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内G^-菌感染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董晨明 赵健雄 +3 位作者 李培杰 杨兰 牛天平 陈天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66-668,共3页
目的 :研究院内下呼吸道革兰阴性 (G- )菌感染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特点 ,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从 1998年开始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共选 82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后 SIRS患者 ,按发病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 目的 :研究院内下呼吸道革兰阴性 (G- )菌感染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特点 ,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从 1998年开始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共选 82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后 SIRS患者 ,按发病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4 2例 ,对照组 4 0例 ,进行痰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试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则给予大黄制剂口服并使用引发内毒素少的敏感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中 G-菌感染后 SIRS患者在不同治疗后 SIRS的病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发生率及患者的病死率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 SIRS的病程分别为 (6 .2± 1.3) d和 (7.4± 1.2 ) d,u=3.91,P<0 .0 5 ;观察组与对照组 MODS的发生率分别为 11.4 %和 32 .3% ,χ2 =4 .2 7,P<0 .0 5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 8.6 %和 2 9.0 % ,χ2 =5 .0 5 ,P<0 .0 5。结论 :大黄制剂联合释放内毒素少的敏感抗生素对院内下呼吸道 G- 菌感染后 SIRS的治疗较常规治疗病程缩短 ,可使 MODS的发生率及患者病死率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下呼吸道G^-菌感染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病死率
下载PDF
综合干预措施对ICU患者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的防控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林丽玲 陈夏容 +1 位作者 邱秀兰 翁月萍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32期168-169,共2页
目的:研究综合干预对ICU患者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的防控效果。方法:将2018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ICU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干预。比较两组呼吸道... 目的:研究综合干预对ICU患者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的防控效果。方法:将2018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ICU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干预。比较两组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发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综合干预应用在ICU患者中可对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呼吸道 多重耐药菌 感染 定植 综合干预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定植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洪银 于祎睿 《中外医疗》 2020年第5期151-153,157,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定植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住院并行切管切开的患者80例,经过确诊合并多重耐药菌定值,将患者随机数字表决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定植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住院并行切管切开的患者80例,经过确诊合并多重耐药菌定值,将患者随机数字表决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护理干预3周后,是否肺部感染,统计患者入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整个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后肺部感染发生率5.00%(2/40),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27.50%(11/40),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降低(χ~2=4.485,P<0.05);观察组入住ICU时间(7.50±1.55)d,住院时间(13.50±1.50)d,住院费用(1.25±0.25)万元,时间相较于对照组缩短(t=9.945、10.585,P<0.05),费用也明显较对照组减少(t=6.887,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定值气管切开患者中,能显著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概率,缩短康复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效果非常显著,具有积极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定植 气管切开 集束化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气管切开术后长期置管高龄患者的下呼吸道细菌定植情况
4
作者 黄冬薇 蔡学究 +2 位作者 张德明 胡亚惠 王雪妮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3期1479-1482,1495,共5页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长期置管高龄患者的下呼吸道细菌定植情况。方法 选择处于非感染期的气管切开术后长期置管的164例高龄患者,收集其痰标本(共319份)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测定。分析患者下呼吸道定植菌培养阳性率(细菌定植率)、菌种...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长期置管高龄患者的下呼吸道细菌定植情况。方法 选择处于非感染期的气管切开术后长期置管的164例高龄患者,收集其痰标本(共319份)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测定。分析患者下呼吸道定植菌培养阳性率(细菌定植率)、菌种构成、耐药率,并比较不同置管时长患者的细菌定植率。结果 255份痰标本定植菌培养结果为阳性,细菌定植率为79.9%(255/319)。共培养出定植菌2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1.3%(191/268),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革兰阳性菌占14.2%(38/268),真菌占14.6%(39/268)。定植菌对各类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不同置管时长患者的细菌定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长期置管的高龄患者下呼道细菌定植率高,革兰阴性菌为主要定植菌,但细菌定植率与置管时长无明显关系。定植菌对各类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定植 下呼吸道 气管切开术 耐药性 高龄 长期置管
