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oning of multicopper oxidase gene from <i>Ochrobactrum sp</i>. 531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ts alkaline laccase activity towards phenolic substrates 被引量:3
1
作者 Yang Li Wenfeng Zuo +1 位作者 Yadong Li Xingguo Wang 《Advances in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2年第3期248-255,共8页
A 1602 bp fragment was cloned from a soil bacterium Ochrobactrum sp. 531. It contained an open reading frame (ORF) of 1092 bp which was identified as a multicopper oxidase (MCO) with potential laccase activity. After ... A 1602 bp fragment was cloned from a soil bacterium Ochrobactrum sp. 531. It contained an open reading frame (ORF) of 1092 bp which was identified as a multicopper oxidase (MCO) with potential laccase activity. After inserting the cloned gene into the expression vector pET23a, it was expressed in E. coli BL21(DE3)pLysS, and its product was purified to homogeneity through chromatography. The Ochrobactrum sp. 531 MCO, consisting of 533 amino acids with a molecular mass of 57.8 kDa, was quite stable in neutral pH and showed laccase-like activity oxidizing 2,6-dimethoxyphenol (DMP), 2,2’-azino-bis(3-ethylbe- nzthiazolinesulfonic acid) (ABTS), and syringaldazine (SGZ). The enzyme showed optimum activity towards DMP, ABTS, and SGZ at the pH 8.0, 3.6, and 7.5 respectively. Kinetic studies gave this enzyme Km, kcat and kcat//Km values of: 0.09 mM, 7.94 s–1, and 88.22 s–1?mM–1 for DMP;0.072 mM, 2.95 s–1, and 40.97 s–1.mM–1 for ABTS;and 0.015 mM, 2.4 s–1, and 160 s–1.mM–1 for SGZ.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Ochrobactrum sp. 531 MCO is a bacterial laccase which oxidized phenolic substrates DMP and SGZ effectively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 These unusual properties make the enzyme an interesting biocatalyst in applications for which classical laccases are unsui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HROBACTRUM sp. 531 multicopper oxidase Bacterial LACCASE Enzyme Kinetics
下载PDF
华癸中慢生根瘤菌多铜氧化酶基因mco的功能研究
2
作者 程国军 邹倩 +1 位作者 吴和涛 罗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35-40,共6页
通过基因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华癸中慢生根瘤菌mco基因突变株HKmco,并探究了mco基因突变对根瘤菌生长、抗氧化以及共生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mco基因缺失不影响华癸中慢生根瘤菌的生长能力,突变株对无机过氧化物H2O2不敏感,但对有机氧化物... 通过基因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华癸中慢生根瘤菌mco基因突变株HKmco,并探究了mco基因突变对根瘤菌生长、抗氧化以及共生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mco基因缺失不影响华癸中慢生根瘤菌的生长能力,突变株对无机过氧化物H2O2不敏感,但对有机氧化物氢过氧化枯烯(CUOOH)非常敏感.植物盆栽实验表明,突变株HKmco感染紫云英宿主能形成红色有效根瘤,但mco基因突变株Hkmco的根瘤中的类菌体形态发生了改变,固氮酶活降低了29.8%.表明根瘤菌mco基因在抗氧化和共生固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癸中慢生根瘤菌 多铜氧化酶 mco基因 抗氧化 共生固氮
下载PDF
