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节段Ponte截骨与全脊椎截骨矫正复杂脊柱畸形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叶小龙 田慧中 马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07-916,共10页
目的:系统比较多节段Ponte截骨与全脊椎截骨(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对于矫正复杂脊柱畸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23年6月之前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CBM数据库收录的有关Pont... 目的:系统比较多节段Ponte截骨与全脊椎截骨(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对于矫正复杂脊柱畸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23年6月之前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CBM数据库收录的有关Ponte截骨和VCR矫正复杂脊柱畸形效果对比的临床研究文献,由3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综合运用改良后的Jadad评分量表和NOS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纳入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脊柱主弯Cobb角矫正率、脊柱后凸矫正率、SRS-22量表评分、脊柱主弯Cobb角矫正丢失、脊柱后凸畸形矫正丢失,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均为队列研究,其中1篇Jadad量表评分为3分、质量等级评为B级,5篇Jadad以及NOS量表评分均大于5分。共纳入198例复杂脊柱畸形病例,其中多节段Ponte截骨118例(Ponte截骨),VCR 80例(VCR组)。分析结果显示,Ponte截骨比VCR手术时间更短[OR=-43.08,95%CI(-58.46,-27.70),Z=5.49,P<0.00001]、术中出血量更少[OR=-214.06,95%CI(-336.10,-92.02),Z=3.44,P=0.0006]、术后并发症更少[OR=0.13,95%CI(0.05,0.31),Z=4.50,P<0.00001],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种术式在主弯Cobb角矫正率[OR=1.53,95%CI(-3.24,6.31),Z=0.63,P>0.05]、后凸矫正率[OR=6.40,95%CI(-0.35,13.15),Z=1.89,P>0.05]、SRS-22量表评分[OR=-0.06,95%CI(-0.44,0.33),Z=0.29,P>0.05]、主弯Cobb角矫正丢失[OR=0.15,95%CI(-1.08,1.38),Z=0.24,P>0.05]、脊柱后凸畸形矫正丢失[OR=0.33,95%CI(-3.44,4.10),Z=0.17,P>0.05]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多节段Ponte截骨与VCR对于矫正复杂脊柱畸形的临床疗效一致,但Ponte截骨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少于VCR,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畸形 多节段ponte截骨 全脊椎截骨 脊柱侧凸 后凸畸形 META分析
下载PDF
后路多节段Ponte截骨与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手术治疗胸腰型休门氏病后凸畸形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汪大伟 郭继东 +6 位作者 李利 尹欣 杨亚锋 黄伟 张子程 郑扬 王华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73-681,共9页
目的:对比分析后路多节段Ponte截骨术(multi-segment Ponte osteotomy)与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治疗胸腰型休门氏病后凸畸形(Scheuermann's thoracolumbar kyphosis,STLK)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 目的:对比分析后路多节段Ponte截骨术(multi-segment Ponte osteotomy)与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治疗胸腰型休门氏病后凸畸形(Scheuermann's thoracolumbar kyphosis,STLK)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21年6月于我院诊断为休门氏病后凸畸形、分型为胸腰型(顶椎位置低于T10椎体)并行多节段Ponte截骨或PSO矫形内固定手术患者的资料,共纳入18例患者,随访26~55个月(35.83±8.41个月),Ponte组共10例患者,均行3节段截骨,PSO组共8例患者,均为单节段截骨.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顶椎位置、病变节段、固定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随访时间及手术相关并发症;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SRS-22(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问卷评分;测量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整体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GK)、T1骨盆角(T1 pelvic angle,TPA)、T1-L1骨盆角(T1-L1 pelvic angle,TLPA)、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PI-LL及矢状面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计算GK矫正率、GK矫正丢失率,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影像学参数及功能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Ponte组出现2例浅表手术部位感染,PSO组出现1例,均经伤口换药处理后二期愈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两组的年龄、性别、BMI、顶椎位置分布、病变节段、固定节段及随访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onte组比PSO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且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更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ODI较术前明显降低而SRS-22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Ponte组相对PSO组在末次随访时的ODI更低而其SRS-22评分中的功能状况及自我形象两项评分更高(P<0.05).