下载PDF
下呼吸道六项病原菌多重核酸检测与传统细菌培养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庆 李剑 +5 位作者 马挪亚 黄露萍 李勇 王思思 邹国英 徐飞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872-875,共4页
目的通过对多重核酸检测与传统细菌培养方法的比较,探讨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在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和应用。方法收集2022年7月12日—2023年7月26日所有行下呼吸道六项病原体核酸检测样本,同期行传统细菌培养,分析比较两种... 目的通过对多重核酸检测与传统细菌培养方法的比较,探讨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在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和应用。方法收集2022年7月12日—2023年7月26日所有行下呼吸道六项病原体核酸检测样本,同期行传统细菌培养,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病原体检出率的差异。结果痰标本中对于荚膜型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多重核酸检测方法高于传统培养方法(12.39%vs.4.42%,P=0.012;27.43%vs.0.00%),对于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般到中等的一致性(kappa=0.328&0.387&0.490,均P<0.001);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中对于肺炎克雷伯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多重核酸检测方法高于传统培养方法(29.87%vs.14.29%,P<0.001,14.29%vs.0.00%),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具有一般到中等的一致性(kappa=0.252&0.490,均P<0.05)。多重核酸检测实验室内平均周转时间短于传统培养方法(χ^(2)=7905.733,P<0.001)。结论多重核酸检测方法在部分下呼吸道病原菌的检出中更具优势,部分细菌的检出与传统培养方法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此外具有更短的实验室内周转时间,可以快速准确地为临床提供诊疗信息,两种方法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二者结合可有效地避免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核酸检测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检测 实验室内周转时间
原文传递
2016—2019年老年AECOPD患者下呼吸道定植菌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张兰香 孙春鹏 +4 位作者 杨华 王倩 宋岳涵 刘倩 凡永军 《医学动物防制》 2023年第11期1080-1084,共5页
目的探究2016—2019年老年慢性肺阻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下呼吸道定植菌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2019年保定市某医院的60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究2016—2019年老年慢性肺阻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下呼吸道定植菌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2019年保定市某医院的60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痰培养鉴定结果分析其下呼吸道定植菌的分布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600例AECOPD患者痰样本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3.33%,分离出250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占比分别为60.00%、24.00%和16.00%。年龄≥70岁、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NEU)计数≥7.0×10^(9)/L和CD4^(+)T/CD8^(+)T细胞≤1.4的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比例明显升高(χ^(2)=39.647、5.462、13.810,P<0.05);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使用糖皮质激素、住院时间≥20d的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比例明显升高(χ^(2)=7.743、4.373、11.079、22.906,P<0.05)。AECOPD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0岁、NEU计数≥7.0×10^(9)/L、CD4^(+)T/CD8^(+)T细胞≤1.4、糖尿病、机械通气、糖皮质激素和住院时间≥20d。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是AECOPD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年龄、住院时间、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糖尿病史、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和机械通气均为AECOPD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阻性肺疾病 慢性肺阻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病原菌 下呼吸道定植菌 影响因素 大肠埃希菌 分析
原文传递
肺部感染的多药耐药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月萍 董叶青 吴苏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580-5582,共3页
目的分析呼吸科肺部感染的痰培养多药耐药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呼吸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122例患者的痰培养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122例患者中有26例为多药耐药菌肺部感... 目的分析呼吸科肺部感染的痰培养多药耐药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呼吸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122例患者的痰培养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122例患者中有26例为多药耐药菌肺部感染,占21.3%;多药耐药菌肺部感染病例中共分离出病原菌5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8株、革兰阳性菌5株,真菌10株,排名前4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53株病原菌中多药耐药菌40株占75.5%,泛耐药菌株5株占9.4%,均为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菌中的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100.0%耐药;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100.0%敏感。结论呼吸科多药耐药菌肺部感染患者以肺癌晚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晚期为主,>70岁患者占多数,肺部感染的多药耐药病原菌及多药耐药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肺部感染 多药耐药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