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ttern Recognition for Flank Eruption Forecasting: An Application at Mount Etna Volcano (Sicily, Italy)
1
作者 A. Brancato P. M. Buscema +1 位作者 G. Massini S. Gresta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6年第7期583-597,共16页
A volcano can be defined as a complex system, not least for the hidden clues related to its internal nature. Innovative models grounded in the Artificial Science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a novel pattern recognition an... A volcano can be defined as a complex system, not least for the hidden clues related to its internal nature. Innovative models grounded in the Artificial Science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a novel pattern recognition analysis at Mt. Etna volcano. The reference monitoring dataset dealt with real data of 28 parameters collected between January 2001 and April 2005, during which the volcano underwent the July-August 2001, October 2002-January 2003 and September 2004-April 2005 flank eruptions. There were 301 eruptive days out of an overall number of 1581 investigated days. The analysis involved successive steps. First, the TWIST algorithm was used to select the most predictive attributes associated with the flank eruption target. During his work, the algorithm TWIST selected 11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put vector: among them SO<sub>2</sub> and CO<sub>2</sub> emissions, and also many other attributes whose linear correlation with the target was very low. A 5 × 2 Cross Validation protocol estimated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lgorithms. Finally,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s have been compared to understand if this pattern recognition task may have suitable results and which algorithm performs best. Best results (higher than 97% accuracy) have been obtained after performing advanc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with a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estimates over 97% and 98%, respectively. The present analysis highlights that a suitable monitoring dataset inferred hidden information about volcanic phenomena, whose highly non-linear processes are enhan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 etna volcano Flank Eruption Forecasting Neural Networks Pattern Recognition Monitoring Data
下载PDF
Mt.Etna volcano high-resolution topography:airborne LiDAR modelling validated by GPS data
2
作者 Marina Bisson Claudia Spinetti +1 位作者 Marco Neri Alessandro Bonfort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 SCIE EI CSCD 2016年第7期710-732,共23页
High-resolution digital topography is essential for land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in any type of territory as well as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Earth surface in a geocoded digital format that allows several Digital Earth... High-resolution digital topography is essential for land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in any type of territory as well as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Earth surface in a geocoded digital format that allows several Digital Earth applications.In a volcanic environment,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are a valid reference for multi-temporal analyses aimed to observe frequent changes