两组术后的TK、GK、TPA、TLPA、LL及SS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末次随访时上述参数较术后1周升高(P<0.05);两组术后PT、PI及PI-LL均明显升高(P<0.05),且末次随访时上述参数较术后1周降低(P<0.05),两组术后SVA同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均存在矫正丢失,Ponte组GK矫正丢失率为(4.3±1.3)%,PSO组为(4.9±2.4)%,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影像学参数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后路多节段Ponte截骨或PSO联合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STLK均能得到优良的后凸矫正效果;多节段Ponte截骨比PSO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更少,中期ODI及SRS-22评分改善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门氏病 后凸 ponte截骨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 矫形 疗效
下载PDF
Ponte截骨治疗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疗效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范建平 王传锋 +6 位作者 朱晓东 李超 陈超 易红蕾 杨长伟 白玉树 李明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Ponte截骨联合后路全椎弓根钉系统与单纯后路全椎弓钉系统手术治疗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对行后路Ponte截骨联合后路全椎弓钉系统三维矫形融合内固定术(A组19例)与行单纯后路全椎弓钉系统三维矫形融合内固定术(B组32例... 目的探讨Ponte截骨联合后路全椎弓根钉系统与单纯后路全椎弓钉系统手术治疗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对行后路Ponte截骨联合后路全椎弓钉系统三维矫形融合内固定术(A组19例)与行单纯后路全椎弓钉系统三维矫形融合内固定术(B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分析手术前后影像学数据,随访时用简体中文版SRS-22量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术后主弯矫正率分别为67.3%和52.1%,末次随访矫正率分别为65.9%和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弯矫正率及矢状面曲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输血量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Ponte截骨联合后路全椎弓钉系统三维矫形融合内固定术适用于主弯Cobb角>60°成人脊柱侧凸患者,可以提高侧凸矫正率,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缺点是增加了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输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 ponte截骨
下载PDF
后路多节段Ponte截骨矫形固定术治疗青少年休门氏脊柱后凸畸形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白云松 张学军 +5 位作者 高荣轩 曹隽 郭东 姚子明 祁新禹 李浩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737-742,共6页
目的评价后路多节段Ponte截骨矫形固定术治疗青少年休门氏脊柱后凸畸形(scheuerman s disease,SK)的手术效果及对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18例青少年SK患者... 目的评价后路多节段Ponte截骨矫形固定术治疗青少年休门氏脊柱后凸畸形(scheuerman s disease,SK)的手术效果及对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18例青少年SK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11~15岁,平均(13.2±1.9)岁。所有患者接受后路多节段Ponte截骨矫形固定手术,随访时间至少24个月。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行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对比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全脊柱最大后凸角(global kyphosis,GK)、近端交界角(proximal junctional angle,PJA)、远端交界角(distal junctional angle,DJA)、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以及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的变化。结果随访24~70个月,平均(38.10±15.32)个月;Ponte截骨节段为6~9个,平均(7.4±1.1)个;术后即刻GK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由术前的(78.3±10.6)°下降至术后即刻的(32.3±8.4)°,术后即刻矫正率达58.7%,末次随访时为(34.1±6.2)°,与术后即刻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即刻TK、LL较术前降低(P<0.05),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JA、DJA、SVA及骨盆矢状位参数(PI、PT、SS),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矫形手术对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无明显影响。随访过程中未见近端交界性后凸、远端交界性后凸,无内固定失败、感染和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后路多节段Ponte截骨矫形固定术治疗青少年SK安全、有效,至少2年随访结果是满意的,此类手术并不影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EUERMANN病 脊柱后凸 ponte截骨 治疗结果 青少年
下载PDF
Ponte截骨联合骨水泥强化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质疏松骨折并后凸畸形 被引量:5
5
