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8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1
作者 李丙岩 刘兵兵 +4 位作者 宋正鑫 王长军 侯建勇 孔亮 卫力晋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9期1185-1186,共2页
目的探讨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8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髓内钉组(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术)及锁定钢板组(Philos锁定钢板固定术),各29例。... 目的探讨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8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髓内钉组(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术)及锁定钢板组(Philos锁定钢板固定术),各29例。对比两组的围术期指标、肩关节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髓内钉组的手术时间、骨痂出现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均短于锁定钢板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锁定钢板组(P<0.05)。髓内钉组的颈干角小于锁定钢板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术及Philos锁定钢板固定术均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但前者效果更明显,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利于促进术后恢复,避免术后颈干角丢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术 Philos锁定钢板固定 应用效果
下载PDF
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肱骨头内翻畸形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冯慧峰 孙留涛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21期155-157,共3页
目的:比较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肱骨头内翻畸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肱骨头内翻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 目的:比较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肱骨头内翻畸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肱骨头内翻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予以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水平、肩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7.50%,与对照组的8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肱骨头内翻畸形患者的治疗优良率相当,但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以及提高肩关节功能评分的效果优于切开复位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头内翻畸形 优良率 肩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玉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93-496,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濮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接受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术,B组接受交锁... 目的 比较不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濮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接受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术,B组接受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踝后足功能评分(AOFAS)评分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 逆行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均可获得理想疗效,且应用逆行髓内钉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并能够加速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逆行髓内固定 交锁髓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4
作者 张翀 段显亮 王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9期146-148,共3页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64例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64例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性愈合时间、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骨性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前后C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骨折患者可提高术后SF-36评分,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性愈合时间,以及降低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骨折 带锁髓内内固定 锁定钢板内固定 骨性愈合 出血量 并发症
下载PDF
老年营养不良患者全身麻醉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低体温因素分析
5
作者 樊倩楠 严志勇 +3 位作者 吴浩 刘晶莹 耿莹 戴体俊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的老年营养不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PFNA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139例,术前1 d的营养状况评分为0~11分。对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术中低体温的相...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的老年营养不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PFNA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139例,术前1 d的营养状况评分为0~11分。对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术中低体温的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术前营养评分0~11分的139例老年患者中,有79例(56.83%)发生了术中低体温。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75岁、MNA-SF营养评分0~7分、BMI<18.5 kg/m2、全身麻醉时间≥2 h、术中冲洗液量≥1000 mL及术中补液量≥1000 mL是导致老年患者发生术中低体温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术中使用加温毯保温是避免发生术中低体温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术前营养不良的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行PFNA内固定术中低体温发生率较高,营养状况较差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术中低体温,患者年龄较大、营养状况较差、BMI较低、全身麻醉时间较长、术中冲洗液量及补液量较多容易导致术中低体温的发生,而使用加温毯可以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 内固定 老年 中低体温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髓内钉内固定术中采用髌下入路“4”字体位与采用髌上入路在胫骨中下段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6
作者 王卫粮 王伟 +3 位作者 刘凯 李兵 王森 张晓娜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6期714-717,共4页
目的分析对比髓内钉内固定术中采用髌下入路“4”字体位与采用髌上入路在胫骨中下段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93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髌... 目的分析对比髓内钉内固定术中采用髌下入路“4”字体位与采用髌上入路在胫骨中下段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93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髌下入路“4”字体位行髓内钉内固定术48例纳入观察组,将采用髌上入路行髓内钉内固定术45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后1、3、6个月时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时的VAS评分、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髌上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为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过程中选择髌下入路“4”字体位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中透视次数,且可更好的恢复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 髌下入路“4”字体位髓内内固定 髌上入路髓内内固定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髓内钉固定技术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苏少俊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4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髓内钉固定技术的疗效。方法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在内固定材料选择时,对照组选择锁定钢板,研究组选择髓...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髓内钉固定技术的疗效。方法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在内固定材料选择时,对照组选择锁定钢板,研究组选择髓内钉。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耗时(74.98±12.15)min较对照组的(92.73±15.62)min短(P<0.05),研究组术中失血量(153.12±31.08)ml少于对照组的(216.69±40.34)ml(P<0.05)。研究组术后初次离床活动、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分别为(4.91±1.03)d、(11.63±1.45)周、(10.04±1.98)d,均较对照组的(6.30±1.24)d、(14.07±1.91)周、(12.89±2.60)d短(P<0.05)。术后1 d,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增高,而研究组血清C反应蛋白(5.89±1.06)mg/L和白细胞介素-6(25.46±3.75)pg/ml均比对照组的(7.02±1.27)mg/L、(29.69±3.83)pg/ml低(P<0.05)。术后3个月,两组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髋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增高,而研究组疼痛评分(2.63±0.61)分较对照组的(3.49±0.72)分低、髋关节功能评分(90.65±7.02)分则较对照组的(81.42±7.38)分高(P<0.05)。术后3个月,两组生活质量中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增高,而研究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时选择髓内钉作为内固定物可取得比锁定钢板更好的手术效果,髓内钉固定不仅可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后炎性因子渗出,还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促使其骨折更快愈合,有利于更好地改善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感,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锁定钢板 髓内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作用探讨
