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s on Corona Discharge Under AC and DC Composite Voltage 被引量:1
1
作者 ZHU Zhengyi LI Ruihai +3 位作者 WANG Guoli CHEN Can JIA Zhidong GUAN Zhicheng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01-2007,共7页
关键词 局部放电 射频信号 放电量 高电压技术
下载PDF
Electro-Hydrodynamics and Kinetic Modeling of Dry and Humid Air Flows Activated by Corona Discharges 被引量:1
2
作者 J. P. SARRETTE O. EICHWALD +2 位作者 F. MARCHAL O. DUCASSE M. YOUSFI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469-472,共4页
The present work is devoted to the 2D simulation of a point-to-plane Atmospheric Corona Discharge Reactor (ACDR) powered by a DC high voltage supply. The corona reactor is periodically crossed by thin mono filamenta... The present work is devoted to the 2D simulation of a point-to-plane Atmospheric Corona Discharge Reactor (ACDR) powered by a DC high voltage supply. The corona reactor is periodically crossed by thin mono filamentary streamers with a natural repetition frequency of some tens of kHz. The study compares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dry air and in air mixed with a small amount of water vapour (humid air). The simulation involves the electro-dynamics~ chemical kinetics and neutral gas hydrodynamics phenomena that influence the kinetics of the chemical species transformation. Each discharge lasts about one hundred of a nanosecond while the post- discharge occurring between two successive discharges lasts one hundred of a microsecond. The ACDR is crossed by a lateral dry or humid air flow initially polluted with 400 ppm of NO. After 5 ms, the time cor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50 successive discharge/post-discharge phases, a higher NO removal rate and a lower ozone production rate are found in humid air. This change i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HO2 species formed from the H primary radical in the discharge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 corona discharge humid air chemistry plasma simulation NO treatment
下载PDF
Numerical Modelling Point-to-Plane of Negative Corona Discharge in N_2 Under Non-Uniform Electric Field
3
作者 A.K.FEROUANI M.LEMERINI +1 位作者 L.MERAD M.HOUALEF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69-474,共6页
The paper presents a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negative corona discharge in N2 under various pressures. The simulated discharge is of a negative point-to-plane mass type, with an inter-electrode separation distance of 2... The paper presents a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negative corona discharge in N2 under various pressures. The simulated discharge is of a negative point-to-plane mass type, with an inter-electrode separation distance of 20 mm and a symmetry about the axis of discharge. This simulation investigates the behavior of the neutral density and temperature for different pressures in the range of 0.1-10.0 bar.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neutral gas is analyzed based upon the equations of continuity, momentum and energy in a two-dimensional cylindrical geometry model. For that geometry of the system, the FCT (Flux Corrected Transport) technique was adop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sur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of the neutrals dynam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 corona discharge FCT method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Introduction to investigations of the negative corona and EHD flow in gaseous two-phase fluids