作者 岑毕文 王达义 +2 位作者 尚晖 吴亚鹏 杨棋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Ponte截骨联合骨水泥强化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质疏松骨折并后凸畸形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近五年我科收治的24例胸腰段陈旧性骨质疏松骨折并后凸畸形伴有顽固性下腰痛的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骨密度并判... 目的探讨多节段Ponte截骨联合骨水泥强化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质疏松骨折并后凸畸形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近五年我科收治的24例胸腰段陈旧性骨质疏松骨折并后凸畸形伴有顽固性下腰痛的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骨密度并判断骨质疏松情况,均行后路多节段Ponte截骨联合骨水泥强化三维矫形植骨内固定术。对比分析手术前后影像学数据,随访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使用椎弓根钉8~10枚,关键椎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平均6.5枚/例;手术时间平均158(125~200)min,出血量平均356(200~560)ml。术后脑脊液漏6例,经处理后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无椎弓根钉拔钉、断钉,无神经损伤、伤口感染及骨水泥漏致栓塞病等严重并发症。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5年。术后即刻胸腰段后凸较术前平均矫正率为71.85%,未次(2~2.5年)随访平均矫正率分别为71.43%,随访期的矫正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6月及术后1年、2年胸腰段后凸Cobb角、腰痛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各时期之间后凸Cobb角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ODI评分与术后即刻及1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6月及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节段Ponte截骨联合骨水泥强化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质疏松骨折并后凸畸形适用于后凸Cobb角<50°、最大单个椎体压缩比<0.70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患者,可以达到良好的矫正效果,改善顽固性下腰痛,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nte截骨术 骨水泥 脊柱后凸 骨质疏松性骨折 胸腰椎
下载PDF
一期后路椎间隙松解+Ponte截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 被引量:2
6
作者 尚晖 王达义 +5 位作者 郭振鹏 常巍 岑毕文 邓磊 杨琪 郭晓鹏 《骨科》 CAS 2017年第4期292-296,共5页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椎间隙松解+Ponte截骨矫形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段脊柱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采用后路椎间隙松解+Ponte截骨矫形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段脊柱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病人15...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椎间隙松解+Ponte截骨矫形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段脊柱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采用后路椎间隙松解+Ponte截骨矫形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段脊柱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病人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为38~52岁,平均为44.3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测量X线侧位片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评价后凸畸形的纠正情况,通过CT检查了解植骨融合情况。结果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9个月,平均为18.1个月。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术前平均为43.1°±9.0°,术后平均为8.1°±3.0°;VAS评分术前平均为(6.5±1.4)分,术后平均为(2.5±0.8)分;ODI评分术前平均为(37.8±6.1)分,术后平均为(6.7±2.5)分。3个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以上3例病人出现肋间神经麻痹症状,3个月后症状消失。1例出现胸腔积液,经闭式引流治愈。1例植骨愈合欠佳,但是无矫正度丢失和内固定断裂表现;余病例植骨愈合良好。结论一期后路椎间隙松解+Ponte截骨矫形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段脊柱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是治疗此类疾病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nte截骨 后路椎间隙松解 矫形 后凸畸形
下载PDF
多节段非对称Ponte截骨与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僵硬性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后凸的影像学差异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扬璞 海涌 +6 位作者 陶鲁铭 杨晋才 周立金 尹鹏 潘爱星 张耀申 刘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8-504,共7页
