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性”视角下的穆时英小说创作
1
作者 童莹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期10-15,共6页
作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穆时英是一个不尊崇唯一价值观,有着多元艺术追求的知识分子。“现代性”是他的人生关键词,穆时英吸收“现代性”革新性、反传统性的特性实践于小说创作中,在创作时大量采用都市素材,歌颂现代物质文明,... 作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穆时英是一个不尊崇唯一价值观,有着多元艺术追求的知识分子。“现代性”是他的人生关键词,穆时英吸收“现代性”革新性、反传统性的特性实践于小说创作中,在创作时大量采用都市素材,歌颂现代物质文明,抒写都市人的细腻情感生活;其现代性不仅体现在小说表达两性欲望、书写新享乐主义、作为“象征”的回家、体察个人的命运这4个主题中,还体现在电影手法运用、大胆的语言实验、意识流书写、典型人物的小说技法上。由此可见,“现代性”已经渗透到了穆时英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及观察的方式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时英 小说 现代性 主题 艺术技巧 人物形象
下载PDF
波德莱尔与穆时英的现代都市空间书写
2
作者 李梓杭 文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50-160,共11页
20世纪末,文艺理论界研究呈现出“空间”转向趋势,从法国学者加斯东·巴什拉的“空间诗学”理论到后继者亨利·列斐伏尔及米歇尔·福柯的空间哲学论,空间研究浪潮席卷整个西方文化界,也随即成为中国学者关注的焦点。城市,... 20世纪末,文艺理论界研究呈现出“空间”转向趋势,从法国学者加斯东·巴什拉的“空间诗学”理论到后继者亨利·列斐伏尔及米歇尔·福柯的空间哲学论,空间研究浪潮席卷整个西方文化界,也随即成为中国学者关注的焦点。城市,作为极具代表性的现代空间,是都市文学的生发之地,其中备受空间批评关注的议题是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和个体在城市中的现代化体验。19世纪法国象征派先驱夏尔·波德莱尔以“恶中掘美”的视角开创了巴黎诗歌的新纪元,20世纪初中国新感觉派代表作家穆时英则是上海都市文学的重要奠基者。他们的作品均描绘了城市的空间线条,记录了不同群体独特的空间体验,也揭露了隐藏在都市现代化繁荣背后的危机。但是,由于文化背景和所处时代的不同,他们的城市书写又展现出各自的特色,从美学角度和人文角度对城市空间书写进行了探索和创新。由于巴黎和上海是阐释性较强的城市意象,因此两位作家的都市书写均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法空间文学比较提供了新的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理论 城市空间 都市文学 波德莱尔 穆时英
下载PDF
现代都市的“颓废”书写——穆时英小说创作新论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洪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6-130,共5页
20世纪30年代,穆时英的都市小说以其对上海洋场颓废生活的独到表现引起了各方关注,成为摩登男女的阅读时尚和现代派文学的代表性文本。穆时英小说的颓废色彩主要表现在都市的物质空间、消费生活和女体修辞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 穆时英 小说 都市 颓废
下载PDF
穆时英现代都市小说的意象世界 被引量:5
4
作者 黄静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583-589,共7页
穆时英的现代都市小说营造了丰富的意象,并形成多个意象系列,包括颓废女人意象、孤独丑角意象和喧哗都市意象,这些意象所体现出的思想理念,既表现了现代都市的喧哗,又揭示了都市人的孤独与颓废,从而与西方19世纪末的文学思潮"战栗... 穆时英的现代都市小说营造了丰富的意象,并形成多个意象系列,包括颓废女人意象、孤独丑角意象和喧哗都市意象,这些意象所体现出的思想理念,既表现了现代都市的喧哗,又揭示了都市人的孤独与颓废,从而与西方19世纪末的文学思潮"战栗和肉的沉醉"及"忧郁的末日感"相契合,达到了一种文化精神上的同构。穆时英是一个具备了都市的灵魂、都市的感觉、以及都市的表现技巧的现代都市作家。中国现代都市文学是由穆时英开始走向成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时英 现代都市文学 意象 唯美-颓废主义
下载PDF
“不合时宜”的影像形式之思——穆时英电影艺术观念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致远 杨彧 《宜宾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105-112,119,共9页
穆时英是软性电影论的代表性人物,其相关论述中的电影艺术观念有全面梳理的必要。穆时英主张形式主义艺术观念,表现出对电影艺术形式层面高度的敏感和重视。他较全面地分析了蒙太奇这一电影艺术的核心形式原则,初步阐述了蒙太奇作为电... 穆时英是软性电影论的代表性人物,其相关论述中的电影艺术观念有全面梳理的必要。穆时英主张形式主义艺术观念,表现出对电影艺术形式层面高度的敏感和重视。他较全面地分析了蒙太奇这一电影艺术的核心形式原则,初步阐述了蒙太奇作为电影文法及电影修辞法的不同体现及具体运用法则。此外,他对电影批评、明星、表演、文学改编、观众接受心理等方面的论述也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他的电影观念不仅体现出一种"不合时宜的"超前性,而且对于思考中国电影理论及电影实践的创新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时英 电影观念 影像 形式 内容
