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ubstantive Reform of Court Trials: A Transformation of Logic in the Methods of Evidence Investigation——Summary of the Reform Pilot Project in Chengdu
1
作者 Ma Jinghua Wang Jia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9年第4期59-74,共16页
In the pilot project of the substantive reform of court trials,“unexpected” judgments appeared constantly because the traditional documentary investigation mode has been replaced by an investigation mode under the p... In the pilot project of the substantive reform of court trials,“unexpected” judgments appeared constantly because the traditional documentary investigation mode has been replaced by an investigation mode under the principle of directness and verbalism. This change in the logic of factual judgments has caused a change in the methods of evidence examination. In traditional evidence examination, evidence obtained from investigations is supposed to be genuine and reliable. In the substantive reform of court trials, it is presumed that evidence obtained from investigations cannot be fully trusted and it is easier to ascertain the facts of the case by investigating using the principles of directness, verbalism and individualized judging methods for evidence examinations. In practice, there are thre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genuineness of evidence: the cognitive rules of testifiers, the motivation of the subjects who provide evidence, and the methods used by investigators to obtain evidence. Based on any one of these three factors, it cannot be concluded that evidence obtained from investigations is superior to evidence presented in court. The substantive court investigation is more advantageous to establishing the facts of a case than the traditional court investigation.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stantive reform of court trials are pursuing reality in essence instead of in form, and using the files of the court trials instead of the files of the investigation to avoid the evidence obtained through investigations from playing a decisive role in the adjudication thus making criminal procedures trial-centered rather than investigation-cent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UBSTANTIVE REform of court trials the METHODS of EVIDENCE INVESTIGATION trialcentered REALITY in essence REALITY in form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数字文明的本质意蕴及建构反思 被引量:3
2
作者 吴艳东 廖小丹 《重庆社会科学》 2023年第1期34-45,共12页
数字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两者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在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建构的“中国式数字文明”具有特殊的本质意蕴及发展趋势。相较于资本主义数字文明,中国式数字文明是造福世界的文明,是向上向善的文明,也是引领未来的文明。... 数字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两者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在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建构的“中国式数字文明”具有特殊的本质意蕴及发展趋势。相较于资本主义数字文明,中国式数字文明是造福世界的文明,是向上向善的文明,也是引领未来的文明。而今,数字文明的到来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推进我国数字文明建构中必须做到:一是恪守原则性,坚持对资本主义数字文明的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二是注重协同性,强化技术创新与制度优势的有机结合;三是彰显人文性,促进中华文明与数字文明的对接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数字文明 本质意蕴 建构反思
