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水经济贝类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1
作者 田吉腾 吴薇 +4 位作者 李嘉伟 孙秀俊 席瑞 周丽青 吴彪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4年第2期91-98,共8页
中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在海水养殖总产量中占比最高,并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在新技术、新产业及新业态飞速发展背景下,中国贝类产业在绿色健康的发展道路上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由于中国沿海海域的养殖... 中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在海水养殖总产量中占比最高,并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在新技术、新产业及新业态飞速发展背景下,中国贝类产业在绿色健康的发展道路上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由于中国沿海海域的养殖环境差异较大,而且不同贝类的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模式多样,因此,在高质新品种创制、大规格苗种培育及供应、装备机械化智能化提升、全产业链条融合发展等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限制了海水贝类产业的绿色发展进程。针对现存问题,结合政策支持、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等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海水贝类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贝类 贝类养殖 绿色发展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构建
2
作者 栗志民 刘志刚 申玉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6期279-282,共4页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我国海洋类人才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个性化发展提供...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我国海洋类人才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可行的策略和路径。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混合式教学的概念界定,提出混合式教学是充分发挥“线上”+“线下”2种教学优势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从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在线教学资源建设、总体设计思路、思政育人设计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4个方面阐述了该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该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遵循多元化的构建特点,即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内容多元化。构建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考核评价体系模型,加大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和思政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 多元化 考核评价
下载PDF
浙江省海洋碳汇资源及潜力评估
3
作者 过梦倩 吴正杰 单亦轲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2期3-14,共12页
在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研究浙江省海洋碳汇资源及潜力对于浙江省努力打造海洋碳汇交易“浙江样板”、抢占全国海洋碳汇交易战略“高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浙江省海洋碳汇资源分为海水养殖碳汇与滨海湿地碳汇2个部分,分别测算当... 在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研究浙江省海洋碳汇资源及潜力对于浙江省努力打造海洋碳汇交易“浙江样板”、抢占全国海洋碳汇交易战略“高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浙江省海洋碳汇资源分为海水养殖碳汇与滨海湿地碳汇2个部分,分别测算当前碳汇能力和未来碳汇增长潜力。其中,海水养殖碳汇采用2010-2021年浙江省海水养殖贝藻类产量数据,基于《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方法》测算碳储量;滨海湿地碳汇采用碳密度与湿地面积乘积法测算碳储量。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贝藻类养殖碳汇是浙江省海洋碳汇的主体,而滨海湿地碳汇规模较小;贝藻类养殖碳汇近年来增长较为稳定,而滨海湿地碳汇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贝藻类养殖碳汇可以通过优化经营规模等方式提高养殖产量,滨海湿地碳汇可以通过增加红树林种植面积等方式提高碳储量,从而增强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碳汇 蓝碳 海水养殖 贝藻类 滨海湿地
下载PDF
流沙湾贝类养殖海域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增焕 柯常亮 +1 位作者 王许诺 李刘冬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11年第3期24-30,共7页
根据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对流沙湾贝类养殖海域渔业环境综合调查的数据,对海水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综合评价了海水有机污染和营养水平,并对沉积物重金属的累积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海域盐度、溶解氧(... 根据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对流沙湾贝类养殖海域渔业环境综合调查的数据,对海水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综合评价了海水有机污染和营养水平,并对沉积物重金属的累积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海域盐度、溶解氧(DO)、化学耗氧量(COD)、无机氮(D IN)和活性磷酸盐(PO43-)呈季节性变化,其中盐度和D IN的季节变化与该海域季节性降水有关,而DO、COD和PO43-的变化与浮游植物和贝类养殖有关。评价结果显示,流沙湾海域水质清洁,海水氮(N)营养盐过剩而磷(P)贫乏,属于P限制型中等富营养化海域;调查海域沉积物中砷(As)和铅(Pb)处于无污染状态,汞(Hg)和镉(Cd)处于轻度污染,铜(Cu)在部分区域处于中度污染状态;Cu、Pb、As、锌(Zn)和铬(Cr)的潜在生态危害属于轻微,Hg和Cd的潜在生态危害处于中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评价 生态危害 贝类养殖海域 流沙湾
下载PDF
杂交育种技术在海水养殖贝类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玉勇 常亚青 宋坚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杂交育种 贝类 杂种优势
下载PDF
我国海产贝类养殖进展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如才 郑小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75-780,共6页