4
作者 Jerzy MIZERACZYK Artur BERENDT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47-156,共10页
Research interests have recently been directed towards electrical discharges in multi-phase environments.Natural electrical discharges,such as lightning and coronas,occur in the Earth's atmosphere,which is actually a... Research interests have recently been directed towards electrical discharges in multi-phase environments.Natural electrical discharges,such as lightning and coronas,occur in the Earth's atmosphere,which is actually a mixture of gaseous phase(air) and suspended solid and liquid particulate matters(PMs).An example of an anthropogenic gaseous multi-phase environment is the flow of flue gas through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ESPs),which are generally regarded as a mixture of a post-combustion gas with solid PM and microdroplets suspended in it.Electrical discharges in multi-phase environments,the knowledge of which is scarce,are becoming an attractive research subject,offering a wide variety of possible discharges and multi-phase environments to be studied.This paper is an introduction to electrical discharges in multi-phase environments.It is focused on DC negative coronas and accompanying electrohydrodynamic(EHD) flows in a gaseous two-phase fluid formed by air(a gaseous phase) and solid PM(a solid phase),run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The introduction is 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Two cases will be considered:the first case is of a gaseous two-phase fluid,initially motionless in a closed chamber before being subjected to a negative corona(with the needle-toplate electrode arrangement),which afterwards induces an EHD flow in the chamber,and the second,of a gaseous two-phase fluid flowing transversely with respect to the needle-to-plate electrode axis along a chamber with a corona discharge running between the electrodes.This review-based introductory paper should be of interest to theoretical researchers and modellers in the field of negative corona discharges in single-or two-phase fluids,and for engineers who work on designing EHD devices(such as ESPs,EHD pumps,and smoke dete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 negative corona discharge Trichel pulses gaseous two-phase flow air withsuspended particle flow ESP EHD
下载PDF
直流电晕放电无线电干扰随机时域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学宝 吴昊天 +1 位作者 程璐莹 孙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31-1540,1583,共11页
直流输电线路电晕放电过程中会在空间中产生随机的无线电干扰脉冲信号,目前针对电晕放电无线电干扰的测量与预测计算主要基于频域方法,并未反映出无线电干扰的时域随机脉冲特征。为此,该文在实验室搭建了直流单根导线电晕放电无线电干... 直流输电线路电晕放电过程中会在空间中产生随机的无线电干扰脉冲信号,目前针对电晕放电无线电干扰的测量与预测计算主要基于频域方法,并未反映出无线电干扰的时域随机脉冲特征。为此,该文在实验室搭建了直流单根导线电晕放电无线电干扰时域测量平台,采用鞭形天线实现了对正极性直流导线电晕放电无线电干扰时域特性的测量,结合无线电干扰脉冲波形特征,分析获得了脉冲波形参数(幅值、重复频率、上升时间、持续时间)的统计特性。基于统计特性,结合无线电干扰双指数函数脉冲波形建立了高压直流单根导线电晕放电无线电干扰随机时域计算模型,模型中包括随机脉冲信号产生、脉冲衰减、场强信号计算及场强信号重构,将该模型产生的无线电干扰时域波形准峰值响应值与不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计算误差小于2dB,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干扰 直流电晕放电 时域统计特性 随机时域计算模型
