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al-Time Fracture Aperture Identification Using Mud Loss Data and Solution for LCM Combination
1
作者 Hongpeng Yang Yong Lin Na Jiang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4年第4期1337-1351,共15页
Managing server lost circulation is a major challenge of drilling operation in naturally fractured formations and it causes much nonproductive rig time. When encountered with loss, the fracture aperture intersecting t... Managing server lost circulation is a major challenge of drilling operation in naturally fractured formations and it causes much nonproductive rig time. When encountered with loss, the fracture aperture intersecting the wellbore is not well-identified in time, which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ecision of drilling operation and the undesired result of loss curing. Therefore, the onset of fracture is identified in a timely manner and evaluated comprehensively to formulate an appropriate strategy over time. However, the mud loss date, which is the primary source of information retrieved from the drilling process, was not properly used in real-time prediction of fracture aperture.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detailed mathematical study to discuss the mechanism of mud invasion in the near-wellbore region and prediction of fracture aperture. The fracture aperture can be calculated from mud-loss data by solving a cubic equation with input parameters given by the well radius, the overpressure ratio, and the maximum mud-loss volume. It permits the proper selection of loss-circulation material (LCM) with respect to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fiber usage. The case study illustrat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is methodology with a discussion on LCM particle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scenarios and the result demonstrates the outcome of inappropriate LCM usage and the advantages of the novel fiber-based LCM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d loss Fracture Aperture LCM Selection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
下载PDF
Fracture gradient prediction:an overview and an improved method 被引量:3
2
作者 Jincai Zhang Shang-Xian Yi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720-730,共11页
