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core-shell-structured LiFePO_(4)@Na_(3)V_(2)(PO_(4))_(3)@C composite for enhanced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被引量:6
1
作者 Xing-Xing Gu Shuang Qiao +4 位作者 Xiao-Lei Ren Xing-Yan Liu You-Zhou He Xiao-Teng Liu Tie-Feng Liu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4期828-836,共9页
In this work,a multi-core-shell-structured LiFePO_(4)@Na_(3) V_(2)(PO_(4))_(3)@C(LFP@NVP@C) composite was successfully designed and prepared to address inferior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LiFePO_(4) cathode for li... In this work,a multi-core-shell-structured LiFePO_(4)@Na_(3) V_(2)(PO_(4))_(3)@C(LFP@NVP@C) composite was successfully designed and prepared to address inferior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LiFePO_(4) cath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confirms the inner NVP and outer carbon layers coexisted on the surface of LFP particle.When evaluated at low-temperature operation,LFP@NVP@C composite exhibits an evidently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n term of higher capacity and lower polarization,compared with LFP@C.Even at-10℃ with 0.5 C,LFP@NVP@C delivers a discharge capacity of ca.96.9 mAh-g^(-1) and discharge voltage of ca.3.3 V,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beneficial contribution of NVP coating.NAS ICON-structured NVP with an open framework for readily insertion/desertion of Li+ will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olarization for th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of the designed LFP@NVP@C compo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_(4)@Na_(3)V_(2)(PO_(4))_(3)@C composite multi-core-shell Low-temperature Lithium-ion batteries
原文传递
相变材料微胶囊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文静 张欣睿 +3 位作者 赵晓曼 洪剑寒 王鸿博 韩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5-243,共9页
为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满足当今社会对可持续能源的迫切需求,首先,列举了相变材料微胶囊的芯材和壁材的分类及其选择原则;其次,分析总结了相变材料微胶囊不同制备技术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对比归纳了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物理化学... 为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满足当今社会对可持续能源的迫切需求,首先,列举了相变材料微胶囊的芯材和壁材的分类及其选择原则;其次,分析总结了相变材料微胶囊不同制备技术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对比归纳了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物理化学法等制备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适用范围;然后,综述了相变材料微胶囊在纺织、医疗、建筑、能源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分析总结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最后,针对相变材料微胶囊在生产制备和实际应用中的关键问题,提出其潜在解决方案和优先发展方向,以推进相变材料微胶囊不断向绿色化、多功能化方向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微胶囊 芯材 壁材 绿色化 多功能化
下载PDF
成膜助剂在多层核/壳丙烯酸酯乳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崔嘉敏 张胜文 +1 位作者 何立凡 李效玉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9-22,共4页
选用一种具有三层核/壳结构的聚丙烯酸酯系水性木器涂料专用乳液为成膜物质,在制漆过程中应用不同种类的成膜助剂,研究了成膜助剂对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MFT)、体系黏度,以及漆膜耐水性等的作用规律,得到了适用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高性能... 选用一种具有三层核/壳结构的聚丙烯酸酯系水性木器涂料专用乳液为成膜物质,在制漆过程中应用不同种类的成膜助剂,研究了成膜助剂对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MFT)、体系黏度,以及漆膜耐水性等的作用规律,得到了适用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高性能水性木器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膜助剂 多层核/壳结构 最低成膜温度 丙烯酸酯乳液
下载PDF
