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文本结构及其乐舞体制
1
作者 李韶华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4年第2期49-60,M0004,共13页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是由篇题、序言以及含有乐诗演奏符号在内的十首歌辞组成的诗文本,是周代乐官掌教的典礼乐舞演奏脚本。篇题中的“琴舞”表明这部乐舞以琴为伴奏乐器的同时又以琴为舞具,序言两次出现的“九絉”表明这部乐舞使用的...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是由篇题、序言以及含有乐诗演奏符号在内的十首歌辞组成的诗文本,是周代乐官掌教的典礼乐舞演奏脚本。篇题中的“琴舞”表明这部乐舞以琴为伴奏乐器的同时又以琴为舞具,序言两次出现的“九絉”表明这部乐舞使用的是在上古九体乐舞基础上根据典礼需要改编而成的“1+9”结构的新式乐舞结构,与歌辞融为一体的“启”“乱”等演奏符号在标识乐舞开幕的同时,也表明每一幕乐舞的伴奏乐歌皆由演唱形式不同的两部分构成。简文这种在结构内容上体现出的重视礼乐实践指导而不同于传世本《诗经》的文本样态,是周代乐官对仪式乐歌用于教习、演奏时相关信息的文字记载,是乐家传《诗》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之琴舞》 琴舞 九絉 启乱 乐家《诗》
下载PDF
周公对周文化的贡献
2
作者 黄开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8-69,共12页
董仲舒以尚文来概括周的礼文化,这一尚文的礼文化通过周公制礼作乐构建起来,并借由周公制作五经而得以保存。尽管周公制礼作乐与初创五经的历史记载并不可全信,但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无论是周公的制礼作乐,还是初创五经,都体现了周文... 董仲舒以尚文来概括周的礼文化,这一尚文的礼文化通过周公制礼作乐构建起来,并借由周公制作五经而得以保存。尽管周公制礼作乐与初创五经的历史记载并不可全信,但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无论是周公的制礼作乐,还是初创五经,都体现了周文化的尚文精神,这一文化精神是通过周公以“德”为核心观念,由以德配天、敬德保民两大内容所构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 礼乐 五经
下载PDF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的文本与乐章 被引量:13
3
作者 蔡先金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41,共9页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的文本结构较为简单,既是一种常见的"启+乱"式的循环结构,而且能够反映出西周初期的诗乐面貌。其乐章结构较为特殊,但从简的形制及背题简号、篇题、第二遂的"通启"记载以及"序"与&qu...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的文本结构较为简单,既是一种常见的"启+乱"式的循环结构,而且能够反映出西周初期的诗乐面貌。其乐章结构较为特殊,但从简的形制及背题简号、篇题、第二遂的"通启"记载以及"序"与"用乐"角度分析,可知该颂通体是一篇完整的乐章,而非两篇之拼凑。再由该颂产生之背景与使用的场合、《敬之》毛诗"序"、与《大武》比较以及该颂的内容解读等"外证"与"内证"考证,可知该颂之作者为周公与成王。《周公之琴舞》的出土,同时验明了西周乐制中的一些问题,如"九遂"制始于周公制礼作乐,而且"九遂"用乐既有其乐制的意义,还对于后世文学创作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之琴舞》 文本结构 乐章结构
下载PDF
清华简组诗为子夏所造魏国歌诗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树国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57-66,共10页
学界一般认为"清华简"《耆夜》《周公之琴舞》组诗为周初作品,为孔子所删之"《周颂》佚篇"。但组诗未见传世上古经典,内容与周初史实严重不合。《耆夜》组诗抬升魏文侯初祖毕公高地位,并赋予其《唐风·蟋蟀》... 学界一般认为"清华简"《耆夜》《周公之琴舞》组诗为周初作品,为孔子所删之"《周颂》佚篇"。但组诗未见传世上古经典,内容与周初史实严重不合。《耆夜》组诗抬升魏文侯初祖毕公高地位,并赋予其《唐风·蟋蟀》的著作权;《周公之琴舞》取材"周公致政,成王嗣位"这一史实而创作的魏国歌诗,为战国魏文侯僭位大造舆论。近来面世的"安大简"《诗经》,为时为魏文侯师的子夏在孔子所传《诗三百》基础上所编选,弦歌"六风"以媚附魏斯始侯之年(前446)制礼作乐的需要。"清华简"《耆夜》《周公之琴舞》组诗与"安大简"《诗经》体现了子夏之流在魏文侯支持下的礼乐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删诗 《耆夜》 《周公之琴舞》 子夏 “安大简”《诗经》
下载PDF