The fracture gradient is a critical parameter for drilling mud weight design in the energy industry. A new method in fracture gradient predic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analyzing worldwide leak-off test(LOT) data in off... The fracture gradient is a critical parameter for drilling mud weight design in the energy industry. A new method in fracture gradient predic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analyzing worldwide leak-off test(LOT) data in offshore drilling. Current fracture gradient prediction methods are also reviewed and compared to the proposed method. We analyze more than 200 LOT data in several offshore petroleum basins and find that the fracture gradient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overburden stress and pore pressure, but also on the depth. Th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effective stress coefficient is higher at a shallower depth than that at a deeper depth in the shale formations. Based on this finding,a depth-dependent effective stress coefficient is proposed and applied for fracture gradient prediction. In some petroleum basins, many wells need to be drilled through long sections of salt formations to reach hydrocarbon reservoirs.The fracture gradient in salt formation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other sedimentary rocks. Leak-off test data in the salt formations are investigated, and a fracture gradient predi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Case applications are examined to compare different fracture gradient methods and validate the proposed methods. The reasons why the LOT value is higher than its overburden gradient are also expl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ure gradient prediction Leak-off test Breakdown pressure mud loss Fracture gradient in salt
下载PDF
温控液-固相变堵漏体系的研制及原位自生堵漏技术
3
作者 王家钦 杨燕洁 +3 位作者 赵诚 刘尚豪 暴丹 张鹏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2-588,共7页
裂缝性漏失是钻井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目前技术瓶颈是传统桥接堵漏材料与漏失通道匹配度低,易重复性漏失。基于热固性树脂乳化及高温交联聚并原理,研制了温控液-固相变堵漏体系,可自适应进入不同开度裂缝,受漏层高温响应作用,在裂缝... 裂缝性漏失是钻井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目前技术瓶颈是传统桥接堵漏材料与漏失通道匹配度低,易重复性漏失。基于热固性树脂乳化及高温交联聚并原理,研制了温控液-固相变堵漏体系,可自适应进入不同开度裂缝,受漏层高温响应作用,在裂缝中原位生成宽粒径分布的高强度堵漏颗粒。开展了原位自生堵漏颗粒的结构表征、力学性能、裂缝封堵性能测试等。结果表明,温控液-固相变堵漏体系中高分子树脂含量为37%,乳化剂含量为5.2%、分散剂含量为0.07%、交联剂含量为25.9%、蒸馏水含量为31.83%,该体系可在50~90℃漏层温度条件下原位生成0.1~5 mm宽粒径分布的堵漏颗粒。120℃老化后的堵漏颗粒60 MPa压力下D90降级率仅为0.4%,抗压强度高。仅用一套温控液-固相变堵漏体系能同时封堵1~5 mm开度裂缝,承压能力达到10 MPa,实现自适应封堵,有望解决未知裂缝开度的钻井液漏失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井漏 液-固相变 原位自生颗粒 抗压强度 自适应封堵
下载PDF
裂缝性储层漏失机理及控制技术进展 被引量:80
4
