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Mw9.0强震的高频GPS形变波特征初探 被引量:6
1
作者 彭懋磊 刘刚 +2 位作者 聂兆生 杜瑞林 赵斌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0,共5页
利用高频GPS数据长基线双差精密定位技术,获取2011年3月日本Mw9.0强震近场和远场GPS连续参考站的瞬时动态形变。分析表明:距震源较近的IGS站(USUD)的同震动态形变水平方向幅度超过60 cm,震后水平形变达到30 cm;位于远场的GPS连续参考站(... 利用高频GPS数据长基线双差精密定位技术,获取2011年3月日本Mw9.0强震近场和远场GPS连续参考站的瞬时动态形变。分析表明:距震源较近的IGS站(USUD)的同震动态形变水平方向幅度超过60 cm,震后水平形变达到30 cm;位于远场的GPS连续参考站(JLYJ)的动态形变,清晰地给出了地震面波引起的地表形变波形。对JLYJ站的谱分析表明,地震面波引起的动态形变周期为10~17 s,并出现了两次峰值,东西向和垂向上的动态位移量远大于北南向,说明JLYJ站的形变主要由Rayleigh波及其谐波所主导,Rayleigh波的传播速度为3.5 km/s,波长约50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GPS 日本mw9.0强震 GPS形变波形 地震面波 RAYLEIGH波
下载PDF
GRACE卫星重力场同震变化的经验正交函数分解:以日本MW9.0地震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克亮 甘卫军 周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3-774,共12页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发生MW9.0地震,造成日本岛整体东移、下沉并伴随巨大的质量重新分布。对于海底地震的震中区域,空间观测的GRACE卫星重力数据很好地弥补了GPS、InSAR等形变资料的缺失。利用GRACE卫星月重力场数据计算了地面0.5...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发生MW9.0地震,造成日本岛整体东移、下沉并伴随巨大的质量重新分布。对于海底地震的震中区域,空间观测的GRACE卫星重力数据很好地弥补了GPS、InSAR等形变资料的缺失。利用GRACE卫星月重力场数据计算了地面0.5°×0.5°网格点上的重力变化时间序列,采用最小二乘拟合、经验正交函数(EOF)2种方法,提取了同震重力变化,结果显示震中两侧区域的重力变化呈两极分布,其中弧后区域重力下降,最大降幅约6μgal,海沟区域重力增加,最大增幅约3μgal。EOF方法避免了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所需的地震发生时刻等先验信息,但卫星重力信号是由多种地球物理过程引起的重力变化的叠加,EOF结果的可靠性及其反映的真实物理来源往往随着事件的规模、观测时间的长短等而改变。文中第2,3,4主成分主要反映了非构造因素的影响,通过第1主成分空间一致性提取的同震重力变化与位错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因此较真实地反映了地震引起的重力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卫星重力场 经验正交函数 最小二乘拟合 日本mw9.0地震 同震变化 非构造因素
下载PDF
WFSD地应力台应变特征及其同震效应分析——以日本MW9.0级特大地震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彭华 马秀敏 +1 位作者 姜景捷 彭立国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1年第1期1-14,共14页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MW 9.0级强烈地震,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设在陕西汉中地区的体应变仪记录到了完整的应变数据。通过采集数据的分析,探讨了日本MW 9.0级特大地震发生时的同震变化以及地震前后固体潮异常...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MW 9.0级强烈地震,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设在陕西汉中地区的体应变仪记录到了完整的应变数据。通过采集数据的分析,探讨了日本MW 9.0级特大地震发生时的同震变化以及地震前后固体潮异常变化过程,分析了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应变固体潮的趋势性异常及畸变等各种异常现象,并针对这些应变异常进行分析,以期成果能为中国未来地震趋势的预测研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mw9.0级特大地震 WFSD 体应变观测 应变特征 同震效应
下载PDF
2011年日本MW9.0地震相关研究综述 被引量:3
4
作者 邵志刚 王芃 李海艳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共21页
2011年3月11日,日本海沟发生的9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本文基于此次日本9级地震相关研究结果,尝试从不同侧面分析此次地震的观测、现象和认识,主要包括如下几点:1此次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西北边界上日本海沟俯冲带... 