多层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的粒径控制 被引量:5
4
作者 崔嘉敏 卢勇 张胜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6-41,共6页
研究了加料工艺、引发剂体系、乳化剂用量及复配比、聚合温度等因素对多层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粒径的影响,采用连续滴加单体的加料工艺,选用复配乳化剂体系,在较低的乳化剂用量条件下,使用高效低温引发剂,在50℃引发聚合,合成了固含量为42%... 研究了加料工艺、引发剂体系、乳化剂用量及复配比、聚合温度等因素对多层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粒径的影响,采用连续滴加单体的加料工艺,选用复配乳化剂体系,在较低的乳化剂用量条件下,使用高效低温引发剂,在50℃引发聚合,合成了固含量为42%,平均粒径为64.9 nm,窄分布的具有多层核壳结构的聚丙烯酸酯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乳液 多层核壳结构 粒径控制
下载PDF
聚四乙烯基吡啶复合型CdTe量子点合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晓云 代昭 李萍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8-12,共5页
以巯基丙酸为稳定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dTe量子点,并以CdTe量子点为核,包覆4-乙烯基吡啶(4-VPy),制备得到核壳型4-VPy/CdTe荧光纳米复合粒子.用荧光(FL)分光光度、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得到的荧光纳米复合粒子的性能进... 以巯基丙酸为稳定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dTe量子点,并以CdTe量子点为核,包覆4-乙烯基吡啶(4-VPy),制备得到核壳型4-VPy/CdTe荧光纳米复合粒子.用荧光(FL)分光光度、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得到的荧光纳米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4-VPy/CdTe纳米复合粒子是核壳粒子拥有较好的水溶性,有效地提高了量子点的稳定性.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所合成的CdTe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发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 4-乙烯基吡啶 半导体纳米晶 复合量子点
下载PDF
梯度核壳乳液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孙志娟 张心亚 +1 位作者 黄洪 陈焕钦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27,共5页
采用多步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核/中间层/壳梯度结构的纯丙烯酸酯乳液,并对影响聚合物粒子核壳结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实验发现硬单体和软单体在选用多步乳液聚合技术时,可形成具有梯度的硬核软壳结构型乳液,降低了乳液的最低成膜温... 采用多步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核/中间层/壳梯度结构的纯丙烯酸酯乳液,并对影响聚合物粒子核壳结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实验发现硬单体和软单体在选用多步乳液聚合技术时,可形成具有梯度的硬核软壳结构型乳液,降低了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采用壳预乳化法添加乳化剂可使其在不同的反应阶段得到合理分配,有利于维持反应体系稳定,并避免在反应后期生成新粒子;当乳化剂用量为3%时,凝聚率仅有1%,所得乳液粒径在100 nm左右且粒径分布均匀。同时,通过粒度仪和透射电镜(TEM)对粒子结构进行分析并验证了其梯度核壳结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步乳液聚合 梯度核壳乳液 最低成膜温度 乳胶涂料
下载PDF
核壳型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0
7
作者 刘健飞 肖新颜 万彩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296,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等为主要原料,采用多步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实验结果表明,主要单体质量比m(MMA)∶m(BA)=45∶55,核壳单体质量比为6∶4,含氟...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等为主要原料,采用多步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实验结果表明,主要单体质量比m(MMA)∶m(BA)=45∶55,核壳单体质量比为6∶4,含氟单体质量分数为7%,乳化剂质量分数为3%~4%时,制备得到的含氟丙烯酸乳胶粒子具有软核/硬壳结构,粒径为120 nm,乳胶膜吸水率为7%。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对乳液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含氟单体参与了有效聚合;差示量热扫描(DSC)和热重分析法(TG)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存在两个玻璃化温度(-10.2℃和58.4℃),且热分解温度比不含氟的聚合物提高了59℃;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当w(HFMA)≥7%时,乳胶膜正面与水的接触角为98.2°,说明所合成的核壳结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中有机氟富集于壳层,涂膜的耐热、疏水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含氟乳液 多步乳液聚合 丙烯酸系列化学品
下载PDF
MP3089车载导航后盖壳体卡扣薄壁件多向侧抽芯注塑模具设计 被引量:12
8
作者 雷小叶 杨幸雨 梅益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7-81,共5页
