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和细菌性坏死性肺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吉晓丹 赵顺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和细菌性坏死性肺炎(BNP)的临床特征,观察炎性指标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21年收治并诊断为MPNP和BNP的临床资料共72例。结果 MPNP组43例,BNP组29例,前者年龄中位数7.9岁,后者1.9岁(P&...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和细菌性坏死性肺炎(BNP)的临床特征,观察炎性指标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21年收治并诊断为MPNP和BNP的临床资料共72例。结果 MPNP组43例,BNP组29例,前者年龄中位数7.9岁,后者1.9岁(P<0.01)。BNP组出现气促、三凹征和无创呼吸机使用的比例分别为79.3%、37.9%和51.7%,MPNP组分别为37.2%、9.3%和18.6%(P<0.05)。BNP组病原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病例总数76%。BNP组病程3天内C反应蛋白中位数83 mg/L,降钙素原中位数29.9 ng/mL,均高于MPNP组14 mg/L和0.1 ng/mL(P<0.05)。MPNP组在病程4~7天和8~14天中性粒细胞比例中位数分别为78.2%和80.4%,BNP组为65.8%和59.8%(P<0.05)。两组白细胞总数在病程前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PNP组血D-二聚体中位数4.1 mg/L高于BNP组3 mg/L(P<0.05)。MPNP组胸水白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BNP组以多核细胞为主,BNP组胸水糖(2±2)mmol/L明显低于MPNP组(6±2)mmol/L(P<0.01)。MPNP组肺部发生空洞坏死的时间为(23.4±10.0)天,BNP组为(10.4±5.7)天(P<0.01)。MPNP组8例可见肺动脉栓塞,支气管镜下7例可见塑型形成,21例遗留有管腔狭窄、闭塞后遗症。BNP组12例出现脓气胸。结论 BNP组在病程前3天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明显升高;容易发生呼吸困难及脓气胸。MPNP组中性粒细胞比例在病程4天以后明显升高,血D-二聚体水平较高,肺部空洞坏死发生晚,容易发生肺动脉栓塞,支气管镜下可见塑型,管腔狭窄、闭塞后遗症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 细菌 儿童
下载PDF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合并坏死性肺炎患儿1例护理
2
作者 刘姣姣 程婷 +1 位作者 杜轶 高樱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8期3141-3143,3147,共4页
该文总结1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合并坏死性肺炎患儿的护理经验。主要内容包括:儿童支气管镜护理、药物护理、气道管理、发热护理、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儿童医疗辅导下的心理护理、中医护理、出院管理。该患儿为学龄期儿童,病情重、住院时... 该文总结1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合并坏死性肺炎患儿的护理经验。主要内容包括:儿童支气管镜护理、药物护理、气道管理、发热护理、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儿童医疗辅导下的心理护理、中医护理、出院管理。该患儿为学龄期儿童,病情重、住院时间长、花销费用高、家属焦虑、依从性差,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能会累及各种脏器进一步损害,甚至导致死亡。经过医、护、患三方共同努力、积极治疗、精心护理38 d后,患儿好转出院,后期随访1个月左右,患儿肺部功能情况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坏死性肺炎 儿科 护理
下载PDF
Necrotizing pneumonia caused by 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 pneumonia in children 被引量:67
3
作者 Xia Wang Li-Jia Zhong +3 位作者 Zhi-Min Chen Yun-Lian Zhou Bei Ye Yuan-Yuan Zhang 《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44-349,共6页
Background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necrotizing pneumonia (NP) caused by refractory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RMPP).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patients with N... Background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necrotizing pneumonia (NP) caused by refractory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RMPP).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patients with NP caused by RMPP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8 to December 2015, an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laboratory data, imaging performances, hospital courses and outcom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wenty-five patients with NP caused by RMPP were collected, with a median age of 5.1 (4.0–7.9) years. The mean duration of fever and hospital stay was 21.0 ± 8.9 and 19.9 ± 9.9 days, respectively. The levels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C-reactive protein, interleukin (IL)-6, IL-10 and interferon-gamma were elevated. Meanwhile, the pleural fluid cell count, LDH and protein were also increased. 80.0% of the patients had pleural effusion;and a high incidence of lobar atelectasis and pulmonary consolidation was found the patients. The mean duration from the onset of symptoms to the discovery of necrotic lesions was 21.0 ± 6.9 days. 80.0% of the patients were administrated corticosteroids, and bronchoalveolar lavage was extracted separately from all patients. Of the 20 patients who presented with pleural effusion, 11 underwent thoracocentesis alone and 2 underwent chest drainage. All patients received prolonged courses of antibiotics (32.2 ± 8.7 days). All patients were dischaged home and recovered without surgical intervention;and chest lesions were resolved or only minimal residual fibrotic changes were residual within 3.0 (2.0–6.0) months. Conclusions Necrotizing pneumonia caused by RMPP is severe, however, self-limiting and reversible. Good outcomes can be achieved with appropriate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ren mycoplasma pneumoniae necrotizing pneumonia REFRACTORY