2011年3月11日,日本海沟发生的9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本文基于此次日本9级地震相关研究结果,尝试从不同侧面分析此次地震的观测、现象和认识,主要包括如下几点:1此次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西北边界上日本海沟俯冲带上,同震破裂可能存在深浅两个位错集中区,较深的位错集中区位错量相对较小,但历史上7级地震多发;而较浅的位错集中区位错较大,但历史上强震活动相对较弱;2基于GPS观测资料为约束的相关断层运动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海沟断层运动背景以大范围稳定闭锁为主(闭锁区空间尺度与同震破裂尺度相当),自2003年日本北海道8级地震后日本海沟地区断层运动开始出现扰动,2008年以后有几次7级左右地震震后余滑分布明显比主震位错量要大,之后分别于2008年和2011年观测到显著慢滑移事件,最后分别于2011年3月9日和3月11日发生7级前震和9级主震,震前日本海沟俯冲带断层运动变化过程比较清楚;3可能是由于监测的原因,传统上的前兆观测并未出现显著异常,其震前异常主要为:部分地震活动参数表明强震震源区震前应力状态相对较高、区域地表运动速率的短期异常等;4对于震源区物理性质的分析引起了更多的科学问题,例如,震源区介质物性是否与周边存在显著差异、断层摩擦性质是否决定了发震能力和破裂过程、震前断层运动是否存在预滑、震前深部流体是否影响到震源区断层运动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本文对地震预测预报基础研究工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mw9.0地震 地震预报 地震监测 地震研究
下载PDF
利用GRACE数据检测日本Mw9.0地震同震和震后重力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尹鹏 张永志 +2 位作者 焦佳爽 南康康 王慧玲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43,共6页
基于德国地学中心(GFZ)发布的GRACE RL05月重力场模型数据,考虑全球陆地同化系统陆地水储量的影响,采用300 km的扇形滤波,利用叠积法提取了日本Mw9.0地震的同震和震后重力时变信号,并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计算了两个同震重力变化极值... 基于德国地学中心(GFZ)发布的GRACE RL05月重力场模型数据,考虑全球陆地同化系统陆地水储量的影响,采用300 km的扇形滤波,利用叠积法提取了日本Mw9.0地震的同震和震后重力时变信号,并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计算了两个同震重力变化极值点在地震前后85个月的重力年变率。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和雪水引起的重力变化为-0.34~0.09μgal;利用GRACE数据检测到的同震重力变化为-5.3~4.2μgal,与基于PSGRN/PSCMP模型计算的结果在空间分布和量级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震后5 a震中附近区域的重力整体上呈现增加趋势,断层上盘所在的日本海域与下盘所在的太平洋区域重力增加的最大值分别为2.6、4.5μgal,下盘重力增加较大,可能与断层下盘所在地层的黏滞性相对较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重力变化 日本mw9.0地震
下载PDF
日本东北MW9.0地震的PI模型参数设置与预测效能回溯性检验 被引量:3
6
作者 宋程 张永仙 +3 位作者 夏彩韵 张盛峰 高冰莹 郑世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1-505,共15页
以日本局部地区(32.0°N—46.0°N,136.0°E—148.0°E)为研究区域,应用图像信息(PI)方法,获得了不同计算参数模型下包含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MW9.0地震的多组预测窗热点图像。以0.5°×0.5°和1.0°&... 以日本局部地区(32.0°N—46.0°N,136.0°E—148.0°E)为研究区域,应用图像信息(PI)方法,获得了不同计算参数模型下包含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MW9.0地震的多组预测窗热点图像。以0.5°×0.5°和1.0°×1.0°的网格尺度和5—10年预测窗长为主要参数变量,并以R值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方法检验不同参数模型下PI方法的预测效能。结果表明,多组参数模型下MW9.0地震所在预测窗内,其震中所在网格及其摩尔邻近网格均曾出现热点图像,表明PI方法可对日本东北MW9.0地震作出预测。综合R值评分和ROC检验分析可知,网格尺度相对较大、预测窗长相对较长的模型,其预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信息方法 地震热点 日本东北mw9.0地震 参数模型 回溯性检验 R值评分 ROC检验
下载PDF
震后GPS观测数据揭示的日本MW9.0地震周边地区地幔黏滞性结构垂向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陈飞 刘泰 +1 位作者 付广裕 佘雅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10-2220,共11页
本文利用大范围的震后GPS数据和黏弹性球形地球位错理论,定量研究了日本MW9.0地震周边地区地幔黏滞性结构的垂向变化.首先结合陆地和海底的GPS观测数据,以及基于球形地球位错理论格林函数和贝叶斯反演方法,反演了该地震的同震滑动分布,... 本文利用大范围的震后GPS数据和黏弹性球形地球位错理论,定量研究了日本MW9.0地震周边地区地幔黏滞性结构的垂向变化.首先结合陆地和海底的GPS观测数据,以及基于球形地球位错理论格林函数和贝叶斯反演方法,反演了该地震的同震滑动分布,发现其最大错动量高达59m.然后在均一地幔黏滞性结构的假设前提下,确定了震源周边地区地幔黏滞因子的最优解,发现依据该地幔黏滞因子获得的理论远场震后位移和GPS观测结果之间的均方根误差高达0.81cm,不能解释远场观测结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震中周边地区地幔黏滞性结构沿垂向方向进行分层,建立了一个随深度变化的地幔黏滞性构造模型,然后综合利用远近场的GPS数据对该地区地幔黏滞因子进行反演研究,结果表明,震源周边地区岩石圈弹性层厚度最优解为40km,40~220km深度的地幔黏滞因子最优解为6×10^18Pa·s,220~670km深度之间的地幔黏滞因子最优解为1.5×10^19Pa·s.上述地幔黏滞性构造使远场的均方根误差降为0.12cm,仅为利用均一地幔黏滞性构造所得均方根误差值的15%,大大提高了远场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最后,观测值和模拟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分析表明,近场震后形变数据主要约束浅层的地幔黏滞性结构,而远场震后形变数据主要约束深部的地幔黏滞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mw9.0地震 球形地球位错理论 地幔黏滞因子(黏滞因子) 震后形变 岩石圈弹性层厚度(弹性厚度)
