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Rural Landscape Cultural Types in Mudanjiang City
1
作者 冯歆 孟祥庄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2年第6期27-29,共3页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economy,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life standard and dramatic expansion of urbanization, the paper has pointed out that rural area has lost its feature gradually and rural la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economy,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life standard and dramatic expansion of urbanization, the paper has pointed out that rural area has lost its feature gradually and rural landscape appears to be fuzzy. In view of this, survey and analysi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rural landscape cultural types and features of Mudanjiang City, laying a foundation to the exploration and effective expression of rural landscape culture of Mudanjiang City during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ural landscape. It hopes to protect original rural landscape connotation and regional feature, make it better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 of modern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area LANDSCAPE CULTURAL TYPE mudanjiang
下载PDF
Mudanjiang: Aiming at a Moder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ourist City
2
《China Today》 2001年第5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Aiming at a Moder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ourist City mudanjiang
下载PDF
Magnetotelluric data reveals subduction polarity and reactivation of the Mudanjiang suture zone,Northeast China
3
作者 Zhonghua XIN Hesheng HOU +3 位作者 Jiangtao HAN Lijia LIU Cai LIU Tianqi W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309-1320,共12页
The Jiamusi and Songnen blocks converged in the easternmost segment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as a result of the subduction and subsequent closure of the Mudanjiang oceanic plate during the Permian-Jurassic.T... The Jiamusi and Songnen blocks converged in the easternmost segment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as a result of the subduction and subsequent closure of the Mudanjiang oceanic plate during the Permian-Jurassic.The Mudanjiang suture zone was later directly affected by subductions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and Pacific plate and is therefore an ideal place to study the subduction polarity and later transformation of a paleo-suture zone.Using three-dimensional inversion of magnetotelluric data collected along a 160-km-long profile across the Mudanjiang suture zone,we established a resistivity model of the suture zone and adjacent area.Our results reveal the subduction polarity and subduction trace of the Mudanjiang oceanic plate and provide geoelectrical evidence for reactivation of the Mudanjiang suture zone induced by the(Paleo-)Pacific plate subduction.The suture zone shows a complex conductive structure.The west-dipping crustal-scale conductor beneath the Songnen-Jiamusi collision zone represents the fossil