柱花草SgLPR1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林杰 缪野 +4 位作者 邹晓燕 邢玉芬 蒋凌雁 刘国道 陈志坚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56-1865,共10页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是主要的热带豆科牧草,对低磷胁迫表现出优良的适应性。由LPR基因编码的多铜氧化酶被报道在调控植物根系生长和低磷响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低磷胁...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是主要的热带豆科牧草,对低磷胁迫表现出优良的适应性。由LPR基因编码的多铜氧化酶被报道在调控植物根系生长和低磷响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低磷胁迫对两个柱花草基因型生长的影响,并对SgLPR1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柱花草基因型‘TF0285’,‘TF0277’具有较高的植株干重和磷吸收效率,且低磷处理促进了‘TF0277’根系的生长。基因克隆分析表明,SgLPR1基因全长为1713 bp,编码570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量为64.1 kDa,属于Cupredoxin家族成员,亚细胞定位预测SgLPR1蛋白定位于内质网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表明,SgLPR1基因在柱花草茎中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且在根尖大于1 cm的根段中表达量最高。相比对照处理,缺氮、缺磷和缺钾处理均增加了SgLPR1基因在柱花草叶和根中的表达量。此外,低磷处理增加了SgLPR1基因在柱花草‘TF0277’根中的表达,但其在‘TF0285’根中的表达无显著变化。本研究结果揭示了SgLPR1可能参与柱花草根系生长对低磷胁迫的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胁迫 植物根系 多铜氧化酶 基因表达 磷效率 大量营养元素
下载PDF
氧化锰矿物的生物成因及其性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凡 冯雄汉 +3 位作者 陈秀华 邱国红 谭文峰 贺纪正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73,共8页
土壤中的氧化锰矿物是原生矿物风化和成土过程的产物,是最具反应活性的一类矿物,决定着环境中许多物质的形态、迁移和转化,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形成机制和环境效应备受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环境中氧化锰的形成... 土壤中的氧化锰矿物是原生矿物风化和成土过程的产物,是最具反应活性的一类矿物,决定着环境中许多物质的形态、迁移和转化,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形成机制和环境效应备受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环境中氧化锰的形成与微生物作用紧密相关,微生物作用可使自然环境中的Mn(Ⅱ)氧化速率提高105倍。参与Mn(Ⅱ)氧化的微生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已知的典型锰氧化细菌分布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或厚壁菌门,它们均通过胞外聚合物中的多铜氧化酶来催化氧化Mn(Ⅱ)。细菌氧化Mn(II)成Mn(Ⅳ)是酶催化的两个连续的快速单电子传递过程,Mn(Ⅲ)在溶液中以与酶结合的瞬时中间态出现。生物形成氧化锰的最初形态为层状锰矿物,与δ-MnO2或酸性水钠锰矿很类似,且结晶弱,粒径小,锰氧化度高,结构中的八面体空穴多,因而比化学形成的氧化锰具有更强的吸附、氧化等表面活性。环境中Mn(Ⅱ)微生物氧化及形成的Mn(Ⅲ)中间体与碳、氮、硫等生命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的关系令人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锰矿物 Mn(Ⅱ)微生物氧化 锰细菌 生物成因 多铜氧化酶 环境效应 表面化学性质 吸附 氧化还原
下载PDF
凉水保护区土壤产类漆酶-多铜氧化酶细菌群落结构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丹 谷惠琦 +3 位作者 崔岱宗 范晓旭 张曦 赵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4062-4070,共9页
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主要林型红松(Pinus koraiensis)、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及云杉(Picea dietrich)林采集林下土壤样品,以铜离子作为筛选剂处理后,结合平板分离法与基于16S rDNA V3区片段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Grad... 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主要林型红松(Pinus koraiensis)、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及云杉(Picea dietrich)林采集林下土壤样品,以铜离子作为筛选剂处理后,结合平板分离法与基于16S rDNA V3区片段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调查了土壤样品中产类漆酶-多铜氧化酶(laccase-like multicopper oxidase,LMCO)细菌的群落结构。这是研究产类漆酶-多铜氧化酶细菌在环境中存在的种、属及分布的新尝试。平板分离获得10株细菌均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其中梭状芽孢杆菌(Bacillus fusiformis)未见相关报道。通过DGGE图谱分析可知,产类漆酶-多铜氧化酶细菌在研究地不同林型土壤中的群落结构无明显差异,在红松林土壤中多样性最为丰富。DGGE条带测序结果表明,取样地土壤中产类漆酶细菌主要为罗尔斯顿菌属(Ralstonia sp.)、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芽孢杆菌属和一些未培养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类漆酶-多铜氧化酶 细菌 DGGE
下载PDF
RNAi和取食不同品种水稻后白背飞虱多铜氧化酶4基因的表达差异及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贾浩康 刘玉娣 侯茂林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51-1358,共8页