下载PDF
直流电晕放电中的离子风增强带电气溶胶沉积
6
作者 李嘉诚 刘大伟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97-3004,共8页
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和开发大气水资源的急迫需求,突破之前单电极电晕放电离子源的离子密度较低、气溶胶荷电困难的难题,开发了一套基于离子风增强带电气溶胶沉积的负直流电晕放电系统.该系统利用多个针电极与接地的网状电极,实现... 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和开发大气水资源的急迫需求,突破之前单电极电晕放电离子源的离子密度较低、气溶胶荷电困难的难题,开发了一套基于离子风增强带电气溶胶沉积的负直流电晕放电系统.该系统利用多个针电极与接地的网状电极,实现了大面积、阵列式的负直流电晕等离子体,可以对流经其中的气溶胶进行高效的荷电和处理.虽然单电极放电产生的开放空间中的离子密度是双电极放电的20倍,但双电极放电区域的电场约为单电极放电的15倍,放电电流也更大.强电场推动离子流进行定向运动,同时推动中性分子,使该装置可以产生速度高达2 m/s的离子风,而与之相比,单电极电晕放电的离子风速低于检测限.双电极电晕放电产生的离子风带动了云室中空气的流动,可以有效促进气溶胶的荷电、碰并以及在接地网状电极上的沉积,可以快速减少空气中的气溶胶密度,所需的时间仅为单电极放电的1/4.在水雾气溶胶的沉积实验中,其水雾的总沉积量是单电极放电的8.3倍.因此,双电极放电系统是诱导降水或消除致病生物气溶胶的潜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气溶胶 直流电晕放电 离子风 气溶胶沉积 电晕放电阵列
下载PDF
直流电压下尖板电晕放电及其声特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任成燕 王珏 +3 位作者 严萍 章程 陆家榆 刘元庆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6-233,共8页
为分析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晕放电产生可听噪声的机理,开展了直流电压作用下单点电晕放电的试验分析,测量并分析了脉冲放电产生的声压信号及其特征。采用尖-板电极研究了单点直流电晕放电的幅频特性,获得了不同电压(0~35kV)、不同间隙(6~... 为分析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晕放电产生可听噪声的机理,开展了直流电压作用下单点电晕放电的试验分析,测量并分析了脉冲放电产生的声压信号及其特征。采用尖-板电极研究了单点直流电晕放电的幅频特性,获得了不同电压(0~35kV)、不同间隙(6~8cm)及不同极性下的放电电流波形及放电图片。研究表明,直流电晕放电由一系列单个的放电脉冲组成,脉冲上升沿与脉宽主要分别集中在10ns、30ns附近;单个放电脉冲的幅值、重复率随直流电压的增加而增加,放电重复性随直流电压的增加而变差,且放电有一定的随机性。根据尖板直流电晕放电的特点,搭建脉冲放电回路来模拟不同条件的电晕放电,以实现电晕放电参数的可控性。利用传声器在消声室测量了单次脉冲放电产生的可听噪声,初步获得了放电电压和声压之间的关联特征:随着放电电压增加,声压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直流电压 可听噪声 脉冲放电 声压信号 尖板电极
下载PDF
空中颗粒物对直流电晕放电影响研究现状:颗粒物空间电荷效应 被引量:28
8
作者 陆家榆 何堃 +2 位作者 马晓倩 鞠勇 谢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6222-6234,共13页
颗粒物捕获电子或离子以空间电荷形式对直流电晕放电产生影响。当前我国的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沙尘和霾天气频发。污染物中悬浮颗粒物荷电后带来的空间电荷效应将使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周围的电磁环境复杂化,因此开展空中悬浮颗粒物对高压直... 颗粒物捕获电子或离子以空间电荷形式对直流电晕放电产生影响。当前我国的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沙尘和霾天气频发。污染物中悬浮颗粒物荷电后带来的空间电荷效应将使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周围的电磁环境复杂化,因此开展空中悬浮颗粒物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的研究对指导直流输电线路的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输电线路关于颗粒物空间电荷效应的研究历史进行回顾,并从空间电荷密度分布、颗粒物荷电量及其分布、地面合成电场和离子流密度等方面对已有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对静电除尘、气固两相介质电晕放电和尘埃等离子体3个研究领域内关于颗粒物空间电荷效应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指出当前对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悬浮颗粒物 直流电晕放电 空间电荷 高压直流输电 电磁环境
下载PDF
气体放电对金属平板强化传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岳永刚 丁兆军 +3 位作者 王科 艾忠良 杨兰均 张乔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95,共5页
文中对比研究了电晕、介质阻挡以及辉光放电对空气-金属之间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加热器功率以及铜板电极温度测量,计算获得在自然对流以及电极间发生放电两种情况下对流传热系数。在气体放电强化传热的作用下对流传热系数获... 文中对比研究了电晕、介质阻挡以及辉光放电对空气-金属之间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加热器功率以及铜板电极温度测量,计算获得在自然对流以及电极间发生放电两种情况下对流传热系数。在气体放电强化传热的作用下对流传热系数获得数倍的增加。在直流电晕放电实验中,当均匀的直流辉光放电产生时,空气-金属之间传热速率获得最大幅度的提高。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在提高空气-金属之间传热速率的同时,放电间隙击穿电压发生显著提高,也使放电在实际应用中更易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传热 电晕放电 介质阻挡放电 辉光放电
