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uberculosis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why we need a whole systems approach 被引量:1
1
作者 Karina Kielmann Aaron S.Karat +11 位作者 Gimenne Zwama Christopher Colvin Alison Swartz Anna S.Voce Tom A.Yates Hayley MacGregor Nicky McCreesh Idriss Kallon Anna Vassall Indira Govender Janet Seeley Alison D.Grant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SCIE 2020年第3期97-100,共4页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IPC)measures to reduce transmission of drug-resistant and drug-sensitive tuberculosis(TB)in health facilities are well described but poorly implemented.The implementation of TB IPC has...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IPC)measures to reduce transmission of drug-resistant and drug-sensitive tuberculosis(TB)in health facilities are well described but poorly implemented.The implementation of TB IPC has been assessed primarily through quantitative and structured approaches that treat administrative,environmental,and personal protective measures as discrete entities.We present an on-going project entitled Umoya omuhle(“good air”),conducted in two provinces of South Africa,that adopts an interdisciplinary,‘whole systems’approach to problem analysis and intervention development for reducing nosocomial transmiss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through improved IPC.We suggest that TB IPC represents a complex intervention that is delivered within a dynamic context shaped by policy guidelines,health facility space,infrastructure,organisation of care,and management culture.Methods drawn from epidemiology,anthropology,and health policy and systems research enable rich contextual analysis of how nosocomial Mtb transmission occurs,as well as opportunities to address the problem holistically.A‘whole systems’approach can identify leverage points within the health facility infrastructure and organisation of care that can inform the design of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the risk of nosocomial Mtb trans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ealth system South Africa
原文传递
烧伤后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的临床防治研究——27年临床诊治经验总结 被引量:9
2
作者 高维谊 盛志勇 +2 位作者 郭振荣 柴家科 胡森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8年第10期606-610,共5页
目的:总结烧伤后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临床防治的经验。方法:将我科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以来MODS临床救治工作分为3个阶段,分析3个阶段MODS监测技术和防治措施的进步对降低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的... 目的:总结烧伤后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临床防治的经验。方法:将我科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以来MODS临床救治工作分为3个阶段,分析3个阶段MODS监测技术和防治措施的进步对降低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的作用。结果:90年代以来,由于我科采用了一系列新的监测技术和早期防治措施,烧伤MODS总发生率以及总体表烧伤面积(TBSA)>50%伤员MODS发生率均显著低于70年代和80年代(P<0.05或P<0.01)。90年代以来,尽管MODS脏器衰竭个数多于70年代和80年代,但TBSA>30%患者的病死率(47.1%)却显著降低(P<0.01)。结论:烧伤休克后及时和充分复苏、清除坏死组织和控制伤后感染、加强脏器保护与支持是降低烧伤后MODS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感染 防治 MODS
下载PDF
再次肝移植治疗移植肝缺血型胆道损伤15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剑文 傅斌生 +8 位作者 张彤 陈颖华 易述红 许赤 汪根树 李华 杨扬 陆敏强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2012年第4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再次肝移植治疗缺血型胆道损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因缺血型胆道损伤施行再次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移植受者术前均接受过介入治疗,再次肝移植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1个月存活率为67%,1年存活率为60%,3年... 目的探讨再次肝移植治疗缺血型胆道损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因缺血型胆道损伤施行再次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移植受者术前均接受过介入治疗,再次肝移植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1个月存活率为67%,1年存活率为60%,3年存活率为53%。截止至2012年3月,有8例存活并返院随诊,存活时间超过5年的5例,其余3例存活时间分别为47个月、58个月、35个月,肝功能及生活情况良好。术后严重感染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再次肝移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再次肝移植是治疗缺血型胆道损伤唯一有效的方法。对于缺血性胆道损伤,预防的意义远大于治疗。从供肝切取与保存、胆道重建、术后免疫抑制方案的选择、长期随访等等环节加以重视,有利于减少缺血型胆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再移植 缺血型胆道损伤 多器官功能衰竭 预防 感染
下载PDF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建平 王宏 吴晓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4期605-607,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原因、细菌种类、药物敏感结果,探讨MDRO感染的防控措施,控制院感暴发。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40例发生MDRO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原因、菌谱特点及药...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原因、细菌种类、药物敏感结果,探讨MDRO感染的防控措施,控制院感暴发。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40例发生MDRO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原因、菌谱特点及药敏结果,制定实施标准化的防控措施。结果 40例患者中发生MDRO感染前3位的细菌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25株,占51.02%;铜绿假单胞菌9株,占18.37%;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占14.29%。主要存在于痰液中。结论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发生MDRO感染多为阴性菌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尽快获取培养及药敏结果指导临床医生科学用药,同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标准化流程和处置措施,使MDRO防控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病房 多重耐药菌 感染 原因分析 防控措施
下载PDF