再读清华简《周公之琴舞》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学勤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2,共2页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有诗十篇,其中九篇为佚诗,只有题作成王作的第一篇见于传世本《诗经·周颂》之《敬之》,但文字也有出入。通过对传世本《敬之》古代注疏中有关资料的分析,可以推测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的作期大致为周公致政、...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有诗十篇,其中九篇为佚诗,只有题作成王作的第一篇见于传世本《诗经·周颂》之《敬之》,但文字也有出入。通过对传世本《敬之》古代注疏中有关资料的分析,可以推测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的作期大致为周公致政、成王嗣位期间,其性质则为周公及群臣向成王进戒与成王自儆之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之琴舞》 作期 《敬之》 进戒 成王
下载PDF
关于新出土文献进入文学史叙述的思考——以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长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7,共4页
考古学成果对文学研究、文学叙述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就目前情况看,考古学成果进入文学史书写既是急需的也是可能的,但考古成果要完成好对文学史书写的参照作用,尚存在完善自身的问题。本文以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为例,通过《周公之琴... 考古学成果对文学研究、文学叙述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就目前情况看,考古学成果进入文学史书写既是急需的也是可能的,但考古成果要完成好对文学史书写的参照作用,尚存在完善自身的问题。本文以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为例,通过《周公之琴舞》与《诗经·周颂·敬之》的比较,讨论了出土文献与文学史叙述的关系问题,阐述了新出土文献进入文学史研究、文学史叙述的必要条件:给期待新材料、新发现的文学史书写提供真材实料。文学史叙述与考古成果是互动的,而不应仅仅是被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出土文献 《周公之琴舞》 文学史叙述 关系思考
下载PDF
北齐、北周及隋代的歌诗艺术考论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怀荣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在北齐、北周及隋代,王室、贵族以及文人阶层高涨的歌诗艺术消费需求,直接促进了歌诗艺术的全面发展。胡人艺术家受到了大众的普遍欢迎,胡乐则以其强劲的活力左右着歌诗艺术消费市场,入隋以后,南北艺人共同完成了华夏正声和胡夷之乐的融... 在北齐、北周及隋代,王室、贵族以及文人阶层高涨的歌诗艺术消费需求,直接促进了歌诗艺术的全面发展。胡人艺术家受到了大众的普遍欢迎,胡乐则以其强劲的活力左右着歌诗艺术消费市场,入隋以后,南北艺人共同完成了华夏正声和胡夷之乐的融汇,开创出歌诗艺术发展的新局面,不仅使歌诗艺术的创作与消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也构成了唐代歌诗发展兴盛的一个新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齐 北周 隋代 歌诗艺术 胡乐 新声 歌舞百戏 歌诗创作 歌诗消费
下载PDF
《周公之琴舞》“享隹滔帀”解 被引量:1
8
作者 匡腊英 杨怀源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67-70,共4页
《周公之琴舞》是出土文献中发现的西周颂诗,整理者对诗中"享隹滔帀"一句的释读需要重新解释。从语法的角度看,文章认为"滔"是谓语,是对主语"享"的说明,应该破读为"竺",此字文献上又写作"... 《周公之琴舞》是出土文献中发现的西周颂诗,整理者对诗中"享隹滔帀"一句的释读需要重新解释。从语法的角度看,文章认为"滔"是谓语,是对主语"享"的说明,应该破读为"竺",此字文献上又写作"笃"或"毒";从语音来看,"帀"就是《诗经》中的句尾语气词"思",这也可以通过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对读得到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之琴舞》
下载PDF
论周公在维护西周政权中的重大贡献 被引量:2
9
作者 杨东晨 杨薇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20-26,共7页
周公是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自小聪明好学,成年后以笃厚仁孝、多才多艺著称,从父王处理政务或征战,才干过人。武王继位后,他任辅佐大臣,在灭殷建周中立下汗马功劳。武王崩,成王年少,局势不稳。周公临危受命,摄政称王,维护和巩固周王朝... 周公是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自小聪明好学,成年后以笃厚仁孝、多才多艺著称,从父王处理政务或征战,才干过人。武王继位后,他任辅佐大臣,在灭殷建周中立下汗马功劳。武王崩,成王年少,局势不稳。周公临危受命,摄政称王,维护和巩固周王朝统一政权。他在大功告成后,又还政于成王,成为流芳百代的社稷大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王 西周 周公 东征 分封 制礼作乐