作者 王业众 康毅力 +1 位作者 游利军 刘加杰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77,共4页
裂缝性漏失及其引起的储层损害问题严重制约着裂缝性油气藏和深层油气藏钻探及开发进程。讨论了当前以封堵为主的桥接材料堵漏、化学堵漏和无机胶凝物质堵漏等漏失控制技术的特点,概述了漏失机理研究、计算机预测及诊断等方面的重要进... 裂缝性漏失及其引起的储层损害问题严重制约着裂缝性油气藏和深层油气藏钻探及开发进程。讨论了当前以封堵为主的桥接材料堵漏、化学堵漏和无机胶凝物质堵漏等漏失控制技术的特点,概述了漏失机理研究、计算机预测及诊断等方面的重要进展及现场应用情况。强调漏失控制必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析表明,实现近平衡或欠平衡钻进、采用暂堵-堵漏原理大幅度提高储层承压能力、改进工艺措施减少激动压力、建立压力屏障阻止裂缝延伸是漏失控制的关键。指出,亟待发展岩石裂缝参数变化动力学理论、油气层压力及漏层位置预测技术、新材料及新型工作液体系、漏失处理系统应用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储集层 漏失 临时性封堵 防漏 防止地层损害 应用软件
下载PDF
复合堵漏剂DL-1封堵裂缝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刘金华 王治法 +2 位作者 常连玉 陈小锋 刘贵传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2,共3页
以桥接堵漏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各种堵漏材料进行优选,对不同材料的加量和粒径级配进行实验,研制出了用于封堵裂缝的复合堵漏剂DL-1,其中的颗粒材料、片状材料、纤维状材料和聚合物的最佳配比为5∶2∶2∶1,材料粒径范围为0.2~1mm。实验... 以桥接堵漏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各种堵漏材料进行优选,对不同材料的加量和粒径级配进行实验,研制出了用于封堵裂缝的复合堵漏剂DL-1,其中的颗粒材料、片状材料、纤维状材料和聚合物的最佳配比为5∶2∶2∶1,材料粒径范围为0.2~1mm。实验结果表明,该堵漏剂可直接封堵0.4mm宽的人造裂缝,封堵层的承压能力大于10MPa;参照三颗粒、四颗粒相接架桥理论优选出了大颗粒架桥材料,将其与DL-1配伍使用可有效封堵2mm宽的人造裂缝,封堵层的承压能力也在10MPa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漏剂 井漏 漏失 裂缝宽度 桥接堵漏
下载PDF
泾河油田裂缝性致密油藏防漏堵漏技术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晓华 王翔 +2 位作者 冯永超 牛萌萌 闫吉曾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7-300,共4页
泾河油田为裂缝性油藏,钻井中普遍存在漏失现象。由于漏失情况复杂,堵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制约了该油田钻井的提速提效。为此,从泾河油田漏失机理着手分析,考虑水平井水平段的岩屑积聚及钻具偏心,修正了利用环空摩阻法确定漏点位置... 泾河油田为裂缝性油藏,钻井中普遍存在漏失现象。由于漏失情况复杂,堵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制约了该油田钻井的提速提效。为此,从泾河油田漏失机理着手分析,考虑水平井水平段的岩屑积聚及钻具偏心,修正了利用环空摩阻法确定漏点位置的模型;筛选出不同颗粒堵漏材料,并进行室内复配实验,分别得出1~6 mm缝宽上部地层及储层的防漏堵漏配方;通过计算实钻中地层裂缝的宽度,选择匹配的配方堵漏,进而形成了泾河油田钻井防漏堵漏技术。通过现场实施,钻井液漏失量降低42.37%,处理井漏时间缩短34.04%,该技术在现场堵漏中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井漏 漏失机理 堵漏 泾河油田
下载PDF
裂缝网络地层钻井液漏失模拟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大奇 刘四海 +1 位作者 林永学 康毅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50,共6页
针对复杂裂缝性地层的钻井液漏失问题,基于蒙特卡罗随机建模理论,构建了三维离散裂缝网络地层模型。采用宾汉模式钻井液,建立了考虑裂缝线性变形的裂缝网络地层钻井液漏失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法求解该模型,对钻井液漏失行为进行模拟。研... 针对复杂裂缝性地层的钻井液漏失问题,基于蒙特卡罗随机建模理论,构建了三维离散裂缝网络地层模型。采用宾汉模式钻井液,建立了考虑裂缝线性变形的裂缝网络地层钻井液漏失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法求解该模型,对钻井液漏失行为进行模拟。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以进行裂缝内流速、漏失速率及漏失量等动态模拟;近井筒附近裂缝内钻井液流速较高,远离井筒处裂缝内流速较低;经过对数变换后,钻井液漏失速率曲线具有明显的无规律波动现象,与单条裂缝的漏失存在明显区别,可以用于识别裂缝网络地层;裂缝应力敏感性对漏失影响较大,考虑应力敏感性后,钻井液漏失量增加;数值模拟得到的漏失量与理论漏失量十分接近,证实模型可靠度高。现场应用表明,研究成果可有效识别出裂缝网络漏失,并以此采取了合理的堵漏技术方案,堵漏一次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地层 井漏 宾汉流体 应力敏感 漏失模型