评价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隔离现状调查及质量改进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帅 任旭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9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隔离现状,并在现状基础上提出质量改进措施。方法对我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隔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现状并针对性的提出质量改进措施。结果医务人员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隔离意识明显提高,... 目的探究分析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隔离现状,并在现状基础上提出质量改进措施。方法对我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隔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现状并针对性的提出质量改进措施。结果医务人员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隔离意识明显提高,同时在执行力度上也有所提高。结论需要及时的采取质量改进措施,提高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意识,促进感染患者的隔离治疗,降低医院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 隔离现状 调查 质量改进
下载PDF
无缝隙管理模式在多重耐药菌防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薛海荣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3期2970-2972,共3页
目的: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多重耐药菌防控无缝隙管理系统,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方法:针对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建立多重耐药菌防控无缝隙管理系统,分别对重点人群监测、抗菌药物应用、信息传递、控制措施、... 目的: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多重耐药菌防控无缝隙管理系统,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方法:针对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建立多重耐药菌防控无缝隙管理系统,分别对重点人群监测、抗菌药物应用、信息传递、控制措施、行政监管等环节实施无缝隙管理,形成一个统一的联合体。结果:多重耐药菌防控无缝隙管理系统的应用,确保了各环节的落实与质量,降低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提升了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防控的认知度。结论:多部门、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多重耐药菌防控无缝隙管理能提高我院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防控 无缝隙管理 感染发生率
下载PDF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分析与防控策略
7
作者 张会礼 丁娟 +2 位作者 陈瑜 张碧 唐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380-381,共2页
目的开展对ICU 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的主动监测,了解多重耐药菌的种类、数量与部位分布及定植等情况,及时采取防控策略,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我院ICU2014 年1~12 月监测到的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针... 目的开展对ICU 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的主动监测,了解多重耐药菌的种类、数量与部位分布及定植等情况,及时采取防控策略,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我院ICU2014 年1~12 月监测到的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针对易感因素,制定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和防控策略并督导实施.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控策略,预防和控制了ICU 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结论:加强对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与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策略,提高ICU 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力,是预防ICU 医院感染和医院感染暴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多重耐药菌 感染 监测 防控策略
下载PDF
护生实习前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现状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林代琼 曾成姚 李长英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625-1628,共4页
目的了解护生实习前对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掌握现状,提出培训策略,探讨如何提高护生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防护与控制意识,使之最大限度地降低多重耐药菌的交叉感染。方法对即将到医院实习的320名护生采用自行设计"... 目的了解护生实习前对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掌握现状,提出培训策略,探讨如何提高护生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防护与控制意识,使之最大限度地降低多重耐药菌的交叉感染。方法对即将到医院实习的320名护生采用自行设计"护生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实习前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情况总体知晓率为29.9%,防控知识严重缺乏,防控意识差。结论应通过院校联合,建立完善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及管理制度,对实习前护生实施科学规范化管理,强化防控知识的培训,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多重耐药菌 感染防控 知识 调查
下载PDF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多部门联合干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徐祥浓 李光 +2 位作者 杨天明 张伟荣 唐艳青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7期967-968,共2页
目的探讨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临床收治的病人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防控模式,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 目的探讨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临床收治的病人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防控模式,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医护人员疾病知识知晓合格情况、医疗环境消毒达标情况、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情况、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抗生素1联用药、2联用药、3联及以上用药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应用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可显著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提高医护人员疾病知识知晓及医疗环境达标情况,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门联合干预 医院感染防控 多重耐药菌
下载PDF
探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传霞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27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心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38例,应用西医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心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38例,应用西医护理干预措施)。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心肺病患者的总满意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心肺病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心肺病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中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和控制 多重耐药菌感染 中医护理干预措施
