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R3-targeted therapeutic antibodies and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refractory to 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1
作者 Margaret E.Larsen Hui Lyu Bolin Li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23年第1期11-17,共7页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HER3)is a unique member of the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EGFR)family,since it has negligible kinase activity.Therefore,HER3 must interact with a kinase-profici...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HER3)is a unique member of the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EGFR)family,since it has negligible kinase activity.Therefore,HER3 must interact with a kinase-proficient receptor to form a heterodimer,leading to the activation of signaling cascades.Overexpression of HER3 is observed in various human cancers,including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and correlates with poor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Studies on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demonstrate that HER3-initiated signaling promotes tumor metastasis and causes treatment failure in human cancers.Upregulation of HER3 is frequently observed in EGFR-mutant NSCLC treated with 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Increased expression of HER3 triggers the so-called EGFR-independent mechanism via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receptors to activate“by-pass signaling pathways”,thereby resulting in resistance to EGFR-TKIs.To date,no HER3-targeted therapy has been approved for cancer treatment.In both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studies,targeting HER3 with a blocking an-tibody(Ab)is the only strategy being examined.Recent evaluations of an anti-HER3 Ab-drug conjugate(ADC)show promising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EGFR-TKI-resistant NSCLC.Herein,we summariz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que biology of HER3 in NSCLC refractory to EGFR-TKIs,with a focus on its dimerization partners and subsequent activation of signaling pathways.We also discus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the therapeutic Abs and ADCs targeting HER3 to abrogate EGFR-TKI resistance in NSC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HER3)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 Resistance antibody 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原文传递
BRAF、TP53、Pax8-PPARγ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疗效预测价值
2
作者 苏镇军 赵艳春 +2 位作者 李娟 国方娜 温丽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98-602,607,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蛋白P53(TP53)、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配对盒基因8-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ax8-PPARγ)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疗效预测价值。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150例甲状腺癌患者纳入研究。检测患者甲... 目的探讨肿瘤蛋白P53(TP53)、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配对盒基因8-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ax8-PPARγ)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疗效预测价值。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150例甲状腺癌患者纳入研究。检测患者甲状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P53、BRAF、Pax8-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TP53、BRAF、Pax8-PPARγmRNA表达水平预测^(131)I治疗效果的价值。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的TP53、BRAF、Pax8-PPARγ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包膜浸润与TP53、BRAF、Pax8-PPARγmRNA表达水平有关(P<0.05)。采用放射性^(131)I清除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失败患者组织TP53、BRAF、Pax8-PPARγ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清甲成功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P53、BRAF、Pax8-PPARγmRNA联合预测甲状腺癌患者清甲失败的曲线下面积优于三者单独预测(P<0.05)。决策曲线显示,三者联合预测甲状腺癌清甲失败发生的净收益率优于单一预测(P<0.05)。结论TP53、BRAF、Pax8-PPARγ在甲状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131)I治疗效果,为临床确定合理治疗方案及时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配对盒基因8-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肿瘤蛋白P53 ^(131)I治疗
下载PDF
自身免疫抗体在重症肌无力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欧瑞阳 黄雅舒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789-792,共4页