【目的】分析RNAi及取食不同品种水稻后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多铜氧化酶4(multicopper oxidase 4,MCO4)基因的表达差异和生物学效应,以期为该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方法分析白背飞虱MCO4基因... 【目的】分析RNAi及取食不同品种水稻后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多铜氧化酶4(multicopper oxidase 4,MCO4)基因的表达差异和生物学效应,以期为该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方法分析白背飞虱MCO4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利用RNAi技术沉默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MCO4基因,检测显微注射法和饲喂法的沉默效率,研究该基因被干扰后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存活率的影响;白背飞虱成虫取食不同抗性水稻品种24 h后,采用RT-qPCR检测其体内MCO4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并统计其体重。【结果】白背飞虱MCO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全长为2166 bp,编码721个氨基酸。显微注射法进行MCO4基因的RNAi可成功沉默白背飞虱的MCO4基因,且沉默效率远高于饲喂法。MCO4基因被RNAi沉默后白背飞虱3龄若虫存活率显著低于正常若虫的。与取食水稻感虫品种TN1相比,取食水稻抗虫品种IR26的成虫MCO4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且成虫体重显著降低。【结论】显微注射法可以更好地干扰白背飞虱MC04基因的表达。沉默MCO4基因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存活率有显著影响,我们推测MCO4基因在白背飞虱取食水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唾液 多铜氧化酶4 RNAI 显微注射法 饲喂法
下载PDF
降解黄曲霉毒素B_(1)的乳酸片球菌重组多铜氧化酶学性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畅 马现永 +1 位作者 马三梅 邓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72-78,共7页
主要对1株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7_4中的多酮氧化酶(multicopper oxidase,MCO)基因CueO进行重组表达和降解黄曲霉毒素B_(1)(Alfatoxin B_(1),AFB_(1))的能力测定。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将CueO基因克隆连接到pET-28a(+)中,... 主要对1株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7_4中的多酮氧化酶(multicopper oxidase,MCO)基因CueO进行重组表达和降解黄曲霉毒素B_(1)(Alfatoxin B_(1),AFB_(1))的能力测定。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将CueO基因克隆连接到pET-28a(+)中,并转化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进行异源表达,得到可溶性表达的重组蛋白。并进一步研究了温度、pH和底物浓度等因素对重组蛋白降解AFB 1的影响以及降解产物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重组多铜氧化酶降解AFB 1的最佳介体为丁香醛(syringaldehyde,SA),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37℃,该酶K m=1.99×10^(-3)μmol,V max=11.31 pmol/(min·mg),重组CueO对AFB 1的降解产物对肝细胞的毒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片球菌 多酮氧化酶 黄曲霉毒素B_(1) 漆酶 酶学性质
下载PDF
Laccases from Actinobacteria—What We Have and What to Expect 被引量:2
8
作者 Tatiana Alves Rigamonte Fernandes Wendel Batista da Silveira +1 位作者 Flávia Maria Lopes Passos Tiago Domingues Zucchi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4年第6期285-296,共12页
Laccases are blue multicopper enzymes, capable of oxidizing diverse aromatic and non-aromatic compounds of industrial interest, concomitantly with reduction of molecular oxygen to water. Tolerance to extreme condition... Laccases are blue multicopper enzymes, capable of oxidizing diverse aromatic and non-aromatic compounds of industrial interest, concomitantly with reduction of molecular oxygen to water. Tolerance to extreme conditions, such as high temperature, salinity or extreme pH, is required for practical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Here we focus on bacterial laccases from the phylum Actinobacteria, notably the order Actinomycetales. Currently, less than 10 enzymes have been properly characterized, all belonging to genus Streptomyces, but it is noteworthy that all of them have exhibited industrially important properties. Furthermore, studies with enzymes from this phylum revealed a novel molecular structure of