of a volcano edifice and for the relative detailed morphological and structural analyses.For the first time,a DTM(Digital Terrain Model)and a DSM(Digital Surface Model)covering the entire Mt.Etna volcano(Italy)derived from the same airborne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are here presented.More than 250 million 3D LiDAR points have been processed to distinguish ground elements from natural and anthropic features.The end product is the highly accurate representation of Mt.Etna landscape(DSM)and ground topography(DTM)dated 2005.Both models have a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of 2 m and cover an area of 620 km2.The DTM has been validated by GPS ground control points.The vertical accuracy has been evaluated,resulting in a root-mean-square-error of±0.24 m.The DTM is available as electronic supplement and represents a valid support for various scientific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borne LiDAR GPS DEM mt.etna
原文传递
阿尔山火山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初探 被引量:34
3
作者 汤吉 王继军 +2 位作者 陈小斌 赵国泽 詹燕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6-202,共7页
在阿尔山活火山区一条北北西向测线上进行了 7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观测 .2_D解释结果表明 ,研究区内新、老两条火山带可能存在通往深部的岩浆通道 .其中 ,新发现的活火山带地下在 10~ 12km还保持着较高的热状态 ,很可能富含流体 ,在 30... 在阿尔山活火山区一条北北西向测线上进行了 7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观测 .2_D解释结果表明 ,研究区内新、老两条火山带可能存在通往深部的岩浆通道 .其中 ,新发现的活火山带地下在 10~ 12km还保持着较高的热状态 ,很可能富含流体 ,在 30~ 5 0km处可能是地幔向上的供热通道 ;而老火山带 30km以上可能存在一个正在冷却的岩浆通道 ,两条火山条带的深部可能是同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山火山 大地电磁测深 低阻带(体) 岩浆通道
下载PDF
大别山北缘中生代火山-侵入岩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祝良 沈渭洲 +2 位作者 谢芳贵 陶奎元 沈加林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84-389,共6页
大别山北缘中生代火山 -侵入岩的 14个全岩铅同位素组成表现为高的非放射性成因2 0 4 Pb ,较低的2 0 6 Pb/ 2 0 4 Pb比值和低且相对一致的2 0 7Pb/ 2 0 4 Pb比值 ,属于明显的低U/Pb体系 ,并暗示它们是由具低 μ值的源岩衍生的。同时其2 ... 大别山北缘中生代火山 -侵入岩的 14个全岩铅同位素组成表现为高的非放射性成因2 0 4 Pb ,较低的2 0 6 Pb/ 2 0 4 Pb比值和低且相对一致的2 0 7Pb/ 2 0 4 Pb比值 ,属于明显的低U/Pb体系 ,并暗示它们是由具低 μ值的源岩衍生的。同时其2 0 8Pb/ 2 0 4 Pb比值变化较大 ,显示源区具有不均一的Th/Pb比值。与区域铅同位素组成的比较研究表明 ,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与大别 -胶南亚省中大别地块中生代花岗岩长石铅同位素组成相似 ,总体上具有华北板块的铅同位素特征。从岩石系列的角度来看 ,橄榄安粗岩系列岩石具有最高的2 0 4 Pb含量和最低的铅同位素比值 ,碱性系列岩石具有最低的2 0 4 Pb含量和最高的铅同位素比值 ,而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则介于两者之间 ,表明不同系列岩石的源区在形成时代和性质 (或成熟度 )上具有较明显的区别。河南商城的玄武安山岩具有低的2 0 4 Pb含量和偏高的2 0 8Pb/ 2 0 4 Pb比值 ,说明其源区具有明显富Th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 火山-侵入岩 中生代 大别山北缘
下载PDF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上地壳Q值结构 被引量:5
5
作者 邓宏钊 张先康 《华北地震科学》 2001年第1期1-9,共9页
同天然地震资料相比 ,人工地震剖面观测资料具有震源球对称且位置已知 ,观测点位密集、震源和观测点呈直线排列、速度结构已知等突出优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人工地震振幅资料反演分层介质中 Q值的新方法。在利用该方法得到 Q值深度函... 同天然地震资料相比 ,人工地震剖面观测资料具有震源球对称且位置已知 ,观测点位密集、震源和观测点呈直线排列、速度结构已知等突出优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人工地震振幅资料反演分层介质中 Q值的新方法。在利用该方法得到 Q值深度函数的基础上 ,综合各炮点的结果 ,可研究 Q值沿剖面的横向变化利用上述方法计算了长白山 L1剖面上地壳的 Q值结构。发现长白山天池火山区下方 Q值明显低于邻近地区 ,该区域位于天池地区壳内低速异常体的上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值 长白山 火山区 人工地震 地震反演 分层介质
下载PDF
长白山火山锥体及其周边地貌类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吕弼顺 李春景 韩成国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303-307,共5页
以形态与成因相结合的原则研究长白山区的地貌类型,将其共划分为火山地貌、构造地貌、冰川地貌、冰缘地貌、流水地貌、假喀斯特地貌和生物地貌等七大类型和次一级的地貌单元.
