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型多连杆后悬架系统振动分析及优化设计
1
作者 李琤 景园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0-1127,共8页
以某款国产SUV的E型多连杆后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拓扑结构和运动学关系,并利用Adams/Car和Hypermesh建立刚柔耦合的后悬架系统运动模型。以车轮外倾角和外倾前束的变化量为优化目标,设置上控制臂和前束拉杆的内外点坐标值作为设... 以某款国产SUV的E型多连杆后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拓扑结构和运动学关系,并利用Adams/Car和Hypermesh建立刚柔耦合的后悬架系统运动模型。以车轮外倾角和外倾前束的变化量为优化目标,设置上控制臂和前束拉杆的内外点坐标值作为设计变量,在Adams/Insight中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优化前后仿真曲线对比,表明车轮外倾角、车轮前束变化量有所减小,运动学特性得到一定的改善。同时,在实车悬架平顺性试验中,进一步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s/Insight E型多连杆后悬架 优化设计 平顺性试验
下载PDF
电动越野摩托车后悬架硬点优化及强度分析
2
作者 冉险生 王鹏 +1 位作者 徐小刚 余思洁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117,共7页
针对电动越野摩托车在飞坡工况下三角连杆硬点受力过大导致连接处的螺栓弯曲和衬套断裂问题,制定了基于多连杆后悬架系统硬点坐标优化方案。首先建立了整车模型以及三角连杆刚柔耦合模型,模拟分析了摩托车在坡道为1m下的动态强度响应,... 针对电动越野摩托车在飞坡工况下三角连杆硬点受力过大导致连接处的螺栓弯曲和衬套断裂问题,制定了基于多连杆后悬架系统硬点坐标优化方案。首先建立了整车模型以及三角连杆刚柔耦合模型,模拟分析了摩托车在坡道为1m下的动态强度响应,得到了三角连杆硬点位置受力和应力,通过道路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然后以三角连杆硬点位置的受力为优化目标,硬点坐标为设计变量,采用NSGA-Ⅱ遗传算法完成了多连杆后悬架系统的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优化之后三角连杆与平叉连接处受力大幅降低,减震与三角连杆连接处受力降低,三角连杆与拉杆连接处受力大幅降低,三角连杆最大应力降低,制作样件进行了实验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电动越野摩托车 多连杆后悬架 刚柔耦合模型 硬点优化 NSGA-Ⅱ遗传算法
下载PDF
扭力梁式后悬架扭转工况下横梁疲劳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韬 杨旭静 +3 位作者 李茂君 秦银平 左捍亭 齐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1-239,共9页
基于有限元仿真,对扭力梁式后悬架扭转工况下横梁的疲劳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等效试样预测复杂结构零件疲劳寿命的新方法;建立了扭力梁式后悬架仿真模型,分析了横梁的应力分布规律;基于静力学分析结果,结合FB590高强钢疲劳寿... 基于有限元仿真,对扭力梁式后悬架扭转工况下横梁的疲劳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等效试样预测复杂结构零件疲劳寿命的新方法;建立了扭力梁式后悬架仿真模型,分析了横梁的应力分布规律;基于静力学分析结果,结合FB590高强钢疲劳寿命曲线、成形后横梁表面粗糙度以及表面残余应力,根据名义应力法和Gerber平均应力修正计算了横梁的疲劳寿命,并根据危险区弯曲变形程度设计了不同弯曲半径的等效试样(AR、R20和R10)进行疲劳试验和疲劳断口分析,实现了对横梁疲劳台架试验结果的有效预测。结果表明,在扭转工况下横梁疲劳危险区与应力集中区位于过渡段转角处,横梁的工况幅值-寿命曲线有效覆盖了服役情况下的所有负载情况,并得到了实际载荷谱的应力幅值参考范围;在台架试验中,R10与AR、R20等效试样交点寿命在横梁实际断裂寿命区域内,表明设计的等效试样疲劳试验可以有效表征横梁危险区的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力梁式后悬架 等效试样 疲劳特性 疲劳寿命预测
下载PDF
丘陵山地拖拉机坡地自适应控制系统仿真分析与试验
4
作者 李玲玲 李广宇 +3 位作者 徐峰 王华泽 高瑞遥 张煜晗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146,165,共7页