下载PDF
论穆时英新感觉派小说的抒情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邓明灿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2-143,共2页
穆时英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的圣手",他的新感觉派小说具有浓郁的抒情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小说中诗的意境的营造方面:首先是情节的片断性,不求完整,而是快镜头式的剪断,在快速的节奏中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病态生活;其次是结构的... 穆时英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的圣手",他的新感觉派小说具有浓郁的抒情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小说中诗的意境的营造方面:首先是情节的片断性,不求完整,而是快镜头式的剪断,在快速的节奏中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病态生活;其次是结构的跳跃性,完全按照作家或作品中人物的情绪需要而随意拼接;第三是描述的抒情性和修辞的情绪性,不论是景物、场面描写,还是人物刻画,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情绪波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时英 新感觉派 小说 抒情特征
下载PDF
“孤岛时期”的穆时英、刘呐鸥 被引量:1
7
作者 祝良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95-98,共4页
现代文学史上,穆时英、刘呐鸥在伪上海"孤岛时期"的活动扑朔迷离,对其身份、死因说法各异。这对"新感觉派"的研究很不利。现结合新发现的资料和汪伪时期上海报界的实际情况,认为他们都曾效力于汪伪汉奸政府的新闻宣... 现代文学史上,穆时英、刘呐鸥在伪上海"孤岛时期"的活动扑朔迷离,对其身份、死因说法各异。这对"新感觉派"的研究很不利。现结合新发现的资料和汪伪时期上海报界的实际情况,认为他们都曾效力于汪伪汉奸政府的新闻宣传;但穆时英并不是汉奸,他的身份是中统特工但被军统误杀;刘呐鸥虽然是汉奸,但他是因赌场经济问题被青红帮暗杀,不是政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时英 刘呐鸥 身份 死因
下载PDF
论穆时英小说创作中的“孤独”书写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洪华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23-26,共4页
孤独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主题,也是穆时英及其小说人物关于都市的内心体验。无家的漂泊、情感的虚空和精神的隔膜是穆时英书写都市孤独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 穆时英 都市 孤独
下载PDF
穆时英研究述评 被引量:2
9
作者 白杰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49-55,共7页
无论作为"普罗之白眉"还是"新感觉派圣手",穆时英都是一位风格独特却又备受争议的作家。建国前,左翼、京派以及现代派作家曾对穆时英做出大相径庭的文学评判。建国后,受时代语境限制,穆时英研究一度中断,直至20世... 无论作为"普罗之白眉"还是"新感觉派圣手",穆时英都是一位风格独特却又备受争议的作家。建国前,左翼、京派以及现代派作家曾对穆时英做出大相径庭的文学评判。建国后,受时代语境限制,穆时英研究一度中断,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逐渐恢复。时至今日,无论对外围史料的搜集,还是对文学本体的分析,穆时英研究均已取得了丰硕成果,较为全面地展现了穆时英的文学风貌,比较深刻地揭示穆时英的文学史意义。但仍有不少论题有待进一步开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时英 述评 本体研究 外围研究
下载PDF
穆时英的小说创作与上海租界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继毅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70-74,共5页
穆时英小说研究趋势是一个从政治层面到艺术视角,从外部批评走向内部研究的过程。从租界文化角度较为详尽地论述穆时英的小说创作与上海租界之间的内在关系,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穆时英的小说创作。穆时英的上海租界小说具有前沿性,这对于... 穆时英小说研究趋势是一个从政治层面到艺术视角,从外部批评走向内部研究的过程。从租界文化角度较为详尽地论述穆时英的小说创作与上海租界之间的内在关系,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穆时英的小说创作。穆时英的上海租界小说具有前沿性,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新都市文学或特区文学有着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时英 上海 租界 小说