下载PDF
超越“物是人非”的文明形态 被引量:2
3
作者 沈湘平 李松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3-40,共8页
人与物的关系是理解文明形态的基本视角,正是在人与物的非此不可的关系中,文明才得以产生和发展。从人和物的关系视角可以将文明分为物非人非、人是物非、物是人非、物是人是等类型,其与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相契合。西... 人与物的关系是理解文明形态的基本视角,正是在人与物的非此不可的关系中,文明才得以产生和发展。从人和物的关系视角可以将文明分为物非人非、人是物非、物是人非、物是人是等类型,其与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相契合。西方现代化及其现代文明形态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造成了人的全面“物化”,在根基处具有“物是人非”的特性。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追求的是“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它不是简单的扬人而抑物,而是要让物和人都“是其所是”,从而在本质上朝向“物是人是”的理想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上张扬基于人的存在理性的实践理性主义,是马克思所谓“历史之谜”的当代自觉解答,实质上指向人类的公共文明形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物是人非”的文明形态,这一进程具有无比的艰巨性、复杂性,特别需要一种表现为历史耐心的历史主动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与物的关系 物是人非 物是人是
下载PDF
攻击性主体:对人类狩猎、战争、足球现象的联动性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路云亭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12,共12页
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一种身体竞争形态都直接源于竞争者天然的生物性动机。战争、狩猎与足球的涉事者皆在为利益、尊严以及建设一种对敌对势力的掌控性秩序而抗争,三者都有危机事件的属性,且带有远古抗争行为的象征性元素。在文化学的场域... 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一种身体竞争形态都直接源于竞争者天然的生物性动机。战争、狩猎与足球的涉事者皆在为利益、尊严以及建设一种对敌对势力的掌控性秩序而抗争,三者都有危机事件的属性,且带有远古抗争行为的象征性元素。在文化学的场域看,三者互为隐喻,且勾连出一种相对完整的攻击性文化的主体构件。足球突出体现的是其游戏理性,而狩猎突显的是其实用理性,战争则事关多元化的极限抗争。从足球中大量的自然性游戏元素可以看出,足球不仅有史前文化的游戏性载体,还有自然正义的法理内涵。在现代主义的思域之内,足球打通了三者之间的内涵通道,还将一种源于西方的决斗文化中固有的仪式感展示出来,足球以自然、审美、游戏的方式消解了人类社会中多元化的极限抗争冲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狩猎 战争本体 足球本质 攻击欲形态 自然正义
下载PDF
全人类共同价值视域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星 张瀹耀 《运城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7-21,共5页
“类”价值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的一般表达。以“类”作为自身价值主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类文明向度,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核心价值支撑。马克思有关人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形态学说以“类”为核心价值引领,呈现了群体-个体-类的... “类”价值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的一般表达。以“类”作为自身价值主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类文明向度,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核心价值支撑。马克思有关人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形态学说以“类”为核心价值引领,呈现了群体-个体-类的文明演进逻辑,是全人类共同价值蕴含的类文明向度的理论根据。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普遍性的价值主体与价值遵循,以真实的“普遍”超越了虚假的“普世”,展现了价值层面的辩证否定。全人类共同价值以类主体的视角凝聚人类价值共识,在实践中不断推动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全人类和谐发展,开显了全新的类文明视野。人类文明新形态正是其类文明指向的最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形态说 全人类共同价值 类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形质互构:社会工作机构的合法化路径研究——以S市X机构为例
6
作者 王洁静 张昱 秦小峰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2023年第1期221-249,260-261,共31页