下载PDF
桥塞封堵裂缝性漏失机理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徐江 石秉忠 +3 位作者 王海波 高书阳 张国 梅春桂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46,98,共3页
采用新型裂缝封堵评价装置对桥塞封堵裂缝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探索了桥塞堵漏材料在裂缝中的封堵规律,揭示了粒度连续分布的桥塞材料在裂缝中将形成多级封堵层这一现象,同时裂缝封堵过程中,随封堵压力的增加各级封堵层都将经历形成-... 采用新型裂缝封堵评价装置对桥塞封堵裂缝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探索了桥塞堵漏材料在裂缝中的封堵规律,揭示了粒度连续分布的桥塞材料在裂缝中将形成多级封堵层这一现象,同时裂缝封堵过程中,随封堵压力的增加各级封堵层都将经历形成-被破坏-再形成的过程,且最后一级封堵层的位置由最大粒度的桥塞材料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桥接堵漏 封堵规律 多级封堵层
下载PDF
先兆漏失诊断——钻井液漏失控制的一个关键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松 康毅力 +1 位作者 刘修善 李家芬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2期80-83,101,共4页
以往钻井液漏失机理及漏失控制技术研究被较多关注,而漏失监测及短临诊断方面的研究未予以足够重视,缺乏针对钻井液漏失过程的阶段分析。提出了"先兆漏失"新概念,以缝洞性碳酸盐岩为例,从潜在漏失层地质特征、不同漏失类型的... 以往钻井液漏失机理及漏失控制技术研究被较多关注,而漏失监测及短临诊断方面的研究未予以足够重视,缺乏针对钻井液漏失过程的阶段分析。提出了"先兆漏失"新概念,以缝洞性碳酸盐岩为例,从潜在漏失层地质特征、不同漏失类型的发生机理及漏失特征、现场录井技术方面,探讨了井漏发生征兆及漏失监测,勾画了先兆漏失诊断研究的基本框架。分析表明,漏失层裂缝参数变化、钻井液漏失动态分析、随钻漏失实时监测技术是实现先兆漏失诊断的关键。亟待研究漏失发生过程中的裂缝参数变化理论,运用微震技术监测井下岩石破裂与裂缝扩展,发展智能化的随钻漏失数据实时监测系统,完善先进的先兆漏失诊断理论与技术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性储层 先兆漏失诊断 漏失过程 漏失机理 微震监测 录井
下载PDF
井漏层位确定方法探讨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钢花 邱正松 +3 位作者 尹成芳 魏慧明 宋元森 李先锋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09年第2期56-57,59,共3页
鉴于目前国内外分析确定井漏层位方法的局限性,综合利用测井、钻井以及地质等资料,提出了一种确定井漏层位的新方法——综合分析法,重点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和判定准则。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影响漏失的主要因素,充分反... 鉴于目前国内外分析确定井漏层位方法的局限性,综合利用测井、钻井以及地质等资料,提出了一种确定井漏层位的新方法——综合分析法,重点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和判定准则。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影响漏失的主要因素,充分反应了漏失特性,分析输出结果可为连续剖面图,判断分析漏失位置直观、准确率较高,适用于长裸眼多个漏层复杂情况分析,为有效防漏堵漏技术对策的优化和实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漏层综合分析法 井眼压力 地层压力 破裂压力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漏失模型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5
11
