中原,炎黄之战后随炎帝部族向四方传播,无论部族如何分化、迁徙,伏羲的八卦标志始终可辨。西迁至朱圉山一带的东奄邾娄,在伏羲文化的发祥地苦心经营,最终发展壮大。秦人的迁徙、来源是反映早期华夏民族分化与融合的个案,体现的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和演进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圉山 崦嵫山 “秦人东来说” 秦人西迁 凤鸟崇拜 伏羲八卦
下载PDF
所谓班固撰《高祖沛泗水亭碑铭》再认识
16
作者 徐冲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153,216,217,共12页
中古以降,所谓班固撰《高祖沛泗水亭碑铭》流传甚广,见于多种史注、地志、类书、政书等。宋人编《古文苑》收录了包括《十八侯铭》在内的完整铭文。从结构与内容看,这是一篇由“序文”和“正文”构成且旨在“叙将十八,赞述股肱”的东汉... 中古以降,所谓班固撰《高祖沛泗水亭碑铭》流传甚广,见于多种史注、地志、类书、政书等。宋人编《古文苑》收录了包括《十八侯铭》在内的完整铭文。从结构与内容看,这是一篇由“序文”和“正文”构成且旨在“叙将十八,赞述股肱”的东汉作品。表面上对应高祖功臣“十八侯”,真正的话语模板却是东汉“中兴二十八将”,是明帝永平年间确立这一新制后的产物。这一作品对应一尊立于沛县泗水亭高祖庙前的巨大石碑,并非东汉前期班固奉章帝之命撰作,或与丰县的“高祖感应碑”一样,同为桓帝延熹十年丰令刘亹所立。碑文传为班固作品乃至收入文集,与南朝后期“汉书学”的发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固 《高祖沛泗水亭碑铭》 《十八侯铭》 东汉 石刻文化
下载PDF
祠堂记与古代文人祠祀的集体认同
17
作者 赵宏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8,共11页
古代文人祠祀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其祠祀动机相较于传统的先贤崇祀更为特殊。士人群体奉祀文人不仅因为他们的文学才能,更出于对文人高尚品格和多舛命途的认可与同情。这些行为和观念在文人祠堂记的书写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祠堂记... 古代文人祠祀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其祠祀动机相较于传统的先贤崇祀更为特殊。士人群体奉祀文人不仅因为他们的文学才能,更出于对文人高尚品格和多舛命途的认可与同情。这些行为和观念在文人祠堂记的书写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祠堂记不仅载录和揭示了文人奉祀的来源及意义,还展现了士人群体如何精心塑造和维护文人形象,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特定集体性意识。可以说,文人祠祀承载了古代社会对文人价值的公共认知,而这些认知在相关祠堂记对奉祀对象文人身份的塑造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凝聚了士人群体对“文人”这一社会形象的集体心理与命运共鸣。此外,一些文学批评的共识也在祠堂记书写中得到体现,这不仅展现了士人群体的文学集体观念,而且进一步推动了文人形象的塑造和文人价值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贤祠 祠祀 祠堂记 文人 集体意识
下载PDF
非遗语境中的文化内涵“深描”:苗族“祭鼓”仪式活动的古经辞语汇释译
18
作者 吴正彪 骆科俊 《凯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15,共6页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的民族性是文化民族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会通过语言的积淀得到反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解读,同样离不开从民族语言入手进行“深描”式的科学阐释。关于苗族“鼓藏节”的调查与研究,这...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的民族性是文化民族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会通过语言的积淀得到反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解读,同样离不开从民族语言入手进行“深描”式的科学阐释。关于苗族“鼓藏节”的调查与研究,这是一项以“祭鼓”作为民族关键符号的祭祀祖先神灵活动,同时也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鼓藏节”的“祭鼓”活动中,其内容通过古经辞的丰富语汇得到呈现,而“祭鼓”仪式活动的古经辞语汇释译,不但是研究这一节日文化“深描”的基础,也是从“指称论”的语言哲学理论视角出发,准确地理解和解读苗族文化真实性的一个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祭鼓”仪式 语汇释译
下载PDF
兴隆洼文化头盖骨牌饰研究