目的:对比多节段非对称Ponte截骨(multiple levels asymmetric Ponte osteotomy,MAPO)与全脊椎截骨术(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在治疗重度僵硬性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后凸(adult idiopathic kyphoscoliosis,AIKS)的冠状面与矢状面... 目的:对比多节段非对称Ponte截骨(multiple levels asymmetric Ponte osteotomy,MAPO)与全脊椎截骨术(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在治疗重度僵硬性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后凸(adult idiopathic kyphoscoliosis,AIKS)的冠状面与矢状面影像学参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6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后路MAPO或VCR手术,并随访2年以上的重度僵硬性AIKS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脊柱全长左、屈位X线片)。根据术中截骨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MAPO组与VCR组。运用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脊柱冠状面与矢状面的影像学参数(主弯Cobb角、局部后凸角、顶椎偏距、冠/矢状面平衡、胸椎后凸角与腰椎前凸角)差异,并对术前存在冠、矢状面失衡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评估冠、矢状面平衡的改善情况。结果:最终共对30例脊柱侧后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26.97±8.88岁,平均随访时间28.70±7.05个月。MAPO和VCR两组主弯从分别从术前平均103.21°±16.97°及110.79°±15.97°矫正至48.58°±17.27°及57.33°±17.43°,主弯矫正率分别为(53.13±13.71)%与(48.89±12.81)%。局部后凸从术前平均85.21°±26.80°及93.3°±25.09°矫正至39.66°±20.28°及56.90°±21.36°,后凸矫正率分别为(47.20±19.92)%与(38.38±12.89)%。两组术后冠状面和矢状面影像参数包括冠、矢状面平衡、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矢状面亚组分析除VCR组矢状面平衡出现增加外,其余平衡参数均存在不同程度改善,但组内与组件并无统计学差异。VCR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显著高于MAPO组。MAPO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VCR组。结论:多节段非对称Ponte截骨治疗重度僵硬性AIKS能够达到与VCR相似的冠状面与矢状面影像学改善,并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后凸 脊柱截骨术 ponte截骨术 全脊椎截骨术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
下载PDF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联合Ponte截骨重建退变性脊柱侧凸冠矢状面平衡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张浩然 李晨恺 +7 位作者 杜悠 赵钇伟 李子全 杨阳 吴南 庄乾宇 仉建国 王升儒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043-1049,共7页
目的评估使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联合Ponte截骨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骨科2013年至2022年的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病历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最短的随访时间为1年。共纳入了38例患者,男13例,女25例,年龄50~... 目的评估使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联合Ponte截骨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骨科2013年至2022年的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病历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最短的随访时间为1年。共纳入了38例患者,男13例,女25例,年龄50~87(65.6±10.9)岁,随访12~119(43±20)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光检查。记录住院时长、并发症、手术时间、出血量、固定节段、融合节段。比较三个时间点临床评分及冠矢状面的影像学指标。结果手术时间为(274.5±70.5)min,术中出血量为(619.2±93.5)ml。冠状面垂直轴从术前的(2.9±1.8)cm改善为术后的(1.2±1.0)cm。术前的冠状面Cobb角为16.6°±9.9°,术后即刻矫正为6.4°±4.0°,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3,P<0.001);末次随访的冠状面Cobb角为5.7°±3.7°,末次随访没有明显的矫形丢失(t=-6.12,P<0.001)。矢状面垂直轴由术前的(5.6±3.9)cm降至术后即刻的(3.2±2.5)cm,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3,P<0.001);在末次随访时维持良好[(2.7±1.8)cm,t=-7.77,P<0.001]。腰前凸从术前的21.8°±10.2°增加为术后为35.8°±8.3°(t=12.01,P<0.001)和末次随访的40.1°±8.6°(t=-10.21,P<0.001)。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腰痛评分和VAS腿痛评分也低于术前(均P<0.05)。结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联合Ponte截骨的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冠矢状面畸形和术后功能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椎间融合 ponte截骨 脊柱畸形 腰椎前凸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Ponte截骨矫形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多节段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 被引量:14
9
作者 崔立强 谢世明 +5 位作者 彭伍四 陈玉龙 徐剑峰 曹云 刘云杰 卿培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Ponte截骨矫形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多节段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4月-2012年12月,采用Ponte截骨矫形长节段固定治疗1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多节段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其中男4例,女7... 目的探讨后路Ponte截骨矫形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多节段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4月-2012年12月,采用Ponte截骨矫形长节段固定治疗1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多节段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62~76岁,平均69岁。病程10个月~7年,平均4年。