重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以持续、难以恢复、反复发作为特点的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的肌肉易感疲劳,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导致肌无力危机,对生命构成威胁,MG的发生与自身产生的抗体有密切关系。目前临床上针对... 重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以持续、难以恢复、反复发作为特点的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的肌肉易感疲劳,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导致肌无力危机,对生命构成威胁,MG的发生与自身产生的抗体有密切关系。目前临床上针对有关自身抗体治疗策略正在不断发展,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剂、靶向治疗和其他免疫调节方法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与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相关的几种重要抗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包括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兰尼碱受体抗体、连接素抗体、低密度脂蛋白4抗体和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聚蛋白抗体和皮动蛋白抗体等。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与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相关的抗体可以更好地理解MG的发病过程,并为寻找新的MG治疗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低密度脂蛋白4抗体 连接素抗体 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
下载PDF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argeted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 被引量:2
4
作者 Maria Bonello ANDrew Harvey Sims Simon Peter Langdon 《Cancer Biology &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75-388,共14页
Ovarian cancer is the second most lethal gynecological cancer worldwide and while most patients respond to initial therapy, they often relapse with resistant disease.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s(especially... Ovarian cancer is the second most lethal gynecological cancer worldwide and while most patients respond to initial therapy, they often relapse with resistant disease.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s(especially HER1/EGFR and HER2/ERBB2) are involved in disease progression; hence, strategies to inhibit their action could prove advantageous in ovarian cancer patients,especially in patients resistant to first line therapy.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are two classes of drugs that act on these receptors. They have demonstrated valuable antitumor activity in multiple cancers and their possible use in ovarian cancer continues to be studied.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the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family; review emerging clinical studies on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argeting these receptors in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and propose future research possibilities in this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ROSINE kinase MONOCLONAL antibodies OVARIAN cancer INHIBITORS HER receptorS
下载PDF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tumors with inhibitors of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and their signaling pathways: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被引量:4
5
作者 Michael Hpfner Detlef Schuppan Hans Scherübl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6期2461-2473,共13页
The limited efficacy of conventional cytotoxic treatment regimes for advanced gastro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cancers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novel and more effective medical treatment options. Recent findings on the ... The limited efficacy of conventional cytotoxic treatment regimes for advanced gastro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cancers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novel and more effective medical treatment options. Recent findings on the specific biological features of this family of neoplasms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argeted therapies, which take into account the high vascularization and abundant expression of specific growth factors and cognate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 This review will briefly summarize the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of antiangiogenic, mTOR- or growth factor receptor-based pharmacological approaches for the innovativ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tumors. In view of the multitude of novel targeted approaches, the rationale for innovative combination therapies, i.e. combining growth factor (receptor)-targeting agents with chemo- or biotherapeutics or with other novel anticancer drugs such as HDAC or proteasome inhibitors will be taken into accou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wth factor receptor Neuroendocrinegastrointestinal tumor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 lonoclonal antibody Multi kinase inhibition
下载PD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 in colorectal cancer treatment: What's new?
6
作者 M Ponz-Sarvisé J Rodríguez +4 位作者 A Viudez A Chopitea A Calvo J García-Foncillas I Gil-Baz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4期5877-5887,共11页