subduction zone and indicates the westward subduction polarity of the Mudanjiang oceanic plate.Furthermore,the Mudanjiang fault identified by surface geology does not fully represent the deep structure of the Mudanjiang suture zone.The definition of the suture zone should be extended to the whole conductive region with a lateral extent of~70 km.Solid conductive minerals beneath the arc in front of the subduction zone were exhumated up from deep to the upper crust.The“chimney”-shaped conductor connected with the mantle represents the intrusive pathways of mantle-derived materials,suggesting that the Mudanjiang suture zone was reactivated by subductions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and Pacific plate,leading to remelting of the cooled and crystallized materials in the pathways.Therefore,subduction of the(Paleo-)Pacific plate destroyed the lithospheric structure of the paleo collision zone in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and the large-scale crustal conductor beneath the suture zone reflects reactivation of the paleo-suture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mudanjiang oceanic plate Reactivation of the mudanjiang suture zone Subduction of the(Paleo-)Pacific plate Magnetotelluric method 3D electrical model
原文传递
牡丹江地区早教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模式研究
4
作者 顾媛媛 周世华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85-92,共8页
本文通过对牡丹江地区早教社会服务体系构建形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梳理出目前实践探索出的牡丹江地区早教社会服务三种体系构建模式,即中央财政支持的(普惠性托幼中心)、地方政府与高校合作的(社区普惠性托幼一体化幼儿园)、校企合作的(... 本文通过对牡丹江地区早教社会服务体系构建形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梳理出目前实践探索出的牡丹江地区早教社会服务三种体系构建模式,即中央财政支持的(普惠性托幼中心)、地方政府与高校合作的(社区普惠性托幼一体化幼儿园)、校企合作的(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形式、优势、家长反馈效果。总结凝练出“丹江模式”早教社会服务体系,对我国托育和早教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有一定的借鉴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地区 早教 社会服务体系 构建模式 丹江模式
下载PDF
牡丹江地区乡村小学学校体育开展现状及优化策略
5
作者 于潇 兰景越 张冬梅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4-67,共4页
对牡丹江地区五个县市16所乡村小学学校体育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提出乡村小学学校体育教育优化策略: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监管力度;保障体育经费的落实和足额发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鼓励教师通过互联网进行技能学习,全面促进乡村小学学校体育... 对牡丹江地区五个县市16所乡村小学学校体育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提出乡村小学学校体育教育优化策略: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监管力度;保障体育经费的落实和足额发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鼓励教师通过互联网进行技能学习,全面促进乡村小学学校体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 学校体育 乡村小学
下载PDF
乡村收缩背景下精明发展路径探索——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兴隆镇乡村地区为例
6
作者 高善鑫 《住宅产业》 2024年第3期15-18,共4页
精明收缩的发展思路为目前乡村所面临的收缩问题、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解决方式。本文分析了乡村收缩的普遍过程与总体特征,总结国际应对乡村收缩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探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兴隆镇乡村地区的收缩现状,提出具体的... 精明收缩的发展思路为目前乡村所面临的收缩问题、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解决方式。本文分析了乡村收缩的普遍过程与总体特征,总结国际应对乡村收缩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探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兴隆镇乡村地区的收缩现状,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明收缩 乡村收缩 发展路径 牡丹江市 乡村地区