下载PDF
论乐舞在西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清秀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6期5-8,共4页
中国的古乐一般称为乐舞 ,是一种歌、舞、乐的混合艺术。周代乐舞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礼 ,是身份、地位、等级的标志 ,是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一种实用文化。知乐是行礼的基本条件 ,不知乐就不能达礼 ,达礼必先知乐 ,因而乐舞在周代教育中... 中国的古乐一般称为乐舞 ,是一种歌、舞、乐的混合艺术。周代乐舞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礼 ,是身份、地位、等级的标志 ,是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一种实用文化。知乐是行礼的基本条件 ,不知乐就不能达礼 ,达礼必先知乐 ,因而乐舞在周代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舞 周代教育 中心地位
下载PDF
论周代礼乐文化中的乐舞艺术的象征性艺术精神 被引量:1
11
作者 褚春元 《巢湖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33-137,共5页
周代是我国历史上礼乐文化最鼎盛的时期。在周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成为礼乐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祭祀活动在长期反复的举行过程中,逐渐程式化、秩序化,并形成为一种象征。周代的礼乐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泉征文化。贯穿... 周代是我国历史上礼乐文化最鼎盛的时期。在周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成为礼乐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祭祀活动在长期反复的举行过程中,逐渐程式化、秩序化,并形成为一种象征。周代的礼乐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泉征文化。贯穿于其中的文化精神是一种象征性文化精神,受这种象征性文化精神的影响,周代礼乐文化中的艺术上就体现出一种泉征性艺术精神,这一点尤为明显地体现在周代的乐舞艺术上。周代的"六大舞"、"六小舞"等都充满着强烈的象征意味,体现出象征性艺术精神;周代的乐舞的队列,乐器的配制,乐舞的选用等,也都具有强烈的象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 礼乐文化 乐舞艺术 象征 艺术精神
下载PDF
周公气质与其“制礼作乐”
12
作者 雷永强 张琦涵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5-10,共6页
周公"制礼作乐"是历史的选择,也与其"天纵生知之圣"的主观气质分不开,这在少年周公身上已初现端倪。周公身处殷周鼎革之际,少时即浸润于周原早期文化,"朝读《书》百篇",汲汲于殷商先进文化与传统历史文献... 周公"制礼作乐"是历史的选择,也与其"天纵生知之圣"的主观气质分不开,这在少年周公身上已初现端倪。周公身处殷周鼎革之际,少时即浸润于周原早期文化,"朝读《书》百篇",汲汲于殷商先进文化与传统历史文献,展现出深厚的人文素养;在文、武二圣的熏染下,周公少时即表现出超人的政治远见。在辅佐父兄灭殷的过程中,周公在政治上日趋成熟。及武王崩,成王幼弱,历史将周公推向政治舞台的中心,其制礼作乐,顺天应时,在政治上构建了异于夏商的封建宗法制,同时亦型塑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使华夏文明升进至"礼乐文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 制礼作乐 封建宗法
下载PDF
西周初期青铜艺术和乐舞艺术风格论
13
作者 褚春元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我国的上古历史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型时期。社会是用血与火来为自己的前进开辟道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残酷的肉体杀戮和严厉的精神恫吓;先民们又对原始宗教充满着狂热的激情,巫术宗教的恐怖性、神秘性笼罩着一切。这种血... 我国的上古历史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型时期。社会是用血与火来为自己的前进开辟道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残酷的肉体杀戮和严厉的精神恫吓;先民们又对原始宗教充满着狂热的激情,巫术宗教的恐怖性、神秘性笼罩着一切。这种血与火熔铸的深沉历史和原始宗教的神秘渗透进艺术领域,就在艺术风格上体现出一种狰狞、神秘之美。西周初期,这种艺术风格还继续存在着,当时的青铜艺术和乐舞艺术无不给人以一种威严感、神秘感和恐怖感,体现出庄严神秘、狰狞崇高的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初期 青铜艺术 乐舞艺术 狰狞 神秘
下载PDF
论周代乐舞的审美价值——西周与东周乐舞的对比
14
