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variable topology design for a multi-flexible ejection mechanism 被引量:1
1
作者 Hao Liu Jun Zhou +1 位作者 Zong-lai Mo Shi-wei Zh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432-438,共7页
The airborne missile launch mechanism often subjects to significant deformations induced by the large ejection force during high-speed actuations in missile ejection process,leading to a substantial deviation of separ... The airborne missile launch mechanism often subjects to significant deformations induced by the large ejection force during high-speed actuations in missile ejection process,leading to a substantial deviation of separation parameters from designed values that threats safety of the carrier.This study proposes a novel variable topology design for launch mechanism,achieved via a Prsmatic-Revolute-Revolute pair(PR-R)motion formed by the structural gap with a specific direction.It enables launch mechanism variability during missile ejection process and optimizes the ejection force given by the front and back ejection arms,and greatly optimizes the separation parameters during missile ejection.The kinetics simulation analysis is conducted under working conditions of the original ejection mechanism and the novel mechanism with variable topology design,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vel variable topology design is more befitting for the launch process in terms of system safety and controllability,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separation posture,restraining the flexible effect of the mechanism,and fulfill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sign value of multi-rigid bo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IABLE TOPOLOGY Gap dynamics multi-flexible BODY FLEXIBLE control EJEC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MULTI-FLEXIBLE SYSTEM DYNAMIC MODELI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仲昕 周兵 杨汝清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01年第2期197-200,共4页
The flexible body modeling theory was demonstrated. An example of modeling a kind of automobile’s front suspension as a multi-flexible system was shown. Finally, it shows tha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multi-flexible... The flexible body modeling theory was demonstrated. An example of modeling a kind of automobile’s front suspension as a multi-flexible system was shown. Finally, it shows tha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multi-flexible dynamic model more approach the road test data than those of multi-rigid dynamic model do. Thus, it is fully testified that using multi-flexible body theory to model is necessary and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flexible body flexible body modeling theory automobile’s front suspension
下载PDF
Dynamic Characteristic Study of Ball Screw Feed Drive Systems Based on Multi-flexible Body Model
3
作者 杨勇 张为民 +1 位作者 周强 杨涛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3年第2期118-124,共7页