laccases,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a distinct family, the two-domain laccases. The relevant traits of actinomycetes laccases emphasize the need for more studies involving the isolation of this bacterial group from lignin-rich environmental samples, detection of their laccase activity and thereafte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roteins and related genes. The nonhomogeneous responses of actinomycetes laccases to traditional inhibitors, substrates or metal ions have challenged the currently accepted “laccase concept”. Finally, considering that distinguishing laccase activity in vitro from other ligninolytic enzymes becomes a difficult task due to overlaps in catalytical properties of the enzymes, we proposed a simple flow chart to help experimental ass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NOMYCETES Lignin Degradation multicopper oxidase LACCASES
下载PDF
Food‑grade expression of multicopper oxidase with improved capability in degrading biogenic amines
9
作者 Xiumei Ni Jian Chen +1 位作者 Guocheng Du Fang Fang 《Systems Microbiology and Biomanufacturing》 2022年第2期285-295,共11页
Biogenic amines(BAs)are potential amine hazards that are detected in fermented foods and alcoholic beverages.Excessive intake of BAs may lead to allergic symptoms such as difculty in breathing,nausea,and vomiting.Degr... Biogenic amines(BAs)are potential amine hazards that are detected in fermented foods and alcoholic beverages.Excessive intake of BAs may lead to allergic symptoms such as difculty in breathing,nausea,and vomiting.Degradation of BAs by multicopper oxidase(MCO)is a promising method as it has little efect on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food nutrition,and favor.However,the application of MCO in food industry was restricted due to its poor catalytic properties and low productivity.In this work,food-grade expression of the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CO(MCOB)and its three mutants wer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in Lactococcus lactis NZ3900.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COB in L.lactis NZ3900 was dramatically enhanced by optimizing the cultivation conditions,and the highest expression level reached 4488.1 U/L.This was the highest expression level of food-graded MCO reported so far,to our knowledge.Interestingly,the optimal reaction pH of MCOB expressed in L.lactis NZ3900 switched to 4.5,it would be more suitable for degrading BAs in food as the pH value of most fermented foods was found to be 4.5.Moreover,MCOB expressed in L.lactis NZ3900 was quite stable(with more than 80%residual activity)in the pH range of 4.0–5.5,the catalytic rate constant(kcat)and specifc activity of MCOBLS were all dramatical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of MCOB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Using histamine as the substrate,the degradation of BAs within 24 h by MCOB expressed in L.lactis NZ3900 was 69.7%higher than that expressed in E.coli.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MCOB in food industry for reduction of biogenic am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genic amines HISTAMINE Degradation multicopper oxidase Food-grade expression