本文以S市X机构的发展历程为个案来探索除解耦之外的合法化路径,将合法化的制度视角和战略视角整合为“结构-建构”视角,以从适应环境到创造环境、从宏观到微观、从外部到内部、从被动到主动的视角来看待和解决合法化问题。本文通过细... 本文以S市X机构的发展历程为个案来探索除解耦之外的合法化路径,将合法化的制度视角和战略视角整合为“结构-建构”视角,以从适应环境到创造环境、从宏观到微观、从外部到内部、从被动到主动的视角来看待和解决合法化问题。本文通过细化合法性评估主体和评估标准将社会工作机构的合法性框架分为政治合法性、行政合法性、法律合法性、社会合法性与专业合法性,探索“细化合法性评估主体和标准—进行合法性要求的匹配性满足—获得相对应的合法性—实现合法化”之路。本文通过对X机构合法化路径的分析,发现其“形质互构”的基本特征,进而发现“形质互构”的多重意涵。本研究通过X机构的合法化之路提炼社会工作机构合法化的一般模式,提出专业合法性是社会工作机构合法化的基础,政治合法性是社会工作机构合法化的核心的见解,认为社会工作机构通过功能发挥解决社会问题、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可以使社会工作机构的合法化从形式性安排走向制度性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机构 合法性 合法化 形质互构
下载PDF
追寻不变者:苏轼气论与《赤壁赋》新解
7
作者 成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106,243,共12页
苏轼《赤壁赋》提出两层说法,化解人生苦短之叹:一是万物流变中,自有不变者恒久存在;二是风声月色,足供我辈领受。这两层一脉衔接,均基于苏轼的气论而来。苏轼的气论糅合三教资源,时参己意。他所谓不变者,指作为万物质料的气;所谓声色,... 苏轼《赤壁赋》提出两层说法,化解人生苦短之叹:一是万物流变中,自有不变者恒久存在;二是风声月色,足供我辈领受。这两层一脉衔接,均基于苏轼的气论而来。苏轼的气论糅合三教资源,时参己意。他所谓不变者,指作为万物质料的气;所谓声色,属于万物形之精华。前说出自《庄子》外、杂篇,后说则从佛教“六尘”概念转出。气不可见,在现象世界,形之精华最接近本体。唯有迈入君子境界,渐近自然状态方能领取。《赤壁赋》的宗旨,即在写出此一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气论 《赤壁赋》 不变者 形之精华
下载PDF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优势的内涵、来源与形成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其玮 顾新 赵长轶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56,共4页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优势是某个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优于对手的、可持续的、更能带来利润或效益的优势知识与技能,来源于知识生产、知识协同和知识战略的共同作用,主要形成路径包括:(1)产学研合作知识生产优势知识产权专有性知识...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优势是某个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优于对手的、可持续的、更能带来利润或效益的优势知识与技能,来源于知识生产、知识协同和知识战略的共同作用,主要形成路径包括:(1)产学研合作知识生产优势知识产权专有性知识优势;(2)产业链整合知识协同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学习经济的知识运作体系成本领先知识优势;(3)市场与客户导向知识战略利益领先的优势产品/服务利益领先知识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知识优势 内涵 来源 形成路径
下载PDF
试论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本质、内容及其实现形式 被引量:15
9
作者 黄河 李军波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56,共6页
研究目的:为现行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其运行提供法学理论的合理解释,为相关立法构建提供理论前提。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调研法。研究结论: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种土地归一定范围内的成员集体所有,成员因其身份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 研究目的:为现行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其运行提供法学理论的合理解释,为相关立法构建提供理论前提。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调研法。研究结论: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种土地归一定范围内的成员集体所有,成员因其身份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成员对集体所有的土地永远不得请求分割、转让和继承;成员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土地所有权不享有任何理论或规范意义上的份额或份额权。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处分、使用和收益4项权能。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经"质的分割"后,在集体组织与其成员之间所形成的配置状态及利益实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本质 实现形式
下载PDF
新教学方式仅仅是新“形式”?——一个心理学的疑问 被引量:9
10
作者 侯春在 杨启亮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8-33,共6页