A new ball screw dynamic model was developed under the adequate consider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in the screw-nut assembly (not only the mutual-coupling factors but also the self-coupling factors) . Based on this mode... A new ball screw dynamic model was developed under the adequate consider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in the screw-nut assembly (not only the mutual-coupling factors but also the self-coupling factors) . Based on this model,the multi-flexible body (MFB)dynamic model of ball screw feed drive system was then founded in order to take full account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 of system flexibility and study the dynamic behaviors of the whol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s. Moreover,the MFB based state space modeling was proposed by modal state space method, which extraced the eigenmodes of more dominant modes and applied them into an MFB state space model,and realized the integrated model of servo drives and MFB mechanical transmissions more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In conclusion,the comparisons between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stiffness formulation of the ball screw assembly derived above is a suitable method for achieving accurate MFB models of ball screw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this proposed MFB model is valid,and the integrated model of ball screw feed drive system is accurate and reliable. All these provide the important approaches and guidelines for dynamic characteristic study and selection of control parameters in the machine tool design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l screw assembly multi-flexible body dynamic model state space servo drives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impact of under-sleeper pads on the dynamic and static mechanical behavior of heavy-haul railway ballast track
4
作者 Yihao Chi Hong Xiao +2 位作者 Yang Wang Zhihai Zhang Mahantesh M.Nadakatti 《Railway Engineering Science》 EI 2024年第3期384-400,共17页
Laying the under-sleeper pad(USP)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sures commonly used to delay ballast degradation and reduce maintenance workload.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application of the USP on the dynamic and static me... Laying the under-sleeper pad(USP)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sures commonly used to delay ballast degradation and reduce maintenance workload.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application of the USP on the dynamic and static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ballast track in the heavy-haul railway system,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s of the ballast bed with USP and without USP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multi-flexible body dynamic(MFBD)coupling analysis method.The ballast bed support stiffness test and dynamic displacement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a heavy-haul railway line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s.The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the USP results in a 43.01%reduction in the ballast bed support stiffness and achieves a more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rack loads on the sleepers.It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load borne by the sleeper directly under the wheel load,with a 7.89%reduction in the pressure on the sleeper.Furthermore,the laying