以MP3089车载导航后盖壳体为例,分析了带有卡扣特征的薄壁件多向侧抽芯注塑模具结构中的关键技术,完成了塑件成型工艺部件的设计与运用。确定了后盖壳体多向侧抽芯模具的浇注系统、冷却机构、侧抽芯机构、顶出系统等相关结构,着重体现... 以MP3089车载导航后盖壳体为例,分析了带有卡扣特征的薄壁件多向侧抽芯注塑模具结构中的关键技术,完成了塑件成型工艺部件的设计与运用。确定了后盖壳体多向侧抽芯模具的浇注系统、冷却机构、侧抽芯机构、顶出系统等相关结构,着重体现在多向侧抽芯与点浇口形式等较复杂的三板模开合模过程,实现了模具结构的整体设计;在UG10.0 MoldWizard应用模块下,实现了MP3089车载导航后盖壳体顺利脱模。结果表明:整体完成后的模具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塑件成型缺陷较小,在生产过程中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导航后盖壳体 多向侧抽芯 点浇式三板模 开合模机构 模具设计
下载PDF
多层核壳乳胶粒子的控制合成及其成膜机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效玉 穆元春 邱藤 《中国涂料》 CAS 2010年第6期28-30,57,共4页
首先采用多步法的聚合工艺,利用壳层交联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出具有窄分布、多层核壳结构形态的乳胶粒子。利用TEM、DLS对乳胶粒子进行分析,在TEM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乳胶粒子多层核壳结构;乳液粒子的核壳结构进一步被DLS数据所证实,... 首先采用多步法的聚合工艺,利用壳层交联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出具有窄分布、多层核壳结构形态的乳胶粒子。利用TEM、DLS对乳胶粒子进行分析,在TEM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乳胶粒子多层核壳结构;乳液粒子的核壳结构进一步被DLS数据所证实,即本乳胶粒子具有多层核壳结构;并且由DLS分析得到乳胶粒子的直径与TEM照片中得到数据相符。利用Horus成膜仪对乳胶粒子成膜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从而可以得到成膜助剂的最佳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种子乳液聚合 多层结构
下载PDF
乳液互穿网络型丙烯酸酯类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董汉鹏 李效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74-777,共4页
以 x PEA/x PSt和 x PEA/x PSAN体系为例 ,考察多步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乳液互穿网络聚合物( LIPN)的合成条件 ,通过 TEM观察了乳粒形态结构 . x PEA在较低的交联度下 ,x PEA/x PSt(质量比75 /2 5 )和 x PEA/x PSAN乳粒为一壳多核的反核... 以 x PEA/x PSt和 x PEA/x PSAN体系为例 ,考察多步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乳液互穿网络聚合物( LIPN)的合成条件 ,通过 TEM观察了乳粒形态结构 . x PEA在较低的交联度下 ,x PEA/x PSt(质量比75 /2 5 )和 x PEA/x PSAN乳粒为一壳多核的反核壳结构 ,但是 x PEA在较高的交联度下则生成核壳结构乳粒 . DSC分析结果表明 ,在反核壳的乳粒中两种聚合物之间形成互穿网络 ( IPN)结构 .考察了 x PEA/x PSt体系 LIPN型热塑性弹性体 ( TPE)的力学性能与互穿网络之间的关系及微相重组在材料力学性能中的作用 .x PEA中 TEGDA的质量分数为 0 .5 % ,x PSt中 DVB的质量分数为 0 .1 5 %时 ,材料性能最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互穿网络聚合物 聚丙烯酸酯 热塑性弹性体 反核壳结构 多步种子乳液聚合法
下载PDF
SiO_2@MWCNTs/EP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寇伍轩 赵岳 +4 位作者 高崇杰 韩雪 翟兆辉 吴子剑 张明艳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4,共5页
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将纳米二氧化硅(Si O_2)包覆在羧基化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表面,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Si O_2@MWCNTs纳米尺度增强体,再将Si O_2@MWCNTs核壳结构引入到环氧(EP)酸酐固化体系中制备了Si O_2@MWCNTs/EP复合材料,... 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将纳米二氧化硅(Si O_2)包覆在羧基化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表面,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Si O_2@MWCNTs纳米尺度增强体,再将Si O_2@MWCNTs核壳结构引入到环氧(EP)酸酐固化体系中制备了Si O_2@MWCNTs/EP复合材料,研究Si O_2@MWCNTs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表面成功包覆了一层厚度约为24 nm的Si O_2,包覆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性显著提高;当Si O_2@MWCNTs掺杂量为0.5%和0.7%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比未改性的环氧树脂分别提高了101.4%和32.6%,同时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也显著提高,说明包覆Si O_2能有效提高MWCNTs的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多壁碳纳米管 核壳结构 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低红外发射率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伟钢 徐国跃 薛连海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1-367,共7页