原文传递
丝瓜MYB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10
作者 吴珊 余小丽 +7 位作者 宋航 孙淼 曾厚圆 杨丽欣 刘雷 练华山 刘鹏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59-4170,共12页
目的研究药食同源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MYB(LcMYB)基因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鉴定参与抗褐化作用的主要成员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Pfam数据库及NCBI保守结构域分析,对丝瓜全基因组水平MYB转录因子进行鉴定。通过Expasy、M... 目的研究药食同源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MYB(LcMYB)基因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鉴定参与抗褐化作用的主要成员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Pfam数据库及NCBI保守结构域分析,对丝瓜全基因组水平MYB转录因子进行鉴定。通过Expasy、MEME等在线工具分析LcMYB转录因子家族蛋白理化性质、顺式作用元件及保守结构域。然后利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丝瓜与拟南芥、苹果、番茄、茄子及马铃薯等植物MYB蛋白的系统发育关系。结合2个褐化敏感程度不同的丝瓜转录组,筛选了丝瓜褐化相关的关键MYB转录因子及其靶基因。结果全基因组水平共鉴定到449个具有相似基因结构及保守基序的MYB基因,可聚类为4个亚家族(R1_MYB、R2R3_MYB、R3_MYB和R4_MYB),并在正反链均存在可能的顺式调控元件。靶基因及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多个MYB及其靶基因尤其是多铜氧化酶相关基因可能在鲜切丝瓜的不同褐化阶段起重要的作用,是丝瓜褐化的关键调节因子。结论系统鉴定了LcMYB家族基因,并鉴定了可能参与丝瓜褐化的MYB基因及其靶基因,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丰富LcMYB基因家族的生理功能,并为进一步解析果实褐化调控机制,提高果实品质提供了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 MYB基因家族 转录因子 褐化 多铜氧化酶
原文传递
植物乳杆菌源胺氧化酶的异源表达及功能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善 石洁 +2 位作者 潘徐盈 曾宪明 张秋勤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698-4713,共16页
【目的】生物胺是一类广泛存在发酵食品中潜在有害物质,可被胺氧化酶分解。本研究对来源于乳酸菌的胺氧化酶的酶学性质及其降生物胺能力进行了探究。【方法】本研究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了植物乳杆菌中多铜氧化酶基因SufI,经过优化表达... 【目的】生物胺是一类广泛存在发酵食品中潜在有害物质,可被胺氧化酶分解。本研究对来源于乳酸菌的胺氧化酶的酶学性质及其降生物胺能力进行了探究。【方法】本研究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了植物乳杆菌中多铜氧化酶基因SufI,经过优化表达条件与纯化重组酶后,分析了该酶的最适反应条件、酶稳定性、降生物胺能力、光谱与结构特性。【结果】重组酶的最适pH值为3.5,最适温度为20℃,在pH 4.0–10.0或15–65℃的条件下,相对酶活力保持在70%以上。重组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酶活不受乙醇等抑制剂的影响。在8种生物胺的混合体系内,重组酶对生物胺总量的降解量可达403.23μg/mL,其中对酪胺的降解量最多,超过70μg/mL(34.99%)。在单一生物胺体系内,重组酶对酪的底物亲和性较高,酶活可达18.33 U/mL。紫外-可见扫描光谱显示酶蛋白在600 nm处有多铜氧化酶家族特征吸收峰,傅里叶红外光谱解析酰胺Ⅰ带中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的相对含量分别为21.52%、20.72%、33.80%和23.97%。同源建模预测该酶具有3个铜结合域,且含有组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和谷氨酸等铜配体结合的氨基酸残基位点,结果表明重组酶属于多铜氧化酶家族。【结论】植物乳杆菌源多铜氧化酶具有较好的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能够降解酪胺等多种生物胺,有望应用于发酵食品及饮料中生物胺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胺降解 胺氧化酶 多铜氧化酶 异源表达
原文传递
漆酶空间结构、反应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葛宏华 武赟 肖亚中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63,共8页
漆酶(EC 1.10.3.2)属于多铜氧化酶家族,可以催化氧化酚类和芳香类化合物,利用自由基反应机理完成4个电子的转移,并将分子氧还原成水。漆酶具有非常保守的拓扑学结构,结合作者自身工作实践,对漆酶结构与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其中... 漆酶(EC 1.10.3.2)属于多铜氧化酶家族,可以催化氧化酚类和芳香类化合物,利用自由基反应机理完成4个电子的转移,并将分子氧还原成水。漆酶具有非常保守的拓扑学结构,结合作者自身工作实践,对漆酶结构与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其中对漆酶的三维结构、活性中心、催化机理研究和最新的应用进展作重点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铜氧化酶 漆酶结构 三核中心
原文传递
梯棱羊肚菌AA1_2家族多铜氧化酶基因的异源表达与生化鉴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天海 张强 +5 位作者 苗人云 唐杰 张小平 黄忠乾 彭卫红 谭昊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9-1151,共13页