11例患者共51个椎体骨折,骨折节段:T5 1个,T8 1个,T9 1个,T10 5个,T11 8个,T12 11个,L1 11个,L2 10个,L3 3个。术前Frankel分级E级9例,D级2例。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测量胸腰段后凸Cobb角、矢状面C7铅垂线与骶骨后上缘间的水平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 distance,SVA),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疼痛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并发脑脊液漏3例,经对症治疗痊愈。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38个月,平均22个月。患者腰背部疼痛、外观和躯干平衡均明显改善。神经症状均未加重,2例Frankel分级为D级者中1例恢复至E级,1例无明显恢复。10例达骨性融合,融合时间5~9个月,平均6.7个月;1例术后7个月后方植骨面仍未完全融合。患者均无感染和内固定失败、脊柱失代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后凸Cobb角及SVA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2周与末次随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和末次随访时Cobb角矫正率分别为70.6%±2.2%和66.7%±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20,P=0.13)。结论 Ponte截骨矫形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多节段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矢状面平衡恢复好,可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陈旧性骨折 脊柱后凸 ponte截骨
原文传递
Ponte截骨与SPO截骨联合后路全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正僵硬性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祥胜 朱晓东 +5 位作者 白玉树 吴大江 吴冰 易红蕾 李明 王达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350-1355,共6页
[目的]对Ponte截骨与Smith-Petersen截骨(SPO截骨)治疗僵硬性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方法]2007年5月~2009年3间收治的单纯后路全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正僵硬性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的手术病例58例,其... [目的]对Ponte截骨与Smith-Petersen截骨(SPO截骨)治疗僵硬性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方法]2007年5月~2009年3间收治的单纯后路全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正僵硬性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的手术病例58例,其中36例行SPO截骨,22例行Ponte截骨。通过影像学检查对两组的手术效果和躯干平衡情况进行分析,末次随访时用中文版SRS-22量表进行患者的健康生存质量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手术时年龄、Risser征、融合节段数、置钉密度、术前冠状面胸主弯Cobb角无显著性意义(P>0.05)。Ponte截骨组的术后3个月冠状面胸主弯Cobb角矫正率明显大于SPO截骨组,分别为67.1%和56%(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矫正率得到很好的维持,分别为61%和50.5%(P<0.05)。两组的术前、术后腰椎代偿性次弯Cobb角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的术前胸椎后凸Cobb角分别为20.6±8.5°和22.3±10.5°,术后3个月胸椎后凸角SPO截骨组比术前平均增加1.2°,Ponte截骨组比术前平均丢失1.4°,末次随访SPO截骨组胸椎后凸角比术前平均增加1.9°,Pon-te截骨组比术前平均丢失2.9°,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次要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主要并发症。[结论]多节段Ponte截骨能提高僵硬性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冠状面胸主弯Cobb角的手术矫正率,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能提供更多的局部自体植骨量、增加植骨融合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硬性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 ponte截骨 Smith—Petersen截骨 全椎弓根螺钉系统
原文传递
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在脊柱畸形Ponte截骨矫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兴华 王传峰 +3 位作者 朱晓东 马辉 白玉树 李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86-989,共4页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在脊柱畸形Ponte截骨矫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因脊柱畸形行Ponte截骨矫形手术的患者进行术中SEP监测,其中男10例,女26例;年龄6.5~45.2岁,平均18.8岁。成人脊柱侧凸8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在脊柱畸形Ponte截骨矫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因脊柱畸形行Ponte截骨矫形手术的患者进行术中SEP监测,其中男10例,女26例;年龄6.5~45.2岁,平均18.8岁。成人脊柱侧凸8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4例,先天性脊柱侧凸4例。手术均采用后路Ponte截骨矫形。SEPP40波幅下降>50%和(或)潜伏期延长超过10%或波形消失为异常标准。[结果]截骨、减压和矫形过程中8例患者出现SEP P40波异常,立即停止手术操作,寻找原因,并作相应处理。其中2例因术中出血导致血压下降,1例为胸腰段截骨,1例为中胸段截骨;另4例考虑与手术操作因素有关。2例为中胸段,2例为胸腰段。2例同时有波幅下降>50%和潜伏期延长超过10%患者。1例成人脊柱侧凸患者术后出现短期的神经功能障碍,1例成人脊柱侧凸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正常。[结论]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可作为指示Ponte截骨矫形术中脊髓功能的重要手段,敏感性较高,对其变化应积极应对并正确处理,以避免脊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畸形 ponte截骨矫形 体感诱发电位 神经监测