下载PDF
小兴安岭构造带早侏罗世两期俯冲事件:镁铁质侵入岩的锆石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及Sr-Nd-Li同位素制约
7
作者 冯光英 刘飞 +1 位作者 牛晓露 杨经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17-3733,共17页
位于小兴安岭构造带北缘的二龙山橄榄辉长岩及星火角闪辉长岩,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分别为201±1Ma和186±1Ma。两者的矿物组成不同,星火角闪辉长岩角闪石含量较高(可达15%)。主微量元素组成显示在岩浆演化过程中二龙山橄榄辉... 位于小兴安岭构造带北缘的二龙山橄榄辉长岩及星火角闪辉长岩,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分别为201±1Ma和186±1Ma。两者的矿物组成不同,星火角闪辉长岩角闪石含量较高(可达15%)。主微量元素组成显示在岩浆演化过程中二龙山橄榄辉长岩经历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而星火角闪辉长岩主要经历了橄榄石的分离结晶,此外,两者显著的Sr正异常及一定程度的Eu正异常(1.07~1.38),表明两者在岩浆演化过程中都存在明显的斜长石堆晶作用。原始岩浆计算表明两者都具有弧形微量元素组成,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和Ta),二龙山橄榄辉长岩属于钙碱性到高钾钙碱性岩浆岩,而星火角闪辉长岩属于钾玄岩系列。两者地幔源区都经历了俯冲沉积物熔流体交代作用的影响。此外,两者具有较为一致的Li同位素组成,同MORB以及岛弧玄武岩的锂同位素组成较为一致,或者略低于MORB,进一步限定俯冲交代物质来源为陆源沉积物。两者具有明显不同的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小兴安岭构造带北缘东西侧具有明显的地幔不均一性。位于小兴安岭构造带北缘西侧的186Ma星火角闪辉长岩,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导致的弧后伸展拉张有关;而小兴安岭构造带北缘东侧的201Ma二龙山橄榄辉长岩,与位于南部张广才岭构造带东缘的209~202Ma镁铁质岩浆岩带同期,共同揭示牡丹江洋俯冲事件发生的时限为209~201Ma,整体而言牡丹江洋俯冲事件开始的时间南部略早于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构造带 镁铁质岩浆岩 牡丹江洋俯冲 早侏罗世 Li同位素
下载PDF
基于MSPA模型和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的市域生态空间网络构建及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崑 马春旭 +3 位作者 郑伊含 田鑫 洪丽 刘丹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0-228,326,共10页
[目的]探索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的市域生态网络构建方法,为市域生态网络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为例,采用MSPA分析结果拓扑叠加研究区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综合得出生态源地;利... [目的]探索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的市域生态网络构建方法,为市域生态网络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为例,采用MSPA分析结果拓扑叠加研究区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综合得出生态源地;利用最小阻力模型提取研究区潜在生态廊道并结合重力模型进行重要度划分;从源地补充、廊道补充、增补踏脚石三方面进行生态网络结构优化。[结果]①根据MSPA分析结果,牡丹江市核心区域面积在景观类型中比例最高,为87.41%,其中林地为主要景观类型。②牡丹江市域内有主要生态源地10处,次要生态源地6处。③牡丹江市域内潜在重要生态廊道16条,一般生态廊道104条。④优化前生态网络闭合度(α指数)为0.53,优化后为0.66;网络连接数(γ指数)优化前为0.69,优化后为0.77,线点率(β指数)优化前为2.0,优化后为2.26。[结论]综合MSPA分析法和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法的生态网络构建方法运用,有助于生态网络的结构性和功能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形态学格局分析(MSPA)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牡丹江市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牡丹江市某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建伟 佟智强 +3 位作者 宋林旭 王忠禹 杨洪祥 高博 《世界地质》 CAS 2023年第2期318-326,共9页
为研究牡丹江市某高速公路桦林—铁岭河段青梅山东坡上的一处边坡的稳定性,在现场勘测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特征、气象与水文地质特征和其他外在因素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所属13个二级指标的边坡稳定性评价体系,利... 为研究牡丹江市某高速公路桦林—铁岭河段青梅山东坡上的一处边坡的稳定性,在现场勘测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特征、气象与水文地质特征和其他外在因素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所属13个二级指标的边坡稳定性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该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边坡属于较不稳定边坡,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同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在边坡表面和内部适当部位布设排水沟和导水管,在重点部位部署抗滑工程和护坡工程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市 边坡稳定性 层次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牡丹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丛喜东 李琳 +1 位作者 齐永峰 张东来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80,133,共7页
