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seismic changes of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and six aftershocks recorded by four deformation instruments at Xuzhou seismostation
1
作者 zhong Jiongrong Wang Jun Xu Ge Jiang Haolin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1年第2期58-65,共8页
Co-seismic changes of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and six strong aftershocks were recorded by 4 digital deformation instruments at Xuzhou seismostation at an cpicentral distance of 1392 km.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tr... Co-seismic changes of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and six strong aftershocks were recorded by 4 digital deformation instruments at Xuzhou seismostation at an cpicentral distance of 1392 km.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traln-step changes and wave motions are caused by the arrival of the corresponding surface waves. The shape and size of the step changes and the response time were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instruments, even they were located in the same rock body only 7.65 m to 10.57 m apart. This difference is probably a reflection of different instrument properties, such as sensitivity and frequency response. The earthquake-caused stress changes, which were mainly compression in Xuzhou, had an important triggering effect on far-field strain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msS. 0 earthquake earthquake motion deformation co-seismic response dynamic stress trigger Xuzhou seismostation
下载PDF
Iono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disturbance associated with May 12, 2008,Wenchuan earthquake 被引量:3
2
作者 Li Jianyong Meng Guojie +3 位作者 You Xinzhao Zhang Rui Shi Hongbo Han Yufei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5年第2期126-134,共9页
Possible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relating to the May 12, 2008, MsS.0 Wenchuan earthquake were identified by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derived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ion- osonde observations, the glob... Possible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relating to the May 12, 2008, MsS.0 Wenchuan earthquake were identified by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derived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ion- osonde observations, the global ionospheric map (GIM), and electron density profiles detected by the Constellation Observation System for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 Climate (COSMIC). We applied a statistical test to detect anomalous TEC signals and found that a unique enhancement in TEC, recorded at 16 GPS stations, appeared on May 9, 2008. The critical fre- quency at F2 peak (foF2), observed by the Chinese ionosondes, and maximal plasma frequency, derived from COSMIC data, revealed a characteristic similar to GPS TEC variations. The GIM showed that the anomalous variations of May 9 were located southeast of the epicenter. Using GPS data from 13 stations near the epicenter, we analyzed the TEC variations of satellite orbit traces during 04:00-11:00 UT. We found that TEC decreased to the east and increased to the southeast of the epicenter during this perio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bnormal disturbance on May 9 was probably an ionosphenc precursor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of May 12, 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ospheric disturbanc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wenchuan earthquake Global ionospheric map (GIM) COSMIC F0F2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CMONOC)