原文传递
2023年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所致坏死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黎耀文 林洁琼 +2 位作者 范绮梦 熊海芮 曾洪武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 分析总结2023年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所致坏死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特征,并探讨发生坏死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3年9月至1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的资料... 目的 分析总结2023年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所致坏死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特征,并探讨发生坏死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3年9月至1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的资料,依据肺实质是否合并坏死,分坏死性肺炎组(28例)和非坏死性肺炎组(22例)。比较两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及联合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50例患儿中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6.56±3.13)岁。6例(12.00%)伴基础疾病。两肺多叶多段受累,部分楔形实变、支气管壁增厚,29例(58.00%)伴少量胸腔积液,肺门淋巴结肿大44例(88.00%),肺实质坏死28例(56.00%),典型坏死性肺空洞3例。所有患儿最终均好转出院。坏死性肺炎组和非坏死性肺炎组患儿性别、年龄、低氧血症、高热、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坏死性肺炎组患儿住院时间,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lactatede hydrogenase,LDH)、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及胸腔积液比例均高于非坏死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DH升高(OR=1.007,95%CI 1.001~1.013)和胸腔积液(OR=35.060,95%CI 4.523~271.777)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生坏死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LDH和胸腔积液联合预测坏死性肺炎的敏感度为0.778,特异度为0.773,曲线下面积为0.852(95%CI0.746~0.958)。结论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如出现胸腔积液、LDH明显升高,应注意合并坏死性肺炎的可能,尽早识别并进行有效的临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坏死性肺炎 计算机断层扫描 胸腔积液 乳酸脱氢酶 儿童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坏死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帅金凤 黄坤玲 +5 位作者 刘建华 杨会荣 牛波 路素坤 曹丽洁 及立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致儿童坏死性肺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住院确诊为MP感染致坏死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26例患儿,男10例、女16例,平均年龄(5.76±2.60)岁。所有患儿均表现...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致儿童坏死性肺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住院确诊为MP感染致坏死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26例患儿,男10例、女16例,平均年龄(5.76±2.60)岁。所有患儿均表现为发热、咳嗽,高热(≥39.0℃)23例(88.5%),总热程为(16.88±7.42)d;肺部听诊均为呼吸音减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9.0~36.8)×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峰值平均(69. 2±13. 2)%,C反应蛋白(CRP)(1~202.5)mg/L;乳酸脱氢酶(LDH)平均(448±247)U/L。病初胸部影像学均表现为整叶以上均一的实变高密度影,20例(76.9%)合并胸腔积液;后期复查肺CT示均在肺实变基础上出现薄壁空洞或多发含气囊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3例(88.5%)表现为黏液栓堵塞管腔。所有患儿均使用甲基泼尼松龙,21例2 mg/(kg·d)有效,5例调整为4 mg/(kg·d)后发热好转,平均激素应用时间为(13.08±8.38)d。中位住院天数为[16.5(7~32)]d。2例失访,24例随访半年,复查肺CT,16例肺部几乎完全恢复,5例遗留胸膜肥厚,1例支气管扩张,2例闭塞性支气管炎。结论 MP感染致儿童坏死性肺炎常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音减低、肺部实变、黏液栓堵塞管腔;经积极抗感染、激素综合治疗,预后相对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坏死性肺炎 临床特征 儿童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预测指标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秀芳 李伟霞 +1 位作者 张艳丽 宋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临床特征及实验室结果,寻找MPNP早期诊断指标。方法回顾分析40例MPNP及60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寻找预测MPNP发生的指标。结果MPNP组患儿...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临床特征及实验室结果,寻找MPNP早期诊断指标。方法回顾分析40例MPNP及60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寻找预测MPNP发生的指标。结果MPNP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发热时间,合并肝损伤、胸腔积液的比例,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均明显高于R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BC(OR=1.35,95%CI:1.09~1.68)、发热时间(OR=1.22,95%CI:1.03~1.44)是MPNP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绘制WBC、发热时间预测MPNP的ROC曲线,发现WBC>12.6×10^9/L、发热时间>13.5天对于预测MPNP发生有较高价值(AUC=0.80、0.83,P均<0.001)。结论当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出现发热时间>13.5天,WBC>12.6×10^9/L时,需警惕MPN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坏死性肺炎 预测指标 儿童