作者 闫丰明 康毅力 +1 位作者 孙凯 杜春朝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80,97-98,共3页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缝洞发育,漏失极易发生且漏失损害严重,以塔河油田12区为例,该区块奥陶系已完钻的95口井中47%的井发生漏失,30%发生不同程度放空,漏失通道形态及组合方式是漏失模型及漏失控制对策的依据,建立了(闭...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缝洞发育,漏失极易发生且漏失损害严重,以塔河油田12区为例,该区块奥陶系已完钻的95口井中47%的井发生漏失,30%发生不同程度放空,漏失通道形态及组合方式是漏失模型及漏失控制对策的依据,建立了(闭合)缝-洞-缝-洞、(开启)缝-洞-缝-洞、洞-缝-洞-缝3种抽象化储层漏失模型,分析认为,溶洞的大小、离井壁的远近程度决定了漏失控制的难易程度,只有在漏失通道的狭窄处实施封堵,才能有效地控制缝洞型储层的漏失问题。研究表明,缝洞型储层的难点在于不能准确地预测储层的漏失通道尺寸及存在方式、位置、形态、大小等特征,关键在于又快又好地封堵裂缝;针对不同类型的缝洞型储层漏失,系统给出了不同类型储层的相应漏失控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储层 溶洞 漏失通道 漏失模型 控制对策
下载PDF
水化膨胀复合堵漏工艺技术 被引量:10
12
作者 左凤江 丁玉兴 +4 位作者 虞海法 王志明 韩秋玲 魏群涛 李海彪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58,63+88,共5页
长庆西峰油田侏罗系洛河组地层埋深为700~1100m,垂直和水平裂缝发育,钻探过程中井漏发生频繁,用常规桥塞堵漏、注水泥浆堵漏效果差,耗时耗物,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为此研究出了水化膨胀复合堵漏技术。该技术首先根据材料的特性和作用优选... 长庆西峰油田侏罗系洛河组地层埋深为700~1100m,垂直和水平裂缝发育,钻探过程中井漏发生频繁,用常规桥塞堵漏、注水泥浆堵漏效果差,耗时耗物,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为此研究出了水化膨胀复合堵漏技术。该技术首先根据材料的特性和作用优选桥接堵漏材料;并引入水化膨胀材料和刚性纤维材料,以强化桥塞强度;然后使用DLM-01型堵漏模拟装置对各种材料的粒度分布和混配比例进行优化,优选配方能够封堵住架桥粒子粒径1.5~2倍尺寸的裂缝。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两步法堵漏工艺,有效解决了因漏失通道开口尺寸判断不清而导致的堵漏成功率低的问题。该项技术在白马北区水源3井1次堵漏成功,显示出优良的堵漏效果,为处理严重漏失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裂缝性地层 桥塞堵漏 水化膨胀复合堵漏 施工工艺
下载PDF
页岩诱导性裂缝漏失压力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翟晓鹏 鞠鹏飞 +2 位作者 谢志涛 楼一珊 张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86,共6页
现有的诱导裂缝漏失压力模型只能判断裂缝是否开裂,无法分析裂缝开裂后裂缝宽度变化对漏失压力的影响。为此,首先建立了诱导裂缝在有效内压下裂缝宽度变化的计算方法 ;然后结合井底流体稳态扩散方程,在考虑漏失速度系数、裂缝宽度、流... 现有的诱导裂缝漏失压力模型只能判断裂缝是否开裂,无法分析裂缝开裂后裂缝宽度变化对漏失压力的影响。为此,首先建立了诱导裂缝在有效内压下裂缝宽度变化的计算方法 ;然后结合井底流体稳态扩散方程,在考虑漏失速度系数、裂缝宽度、流体黏度、井眼半径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流体在裂隙中稳态扩散的漏失压力动力学模型;最后以四川盆地焦石坝页岩气田的岩石力学性质及现场监测漏失速度为参数,计算了漏失压力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井筒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作用下的正压差是引发诱导性裂缝漏失的主要原因,现场施工中见漏就堵人为造成裂缝扩大的方法不可取;(2)诱导性裂缝漏失压力随时间改变而发生动态变化,裂缝宽度和漏失速度随漏失压力增加而增大;(3)存在着发生严重漏失的裂缝宽度临界值,漏失压差保持不变时,裂缝宽度与漏失速度呈幂指数变化关系。结论认为,现场应用效果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对于页岩诱导裂缝漏失可以采用控制漏失压力的方式来减小裂缝宽度,进而达到控制漏失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钻井 钻井流体 诱导裂缝 漏失 漏失压力 裂缝宽度临界值 漏失量
下载PDF
国外Y区S25井堵漏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柴金鹏 邱正松 +4 位作者 刘海鹏 张景红 成效华 郝仕根 许拥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50,106,共4页