下载PDF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与预防措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少芬 《药品评价》 CAS 2021年第9期573-576,共4页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确诊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组(≥3类抗菌药物耐药),收集患者资料,进行药敏试验。比较不同年...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确诊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组(≥3类抗菌药物耐药),收集患者资料,进行药敏试验。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情况、不同病区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情况、不同感染部位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情况、多因素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70~80岁年龄段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P<0.05);ICU病区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高于其他病区患者(P<0.05);呼吸道感染部位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高于其他感染部位患者(P<0.05);接受侵入性操作、≥2种抗菌药物序贯使用或者是联合使用、入住ICU是导致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有接受侵入性操作、≥2种抗菌药物序贯使用或者是联合使用、入住ICU,因此,临床要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便降低患者发生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抗药性 多种 细菌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康复治疗医院感染防控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颖 何件根 +1 位作者 许婵华 李晶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第5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病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康复治疗医院感染的防控对策,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方法通过对北京小汤山医院康复中心706例住院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多重耐药菌感染、康复治疗等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康复治... 目的探讨康复病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康复治疗医院感染的防控对策,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方法通过对北京小汤山医院康复中心706例住院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多重耐药菌感染、康复治疗等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康复治疗防控重点,探讨防控对策。结果住院患者平均年龄为65. 60岁,年龄最大的95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占比10. 91%;基础疾病以神经损伤功能障碍(含瘫痪)占比较多,达到38. 05%,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神经损伤功能障碍患者占比达到64. 93%;功能训练康复治疗占比50. 14%,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功能训练康复治疗占比52. 10%。结论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病室及康复治疗区域防控,做好相应的消毒隔离防控措施,是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院内的传播,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感染 康复治疗 医院感染 防控对策
下载PDF
顽固性腹水多次超滤浓缩回输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
13
作者 陈燕鸿 钟曼华 +1 位作者 杨晴 陈义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3期147-148,共2页
目的研究顽固性腹水多次超滤浓缩回输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顽固性腹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患者或研究对象,对其采用腹水多次超滤浓缩回输治疗,分析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措施后,顽固性腹水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 目的研究顽固性腹水多次超滤浓缩回输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顽固性腹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患者或研究对象,对其采用腹水多次超滤浓缩回输治疗,分析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措施后,顽固性腹水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两组具有显著差异;实施后的60例顽固性腹水患者预防效果显著优于实施前,二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将所有患者术后抽取腹水进行细菌培养。且患者血常规检验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每日检测2次体温,连续监测3 d,体温波动为35.8~37℃。结论顽固性腹水多次超滤浓缩回输治疗易导致其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而术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能够降低腹水感染风险,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腹水 多次超滤浓缩回输 导管相关性感染 预防效果
下载PDF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
14
作者 周萍 王清妍 王敏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22期18-18,20,共2页
目的:建立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监测到的全院MDRO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督导。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MDRO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次数逐渐下降。结论:加强MDRO的监测与管理,... 目的:建立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监测到的全院MDRO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督导。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MDRO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次数逐渐下降。结论:加强MDRO的监测与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的传播,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感染监测 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某妇幼专科医院儿童血液病医院血流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析
15
作者 何琛 胡曦尹 +2 位作者 孟令恒 张渝侦 张万鸿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533-1538,1543,共7页
目的对儿童血液病医院血流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风险识别及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减少儿童血液病患儿医院血流感染的发生。方法采取病历调阅结合院感实时监控系统的方式,调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 目的对儿童血液病医院血流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风险识别及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减少儿童血液病患儿医院血流感染的发生。方法采取病历调阅结合院感实时监控系统的方式,调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血液病住院患儿共5259例。结果医院血流感染95例,感染率1.81%;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5例(5.26%)。革兰氏阳性菌48株(50.53%),主要为草绿色链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45株(47.37%),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真菌2株(2.10%),均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革兰氏阴性菌占比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95株病原菌中,多重耐药菌40株(42.11%)。恶性血液病、骨髓抑制、输血、中心静脉置管及住院时间>7 d是儿童血液病患儿发生医院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对儿童血液病患儿医院血流感染危险因素、病原菌类型及耐药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早期识别及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合适及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预防医院血流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血液病 医院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菌 多重耐药 感染防控