下载PDF
超导重力仪检测2011年日本东北Mw9.0级地震前的重力扰动信号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克亮 马瑾 魏东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92-2302,共11页
对大地震前的扰动现象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地震孕育的动力学过程,震前重力扰动已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对大地震前的扰动现象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地震孕育的动力学过程,震前重力扰动已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为检验日本Mw9.0级地震是否存在震前扰... 对大地震前的扰动现象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地震孕育的动力学过程,震前重力扰动已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对大地震前的扰动现象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地震孕育的动力学过程,震前重力扰动已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为检验日本Mw9.0级地震是否存在震前扰动现象,本研究利用全球超导重力仪记录到的地震前后7天内20组秒采样数据进行分析.经潮汐、大气改正等处理去除仪器的漂移及残余潮汐效应,得到非潮汐重力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大部分振幅大于30×10-8 m.s-2的曲线反映了全球Mw≥6级地震引起的高频波动信号,其中11组数据在3月9日Mw7.3级前震之前出现了扰动现象.震前扰动可分解为三个频段,其中,低于0.1Hz和高于0.18Hz的分量分别反映了地震波动信号及非构造信息,中间频段(0.118~0.18Hz)信号能够较大程度地压制地震波动信号、并同时保留异常扰动信息.它的振幅在3月7日10时之前基本保持约1×10-8 m.s-2,之后开始逐渐增大,到3月9日7.3级前震前后达到最大,此后振荡衰减,振幅保持约(5~10)×10-8 m.s-2,直至主震发生.中间频段信号的变化特征与主震前的应力迁移过程以及实验记录到的地震成核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不过,震前重力异常是否与主震前的应力加速积累有关,仍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重力仪 重力震前扰动 日本东北Mw9 0级地震 固体潮 功率谱密度分析
下载PDF
2011年日本Mw9.0地震的高频GPS动态形变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勇 杨少敏 +3 位作者 刘刚 聂兆生 吴云 李刚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3-36,共4页
以相对稳定的上海站(SHAO)为参考站,利用GAMIT/GLOBK的TRACK运动学分析模块对日本周边8个连续观测站的1 Hz GPS数据进行处理,获取并分析了2011年日本Mw9.0地震引起的动态地壳形变。结果表明,震时上盘各GPS站点主运动方向为东南方向,其... 以相对稳定的上海站(SHAO)为参考站,利用GAMIT/GLOBK的TRACK运动学分析模块对日本周边8个连续观测站的1 Hz GPS数据进行处理,获取并分析了2011年日本Mw9.0地震引起的动态地壳形变。结果表明,震时上盘各GPS站点主运动方向为东南方向,其中距震中较近的MIZU站和USUD站水平最大振幅分别达到3.11 m和0.67 m。为了削弱定位结果中与测站环境有关的系统误差,采用改进的恒星日滤波法对USUD站南北向动态时序进行滤波处理。经过滤波处理后,USUD站南北向动态时序离散度RMS由1.65 cm降低至0.8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GPS 日本Mw9 0地震 动态地壳形变 改进的恒星日滤波 功率谱密度
下载PDF
Co-seismic displacements of 2011 Japan Mw9.0 earthquake recorded by far-field GPS stations 被引量:7
10
作者 Yang Shaomin Nie Zhaosheng Jia Zhige Chen Huijie Peng Maolei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1年第3期12-15,共4页
Co-seismic displacements of the 2011 Mw9.0 Japan earthquake recorded by GPS stations in China and surrounding areas showed a movement toward the epicenter.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s were up to 1 - 3 cm in northeast... Co-seismic displacements of the 2011 Mw9.0 Japan earthquake recorded by GPS stations in China and surrounding areas showed a movement toward the epicenter.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s were up to 1 - 3 cm in northeastern China, 3 -8 mm in the North China, and 2 cm in the Korean peninsula. The vertical movements in China were small uplif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eismic deformation mw9.0 Tohoku earthquake Tanlu fault belts GPS