作者 庄点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22-124,共3页
周代是我国乐舞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西周的雅乐,东周的俗乐。西周一整套严密的礼乐制度,到了东周“礼崩乐坏”已成大势。西周是中国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文章认为从美学的角度讲,东周才是中国历史上乐舞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而西周... 周代是我国乐舞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西周的雅乐,东周的俗乐。西周一整套严密的礼乐制度,到了东周“礼崩乐坏”已成大势。西周是中国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文章认为从美学的角度讲,东周才是中国历史上乐舞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而西周只是一个过渡期。对于我国来说东周也才是真正意义上舞蹈艺术的开端。东周的乐舞艺术审美价值远远高于西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乐舞 审美价值 舞蹈艺术
下载PDF
周公、成周与制礼作乐
15
作者 侯书勇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9-11,共3页
牧野之战克商后,周人仍面临稳固东方统治、纲纪天下重任,武王为此欲营建洛邑,但两年后病死,重任落在周公身上。周公采取了救乱、克殷、践奄等措施,尤其是秉承武王遗志营建成周,并于此采取相应的政治礼乐文化措施,巩固了周人统治,奠定了... 牧野之战克商后,周人仍面临稳固东方统治、纲纪天下重任,武王为此欲营建洛邑,但两年后病死,重任落在周公身上。周公采取了救乱、克殷、践奄等措施,尤其是秉承武王遗志营建成周,并于此采取相应的政治礼乐文化措施,巩固了周人统治,奠定了其政治文化格局,对后世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 成周 制礼作乐
下载PDF
从周公“制礼作乐”看西周礼乐文明的高度与深度
16
作者 魏衍华 《唐都学刊》 2020年第1期59-67,共9页
周公"制礼作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融合了夏、商和先周时期礼乐文明的精髓,呈现了西周礼乐制度的高度与深度。从传世和出土文献的记载来看,周公"制礼作乐"并非皆是其原创或者是独创,与此前文化应是... 周公"制礼作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融合了夏、商和先周时期礼乐文明的精髓,呈现了西周礼乐制度的高度与深度。从传世和出土文献的记载来看,周公"制礼作乐"并非皆是其原创或者是独创,与此前文化应是一种"因革""损益"的关系。周公的贡献则是以先周传统的"德治"为主线,参照殷商、先夏时期礼制的基本框架进行整合与创造,最终形成"新"的周代礼乐文明。"积德行义""敬德保民"是周公"制礼作乐"的根本和总纲,是中华传统礼乐文明活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 制礼作乐 因革损益 礼乐文明 敬德保民
下载PDF
中国三代艺术光辉成就略述
17
作者 李心峰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3-37,共5页
夏商周三代时期的艺术 ,以其多方面的辉煌成就 ,形成中华艺术发展史上第一个古典高峰 ,为后来艺术的发展确立了基调 ,奠定了基础。其中 ,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舞”艺术和青铜器艺术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诗经》《楚辞》作为三代语言... 夏商周三代时期的艺术 ,以其多方面的辉煌成就 ,形成中华艺术发展史上第一个古典高峰 ,为后来艺术的发展确立了基调 ,奠定了基础。其中 ,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舞”艺术和青铜器艺术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诗经》《楚辞》作为三代语言艺术最重要的收获 ,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不朽经典和范本。建筑、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虽然尚未迎来它们各自的最为辉煌的时代 ,但它们在三代所取得的成就仍十分重要 ,为其以后走向成熟与高度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石。三代除了上述一些主要艺术门类之外 ,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工艺艺术门类 ,这些工艺门类 ,大多在原始社会已经存在 ,在三代时期 ,又有新的发展。在艺术思想方面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的艺术思想是中国古代艺术思想史上最为灿烂的篇章之一。由孔子开创、由孟子、荀子从不同方面予以充实、发展的儒家艺术思想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艺术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周时期 三代艺术 乐舞青铜 诗经 楚辞 诸子百家艺术思想