of the USP changes the lateral resistance sharing ratio of the ballast bed,significantly reducing the stress level of the ballast bed under train loads,with an average stress reduction of 42.19 kPa.It also reduces the plastic displacement of ballast particles and lowers the peak value of rotational angular velocity by about 50%to 70%,which is conducive to slowing down ballast bed settlement deformation and reducing maintenance costs.In summary,laying the USP has a potential value in enhancing the stability and extending the lifespan of the ballast bed in heavy-haul railway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haul railway Under-sleeper pad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multi-flexible body dynamic coupling analysis Mechanical behavior Quality state
下载PDF
淮河小流域多源降水数据产品径流模拟对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渠畅 魏玲娜 +2 位作者 董建志 徐士惠 宁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9-117,130,共10页
为研究多源降水数据产品的地区适用性,对比不同产品的水文模拟效果,选取淮河上游紫罗山、中游黄泥庄两个流域,对比分析CHIRPS、CMORPH、ERA5、IMERG 4种产品模拟流域平均降水的误差特征,利用集总式FLEX模型对产品模拟结果进行比较,探讨... 为研究多源降水数据产品的地区适用性,对比不同产品的水文模拟效果,选取淮河上游紫罗山、中游黄泥庄两个流域,对比分析CHIRPS、CMORPH、ERA5、IMERG 4种产品模拟流域平均降水的误差特征,利用集总式FLEX模型对产品模拟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了产品在淮河流域不同位置对径流模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两个流域CHIRPS降水误差最大,CMORPH次之,ERA5和IMERG的精度较高,上游紫罗山流域多源数据集整体高估;②不同降水数据产品径流模拟性能不一,模拟效果与产品精度评估结果基本一致,总体ERA5和IMERG模拟径流与实测吻合较好;③总体而言,4种数据集有效反映了流域的空间水文特性,上游紫罗山流域径流模拟效果优于中游黄泥庄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模拟 FLEX模型 卫星降水产品 淮河流域
下载PDF
铺管船发展历程及主要铺管方式特点分析
6
作者 涂永彬 赵洁 《内燃机与配件》 2023年第15期109-111,共3页
结合船舶船型、定位方式、铺管水深、作业环境、自航能力等主要因素,从四个阶段划分铺管船的发展历程,并对S型铺管、J型铺管、卷筒式铺管、柔性铺管和复合铺管等主要铺管方式进行分析,归纳出不同铺管方式的特点。
关键词 铺管船 S型铺管 J型铺管 卷筒式铺管 柔性铺管 复合铺管
下载PDF
基于刚柔混合建模的柴油机曲轴系动态仿真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志敏 黄映云 +1 位作者 欧阳光耀 王勇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52-3054,共3页
在分析PA6V12柴油机曲轴系运动及受力的基础上,利用Pro/E对曲轴系进行了整体造型,同时利用PATRAN对曲轴进行了有限元建模,通过ADAMS/View构建了曲轴系的刚柔多体动态仿真模型。模型主要考虑了柴油机在额定工况下的边界条件。结果分析表... 在分析PA6V12柴油机曲轴系运动及受力的基础上,利用Pro/E对曲轴系进行了整体造型,同时利用PATRAN对曲轴进行了有限元建模,通过ADAMS/View构建了曲轴系的刚柔多体动态仿真模型。模型主要考虑了柴油机在额定工况下的边界条件。结果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的反映曲轴系的运动和受力情况,其结果也为曲轴动态有限元的疲劳寿命计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轴系 刚柔多体系统 动态仿真 ADAMS
下载PDF
科学考察空间数据WebGIS信息发布及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尹芳 诸云强 +1 位作者 张金区 冯敏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336-2339,共4页
为有效共享科学考察第一手数据资料,结合考察采样及调查数据的时空特性,采用WebGIS及RIAFlex等最新网络及可视化技术,提出一种在线发布科考空间信息的系统框架,实现多元科学考察数据基于WebGIS的空间信息发布与可视化表达。基于J2EE架... 为有效共享科学考察第一手数据资料,结合考察采样及调查数据的时空特性,采用WebGIS及RIAFlex等最新网络及可视化技术,提出一种在线发布科考空间信息的系统框架,实现多元科学考察数据基于WebGIS的空间信息发布与可视化表达。基于J2EE架构设计与实现多元科考空间数据的统一访问Web服务接口,完成空间数据内容的统一读取与浏览。调用相应Web服务,利用WebGIS技术生成考察数据内容对应的空间点图层,将属性数据与空间点关联设置后,引入Flex全新表示层方案,实现对科考数据的网络发布及统计与空间插值等可视化分析。通过此系统框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应用效果良好,极大地提升考察数据的使用价值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考察空间数据 多元 数据共享 WEBGIS FLEX 信息发布及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多点触控技术的游戏化学习系统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豪锋 王春丽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1年第10期98-101,共4页