低红外发射率材料是目前公认的可实现飞行器红外隐身的特种功能材料。现已报道了纳米复合薄膜、单层(多层)膜结构材料、树脂/金属复合涂层、树脂/半导体复合涂层、核壳结构材料等多种类型的低红外发射率材料。介绍了上述低红外发射率材... 低红外发射率材料是目前公认的可实现飞行器红外隐身的特种功能材料。现已报道了纳米复合薄膜、单层(多层)膜结构材料、树脂/金属复合涂层、树脂/半导体复合涂层、核壳结构材料等多种类型的低红外发射率材料。介绍了上述低红外发射率材料的优缺点及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低红外发射率涂层的理论研究、红外与激光兼容隐身材料、树脂/半导体复合涂层及红外光谱选择性低发射率涂层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红外发射率材料 纳米复合薄膜 单层(多层)膜结构材料 树脂/金属复合涂层 树脂 /半导体复合涂层 核壳结构材料
下载PDF
光敏性多元核-壳微球絮凝剂的制备
13
作者 移永杰 柳宏伟 +2 位作者 陈潇琪 常玥 查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26-1232,共7页
以Stber法制备的单分散SiO_2为核,采用溶胶-凝胶、界面沉积和表面活性剂模板法制备了多元核-壳结构微球SiO_2@TiO_2-Ag@SiO_2,利用FTIR、SEM、XRD、UV-Vis漫反射、N2吸附-脱附、XPS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SiO_2@TiO_2-Ag@Si... 以Stber法制备的单分散SiO_2为核,采用溶胶-凝胶、界面沉积和表面活性剂模板法制备了多元核-壳结构微球SiO_2@TiO_2-Ag@SiO_2,利用FTIR、SEM、XRD、UV-Vis漫反射、N2吸附-脱附、XPS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SiO_2@TiO_2-Ag@SiO_2微球对亚甲基蓝(MB)和甲基橙(MO)溶液的脱色性能。结果显示:微球粒径约为600 nm,微球平均孔径、比表面积分别为2.00 nm、72.73 m2/g;受最外层SiO_2影响,XRD未观察到锐钛矿相TiO_2的特征衍射峰;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证实,SiO_2@TiO_2-Ag@SiO_2在365 nm处有吸收。在模拟太阳光照射100 min下,SiO_2@TiO_2-Ag@SiO_2微球对MB的光催化脱色率为97.6%;自然光下,对MO的絮凝沉淀时间为40min,脱色率达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核-壳结构 光催化活性 絮凝 亚甲基蓝 甲基橙 功能材料
下载PDF
CS-CAR一Ⅳ 改善R-PVC加工性的研究
14
作者 赵雄燕 李淑敏 《化学建材》 1994年第1期2-7,共6页
采用二步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具有核一壳结构的硬质聚氯乙烯(R-PVC)改性剂CS-ACR-Ⅳ,借助透射电镜和动态粘弹谱仪考察了其形态结构,利用Brabender塑化仪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CS-ACR-Ⅳ的用量及合成参数... 采用二步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具有核一壳结构的硬质聚氯乙烯(R-PVC)改性剂CS-ACR-Ⅳ,借助透射电镜和动态粘弹谱仪考察了其形态结构,利用Brabender塑化仪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CS-ACR-Ⅳ的用量及合成参数对R-PVC加工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S-ACR-Ⅳ可明显促进R-PVC塑化,并降低熔体表现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聚合物 硬质聚氯化烯 性能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金铂核壳纳米粒子构建一种三维新型抗坏血酸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一玮 秦建华 +4 位作者 李周原 王静 刘学瑞 董丽娜 徐慧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9-344,共6页
该文采用涂覆的方式构建了一种用于灵敏检测抗坏血酸(AA)的电化学传感器。先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氧化石墨烯(GO)混合悬浮液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修饰的GO可有效防止MWCNTs聚集,再将具有良好电催化性能的金铂核壳纳米粒子(Au@Pt... 该文采用涂覆的方式构建了一种用于灵敏检测抗坏血酸(AA)的电化学传感器。先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氧化石墨烯(GO)混合悬浮液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修饰的GO可有效防止MWCNTs聚集,再将具有良好电催化性能的金铂核壳纳米粒子(Au@Pt NPs)修饰在GO/MWCNTs电极上,层层组装构建形成GO/MWCNTs/Au@Pt NPs/GCE三维新型抗坏血酸电化学传感器。该修饰电极在磷酸缓冲溶液中对AA显示了较宽的线性范围和极低的检出限,氧化峰电流与AA浓度在0.005~0.5μmol/L和0.5~1 0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检出限(S/N=3)为4×10^(-9) mol/L,稀释人体血清样品的加标浓度为0.01、0.1、10μmol/L,回收率为90.9%~108%,相对标准偏差(RSD,n=3)为1.2%~2.8%。该修饰电极对AA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有效排除多巴胺、尿酸、葡萄糖等生物小分子的干扰。方法简单、高效、灵敏,可用于临床实际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检测 抗坏血酸 多壁碳纳米管 氧化石墨烯 金铂核壳纳米粒子
下载PDF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对多层核壳结构ACR乳液聚合的影响
16
作者 薛炳刚 马万珍 王洪波 《塑料助剂》 2006年第6期20-24,共5页