下载PDF
Co-seismic deformation of 2011 Mw9.0 Japan earthquake observed by InSAR technique 被引量:2
11
作者 Shen Qiang Tan Kai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1年第3期24-30,共7页
Co-seismic line-of-sight displacements of the 2011 Mw9.0 Japan earthquake derived from InSAR data of Envisat ASAR, ALOS PALSAR and TerraSAR-X show a maximum value of about - 245cm to -221cm near the epicenter. This re... Co-seismic line-of-sight displacements of the 2011 Mw9.0 Japan earthquake derived from InSAR data of Envisat ASAR, ALOS PALSAR and TerraSAR-X show a maximum value of about - 245cm to -221cm near the epicenter. This result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 of GPS measurement. The ob- served displacement pattern suggests an earthquake-rupture zone over 500km long, with a ground-motion pat- tern in the vicinity of the northern segment more complex than that of the southern segment, possibly due to immediate aftershocks that occurred between satellite pa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w9.0 Tohoku earthquake INSAR surface displacement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aftershocks and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the 2011 Mw9.0 Tohoku earthquake,Japan 被引量:2
12
作者 Farah Lazzali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2年第3期219-227,共9页
The Tohoku megathrust earthquake, which occurred on March 11, 2011 and had an epicenter that was 70 km east of Tohoku, Japan, resulted in an estimated ten′s of billions of dollars in damage and a death toll of more t... The Tohoku megathrust earthquake, which occurred on March 11, 2011 and had an epicenter that was 70 km east of Tohoku, Japan, resulted in an estimated ten′s of billions of dollars in damage and a death toll of more than 15 thousand lives, yet few studies have documented key spatio-temporal seismogenic characteristics. Specifically, the temporal decay of aftershock activity, the number of strong aftershocks (with magnitude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7.0), the magnitude of the greatest aftershock, and area of possible aftershocks. Forecasted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are based on Gutenberg-Richter’s relation, Bath’s law, Omori’s law, and Well’s relation of rupture scale utilizing the magnitude and statistical parameters of earthquakes in USA and China (Landers, Northridge, Hector Mine, San Simeon and Wenchuan earthquakes). The number of strong aftershocks, the parameters of Gutenberg-Richter’s relation, and the modified form of Omori’s law are confirmed based on the aftershock sequence data from the Mw9.0 Tohoku earthquake. Moreover, for a large earthquake,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could be a fault, a fault system, or an intersection of several faults.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the earthquake suggests that the event occurred on a thrust fault near the Japan trench within the overriding plate that subsequently triggered three or more active faults producing large aftersh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mw9.0 Tohoku earthquake AFTERSHOCK seismogenic structure