下载PDF
高压直流局部放电的试验研究及其放电源识别策略 被引量:17
10
作者 牛海清 陈小林 +2 位作者 A. Cavallini G. C. Montanari 张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41-1647,共7页
在长期高压直流电压作用下,电气设备的绝缘不可避免地逐渐老化,有必要对其绝缘状态进行监测。由于不同性质的绝缘缺陷对电气设备的损害程度不同,因而缺陷的识别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搭建了基于交流局放检测设备的直流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对... 在长期高压直流电压作用下,电气设备的绝缘不可避免地逐渐老化,有必要对其绝缘状态进行监测。由于不同性质的绝缘缺陷对电气设备的损害程度不同,因而缺陷的识别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搭建了基于交流局放检测设备的直流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对3种典型的直流放电(电晕、沿面、内部放电)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了典型放电的数据库,给出了试验结果。并基于局部放电信号之间的相关性统计特性,试图通过对各种参数的分析,寻求区别不同放电现象(电晕、沿面、内部放电)的特性参数,对直流电压作用下的放电源进行识别。研究表明,直流电压作用下,将电晕放电从沿面放电和内部放电中分离出来相对来说难度小一些;而单靠现有的局部放电的统计分析将内部放电从沿面放电中分离出来是很难的,需要进一步寻找两种放电的新的特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 局部放电 电晕放电 沿面放电 内部放电 统计分析 放电识别
下载PDF
空气中针板直流正负电晕发展过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民 唐炬 潘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8-1027,共10页
为了探明干燥空气中直流电压下电晕放电发展过程,搭建了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开展了针–板模型不同极间距离下的正负电晕放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实验电压的增加,正电晕逐步经历猝发性流注放电、周期性流注放电、辉光放电及刷状放电等过... 为了探明干燥空气中直流电压下电晕放电发展过程,搭建了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开展了针–板模型不同极间距离下的正负电晕放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实验电压的增加,正电晕逐步经历猝发性流注放电、周期性流注放电、辉光放电及刷状放电等过程;负电晕逐步经历Trichel放电初期和中期、锯齿状放电及辉光放电等过程。当在电压增幅相同下针–板间距增加时,正电晕流注阶段脉冲幅值及重复率变化较小,刷状流注阶段脉冲幅值与重复率变化较大,增加幅度均减小,脉冲幅值峰值减小,重复率峰值增加;负电晕Trichel放电阶段,脉冲幅值增加幅度减小,脉冲幅值峰值减小,重复率增加幅值减小,重复率峰值相近。正负电晕发展过程变化不同,原因均可归结于针-板间正负空间电荷迁移速率不同,电荷迁移过程中加强或削弱电离区域电场方式不同导致电离电荷的聚集、消散方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 电晕 放电阶段 针板模型 空间电荷 放电参数
下载PDF
光滑导线直流起晕电压判别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学宝 王东来 +2 位作者 张静岚 崔翔 卢铁兵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51-1856,共6页
直流电晕放电会产生空间电荷、离子流场、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及电晕损耗等效应,为了研究根据不同的直流电晕放电效应得到的起晕电压差异,搭建了基于同轴圆柱结构的电晕放电起晕电压测试平台,同时测量了不同直径光滑导线电晕放电产生... 直流电晕放电会产生空间电荷、离子流场、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及电晕损耗等效应,为了研究根据不同的直流电晕放电效应得到的起晕电压差异,搭建了基于同轴圆柱结构的电晕放电起晕电压测试平台,同时测量了不同直径光滑导线电晕放电产生的离子流、合成电场、稳态电晕电流及紫外光子数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依据各物理量随电压变化的拐点确定了正、负极性光滑导线的起晕电压。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光滑导线,通过不同电晕放电效应借助于拐点法得到的起晕电压基本一致。根据同轴圆柱离子流场的解析公式及起晕场强的经验公式,对导线的起晕电压进行了计算,不同直径的起晕电压的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最大差异<2.1%。因此,对于实验室内光滑导线起晕电压的确定,建议采用同轴圆柱电极结构对电晕放电效应进行测量,推荐采用拐点法来确定起晕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晕放电 光滑导线 起晕电压 放电效应 电晕笼 拐点法
下载PDF
沙尘环境下风速、粒径对直流金具起晕电压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贺博 毛艳 +2 位作者 赵恒 牛海军 王加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55-1861,共7页