Colorectal cancer constitute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cies and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death from cancer in the western world representing one million new cases and half a million deaths annually worldwide.... Colorectal cancer constitute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cies and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death from cancer in the western world representing one million new cases and half a million deaths annually worldwide.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n cancer comprises different regimens of chemotherapeutic compounds (fluoropyrimidines, irinotecan and oxaliplatin) and new targeted therapies. Interestingly, most recent trials that attempt to expose patients to all five-drug classes (fluoropyrimidines, irinotecan, oxaliplatin, bevacizumab and cetuximab) achieve an overall survival well over 2 years. In this review we will focus on the mai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 demonstrating clinical benefit for colorectal cancer mainly cetuximab, panitumumab, erlotinib and gefltinib. We will also describe briefly the molecular steps that lie beneath them and the different clinical or molecular mechanisms that are reported for resistance and respo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 CETUXIMAB PANITUMUMAB ERLOTINIB GEFITINIB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Monoclonal antibodies
下载PDF
ANGPT2单克隆抗体对AML小鼠肿瘤组织血管增生和下游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苗玉迪 胡星星 李艳春 《解剖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63-65,69,共4页
目的 探讨ANGPT2单克隆抗体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小鼠肿瘤组织血管增生、下游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AML小鼠模型20只,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微血管密度及VEGF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下游信号... 目的 探讨ANGPT2单克隆抗体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小鼠肿瘤组织血管增生、下游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AML小鼠模型20只,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微血管密度及VEGF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下游信号通路蛋白TIE2、SHP2和PI3K的表达水平。结果 ANGPT2单克隆抗体治疗后,AML小鼠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及VEGF表达水平显著下降79.29%(P<0.01),下游信号通路蛋白SHP2蛋白表达水平上升59.43%,PI3K蛋白表达水平下降20.37%(P<0.01)。结论 ANGPT2单克隆抗体显著抑制AML小鼠肿瘤组织血管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促血管生成素2 单克隆抗体 血管增生 Ⅰ型酪氨酸激酶受体2
下载PDF
对仑伐替尼联合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治疗晚期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步舒 刘梦梦 +3 位作者 潘花 潘求忠 彭瑞清 张星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3年第2期84-90,117,共8页
目的 探讨应用仑伐替尼联合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治疗晚期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应用仑伐替尼联合抗PD-1治疗的晚期肉瘤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仑伐替尼联合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治疗晚期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应用仑伐替尼联合抗PD-1治疗的晚期肉瘤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0例,女16例;中位年龄为36(18~73)岁;包括软组织肉瘤24例和骨肉瘤2例;治疗前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为0~1分;其中软组织肉瘤的病理类型包括平滑肌肉瘤6例、滑膜肉瘤3例、横纹肌肉瘤2例、纤维肉瘤2例和其他11例。原发灶位于头颈部1例、四肢10例、躯干6例及腹腔或脏器9例。依照法国国家癌症中心联盟(FNCLCC)分级方法,13例(50%)患者为G3级。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结果、临床疗效及生存情况等;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1.1对疗效进行评估,并对各病理型肉瘤患者的结果进行比较;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常见不良反应术语评定标准(CTCAE)4.0对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进行评估。结果 以仑伐替尼联合抗PD-1抗体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的患者3例,作为二线治疗方案的患者4例,作为三线及以上治疗方案的患者19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1.9个月(1.1~45.0个月)。1例患者失随访。总体客观缓解率(ORR)为20.0%,疾病控制率(DCR)为72.0%。末次随访时,疾病进展患者18例,达到生存终点患者8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7.8个月(95%CI:3.6~12.0),中位总生存时间(OS)23.3个月(95%CI:13.1~33.6)。不良反应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血TSH水平升高)17例(68.0%)、皮疹6例(24.0%)、瘙痒6例(24.0%)、疲乏5例(20.0%)及高血压4例(16.0%)等,其中大部分为轻中度。结论 仑伐替尼联合抗PD-1抗体的治疗方案对晚期肉瘤患者有效,且不良反应总体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药物疗法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类 蛋白激酶抑制剂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抗体 仑伐替尼
下载PDF