典型的漆酶通常属于辅助活性酶第一家族第一亚族(auxiliary activity family 1 subfamily 1,简称AA11家族),而AA12家族的多铜氧化酶通常拥有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的活性,部分AA12家族酶蛋白兼具漆酶活性。梯棱羊肚菌全基因组只有一个AA1... 典型的漆酶通常属于辅助活性酶第一家族第一亚族(auxiliary activity family 1 subfamily 1,简称AA11家族),而AA12家族的多铜氧化酶通常拥有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的活性,部分AA12家族酶蛋白兼具漆酶活性。梯棱羊肚菌全基因组只有一个AA12家族酶基因,该基因编码的酶蛋白是否拥有漆酶功能尚未清楚。本研究主要从酶生化特性的角度,结合酶基因的表达规律,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初探。对该AA12家族基因在梯棱羊肚菌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水平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将该基因编码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层析获得纯化的酶蛋白,对酶蛋白的生化特性进行了鉴定。发现该AA12多铜氧化酶基因在外源营养袋和土壤中的营养菌丝里低表达,在菇原基和子实体中表达较活跃。异源表达获得纯化的酶蛋白分子量约64k Da,表现出亚铁氧化酶(EC1.16.3.1)与漆酶(EC1.10.3.2)双重活性。其亚铁氧化酶活性在pH4最高,漆酶活性在pH6最高。亚铁氧化酶活性与漆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均为30℃左右,在30℃温育16h后仍保留70%以上活性。亚铁氧化酶和漆酶活性受Mn^2+、Hg^2+和Pb^2+抑制。对蛋白质变性剂SDS、尿素的耐受性较强。本研究通过酶学证据证实了梯棱羊肚菌AA12家族多铜氧化酶基因编码的酶蛋白具有亚铁氧化酶-漆酶双重活性,系在子囊菌大型真菌中首次发现,为进一步研究铁元素代谢与漆酶活性在羊肚菌子实体形成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12家族 多铜氧化酶 异源表达纯化 漆酶活性 亚铁氧化酶活性
原文传递
植物多铜氧化酶及其亚家族成员SKS蛋白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志仙 陈起振 曹家树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67-172,共6页
多铜氧化酶包括抗坏血酸氧化酶、漆酶、血浆铜蓝蛋白等多种类型,是植物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类金属氧化酶,并在植物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SKS(The skewed5simliar)蛋白是多铜氧化酶家族中一类缺乏铜离子连接所必需的组氨酸... 多铜氧化酶包括抗坏血酸氧化酶、漆酶、血浆铜蓝蛋白等多种类型,是植物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类金属氧化酶,并在植物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SKS(The skewed5simliar)蛋白是多铜氧化酶家族中一类缺乏铜离子连接所必需的组氨酸残基的特殊成员,由于缺失正常的多铜氧化酶酶活性中心,可能在植物发育中被赋予了新的功能。本文就多铜氧化酶铜离子连接位点、底物选择、演化过程以及植物SKS家族基因的研究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铜氧化酶 铜离子连接位点 演化 SKS 基因
原文传递
多铜氧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分泌表达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涛 陈坚 方芳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10-1217,共8页
生物胺是存在于发酵食品中的一类有机物,过量摄入会危害人体健康。多铜氧化酶中的某些酶具有降解多种生物胺的活性,在减控发酵食品中的氨(胺)类危害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多铜氧化酶的分泌表达,对酶的特性改造和工业化生产与... 生物胺是存在于发酵食品中的一类有机物,过量摄入会危害人体健康。多铜氧化酶中的某些酶具有降解多种生物胺的活性,在减控发酵食品中的氨(胺)类危害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多铜氧化酶的分泌表达,对酶的特性改造和工业化生产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在解淀粉芽孢杆菌来源的多铜氧化酶N端融合信号肽PhoA实现了多铜氧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分泌表达,胞外酶活为69.8 U/L。通过优化诱导条件和酶的分泌确定了多铜氧化酶最优发酵条件为诱导温度25℃、IPTG浓度0.05 mmol/L、诱导时菌体OD600=1.0、诱导6 h后添加150 mmol/L甘氨酸;发酵40 h时胞外多铜氧化酶酶活达到238.1 U/L,是优化前的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铜氧化酶 生物胺 分泌表达 信号肽 发酵优化
原文传递
生物胺降解酶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倪秀梅 杨涛 方芳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398-4411,共14页
生物胺是存在于发酵食品和酒精饮料中的潜在胺类危害物。如果人体摄入过量的生物胺,则会引起呼吸困难、呕吐和发烧等过敏反应。生物胺降解酶是通过将生物胺氧化成醛类物质来实现降解生物胺的一类酶。目前发现的具有降解生物胺能力的酶... 生物胺是存在于发酵食品和酒精饮料中的潜在胺类危害物。如果人体摄入过量的生物胺,则会引起呼吸困难、呕吐和发烧等过敏反应。生物胺降解酶是通过将生物胺氧化成醛类物质来实现降解生物胺的一类酶。目前发现的具有降解生物胺能力的酶主要包括胺氧化酶、胺脱氢酶和多铜氧化酶。本文详细阐述了这3类主要生物胺降解酶的催化机理、底物特异性、酶学性质、应用特性和它们对生物胺的降解效果,归纳和总结了生物胺降解酶的异源表达和分子改造的研究进展,并对生物胺降解酶在基因挖掘、分子改造和表达等方面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研究和开发食品中生物胺的酶法降解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胺 多铜氧化酶 胺氧化酶 胺脱氢酶 降解