下载PDF
Variation of the Energy Field of Longmenshan Fault Zone before the Wenchuan M_S 8. 0 Earthquake
3
作者 Yang Mingzhi Ma Heqi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2年第3期355-364,共10页
During the process of preparation and occurrence of a large earthquake, the stress-strain state along the fault zone has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weak seismicity around the fault zone. The seismic energy release near t... During the process of preparation and occurrence of a large earthquake, the stress-strain state along the fault zone has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weak seismicity around the fault zone. The seismic energy release near the fault zone before an earthquake can better reflect the dynamic process of earthquake preparation. Thus,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natural orthogonal function expansion has been adopted to discuss the time variation about the energy field of the seismic activity along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before the Wenchuan MsS. 0 earthquake, 2008. The results show that evident short-term rise changes appeared in the time factors of the typical field corresponding to several key eigenvalues of the energy field along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before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probably being the short-term anomaly message for this earthquake. Through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earthquake examples such as the 1976 Tangshan earthquake, the authors think that the study of time variation of energy field of seismicity along active fault zone will be helpful for conducting intentional and intensive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forecast in active fault regions with high seismic risk based on medium- and long-term earthquake trend judg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menshan fault zone Energy field Natural orthogonal function expansion Time factor anomaly wenchuan ms8. 0 earthquake
下载PDF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_s8.0 Wenchuan Earthquake of 2008 and the Anomalies of Earth Resistivity Observed at Qingdao Seismic Station
4
作者 Zhang Jihong Zhao Guoze +2 位作者 Wang Jinsheng Tang Tingmei Qi Lijie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1年第2期158-165,共8页
Near-surface earth resistivity and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anomalies were recorded at Qingdao seismic observatory of Shandong Provi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of May 12,2008.The observed data of... Near-surface earth resistivity and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anomalies were recorded at Qingdao seismic observatory of Shandong Provi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of May 12,2008.The observed data of earth resistivity at the observatory revealed that the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dropped and the resistivity increased.It is postulated that in the special tectonic setting at Qingdao observatory,the variation of stress and strain caused the change of water level beneath the station,thus,leading to the variation of earth resistivit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ation of stress field and the change of earth resistivity before earthquake is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ms8. 0 earthquake Earth resistivity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Stress field
下载PDF
汶川地震(Ms8.0)地表破裂及其同震右旋斜向逆冲作用 被引量:146
5