针对丘陵山地地形复杂、耕作阻力波动大等问题,基于研制的新型丘陵山地拖拉机及三点悬挂式后悬挂机构,设计坡地自适应控制系统。对位姿调整机构的调整原理进行分析,得出左右悬挂点距车身基准面的距离与地面坡度的函数关系;设计横向位姿... 针对丘陵山地地形复杂、耕作阻力波动大等问题,基于研制的新型丘陵山地拖拉机及三点悬挂式后悬挂机构,设计坡地自适应控制系统。对位姿调整机构的调整原理进行分析,得出左右悬挂点距车身基准面的距离与地面坡度的函数关系;设计横向位姿调整液压系统,运用AMEsim搭建横向位姿调整系统的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并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对仿真模型进行控制性能仿真;搭建拖拉机后悬挂系统控制试验平台,进行拖拉机后悬挂横向位姿调整试验。当坡度低于15°,后悬挂机构跟随坡地调整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由仿真结果和对比试验可知,二者位姿调整位移最大误差为9.32%、平均误差为4.2%;所开发的坡地自适应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可为丘陵山地拖拉机坡地自适应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地拖拉机 后悬挂 位姿调整系统 AMESIM
下载PDF
拖拉机后悬挂电液控制系统的研究
5
作者 苏雅拉图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5-249,共5页
传统拖拉机在进行农田作业时主要依靠手动控制耕作深度等技术参数,导致耕作误差较大。针对以上问题,研发了一种三点式双作用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基于双PID控制算法对关键电路部件与控制方案进行设计与选型,并基于MatLab分析拖拉机后悬... 传统拖拉机在进行农田作业时主要依靠手动控制耕作深度等技术参数,导致耕作误差较大。针对以上问题,研发了一种三点式双作用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基于双PID控制算法对关键电路部件与控制方案进行设计与选型,并基于MatLab分析拖拉机后悬挂电液控制技术的工作特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拖拉机后悬挂电液控制系统可以满足田间农业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后悬挂系统 液压装置 电控系统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非独立后悬架定位参数仿真与优化
6
作者 李兆明 翁建生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期131-135,共5页
为了解决前束角变化规律不合理,以及主销后倾角等变动范围较大的问题,文章应用ADAMS软件建立了某款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的非独立后悬架ADAMS/Car模型,实验过程中对双轮实施同向跳动,分析后悬架定位参数的变化因素。运用ADAMS/Insight... 为了解决前束角变化规律不合理,以及主销后倾角等变动范围较大的问题,文章应用ADAMS软件建立了某款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的非独立后悬架ADAMS/Car模型,实验过程中对双轮实施同向跳动,分析后悬架定位参数的变化因素。运用ADAMS/Insight模块进行硬点坐标优化,设计变量选取9个对悬架参数影响最大的因子(悬架的上、下控制臂前点坐标值和横向推力杆外端坐标值),优化目标选取车轮前束角、主销后倾角等5个悬架参数,对设计变量进行灵敏度分析,得到硬点坐标优化值。优化后的非独立后悬架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在工程上对非独立后悬架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S/CAR ADAMS/Insight 硬点坐标 定位参数 非独立后悬架
下载PDF
汽车多连杆与扭转梁后悬架结构的共线生产应用
7
作者 温应维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4年第5期27-34,共8页
现有汽车制造过程中,多车型、多平台共线生产逐渐成为应用趋势。为提高汽车底盘系统装配线的柔性,结合产品结构特点及生产现场实际情况,从装配工艺、设备形式、质量保证3个方面出发,阐述了汽车多连杆与扭转梁式后悬架结构的共线生产的... 现有汽车制造过程中,多车型、多平台共线生产逐渐成为应用趋势。为提高汽车底盘系统装配线的柔性,结合产品结构特点及生产现场实际情况,从装配工艺、设备形式、质量保证3个方面出发,阐述了汽车多连杆与扭转梁式后悬架结构的共线生产的特点和要求,总结了2种后悬架结构共线生产的原则及措施,以便更好地适应汽车柔性化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悬架 多连杆 扭转梁 共线生产
下载PDF
后悬架缓冲块开裂问题的排查思路及关键影响因素论证
8
作者 李卓卓 贾宝光 +3 位作者 辛庆锋 吴帅 孙福禄 孟香 《时代汽车》 2024年第21期114-116,共3页
本文介绍了某车型整车耐久试验过程中,后悬架缓冲块出现开裂失效后的问题排查思路及开裂根本原因分析过程。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和MTS台架模拟试验分别论证了偏压对缓冲块寿命的影响。不仅为设计工程师提供排查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 本文介绍了某车型整车耐久试验过程中,后悬架缓冲块出现开裂失效后的问题排查思路及开裂根本原因分析过程。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和MTS台架模拟试验分别论证了偏压对缓冲块寿命的影响。不仅为设计工程师提供排查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论述了后悬架缓冲块开裂发生的根本原因指导产品设计前期进行规避,提高产品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悬架缓冲块 聚氨酯 偏压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轻型客车单斜臂后悬架分析及优化
