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vel dihydropyrazole derivatives linked with multi(hetero)aromatic ring: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被引量:3
1
作者 Lin Shan Bai Yan Wang +2 位作者 Xin Hua Liu Hai Liang Zhu Bao An So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27-430,共4页
Eight novel heterocycle-substituted dihydropyrazole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SI-MS, ^1H NMR and ^13C NMR. All of the compounds have been screened for their antibacterial potential in vitro ag... Eight novel heterocycle-substituted dihydropyrazole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SI-MS, ^1H NMR and ^13C NMR. All of the compounds have been screened for their antibacterial potential in vitro against Bacillus subtilis, Staphylococcus aureus, Escherichia coli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ounds 9b, 9g and 9h displayed significant activity with MIC values in the range of 0.39-1.562 μlmL against B. subtil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SIS multi(hetero)aromatic pyrazol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下载PDF
Intelligent Network Selection for Data Offloading in 5G Multi-Radio Heterogeneous Networks 被引量:1
2
作者 WU Jin LIU Jing +3 位作者 HUANG Zhangpeng DU Chen ZHAO Hui BAI Yu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5年第S1期132-139,共8页
I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multiradio networks are emerging in order to deal with exponential data traffic increasing. Integrated Femto-WiFi(IFW) small cells have been introduced by 3GPP to offload data from cellula... I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multiradio networks are emerging in order to deal with exponential data traffic increasing. Integrated Femto-WiFi(IFW) small cells have been introduced by 3GPP to offload data from cellular networks recently. These IFW cells are multi-mode capable(i.e., both licensed bands via cellular interface and unlicensed bands via WiFi interface). Therefore how to offload data effectivel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discussions in 5G Multi-Radio Heterogeneous Network. So far, most researches mainly focus on the generality of UEs, few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UEs' individual requirements. Considering UE's preference vary from individual to individual,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UE preference-aware network selection scheme for mobile data offloading. It intelligently supports the distribution of heterogeneous classes of services, considers different types of UEs and delay-tolerant flows, and handles the mobility of U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n user fairness, enhanced capacity and energy saving maxim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E WIFI multi-RADIO hetero geneous network DATA OFFLOADING
下载PDF
An Overview of the Multi-Band and the Generalized BCS Equations-Based Approaches to Deal with Hetero-Structured Superconductors
3
作者 G. P. Malik 《Open Journal of Microphysics》 2018年第2期7-13,共7页
We trace the conceptual basis of the Multi-Band Approach (MBA) and recall the reasons for its wide following for composite superconductors (SCs). Attention is then drawn to a feature that MBA ignores: the possibility ... We trace the conceptual basis of the Multi-Band Approach (MBA) and recall the reasons for its wide following for composite superconductors (SCs). Attention is then drawn to a feature that MBA ignores: the possibility that electrons in such an SC may also be bound via simultaneous exchanges of quanta with more than one ion-species—a lacuna which is addressed by the Generalized BCS Equations (GBCSEs). Based on several papers, we give a concise account of how this approach: 1) despite employing a single band, meets the