采用多步乳液聚合方法合成多层核壳结构的ACR树脂。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体系作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研究了氧化剂和还原剂用量的不同及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加入方式对ACR的转化率、乳胶粒的粒径和PVC/ACR共混物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实... 采用多步乳液聚合方法合成多层核壳结构的ACR树脂。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体系作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研究了氧化剂和还原剂用量的不同及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加入方式对ACR的转化率、乳胶粒的粒径和PVC/ACR共混物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剂和还原剂用量增加后,乳液聚合各个阶段的转化率提高,乳胶粒的粒径变大,明显改善了共混物的加工性能。过量的还原剂起阻聚和缓聚作用,采用分阶段加入氧化还原引发剂有利于提高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R树脂 多层核壳结构 氧化/还原引发剂 乳液聚合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连续倒塌非线性动力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国强 郑龙 +1 位作者 王文达 宋子龙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1-587,共7页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在局部构件失效后的连续倒塌机制,基于ABAQUS纤维梁单元和分层壳单元,采用课题组开发的材料本构子程序iFiberLUT,进行了一栋33层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在1、17、33层柱和核心筒墙体失效工...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在局部构件失效后的连续倒塌机制,基于ABAQUS纤维梁单元和分层壳单元,采用课题组开发的材料本构子程序iFiberLUT,进行了一栋33层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在1、17、33层柱和核心筒墙体失效工况下的连续倒塌非线性动力分析,研究了典型柱和剪力墙失效后剩余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机制。结果表明:33层构件失效时上部节点位移反应最大,17层次之,1层最小,相比核心筒墙体失效,柱失效时上部节点竖向位移更大,震荡更明显;各工况作用对核心筒影响均较小,且核心筒的存在增强了楼板的薄膜效应,提高了结构抗倒塌能力,失效位置距核心筒越近提高越显著;典型构件失效后结构的传力路径遵循“就近原则”向周围构件传递,楼板和核心筒有力的提高了结构的冗余传递路径和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框架-核心筒 纤维梁单元 分层壳单元 连续倒塌
下载PDF
复杂多特征SR3薄壁塑料壳体多向抽芯注塑模具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洋 宁雪梅 +2 位作者 秦剑 罗宁康 张沛东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76-81,共6页
以具有凸起、卡扣、加强筋等复杂多特征的SR3薄壁塑料壳体为例,分析了该零件的注塑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关键技术。针对其具有的凸起、卡扣、加强筋等复杂多特征,分析了零件结构及成型工艺,设计了多方向抽芯机构、浇注系统等,完成了一模... 以具有凸起、卡扣、加强筋等复杂多特征的SR3薄壁塑料壳体为例,分析了该零件的注塑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关键技术。针对其具有的凸起、卡扣、加强筋等复杂多特征,分析了零件结构及成型工艺,设计了多方向抽芯机构、浇注系统等,完成了一模一腔的模具设计;进行了基于Moldflow的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优化分析,获得了较佳的注塑工艺参数。针对薄壁结构,设计不同的刀具直径完成模具型芯和型腔的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对同类模具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薄壁塑料壳体 模具设计 多向抽芯 数控加工
下载PDF
基于共价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锂硒电池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路路 姚路 段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34-739,共6页
本文利用溶剂热反应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管壁上生长了共价有机框架(TpPa-COF)材料,并将这种核壳多壁碳纳米管/共价有机框架纳米复合材料(MWCNTs@TpPa-COF)成功应用在锂硒电池上。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 本文利用溶剂热反应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管壁上生长了共价有机框架(TpPa-COF)材料,并将这种核壳多壁碳纳米管/共价有机框架纳米复合材料(MWCNTs@TpPa-COF)成功应用在锂硒电池上。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材料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和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成功复合。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在电流密度3C(1C=675mA·g^-1)下的质量比容量为463.5mAh·g^-1,500次循环后能保持99%的库仑效率,表明锂硒电池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较长的循环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硒电池 多壁碳纳米管 共价有机框架 纳米复合材料 核壳结构
下载PDF
Fe3O4@Au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合成研究进展
20
作者 武娇阳 关桦楠 +4 位作者 王丹丹 李晓欣 赵美琪 王芳宇 薛悦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9年第3期38-43,共6页
Fe3O4@Au核/壳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磁性和光学性质,已广泛应于生物医学领域.概述了近年来Fe3O4@Au核/壳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详细介绍了Fe3O4@Au核/壳纳米粒子双层结构和多层复合结构的合成方法.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 核/壳纳米粒子 合成 双层结构 多层复合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