下载PDF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f the 2011 Mw9.0 Tohoku-Oki Earthquake
13
作者 Shao Zhigang Wang Peng Li Haiya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7年第3期309-333,共25页
On March 11,2011, a M_W9.0 earthquake occurred in the Japan Trench, causing tremendous casualties,and attracting extensive concer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related research,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bservations,phenome... On March 11,2011, a M_W9.0 earthquake occurred in the Japan Trench, causing tremendous casualties,and attracting extensive concer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related research,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bservations,phenomena and understandings of the earthquake from varied aspects,and obtains four main conclusions.(1) The earthquake,occurring in the subduction zone in the Japan Trench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boundary of the pacific plate has two zones of concentrated coseismic slip at different depths,and the slip in the deep zone is relatively small. Though there have been many M7. 0 historical earthquakes,slips in the shallow zone are large,but there have been few historical strong earthquakes.(2) Constrained by GPS data,the study of fault movement shows that fault movement in the Japan Trench has a background of widely distributed stability and locking( the locking zone is equivalent that of coseismic rupture zone). Perturbation occurred after the 2008 M8. 0 Hokkaido earthquake,several M7. 0 events had after slips larger than the coseismic slip,and two obvious slow slip events were recorded in 2008 and2011. Eventually,the March 9,2011 M7. 0 foreshock and the March 11,2011 M_W9.0 mainshock occurred. The pre-earthquake changing of the fault movement in the Japan Trench is quite clear.(3) Traditional precursory observation show no obvious anomaly,possibly due to monitoring reason. Anomaly before earthquake consists of high stress state in focal zone reflected by some seismic activity parameters,short period anomaly in regional ground motion,etc.(4) The analysis of physical property in focal zone aroused more scientific issues,for example,is there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physical property in focal zone and its vicinity? Does frictional property of fault determine seismogenic ability and rupture process? Whether pre-earthquake fault movement include pre-slips? Could deep fluid affect fault movement in focal zone? Experience is the best teacher,and authors hope this paper could be a modest spur to induce others in basic research in earthquake forecast and pred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2011 mw9.0 JAPAN EARTHQUAKE EARTHQUAKE prediction SEISMIC MONITORING EARTHQUAKE RESEARCH