研究沙尘环境下风速、沙尘粒径对直流金具起晕电压的影响规律,对于指导极端气候条件下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设计、运行、维护,增进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选取4个不同直径的均压环为试品,在人工模拟沙尘气候环境... 研究沙尘环境下风速、沙尘粒径对直流金具起晕电压的影响规律,对于指导极端气候条件下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设计、运行、维护,增进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选取4个不同直径的均压环为试品,在人工模拟沙尘气候环境下,利用紫外成像仪观测手段,分别测试了其在无风沙条件以及10-25 m/s风速、粒径〈65μm与〈105μm的典型沙尘这3种条件下的直流起晕电压,并通过电场模拟仿真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沙尘介质环境会导致直流金具起晕电压出现下降;浓度一定的条件下,起晕电压随风速增加逐渐升高;相同风速下,粒径〈65μm的沙尘试样作用下金具起晕电压略低于粒径〈105μm的大粒径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金具 直流电晕 起晕电压 沙尘环境 沙尘粒径
下载PDF
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波 白敏菂 +1 位作者 薛晓红 白希尧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81-85,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直流电晕放电、大气压辉光放电、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目前等离子体流动控制通常采用表面放电方式,电场强度低,属于弱电离放电,仍没有突破"离子风"技术,诱导... 介绍了国内外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直流电晕放电、大气压辉光放电、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目前等离子体流动控制通常采用表面放电方式,电场强度低,属于弱电离放电,仍没有突破"离子风"技术,诱导的气流速度仅为8m/s,不具有实用价值。一种高压纳秒脉冲放电成为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的热点研究方向,但是纳秒脉冲作用周期的占空比小,能否用一个小占空比获得一个更高的作用效率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要想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就必须提高等离子体可控的来流速度到100m/s以上。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等离子体激励器的现存问题,在深化研究等离子体流动控制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等离子体激励器性能,这也是等离子体流动控制领域急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流动控制 电晕放电 介质阻挡放电 大气压辉光放电
下载PDF
负直流电压下棒板间隙起晕电压计算方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白江 阮江军 +5 位作者 杜志叶 金硕 舒胜文 陈繁 胡蓉 孙帮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05-2312,共8页
电晕放电是高压输电工程设计和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针对空气间隙,基于流注放电理论,以自持放电为判据,建立了考虑海拔温度影响的负直流电晕起始电压的光电离模型,并阐明了判据中各个参数的物理意义。提出一种基于臭氧检测原理的起晕... 电晕放电是高压输电工程设计和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针对空气间隙,基于流注放电理论,以自持放电为判据,建立了考虑海拔温度影响的负直流电晕起始电压的光电离模型,并阐明了判据中各个参数的物理意义。提出一种基于臭氧检测原理的起晕电压检测试验方法,获得短间隙下棒板间隙不同电极尺寸的负直流起晕电压。在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国家工程实验室(海拔2 100 m)测得负直流电压下阀厅金具试品的起晕电压。将两次试验数据以及文献中获取的试验数据分别与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发现两者在相同条件下的差异很小。文中提出的起晕电压预测方法有望为高压直流阀厅金具的电晕控制及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直流电晕 起始电压 光电离 自持放电 棒板间隙 阀厅金具
下载PDF
地表紫外辐射对棒-板间隙正极性直流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舒立春 杨占刚 +2 位作者 蒋兴良 胡琴 邱宗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共8页
揭示地表太阳紫外辐射对电力系统外绝缘放电特性的影响对于强紫外辐射地区外绝缘设计和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并没有相关的系统研究。为此,利用人工紫外光源模拟大气环境中的紫外辐射,在实验室研究了紫外辐射对棒板间隙正极性直... 揭示地表太阳紫外辐射对电力系统外绝缘放电特性的影响对于强紫外辐射地区外绝缘设计和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并没有相关的系统研究。为此,利用人工紫外光源模拟大气环境中的紫外辐射,在实验室研究了紫外辐射对棒板间隙正极性直流放电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地表太阳紫外辐射对棒板间隙正极性直流击穿电压和电晕放电均无明显影响。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到达地表的太阳紫外辐射的波长范围为290~400 nm,且辐射照度≤200 W/m2,无法电离空气和铜、铁电极,对电弧的发展过程也没有明显影响。虽然这一波段的部分光子能量高于铝的逸出功,但由于铝在空气中极易氧化,形成氧化膜(Al2O3),这层氧化膜阻止了紫外光子从铝电极表面电离出电子。因此,太阳紫外辐射对暴露在空气中的铜、铁、铝电极的正极性直流放电均无明显影响。所做工作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可为强紫外辐射地区的外绝缘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棒板间隙 空气放电 正极性直流 击穿电压 电晕放电
下载PDF
±800kV直流输电线路对邻近树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薛辰东 陆家榆 +1 位作者 郭剑 杨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50,共4页