为解决牡丹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生态管理需求的重要性缺乏全面评估的问题,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参考《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及当地自然地理特征,通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及生物多样性维护4个... 为解决牡丹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生态管理需求的重要性缺乏全面评估的问题,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参考《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及当地自然地理特征,通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及生物多样性维护4个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指标,构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牡丹江市森林覆盖率达67.40%,2000—2020年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平均为(730.06±56.64)g/(m^(2)·a),且呈现出极显著的增加趋势;单项评价表明,当地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级别最高的为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表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等级面积最大,占森林总面积的48.74%,集中分布的区域有宁安市西南和穆棱市南部。结果可为当地优化生态保护策略,协调区域发展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森林 牡丹江 评价模型 遥感
下载PDF
牡丹江市主城区第四系地下水主要离子特征与成因分析
11
作者 王建伟 高博 +3 位作者 佟智强 马力 宋林旭 刘浩 《矿产与地质》 2023年第2期399-405,共7页
以牡丹江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对该区采集的24组第四系地下水样品中常规离子进行检测和分析,利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离子比例关系等方法识别地下水主要离子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第四系地下水中主要离子含量变化均具有较... 以牡丹江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对该区采集的24组第四系地下水样品中常规离子进行检测和分析,利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离子比例关系等方法识别地下水主要离子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第四系地下水中主要离子含量变化均具有较强的离散性,阴离子平均浓度HCO_(3)^(-)>SO_(4)^(2-)>Cl^(-),阳离子平均浓度Ca^(2+)>Na^(+)>Mg^(2+)>K^(+),地下水整体为淡水,呈中性偏弱酸性,水化学类型以HCO_(3)—Na·Ca型水为主;水中的化学组分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溶解,其中,Na^(+)和K^(+)主要来源于硅酸盐矿物的溶解,Ca^(2+)和Mg^(2+)主要受碳酸盐、硫酸盐和硅酸盐矿物风化溶解作用共同控制,同时水中阳离子间存在一定交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系地下水 水化学 离子成因 牡丹江市
下载PDF
2000-2019年牡丹江市森林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12
作者 孙玉成 刘滨辉 +2 位作者 张峰源 苏远航 崔长健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1期46-49,共4页
基于ArcGIS、SAS软件,利用MOD17A3数据,研究2000—2019年牡丹江市境内森林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牡丹江森林NPP值较高,主要分布范围为500~800 g·m^(-2);南部区域NPP值较高,北部区域NPP值较低;20年... 基于ArcGIS、SAS软件,利用MOD17A3数据,研究2000—2019年牡丹江市境内森林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牡丹江森林NPP值较高,主要分布范围为500~800 g·m^(-2);南部区域NPP值较高,北部区域NPP值较低;20年来牡丹江森林NPP以平均3.65 g·m^(-2)·a-1的速率显著增加,从空间上看,森林NPP以显著增加为主,NPP减少区域零星分布;森林植被NPP主要受当年6月和8月温度影响,降水对其影响不大。总体而言,牡丹江市森林生态环境总体向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P 驱动因素 时空分布 牡丹江市
下载PDF
牡丹江市冰雪旅游开发新模式研究
13
作者 殷子阳 《北方经贸》 2023年第3期5-8,共4页