作者 李海兵 付小方 +8 位作者 Jerome VAN DER WOERD 司家亮 王宗秀 侯立玮 邱祝礼 李宁 吴富晓 许志琴 Paul TAPPONNIER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23-1643,共21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MS8.0),地震不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形成了迄今为止空间上分布最为复杂、长度最大的逆冲型同震地表破裂带。通过多次野外考查表明,汶川地震(MS8.0...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MS8.0),地震不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形成了迄今为止空间上分布最为复杂、长度最大的逆冲型同震地表破裂带。通过多次野外考查表明,汶川地震(MS8.0)在龙门山断裂带上至少使两条NE走向、倾向NW的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同时发生地表破裂,并沿映秀-北川断裂产生的地表破裂带长度约275km,以逆冲运动伴随右旋走滑为其破裂特征,最大垂直位移量约11m,最大右旋走滑位移量至少约12m;沿灌县-安县断裂产生的地表破裂带长度约80km,表现为纯逆冲运动的破裂特征,最大垂直位移量约4m;另外发育一条长约6km呈NW走向连接于映秀-北川破裂带和汉旺破裂带的小鱼洞破裂带,以左旋走滑兼有逆冲运动为特征。地表破裂基本沿袭早先活动断裂带上,并使早先抬高的地貌更加抬高,表明龙门山地区地震在同一断裂带上重复发生过,并且无数次地震活动(包括类似汶川MS8.0地震的强震)的累积,逐渐形成了现今的龙门山。根据同震断裂面以及断裂面上的擦痕分析表明,汶川地震是由两次破裂事件叠加而成,初期破裂以逆冲运动为主,后期破裂以右旋走滑为主,这种破裂过程与地震波数据反演结果(陈运泰等,2008;Ji,2008;王为民等,2008)一致。在地表破裂带南段(映秀—清平段)叠加了两次不同性质的破裂过程,北段(北川—南坝段)只反映了第二次破裂事件的过程。利用长期滑移速率与汶川地震同震位移对比,估算出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类似汶川地震(MS8.0)的强震复发周期为3000~6000a。通过对比研究,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和东昆仑山与龙门山具有很相似的转换挤压构造特征,斜向逆冲作用是青藏高原周缘山脉快速崛起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ms 8.0) 地表破裂带 同震位移 斜向逆冲 快速崛起 青藏高原
下载PDF
Analysis on Tectonic Movement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before the Wenchuan M_S 8. 0 Great Earthquake
6
作者 Ping Jianjun Jiang Zaisen +3 位作者 Feng Xiangdong Ping Caipeng Shan Lianjun Wang Xia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4年第3期299-310,共12页
On the basis of elastic rebound theory,using the horizontal velocity field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calculated from GPS data during three observation periods from 1999 to 2007,the velocity components that are parallel ... On the basis of elastic rebound theory,using the horizontal velocity field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calculated from GPS data during three observation periods from 1999 to 2007,the velocity components that are parallel and plumb to the fault zone a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for different periods,and then relative ground movements of two sides of the fault zone are analyzed with power function fitting and graph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ground movement shows right-lateral shear deformation before the Wenchuan MS8. 0 earthquake,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movement was hindered by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Thus,this result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distinguishing the elastic strain energy accumulation and deformation anomaly in an earthquake preparation process,and for conducting further research on earthquake pred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MENSHAN GPS Right-lateral shear Elastic strain The wenchuanms8. 0 earthquake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前区域地壳运动与变形动态过程 被引量:121
7
作者 江在森 方颖 +3 位作者 武艳强 王敏 杜方 平建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5-518,共14页
利用GPS等观测资料研究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的区域地壳运动与构造变形、应变积累,以及大区域地壳运动微动态变化过程,结合同震位移场分布等分析、讨论了汶川地震前近10年区域地壳变形的表象所反映的大震孕震最后阶段的物理过程.结... 利用GPS等观测资料研究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的区域地壳运动与构造变形、应变积累,以及大区域地壳运动微动态变化过程,结合同震位移场分布等分析、讨论了汶川地震前近10年区域地壳变形的表象所反映的大震孕震最后阶段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发生汶川8.0级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1999-2004年相对稳定的华南地块无明显的相对运动,2004-2007年有一定程度的相对运动显示,以右旋活动为主,年速率为1. 6mm/a.龙门山断裂带西北侧的巴颜喀拉地块东部为右旋剪切为主兼有推挤的大尺度缓慢变形状态,右旋扭动变形率为2.1±0.2(10^(-8)/a),地壳总体缩短变形率为-0.7±0.1(10^(-8)/a).由GPS基准站资料计算的基线时间序列显示,2005年以来大尺度北东向地壳缩短的相对运动明显增强,青藏块体相对华南地块的北东向运动明显增强.对汶川大地震前应变积累的特殊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分析认为,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是四川盆地西缘的龙门山断裂带受到其西侧巴颜喀拉地块推挤导致大尺度、长时期、缓慢的地壳应变积累的结果.在发震前不仅龙门山断裂带为显著闭锁状态,且孕震区域可能存在地壳弹性变形趋于极限后难以发生变形的相持阶段,大尺度地壳运动与动力环境的动态变化对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有促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0地震 GPS 地壳运动与变形 动态过程 孕震过程