国外Y区HOS区域南部边缘Pabdeh地层灰岩裂缝性发育,岩性为低强度白云岩,钻进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漏失,漏层分布没有规律,漏失层位多且具有连续漏失特点,在漏速对密度敏感的井段难以堵漏,且裂缝性漏失地层的承压堵漏施工困难。针对上述难点... 国外Y区HOS区域南部边缘Pabdeh地层灰岩裂缝性发育,岩性为低强度白云岩,钻进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漏失,漏层分布没有规律,漏失层位多且具有连续漏失特点,在漏速对密度敏感的井段难以堵漏,且裂缝性漏失地层的承压堵漏施工困难。针对上述难点,应用DL-A高温高压堵漏实验仪器,以2 mm圆孔模板,对不同配方桥堵剂进行了模拟堵漏实验,优选出了适合2 mm孔隙和裂缝性地层的桥堵剂,提出了该地区上部地层漏失以防为主,防堵结合的技术措施;中部地层采用低密度钻井液钻穿漏层,中下部地层采用随钻堵漏与承压堵漏相结合的钻井液技术,并优化堵漏浆配方以提高地层承压能力,该项技术在S25井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堵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堵漏 承压堵漏 裂缝性漏失
下载PDF
顺北油田二叠系火成岩防漏堵漏技术 被引量:27
15
作者 潘军 李大奇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47,共6页
井漏是影响顺北油田安全、快速、高效钻井的重大技术难题之一。通过对现场漏失资料的统计分析,明确了顺北油田二叠系地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多尺度裂缝发育和裂缝易扩展的特点,且整体上北部漏失程度较轻,南部漏失程度较严重;二叠系漏失机... 井漏是影响顺北油田安全、快速、高效钻井的重大技术难题之一。通过对现场漏失资料的统计分析,明确了顺北油田二叠系地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多尺度裂缝发育和裂缝易扩展的特点,且整体上北部漏失程度较轻,南部漏失程度较严重;二叠系漏失机理为压差性漏失和裂缝扩展性漏失,并以压差性漏失为主。优选了高效随钻封堵剂SMGF-1,钻井液中加入3%的SMGF-1,可使得0.45~0.90 mm砂床承压达8.5 MPa,具备良好的防漏效果;研发了高效承压堵漏剂SMKZD-1,1~3 mm裂缝承压均大于5.0 MPa,具有良好的广谱封堵效果。现场应用表明,该防漏堵漏技术可以提高二叠系火成岩地层的防漏与堵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漏失机理 裂缝扩展 承压堵漏 顺北油田
下载PDF
优化的蚂蚁追踪技术在四川盆地Y1井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介辉 谢清惠 +3 位作者 张东涛 赵春段 姚秋昌 李清山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0-977,共8页
四川盆地Y1井区经历多期构造演化,发育的断裂具有多期次、多尺度、多类型、多走向等特征,在已钻井中发生了严重的井漏。利用常规的地震解释方法,较难达到精细刻画断裂的要求,也难以捋清断裂期次和展布。针对研究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用于... 四川盆地Y1井区经历多期构造演化,发育的断裂具有多期次、多尺度、多类型、多走向等特征,在已钻井中发生了严重的井漏。利用常规的地震解释方法,较难达到精细刻画断裂的要求,也难以捋清断裂期次和展布。针对研究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用于研究区裂缝预测的优化的蚂蚁追踪技术:首先,对预处理后的叠前道集数据进行部分角度道集叠加,计算得到不同的蚂蚁追踪数据体;然后,对比各蚂蚁追踪结果的沿层切片、剖面和井震对比,优选出最终的部分角道集叠加数据作为蚂蚁追踪的输入数据;最后,综合统计出研究区的断裂产状特征,设置合理的产状参数,进行产状控制下的蚂蚁追踪计算,得到高精度的裂缝数据体。与全叠加的蚂蚁追踪结果和方差数据体相比,该数据体刻画的裂缝更为清晰,在平面及剖面解释上能够体现更多的断裂细节,且与泥浆漏失点吻合。该方法不但提高了裂缝检测精度,也为下一步的构造期次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并且为未来的水平井部署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蚂蚁追踪 部分角道集叠加 产状控制 方差数据体 泥浆漏失 裂缝预测 构造期次分析
下载PDF
希望油田CT-32井石灰岩堵漏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边继祖 安继承 +2 位作者 耿建华 程双全 张新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4期81-83,87,共4页
CT-32井是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克纠宾斯克州(Aktyubinsk)希望油田(Truva oilfield)北特鲁瓦(North Truva)构造上的一口区域评价井,完钻井深为3 300 m。该井在1 075.87~1 177.46 m井段钻遇了8套漏层,共漏失879 m3钻井液,损失时间为45... CT-32井是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克纠宾斯克州(Aktyubinsk)希望油田(Truva oilfield)北特鲁瓦(North Truva)构造上的一口区域评价井,完钻井深为3 300 m。该井在1 075.87~1 177.46 m井段钻遇了8套漏层,共漏失879 m3钻井液,损失时间为45.625 d。通过制定充填与水泥浆复合堵漏的技术措施,采取了向井筒漏层投入做好的砖块、泥球进行架桥封堵,并配合水泥浆封固的堵漏措施,成功地解决了该井的石灰岩漏失问题,研究出了一套适合该区块石灰岩裂缝性漏失的堵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漏失 石灰岩 堵漏 泥球 希望油田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井下裂缝诊断与堵漏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曾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4,共5页
