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力舒弹力绷带固定胸腔引流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雷丽婵 潘锡珊 +1 位作者 陈玉娣 张碧霓 《现代临床护理》 2011年第4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优力舒弹力绷带固定胸腔引流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简称细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使用细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及对照组98例,对照组细管采用3M透明敷贴及普通胶布固定方法,观察组细管采用3M透明敷贴联合... 目的探讨优力舒弹力绷带固定胸腔引流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简称细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使用细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及对照组98例,对照组细管采用3M透明敷贴及普通胶布固定方法,观察组细管采用3M透明敷贴联合优力舒弹力绷带固定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细管固定效果,患者感觉舒适度及每天换药次数及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引流管脱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脱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感觉舒适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日均换药次数及费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优力舒弹力绷带固定胸腔引流细管效果好,患者感觉舒适安全,而且有效节约了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 优力舒弹力绷带 护理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手术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与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朱乐伟 杨劼 +3 位作者 古卫权 杨胜利 叶俊 王飞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第4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与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于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施行单孔胸腔镜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或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患者...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与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于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施行单孔胸腔镜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或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分为单孔导引组(n=21)和单操作孔组(n=45),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单孔导引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与单操作孔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单孔胸腔镜手术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法创伤小、疼痛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单孔 单操作孔 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58例带侧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7
3
作者 任红芬 《全科护理》 2012年第3期193-194,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腔内留置带侧孔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效果。[方法]对58例胸腔积液病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胸腔积液,并做好导管留置期间的护理。[结果]58例均置管成功,顺利完成治疗,置管时间3d~32d。[结论]带侧孔中心静脉... [目的]观察胸腔内留置带侧孔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效果。[方法]对58例胸腔积液病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胸腔积液,并做好导管留置期间的护理。[结果]58例均置管成功,顺利完成治疗,置管时间3d~32d。[结论]带侧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效果确切、方法简便、安全;加强导管护理,是维持引流有效性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侧孔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积液 引流 护理
下载PDF
多侧孔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改良穿刺引流联合高渗葡萄糖、凝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自发性气胸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绍华 陈德俊 林悦涛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5期15-17,共3页
目的:对探讨多侧孔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改良穿刺引流联合高渗葡萄糖、凝血酶胸腔内注射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疗效。方法:研究组采用多侧孔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于患侧腋前线第3~4肋间胸腔置管引流后注入高渗葡萄糖、凝血酶,观察注药后治愈及... 目的:对探讨多侧孔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改良穿刺引流联合高渗葡萄糖、凝血酶胸腔内注射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疗效。方法:研究组采用多侧孔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于患侧腋前线第3~4肋间胸腔置管引流后注入高渗葡萄糖、凝血酶,观察注药后治愈及并发症。对照组为单纯无侧孔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于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胸腔置管引流。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4.9%,对照组为51.2%;平均住院天数研究组10.23±1.88天,对照组为13.21±2.20天,堵管等并发症研究组较对照组少。结论:本方法安全、依从性高、经济实惠、易操作、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 气胸 改良穿刺引流 高渗葡萄糖 凝血酶
下载PDF
射频热疗中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测温的可行性研究
5
作者 范娟 牛雪梅 吴敬波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3939-3942,共4页
目的:通过套有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传感器与未套管的传感器对水温、体模中心温度和恶性肿瘤病人热疗中盆、腹腔温度的测量进行相关的对比及鉴定实验。探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对腹腔测温有无影响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热... 目的:通过套有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传感器与未套管的传感器对水温、体模中心温度和恶性肿瘤病人热疗中盆、腹腔温度的测量进行相关的对比及鉴定实验。探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对腹腔测温有无影响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热传导性进行鉴定,后分别对保温杯中不同温度的水、加热体模中心温度和恶性肿瘤病人盆、腹腔温度的测量来鉴定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对传感器测温有无影响。结果: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内、外两传感器的传感头通过45℃-36℃的温度梯度场时的温度读数差在0.1℃以内;水温测量的最大相对误差为0.3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模射频加热后中心温度的最大相对误差为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声哆0.05);盆、腹腔射频热疗中温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个别时间范围、个别测温点上有较大的测温误差。结论:在45℃~36℃的温度梯度场内,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热传导影响可忽略不计;射频加热区域有引流管时,并不影响其治疗的安全性;恶性肿瘤盆、腹腔射频加热时,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对传感器测温无明显影响,在个别时间范围、个别测温点上有较大误差可能与热场分布、磁场方向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疗法 温度记录法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不同锁骨下静脉置管方法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静 李洪荣 秦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锁骨下静脉置管方法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5月—2015年12月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7 d的患者。分为三组:超声引导精确置管组(A组),常规单腔不扩皮组(B组),常规... 目的探讨不同锁骨下静脉置管方法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5月—2015年12月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7 d的患者。分为三组:超声引导精确置管组(A组),常规单腔不扩皮组(B组),常规双腔组(对照组)。调查内容包括:姓名、年龄、诊断、APACHEⅡ评分、置管位置、方法、是否穿刺一次成功、留置导管时间、CRBSI情况、病原菌检出情况等。比较不同置管方法CRBSI发病率和日发病率,以及CRBSI病原学分布。结果共调查患者2 366例,其中A组789例,B组786例,对照组791例。A组发生CRBSI 13例,CRBSI发病率为1.65%,日发病率为1.09‰;B组发生CRBSI 15例,CRB-SI发病率为1.91%,日发病率为1.27‰;对照组发生CRBSI 40例,CRBSI发病率为5.06%,日发病率为3.36‰;A、B组及对照组的穿刺一次成功率分别为97.47%、88.80%、87.23%。三组患者的CRBSI发病率、CRBSI日发病率、穿刺一次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经两两比较,穿刺一次成功率A组高于B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25、58.50,均P<0.01);CRBSI发病率对照组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82、18.35,均P<0.01);CRBSI日发病率对照组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74、11.22,均P<0.01)。三组患者各检出病原菌13、15、40株,均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照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比例高于A、B组。结论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精确置管与常规置管方法(单腔、双腔)相比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超声引导精确置管及常规单腔不扩皮锁骨下静脉置管较常规双腔置管方法能够减少患者CRBS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超声引导 中心静脉单腔置管 中心静脉双腔置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下载PDF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在单孔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后引流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姚益 谢晓阳 +2 位作者 李季 杨彦辉 王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8期121-125,共5页