下载PDF
《鲁颂·閟宫》的文化精神及其文学价值
18
作者 孔德凌 《济宁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7-32,38,共7页
《鲁颂·閟宫》是鲁僖公时祭祀周公、称扬周公的颂歌,诗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乐文化精神和政治文化精神。此诗详细描绘了鲁国所举行的郊礼、祭祀周公的禘礼,体现了浓郁的礼乐文化精神。诗歌回顾了周部族的兴起、周朝的建立、鲁国历史、... 《鲁颂·閟宫》是鲁僖公时祭祀周公、称扬周公的颂歌,诗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乐文化精神和政治文化精神。此诗详细描绘了鲁国所举行的郊礼、祭祀周公的禘礼,体现了浓郁的礼乐文化精神。诗歌回顾了周部族的兴起、周朝的建立、鲁国历史、周公功绩,并予以深情赞颂和高度评价,展现了鲁国对周部族统治根深蒂固的认知观念、认同情感,表现了鲜明的政治文化精神。在文学价值上,此诗对"颂"体有所突破,对"赋"体亦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閟宫 周公 颂歌 礼乐 政治 文化 文学
下载PDF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释读管见
19
作者 祝秀权 《学术问题研究》 2017年第1期6-10,共5页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只有"周公作多士敬毖"和"成王作敬毖"是"序"语,两"琴舞九絉"当各自归下文,连"元入启曰"读。《周公之琴舞》之诗篇与《周颂·敬之》是根据同一底本而创作的不同版本,而不是同一创作版本的不同流传。...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只有"周公作多士敬毖"和"成王作敬毖"是"序"语,两"琴舞九絉"当各自归下文,连"元入启曰"读。《周公之琴舞》之诗篇与《周颂·敬之》是根据同一底本而创作的不同版本,而不是同一创作版本的不同流传。楚人在据周公、成王原有的言辞创作诗歌时,必然会带上楚国诗歌的特点,这就是《周公之琴舞》的来源,也是它与《周颂·敬之》之异同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之琴舞 周颂 敬之
下载PDF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文本特征与文化生态研究(下) 被引量:4
20
作者 明言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3-7,共5页
Through researching on the play and the social,historic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tistic creation,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East is Red, the Musi... Through researching on the play and the social,historic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tistic creation,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East is Red, the Musical and Dancing Epic,politically,was an artistic“Big Leap Forward”which once exerted a tremendous influence before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It has got greater achievements in the creations of music and dance and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 at that time,with such a large number of performers acting,the creation time so short,the significant theme and forms mastered so perfectly,art combined with politics so successfully,music and dance becoming such a perfect pair.It has set a classical example of the large-scale comprehensive stage art in the contemporary music history.To sum up,wehave to think of the relations again between art and politics,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creation,the raising of artistic standards and popularization,religious fanaticism and art creation,etc.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红》 音乐舞蹈 文化生态 史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