下载PDF
“南北极”:穆时英小说的两种风格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学振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27-30,共4页
穆时英的普罗小说和新感觉小说“自身形成了一个南北极” :前者以纯熟的口语、粗犷的笔调表现贫富的对立 ,后者以感觉化的取向展示都市生活的病态与畸形。“南北极”形成的原因在于 :刘呐鸥及其译作《色情文化》的影响 ,时代氛围与穆时... 穆时英的普罗小说和新感觉小说“自身形成了一个南北极” :前者以纯熟的口语、粗犷的笔调表现贫富的对立 ,后者以感觉化的取向展示都市生活的病态与畸形。“南北极”形成的原因在于 :刘呐鸥及其译作《色情文化》的影响 ,时代氛围与穆时英的自由知识分子立场 ,穆时英独特的身世、二重人格以及其确定信仰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时英 普罗小说 新感觉小说 “南北极”
下载PDF
功利性与艺术性——论茅盾《子夜》与穆时英《中国行进》的都市抒写
12
作者 杨迎平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3-191,共9页
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与穆时英的长篇小说《中国行进》都是以一九三〇年代的上海为背景,写了民族资本家与国际资本主义的斗争和农村的破产与农民暴动,同时也写了当时的南北大战。但由于两人视角的不同与观念的差别,呈现出来的景观是... 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与穆时英的长篇小说《中国行进》都是以一九三〇年代的上海为背景,写了民族资本家与国际资本主义的斗争和农村的破产与农民暴动,同时也写了当时的南北大战。但由于两人视角的不同与观念的差别,呈现出来的景观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说,茅盾对上海的社会形态是科学家、哲学家的分析,《子夜》体现出的社会价值,有着里程碑的意义;那么,《中国行进》则是"把现代派技巧作为一种现代历史主义形式而加以使用",体现出不同凡响的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子夜》 穆时英 《中国行进》 比较谈
下载PDF
穆时英研究现状分析及反思
13
作者 陈海英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83,共7页
穆时英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又备受争议的作家。对穆时英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从政治层面到艺术视角,从外部批评到内部研究的曲折过程,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反思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穆时英研究,分析研究中存在的缺憾及新... 穆时英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又备受争议的作家。对穆时英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从政治层面到艺术视角,从外部批评到内部研究的曲折过程,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反思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穆时英研究,分析研究中存在的缺憾及新的研究生长点,探讨穆时英研究的潜在路径和当代启迪,既有必要且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时英 研究 分析 反思
下载PDF
摩登信徒——论穆时英创作的潜在时代场域
14
作者 郑绩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40-44,共5页
穆时英是现代作家中特别善于吸纳社会思潮的典型之一,他的作品杂糅了左翼、现代主义以及消费文化的神韵。但是他对每一种思潮的吸收都基于形式的借鉴,即出于对摩登的追寻,这可以对他前后期作品中令人困惑的矛盾做出解释,也可从中分析出... 穆时英是现代作家中特别善于吸纳社会思潮的典型之一,他的作品杂糅了左翼、现代主义以及消费文化的神韵。但是他对每一种思潮的吸收都基于形式的借鉴,即出于对摩登的追寻,这可以对他前后期作品中令人困惑的矛盾做出解释,也可从中分析出各种思潮在文学传播中的不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时英 摩登 时代 思潮
下载PDF
上海都市景象的文学建构——论穆时英小说中的电影元素
15
作者 安忆萱 吴玉杰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60-63,68,共5页
1920年代末的上海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之下出现了以电影手法融入文学创作的"新感觉派圣手"穆时英,其小说创作颠覆了传统叙事模式。以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的手法表现大都市上海的空间景象;以行人视角与特写镜头呈现上海经验的... 1920年代末的上海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之下出现了以电影手法融入文学创作的"新感觉派圣手"穆时英,其小说创作颠覆了传统叙事模式。以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的手法表现大都市上海的空间景象;以行人视角与特写镜头呈现上海经验的具象文本;以承袭电影并超越电影的视觉洗礼,对繁华上海进行光色的解码。穆时英以其新颖的文学创作手法刷新着人们的上海都市认知,以文字建构上海都市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时英 新感觉小说 电影元素