criteria satisfied by MBA because a) GBCSEs are derived from a temperature-incorporated Bethe-Salpeter Equation the kernel of which is taken to be a “superpropagator” for a composite SC-each ion-species of which is distinguished by its own Debye temperature and interaction parameter and b) the band overlapping the Fermi surface is allowed to be of variable width. GBCSEs so-obtained reduce to the usual equations for the Tc and Δ of an elemental SC in the limit superpropagator → 1-phonon propagator;2) accommodates moving Cooper pairs and thereby extends the scope of the original BCS theory which restricts the Hamiltonian at the outset to terms that correspond to pairs having zero centre-of-mass momentum. One can now derive an equation for the critical current density (j0) of a composite SC at T = 0 in terms of the Debye temperatures of its ions and their interaction parameters— parameters that also determine its Tc and Δs;3) transforms the problem of optimizing j0 of a composite SC, and hence its Tc, into a problem of chemical engineering;4) provides a common canopy for most composite SCs, including those that are usually regarded as outside the purview of the BCS theory and have therefore been called “exceptional”, e.g., the heavy-fermion SCs;5) incorporates s±-wave superconductivity as an in-built feature and can therefore deal with the iron-based SCs, and 6) leads to presumably verifiable predictions for the values of some relevant parameters, e.g., the effective mass of electrons, for the SCs for which it has been employ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Structured SUPERCONDUCTORS multi-BAND and Generalized BCS Equations-Based APPROACHES Unified Treatment of Cuprates and Fe-Based SUPERCONDUCTORS Quest for Clues about Raising Tc
下载PDF
SINGLE-DROP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IN MULTICOMPONENT SYSTEMS 被引量:2
4
作者 魏海国 费维扬 朱慎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65-666,共2页
关键词 多组分体系 单液滴 传质系数 传质过程 化工过程
下载PDF
多取代芳基重氮盐环合芳基五唑的过程研究
5
作者 刘力乐 秦丰 +3 位作者 王钲鑫 王鹏飞 胡炳成 孙呈郭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40-145,共6页
重氮盐与叠氮化合物经[3+2]环加成反应是构建五唑环的关键步骤。以对氨基苯酚、2-甲基-4-氨基苯酚和2,6-二甲基-4-氨基苯酚盐酸盐为原料,采用低温提取方法分离得到相应的盐酸重氮盐、硫酸重氮盐及四氟硼酸重氮盐固体,并通过光谱、质谱... 重氮盐与叠氮化合物经[3+2]环加成反应是构建五唑环的关键步骤。以对氨基苯酚、2-甲基-4-氨基苯酚和2,6-二甲基-4-氨基苯酚盐酸盐为原料,采用低温提取方法分离得到相应的盐酸重氮盐、硫酸重氮盐及四氟硼酸重氮盐固体,并通过光谱、质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确定其结构特征和形貌。热稳定性研究表明,随着苯环上羟基邻位上甲基取代个数的增加,所合成的重氮盐热稳定性越差,但四氟硼酸重氮盐的稳定性优于硫酸重氮盐和盐酸重氮盐。采用紫外光谱定性分析了不同重氮盐与叠氮化钠反应制备芳基的产率变化,结果表明,重氮盐的稳定性与其合成的芳基五唑收率呈反比关系,稳定性较差的3,5-二甲基-4-羟基苯基重氮盐酸盐合成的芳基五唑收率最好,当反应温度高于-30℃时芳基五唑的收率降低,所以合成芳基五唑温度应控制在-30℃及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取代芳胺 重氮化盐 热稳定性 芳基五唑
下载PDF
异质中心角距离约束的多粒度跨模态行人重识别
6
作者 邹业欣 蒋敏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0-1217,共8页
针对红外光和可见光图像之间巨大差异导致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正确匹配图像异常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粒度特征学习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网络(CM-MGN)。有效结合全局特征和不同粒度的局部特征,学习更具判别性的行人特征。为有效减小模型的... 针对红外光和可见光图像之间巨大差异导致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正确匹配图像异常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粒度特征学习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网络(CM-MGN)。有效结合全局特征和不同粒度的局部特征,学习更具判别性的行人特征。为有效减小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和解决传统三元组损失中异常样本选取的问题,提出基于角距离的异质中心三元组损失(HCAT)。在RegDB和SYSU-MM01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Rank-1精度分别达到了92.33%和62.83%,较其它方法取得了更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模态 行人重识别 多粒度 局部特征 异质中心 角距离 深度学习
下载PDF
芳香植物主效成分与多功效利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赵晗 刘静 +3 位作者 赖勇 杨超臣 李明婉 张党权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2-561,共10页
