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昆仑多岛弧盆系及泛华夏大陆的增生
被引量:
15
1
作者
尹福光
潘桂棠
李兴振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8,共7页
自从Rodinia超大陆在晚元古代解体之后,冈瓦纳大陆群与泛华夏大陆群间从晚元古代至中生代始终存在一大洋-特提斯洋。从早古生代至中生代,特提斯洋分三个阶段向泛华夏陆块群俯冲,形成了弧后扩张、弧陆碰撞和弧前增生。弧后盆地扩张到达...
自从Rodinia超大陆在晚元古代解体之后,冈瓦纳大陆群与泛华夏大陆群间从晚元古代至中生代始终存在一大洋-特提斯洋。从早古生代至中生代,特提斯洋分三个阶段向泛华夏陆块群俯冲,形成了弧后扩张、弧陆碰撞和弧前增生。弧后盆地扩张到达小洋盆,出现蛇绿混杂岩。由于早期大陆边缘已向南发生了增生,继后的弧后扩张和前锋弧的位置也就相应地向南迁移了。因而蛇绿岩带、岩浆岩带会出现多条,且从北向南时代有从老变新的趋势。由于陆缘向南裂离,并到达高纬度位置,或者如洋岛的生成,随着洋壳的消减速、俯冲,高纬度的沉积体向低纬度的不断增生,这样就出现了生物的冷暖型混生。且从泛华夏陆块群或从冈瓦纳大陆群裂离的块体不能越过大洋中脊拼合在另一大陆块体上。因此,泛华夏大陆的西南缘-昆仑带只是在弧后海底扩张、弧-弧碰撞、弧-陆碰撞的多岛弧造山作用、向南不断增生过程中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岛弧盆系
泛华夏大陆
大陆增生
造山作用
早古生代
大陆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泛华夏大陆群东南缘多岛弧盆系统
被引量:
13
2
作者
尹福光
万方
陈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从多岛弧盆体系理论研究思路出发 ,认为中国华南地区在晚元古代至加里东期 ,应是由泛华夏大陆群东南缘的多岛弧盆体系组成部分。泛华夏大陆群东南缘多岛弧盆系统从东南向西北由浙闽 -云开岛弧、闽粤弧后盆地、武夷山岛弧、湘桂弧后盆地...
从多岛弧盆体系理论研究思路出发 ,认为中国华南地区在晚元古代至加里东期 ,应是由泛华夏大陆群东南缘的多岛弧盆体系组成部分。泛华夏大陆群东南缘多岛弧盆系统从东南向西北由浙闽 -云开岛弧、闽粤弧后盆地、武夷山岛弧、湘桂弧后盆地、江南岛弧、雪峰山前陆隆起等几部分组成。它是在古太平洋板块与泛华夏大陆群碰撞与缝合过程中 ,通过弧 -弧、弧 -陆、陆 -陆碰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华夏大陆群
东南边缘
多岛弧盆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洋内俯冲及构造格局——来自诸暨青顶山基性-超基性岩研究的证据
被引量:
3
3
作者
董学发
周宗尧
+3 位作者
余盛强
唐增才
赵旭东
肖庆辉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6-32,共17页
江南造山带东段浙西北地区广泛发育了新元古代岩浆岩,它们是探讨江南造山带构造格局和演化的关键,但其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却备受争论.选择浙江诸暨青顶山地区出露的一套基性-超基性岩为对象,对其开展了详细的锆石年代学、Hf同位素组...
江南造山带东段浙西北地区广泛发育了新元古代岩浆岩,它们是探讨江南造山带构造格局和演化的关键,但其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却备受争论.选择浙江诸暨青顶山地区出露的一套基性-超基性岩为对象,对其开展了详细的锆石年代学、Hf同位素组成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青顶山基性-超基性岩形成于~860 Ma.锆石εHf(t)值分别为+9.7和+9.5.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将青顶山基性-超基性岩分为"低铝高镁型"和"高铝低镁型"两类.前者岩石以高钛、镁、铁,低铝,富Cr、Ni,低的Sr/Y值为特征,后者则以低钛、镁、铁,高铝,贫Cr、Ni,高的Sr/Y值为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Hf同位素组成均指示青顶山基性-超基性岩形成于洋内弧环境,其成因可能与俯冲大洋板片熔融与不同深度的地幔楔交代有关.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构建了"龙门山洋内弧(1 172~840 Ma)-皖赣弧间盆地(1 061~827 Ma)-万年陆缘弧(~840 Ma)-赣湘弧后盆地(820~830 Ma)"的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多岛弧盆系大地构造格架,为江南造山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造山带
洋内弧
多岛弧盆系
新元古代
浙江
构造
原文传递
题名
昆仑多岛弧盆系及泛华夏大陆的增生
被引量:
15
1
作者
尹福光
潘桂棠
李兴振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8,共7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填图综合研究".