下载PDF
2008年汶川大地震震源机制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74
8
作者 张勇 许力生 陈运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9-389,共11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恒定破裂速度和固定子事件震源时间函数的假定、利用远场地震波形资料获取大地,震震源机制的时空变化图像的线性反演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及个球范围内48个台站的长周期波形资料反演建立了2008年汶川M_S8.0地震的震源...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恒定破裂速度和固定子事件震源时间函数的假定、利用远场地震波形资料获取大地,震震源机制的时空变化图像的线性反演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及个球范围内48个台站的长周期波形资料反演建立了2008年汶川M_S8.0地震的震源机制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图像.根据这个图像可知,汶川大地震断层的西南端震源机制接近于逆冲,随着破裂向东北方向延伸,震源机制的走滑分量逐渐增大,走滑分量超过逆冲分量的转折点在震中东北大约190 km的位置.为了检验反演方法的有效性和反演结果的可靠性,我们特别设计了一个数值试验对反演结果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们在本文中提出的反演方法是有效的,关于汶川大地震的反演结果也是可靠的(除长周期信号较弱的一段外).通过比较发现,反演结果与震后野外考察的结果也相当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 ms8.0地震 线性反演方法 可变震源机制 破裂过程
下载PDF
汶川M_s8.0级地震发生背景与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章立 赵翠萍 +4 位作者 王勤彩 华卫 周连庆 史海霞 陈翰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5-463,共9页
本文首先阐明汶川M_S8.0级地震发生在由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和地震震中分布所确定的武都——松潘—茂汶—汶川—沪定地震带上.汶川地震所在地段是地震前兆和中小地震(M≤7.0)的空白区,震前出现明显的孕震空区,M_S8.0级地震发生在空区周围... 本文首先阐明汶川M_S8.0级地震发生在由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和地震震中分布所确定的武都——松潘—茂汶—汶川—沪定地震带上.汶川地震所在地段是地震前兆和中小地震(M≤7.0)的空白区,震前出现明显的孕震空区,M_S8.0级地震发生在空区周围区域中小地震活动峰值之后的减少段里.地震的破裂超出孕震空区范围,空区内、外余震活动呈现出不同的衰减特征,依此将余震活动分为WS和NE两个区段.地震破裂过程、4级以上余震矩张量及震区应力场反演和余震应力降的测定结果表明.两个区域的位错、余震机制解和应力降及最大主应力的方向等明显有别.根据这些特征和地震应力触发的研究,推测NE段地震的发生可能是由WS段主破裂的发生所触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地震空区 序列衰减 分段性 应力触发
下载PDF
2008年汶川地震断层北川段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及地震地质灾害效应 被引量:54
10
作者 付碧宏 时丕龙 +3 位作者 王萍 李琦 孔屏 郑国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5-495,共11页
2008年5月12日M_S8.0汶川大地震的主要发震断层是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北川断裂.本研究通过地震后的实地调查和地震前后高空间分辨率航空与卫星影像的解译,对映秀—北川断裂带北川段(擂鼓镇—曲山镇)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 2008年5月12日M_S8.0汶川大地震的主要发震断层是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北川断裂.本研究通过地震后的实地调查和地震前后高空间分辨率航空与卫星影像的解译,对映秀—北川断裂带北川段(擂鼓镇—曲山镇)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及相关地震地质灾害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12汶川大地震沿映秀—北川断裂带产生的地表破裂带正穿过北川县城曲山镇中心,并在曲山镇周围诱发了一系列大型滑坡和岩崩等地质灾害,致使北川县城遭到毁灭性破坏.野外考察表明北川段最大逆冲量和右旋走滑量都达8-10 m,这也是映秀—北川地表地震破裂带中位移量最大的地段.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曲山镇—带正是地震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改变的转换地带:曲山镇及其南西部断层倾向北西,呈现以逆冲为主兼右旋走滑的特征;在曲山镇北东断层倾向南东,表现为右旋走滑分量与垂直分量相当,走滑活动特征更明显.研究结果还表明,逆冲-走滑型(或斜向逆冲型)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儿何学和运动学特征直接影响地震地质灾害及其破坏程度,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断层NW盘(上盘)远远强于SE盘(下盘).地震断层的几何学特征与断层运动的应力及坡向的自由面之间相互作用,加强了滑坡、岩崩等地质灾害的破坏力.因此,汶川大地震为我们研究逆冲-走滑型同震地表破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其地震地质灾害效应提供了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同震地表变形 高精度遥感 地质灾害效应 映秀- 北川断裂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前区域地壳运动与应变场动态特征 被引量:27
11