关键词 长白山火山 营力 形态 地貌类型
下载PDF
浮山──天然火山地质公园 被引量:2
7
作者 尹家衡 黄光昭 查乐乐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9年第2期106-110,共5页
浮山是安徽省级风景名胜区。在数平方公里范围内,集自然、人文、宗教景观于一身,该景区又恰处在一个由中生代白垩纪粗面质火山岩组成的古人山机构之内,是一座“天然火山地质公园。” 浮山地处庐江-枞阳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中心是典型... 浮山是安徽省级风景名胜区。在数平方公里范围内,集自然、人文、宗教景观于一身,该景区又恰处在一个由中生代白垩纪粗面质火山岩组成的古人山机构之内,是一座“天然火山地质公园。” 浮山地处庐江-枞阳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中心是典型的古火山地貌景观。 浮山的火山岩类型齐全。浮山奇景之一,是为数众多的火山洞穴,有著名的三十六岩,七十二洞。这些洞穴造型奇特,规模不一,深幽奇妙,景色绝佳。所有的火山洞穴,均赋存于浮山中期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流岩层中,由岩石风化崩塌剥落而逐渐形成。对这些火山洞穴类型及成因的研究不仅有科学意义,也有重要的宗教文化和旅游开发价值。作者对开发建设浮山景区提出了一些有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地貌景观 火山洞穴 安徽 浮山 火山地质公园
下载PDF
吉林龙岗火山区形变特征与隆升机理分析
8
作者 胡亚轩 赵凌强 +2 位作者 张文婷 梁国经 綦伟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0-718,共9页
吉林龙岗火山区是第四纪活动火山,具有潜在喷发危险。通过GNSS和水准资料分析区域三维地壳运动,得出2011-2019年相对欧亚板块水平运动以东南向为主,速度<10 mm/a。敦化-密山断裂以东受日本2011年“3·11地震”影响强烈,现以拉张... 吉林龙岗火山区是第四纪活动火山,具有潜在喷发危险。通过GNSS和水准资料分析区域三维地壳运动,得出2011-2019年相对欧亚板块水平运动以东南向为主,速度<10 mm/a。敦化-密山断裂以东受日本2011年“3·11地震”影响强烈,现以拉张运动为主;近年来水准资料揭示火山区垂直运动以隆升为主。2014-2019年的InSAR资料显示隆升集中在靖宇一带。结合MT剖面反演得到的深部电性结构,龙岗火山区西侧高阻体分布在深度18 km以上,金龙顶子火山下方最浅。中部为早期喷发形成的火山,下方高阻体分布在深度40 km以上,东侧抚松一带分布在深度约20 km以上,地壳范围内的高阻结构表明岩浆已固结。高阻结构层可分辨出断层两侧电阻的差异性。高阻体下方存在大规模低阻结构,推测为中下地壳岩浆系统。金龙顶子火山深度10 km以下的低阻结构可能为岩浆通道,并与中下地壳岩浆系统相连。东侧区域岩浆平均深度约30 km,相对较浅。龙岗火山区幔源物质的上涌及间断性的向上运移引起地壳隆升及地震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mt 形变特征 隆升机理 龙岗火山区
下载PDF
利用PSInSAR研究意大利Etna火山的地表形变 被引量:12
9
作者 许才军 何平 温扬茂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12-1016,共5页
利用2003~2010年升轨、降轨ASAR数据对意大利Etna火山的地表形变进行PSInSAR处理,获取了该火山区域的高精度形变速率场,在此基础上,对部分特征区域点位进行时序分析。结果显示,Etna火山的东部区域的形变量变化大,LOS方向形变速率约为7~1... 利用2003~2010年升轨、降轨ASAR数据对意大利Etna火山的地表形变进行PSInSAR处理,获取了该火山区域的高精度形变速率场,在此基础上,对部分特征区域点位进行时序分析。结果显示,Etna火山的东部区域的形变量变化大,LOS方向形变速率约为7~12 mm/a,西部区域变化较小,LOS方向形变速率仅为1~3 mm/a;火山东南和南侧存在两个较大垂直形变区域,其垂直形变速率分别为-4 mm/a和12mm/a。目前,Etna火山东南侧区域地表形变起伏较大,位于东南区域下的火山源岩浆活动活跃、岩浆体积处于补充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INSAR 地表形变 etna火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