解析了常见芳香植物的主效成分,阐明了芳香成分中萜类、苯环结构芳香族类、脂肪酸类等化合物的香气特征,药用成分中酚酸类、黄酮类和萜烯类等物质的药用功效,色素成分中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等物质的呈色特征;总结了芳香植物所含精油、色... 解析了常见芳香植物的主效成分,阐明了芳香成分中萜类、苯环结构芳香族类、脂肪酸类等化合物的香气特征,药用成分中酚酸类、黄酮类和萜烯类等物质的药用功效,色素成分中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等物质的呈色特征;总结了芳香植物所含精油、色素、抗氧化成分3类主要活性物质提取方式的优缺点;分析了芳香植物多功效成分及其残渣在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的利用前景,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建议,为芳香植物高值化利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植物 主效成分 抗氧化 抗菌 多功效利用
下载PDF
甲苯与C_(8)芳烃及苯多元体系固液相平衡数据预测
8
作者 熊献金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9期38-42,55,共6页
在对二甲苯结晶相关体系中,针对正常熔点非常接近的甲苯和乙苯两种组分同时存在的多元体系,利用固液相平衡计算模型——Van′t Hoff方程简式预测了乙苯-甲苯-苯三元体系,对二甲苯-乙苯-甲苯-苯、间二甲苯-乙苯-甲苯-苯、邻二甲苯-乙苯-... 在对二甲苯结晶相关体系中,针对正常熔点非常接近的甲苯和乙苯两种组分同时存在的多元体系,利用固液相平衡计算模型——Van′t Hoff方程简式预测了乙苯-甲苯-苯三元体系,对二甲苯-乙苯-甲苯-苯、间二甲苯-乙苯-甲苯-苯、邻二甲苯-乙苯-甲苯-苯和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乙苯-甲苯等四元体系,及对二甲苯-邻二甲苯-乙苯-甲苯-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乙苯-甲苯-苯和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乙苯-甲苯-苯等五元体系的固液相平衡数据。这些新的相平衡数据未见文献报道,可为对二甲苯结晶相关体系的固液相平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C_(8)芳烃 多元体系 固液相平衡 二甲苯 Van′t Hoff方程 低共熔点
下载PDF
四氮杂杯[2]芳烃[2]三嗪衍生物在Au(111)表面的自组装结构的电化学STM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婷 严会娟 +3 位作者 潘革波 万立骏 王其强 王梅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利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杂杯杂芳烃四氮杂杯[2]芳烃[2]三嗪衍生物在Au(111)表面的自组装结构.高分辨的STM图像表明,该杂杯杂芳烃可以在Au(111)表面形成长程有序的单层膜.此外,分子以1,3-交替构象吸附,两... 利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杂杯杂芳烃四氮杂杯[2]芳烃[2]三嗪衍生物在Au(111)表面的自组装结构.高分辨的STM图像表明,该杂杯杂芳烃可以在Au(111)表面形成长程有序的单层膜.此外,分子以1,3-交替构象吸附,两个三嗪环平躺在表面,而苯环倾斜吸附在基底上,这是分子间与分子-基底间相互作用平衡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术 循环伏安法 杂杯杂芳烃 自组装
下载PDF
杂硼原子簇B_6X^-(X=N,P,As,Sb,Bi)稳定性和芳香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熊杰明 龚良发 李前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68-1971,共4页
利用Gaussian98程序,采用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B6X-(X=N,P,As,Sb,Bi)杂硼原子簇进行了理论研究,优化得到了其稳定平衡构型,讨论了其振动光谱和稳定性等,通过自然键轨道(NBO)、分子轨道(MO)和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分析,确定这些... 利用Gaussian98程序,采用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B6X-(X=N,P,As,Sb,Bi)杂硼原子簇进行了理论研究,优化得到了其稳定平衡构型,讨论了其振动光谱和稳定性等,通过自然键轨道(NBO)、分子轨道(MO)和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分析,确定这些杂硼原子簇都有离域的π电子和σ电子成键轨道,满足4n+2电子规则,具有芳香性,与纯B6-或B26-原子簇呈反芳香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硼原子簇 从头算 密度泛函理论 芳香性
下载PDF
杂硼原子簇XB_6^+(X=C,Si,Ge,Sn,Pb)的稳定性和芳香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龚良发 吴新民 +1 位作者 李巍 戚传松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1-836,共6页
利用从头算MP2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B3LYP和B3PW91方法,研究了杂硼原子簇XB+6(X=C,Si,Ge,Sn,Pb)的结构、稳定性及化学键合情况.对C,Si,Ge,B使用6-311+G(d)基组,对Sn和Pb使用LANL2DZ赝势基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Cs对称性的假平面XB+6(X=C,Si... 利用从头算MP2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B3LYP和B3PW91方法,研究了杂硼原子簇XB+6(X=C,Si,Ge,Sn,Pb)的结构、稳定性及化学键合情况.对C,Si,Ge,B使用6-311+G(d)基组,对Sn和Pb使用LANL2DZ赝势基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Cs对称性的假平面XB+6(X=C,Si,Ge,Sn,Pb)结构是势能面上的全域极小点,其稳定性要高于C6v对称性的锥形结构和C2对称性的假锥形结构.在B3LYP水平上,对这些异构体的势能面的极小点进行了自然键轨道(NBO)的分析;对最稳定构型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空轨道(LUMO)能级差、分子轨道(MO)和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进行了计算和讨论.分析了杂原子和硼原子间、相邻硼原子间的键合情况,讨论了最稳定构型的芳香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从头算 杂硼原子簇 芳香性
下载PDF
北京市东南郊再生水灌区地下水多环芳烃污染风险评估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玮 何江涛 +1 位作者 马文洁 纪亚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3-720,共8页