原文传递
发酵乳杆菌多铜氧化酶的异源表达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洁 方芳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86-1294,共9页
生物胺是一种存在于发酵食品中的含氮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过量摄入可能引起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利用酶法降解是减少发酵食品中生物胺含量从而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方法之一。文中成功克隆了来源于发酵乳杆菌的多铜氧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 生物胺是一种存在于发酵食品中的含氮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过量摄入可能引起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利用酶法降解是减少发酵食品中生物胺含量从而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方法之一。文中成功克隆了来源于发酵乳杆菌的多铜氧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酶活水平为484U/L。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方法获得了此多铜氧化酶的纯酶。该多铜氧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3.5,其Km为1.3mmol/L,Vmax为7.67×10^–2 mmol/(L·min)。对酶的应用特性研究表明,来源于发酵乳杆菌的多铜氧化酶对18%(W/V)NaCl有一定的耐受性,并可降解包括色胺、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和亚精胺在内的7种生物胺。其中它对组胺和酪胺的降解能力最高,分别为51.6%和40.9%。此外,该酶对酱油中的生物胺也有普遍降解作用,使用较低酶量(500 U/L)时,对酱油中总胺的降解率达到10.6%。多铜氧化酶具备降解发酵食品中生物胺的潜力,为进一步实现这类食品酶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铜氧化酶 生物胺 克隆表达 酶学性质 发酵乳杆菌
原文传递
融合表达过氧化氢酶提高多铜氧化酶稳定性及降解生物胺能力 被引量:1
18
作者 倪秀梅 方芳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382-4394,共13页
多铜氧化酶(Multicopper oxidase,MCO)家族中的某些酶可以通过氧化反应降解食品中的胺类危害物生物胺。然而酶在催化时因为持续被氧化可能会影响整个反应过程中MCO的活性及稳定性,使酶的催化效率和降解生物胺的能力下降。文中成功在大... 多铜氧化酶(Multicopper oxidase,MCO)家族中的某些酶可以通过氧化反应降解食品中的胺类危害物生物胺。然而酶在催化时因为持续被氧化可能会影响整个反应过程中MCO的活性及稳定性,使酶的催化效率和降解生物胺的能力下降。文中成功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BL21(DE3)中构建并表达了来源于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的多铜氧化酶(MCOF)与枯草芽孢杆菌过氧化氢酶(CAT)的融合酶。8种融合酶对H2O2的耐受性提高了51%–68%,融合酶CAT&MCOF在降解组胺的过程中稳定性比MCOF提高了17.3%。以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acid), ABTS)为底物时,CAT&MCOF对底物的亲和力(Km)提高了1.0倍,催化效率(kcat/Km)提高了1.7倍,摩尔比酶活提高了1.2倍,且在酸性(pH 2.5–4.5)和中高温(35–55℃)条件下的稳定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此外,CAT&MCOF对腐胺、尸胺和组胺的降解率分别为31.7%、36.0%和57.8%,分别比MCOF提高了132.5%,45.7%和38.9%。多铜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融合表达提高酶催化稳定性和催化效率的策略将为通过酶的分子改造提高其应用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铜氧化酶 生物胺 稳定性 融合表达 过氧化氢酶
原文传递
锰氧化细菌的生理生态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段国文 耿新燕 +1 位作者 魏绪宇 赵国琰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039-3053,共15页
锰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与全球尺度的营养元素循环紧密联系,是影响全球生态平衡及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自然界中,锰元素主要以氧化锰和含氧酸盐的矿物形式存在,近年来的研究观点普遍认为细菌介导的氧化作用是自然环境中锰氧化... 锰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与全球尺度的营养元素循环紧密联系,是影响全球生态平衡及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自然界中,锰元素主要以氧化锰和含氧酸盐的矿物形式存在,近年来的研究观点普遍认为细菌介导的氧化作用是自然环境中锰氧化物形成的主要原因。锰氧化细菌广泛分布于海洋、锰矿土壤等生态系统,近期在植物微生态系统中也被发现,其生理生态功能未知。细菌的锰氧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铜氧化酶和过氧化物(氢)酶是参与该过程的主要酶类,但关于其催化机制的认识尚不成熟。本综述系统探讨锰氧化细菌的种类和分布、细菌锰氧化作用的生理生态功能、参与细菌锰氧化作用的功能酶及其分子机制,总结这一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和仍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氧化细菌 多样性 生理生态功能 多铜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