下载PDF
论穆时英“新感觉”小说的视觉形式
16
作者 金浪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0-75,共6页
通过对穆时英"新感觉"小说的两种文本形式进行细读,发现"新感觉"的形式构造源于两种新的视觉方式,即印象主义视觉和蒙太奇视觉,前者帮助确立了观察者的主体地位,后者进一步赋予这种主体以自由的能动性。在此意义上... 通过对穆时英"新感觉"小说的两种文本形式进行细读,发现"新感觉"的形式构造源于两种新的视觉方式,即印象主义视觉和蒙太奇视觉,前者帮助确立了观察者的主体地位,后者进一步赋予这种主体以自由的能动性。在此意义上,大城市人的感觉与心理机制的改变乃是"新感觉"形式的深层机制,而这一改变又是由1930年代大城市上海的各种视觉技术共同促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时英 新感觉派小说 印象主义 蒙太奇 视觉形式
下载PDF
心曲的咏叹与变奏——论穆时英小说的抒情品格
17
作者 朱宾忠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1-35,共5页
穆时英是那种“为表达苦闷与寂寞”而创作的抒情作家。他的作品只是从社会生活中撷取几个他所需要的人物作为道具来传达自己的情绪。人物是他的自我心理投射,分别负载着泄愤、自慰、寻梦、表达幻灭感四种使命。这些人物合起来就是他的... 穆时英是那种“为表达苦闷与寂寞”而创作的抒情作家。他的作品只是从社会生活中撷取几个他所需要的人物作为道具来传达自己的情绪。人物是他的自我心理投射,分别负载着泄愤、自慰、寻梦、表达幻灭感四种使命。这些人物合起来就是他的自我人格,共同表达了他的心理需求,凸现了作家的主体人格。从作品的情感表达入手研究他的作品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他的文学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时英 心灵 咏叹 抒情
下载PDF
穆时英:上海都市文学的真正书写者
18
作者 曹金合 《三峡论坛》 2011年第5期72-76,148,共5页
真正把上海作为有生命的个体上升为审美本体的高度、细致地打量描摹都市风情的文化和文明景观,从而使都市文学真正确立起文体类别的美学风格和审美内涵的作者当之无愧的是穆时英,繁华都市的现代性书写与现代都市的艺术性传达,使都市文... 真正把上海作为有生命的个体上升为审美本体的高度、细致地打量描摹都市风情的文化和文明景观,从而使都市文学真正确立起文体类别的美学风格和审美内涵的作者当之无愧的是穆时英,繁华都市的现代性书写与现代都市的艺术性传达,使都市文学与其代言人的审美契合产生的互动效应奠定了穆时英在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时英 都市文学 现代性 艺术性 美学风格
下载PDF
穆时英小说中的底层身体叙事
19
作者 高珊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5期95-99,共5页
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代表作家穆时英在小说中塑造的一系列底层生存者在现代文学史引起关注。由于教育的限制,他们只能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情绪,其身体也在无助的挣扎中被烙下了社会与命运的印迹。从抗争的身体、被惩罚和摧残的身体、... 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代表作家穆时英在小说中塑造的一系列底层生存者在现代文学史引起关注。由于教育的限制,他们只能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情绪,其身体也在无助的挣扎中被烙下了社会与命运的印迹。从抗争的身体、被惩罚和摧残的身体、底层女性的身体等存在方式进行解读,能够发掘穆时英小说新的叙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感觉派 穆时英 底层 身体
下载PDF
论穆时英海派小说中的都市意识
20
作者 尤冬克 《济宁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5-11,共7页
上海在中国历史现代化进程中地位特殊,这就使穆时英的海派叙事有了多种言说的可能。但不可否认,穆时英是中国都市文学的先驱作家。他用一座城的视阈,结构了他全部的城市想象。在对城市社会的认识、海派书写经验的积累与传承上,穆时英做... 上海在中国历史现代化进程中地位特殊,这就使穆时英的海派叙事有了多种言说的可能。但不可否认,穆时英是中国都市文学的先驱作家。他用一座城的视阈,结构了他全部的城市想象。在对城市社会的认识、海派书写经验的积累与传承上,穆时英做了在他那个时代的突出贡献。他在海派叙事上的耕耘与收获,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情愫。在城市发展与海派叙事都有了强大道义支撑的今天,审视穆时英小说的"现代性"会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时英 海派小说 都市意识 现代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