为研究污染物随再生水进入地下环境后其迁移衰减情况及对地下水的潜在危害性,以Multi-cell模型为基础,结合污染物质量守恒、在水土中吸附再分配、生物降解等机理,针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构建了计算污染物随水在土壤剖面的垂向迁移衰减... 为研究污染物随再生水进入地下环境后其迁移衰减情况及对地下水的潜在危害性,以Multi-cell模型为基础,结合污染物质量守恒、在水土中吸附再分配、生物降解等机理,针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构建了计算污染物随水在土壤剖面的垂向迁移衰减一维模型,并以北京通州大兴再生水灌区为研究区域,以再生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萘和菲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地钻孔资料及灌溉水水质、地下水水质资料,应用该模型进行试算。结果表明,经过多年连续灌溉后,通州大兴大部分地区进入潜水含水层的萘、菲浓度较低,整体污染风险较低,仅在通州区潞城镇等个别地区萘、菲浓度较高,应引起重视;由于大兴区整体包气带较厚,其污染风险低于通州区。土壤粘土层是萘、菲积累的主要层位,其吸附容量远大于细砂等粗颗粒介质,在土壤表层低环多环芳烃迁移性更强。应用这一模型,能够较为宏观地掌握通州大兴再生水灌区不同区域地下水中多环芳烃萘和菲的污染风险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 多环芳烃 再生水 multi-cell模型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填料对芳香化合物的吸附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丁明玉 王宗花 郑睿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0,共3页
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MWNT)作为固相萃取柱填料对芳香有机化合物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吸附作用的本质。采用MWNT分别萃取了不同结构的物质,实验结果表明,MWNT对芳香有机化合物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由于MWNT表面的离域大π键和... 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MWNT)作为固相萃取柱填料对芳香有机化合物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吸附作用的本质。采用MWNT分别萃取了不同结构的物质,实验结果表明,MWNT对芳香有机化合物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由于MWNT表面的离域大π键和芳香环的共轭π键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碳纳米管的高比表面积产生的物理吸附作用相对要小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固相萃取 芳香化合物 吸附机理
下载PDF
芳烃异构化过程的多模型建模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丽娟 刘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50-2354,共5页
针对芳烃异构化过程的非线性、复杂性,提出利用仿射传播聚类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芳烃异构化过程进行多模型建模,以此来弥补单一模型建模的不足。首先仿射传播聚类对异构化数据聚类,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聚类之后的各个类分别建... 针对芳烃异构化过程的非线性、复杂性,提出利用仿射传播聚类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芳烃异构化过程进行多模型建模,以此来弥补单一模型建模的不足。首先仿射传播聚类对异构化数据聚类,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聚类之后的各个类分别建立子模型,通过计算欧氏距离来判断测试样本的所属类,将测试样本送入所属类的模型进行预测,以此来实现异构化过程的多模型预测。实验证明,与单模型以及基于k均值聚类的神经网络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基于仿射传播聚类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更能准确地预测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异构化 仿射传播聚类 LS-SVM 多模型建模
下载PDF
梯度热拉伸共聚芳砜酰胺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金超 王锐 +4 位作者 杨春雷 董葳 陈晟辉 张玉梅 王华平 《合成纤维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对共聚芳砜酰胺(PSA)初生纤维进行5级热拉伸,研究了不同拉伸级数下PSA纤维的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结晶度、晶区取向度以及片晶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热拉伸前后的PSA纤维都在425℃左右开始发生分解,热拉伸前后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对共聚芳砜酰胺(PSA)初生纤维进行5级热拉伸,研究了不同拉伸级数下PSA纤维的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结晶度、晶区取向度以及片晶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热拉伸前后的PSA纤维都在425℃左右开始发生分解,热拉伸前后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从375℃降为365℃;随着热拉伸的进行,纤维的断裂强度逐步增大,低于Tg进行热拉伸,纤维超分子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只发生非晶区的取向;高于Tg进行热拉伸,大分子发生显著的取向和结晶,并形成片晶结构,无定型区沿轴向尺寸增大;纤维经过5级拉伸后,其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分别提高到2.02 cN/dtex和31.88 cN/dt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芳砜酰胺纤维 多级梯度 热拉伸 力学性能 结晶结构
下载PDF
芳香环状低聚体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红华 郭庆中 陈天禄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6-721,共6页
芳香环状低聚体的合成是应现代航天、航空、电子、机械等高技术领域对先进复合材料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其特有的结构和性能决定了芳香环状低聚体的广泛应用前景,该研究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深入的发展。本文按一步合成法、多步... 芳香环状低聚体的合成是应现代航天、航空、电子、机械等高技术领域对先进复合材料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其特有的结构和性能决定了芳香环状低聚体的广泛应用前景,该研究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深入的发展。本文按一步合成法、多步合成法和解聚成环法三种不同路线综述了芳香环状低聚体的制备及其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环状低聚体 制备 一步合成法 多步合成法 解聚成环法
下载PDF