综述了我国贝类养殖中养殖面积、产量和养殖种类不断增加 ;苗种生产技术不断完善 ;引种和育种得到了飞速发展 ,混养与轮养技术取得的宝贵经验等成绩。总结了目前存在并急需解决的引种和育种、污染、超负荷养殖、病害等问题 ,提出了今后... 综述了我国贝类养殖中养殖面积、产量和养殖种类不断增加 ;苗种生产技术不断完善 ;引种和育种得到了飞速发展 ,混养与轮养技术取得的宝贵经验等成绩。总结了目前存在并急需解决的引种和育种、污染、超负荷养殖、病害等问题 ,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和战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产养殖 贝类 引种 育种
下载PDF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课程理论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栗志民 申玉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274-277,共4页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是海洋类高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阐述了该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特点,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3个方面分析了该课程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从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模式...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是海洋类高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阐述了该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特点,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3个方面分析了该课程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从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模式3个方面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阐述,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为复合型高素质海洋类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 理论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福建省海水养殖贝类的总汞含量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秀珠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3,共6页
于1999—2004年对福建沿岸16个港湾的海水养殖贝类质量检测。结果表明:15种贝类152个样品中,总汞含量范围为0.002~0.035mg.kg-1,与近20多年来福建省相关的海洋生物质量调查结果比较,贝类体内总汞含量处于较稳定的水平;贝类体内总汞含... 于1999—2004年对福建沿岸16个港湾的海水养殖贝类质量检测。结果表明:15种贝类152个样品中,总汞含量范围为0.002~0.035mg.kg-1,与近20多年来福建省相关的海洋生物质量调查结果比较,贝类体内总汞含量处于较稳定的水平;贝类体内总汞含量较低,符合国家水产品卫生和质量安全指标,也符合欧共体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鱼贝类汞限量标准;以每人100g.d-1的贝类摄食量估算,福建沿海城乡居民食用贝类的汞和甲基汞摄入量低于WHO推荐的PTWI值,也低于美国环境保护署设定的甲基汞参考剂量RfD值。因此,由贝类水产品消费引起的甲基汞暴露健康风险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贝类 福建沿海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海水贝类增养殖学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栗志民 刘志刚 申玉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2期249-252,共4页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生产实习作为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新时代背景下,聚焦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索,实现“让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阐述了海水贝类...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生产实习作为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新时代背景下,聚焦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索,实现“让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阐述了海水贝类增养殖学生产实习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传统生产实习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了新时代背景下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旨在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为复合型高素质海洋类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 生产实习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国海水贝类养殖碳汇核算体系初探 被引量:28
10
作者 岳冬冬 王鲁民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8期120-122,130,共4页
贝类是我国海水养殖量最大的品种,目前年产量已超过1 000万t,同时海水贝类养殖还具有碳汇功能。为了科学核算其碳汇量,在介绍海水贝类养殖碳汇核算及渔业碳汇定义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海水贝类养殖碳汇核算体系。该体系包括直接碳汇和间... 贝类是我国海水养殖量最大的品种,目前年产量已超过1 000万t,同时海水贝类养殖还具有碳汇功能。为了科学核算其碳汇量,在介绍海水贝类养殖碳汇核算及渔业碳汇定义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海水贝类养殖碳汇核算体系。该体系包括直接碳汇和间接碳汇,其中直接碳汇核算相对简单,只需要获取转换系数、质量比重及碳含量3个参数,而间接碳汇以食物链机制为基础,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具体核算过程较为复杂,应该作为下一步海水贝类养殖碳汇核算体系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贝类 直接碳汇 间接碳汇 核算体系
下载PDF
广西廉州湾贝类养殖区重金属的含量变化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继艺 冀春艳 +1 位作者 陈旭阳 张春华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8-576,共9页