由于同一屏幕上的多人操作可以增加游戏化学习的效果,因此近年来关于该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多,而多点触控就是一项可以实现此目标的技术。文章首先介绍了多点触控技术并论证了其对游戏化学习的有效支持,在此基础上详述了利用该技术进行游... 由于同一屏幕上的多人操作可以增加游戏化学习的效果,因此近年来关于该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多,而多点触控就是一项可以实现此目标的技术。文章首先介绍了多点触控技术并论证了其对游戏化学习的有效支持,在此基础上详述了利用该技术进行游戏化学习系统设计的过程,最后展示了一个教学应用案例,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触控 游戏化学习 ADOBE FLEX
下载PDF
纳米碳材料水性电热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朋 刘舒 +1 位作者 魏志凯 孙静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28,共6页
分别以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以及石墨烯作为导电填料制备水性羟基丙烯酸-氨基树脂基电热涂料,填料在固化后涂层中的质量分数均为50%。对3种涂层的导电性、电热性、机械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涂层在导电性、电热性... 分别以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以及石墨烯作为导电填料制备水性羟基丙烯酸-氨基树脂基电热涂料,填料在固化后涂层中的质量分数均为50%。对3种涂层的导电性、电热性、机械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涂层在导电性、电热性方面优于多壁碳纳米管涂层,而后者在附着力和耐屈挠性方面优于前者;二者按照质量比1∶4复合时涂层可以同时获得良好的导电性、电热性和机械性能,整体效果最佳。从复合涂层表面和截面SEM照片可以看出,石墨烯和多壁碳纳米管在树脂内分散均匀,形成了很好的内部网络,推测该网络不仅有利于涂层实现良好的导电性,也可有利于其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电热涂料 石墨烯 多壁碳纳米管 低压发热 耐屈挠性
下载PDF
多层陶瓷电容器开裂失效机理研究及改进建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义隆 林道谭 +2 位作者 陈欢 邓晶 李晋伟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71-1076,共6页
为了研究多层陶瓷电容器开裂的失效机理,通过红外热像对电容的失效点进行定位,结合应力应变测试确认基板制造过程中引入的应变大小,采用仿真分析研究基板变形后电容本体的应变分布情况,利用板弯曲试验对电容进行故障复现。结果表明:在... 为了研究多层陶瓷电容器开裂的失效机理,通过红外热像对电容的失效点进行定位,结合应力应变测试确认基板制造过程中引入的应变大小,采用仿真分析研究基板变形后电容本体的应变分布情况,利用板弯曲试验对电容进行故障复现。结果表明:在基板制造过程中功能测试环节会引起基板变形,变形幅度达到了1 mm,对应的应变大小约为1 000μE,在1 mm的板弯曲深度下,电容底部位置将形成裂纹,裂纹由瓷体表面向电容内部延伸,当裂纹贯穿其内部相邻不相连的内层电极时,会引起电容绝缘电阻的降低失效。基于多层陶瓷电容器裂纹的形成机理,提出相应的优化保护方法以提高电容器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陶瓷电容器 裂纹 失效分析 板面变形
下载PDF
多柔传动设计方法的探讨
12
作者 程时甘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93-96,共4页
本文对新型多柔传动的原理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这种传动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着重对传动的核心部分--柔性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关键词 多柔传动 柔性系统 设计 啮合传动
下载PDF
基于刚柔混合建模的移动焊接机器人系统仿真
13
作者 刘华伟 晋民杰 裴培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442-446,共5页
以某移动焊接机器人为例,在刚柔混合建模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利用Pro/E对移动焊接机器人进行整体造型;不仅将模型导入到仿真软件ADAMS环境,而且利用ADAMS/AutoFlex模块对机器人部分构件建立柔性体,同时通过ADAMS/View构建了机器人的刚... 以某移动焊接机器人为例,在刚柔混合建模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利用Pro/E对移动焊接机器人进行整体造型;不仅将模型导入到仿真软件ADAMS环境,而且利用ADAMS/AutoFlex模块对机器人部分构件建立柔性体,同时通过ADAMS/View构建了机器人的刚柔多体动态仿真模型。仿真分析说明:该模型能够准确的反映焊接机器人的运动和受力情况,其分析也为末端机械手的动力学研究和移动焊接机器人物理样机的开发提供可靠的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S 移动焊接机器人 刚柔多体系统 仿真分析
下载PDF
Simulink外部模式应用于刚柔体控制联合仿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力铭 曾攀 雷丽萍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共3页
通过对比现有的基于Adams-Simulink进行刚柔体动力学-控制模型的联合仿真方法,分析了其在对柔性体复杂度高和机械控制耦合性强的模型进行仿真时存在的不足;通过代码编写,将Simulink仿真实时工作室(RTW)中外部模式功能应用于Adams的控制... 通过对比现有的基于Adams-Simulink进行刚柔体动力学-控制模型的联合仿真方法,分析了其在对柔性体复杂度高和机械控制耦合性强的模型进行仿真时存在的不足;通过代码编写,将Simulink仿真实时工作室(RTW)中外部模式功能应用于Adams的控制系统导入模式中,改进了联合仿真的交互性与直观性,最后通过直流电机控制柔性臂转动的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仿真 多刚柔体控制 RTW 外部模式 ADAMS SIMULINK
下载PDF
考虑车体柔性的货车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28
15
