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分析
1
作者 季汉超 史悦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7期171-173,共3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方法将某院2021年2月~2023年11月收治的32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液、痰液、尿液、分泌物的培养鉴别并分析病原菌株及耐药性等特点,分析主要革兰阴性菌、...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方法将某院2021年2月~2023年11月收治的32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液、痰液、尿液、分泌物的培养鉴别并分析病原菌株及耐药性等特点,分析主要革兰阴性菌、阳性菌及真菌的药敏情况。结果326例患者分离出301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82株占60.47%;革兰阳性菌87株占28.90%;真菌32株占10.63%。多重耐药菌106例,60岁以上感染患者占总感染患者例数的54.82%;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为氨苄西林、呋喃妥因,耐药率分别为96.12%、73.64%。3种革兰阳性菌未出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菌株。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病原菌分布十分广泛,患者极易发生感染,其中老年患者占比较高,病原菌耐药性普遍较强,存在高耐药性、多重耐药性,因此应及时对患者病原菌进行检测,针对性用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多重耐药菌 感染
下载PDF
航空食品生产环境中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2
作者 邬汶 杨雨 +4 位作者 张青 邓晓东 高国龙 刘杨 胡政泽 《口岸卫生控制》 2024年第1期51-55,58,共6页
目的对航空食品生产环境中肠杆菌科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了解生产环境中肠杆菌科细菌的污染状况和来源。方法采集航空食品生产车间的操作台、推车和地面等32份环境涂抹样品,从中分离肠杆菌科细菌,采用生化实验和16S r... 目的对航空食品生产环境中肠杆菌科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了解生产环境中肠杆菌科细菌的污染状况和来源。方法采集航空食品生产车间的操作台、推车和地面等32份环境涂抹样品,从中分离肠杆菌科细菌,采用生化实验和16S rDNA测序方法鉴定细菌种类,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从32份环境涂抹样品中分离出7株肠杆菌科细菌,包括3株产酸克雷伯菌、2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阴沟肠杆菌、1株河生肠杆菌。3株产酸克雷伯菌多位点序列分型的型别为ST126、ST160和ST277。结论本研究未从航空食品生产环境中分离到致病菌,但分离到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河生肠杆菌等条件致病菌,这些条件致病菌对食品的污染风险也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细菌 16S rDNA测序 多位点序列分型 产酸克雷伯菌
下载PDF
酶底物法水质检测准确性分析
3
作者 王星星 侯继萍 《科技通报》 2023年第2期102-105,共4页
本文基于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测定同一水样3种菌群的结果,菌落总数、粪大肠菌群分别采用3种分析方法进行准确性分析,得出2组样本相对偏差在允许范围内、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相关性为高度相关,说明酶底物法用于检测水样... 本文基于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测定同一水样3种菌群的结果,菌落总数、粪大肠菌群分别采用3种分析方法进行准确性分析,得出2组样本相对偏差在允许范围内、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相关性为高度相关,说明酶底物法用于检测水样中的菌落总数、粪大肠菌群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评价水质微生物污染的标准方法;受检测水样耐热大肠菌群含量较低、检测手段精度等因素制约,导致酶底物法检测耐热大肠菌群准确性分析工作未能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底物法 多管发酵法 3种菌群 T检验 水质
下载PDF
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以及在乳酸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海燕 张和平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6-39,共4页
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是通过测定同种细菌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的序列,来确定等位基因的差异,进而比较分析菌株之间进化关系的一种分子分型方法。该方法在细菌生物学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发挥了重... 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是通过测定同种细菌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的序列,来确定等位基因的差异,进而比较分析菌株之间进化关系的一种分子分型方法。该方法在细菌生物学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MLST技术的方法和其在乳酸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位点序列分型 乳酸菌 分类鉴定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2019-2020年多重耐药菌检出及分布特点 被引量:5
5
作者 贾月 耿贺梅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期76-79,88,共5页
目的了解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多重耐药菌检出以及分布情况,探索下一阶段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所有住院患者中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对其检出率、菌种分布等进行统计汇总。结果该院共检出多... 目的了解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多重耐药菌检出以及分布情况,探索下一阶段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所有住院患者中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对其检出率、菌种分布等进行统计汇总。结果该院共检出多重耐药菌1537株,其中检出较多的是ESBLs(+)类多重耐药菌,占总检出的70.70%,其次是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和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相较于2019年,2020年检出的多重耐药菌种类增多,分布更为复杂。将近79.19%的多重耐药菌是在呼吸道类、泌尿道类等类型标本中检出。并且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具有科室特异性,不同科室主要检出菌株不同,但同一科室内中两年检出主要耐药菌种类基本保持不变。结论近两年该院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但多重耐药菌种类趋于复杂,这为下一步防控工作提出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标本类型 科室分布
下载PDF
新型敷料在2型糖尿病足溃疡伴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栾淼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1期176-179,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足溃疡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用新型敷料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该院进行临床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足溃疡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基于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借助传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足溃疡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用新型敷料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该院进行临床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足溃疡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基于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借助传统敷料对患者施以治疗,研究组应用新型敷料对患者施以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5 d和15 d溃疡面积分别为(312.29±4.79)mm;、(185.97±3.05)mm^(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68、114.067,P<0.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C反应蛋白(CRP)为(9.46±2.08)mmol/L、(7.34±2.08)%、(14.26±3.02)pg/L、(6.73±2.97)mg/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7、2.252、4.790、3.110,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溃疡愈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7,P=0.045)。结论应用新型敷料对2型糖尿病足溃疡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施以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促进患者溃疡面积的愈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敷料 2型糖尿病足溃疡 多重耐药菌感染 溃疡面积 血糖水平