教学方式的形式总是负载着特定的实质或内涵,但在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实践领域,它们却被疏离了。许多新教学方式呈现出偏重形式忽视实质和内涵的倾向,这种倾向导致了教学变革的形式主义,这种形式主义可能与忽视心理学的研究密切相关。... 教学方式的形式总是负载着特定的实质或内涵,但在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实践领域,它们却被疏离了。许多新教学方式呈现出偏重形式忽视实质和内涵的倾向,这种倾向导致了教学变革的形式主义,这种形式主义可能与忽视心理学的研究密切相关。走出新教学方式仅仅体现为新“形式”的困境,有必要关注和吸纳心理学的相关研究。重视新教学方式的形式,更致力探究它的实质和内涵,并在变革实践中尝试建构其层次性目标,同时应开放新教学方式的形式,并鼓励新教学方式在形式上的多元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学方式 形式 内涵 实质 心理学
下载PDF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形式转换:冲突及其缓解——兼论《基本准则》的修订及其支撑系统的建构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铮 朱国泓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0-58,共9页
现阶段我国理论界和准则制定机构主张采取先由《基本准则》充实概念框架部分内容,等到时机成熟后将《基本准则》转化为符合国际惯例的概念框架的两阶段形式转换策略有其合理性。然而,概念框架的理论实质与《基本准则》的会计法规形式之... 现阶段我国理论界和准则制定机构主张采取先由《基本准则》充实概念框架部分内容,等到时机成熟后将《基本准则》转化为符合国际惯例的概念框架的两阶段形式转换策略有其合理性。然而,概念框架的理论实质与《基本准则》的会计法规形式之间必然面临冲突。文章分析了这种冲突形成的根源及其影响,并从《基本准则》的修订与支撑系统的建构两个方面提出了缓解上述冲突的一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框架 基本准则 实质 形式 冲突
下载PDF
地五养肝胶囊对肝肾精虚大鼠肝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宋红丽 李瀚旻 +6 位作者 林立生 高翔 赵宾宾 张军 吴雨 晏雪生 肖玲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研究地五养肝胶囊对肝肾精虚/MSG-肝再生-大鼠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复制肝肾精虚/MSG-肝再生-大鼠模型(简称"模型组")和正常大鼠肝大部分切除再生模型(简称"PHx组")。将实验大鼠分4组:模型组、PHx组、对照组和... 目的:研究地五养肝胶囊对肝肾精虚/MSG-肝再生-大鼠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复制肝肾精虚/MSG-肝再生-大鼠模型(简称"模型组")和正常大鼠肝大部分切除再生模型(简称"PHx组")。将实验大鼠分4组:模型组、PHx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只。治疗组大鼠以地五养肝胶囊灌胃,除PHx组外另两组大鼠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在术后1、3、7、10天时分别观察大鼠的肝再生度、肝再生指数(%)和肝细胞分裂指数MI。结果:模型组大鼠术后第1天肝再生度、肝再生指数、MI分别为(0.34±0.10)、(1.88±0.14)、(1.05±0.12)均显著高于PHx组(0.22±0.08)、(1.46±0.13)、(0.86±0.16)和对照组(0.21±0.05)、(1.47±0.18)、(0.87±0.16),P均<0.05;模型组大鼠术后第3、7和10天肝再生度、肝再生指数、MI分别为(0.42±0.08、0.57±0.12、0.70±0.08),(2.07±0.04、2.41±0.06、2.84±0.10)和(1.04±0.18、0.41±0.16、0.15±0.03),均显著低于PHx组(0.53±0.10、0.73±0.09、0.88±0.06),(2.31±0.29、3.02±0.30、3.49±0.05),(1.85±0.19、0.62±0.03、0.29±0.04)和对照组(0.54±0.09、0.71±0.11、0.90±0.10),(2.33±0.42、3.07±0.13、3.46±0.05),(1.81±0.04、0.67±0.18、0.28±0.05),P均<0.05。治疗组大鼠术后第1天肝再生度、肝再生指数、MI分别为(0.13±0.07)、(1.52±0.11)、(0.77±0.14)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大鼠(0.34±0.10)、(1.88±0.14)、(1.05±0.12),P均<0.05;治疗组大鼠术后3、7、10天肝再生度、肝再生指数、MI分别为(0.50±0.05、0.74±0.06、0.86±0.03),(2.19±0.11、2.84±0.12、3.27±0.06),(1.89±0.13、0.57±0.20、0.28±0.04)均显著高于模型组(0.42±0.08、0.57±0.12、0.70±0.08),(2.07±0.04、2.41±0.06、2.84±0.10),(1.04±0.18、0.41±0.16、0.15±0.03),P均<0.05。结论:地五养肝胶囊可一定程度地纠正肝肾精虚/MSG-肝再生-大鼠的肝再生紊乱,早期可抑制肝再生的异常亢进,中晚期可一定程度地改善被抑制的肝再生,使损伤的肝组织得以再生修复。通过下丘脑-垂体-肝轴影响肝再生过程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五养肝胶囊 补肾生髓成肝 肝肾精虚 肝再生
下载PDF
刑法的实质解释与形式解释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星 周婷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6-150,共5页
在刑法的具体适用中,应坚持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相统一的观点,同时根据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提出在统一的实质和形式解释观之下,需要以形式解释为一般原则,以实质解释为重要补充的观点。
关键词 刑法 实质解释 形式解释
下载PDF