8
作者 江磊 周力克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2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作用。方法将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按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作用。方法将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按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比两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10、30及60 min后,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下降,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及12 h时,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髓内钉内固定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高龄患者 髓内内固定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下载PDF
不同入路方式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比较
9
作者 王从涛 刘福尧 +2 位作者 邓莹莹 潘圆 王贤 《当代医学》 2024年第6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骨一科进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80例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髌上...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骨一科进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80例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髌上组(n=20)与髌下组(n=60)。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3、6、9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24、48、72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髌上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少于髌下组,手术时间短于髌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SS评分组间、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SS评分交互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6、9个月,两组HSS评分均高于前一时间点,且髌上组高于髌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24、48、72h,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且髌上组低于髌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胫骨骨折患者进行髓内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髌上入路方式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更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术后疼痛,避免并发症出现,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内固定 胫骨骨折 不同入路方式 并发症 膝关节
下载PDF
髌上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术对胫骨干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10
作者 余立钦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7期22-25,共4页
目的:对比髌上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术对胫骨干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收治的86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 目的:对比髌上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术对胫骨干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收治的86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术,观察组行髌上入路髓内钉固定术,两组术后均抗感染处理,并持续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膝关节伸屈活动度、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伸屈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膝关节伸屈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GQOLI-74各维度评分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伸屈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GQOLI-74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髌下入路相比,髌上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胫骨干骨折患者治疗中效果更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与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加速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髓内固定 髌上入路 髌下入路 疼痛 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短钉与长钉行内固定术对失血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11
作者 蔡崇辉 李建龙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173-174,177,共3页
目的: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时,比较术中使用短钉与长钉对失血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短钉组和长钉组,各25例。短钉... 目的: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时,比较术中使用短钉与长钉对失血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短钉组和长钉组,各25例。短钉组患者治疗时选择短钉,长钉组患者治疗时选择长钉,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记录两组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并比较。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短钉组低于长钉组(P<0.05);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与术前比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时,选短钉或长钉内固定均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对患者近远期髋关节功能影响也无明显差异,但短钉固定手术创伤更小,患者住院时间也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 内固定 失血量 后恢复
下载PDF
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胫骨干创伤性骨折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12
作者 何营 张刚建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95-100,共6页
目的分析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胫骨干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10例胫骨干创伤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将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 目的分析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胫骨干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10例胫骨干创伤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将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随访期间的骨关节功能、结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线消失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的胫骨角、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外侧平台后倾角均大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创伤性骨折,可增强治疗效果,手术安全性较好,对促进患者骨关节结构、功能恢复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创伤性骨折 髓内 内固定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与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伴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比较
13
作者 邹可以 袁孔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1期136-138,共3页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与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伴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8例四肢骨折伴骨不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钢板螺...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与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伴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8例四肢骨折伴骨不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水平,手术前后创伤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5.45%(42/44),高于对照组的79.55%(3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E、β-EP、Cor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伴骨不连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围术期指标水平、创伤应激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内固定 钢板螺内固定 四肢骨折伴骨不连 创伤应激 并发症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4
