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与和平共处——从伦理视角解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被引量:2
1
作者 卢先明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6期75-78,共4页
从伦理的角度,解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概括出国际关系伦理的三项基本原则: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与和平共处。相互尊重是和平共处的前提,平等互利是和平共处的保障,而和平共处则是实现人类终极原则-----"类生存"和&... 从伦理的角度,解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概括出国际关系伦理的三项基本原则: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与和平共处。相互尊重是和平共处的前提,平等互利是和平共处的保障,而和平共处则是实现人类终极原则-----"类生存"和"类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深刻地反映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要求和人类最基本的伦理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尊重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伦理视角
下载PDF
论中国外交观的传统文化渊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华锋 《东疆学刊》 2004年第1期98-102,共5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强调在平等互尊的基础上,在国际交往中坚持诚信互利,从而达到各方的和谐共处。这种"和合"观对当代中国外交产生重大积极影响,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渊源。
关键词 中国外交 传统文化 和谐共处 平等互尊 诚信互利
下载PDF
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性贡献(上)
3
作者 靳利华 蔡瑞艳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92-96,共5页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主要表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外交原则的时代发展,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外交原则普遍化的先河,展示一个大国崛起的新模式,...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主要表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外交原则的时代发展,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外交原则普遍化的先河,展示一个大国崛起的新模式,证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的国家发展新理念;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新型外交关系的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等理念;中国的国际新秩序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际秩序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秩序观的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秩序观中国化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共处五原则 平等 互利 合作 共赢 国际新秩序
下载PDF
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性贡献(下)
4
作者 蔡瑞艳 靳利华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93-99,共7页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主要表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外交原则的时代发展,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外交原则普遍化的先河,展示了一个大国崛起的新模式...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主要表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外交原则的时代发展,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外交原则普遍化的先河,展示了一个大国崛起的新模式,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的国家发展新理念;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新型外交关系的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等理念;中国的国际新秩序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际秩序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秩序观的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秩序观中国化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共处五原则 平等 互利 合作 共赢 国际新秩序
下载PDF
墨子处理国家关系的国际法思想
5
作者 李民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4-96,共3页
国家之间不论大小、贫富、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遵守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等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墨子的兼爱、非攻、交相利、以及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国与国关系处理准则,与上述国际法原则有明显暗合之处。墨子的... 国家之间不论大小、贫富、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遵守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等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墨子的兼爱、非攻、交相利、以及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国与国关系处理准则,与上述国际法原则有明显暗合之处。墨子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来说仍下失其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思想 国际法 和平共处 平等互利
下载PDF
从中国传统文化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6-120,共5页
春秋战国时期 ,墨翟从“兼相爱 ,交相利”的认识出发 ,提出了以“相爱”、“互利”、“平等”为原则处理各诸侯国之间关系的观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对“兼相爱 ,交相利”、“和为贵”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外交 墨子 国家主权原则 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 平等互利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