下载PDF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MRI特征及弥散加权成像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蓓 于彤 +3 位作者 吕艳秋 徐保平 赵顺英 彭芸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及其并发症磁共振成像特征及弥散加权成像诊断价值。方法:42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男19例,女23例;平均年龄6.01±2.58岁)48h内行CT增强扫描和MRI平扫,由两名影像科医生以增强CT作标准,总结肺实变及坏死...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及其并发症磁共振成像特征及弥散加权成像诊断价值。方法:42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男19例,女23例;平均年龄6.01±2.58岁)48h内行CT增强扫描和MRI平扫,由两名影像科医生以增强CT作标准,总结肺实变及坏死MRI特征,测量肺实变和坏死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止值。结果:T 2加权图像肺实变表现为略高信号,坏死病灶分别表现为等信号(8/32),稍高信号(16/39)及高信号(15/32)。ROC曲线显示ADC值用于肺实变与坏死鉴别最佳截断点为1.31×10^-3mm^2/s,敏感度93.8%,特异度90%。结论:ADC值对肺实变和坏死定量诊断具有良好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优化单纯利用MRI图像特征对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肺炎支原体 肺炎 坏死性 儿童
下载PDF
对比儿童细菌性与支原体肺炎坏死性肺炎的CT表现差异 被引量:7
8
作者 郑英兰 陈欣 +3 位作者 王浩入 张黎 丁浩 何玲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1-615,共5页
目的:对比儿童细菌性肺炎坏死性肺炎(BPNP)与支原体肺炎坏死性肺炎(MPNP)的CT影像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0月于我院诊断为BPNP与MPNP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BPNP组63例,MPNP组3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 目的:对比儿童细菌性肺炎坏死性肺炎(BPNP)与支原体肺炎坏死性肺炎(MPNP)的CT影像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0月于我院诊断为BPNP与MPNP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BPNP组63例,MPNP组3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结果:BPNP组患儿的平均年龄小于MP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肺坏死表现及分布、实变区域、肺不张、支气管壁改变、肺间质改变、胸腔积液、液气胸及胸膜增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肺门淋巴结肿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NP组多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胸膜纤维剥脱术及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而MPNP组多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两组间胸腔穿刺及肺叶切除术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BPNP患儿的平均年龄小于MPNP,两者的临床治疗方式及CT影像表现有各自特点。BPNP多为单侧多叶实变伴坏死,坏死囊腔较大、多融合,常伴中大量胸腔积液或并发气胸,后遗改变多为条索影、胸膜增厚;MPNP则以单侧单叶实变伴坏死为主,坏死表现多以低密度影或小囊腔为主,常伴支气管壁改变及小气道病变,后遗改变多为条索影、支气管扩张或小气道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坏死性肺炎 细菌 支原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两种不同厂家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松林 靳秀红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6-19,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阿奇霉素注射液(商品名分别为希舒美和其仙)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的疗效,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就诊于郑州儿童医院呼吸科的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患儿36例,根据治... 目的:比较两种阿奇霉素注射液(商品名分别为希舒美和其仙)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的疗效,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就诊于郑州儿童医院呼吸科的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患儿36例,根据治疗药物生产厂家的不同分为希舒美组和其仙组各18例。希舒美组应用进口阿奇霉素注射液(希舒美)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其仙组应用国产阿奇霉素注射液(其仙)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两组阿奇霉素用法用量和疗程相同,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需外科手术干预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发热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影像学好转时间等指标。结果:希舒美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其仙组的61.11%;希舒美组需外科手术干预率为5.56%,低于其仙组的22.22%;希舒美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低于其仙组的27.78%(P均<0.05)。两组咳嗽缓解时间、影像学好转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希舒美组的发热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其仙组(P<0.05)。结论:选用希舒美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可提高临床疗效,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手术干预可能及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 阿奇霉素 肺泡灌洗术 儿童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17A及MUC5AC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余燕娟 李敏 靳秀红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及非坏死性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中IL-17A及MUC5AC的表达水平、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坏死性肺炎30例及非坏死性肺炎30例前后两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时的肺泡灌洗液,以同期30例...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及非坏死性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中IL-17A及MUC5AC的表达水平、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坏死性肺炎30例及非坏死性肺炎30例前后两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时的肺泡灌洗液,以同期30例支气管异物患儿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BALF中IL-17A、MUC5AC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及第一次灌洗时MUC5AC与IL-17A之间的关系。