作者 袁德富 高堃 索福田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3期145-148,共4页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68例股骨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68例股骨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恢复优良率,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HHS)]、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恢复优良率为94.12%(32/34),高于对照组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HHS、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5/34),低于对照组的26.47%(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骨折患者可提高恢复优良率、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疼痛程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内固定 钢板内固定 股骨骨折 髋关节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5
作者 贾炳胜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135-137,141,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PPO)与交锁髓内钉(IIN)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06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PPO)与交锁髓内钉(IIN)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06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IIN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MIPPO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手术前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骨代谢指标[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踝关节功能(Kofoed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血清CRP、TNF-α、IL-1β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β-CTX水平均低于术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BGP、BMP-2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个月,两组Kofoe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畸形愈合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畸形愈合发生率,其效果优于IIN内固定术治疗,但会延长骨折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 交锁髓内内固定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骨折愈合 骨代谢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与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16
作者 王建伟 李相才 付映旭 《系统医学》 2024年第3期147-149,153,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IMN)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IMN)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就诊的94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IMN治疗,研究组采取MIPPO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及康复指标、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与Olerud-Molander踝关节功能评分(Olerud-Molander Ankle Score,OMAS)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结果比较,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更少,住院时间与术后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两组HSS、OM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6%,较对照组的19.1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P<0.05)。结论IMN与MIPPO对于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踝关节与膝关节的改善效果相当,但MIPPO能够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康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固定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及X线骨痂生长情况比较
17
作者 周永恒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4期720-723,共4页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及X线骨痂生长情况。方法:本次回顾性分析的受试对象为8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入选患者均于本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且经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入组。研究时间为2020年...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及X线骨痂生长情况。方法:本次回顾性分析的受试对象为8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入选患者均于本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且经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入组。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将8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交锁髓内钉组和钢板固定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手术住院指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X线骨痂愈合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交锁髓内钉组临床愈合38例,钢板固定组临床愈合34例,两组临床愈合率分别为86.36%(38/44)和94.44%(34/36),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交锁髓内钉组和钢板固定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钢板固定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交锁髓内钉组(P<0.05)。钢板固定组患者X线骨痂愈合评分明显低于交锁髓内钉组(P<0.05)。交锁髓内钉组和钢板固定组切口感染、膝关节疼痛、切口皮肤坏死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差异不大,但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X线骨痂愈合情况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 交锁髓内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 骨折愈合 骨痂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8
作者 吴江望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6期129-132,共4页
目的: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高龄IF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 目的: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高龄IF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PFNA治疗,观察组采用TH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开始负重行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治疗高龄IFF患者可提高治疗优良率和Harris评分,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降低VAS评分,效果优于PFNA治疗,但术中出血量多于PFNA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 股骨近端髓内内固定 疼痛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9
作者 吕花成 张荣方 +2 位作者 吕花会 梁雄飞 向旭阳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90例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90例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痊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HHS)]评分、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骨密度(BMD)]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BGP、OPG、BM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评分,提高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效果优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但对骨代谢指标的改善效果不及髋关节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髓内内固定 髋关节置换 髋部骨折 疼痛 髋关节功能 骨代谢 并发症
下载PDF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患儿的效果比较
20
作者 高峰 王建新 +1 位作者 禹明洋 邹许亭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4期137-139,143,共4页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股骨干骨折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股骨干骨折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LKS)]评分、膝关节屈膝度、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水平,围术期指标水平,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LKS评分和膝关节屈膝度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E、β-EP、Cor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患儿可提高治疗优良率、LKS评分和膝关节屈膝度,降低应激反应指标、围术期指标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交锁髓内内固定 股骨干骨折 膝关节功能 应激反应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