论实质证据观 被引量:17
14
作者 裴苍龄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3-104,共12页
证据概念问题的大讨论使证据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证据观念的大转变开创了证据学发展的新时代。实质证据观是正确的,应该在法学中予以确立,形式证据观应予以废除。证据是事实,证据只有两种属性,一为客观性,一为关联性。证据只有三种物证... 证据概念问题的大讨论使证据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证据观念的大转变开创了证据学发展的新时代。实质证据观是正确的,应该在法学中予以确立,形式证据观应予以废除。证据是事实,证据只有两种属性,一为客观性,一为关联性。证据只有三种物证、书证和人证。三种证据理论可以穷尽所有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观 形式 实质 事实 证据
下载PDF
解读建筑原型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红 莫鑫 《新建筑》 2005年第1期93-93,共1页
以荣格的原型理论为着手点,借助文学、艺术两个中介,引入建筑原型;分析建筑原型的一些具体内涵,为建筑原型理论研究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 建筑原型 形态 来源 本质 作用
下载PDF
中国古代书院建筑形制浅析——以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为例 被引量:23
16
作者 孔素美 白旭 《华中建筑》 2011年第7期177-180,共4页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应天书院为中国古代四大著名书院。该文通过对此四大古书院建筑形态及其形成机制的分析,指示出古代书院在功能、技术、文化、美学等方面的精髓所在,以期为当前文教建...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应天书院为中国古代四大著名书院。该文通过对此四大古书院建筑形态及其形成机制的分析,指示出古代书院在功能、技术、文化、美学等方面的精髓所在,以期为当前文教建筑的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书院 建筑形制 精髓
下载PDF
黄土形成过程的实质与环境 被引量:18
17
作者 赵景波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5-319,共5页
黄土地层的形成实质上是土壤化过程,不同特性的黄土层代表了不同的成壤作用。不同地区的黄土主要是草原、荒漠草原和森林草原地区发育的灰钙土、栗钙土、棕钙土、棕漠上和黑沙土。与红褐色古土壤相比,黄土是冷于气候条件下发育的灰黄... 黄土地层的形成实质上是土壤化过程,不同特性的黄土层代表了不同的成壤作用。不同地区的黄土主要是草原、荒漠草原和森林草原地区发育的灰钙土、栗钙土、棕钙土、棕漠上和黑沙土。与红褐色古土壤相比,黄土是冷于气候条件下发育的灰黄色古土壤,黄土层能够作为冷干气候的指示。根据灰黄色古土壤与红色古土壤的交替,可将250万年来黄土区气候变化分为51个旋口与亚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本质 黄土化过程 灰黄色古土壤 环境 成壤作用 形成 结构
下载PDF
论知识维度及其掌握 被引量:17
18
作者 潘洪建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7-401,共5页
知识具有实质、形式和旨趣三个维度,知识的学习就是内化人类认知成就,把握知识形式,理解知识旨趣的过程。知识实质的学习是一个在已有经验基础上,新旧知识同化并建构知识新的意义的过程,包括概念同化、命题理解、知识反思。知识形式的... 知识具有实质、形式和旨趣三个维度,知识的学习就是内化人类认知成就,把握知识形式,理解知识旨趣的过程。知识实质的学习是一个在已有经验基础上,新旧知识同化并建构知识新的意义的过程,包括概念同化、命题理解、知识反思。知识形式的学习即理解学科独特的探究方式、检验方式与表达方式,包括符号学习、范例教学、实践体验。知识旨趣可分为技术旨趣、交往旨趣、价值旨趣,包括关注知识旨趣,认识知识内在的价值;讲述知识故事,感受知识创造的情怀;尝试知识探究,体会知识探索的乐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实质 知识形式 知识旨趣 教学方式
下载PDF
发展“竞技武术”的理论依据 被引量:5
19
作者 唐韶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1-72,共2页
武术的本质是永恒的,其功能和形式是可变的,是随着武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武术的功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竞技武术具有一种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新功能。它的产生是对武术众多功能的丰富和发展,这将有利于武术体系的完善和武... 武术的本质是永恒的,其功能和形式是可变的,是随着武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武术的功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竞技武术具有一种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新功能。它的产生是对武术众多功能的丰富和发展,这将有利于武术体系的完善和武术的国际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武术 丰富和发展 国际化发展 社会需要 时代发展 武术体系 阶段性 多功能
下载PDF
校园建筑形态的逻辑生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舢 董春方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28,共3页
通过对路易·康、桢文彦、詹姆斯·斯特林三位建筑师的校园建筑作品的内外逻辑分析,旨在把握校园建筑形态的生成规律,领会设计思考过程中的某些内在本质。
关键词 校园建筑 逻辑生成 内外逻辑 生成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