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腮腺炎病毒F蛋白七肽重复序列的表达、纯化及特性分析
1
作者 刘月永 冯明光 +2 位作者 朱杰青 姜立杰 田波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7-381,共5页
副粘病毒F蛋白的两段七肽重复序列 (HR1和HR2 )在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中相互作用形成热稳定的富含α螺旋的异源二聚体 ,此结构的形成引起病毒囊膜与细胞膜的并置而最终导致膜融合的发生。腮腺炎病毒(Mumpsvirus ,MuV)属于副粘病毒科 ,腮... 副粘病毒F蛋白的两段七肽重复序列 (HR1和HR2 )在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中相互作用形成热稳定的富含α螺旋的异源二聚体 ,此结构的形成引起病毒囊膜与细胞膜的并置而最终导致膜融合的发生。腮腺炎病毒(Mumpsvirus ,MuV)属于副粘病毒科 ,腮腺炎病毒属 ,可能利用与其他副粘病毒相似的侵染机制。本研究对MuV融合蛋白的HR区进行了计算机程序预测 ,并利用大肠杆菌GST融合表达系统对MuVF蛋白HR1和HR2两段多肽进行了表达和纯化 ,通过GSTpull_down实验证实HR1和HR2多肽在体外能够相互作用 ,凝胶过滤层析证明HR1、HR2多肽能够形成多聚体 ,说明MuVF蛋白的HR区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其发挥融合功能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 muv) F蛋白 七肽重复序列(HR) GST pull-down
下载PDF
肠道病毒、乙脑病毒和腮腺炎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孔祥军 申镇维 +5 位作者 陈虎 赵连利 于庆杰 姬春雪 李宝辉 吴蕊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6-142,共7页
为建立针对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和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分别选择肠道病毒的5′UTR基因、乙脑病毒的E基因和腮腺炎病毒M基因设计3对引物,建立同时检测肠... 为建立针对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和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分别选择肠道病毒的5′UTR基因、乙脑病毒的E基因和腮腺炎病毒M基因设计3对引物,建立同时检测肠道病毒、乙脑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以中国地区流行的与脑炎相关的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cDNA为模板验证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同时以梯度稀释的不同滴度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乙脑病毒、腮腺炎病毒评估该检测方法的检出限.所建立的3种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可同时或分别特异扩增肠道病毒、乙脑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的152 bp、429 bp和274 bp基因片段,基因序列分别与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 1型5′UTR基因片段、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株E基因片段及腮腺炎病毒S79基因片段序列一致;检出限分别达到78.1 CCID50/mL、312.5 PFU/mL、156.2 CCID50/mL;而对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的扩增均为阴性.所建立的多重RT-PCR特异性和检出限良好,可用于上述3种脑炎病毒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RT—PCR 肠道病毒 乙脑病毒 腮腺炎病毒 病毒性脑炎
下载PDF
用逆转录套式PCR检测临床标本中的腮腺炎病毒RNA 被引量:1
3
作者 武力 宁小军 +1 位作者 李益民 白植生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8年第1期96-100,共5页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并发症多为睾丸炎、无菌脑炎等。个别患者甚至因严重的脑炎并发症而死亡[1]。故有必要对患者进行早期病原诊断,以利于早期治疗。腮腺炎病毒RNA中小疏水蛋白(SH)基因作为高变区在不同毒...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并发症多为睾丸炎、无菌脑炎等。个别患者甚至因严重的脑炎并发症而死亡[1]。故有必要对患者进行早期病原诊断,以利于早期治疗。腮腺炎病毒RNA中小疏水蛋白(SH)基因作为高变区在不同毒株的分子特性鉴别中比其它基因片段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炎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 聚合酶链反应 RNA
下载PDF
两株中国腮腺炎野毒SH基因cDNA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
4
作者 武力 白植生 +3 位作者 李益民 周旭 宁小军 杨朝晖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3-37,共5页
对来源于兰州和上海两市的两株腮腺炎病毒野毒的小疏水蛋白(SH)基因及其旁侧区cDNA的PCR扩增产物,分别进行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用直接测序法测定2株腮腺炎野毒378个核苷酸序列,在此范围内存在16个核苷酸(4.2%... 对来源于兰州和上海两市的两株腮腺炎病毒野毒的小疏水蛋白(SH)基因及其旁侧区cDNA的PCR扩增产物,分别进行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用直接测序法测定2株腮腺炎野毒378个核苷酸序列,在此范围内存在16个核苷酸(4.2%)差异,其中11个(2.9%)位于编码区序列中,所推导的SH蛋白序列有6个氨基酸(10.5%)差异。克隆测序法测定的这两株腮腺炎野毒的核苷酸序列相当于直接法的78-378位核苷酸。两种方法在所测301个核苷酸(nt)的共同区域内序列完全一致。证明PCR产物直接测序用于腮腺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不仅特异性强,敏感度高,而且比克隆测序法更为快速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炎病毒 小疏水蛋白 基因 PCR 克隆 测序
下载PDF
一株腮腺炎野毒分离传代前后其SH基因cDNA的测序比较
5
作者 武力 白植生 +2 位作者 李益民 宁小军 杨朝晖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7年第4期38-41,共4页
为证实鸡胚分离传代是否引起腮腺炎病毒基因组高变区小疏水蛋白(SH)基因的变异,用来源于上海的腮腺炎野毒Wsh3株在鸡胚尿囊腔分离前和传代5次后测定SH基因及其旁侧区380个核苷酸的cDNA序列,两者结果相同,未见该基... 为证实鸡胚分离传代是否引起腮腺炎病毒基因组高变区小疏水蛋白(SH)基因的变异,用来源于上海的腮腺炎野毒Wsh3株在鸡胚尿囊腔分离前和传代5次后测定SH基因及其旁侧区380个核苷酸的cDNA序列,两者结果相同,未见该基因的突变。该基因核苷酸测序可用于腮腺炎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和毒株基因鉴别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炎病毒 小疏水蛋白基因 CDNA 测序比较
下载PDF