19
作者 徐昭峰 逄馥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4,共14页
头盖骨牌饰在兴隆洼文化中出土数量较少,但其往往出土于墓主人贴身的位置,以及所用材质的特殊性,表明头盖骨牌饰与祖先崇拜有着密切关系,是原始宗教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器物之一。三件头盖骨牌饰分别代表了人面饰、臂饰、祭祀法器三个系统... 头盖骨牌饰在兴隆洼文化中出土数量较少,但其往往出土于墓主人贴身的位置,以及所用材质的特殊性,表明头盖骨牌饰与祖先崇拜有着密切关系,是原始宗教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器物之一。三件头盖骨牌饰分别代表了人面饰、臂饰、祭祀法器三个系统。祭祀法器随着红山文化的消亡,也渐渐失去其原本的作用而消失。人面饰和臂饰则在文化交流中进入中原地区,并发展为青铜人面像和青铜兽面牌饰。青铜人面像在商周时期进一步影响到四川、陕西等地,使当地出现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人面像;在汉代其作为百戏中的面具和仪式面舆继续流传,并衍生出了丧葬面具这一功能,而这一功能在辽代墓葬中亦有发现。臂饰与人面饰的发展脉络基本一致,商周时期其功能也一直被保留,被用于作为彰显身份地位的礼仪性用具且与宗教祭祀活动有着一定关系;秦汉时期,臂饰发展为臂鞲,更注重实用功能,并得到广泛流传;但是其最初的作用并未消失,至辽代仍可见用于彰显身份地位的礼仪性臂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盖骨牌饰 祖先崇拜 青铜人面像 青铜兽面牌饰 臂鞲
下载PDF
鄱阳湖禁捕前后鳜(Siniperca chuatsi)生长特性及种群参数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子君 章海鑫 +5 位作者 张桂芳 王昌来 余建芳 阙祥尧 冯广朋 张燕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0-231,共12页
【目的】旨在研究禁捕对鄱阳湖鳜(Siniperca chuatsi)生长特性和种群参数的影响,了解鄱阳湖鳜种群恢复情况,为鄱阳湖鳜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以及评估禁捕效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使用FiSATⅡ软件分析禁捕前(2016—2019年)和禁捕后(2... 【目的】旨在研究禁捕对鄱阳湖鳜(Siniperca chuatsi)生长特性和种群参数的影响,了解鄱阳湖鳜种群恢复情况,为鄱阳湖鳜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以及评估禁捕效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使用FiSATⅡ软件分析禁捕前(2016—2019年)和禁捕后(2020—2022年)湖区6个采样区域的鳜资源调查数据,评估鄱阳湖鳜资源状态和生长特征。【结果】鳜平均体长和体质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且禁捕后鳜平均体长[(316.20±95.55)mm]和体质量[(1104.80±927.90)g]均显著高于(P<0.05)禁捕前的鳜平均体长[(213.22±63.90)mm]和体质量[(294.07±272.47)g],禁捕后鳜体长大于200 mm或体质量大于250 g的个体数量占比增加,体长变动系数的平均值(SVL=29.14±3.64)显著小于(P<0.05)禁捕前(SVL=35.01±3.46);禁捕后鳜生长参数平均值(K=0.49±0.15、b=3.1651±0.0892)大于禁捕前(K=0.41±0.10;b=3.0715±0.2276),鳜渐进体长[L_(∞)=(581.0±84.9)mm]、渐进体质量[W∞=(6270.77±3088.52)g]和生长性能指数(φ’=5.198±0.233)的平均值均大于禁捕前[L_(∞)=(420.0±61.8)mm;W∞=(2188.44±941.19)g;φ’=(4.846±0.221)];鳜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在禁捕后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禁捕后鳜平均拐点年龄(2.25龄)相比于禁捕前(2.48龄)降低,但对应平均拐点体长[L_(i)=(278.61±101.30)mm]和拐点体质量[W_(i)=(1269.01±482.86)g]相比于禁捕前[L_(i)=(242.20±70.69)mm;W_(i)=(460.28±403.67)g]有所增加;禁捕后平均捕捞死亡率(u=0.29±0.01)显著小于(P<0.05)禁捕前(u=0.35±0.03),各采样点鳜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也大于禁捕前。【结论】禁捕可以改善鄱阳湖鳜资源小型化的趋势,提高鳜的种群数量,对恢复鳜资源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捕 鄱阳湖 生长特性 资源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