文摘
自从Rodinia超大陆在晚元古代解体之后,冈瓦纳大陆群与泛华夏大陆群间从晚元古代至中生代始终存在一大洋-特提斯洋。从早古生代至中生代,特提斯洋分三个阶段向泛华夏陆块群俯冲,形成了弧后扩张、弧陆碰撞和弧前增生。弧后盆地扩张到达小洋盆,出现蛇绿混杂岩。由于早期大陆边缘已向南发生了增生,继后的弧后扩张和前锋弧的位置也就相应地向南迁移了。因而蛇绿岩带、岩浆岩带会出现多条,且从北向南时代有从老变新的趋势。由于陆缘向南裂离,并到达高纬度位置,或者如洋岛的生成,随着洋壳的消减速、俯冲,高纬度的沉积体向低纬度的不断增生,这样就出现了生物的冷暖型混生。且从泛华夏陆块群或从冈瓦纳大陆群裂离的块体不能越过大洋中脊拼合在另一大陆块体上。因此,泛华夏大陆的西南缘-昆仑带只是在弧后海底扩张、弧-弧碰撞、弧-陆碰撞的多岛弧造山作用、向南不断增生过程中形成的。
关键词
多岛弧盆系
泛华夏大陆
大陆增生
造山作用
早古生代
大陆动力学
Keywords
multi arc basin system
Kunlun orogenic belt
Pan Cathaysia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泛华夏大陆群东南缘多岛弧盆系统
被引量:
13
2
作者
尹福光
万方
陈明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 ( 2 0 0 1 1 3 90 0 0 69)
文摘
从多岛弧盆体系理论研究思路出发 ,认为中国华南地区在晚元古代至加里东期 ,应是由泛华夏大陆群东南缘的多岛弧盆体系组成部分。泛华夏大陆群东南缘多岛弧盆系统从东南向西北由浙闽 -云开岛弧、闽粤弧后盆地、武夷山岛弧、湘桂弧后盆地、江南岛弧、雪峰山前陆隆起等几部分组成。它是在古太平洋板块与泛华夏大陆群碰撞与缝合过程中 ,通过弧 -弧、弧 -陆、陆 -陆碰撞 。
关键词
泛华夏大陆群
东南边缘
多岛弧盆系统
Keywords
multi arc basin system
south eastern margin
Pan Cathaysian continental group
分类号
P5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洋内俯冲及构造格局——来自诸暨青顶山基性-超基性岩研究的证据
被引量:
3
3
作者
董学发
周宗尧
余盛强
唐增才
赵旭东
肖庆辉
机构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6-32,共17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12120114068901)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项目(Nos.2014004
2010001)
文摘
江南造山带东段浙西北地区广泛发育了新元古代岩浆岩,它们是探讨江南造山带构造格局和演化的关键,但其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却备受争论.选择浙江诸暨青顶山地区出露的一套基性-超基性岩为对象,对其开展了详细的锆石年代学、Hf同位素组成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青顶山基性-超基性岩形成于~860 Ma.锆石εHf(t)值分别为+9.7和+9.5.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将青顶山基性-超基性岩分为"低铝高镁型"和"高铝低镁型"两类.前者岩石以高钛、镁、铁,低铝,富Cr、Ni,低的Sr/Y值为特征,后者则以低钛、镁、铁,高铝,贫Cr、Ni,高的Sr/Y值为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Hf同位素组成均指示青顶山基性-超基性岩形成于洋内弧环境,其成因可能与俯冲大洋板片熔融与不同深度的地幔楔交代有关.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构建了"龙门山洋内弧(1 172~840 Ma)-皖赣弧间盆地(1 061~827 Ma)-万年陆缘弧(~840 Ma)-赣湘弧后盆地(820~830 Ma)"的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多岛弧盆系大地构造格架,为江南造山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江南造山带
洋内弧
多岛弧盆系
新元古代
浙江
构造
Keywords
Jiangnan orogen
intra-oceanic
arc
multi
-
arc
-
basin
system
Neoproterozoic
Zhejiang
tectonics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34.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昆仑多岛弧盆系及泛华夏大陆的增生
尹福光
潘桂棠
李兴振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泛华夏大陆群东南缘多岛弧盆系统
尹福光
万方
陈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洋内俯冲及构造格局——来自诸暨青顶山基性-超基性岩研究的证据
董学发
周宗尧
余盛强
唐增才
赵旭东
肖庆辉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