作者 江在森 武艳强 +2 位作者 方颖 李鹏 王武星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6,共9页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资料,通过获取水平相对运动、水平应变场分布变化等,研究了汶川8.0级地震前的区域水平运动与应变率场变化,以及大尺度地壳运动动态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发生汶川8.0级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由于受到其西侧巴...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资料,通过获取水平相对运动、水平应变场分布变化等,研究了汶川8.0级地震前的区域水平运动与应变率场变化,以及大尺度地壳运动动态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发生汶川8.0级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由于受到其西侧巴颜喀拉地块向东运动的构造动力作用,处于缓慢的应变积累状态。在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相对华南地块的差异运动小于GPS观测误差。川滇地区应变场图像显示2004-2007年面应变率负值最高区出现在汶川8.0级地震震中区及其附近,可能反应了局部挤压增强。GPS基准站资料反映的大尺度北东向地壳缩短的相对运动增强,也形成了促进龙门山断裂带发生大破裂的区域构造动力增强的背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GPS 地壳运动 应变场 构造动力背景
下载PDF
逆冲型断裂同震地表变形定量分析的几个问题--以汶川M_S8.0地震为例 被引量:24
12
作者 陈桂华 李峰 +5 位作者 郑荣章 徐锡伟 于贵华 闻学泽 安艳芬 李陈侠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74-682,共9页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MS8.0地震,发震断裂在地表形成以逆断为主的破裂变形带。同震地表变形带的定量分析对理解地震的构造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汶川地震典型调查点为例探讨了逆断型同震地表破裂变形带测量分析中值得重视并容...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MS8.0地震,发震断裂在地表形成以逆断为主的破裂变形带。同震地表变形带的定量分析对理解地震的构造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汶川地震典型调查点为例探讨了逆断型同震地表破裂变形带测量分析中值得重视并容易误解的几个问题,分析了地貌面标志和线性标志等测量数据与构造变形参数的几何关系,给出了变形参数的求解方法和相互关系。同时,就多观测点的定量数据在区域断裂几何结构变化和运动学分析中的运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0地震 同震地表破裂 逆断层 变形测量 地貌标志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前水氡浓度的临界慢化现象研究 被引量:38
13
作者 晏锐 蒋长胜 张浪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17-1826,共10页
近年来,临界慢化(Critical slowing down)现象在揭示复杂动力系统是否趋于临界性灾变方面展示了重要潜力.本文基于临界慢化的概念,将其用于水氡浓度观测资料的处理.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破裂段及附近地区水氡浓... 近年来,临界慢化(Critical slowing down)现象在揭示复杂动力系统是否趋于临界性灾变方面展示了重要潜力.本文基于临界慢化的概念,将其用于水氡浓度观测资料的处理.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破裂段及附近地区水氡浓度观测点资料为例,分别计算了表征临界慢化现象的自相关系数和方差.结果表明,汶川8.0级地震前,不同台站的水氡浓度震前都存在明显的临界慢化现象,这表明临界慢化现象可能是强地震发生前的一个早期信号.将临界慢化理论引入地震前兆资料的研究,对深入认识地震前兆机理、判定前兆异常所处阶段以及提高地震预测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水氡浓度 临界慢化 地震预测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及余震破裂的地质构造特征 被引量:11
14
作者 田勤俭 刁桂苓 +2 位作者 郝平 冯向东 孙晴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148,共8页
汶川8.0级地震是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大地震。文中应用地震地表破裂调查资料、余震分布和震源机制资料,论述了该次地震的主破裂、次级破裂、触发破裂等方面的地质特征。认为该次地震的主破裂长约200 km,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以逆冲... 汶川8.0级地震是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大地震。文中应用地震地表破裂调查资料、余震分布和震源机制资料,论述了该次地震的主破裂、次级破裂、触发破裂等方面的地质特征。认为该次地震的主破裂长约200 km,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以逆冲破裂为主,由两条破裂带构成,并引起上盘多条近平行的次级断裂带的破裂;北段以右旋逆冲破裂为主,由单条破裂带构成;在主破裂的东北方向,触发了长约100 km的余震活动。汶川8.0级地震的破裂特征,对研究龙门山断裂带其他段落的强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 8.0级地震 龙门山断裂 地震地表破裂 震源机制 余震分布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前后地壳垂直形变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四新 张希 +2 位作者 王双绪 薛富平 刘立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46,52,共5页
利用汶川8.0级地震周边区域水准、跨断裂水准资料,分析了汶川Ms8.0地震前后的地壳垂直形变。结果表明:震前,区域垂直形变表现出某种阶段性,升降差异运动由剧烈向减弱变化,龙门山断裂活动也由活跃向闭锁转换;震后,地震影响主要沿龙门山... 利用汶川8.0级地震周边区域水准、跨断裂水准资料,分析了汶川Ms8.0地震前后的地壳垂直形变。结果表明:震前,区域垂直形变表现出某种阶段性,升降差异运动由剧烈向减弱变化,龙门山断裂活动也由活跃向闭锁转换;震后,地震影响主要沿龙门山断裂带向北东方向扩展,余震区附近同震形变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跨断裂水准 垂直形变 龙门山断裂 演化
下载PDF
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北川以北段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52
16
作者 李传友 叶建青 +8 位作者 谢富仁 郑文俊 韩用兵 刘玉法 王伟涛 魏占玉 赵冬 马保起 任俊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3-696,共14页