下载PDF
GPS解算的日本Mw9.0级地震的远场同震地表位移 被引量:39
14
作者 杨少敏 聂兆生 +1 位作者 贾志革 彭懋磊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36-1339,共4页
利用日本Mw9.0地震前后各3d的77个GPS连续站观测资料和JPL精密星历,计算了该地震对周缘各国及相邻板块运动的同震影响。结果显示,日本地震对日本、中国东北部、朝鲜半岛均有较大影响,其同震水平位移影响范围达2 000km,地震造成中国东北... 利用日本Mw9.0地震前后各3d的77个GPS连续站观测资料和JPL精密星历,计算了该地震对周缘各国及相邻板块运动的同震影响。结果显示,日本地震对日本、中国东北部、朝鲜半岛均有较大影响,其同震水平位移影响范围达2 000km,地震造成中国东北东移1~3cm,华北东移3~8mm,朝鲜半岛东移2cm。中国境内的GPS测站的垂直同震位移均呈上升趋势,但是上升幅度非常小。结合日本岛测定的GPS同震位移和约20m高的海啸可以推断,本次日本地震的同震垂直位移具有波状起伏特征,符合逆冲挤压型地震的粘弹性理论模型。鉴于近年地震活动趋势,应该密切关注横贯中国东部的深大断裂带(郯庐断裂带)的断层活动,借助中国陆态网络密集覆盖提供的有利条件,跟踪研究郯庐断裂带附近300km范围的区域地壳现今变形、应力应变场的时变过程等,分析郯庐断裂带的断层活动,捕捉异常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震变形 mw9.0日本地震 郯庐断裂带 GPS
原文传递
21世纪全球三次M_W9.0左右地震的孕育过程研究
15
作者 陈学忠 李艳娥 陈丽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092,共12页
系统分析了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三次M_W9.0左右地震的孕育过程.验证了实际地震孕育过程与岩石力学实验揭示的应力积累过程和后续的临界状态(或亚失稳阶段)特征具有一致性.研究中利用视应力和b值分析构造应力动态变化,以描述地震... 系统分析了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三次M_W9.0左右地震的孕育过程.验证了实际地震孕育过程与岩石力学实验揭示的应力积累过程和后续的临界状态(或亚失稳阶段)特征具有一致性.研究中利用视应力和b值分析构造应力动态变化,以描述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之间的相关性的统计检验参量P值评价震中及其附近地区地壳介质的临界状态.得到的结果显示,三次M_W9.0左右地震前震中及附近地区构造应力都表现出明显而连续的增加过程,持续6~10年左右.通过对应力增长期间震中附近较大区域内的b值下降幅度空间扫描,发现震前在破裂区及其附近存在一个b值下降幅度高值区,其相对下降幅度比其他地区都大,反映的是这个地区的应力增加幅度比其他地区都大.低P值(<5%)表示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即,与地球自转相关的地震活动所在区域地壳介质处于临界状态.P值随时间变化表明,一般低P值在震前约4年内出现.在P值达到最低值期间,低P值(<2%)在空间上的分布与未来强震震中关联性较好.低P值区是极不稳定区,初始破裂一般在其内及附近发生,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文中也给出了其他一些类似的震例结果.本研究所得结果不仅对利用岩石力学实验研究地震孕育过程,利用实验结果指导地震预测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对实际地震震情判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级左右地震 孕育过程 应力积累 临界状态 地震预测
下载PDF
超导重力检测日本Mw9.0地震激发的球型自由振荡
16
作者 邓文彬 胡新玲 阿力甫.努尔买买提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9-43,共5页
地球自由振荡是地球物理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为人类认识地震震级和地球内部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本文利用澳大利亚Conrad超导重力台站2011年3月11日至2011年3月15数据对日本Mw9.0地震激发的球型... 地球自由振荡是地球物理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为人类认识地震震级和地球内部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本文利用澳大利亚Conrad超导重力台站2011年3月11日至2011年3月15数据对日本Mw9.0地震激发的球型自由振荡进行了检测。经固体潮改正和大气压改正后,采用加窗傅立叶变换对重力残差进行频谱分析,探测出了oS0~S76球型自由振荡。将检测结果与PREM模型进行对比,误差均小于5.59‰,表明本文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是正确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型自由振荡 东京地震 日本mw9.0地震 超导重力 地球自由振荡
原文传递
汶川Mw7.9与日本Mw9.0地震同震电离层扰动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蔡华 李子申 +1 位作者 王敏 孙汉荣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6-719,724,共5页