9
作者 胡斌 张红 +1 位作者 古佳斌 刘欢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0期71-74,共4页
文章主要研究单斜臂悬架的三角臂布置硬点对车辆跳动前束、跳动外倾的影响。首先,以某单斜臂悬架为研究对象,运用ADAMS/Car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接着,采用ADAMS/Insight对主要硬点坐标进行灵敏度分析,找... 文章主要研究单斜臂悬架的三角臂布置硬点对车辆跳动前束、跳动外倾的影响。首先,以某单斜臂悬架为研究对象,运用ADAMS/Car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接着,采用ADAMS/Insight对主要硬点坐标进行灵敏度分析,找到影响前束角、外倾角变化的关键因素,并依据关键因素对研究对象进行优化设计,使得跳动前束、外倾的性能提升。最后,总结单斜臂悬架的布置要点和优化思路,为单斜臂的硬点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客车 单斜臂后悬架 灵敏度分析 ADAMS/CAR ADAMS/Insight
下载PDF
后悬挂农具田间试验平台 被引量:15
10
作者 乔晓东 王晓燕 +3 位作者 颜华 李洪文 何进 王庆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3-68,共6页
为了解决现有后悬挂农具测试系统测试项目少和试验平台少的问题,在汲取其他试验平台设计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牵引式多挡位后悬挂农具田间试验平台。根据静力学平衡原理,绘制了试验平台液压三点悬挂性能曲线;并在田间拖拉机、田间试... 为了解决现有后悬挂农具测试系统测试项目少和试验平台少的问题,在汲取其他试验平台设计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牵引式多挡位后悬挂农具田间试验平台。根据静力学平衡原理,绘制了试验平台液压三点悬挂性能曲线;并在田间拖拉机、田间试验平台、试验平台悬挂2BDM-12型小麦对行播种机、试验平台悬挂2BMSF-12/6型免耕施肥播种机等4种工况下进行了转向操作性、行驶直线性和动力输出轴最高转速等功能试验。4种工况下转向操作性不变,加装试验平台后转向操作性、行驶直线性和最高转速虽有变化但在允许范围之内。试验结果表明该田间试验平台设计满足后悬挂农具田间试验功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平台 后悬挂 静力学 测试参数
下载PDF
桑塔纳轿车后桥等效刚度分析及测量技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左曙光 胡子正 +1 位作者 李文辉 魏宏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3-17,共5页
在桑塔纳轿车使用中发现,其后桥刚度特性的改变,引起该车后悬架刚度特性的变化,从而显著影响它的操纵稳定性。文中从该车的行驶过程中后桥的力学特性入手,详细分析后桥的受力变形特征,简化出能全面反应车桥受力作用的刚度参数,为悬架分... 在桑塔纳轿车使用中发现,其后桥刚度特性的改变,引起该车后悬架刚度特性的变化,从而显著影响它的操纵稳定性。文中从该车的行驶过程中后桥的力学特性入手,详细分析后桥的受力变形特征,简化出能全面反应车桥受力作用的刚度参数,为悬架分析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考虑后桥刚度参数的试验测量,探索其实际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为后桥刚度的测量分析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桥 后悬架 刚度 分析 测量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的后悬挂农具田间测试系统 被引量:9
12
作者 乔晓东 王晓燕 +3 位作者 颜华 李洪文 吴俭敏 孙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8-103,共6页
为了解决后悬挂农具田间测试效率和精度低,测试成本高等问题,根据田间测试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原理的田间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上、下位机模式,多种传感器融合及无线传输等技术,实现后悬挂农具多类型参数的实时同步测试。在田... 为了解决后悬挂农具田间测试效率和精度低,测试成本高等问题,根据田间测试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原理的田间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上、下位机模式,多种传感器融合及无线传输等技术,实现后悬挂农具多类型参数的实时同步测试。在田间拖拉机牵引试验平台和试验平台三点悬挂2BMSF-12/6型免耕施肥播种机2种工况下进行拖拉机燃油消耗、尾气排放、驱动轮滑转率、农具地轮滑移率、六分力、PTO扭矩和转速等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后悬挂农具田间测试系统通讯正常,数据量大且准确可信,满足一般后悬挂农具田间试验要求,可为农具设计优化、适用性评价等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后悬挂 测试系统 田间试验