仅表现声带麻痹的MuSK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一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杨梦婷 姜梦迪 +3 位作者 赵凌云 殷剑 侯世芳 张华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报道1例表现为双侧声带麻痹的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muscle skeletal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MuSK)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1例主要累及双侧声带的MuSK抗体阳... 目的报道1例表现为双侧声带麻痹的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muscle skeletal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MuSK)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1例主要累及双侧声带的MuSK抗体阳性MG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Cochrone图书馆、Embase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6月公开发表的表现为声带麻痹的MuSK抗体阳性MG的个案报道,系统回顾伴声带麻痹的MuSK抗体阳性MG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共检索伴声带麻痹的MuSK抗体阳性MG患者5例,包括本文报道的病例共6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22~55岁,平均(45.17±12.09)岁。出现声带麻痹的年龄24~59岁,平均(47.17±12.61)岁。喉镜检查结果均显示声带外展受限。重复神经电刺激检测显示,5例患者低频递减。4例患者行新斯的明试验,其中2例阴性。4例患者使用溴吡斯的明治疗效果均不佳。2例经丙种球蛋白治疗,其中1例效果不佳。5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4例改善。2例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均有所改善。3例行气管插管或切开辅助治疗,均有所改善。结论MuSK抗体阳性MG患者发生双侧声带麻痹较为罕见,当患者出现伴疲劳现象的发音困难和喘鸣需要考虑抗MuSK阳性MG的可能。新斯的明试验阴性不能排除诊断,需要完善MG抗体、重复神经电刺激和单纤维肌电图检查进一步确诊。糖皮质激素、血浆置换和利妥昔单抗对抗MuSK阳性MG有一定疗效,多数患者需要辅助呼吸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麻痹 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 重症肌无力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下载PDF
不同抗体亚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特征分析
10
作者 易可慧 邵志海 +1 位作者 董继宏 费国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4期185-189,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抗体亚型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特征。方法纳入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神经内科收治的确诊为MG的患者62例,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血清抗体类型分为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Ac... 目的分析不同抗体亚型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特征。方法纳入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神经内科收治的确诊为MG的患者62例,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血清抗体类型分为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AchR-MG)组、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阳性(MuSK-MG)组、血清双抗体阴性(DSN-MG)组,比较分析三组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分型和新斯的明试验结果、首发肌群分布、伴随自身免疫性疾病、伴发胸腺病变、重复电刺激结果等。结果研究纳入的62例MG患者中,AchR-MG组患者36例(58.06%),MuSK-MG组患者5例(8.06%),DSNMG组患者21例(33.87%),DSN-MG组全身型患者比例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SK-MG组首发症状累及球部肌群比例高于AchR-MG组、DSN-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SK-MG组首发肌群累及眼部肌群比例低于AchR-MG组、DSN-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hR-MG组新斯的明试验阳性率高于MuSK-MG组和DSN-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SK-MG组RNS总阳性率高于AchR-MG组、DSN-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面神经RNS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而三组腋神经、副神经、正中神经RN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胸腺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发病年龄、性别、风湿免疫自身抗体异常发生率、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胸腺增生/退化不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致病抗体亚型MG患者在临床分型、首发肌群、新斯的明试验阳性率、胸腺瘤发生率、RNS阳性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肌肉特异性激酶受体抗体 重复电刺激 血清抗体亚型
下载PDF
不同抗体分型的重症肌无力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母艳蕾 张华 +4 位作者 陈海波 国红 侯世芳 郝洪军 高宇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抗体分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14例临床确诊MG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s antibody,AChR Ab)、肌肉特异性激... 目的探讨不同抗体分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14例临床确诊MG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s antibody,AChR Ab)、肌肉特异性激酶抗体(antibody to muscle-specific kinase, MuSK Ab)、抗联接蛋白抗体(titin antibody, Titin Ab)和抗兰尼碱受体抗体(ryanodine receptors antibody, RyR Ab)。根据致病抗体AChR Ab、MuSK Ab的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AChR Ab阳性组,MuSK Ab阳性组和双抗体阴性(double serum negative, DSN)组,对3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胸腺病理进行分析;根据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抗体Titin Ab和RyR Ab的表达情况,分为Titin Ab阳性组和Titin Ab阴性组,RyR Ab阳性组和RyR Ab阴性组,并比较两种抗体分型的阳性组和阴性组间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胸腺病理,以及Titin Ab阳性MG和RyR Ab阳性MG组的受累肌群。结果 AChR Ab(+)组76例(66.7%)、MuSK Ab(+)组9例(7.9%)、DSN组29例(25.4%),三组间甲状腺功能(100.0%vs. 33.3%vs. 58.6%)和自身抗体异常发生率(63.2%vs. 33.3%vs. 37.9%)以及胸腺病理患者比例(胸腺增生/萎缩48.0%vs.33.3%vs. 71.4%,胸腺瘤52.0%vs.66.7%vs.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仅AChR Ab(+)MG甲状腺功能异常率高于MuSK Ab(+)MG及DSN MG组(均P<0.05),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不同临床分型(眼肌型与全身型)患者比例、球部症状和肌无力危象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itin Ab阳性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率高于Titin Ab阴性组(100.0%vs. 33.3%,P<0.05),自身抗体、胸腺病理、球部症状及肌无力危象患者比例差异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yR Ab阳性组胸腺瘤、肌无力危象发生率高于阴性组,自身抗体异常率低于阴性组(分别为66.7%vs. 32.1%、55.3%vs. 21.4%、30.0%vs. 57.1%,均P<0.05);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和球部症状患者比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tin Ab(+)MG较RyR Ab (+)MG患者易出现眼外肌在受累(100.0%vs. 60.0%,P<0.05),而RyR Ab (+)MG更易出现球部肌肉(66.7%vs.25.0%,P<0.05)及呼吸肌受累(53.3%vs 20.8%,P<0.05)。结论 AChR Ab、MuSK Ab不同表达情况下,AChR Ab(+)MG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MuSK Ab(+)MG易合并胸腺瘤,而双阴性患者病情温和,胸腺病理多呈良性。RyR Ab(+)MG与Titin Ab(+)MG比较,RyR Ab(+)MG易有球部症状和呼吸肌受累,RyR Ab阳性MG病情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肌肉特异性激酶受体抗体 重症肌无力 血清阴性重症肌无力 抗联接蛋白抗体 抗兰尼碱受体抗体