对北川-青川间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的野外地质调查表明,在这一段内主要存在一条地震地表破裂带,总体沿北川-青川断裂带分布。沿黄家坝、陈家坝、佳溪、平通、南坝、石坎等地的观察显示,该段地表破裂沿走向连续分布,结构单一,破... 对北川-青川间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的野外地质调查表明,在这一段内主要存在一条地震地表破裂带,总体沿北川-青川断裂带分布。沿黄家坝、陈家坝、佳溪、平通、南坝、石坎等地的观察显示,该段地表破裂沿走向连续分布,结构单一,破裂长度为60~90km,地表破裂没有到达青川县关庄镇。可观察到的破裂长度在北川北至石坎之间,长62km,走向总体为20°~55°,运动学性质主要为右旋走滑逆冲。地震形成的地表破裂主要表现为垂向上的地表拱曲,指示了深部断层的逆冲性质;在水平运动方向上则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不存在左旋走滑分量。地震地表破裂显示的同震垂直位移从西南段黄家坝的3m左右,向东北逐渐降低至南坝、石坎的1.5m左右;右旋水平位移没有明显变化或者略有增加,一般在1.5~2.0m之间。地表破裂特征表明,引起本次汶川Ms8.0地震的发震构造是映秀-北川-青川断裂带,该断裂以逆冲运动为主,兼具右旋走滑分量,逆冲方向由NW向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 同震位移逆冲右旋走滑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前断层形变异常及与其它大震的比较 被引量:14
17
作者 周硕愚 吴云 +1 位作者 施顺英 陈志遥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0-151,共12页
用蕴震系统信息合成和地壳形变图象动力学参量方法,对龙门山、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69条跨断层形变观测时序(1997年1月—2008年1月)整体地作了数据处理,发现龙门山断裂带在汶川MS8.0地震前出现了整体活动强度增高(加速度运动)、突跳异... 用蕴震系统信息合成和地壳形变图象动力学参量方法,对龙门山、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69条跨断层形变观测时序(1997年1月—2008年1月)整体地作了数据处理,发现龙门山断裂带在汶川MS8.0地震前出现了整体活动强度增高(加速度运动)、突跳异常丛集和近震中断裂的快速滑动.汶川8.0级与唐山7.8级及丽江7.0级地震之前的断层形变异常具有相似性,呈现出一定的可重现性,但前者的异常强度偏低.用系统自组织理论、断裂力学、静地震、慢地震、蠕滑、亚板块挤压与深部物质向上运移的共同作用能初步解释这些异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断层形变 震前形变 震前滑动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汶川8.0级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以四川省安县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泰平 唐川 齐信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4期68-72,80,共6页
通过汶川8.0级地震后对绵阳市安县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和遥感解译,共获得地质灾害点187处。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分布与发震断裂距离、坡度、岩性、水系等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震诱发地... 通过汶川8.0级地震后对绵阳市安县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和遥感解译,共获得地质灾害点187处。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分布与发震断裂距离、坡度、岩性、水系等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在区域上沿断裂带呈带状分布和沿水系呈线状分布的特点;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与地形坡度有很大的关系,绝大部分的灾害点集中在15°-45°的范围内;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与地形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北部高山地区地质灾害数量明显高于南部平原区;滑坡多发生在千枚岩、泥页岩等软岩中且多为土质滑坡,而岩浆岩等硬岩中多发生崩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地质灾害 危险性 遥感解译 GIS 四川安县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前后四川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阮祥 程万正 +3 位作者 杜方 张致伟 刘丽芳 黄世源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3-191,共9页
收集整理了四川、云南、重庆3省市的数字地震波记录资料,反演该区域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并利用这些结果采用力轴张量法计算给出5个主要构造带(区)在汶川8.0级地震前后的平均应力场。对比汶川地震前后各主要构造带(区)应力场的状态发现... 收集整理了四川、云南、重庆3省市的数字地震波记录资料,反演该区域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并利用这些结果采用力轴张量法计算给出5个主要构造带(区)在汶川8.0级地震前后的平均应力场。对比汶川地震前后各主要构造带(区)应力场的状态发现,龙门山构造带南段、鲜水河构造带南段在汶川地震前后局部应力扰动明显,即震后平均应力场方位扰动值相对变化较大;鲜水河构造带南段、龙门山构造带南段和华蓥山构造带中段震后逆倾型地震明显减少。分析认为,这是巨大地震前后大范围地壳应力状态变化或调整的一种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震源机制 应力扰动 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汶川M_S8.0地震前云南地区显著前兆观测异常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付虹 赵小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7-484,1,共8页
汶川MS8.0地震前云南地区出现了显著的前兆观测异常.该文从大地震的孕育范围出发分析认为这些地震前兆异常可能与汶川MS8.0地震有关,并认识到前兆观测出现的显著极值异常可能是MS≥7.0大地震的前兆;有学者认为大震震源区没有或较少出现... 汶川MS8.0地震前云南地区出现了显著的前兆观测异常.该文从大地震的孕育范围出发分析认为这些地震前兆异常可能与汶川MS8.0地震有关,并认识到前兆观测出现的显著极值异常可能是MS≥7.0大地震的前兆;有学者认为大震震源区没有或较少出现前兆观测趋势异常是大地震的共性特征,汶川MS8.0地震的前兆观测异常也是相同的;地震前兆观测异常开始和结束时间是多样的,前兆异常的分布是复杂的,因此利用震后总结的共性特征,在震前对汶川MS8.0地震作出预测是困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0地震 显著地震前兆异常 共性特征 地震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