下载PDF
呼吸道感染患者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高琳 李倩 +2 位作者 王丽 雷靖 谭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2期2280-2283,2308,共5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20年2月本院诊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样本进行细菌分离与耐药分析,调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20年2月本院诊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样本进行细菌分离与耐药分析,调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在呼吸道感染患者65例中,分离出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32株,占比49.2%,其中下呼吸道、上呼吸道、灌洗液、血液标本分别占50.0%、9.4%、25.0%、6.3%。32株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氨苄西林、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71.9%、87.5%、96.9%、84.4%、81.3%,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59.4%、68.8%、81.3%、75.0%、81.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型A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引流、机械通气、糖尿病等为导致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比较常见,对头孢呋辛、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比较高,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敏感率比较高,血型A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引流、机械通气、糖尿病等为导致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 危险因素 血型
原文传递
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两种及以上多重耐药菌混合感染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谢朝云 杨雪 +2 位作者 杨忠玲 张萍 杨怀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85-890,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DFU)老年患者两种及以上多重耐药菌(MDRO)混合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20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与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DFU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创面分泌物的病原菌培养与菌种...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DFU)老年患者两种及以上多重耐药菌(MDRO)混合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20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与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DFU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创面分泌物的病原菌培养与菌种鉴定结果以及两种及以上MDRO混合感染类型。根据分离培养创面分泌物检出的MDRO种数分为两种及以上MDRO感染、单种MDRO感染与非MDRO感染组,采用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对老年DFU患者发生两种及以上MDRO混合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45例老年DFU患者纳入研究,其中两种及以上MDRO混合感染率为11.01%(104/945)。非MDRO感染组、单种MDRO感染组和两种及以上MDRO感染组患者分别为652、189和104例,3组患者间合并骨髓炎、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联用抗菌药物种数、更换抗菌药物种数、换药次数、慢性肾脏病(CKD)、周围动脉病变(PAD)、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手术病灶清除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换抗菌药物种数、糖化血红蛋白、联用抗菌药物种数、入住ICU时间、PAD、DPN是老年DFU患者两种及以上MDRO混合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换药次数、手术病灶清除次数是老年DFU患者两种及以上MDRO混合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控制PAD与DPN的发生,减少入住ICU时间,持续控制血糖,避免频繁更换抗菌药物,加强换药,及时清除病灶可减少老年DFU患者两种及以上MDRO混合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足溃疡 两种及以上 多重耐药菌感染 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1996-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付鑫 徐素珍 +2 位作者 杨皓舒 仲崇桥 徐正涛 《医学动物防制》 2020年第7期697-699,共3页
目的了解1996-2018年连云港市麻风新发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连云港市1996-2018年麻风新发病例资料信息汇总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96-2018年连云港市麻风新发病例共98例,东海县分布最多... 目的了解1996-2018年连云港市麻风新发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连云港市1996-2018年麻风新发病例资料信息汇总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96-2018年连云港市麻风新发病例共98例,东海县分布最多,共37例,占37.76%;年均发病率由0.20/10万降至0.02/10万,明显下降(χ^2趋势=42.474,P<0.01),处于低流行状态。年龄最大84岁、最小17岁,平均44.08岁;男女比为2.38∶1;多菌型与少菌型比为8.8∶1;新发麻风病例Ⅱ级畸残26例,占26.53%;皮肤科门诊病例占41.84%。结论 1996-2018年连云港市麻风新发病例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处于低流行状态,但仍有新发病例出现。需完善防治网络,加强培训,结合主、被动发现方式,做到早期发现病例,及时治疗,控制麻风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 新发病例 多菌型 少菌型 流行病学 分析
原文传递
复治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顾德林 施慧慧 +1 位作者 石彩芳 沈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23期4488-4489,共2页
目的:了解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情况,探讨结核分枝杆菌L型阳性与耐多药的关系。方法:选择180例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同时对110例复治组中培养阳性的标本行耐药监测。结果:复治... 目的:了解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情况,探讨结核分枝杆菌L型阳性与耐多药的关系。方法:选择180例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同时对110例复治组中培养阳性的标本行耐药监测。结果:复治组的L型阳性率为43.6%,初治组的L型阳性率为15.7%,复治组显著高于初治组(P<0.01);菌阳复治组的L型阳性率50%,菌阴复治组的L型阳性率39.4%,菌阳组明显高于菌阴组(P<0.05);L型菌阳性患者的耐药率显著高于L型菌阴性组(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L型阳性是引起结核病复发、耐药的重要原因;MDR-TB与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L型细菌 肺结核 耐多药
原文传递
细菌与古菌之间的直接电子传递 被引量:4
11
作者 钟雯 蒋永光 石良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30-2038,共9页
微生物种间直接电子传递是指在厌氧条件下,一种微生物将电子直接传递给另外一种微生物,将两种不同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耦合在一起,以达到互养共生的目的。细菌-古菌之间的直接电子传递是其物质转换与能量代谢的新途径和新调控机制,直接参... 微生物种间直接电子传递是指在厌氧条件下,一种微生物将电子直接传递给另外一种微生物,将两种不同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耦合在一起,以达到互养共生的目的。细菌-古菌之间的直接电子传递是其物质转换与能量代谢的新途径和新调控机制,直接参与甲烷的合成以及与硫酸盐还原耦合的厌氧甲烷氧化,在驱动碳和硫的地球化学转化与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结果认为细菌-古菌之间的直接电子传递主要是由含多个血红素的C型细胞色素介导的,这些细胞色素能形成不间断的胞外电子传递途径,以电子多步跃迁机制在细菌和古菌的细胞质膜之间传递电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古菌 种间直接电子传递 多个血红素的 C 型细胞色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