在钻井过程中,常常钻遇不同宽度的井下地层裂缝。钻遇裂缝时容易发生钻井液漏失现象,甚至发生钻井液失返现象,严重影响了安全、高效钻井。目前裂缝封堵的方法常存在封堵成功率不高、堵漏承压能力低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井下地... 在钻井过程中,常常钻遇不同宽度的井下地层裂缝。钻遇裂缝时容易发生钻井液漏失现象,甚至发生钻井液失返现象,严重影响了安全、高效钻井。目前裂缝封堵的方法常存在封堵成功率不高、堵漏承压能力低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井下地层的裂缝宽度等特征认识不清。基于地层裂缝产生的岩石力学机理,确定影响裂缝宽度关键的6个力学和工程因素,并利用神经网络计算的非线性、大数据特点建立了井下地层裂缝宽度的分析模型,模型包含输入层、输出层和3个隐藏层。通过该模型诊断井下裂缝宽度,提高了计算精度,平均误差仅为2.09%,最大误差为5.88%,解决钻井现场仅凭经验判断裂缝误差较大和依靠成像测井成本较高的问题。同时根据神经网络模型诊断得到的裂缝宽度优化堵漏材料的粒径配比,提高了裂缝内的架桥封堵强度和架桥的稳定性,封堵层的承压能力达到12.8 MPa,反向承压能力达到4.5 MPa。现场堵漏试验最高憋压10 MPa,经过封堵作业后大排量循环不漏,达到了裂缝性地层高效堵漏的目的,堵漏一次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裂缝宽度 神经网络 粒径配比 堵漏
下载PDF
网状泡沫材料的堵漏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迟军 马川 +3 位作者 尹达 蒲晓林 李家学 王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61,共6页
针对钻井液在长裂缝性漏失问题,室内评价了一种新型网状泡沫堵漏材料,将其与筛网堵漏材料进行对比和复配,研究出针对裂缝性漏失堵漏效果良好的配方。实验结果表明,该堵漏配方具有良好的封堵长裂缝能力,将质量分数为0.08%的网状泡沫(体... 针对钻井液在长裂缝性漏失问题,室内评价了一种新型网状泡沫堵漏材料,将其与筛网堵漏材料进行对比和复配,研究出针对裂缝性漏失堵漏效果良好的配方。实验结果表明,该堵漏配方具有良好的封堵长裂缝能力,将质量分数为0.08%的网状泡沫(体积分数为4%)加入到原无法成功封堵模拟裂缝的基础配方中后可承压5 MPa,漏失水基钻井液165m L;与质量分数为0.45%筛网堵漏材料复配能使漏失量减少到45 m L,在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中也可承压5 MPa,但漏失量相对较大。网状泡沫堵漏材料可压缩变形,适用于各种尺寸裂缝。钻井液在泡沫孔隙中流动阻力大,大量网状泡沫颗粒分布于裂缝中能够形成多个较弱封堵隔墙,缓解了尾部封堵隔墙承受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在较窄裂缝中与刚性颗粒共同起到架桥作用。由于网状泡沫堵漏材料在油基钻井液和高温条件下强度变弱,因此更适于在常温水基钻井液中使用,且其来源广泛,经济实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地层承压能力 裂缝性漏失 网状泡沫 堵漏材料 刚性颗粒
下载PDF
陕北西部地区裂缝性地层堵漏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波 孙金声 +2 位作者 李伟 张文哲 李红梅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4,共6页
陕北西部地区钻井过程中漏失频发,吴起铁边城区域井漏问题尤为突出,漏失严重时导致填井或弃井,增加该区域钻井成本。通过对铁边城区域岩心特性分析和力学测试,该区域地层井漏原因主要由微裂缝扩展、延伸和对天然裂缝通道的勾通形成贯穿... 陕北西部地区钻井过程中漏失频发,吴起铁边城区域井漏问题尤为突出,漏失严重时导致填井或弃井,增加该区域钻井成本。通过对铁边城区域岩心特性分析和力学测试,该区域地层井漏原因主要由微裂缝扩展、延伸和对天然裂缝通道的勾通形成贯穿漏失通道引起。针对裂缝漏失特征,通过实验模拟,建立以刚性颗粒架桥、柔性变形材料充填以及纤维材料缠绕联结的裂缝堵漏配方,并分析其堵漏作用机理,室内承压可达7 MPa以上。现场应用该研究成果后,3次堵漏作业均能达到一次堵漏成功,地层承压能力当量密度提高0.22 g/cm^3,达到很好的应用效果,为区域井漏预防和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漏失 微裂缝延伸 颗粒架桥 地层承压 铁边城区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