下载PDF
基于虚拟试验台的疲劳寿命预测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徐刚 周鋐 +1 位作者 陈栋华 杨振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00,共4页
介绍了疲劳预测的一般流程,在LMS.Virtuallab中建立了某轿车后桥及悬架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引入了虚拟试验台概念,借助于实车道路载荷谱和有限元分析成功地进行了后桥的疲劳寿命预测,用室内台架试验值验证了仿真计算的结果.结果表明,... 介绍了疲劳预测的一般流程,在LMS.Virtuallab中建立了某轿车后桥及悬架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引入了虚拟试验台概念,借助于实车道路载荷谱和有限元分析成功地进行了后桥的疲劳寿命预测,用室内台架试验值验证了仿真计算的结果.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地预测系统内受力较为复杂部件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试验台 多体动力学模型 疲劳寿命 轿车后桥 悬架系统
下载PDF
扭转梁式半独立悬架建模与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虞健 左曙光 +1 位作者 陈栋华 高秋金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300-2302,2306,共4页
介绍了在ADAMS环境下建立扭杆梁式半独立悬架的等效多体动力学模型和柔性体-刚体模型的方法,对两种模型进行了以定位参数变化为目标的悬架动力学仿真分析,并探讨了两种建模方法的特点。同时通过试验对两种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 介绍了在ADAMS环境下建立扭杆梁式半独立悬架的等效多体动力学模型和柔性体-刚体模型的方法,对两种模型进行了以定位参数变化为目标的悬架动力学仿真分析,并探讨了两种建模方法的特点。同时通过试验对两种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该文所做的工作为轿车扭杆梁式半独立悬架的建模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进一步的整车动力学建模和仿真以及轮胎不均匀磨损的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杆梁式半独立悬架 仿真 动态特性 ADAMS
下载PDF
山地自行车后悬架机构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项忠霞 卜研 +1 位作者 刘晗 黄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83-287,293,共6页
分析山地自行车后悬架主要类型,将其归纳为单铰结构、摇臂驱动四杆机构和连杆驱动四杆机构三类。在归纳现有山地自行车后悬架机构图谱的基础上,建立减振器所受轴向力与后轮轴所受垂直力之比与后轮轴角位移的映射关系,探讨这种关系对骑... 分析山地自行车后悬架主要类型,将其归纳为单铰结构、摇臂驱动四杆机构和连杆驱动四杆机构三类。在归纳现有山地自行车后悬架机构图谱的基础上,建立减振器所受轴向力与后轮轴所受垂直力之比与后轮轴角位移的映射关系,探讨这种关系对骑行振动舒适性及操控性的影响。以典型样车为例,比较不同形式后悬架机构力比映射特性的差异,得到四杆机构后悬架刚度小于单铰结构后悬架刚度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找出影响后悬架系统性能的设计参数为:连架杆长度、连杆长度和减振器与车架连接的位置,并以这些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实际结构空间限制为约束条件,以设定的力比曲线为优化目标,通过典型实例优化后悬架系统的设计参数,给出一种后悬架机构尺度综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自行车 后悬架机构 力比曲线 优化设计
下载PDF
轿车扭杆式半独立后悬架动力学仿真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栋华 靳晓雄 +1 位作者 黄海波 高秋金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结合轿车扭杆式后桥的等效刚度力学模型、后悬架非对称橡胶衬套的变形耦合特性以及减振器、螺旋弹簧的力学模型,建立轿车扭杆式半独立后悬架的等效动力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通过对比表明仿真和试验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一... 结合轿车扭杆式后桥的等效刚度力学模型、后悬架非对称橡胶衬套的变形耦合特性以及减振器、螺旋弹簧的力学模型,建立轿车扭杆式半独立后悬架的等效动力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通过对比表明仿真和试验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桥 扭杆悬架 等效刚度 仿真 试验
