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6例肛门直肠周围多间隙复合脓肿的诊治体会
1
作者 蒋晓辉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2期102-104,112,共4页
目的探讨56例肛门直肠周围多间隙复合脓肿患者的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均是该院2015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56例肛门直肠周围多间隙复合脓肿患者,用系统抽样法随机分为各28例的观察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切开引流后行Ⅱ期低位切... 目的探讨56例肛门直肠周围多间隙复合脓肿患者的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均是该院2015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56例肛门直肠周围多间隙复合脓肿患者,用系统抽样法随机分为各28例的观察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切开引流后行Ⅱ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观察组行Ⅰ期高位脓肿腔内或顶部置管加多切口挂线对口引流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为(6.15±2.04)d、创面愈合时间为(32.75±6.81)d,均短于参照组的(9.06±3.25)d和(46.23±6.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3、7.582,P=0.000)。观察组肛门畸形率为3.57%、肛门失禁率为0.00%、脓肿复发或形成肛瘘率为7.14%,均低于参照组的21.43%、14.29%、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2,P=0.043;χ2=4.308,P=0.038;χ2=4.383,P=0.036)。结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般依据症状体征、直肠指检、血常规或诊断性穿刺即可诊断;部分高位多间隙复合脓肿的诊断,需要依靠腔内超声可明确诊断;必要时可做盆腔CT和盆腔MRI检查;在治疗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Ⅰ期高位脓肿腔内或顶部置管加多切口挂线对口引流术,能促进术后恢复,维护肛门正常的形态和功能,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周围多间隙复合脓肿 切开引流 肛门功能 肛门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