通过试验,确定±800kV直流输电线路极导线与树木之间的最小距离,对于线路设计、建设、保护环境和控制工程投资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分析了国内外输电线路对树木影响的研究现状,制定出试验方法。选择30种不同树木,在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 通过试验,确定±800kV直流输电线路极导线与树木之间的最小距离,对于线路设计、建设、保护环境和控制工程投资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分析了国内外输电线路对树木影响的研究现状,制定出试验方法。选择30种不同树木,在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下,进行±800 kV直流输电线路对树木短期影响的试验,获得了树木出现明显电晕时树木与极导线之间的距离。在试验线段下种植90棵树木,进行了±800 kV直流输电线路对树木长期影响的试验,获得了烧伤树木与极导线之间的距离。根据试验结果,综合考虑试验中树木烧伤、树木出现明显电晕和极导线下方空间合成电场分布特点,给出了±800 kV直流线路极导线与树木之间最小垂直距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0 kV直流线路 树木 合成电场 电晕放电 最小垂直距离
下载PDF
空中悬浮颗粒物对直流电晕放电影响研究现状:颗粒物覆污电极效应 被引量:5
18
作者 陆家榆 何堃 +2 位作者 鞠勇 谢莉 马晓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6552-6559,共8页
空中悬浮颗粒物因荷电或气流等因素而沉积于导线表面,其将对直流电晕放电和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产生影响。当前我国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沙尘和灰霾天气频发,此时空中悬浮颗粒物剧增。与此同时,我国正在和计划在北方建设多项特高压直... 空中悬浮颗粒物因荷电或气流等因素而沉积于导线表面,其将对直流电晕放电和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产生影响。当前我国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沙尘和灰霾天气频发,此时空中悬浮颗粒物剧增。与此同时,我国正在和计划在北方建设多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因此,开展空中悬浮颗粒物对直流电晕放电和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输电线路和静电除尘研究领域内关于颗粒物覆污电极而影响电晕放电特性和线路电磁环境的相关文献,从实验方法、起晕特性、电晕电流和离子电流以及合成电场特性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最后,指出当前对自然污秽成分分析、自然污秽导线电晕特性、人工模拟污秽实验方法,污秽导线的电磁环境特性和起晕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验和理论角度提出未来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悬浮颗粒物 直流电晕放电 导线污秽 高压直流输电 电磁环境
下载PDF
极不均匀电场中负直流电晕放电紫外特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黎明 万树伟 +3 位作者 卞星明 王元九 陈澜 关志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14-1622,共9页
为了对极不均匀电场中负直流电晕放电强弱进行评估,必须对电晕放电产生的紫外光子计数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棒-板电极中负直流电晕放电进行了Trichel脉冲频率、电晕电流及紫外光子计数的测量,得到了试验电压、Trichel脉冲频率、电晕离子... 为了对极不均匀电场中负直流电晕放电强弱进行评估,必须对电晕放电产生的紫外光子计数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棒-板电极中负直流电晕放电进行了Trichel脉冲频率、电晕电流及紫外光子计数的测量,得到了试验电压、Trichel脉冲频率、电晕离子电流与紫外光子计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距离放电点相同距离、相同增益时,Trichel脉冲频率与试验电压近似呈线性关系,且在不同棒-板距离时,试验电压对脉冲频率的影响梯度基本相同,在3.6~4.2之间;紫外光子计数与试验电压及Trichel脉冲频率均近似呈2次方关系,而且紫外光子计数与频率在一定电极距离范围内存在固定函数关系。这一结论为紫外仪在电晕缺陷检测方面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特性 光子计数 极不均匀电场 电晕放电 Trichel脉冲 负直流
下载PDF
直流电压下冰棱尖端放电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余德芬 舒立春 +3 位作者 司马文霞 孙才新 张建辉 M.Farzaneh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5-133,共9页
由于冰凌尖端和覆冰绝缘子表面之间的放电情况与覆冰绝缘子闪络电压紧密相关而引起了高度的关注,在冰凌和冰板模型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了直流情况下冰凌尖端电晕放电现象。研究结果发现:冰凌到覆冰绝缘子表面间距、环境温度、冰水电导... 由于冰凌尖端和覆冰绝缘子表面之间的放电情况与覆冰绝缘子闪络电压紧密相关而引起了高度的关注,在冰凌和冰板模型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了直流情况下冰凌尖端电晕放电现象。研究结果发现:冰凌到覆冰绝缘子表面间距、环境温度、冰水电导率对起晕电压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原因也被逐一分析;揭示了电晕放电发展过程,在不同电压极性下,电晕放电对冰凌尖端的影响不同;当环境温度为?5℃,不同电压极性下冰凌尖端起晕电压与普通电极情况不一致,这种情况希望得到更多的证实。研究结果将会提升对覆冰绝缘子放电的理解,并有助于防止闪络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凌尖端 放电 电晕起始电压 直流电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