借着北京冬奥会和“三亿人上冰雪”的东风,牡丹江市冰雪旅游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牡丹江市冰雪旅游本身发展状况较好,拥有自然气候、滑雪场、冰雪节庆等冰雪旅游资源,但也存在冰雪产品缺少核心竞争力、冰雪旅游配套服务有待提升、冰雪... 借着北京冬奥会和“三亿人上冰雪”的东风,牡丹江市冰雪旅游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牡丹江市冰雪旅游本身发展状况较好,拥有自然气候、滑雪场、冰雪节庆等冰雪旅游资源,但也存在冰雪产品缺少核心竞争力、冰雪旅游配套服务有待提升、冰雪相关产业链不够完整、对冰雪旅游缺乏统筹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要融合相关产业如体育、文化、康养、商贸等,形成“冰雪+”旅游融合的新模式,促进牡丹江市冰雪旅游走向新的热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市 冰雪旅游 冰雪资源 融合模式
下载PDF
牡丹江市东和林场森林经营规划设计探讨
14
作者 宋成刚 赵晓军 《林业勘查设计》 2023年第5期38-41,共4页
对牡丹江市东和林场森林资源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当前林分状况并依据现行林业相关政策、法规等,制定了林场今后十年森林经营规划设计方案。根据不同林分状况,主要从造林更新、封山育林、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森林采伐和森林可燃物... 对牡丹江市东和林场森林资源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当前林分状况并依据现行林业相关政策、法规等,制定了林场今后十年森林经营规划设计方案。根据不同林分状况,主要从造林更新、封山育林、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森林采伐和森林可燃物管理等方面设计森林经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营 规划设计 牡丹江东和林场
下载PDF
东北牡丹江地区“黑龙江群”中斜长角闪岩与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学意义 被引量:63
15
作者 颉颃强 张福勤 +2 位作者 苗来成 陈福坤 刘敦一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37-1250,共14页
佳木斯地块南缘牡丹江地区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黑龙江群"中存在洋壳残片,为形成于古大陆边缘环境的一套造山建造。牡丹江地区东北部的"麻山群"为佳木斯地块南缘的陆壳基底;其南侧的"黑龙江群"... 佳木斯地块南缘牡丹江地区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黑龙江群"中存在洋壳残片,为形成于古大陆边缘环境的一套造山建造。牡丹江地区东北部的"麻山群"为佳木斯地块南缘的陆壳基底;其南侧的"黑龙江群"属造山建造,包括阿尔卑斯型超基性岩和具有 MORB 特征的斜长角闪片岩等。对"黑龙江群"中的斜长角闪片岩以及其南边具有同碰撞特征的钾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 SHRIMP U-Pb 定年。结果表明:斜长角闪片岩具有777±18Ma 的结晶年龄,并受到437±7Ma 的变质作用的影响;同碰撞的钾长花岗岩形成年龄为461±6Ma。据此指出佳木斯地块南缘的黑龙江群中存在新元古代的洋壳残片并推断牡丹江地区存在早古生代的碰撞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群 洋壳残片 早古生代 佳木斯地块 锆石SHRIMP U—Pb定年 牡丹江
下载PDF
佳木斯地块南缘牡丹江地区高压变质作用:黑龙江杂岩的岩石学和地质年代学 被引量:24
16
作者 赵英利 刘永江 +2 位作者 李伟民 温泉波 韩国卿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3-253,共11页
牡丹江地区出露的黑龙江杂岩是由变质基性岩、泥质片岩、大理岩和变硅质岩系列组成的类似于蛇绿岩层序的构造混杂岩,代表了佳木斯地块西南缘碰撞增生的产物。钠长石和绿帘石变斑晶中共生的矿物组合(钠云母+蓝闪石+多硅白云母+绿帘石)的... 牡丹江地区出露的黑龙江杂岩是由变质基性岩、泥质片岩、大理岩和变硅质岩系列组成的类似于蛇绿岩层序的构造混杂岩,代表了佳木斯地块西南缘碰撞增生的产物。钠长石和绿帘石变斑晶中共生的矿物组合(钠云母+蓝闪石+多硅白云母+绿帘石)的地质温压计估算结果表明,黑龙江杂岩的峰期变质的温压条件为T=320~480℃,p=800~1600MPa,为典型的绿帘-蓝片岩相高压变质作用。黑龙江杂岩带中泥质片岩所含的多硅白云母单矿物给出的40Ar/39Ar坪年龄为164.9Ma±0.5Ma。根据白云母中K-Ar同位素体系的封闭温度(350~430℃)接近于得到的黑龙江杂岩的峰期变质温度,可以认为40Ar/39Ar坪年龄指示了这期高压变质事件的年龄,也证实了黑龙江杂岩带中普遍存在一期中侏罗世末期的变质-热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佳木斯地块 牡丹江地区 黑龙江杂岩 高压变质作用 40Ar/39Ar年代学
下载PDF
牡丹江地区蓝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21
17
作者 周建波 韩杰 +1 位作者 张兴洲 曾维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103,共11页
牡丹江地区的蓝片岩分布于牡丹江东部的椅子圈、磨刀石等地。野外调研表明:牡丹江蓝片岩主要呈透镜体状或构造残片状发育在长英质片岩中,并部分可见变余枕状构造和气孔状构造;主量元素岩石化学分析得到这些蓝片岩为亚碱性玄武岩组合;稀... 牡丹江地区的蓝片岩分布于牡丹江东部的椅子圈、磨刀石等地。野外调研表明:牡丹江蓝片岩主要呈透镜体状或构造残片状发育在长英质片岩中,并部分可见变余枕状构造和气孔状构造;主量元素岩石化学分析得到这些蓝片岩为亚碱性玄武岩组合;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曲线与洋中脊环境(E-MORB)配分曲线一致;微量元素蛛网图曲线也与E-MORB一致,部分易活动元素(Ba,Sr等)一定程度的分异应与海相玄武岩形成时遭受海水蚀变或后期绿片岩相变质有关。代表性蓝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牡丹江地区蓝片岩的原岩形成于大洋板块内的洋中脊环境。因此,黑龙江蓝片岩应为佳木斯地体向西与松嫩地块之间碰撞拼贴而形成的具有蛇绿岩性质的高压变质带;而目前保存下来的蓝片岩带应为遭受高压变质作用并仰冲到佳木斯地块之上的大规模增生杂岩带的残余部分。结合作者近年取得的牡丹江地区蓝片岩SHRIMP锆石年龄210~250 Ma和变质云母等单矿物180~190 Ma的年代学证据,证明它们为晚二叠世—晚三叠世的玄武岩经过印支期前后高压变质而形成。黑龙江蓝片岩带的形成是印支期前后古亚洲构造域向环太平洋构造域转换的结果,即黑龙江杂岩带为典型的构造转换带——古亚洲洋构造拼合的结束和环太平洋构造带俯冲开始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杂岩 蓝片岩 地球化学特征 高压变质带 牡丹江 变质岩