新疆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沙吾拉西·热加甫 李淑华 +2 位作者 孙璐 玛合木提江·库尔班 崔爱利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21年第3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2016—2020年新疆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病毒(mumps virus,MuV)分离株的基因特征。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新疆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开展描述流行病学分析;采集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咽拭子标本,检测MuV... 目的分析2016—2020年新疆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病毒(mumps virus,MuV)分离株的基因特征。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新疆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开展描述流行病学分析;采集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咽拭子标本,检测MuV核酸、开展SH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定、鉴定基因型。结果2016—2020年全疆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5596例,无死亡病例,平均发病率为21.03/10万;2016—2019年每年5—6月和11—12月出现高峰,2020年未出现2次高峰;发病率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3.211,P<0.01);病例集中在5岁~组、平均发病率110.97/10万;学生病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5.96%;病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哈密地区和昌吉回族自治州;2019年克拉玛依市从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中分离到1株MuV,为G基因型;基因亲缘关系显示,该病毒与辽宁省G基因型病毒接近。结论2016—2020年新疆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薄弱地区和人群,仅克拉玛依市分离出MuV株;应加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和病毒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muv) 基因型
原文传递
Development of Improved Mumps Vaccine Candidates by Mutating Viral mRNA Cap Methyltransferase Sites in the Large Polymerase Protein
7
作者 Xiaoqiang Hao Yilong Wang +5 位作者 Mengying Zhu Dongming Zhou Rongxian Liu Bin Wang Yao-Wei Huang Zhengyan Zhao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3期521-536,共16页
Although a live attenuated vaccine is available for controlling mumps virus(MuV), mumps still outbreaks frequently worldwide. The attenuated MuV vaccine strain S79 is widely used in mumps vaccination in China, but sti... Although a live attenuated vaccine is available for controlling mumps virus(MuV), mumps still outbreaks frequently worldwide. The attenuated MuV vaccine strain S79 is widely used in mumps vaccination in China, but still with many shortcomings, among which the most prominent are the side effects and decreased immunity. Therefore, there is a ne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current MuV vaccine.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further attenuated MuV S79 vaccine strain by inhibiting viral mRNA methyltransferase(MTase). We generated a panel of eight recombinant MuVs(rMuVs) carrying mutations in the MTase catalytic site or S-adenosylmethionine(SAM) binding site in the large(L) polymerase protein. These rMuVs are genetically stable and seven rMuVs are more attenuated in replication in cell culture and five r MuVs are more attenuated in replication in lungs of cotton rats compared with the parental vaccine strain S79. Importantly, cotton rats vaccinated with these seven rMuV mutants produced high levels of serum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nd were completely protected against challenge with a wild-type MuV strain(genotype F). Therefore,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lteration in the MTase catalytic site or SAM binding site in MuV L protein improves the safety or the immunogenicity of the MuV vaccine and thus mRNA cap MTase may be an effective targe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vaccine candidates for Mu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mps virus(muv) VACCINE Methyltransferase(MTase) Large polymerase protein
原文传递
腮腺炎病毒三种实验室常规灭活方法效果评价
8
作者 周杨子 朱贞 +3 位作者 祝双利 刘莹 毛乃颖 崔爱利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2,共5页
探究几种实验室常规消毒灭活方法对腮腺炎病毒的灭活效果,为实验室进行腮腺炎病毒消毒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采用热灭活、紫外线灭活和化学试剂灭活三种方法对腮腺炎病毒进行灭活处理,灭活处理后腮腺炎病毒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病毒... 探究几种实验室常规消毒灭活方法对腮腺炎病毒的灭活效果,为实验室进行腮腺炎病毒消毒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采用热灭活、紫外线灭活和化学试剂灭活三种方法对腮腺炎病毒进行灭活处理,灭活处理后腮腺炎病毒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病毒滴定,评估上述灭活方法对腮腺炎病毒的灭活效果。热灭活方法显示,腮腺炎病毒对热敏感,随温度升高和热灭活时间增长对腮腺炎病毒灭活有明显加强作用。65℃30min、60min和70℃10min、30min、60min可有效灭活腮腺炎病毒;紫外线灭活方法显示,紫外线照射15min,30min,60min均可有效灭活涂抹在平皿表面的腮腺炎病毒,但对毒株液倾倒导致的MuV液体不能达到完全灭活效果;化学试剂灭活方法显示,三氯异氰泡腾片、1%过氧化氢、3%过氧化氢和75%乙醇根据试剂说明书处理后病毒均能有效灭活腮腺炎病毒。三种灭活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实现对腮腺炎病毒的灭活,可以作为实验室常规灭活腮腺炎病毒方法。建议使用65℃30min或70℃10min对腮腺炎病毒进行有效灭活。紫外线适用于对腮腺炎病毒进行表面消毒,但对液滴状病毒污染建议使用化学试剂进行有效灭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炎病毒 热灭活 紫外线灭活 化学灭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