原文传递
Ponte截骨矫正胸腰椎Kümmell病后凸畸形:1例报告与综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熊小春 肖曦 +3 位作者 周成洪 邵伟伟 刘邦能 龙亨国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7-440,共4页
报告后路Ponte截骨矫形治疗老年性胸腰椎Kümmell病伴后凸畸形1例患者,并进行文献综述。该病例手术过程顺利,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后凸畸形明显改善。在现有文献中,罕有采用后路Ponte方式治疗老年性胸腰椎Kümmell病伴后凸畸形... 报告后路Ponte截骨矫形治疗老年性胸腰椎Kümmell病伴后凸畸形1例患者,并进行文献综述。该病例手术过程顺利,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后凸畸形明显改善。在现有文献中,罕有采用后路Ponte方式治疗老年性胸腰椎Kümmell病伴后凸畸形疾病的报道,但是有关于后路Ponte手术的应用研究,以及其他治疗方式治疗老年性胸腰椎Kümmell疾病伴后凸畸形的研究。本研究认为Ponte截骨矫形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能够让胸椎的生理性后凸情况得到比较好的维持,重新排列矢状面序列,从而有效纠正胸椎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Kümmell病 胸腰椎后凸畸形 ponte截骨术
原文传递
Modified surgical treatment for a patient with neurofibromatosis scoliosis:A case report
13
作者 Yan Shi Yun-He Li +2 位作者 Zhi-Ping Guan Yong-Can Huang Bin-Sheng Yu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0年第11期523-527,共5页
BACKGROUND The correction surgery for severely multidimensional spinal deformity in neurofibromatosis type I is very difficult and it is still a very big challenge for spine surgeons.CASE SUMMARY A 44-year-old woman p... BACKGROUND The correction surgery for severely multidimensional spinal deformity in neurofibromatosis type I is very difficult and it is still a very big challenge for spine surgeons.CASE SUMMARY A 44-year-old woman presented with progressive kyphosis for more than 10 years and low back pain for 2 years.She had been diagnosed with neurofibromatosis at a local hospital many years ago.Conservative treatments had been applied,but the symptoms got worse rather than alleviated.Therefore,surgery was required.CONCLUSION For this patient with severe deformity,the correction treatment of Ponte osteotomy followed by satellite rod technique in the region of the apical vertebra and the technique of pedicle screws and dual iliac screws had been applied,and successful clinical outcomes were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fibromatosis type I Spinal thoracolumbar kyphosis ponte osteotomy Satellite rods technique Case report
下载PDF
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手术后三维椎管内壁长度的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超凡 海涌 +2 位作者 尹鹏 Thomas Cha 李国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1期3243-3248,共6页
目的研究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截骨手术后,椎管内壁长度的变化,以此测量脊髓在脊柱凸手术矫形过程中不同位置被拉伸或缩短的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0例重度脊柱侧后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 目的研究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截骨手术后,椎管内壁长度的变化,以此测量脊髓在脊柱凸手术矫形过程中不同位置被拉伸或缩短的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0例重度脊柱侧后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5例行Ponte截骨,5例行后路全椎体截骨(VCR截骨)。通过站立位X线测量术前及术后Cobb角;通过3D建模软件将CT图像重建成全脊柱3D模型,在椎弓根平面对椎管横截面进行测量和标记,最后连接所有平面椎管横截面生成完整3D模型。测量上下端椎(U/LEV)范围内,T2~L2范围内前侧、后侧、左侧、右侧和中央的椎管长度(SCL)。测量T2~L2间的垂直相对距离。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5例行Ponte截骨患者,术后冠状位Cobb角改善89°±17°(56%±11%),矢状位改善84°±16°(56%±8%)。T2~L2凹侧SCL平均延长(9.9±4.8)mm,凸侧平均延长(6.0±12.7)mm;U/LEV间凹侧SCL平均延长(7.2±5.4)mm;凸侧U/LEV范围内SCL平均延长(-0.5±7.9)mm;T2~L2间椎体垂直距离平均改善(66.1±12.0)mm,U/LEV范围内平均改善(38.0±15.3)mm。5例行VCR截骨患者,术后冠状位Cobb角平均改善83°±19°(60%±10%),矢状位平均改善82°±22°(56%±10%),T2~L2凹侧SCL平均延长(-5.5±5.3)mm;凸侧平均延长(-14.0±6.6)mm;凹侧U/LEV范围内SCL平均延长(-8.3±8.4)mm;凸侧U/LEV范围内SCL平均延长(-20.7±11.6)mm;T2~L2间椎体垂直距离平均延长(41.5±12.4)mm。结论重度脊柱侧凸患者手术矫形后,凹侧椎管延长明显不同于凸侧,Ponte截骨导致凹侧椎管延长较凸侧多,VCR截骨导致凸侧缩短长度大于凹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脊柱后凸 椎管 ponte截骨 后路全椎体截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