下载PDF
一种基于振动舒适性的山地自行车后悬架参数设计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项忠霞 卜研 +1 位作者 张玉环 黄田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5-689,共5页
采用实验方法,比较了在不同频率简谐激励下后悬架配有不同类型减振器时全减振山地自行车车架的振动特性,发现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弹簧减振器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通过对具有弹簧减振器后悬架山地车的车架振动实验验证了该车架动态仿真模型... 采用实验方法,比较了在不同频率简谐激励下后悬架配有不同类型减振器时全减振山地自行车车架的振动特性,发现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弹簧减振器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通过对具有弹簧减振器后悬架山地车的车架振动实验验证了该车架动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整车动态仿真模型.借鉴国际标准ISO2631-1中人体承受全身振动的评价方法,给出了自行车骑行过程中振动舒适性的评价指标.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法进行了整车动态仿真实验,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找到了减振器刚度和结构尺寸等后悬架设计参数与评价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利用规划求解方法对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过程为山地自行车后悬架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自行车 后悬架 振动舒适性 均匀设计 动态仿真 逐步回归分析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前期整车后悬架硬点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龙 舒进 +2 位作者 杨万安 郎锡泽 付文奎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14,共4页
在某车型后悬架硬点前期开发中,确定了整车后悬架硬点设计开发以悬架K&C特性作为优化设计工况。基于工程经验和四连杆式悬架特点,选择对悬架K&C特性有较大影响的悬架设计参数,通过对比分析,选用合适的DOE方法、近似模型法和优... 在某车型后悬架硬点前期开发中,确定了整车后悬架硬点设计开发以悬架K&C特性作为优化设计工况。基于工程经验和四连杆式悬架特点,选择对悬架K&C特性有较大影响的悬架设计参数,通过对比分析,选用合适的DOE方法、近似模型法和优化算法,实现了整车后悬架硬点的优化设计,提高了整车开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悬架硬点 DOE分析 近似模型 优化
下载PDF
用海藻磨碎液进行海湾扇贝促熟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于瑞海 王如才 张建中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4-58,共5页
本文阐述了在海湾扇贝人工育苗中,用海藻磨碎液代替单胞藻类进行海湾扇贝促熟的研究。两年的生产实践已证明海藻磨碎液完全可替代单胞藻促使亲贝提早成熟,这将为扇贝育苗中饵料的开发利用开创了一条新途径,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 扇贝 蓄养 升温促熟 海藻磨碎液
下载PDF
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分析五连杆非独立后悬架的随动转向特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潘筱 王冬成 +1 位作者 林逸 陈潇凯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1-335,共5页
对五连杆非独立后悬架随动转向特性的机理给出了直观的力学解释,并对后悬架的横向力进行分析;采用多体动力学ADAMS软件分别建立了后悬架的运动学和整车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结果表明:横向推力杆相对后轴的前、后位置... 对五连杆非独立后悬架随动转向特性的机理给出了直观的力学解释,并对后悬架的横向力进行分析;采用多体动力学ADAMS软件分别建立了后悬架的运动学和整车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结果表明:横向推力杆相对后轴的前、后位置基本确定了该类后悬架的随动过度转向特性和不足转向特性;两个斜置上拉杆的布置和衬套弯曲刚度对后悬架的随动转向特性有一定影响。实车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悬架 随动转向特性 多体动力学 横向推力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