通过分析研究2008年的汶川Mw7.9地震、2011年的日本Mw9.0地震,发现伴随强震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同震电离层扰动现象。这种现象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震前30~40min出现,并在震后大约10min达到极值,然后逐渐消失。持续时间及强度和震级存在... 通过分析研究2008年的汶川Mw7.9地震、2011年的日本Mw9.0地震,发现伴随强震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同震电离层扰动现象。这种现象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震前30~40min出现,并在震后大约10min达到极值,然后逐渐消失。持续时间及强度和震级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震级越大其异常值也越大,持续时间也越长。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震中附近出现较为明显的正异常的同时,距离震中较远的地区出现了负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w7 9地震 日本Mw9 0地震 地震前兆 同震电离层扰动 TEC
原文传递
单历元PPP分析日本Mw9.0地震引起的我国东部沿海同震地表形变 被引量:5
18
作者 沈飞 李建成 郭斐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45-1347,1359,共4页
通过对高频GPS观测数据的单历元PPP进行解算,并对定位结果进行恒星日滤波,详细分析了日本Mw9.0地震引起的我国东部沿海的同震地表形变过程。结果显示,震时我国东部沿海基准站发生了显著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瞬时形变,幅度约为10cm,震... 通过对高频GPS观测数据的单历元PPP进行解算,并对定位结果进行恒星日滤波,详细分析了日本Mw9.0地震引起的我国东部沿海的同震地表形变过程。结果显示,震时我国东部沿海基准站发生了显著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瞬时形变,幅度约为10cm,震后没有产生大于1cm的永久性位移,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PPP技术用于同震地表形变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单历元 日本Mw9 0地震 同震地表形变 恒星日滤波
原文传递
一种识别永久位移的新方法 被引量:15
19
作者 周宝峰 于海英 +1 位作者 温瑞智 谢礼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35-140,共6页
分析造成强震加速度记录基线漂移的可能原因,以东日本Mw9.0强震加速度记录为例,由于基线漂移的不确定性以及现有方法在处理日本Mw9.0强震数据的不适用性,提出基于Hermit插值,并以平整度为判别依据确定强震台站永久位移的基线校正方法,... 分析造成强震加速度记录基线漂移的可能原因,以东日本Mw9.0强震加速度记录为例,由于基线漂移的不确定性以及现有方法在处理日本Mw9.0强震数据的不适用性,提出基于Hermit插值,并以平整度为判别依据确定强震台站永久位移的基线校正方法,参考同震位移的相关数据对比各种方法的基线校正结果,同时选取汶川Ms8.0强震加速度记录进行验证。研究表明:①造成强震加速度记录基线漂移的可能原因比较复杂;②现有基线校正方法通用性不强;③基于Hermit插值的基线校正方法比较合理,拟合精度较高,适用于强震中永久位移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mw9.0地震 汶川MS8.0地震 基线校正 永久位移 Hermit插值
下载PDF
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M_W9.0地震前地震活动增强现象及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学忠 李艳娥 +1 位作者 王恒信 郭祥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9-90,共12页
选取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MW9.0地震的余震分布空间范围为研究区域,该区域位于缅甸小板块中部,纬度范围为2°N~15°N.根据USGS地震目录,研究了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MW9.0地震前地震频次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地震活动与地球... 选取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MW9.0地震的余震分布空间范围为研究区域,该区域位于缅甸小板块中部,纬度范围为2°N~15°N.根据USGS地震目录,研究了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MW9.0地震前地震频次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的关系.结果显示:1)在余震区域范围内,地震频次自2000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变化,反映了地震活动的增强过程,临近地震发生前,地震频次有一定幅度的回落;2)通过地震频次空间扫描,发现震前在震中附近区域地震活动增强显著;3)在1990~2004年的15年中,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地震数在地球自转季节性变化减速时段与加速时段之比值rda在震前出现明显的上升过程:1998年~2002年rda缓慢上升,2002年底rda快速上升达最高值,之后,rda呈现下降趋势,直至苏门答腊MW9.0地震发生;4)2000年1月~2004年11月间,在纬度1°N~7°N的空间范围内的震中附近地区,5.5级以上地震都发生在地球自转季节性变化减速时段内;5)地震活动累积年频次相对于其长期平均值的变化量ΔN与地球自转"十年起伏"变化关系表现为地球自转减速时ΔN上升,地震活动增强,加速时ΔN下降,地震活动减弱.这些现象并非偶然,可能预示着地球自转减速与苏门答腊MW9.0地震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些结果对地震孕育过程的认识和地震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苏门答腊mw9.0地震 地震活动性 地球自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