根据2012—2017年每年8月廉州湾贝类养殖区现场监测资料,探讨了重金属(Hg、Cu、Pb、Cd)在其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含量变化,评价了2种介质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危害状况.结果表明:海水中重金属平均含量为Cu> Pb>... 根据2012—2017年每年8月廉州湾贝类养殖区现场监测资料,探讨了重金属(Hg、Cu、Pb、Cd)在其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含量变化,评价了2种介质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危害状况.结果表明:海水中重金属平均含量为Cu> Pb> Cd> Hg,除Cu外,Hg、Pb、Cd的年际变化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污染程度顺序为Cu> Hg> Pb> Cd,整体水质状况基本属于本底水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平均含量为Pb> Cu> Cd> Hg,除Hg外,Cu、Pb、Cd的年际变化趋势和水相中的变化基本一致,其污染程度排序为Cu> Pb> Hg> Cd,整体处于中等污染水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顺序依次为Hg> Cd> Cu> Pb,6次调查结果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值均低于140,平均值为76. 98,表明该海域属于低潜在生态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贝类养殖区 重金属 含量变化 生态风险评价 廉州湾
下载PDF
养殖贝类碳汇价格核算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温瑞 张继伟 +2 位作者 高超 高宇 羊艳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2年第3期16-23,共8页
养殖贝类是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之一,其碳汇功能作为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的一部分,兼具生态和经济属性,碳汇价格的核算可为海水贝类养殖产业补贴提供数据参考,提高碳汇养殖产业的生产积极性,对海洋GEP核算等提供一定借鉴。目前碳汇价格研... 养殖贝类是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之一,其碳汇功能作为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的一部分,兼具生态和经济属性,碳汇价格的核算可为海水贝类养殖产业补贴提供数据参考,提高碳汇养殖产业的生产积极性,对海洋GEP核算等提供一定借鉴。目前碳汇价格研究较为缺乏,碳汇价格受限于碳汇计量方法的不完善,因此文章基于碳储量变化原理,对养殖环境中的养殖贝类固碳基础公式进行改进,补充了附着贝类固碳与生物沉积物固碳两个计算参数,以此为切入点选取并改进海洋牧场碳汇定价方法,以东方云溪海洋牧场作为研究区进行案例计算,结果为:海湾扇贝、栉孔扇贝与褶牡蛎的碳汇价格分别为165元/t、185元/t和272元/t;使用改进后的碳汇计量方法得到的养殖贝类单位个体固碳量较高,其中生物沉积固碳对提高单位个体固碳量的作用最为突出,约占贝类自身固碳的91%,主要与养殖海域的水文条件有关;较高的固碳量形成了较低的碳汇价格,固碳量与成本收益因素共同影响养殖贝类的碳汇价格;长远来看,碳汇价格会随着固碳计量的愈加完善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贝类 碳汇计量 碳汇价格 海洋牧场
下载PDF
福建省海水贝藻类养殖碳汇能力及其影响机制
13
作者 马淑媛 张晨 +5 位作者 段羽歆 李晨欣 张巧文 龚梓彤 卜楠婷 黄子晗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9-418,共10页
研究聚焦于市域、县域等微观尺度,系统探究了福建省海水贝藻类养殖碳汇能力及其空间特征,并判识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交互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具有丰富的海水贝藻类养殖碳汇,其规模高达107万t,但大部分地区碳汇规模与碳汇效率不成正比.通... 研究聚焦于市域、县域等微观尺度,系统探究了福建省海水贝藻类养殖碳汇能力及其空间特征,并判识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交互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具有丰富的海水贝藻类养殖碳汇,其规模高达107万t,但大部分地区碳汇规模与碳汇效率不成正比.通过进一步养殖结构优化,到2025年福建省海水贝藻类养殖将拥有约270万t碳汇潜力.此外,福建省海水贝藻类养殖碳汇规模在空间上呈明显的集聚型,高-高集聚主要分布在宁德与福州交界处、莆田中段与漳州中段,低-低集聚分布在三都澳、湄洲岛、泉州和诏安湾地区.总体来看,规模效应是福建省当前贝藻类养殖碳汇量变化的主导因子,人均GDP、废水排放总量的单因子影响力相对较低,但与养殖结构、养殖密度交互作用后呈非线性增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贝藻类养殖 碳汇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福建省
原文传递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与潜力评估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杨林 郝新亚 +1 位作者 沈春蕾 安冬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6-729,共14页
通过海洋渔业固碳增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其中的关键在于科学、精准、系统测算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本文剔除经典“可移出碳汇”模型中部分不具有碳汇功能的碳,把贝藻通过释放POC和DOC形成的碳汇纳入测算模型,基于2006—2020年中... 通过海洋渔业固碳增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其中的关键在于科学、精准、系统测算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本文剔除经典“可移出碳汇”模型中部分不具有碳汇功能的碳,把贝藻通过释放POC和DOC形成的碳汇纳入测算模型,基于2006—2020年中国9个沿海省份贝藻养殖产量面板数据,评估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并基于LMDI分解方法解构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提升的贡献因素,预测不同情景下2030年中国海洋渔业的碳汇潜力。研究发现:(1)2020年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达302.63万t/年,区域差异显著;(2)包含不具有碳汇功能的碳会高估海洋渔业贝类碳汇24.24%,而不考虑贝藻通过释放POC和DOC形成的碳汇会低估海洋渔业碳汇50.70%;(3)在当前注重规模效应的发展模式下,到2030年海洋渔业碳汇能力为335.51万t/年~399.92万t/年,碳汇增长潜力有限。基于此,应推动中国海洋渔业碳汇的增长模式向技术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转变,不断提高中国沿海省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持续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海洋渔业 颗粒有机碳 溶解有机碳 贝藻养殖 碳汇能力 碳汇潜力 LMDI分解
原文传递
提高海湾扇贝虾池保苗成活率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锡胤 栾槐义 《齐鲁渔业》 1996年第5期16-18,共3页
利用65亩虾池进行提高海湾扇贝保苗成活率技术研究,入池稚贝2.1亿粒,经43天暂养,出池商品苗9720万粒,成活率达46.3%,纯益35.84万元。而海上保苗成活率仅为10%左右。1994年2月,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 利用65亩虾池进行提高海湾扇贝保苗成活率技术研究,入池稚贝2.1亿粒,经43天暂养,出池商品苗9720万粒,成活率达46.3%,纯益35.84万元。而海上保苗成活率仅为10%左右。1994年2月,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居国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虾池保苗 成活率 水质调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