下载PDF
牡丹江城市鸟类调查 被引量:11
18
作者 金志民 杨春文 +2 位作者 金建丽 刘铸 李丁男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7-144,共8页
2004年5月至2009年4月对牡丹江城市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91种,隶属14目31科,占全国鸟类总种数的7.69%。说明牡丹江地区鸟类资源比较丰富,其丰富度指数1.967,均匀度指数0.6538,Shannon-Wiener指数2.949。记录的91种鸟中留鸟26种,夏候... 2004年5月至2009年4月对牡丹江城市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91种,隶属14目31科,占全国鸟类总种数的7.69%。说明牡丹江地区鸟类资源比较丰富,其丰富度指数1.967,均匀度指数0.6538,Shannon-Wiener指数2.949。记录的91种鸟中留鸟26种,夏候鸟53种,冬候鸟3种,旅鸟9种,分别占总数28.6%、58.2%、3.3%、和9.9%。在居留型上,主要以夏候鸟为主。在区系组成上,东洋种5种,占5.5%,古北种54种,占59.3%,广布种32种,占35.2%,以古北种为主。记录到的91种鸟类中包括松雀鹰(Accipitervirgatus)、苍鹰(A.gentilis)等8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在所调查的鸟类中雀形目鸟类最多,15科5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市 鸟类 调查
下载PDF
牡丹江市退耕还林前后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凤杰 雷国平 +2 位作者 杨凤海 宋戈 杜国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6-214,共9页
退耕还林工程是当前中国最为宏大的生态修复与重建工程,开展区域退耕还林前后生态安全评价,可综合检验退耕还林成效,并为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制定区域环保规划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等提供决策依据。该文在深入分析生态安全本质的... 退耕还林工程是当前中国最为宏大的生态修复与重建工程,开展区域退耕还林前后生态安全评价,可综合检验退耕还林成效,并为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制定区域环保规划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等提供决策依据。该文在深入分析生态安全本质的基础上,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退耕还林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物元模型对牡丹江市退耕还林前后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退耕后,市区及绥芬河市生态安全等级下降,分别由较安全和安全降至临界安全,其他地区生态安全等级没有变化;2)各地区生态安全隶属度变化显著,表现为宁安地区生态安全隶属度值下降,而东宁、林口、海林、穆棱等地区生态安全隶属度值增加,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概言之,物元模型能够揭示单个评价指标的分异信息,研究结果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生态 环境保护 物元模型 退耕还林 牡丹江市
下载PDF
牡丹江市退耕还林前后自然状态下土壤侵蚀敏感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凤杰 张柏 +3 位作者 王宗明 雷国平 宋戈 宁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根据通用水土流失方程,选取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地形起伏度、植被覆盖4个自然因子,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完成了牡丹江地区退耕还林前后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侵蚀以轻度敏感和中度敏感为主,退耕还林前... 根据通用水土流失方程,选取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地形起伏度、植被覆盖4个自然因子,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完成了牡丹江地区退耕还林前后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侵蚀以轻度敏感和中度敏感为主,退耕还林前后二者面积比例分别为39.61%与29.04%和37.79%与34.03%。(2)在空间分布上,南部地区以不敏感和轻度敏感为主,且退耕后,西南部不敏感面积增加;北部地区以中度敏感为主,退耕前中度敏感、高度敏感和极敏感呈相互镶嵌的格局,退耕后三者的分布呈较强的规律性。(3)退耕前,土壤可蚀性对土壤侵蚀的作用很强,降雨侵蚀力作用一般,但退耕后,特别是极敏感区土壤可蚀性作用大大降低,而降雨侵蚀力作用则明显增强。总体而言,退耕还林使区域土壤侵蚀敏感性有所改善,但在高度敏感和极敏感区域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仍然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敏感性 退耕还林 USLE 牡丹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