下载PDF
水稻LRR型类受体蛋白激酶胞外区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8
12
作者 程彦伟 李亮 +4 位作者 沈嵘 齐耀程 刘晓宇 王宁 张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77-1083,共7页
前期研究表明,水稻根尖细胞质膜类受体蛋白激酶OsRLK的表达受盐胁迫诱导.为了进一步研究该激酶的生理功能,通过反转录PCR得到OsRLK胞外区cDNA片段,将其亚克隆至pET29a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表达,表达量约为细胞总蛋白的30%... 前期研究表明,水稻根尖细胞质膜类受体蛋白激酶OsRLK的表达受盐胁迫诱导.为了进一步研究该激酶的生理功能,通过反转录PCR得到OsRLK胞外区cDNA片段,将其亚克隆至pET29a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表达,表达量约为细胞总蛋白的30%.重组蛋白经SDS-PAGE分离,染色切胶收集后,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家兔,分离抗血清,经纯化得到1∶20000效价的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抗体能特异识别在原核表达系统内表达的抗原,以及水稻根尖细胞质膜组分中的LRR型类受体蛋白激酶,并且在蛋白质水平证实该激酶为盐胁迫响应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RR型类受体蛋白激酶 水稻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膀胱癌受体酪氨酸激酶基因及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13
作者 文进 李汉忠 +2 位作者 纪志刚 严维刚 石冰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目的检测膀胱癌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mRNA和蛋白的表达,探讨有前景的膀胱癌生物标志物及可能的药物靶点。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芯片技术及蛋白芯片技术,检测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RTKs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以正常膀胱组织作为对... 目的检测膀胱癌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mRNA和蛋白的表达,探讨有前景的膀胱癌生物标志物及可能的药物靶点。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芯片技术及蛋白芯片技术,检测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RTKs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以正常膀胱组织作为对照。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TKs家族中的TG-FA、STAB1、SERPINE1、ANGPT2、SPINK5、ANGPTL1、PROK1、MDK、CXCL9、GRN、RUNX1、VEGFA、TGFB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EDIL3、PTN、CCL2、PDGFD、FGF13、KITLG、FGF2、SERPINF1、TNF显著下调。ALK、Btk、EphB2、ErbB4、PDGFR-α、ROS、Tie-2、Tyk2、VEGFR3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FRK、Fyn、IGF-IR、InsulinR、Itk、JAK1、JAK3、LCK蛋白低表达。结论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药物可能在治疗膀胱癌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 蛋白芯片 受体酪氨酸激酶 膀胱癌
下载PDF
以EGFR家族受体酪氨酸激酶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孔维佳 蒋建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47-851,共5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家族的受体酪氨酸激酶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密切相关。近年来 ,许多以此为靶点的新的抗肿瘤药物和治疗方法陆续被开发 ,主要有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基因治疗等。...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家族的受体酪氨酸激酶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密切相关。近年来 ,许多以此为靶点的新的抗肿瘤药物和治疗方法陆续被开发 ,主要有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基因治疗等。它们有的已进入临床试验 ,耐受性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家族 受体酪氨酸激酶 抗肿瘤治疗 单克隆 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基因治疗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单克隆抗体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Toll样受体4介导的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懿 王磊 +7 位作者 张志军 孙旭 黄剑平 陈坚 岳文杰 李娟 董乐 钟良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02-705,共4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单克隆抗体(TLR4mAb)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黏膜TLR4介导的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中磷酸化IκB激酶(p-IKK)及NF-κB的影响情况。方法30只BALB/c小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单克隆抗体(TLR4mAb)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黏膜TLR4介导的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中磷酸化IκB激酶(p-IKK)及NF-κB的影响情况。方法30只BALB/c小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UC模型组(B组)及低、中、高剂量TLR4mAb干预组(C、D、E组)。A组小鼠饮用蒸馏水7d;B、C、D、E组小鼠饮用5%DSS水溶液7d以制成UC模型。造模同时,C、D、E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低、中、高剂量TLR4mAb。造模及干预7d后处死小鼠,观察指标包括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HPS)。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肠黏膜p-IKK的蛋白表达,蛋白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MSA法)检测NF-κB的活性变化。结果B组小鼠的结肠黏膜DAI及HPS均显著高于A组(P值均<0.01)。与模型组相比,使用TLR4mAb干预后中、高剂量组HPS有不同程度的缓解(P值均<0.01)。②与B组相比,D、E组的TLR4mAb后p-IKK表达及NF-κB的活性均显著下降(P值分别<0.05、0.01)。结论TLR4mAb可以减轻肠道炎症,发挥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介导的NF-κB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降低NF-κB的活性,继而减少下游炎性因子过度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Toll样受体4单克隆抗体 核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 核因子-ΚB 小鼠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相关自身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君霞 王训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9期3491-3493,共3页