目的比较改良中心静脉导管与常规硅胶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在单孔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后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组的104例单孔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患者将其按引流管留置方式不同分为... 目的比较改良中心静脉导管与常规硅胶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在单孔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后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组的104例单孔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患者将其按引流管留置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总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人均止痛药使用次数、住院日、住院费用、切口瘢痕形成、切口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等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于术后12、24、48 h及拔管时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总引流量小于对照组,胸引管留置时间、住院日短于对照组,人均止痛药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瘢痕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对切口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2、24、48 h及拔管时VAS评分的组间、时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术后48 h VAS评分低于术后24、12 h,术后24 h VAS评分低于术后12 h,拔管时VAS评分高于术后4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12、24、48 h及拔管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后使用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可以达到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管的临床效果且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 快速康复 胸腔引流
下载PDF
双腔耐高压PICC和CVC对ICU患者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晓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1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究双腔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双腔中心静脉导管(CVC)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重症监护室中行静脉置管术患者资料,共136例。依据使用置管术类型,将其分为PICC... 目的探究双腔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双腔中心静脉导管(CVC)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重症监护室中行静脉置管术患者资料,共136例。依据使用置管术类型,将其分为PICC组(68例)与CVC组(6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单导管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CV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单根导管治疗成功率高于CV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V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耐高压PICC在重症监护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明显高于双腔CVC置管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重症监护室 单导管治疗情况 导管留置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留置冲洗脓腔经支气管镜吸引治疗肺脓肿20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治强 罗兆敢 +1 位作者 甘远 黄方华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4年第6期531-533,共3页
目的:观察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留置冲洗脓腔经支气管镜吸引治疗肺脓肿的效果。方法对20例肺脓肿与支气管相通的患者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入脓腔,抽出脓液行细菌培养,根据药敏选择抗生素,同时应用0.5%甲硝唑溶... 目的:观察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留置冲洗脓腔经支气管镜吸引治疗肺脓肿的效果。方法对20例肺脓肿与支气管相通的患者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入脓腔,抽出脓液行细菌培养,根据药敏选择抗生素,同时应用0.5%甲硝唑溶液或敏感抗生素稀释液反复冲洗脓腔,冲洗脓腔时用支气管镜经病变肺叶支气管吸引流出冲洗液,直至冲洗液清亮,脓腔闭合,可拔出引流管。结果20例患者15~25 d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留置冲洗脓腔经支气管镜吸引治疗与支气管相通的肺脓肿安全可靠、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脓肿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 留置 支气管镜吸引
下载PDF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留置冲洗治疗肺脓肿26例分析
10
作者 梁治强 罗兆敢 +1 位作者 甘远 黄方华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5期456-458,共3页
目的探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留置冲洗治疗肺脓肿的效果。方法对26例肺脓肿患者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入肺脓腔,脓液行细菌培养,根据药敏选择抗生素,同时应用0.5%甲硝唑溶液或敏感抗生素稀释液反复冲洗脓腔,直到脓液极少... 目的探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留置冲洗治疗肺脓肿的效果。方法对26例肺脓肿患者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入肺脓腔,脓液行细菌培养,根据药敏选择抗生素,同时应用0.5%甲硝唑溶液或敏感抗生素稀释液反复冲洗脓腔,直到脓液极少且清亮,脓腔闭合,可拔出引流管。结果 26例患者经15~46d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留置冲洗治疗肺脓肿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脓肿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 留置 灌洗
下载PDF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中青年首次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鞠方鹤 王真 肖祖克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5期729-731,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中青年首次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住院诊治的首次发生单侧自发性气胸中青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纳入115例研究对象... 目的总结分析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中青年首次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住院诊治的首次发生单侧自发性气胸中青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纳入115例研究对象。根据气胸治疗方法的异同,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即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接水封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组(A组)45例,单纯性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抽气组(B组)36例,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组(C组)34例。比较分析3组间疗效及胸膜反应、堵管、脱管、感染、出血、皮下气肿、疼痛、漏气等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接水封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组(A组)、单纯性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抽气组(B组)、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组(C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78%、100.00%、97.06%,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5.56%、32.35%。A、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在中青年首次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疗效与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接近,但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并且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等众多优点,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尚值得进一步总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 气胸 闭式引流
原文传递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对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胸腔引流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洪亮 万仁平 +5 位作者 梁雅琴 黄淼龙 陈慧勇 甘稳 夏子怡 刘漪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5期2887-289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对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胸腔引流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40,传统引流)和B组(n=40...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对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胸腔引流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40,传统引流)和B组(n=40,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生活质量、炎性因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引流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3d、术后7d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术后3d、术后7d B组以上指标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引流相比,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效果显著,可减少炎性刺激,安全可靠,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 传统引流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胸腔引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