下载PDF
呼吸科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病原菌分析与预防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江旭 徐双明 +2 位作者 谭晓花 王永 张昌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164-3166,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呼吸科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患者病原菌检测结果及预后与预防控制综合措施,为MDROs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5月39例MDROs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及分析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预后。结果 39例患... 目的探讨分析呼吸科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患者病原菌检测结果及预后与预防控制综合措施,为MDROs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5月39例MDROs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及分析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预后。结果 39例患者检出病原菌主要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ESBLs肺炎克雷白菌等,分别占33.33%、15.38%、12.82%;产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白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苄西林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在20.00%-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在66.67%-100.00%,对万古霉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耐药率为0.00%;治疗后死亡1例,2例放弃治疗,36例患者病情稳定或痊愈出院。结论 MDROs感染病原菌主要以产ESBLs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ESBLs肺炎克雷白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多见,应多环节做好MDROs预防控制综合措施的实施,以防止呼吸科MDROs感染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 多药耐药菌 感染 病原菌 预后 预防控制
原文传递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27
17
作者 许莉 王仁媛 +2 位作者 陈贝贝 谢曼芳 符增珍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8期1314-1317,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海南省妇幼保健院NICU收治的326例感染患儿,根据其药敏试验结果分为MDRO感染组(102例)和非MDRO...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海南省妇幼保健院NICU收治的326例感染患儿,根据其药敏试验结果分为MDRO感染组(102例)和非MDRO感染组(224例),分析多重耐药菌的检出情况。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102例MDRO感染患儿检出MDRO菌株156株,MDRO检出数量居前3位的是MDR/PDR-PA 60株(38.46%),MRSA 45株(28.85%),CR-AB 37株(23.72%)。MDRO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感染及血流感染为主。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质量(OR=2.581,P=0.026)、昏迷(OR=3.846,P=0.038)、有创机械通气(OR=4.317,P<0.001)、使用抗菌药物种类(OR=5.218,P<0.001)及使用抗菌药物时间(OR=2.615,P=0.032)是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ICU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尽早采取防控措施,以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 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原文传递
控制多耐药细菌医院内感染任重道远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雪华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8-320,共3页
近两年来,笔者参加各种抗感染相关的会议,被问到频率最高的一个问题就是危重监护病房(ICU)患者痰培养到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如何治疗。这个问题一方面反映国内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流行已成燎原之势,细菌耐药的形势非常严峻;但... 近两年来,笔者参加各种抗感染相关的会议,被问到频率最高的一个问题就是危重监护病房(ICU)患者痰培养到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如何治疗。这个问题一方面反映国内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流行已成燎原之势,细菌耐药的形势非常严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大多临床医生对于感染性疾病仍停留在发现什么细菌用什么药物治疗的固定思维模式,忽视了对病人、疾病和病原体的综合评估,很少仔细区分是感染菌还是定植菌,导致抗菌药物越用越高,耐药菌愈来愈多,路越走越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预防 多重耐药
原文传递
危重患者留置导管管理及感染的预防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贻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9-570,共2页
目的考察使用管道观察表预防有多管道危重患者发生管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3月109例置入多种管道危重患者,应用管道观察表,实施多种特殊管道护理,及时进行检查与维护,预防医院管道感染。结果 109例危重多管道患者在使用... 目的考察使用管道观察表预防有多管道危重患者发生管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3月109例置入多种管道危重患者,应用管道观察表,实施多种特殊管道护理,及时进行检查与维护,预防医院管道感染。结果 109例危重多管道患者在使用特殊管道观察表后,对要定期更换的特殊管道时间一目了然,无1例因护理不到位而并发管道感染。结论应用特殊管道观察表能加强危重患者多管道的管理,预防管道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观察表 多管道护理 预防感染
原文传递
多重耐药菌主动监测及干预措施的效果研究
20
作者 孙风琳 田龙飞 +7 位作者 李莺 钮秀荣 高秀梅 邹麦萍 宋伟伟 王晓琳 徐策华 马娇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34-1035,共2页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特点,研究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住院患者MDROs感染特点进行了监测和防控效果的评价。结果共监测该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50 377例,发现MDROs感染365例次,例次感染率为7.25‰。在36...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特点,研究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住院患者MDROs感染特点进行了监测和防控效果的评价。结果共监测该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50 377例,发现MDROs感染365例次,例次感染率为7.25‰。在365例次MDROs感染患者中,医院内获得感染142例次,构成比为38.90%;社区获得感染223例次,构成比为61.10%。实施干预措施后,MDROs医院感染率由3.60‰下降至2.23‰。结论该医院MDROs感染主要由社区获得,采取主动监测和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其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医院获得感染 主动监测 防控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