重症肌无力(MG)是由自身抗体引起、T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的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在MG中的阳性率为85% ~90%,对MG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研究中发现,MG患者血清中还存在其他自身抗体... 重症肌无力(MG)是由自身抗体引起、T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的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在MG中的阳性率为85% ~90%,对MG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研究中发现,MG患者血清中还存在其他自身抗体,如肌联蛋白抗体(Titin-Ab)对胸腺瘤合并MG(MGT)的诊断也具有良好的灵敏性;酪氨酸激酶抗体(MuSK-Ab)主要存在于AchR-Ab阴性的MG患者血清中;突触前膜抗体(PsM-Ab)能反映突触前膜的损坏与AchR-Ab水平高度相关;兰尼碱受体抗体(RyR-Ab)对诊断MGT的特异性高,在迟发型MG中阳性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肌联蛋白抗体 酪氨酸激酶抗体 兰尼碱受体抗体
下载PDF
MuSK-Ab与血清学双阴性MG患者的检测及临床表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媛 楚兰 +2 位作者 张艺凡 蔡刚 况时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讨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Mu SK-Ab)及血清学双阴性(d SN-MG)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8例MG患者、80例对照组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及Mu SK-Ab水平,并分析各型的临床特点。结果 108例MG患者... 目的探讨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Mu SK-Ab)及血清学双阴性(d SN-MG)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8例MG患者、80例对照组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及Mu SK-Ab水平,并分析各型的临床特点。结果 108例MG患者中:AchR-Ab单阳性共计57例(占52.8%);AchRAb阴性的MG患者中Mu SK-Ab阳性的患者有5例(占10%),分型均为全身型。1例患者为AchR-Ab和Mu SK-Ab双阳性(d SP-MG)。共有45例血清双阴性MG(d SN-MG),占41.7%。胸腺异常者仅占24.4%且均未发生肌无力危象。除此之外,我们在疾病对照组中发现2例AchR-Ab阳性,1例Mu SK-Ab阳性。结论贵州省MG患者AchRAb及Mu SK-Ab阳性率同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的研究结果类似,低于欧美人种。Mu SK-Ab阳性的患者临床分型较重。d SN-MG也占有较大比例,其年龄组成及胸腺情况与其他两组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肌肉特异性酪酸激酶抗体 血清学双阴性
下载PDF
受体调节、受体与疾病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崇宏 谢和辉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9-293,共5页
体内各组织上的受体并非不变,作为细胞的组分之一,它们在参与新陈代谢的同时,还要受到各种生理、病理及药物因素的调节而发生变化。受体调节主要有增敏和脱敏两种类型。增敏的机制尚缺乏深入的研究;而脱敏的机制则涉及受体磷酸化、... 体内各组织上的受体并非不变,作为细胞的组分之一,它们在参与新陈代谢的同时,还要受到各种生理、病理及药物因素的调节而发生变化。受体调节主要有增敏和脱敏两种类型。增敏的机制尚缺乏深入的研究;而脱敏的机制则涉及受体磷酸化、受体内移、受体的负协同效应、膜磷脂代谢的变化及信号传导系统的变化等诸多方面。受体正常的调节及变化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受体的异常变化则是致病的一个原因。与疾病有关的受体的异常变化主要有:异常受体及异常偶联蛋白的表达,受体免疫性、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调节 受体 疾病 受体脱敏
下载PDF
Osserman V型重症肌无力5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化冰 刘明生 +1 位作者 管宇宙 崔丽英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17-319,330,共4页
目的对Osserman V型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以提高对此少见疾病中少见类型的认识。方法对作者医院2004-11—2006-11期间收治的491例MG患者中所有OssermanV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 目的对Osserman V型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以提高对此少见疾病中少见类型的认识。方法对作者医院2004-11—2006-11期间收治的491例MG患者中所有OssermanV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1例MG患者中5例为Osserman V型,在病程中先后出现不同程度舌肌、颞肌或上肢远端小肌肉萎缩。其中4例肌电图检查重频电刺激低频递减,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阳性,另1例抗骨骼肌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抗体(MuSK-Ab)阳性。5例患者均对溴吡斯的明对症治疗反应差,但对糖皮质激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反应较好。半年后随访肌肉萎缩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Osserman V型MG很罕见,肌肉萎缩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部分患者可能与MuSK-Ab有关。血清学检测有助于对Osserman V型MG确诊、避免误诊及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Osserman Ⅴ型 AChR抗体 MuSK抗体
下载PDF
EGFR抑制剂耐药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洪波 陈晓光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47-350,355,共5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肿瘤分子治疗领域最主要的研究和开发靶点之一。目前有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两类EGFR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中取得成功。然而,该类药物在临...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肿瘤分子治疗领域最主要的研究和开发靶点之一。目前有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两类EGFR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中取得成功。然而,该类药物在临床前研究及临床治疗中已经出现耐药现象。由于EGFR调节多种细胞功能,该耐药现象可能与多个传导通路紊乱有关,包括配体自分泌/旁分泌的产生、受体突变、下游信号蛋白的组成性活化以及旁路信号途径的激活。本文就EGFR抑制剂耐药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耐药 单克隆抗体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