作者 程海涛 王成国 钱立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0-45,共6页
应用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进行货车动力学仿真研究。以货车 C6 2 A和罐车 G6 0 为对象 ,把转向架和轮对作为刚体 ,车体作为柔性体 ,对车体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用超单元概念通过界面凝聚功能对柔性车体进行预处理 ,组成刚 -柔... 应用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进行货车动力学仿真研究。以货车 C6 2 A和罐车 G6 0 为对象 ,把转向架和轮对作为刚体 ,车体作为柔性体 ,对车体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用超单元概念通过界面凝聚功能对柔性车体进行预处理 ,组成刚 -柔耦合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 ,通过与刚性系统模型的运算结果进行对比 ,分析车体的柔性效应对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影响。仿真计算是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NASTRAN(MSC)和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 ADAMS/ Rail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车 多柔性体系动力学 有限元 脱轨 仿真
下载PDF
某型民机起落架多柔体建模及落震仿真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尧 周文博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9年第11期11-14,共4页
基于多柔体动力学理论,提出一种飞机起落架多柔体ADAMS建模和落震动力仿真方法。为了在落震仿真中考虑起落架弹性模态,将起落架构件离散化并使用NASTRAN进行模态分析生成模态中性文件,再导入ADAMS建立起落架多柔体动力学模型;在缓冲支... 基于多柔体动力学理论,提出一种飞机起落架多柔体ADAMS建模和落震动力仿真方法。为了在落震仿真中考虑起落架弹性模态,将起落架构件离散化并使用NASTRAN进行模态分析生成模态中性文件,再导入ADAMS建立起落架多柔体动力学模型;在缓冲支柱外筒和活塞杆之间添加刚性环,并使用刚柔接触的方法实现两个构件之间的运动约束和接触力传递;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建模及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落架 多柔体 ADAMS 刚柔接触 落震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钢板弹簧多柔体建模及动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秉梁 蒋廷彪 《装备制造技术》 2014年第5期4-6,共3页
钢板弹簧是悬架中力学性能比较复杂的构件,既是弹性元件,又是传递纵向、侧向地面作用力的传力元件,因此精确建立钢板弹簧模型是构造车辆多体模型的一大难点。根据钢板弹簧的结构和受载特点,考虑其工作过程中的大变形、片间摩擦迟滞性及... 钢板弹簧是悬架中力学性能比较复杂的构件,既是弹性元件,又是传递纵向、侧向地面作用力的传力元件,因此精确建立钢板弹簧模型是构造车辆多体模型的一大难点。根据钢板弹簧的结构和受载特点,考虑其工作过程中的大变形、片间摩擦迟滞性及非线性接触等因素,在ADAMS中精确建立了钢板弹簧的多柔体动力学模型。利用ADAMS软件对其进行动特性仿真,仿真分析的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弹簧 ADAMS 多柔体系统 动特性 仿真
下载PDF
POTN与现有光传输设备对接的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家智 吕建新 《电子测试》 2014年第1期148-149,共2页
为应对数据业务带来的流量爆炸性增长,OTN设备分组化势在必行。文章介绍了POTN与传统OTN/PTN设备联合组网时可能存在的技术瓶颈,最后结合MPLS-TP与OTN融合、以太网与OTN融合的组网场景探讨联合组网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分组光传送网络 多业务 联合组网 ODUK flex直连
下载PDF
智能城域网多业务承载硬切片技术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立刚 张建忠 +2 位作者 吕文琳 陈成运 孙梅 《邮电设计技术》 2022年第4期30-34,共5页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用户对智能城域网承载网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用户差异化服务保障、确定性带宽和时延等。利用硬切片技术,可将智能城域网切割为带宽、性能各异的虚拟网络,满足不同用户SLA需求。结合现网资源情况,着重...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用户对智能城域网承载网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用户差异化服务保障、确定性带宽和时延等。利用硬切片技术,可将智能城域网切割为带宽、性能各异的虚拟网络,满足不同用户SLA需求。结合现网资源情况,着重阐述了2种硬切片技术部署方案,为承载网规模部署切片技术提供了工程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业务 网络切片 FlexE
下载PDF
多层刚挠结合板层压质量改善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映生 张伟伟 +2 位作者 石学兵 潘湛昌 胡光辉 《印制电路信息》 2020年第4期39-42,共4页
对于多层软板(≥12层)刚挠结合板按传统工艺制作面临软板起皱、层压白斑等缺陷;本文介绍了一种多层(2R+16F+2R)刚挠结合板层压工艺改进方法,通过优化软板厚度,覆盖膜开窗工艺,对比不同PP胶流量等,有效的改善了多层刚挠结合板挠性区起皱... 对于多层软板(≥12层)刚挠结合板按传统工艺制作面临软板起皱、层压白斑等缺陷;本文介绍了一种多层(2R+16F+2R)刚挠结合板层压工艺改进方法,通过优化软板厚度,覆盖膜开窗工艺,对比不同PP胶流量等,有效的改善了多层刚挠结合板挠性区起皱、层压白斑、板面不平等品质不良,为后续多层刚挠结合板量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刚挠结合板 层压质量 软板厚度 覆盖膜开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