基于AP-LSSVM的多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丽娟 熊路 +1 位作者 刘君 徐欧官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41-1746,共6页
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结合基于仿射传播聚类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多模型建模算法与PSO优化算法,提出新的多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采用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对历史样本数据进行聚类,得到各个类的训练样本数据;利用LS-SVM对各个... 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结合基于仿射传播聚类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多模型建模算法与PSO优化算法,提出新的多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采用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对历史样本数据进行聚类,得到各个类的训练样本数据;利用LS-SVM对各个类分别建立子模型,采用网格搜索和交叉验证为各子模型找到合适的模型参数,将所建立的子模型作为预测控制算法的预测模型.在滚动优化时,计算当前控制量与各聚类中心的欧氏距离,选择相应的子模型计算未来时刻模型的预测输出,计算得到参考轨迹.建立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采用PSO算法优化求解得到系统的最优控制量作用于对象.将提出的算法在某芳烃异构化过程中进行仿真试验,分别采用提出的算法以及单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基于k均值和BP神经网络的多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多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可以获得更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型预测控制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仿射传播聚类 芳烃异构化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重叠拉曼谱峰解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利 陆金桂 +2 位作者 曹玲燕 於拯威 程明霄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1-505,共5页
在拉曼光谱技术的应用推广中,检测样品拉曼谱峰的重叠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快速解析并定量分析重叠拉曼谱峰信号,该文将粒子群算法分别应用于三组分拉曼谱解析三组分(甲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解析四组分(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和乙... 在拉曼光谱技术的应用推广中,检测样品拉曼谱峰的重叠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快速解析并定量分析重叠拉曼谱峰信号,该文将粒子群算法分别应用于三组分拉曼谱解析三组分(甲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解析四组分(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和乙基苯)和解析两组分(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芳香烃混合物。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较好的分析精度,对于实验中的多组分芳香烃的定量分析,其误差均小于1%,准确率最高可达99.5%,并且占用机时较少,符合在线测量要求。分析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不但适用于将多种重叠拉曼谱峰进行相互分离,而且可以快速完成各个成分的定量分析,是在线拉曼分析中解析重叠拉曼光谱信号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信号 拉曼光谱 谱峰重叠 粒子群算法 多组分 芳烃异构体 在线测量 定量解析
下载PDF
骆马湖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源解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抗 郑曦 韩宝平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65-68,共4页
运用主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骆马湖表层沉积物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来源进行源解析,探讨几种主要燃烧源PAHs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源于煤炭和秸秆燃烧以及交通工具尾气排放,累计贡献率为99.7%.
关键词 骆马湖 多环芳烃 源解析 主因子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下载PDF
杂环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琳 婺鸣 +2 位作者 李冰 张霞 徐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3-130,共8页
杂环胺是食物热加工生成的一类具有致癌性的化学危害物,考察其与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对了解它的体内毒性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光谱方法研究了两种常见杂环胺2-氨基-3-甲基咪唑[4,5-f]-喹啉(IQ)和9H-吡啶并[3,4-b]吲哚(Norharman)分别与牛... 杂环胺是食物热加工生成的一类具有致癌性的化学危害物,考察其与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对了解它的体内毒性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光谱方法研究了两种常见杂环胺2-氨基-3-甲基咪唑[4,5-f]-喹啉(IQ)和9H-吡啶并[3,4-b]吲哚(Norharman)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杂环胺均能自发地与BSA结合产生荧光淬灭,且结合位点n均约为1个。IQ对BSA的荧光淬灭机理为动态和静态的联合淬灭,且以动态淬灭机理为主,两者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主要是疏水作用力;Norharman对BSA的淬灭属于静态淬灭,结合力类型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两种杂环胺与BSA之间的结合均能导致BSA构象的改变,且IQ引起的构象改变程度要高于Norharman。此外,依据能量最低原则,通过分子对接模拟了杂环胺与BSA的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胺 牛血清白蛋白 多光谱法 分子对接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