结果第一次灌洗时病例组患儿BALF中IL-17A、MUC5A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坏死性肺炎患儿BALF中IL-17A、MUC5AC水平高于非坏死性肺炎患儿组(P<0.05);第二次灌洗时,病例组患儿BALF中IL-17A、MUC5AC水平较首次灌洗时显著降低,且坏死性肺炎患儿组较非坏死性肺炎组、对照组BALF中IL-17A、MUC5AC水平仍明显升高,但非坏死性肺炎患儿组BALF中IL-17A、MUC5AC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支气管镜结果发现,坏死性肺炎组的患儿更容易出现气道黏液栓塞及塑形性支气管炎。结论IL-17A可能通过调控MUC5AC的表达从而参与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的发生和发展,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坏死性肺炎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坏死性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白细胞介素-17A 黏蛋白5AC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宾松涛 胡晓琴 +2 位作者 王继 谭力 李明 《疑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自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收治住院的30例MPNP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支气管镜下表...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自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收治住院的30例MPNP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支气管镜下表现、治疗过程及预后情况。结果30例MPNP患儿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4.5~12.3(7.4±2.3)岁;发热天数8~20(12.7±3.3)d,有气促体征且需要氧疗者8例,呼吸衰竭需要机械辅助通气2例。MPNP患儿外周血WBC为7.2~21.7(11.43±3.51)×109/L,中性粒细胞(N)为22.7%~78.3%(49.69±16.50%),降钙素原(PCT)为0.26~2.17(0.39±0.33)mg/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10~156(81.07±35.89)mg/L。影像学检查:病初均为大叶实变影,1~3周实变区出现含气囊腔、薄壁空洞,其中24例出现胸腔积液。支气管镜检查示支气管黏膜及支气管壁有黏膜充血水肿伴滤泡样增生26例,合并支气管黏膜糜烂出血样改变8例;合并支气管黏膜大片坏死物覆盖10例;合并支气管壁结构破坏4例。支气管镜检查管腔内大量黏稠分泌物26例,合并黏液栓生成12例,合并血性分泌物4例,合并坏死赘生物生成6例。30例MPNP患儿经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支气管镜介入等治疗预后均良好,住院天数为15~27(19.20±3.28)d,影像学大部分病灶吸收时间为60~270(140.00±78.29)d。结论MPNP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影像学吸收时间均较长,支气管镜下表现严重且多样化,多数伴有胸腔积液,急性发热期CRP显著升高,预后大多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坏死性肺炎 临床特征 儿童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的坏死性肺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永军 李万怡 +4 位作者 王文媛 王舒颖 赵启君 易彬 刘东海 《中国医药导刊》 2022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相关的坏死性肺炎(NP)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17——2020年收治的30例儿童MP感染相关的NP患儿及同时期30例普通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相关的坏死性肺炎(NP)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17——2020年收治的30例儿童MP感染相关的NP患儿及同时期30例普通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NP患儿相较于普通肺炎患儿,发热、气促/呼吸困难、肺外并发症及呼吸音减低等临床表现比率、发热时长、氧疗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P患儿血清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ESR)、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明显升高,且CRP以大于100 mg·L^(-1)的患儿较多。76.6%NP患儿合并胸腔积液,胸腔积液中白细胞数、LDH及白蛋白也明显升高。所有NP患儿胸部影像学检查及支气管检查均较重,从症状开始到发现坏死出现的平均时间为(25.7±6.9)d。所有NP患儿均给予抗生素治疗,60%NP患儿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93.3%NP患儿行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20例NP患儿行胸膜腔穿刺术,3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所有NP患儿病灶吸收,预后良好。结论:儿童MP感染相关的NP病程长、病情重,但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儿童 坏死性肺炎
下载PDF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宾松涛 李明 +3 位作者 谭力 吴澄清 王继 胡晓琴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24-129,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坏死性肺炎(NP)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昆明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自2017年04月至2020年04月收治住院的46例N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原学分为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组和细菌性坏死性肺炎(BNP)组,对... 目的分析儿童坏死性肺炎(NP)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昆明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自2017年04月至2020年04月收治住院的46例N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原学分为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组和细菌性坏死性肺炎(BNP)组,对比两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支气管镜下表现、治疗过程及预后情况。结果 46例NP病例中MPNP有30例,BMP有16例。MPNP组患儿年龄明显大于BNP组患儿。总发热天数MPNP组和BN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有呼吸急促且需要氧疗的比例,BNP组明显大于MPNP组;有呼吸衰竭需要机械辅助通气的比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0);实验室检查发现,BNP与MPNP患儿相比白细胞计数、前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均高(P=0.031)。影像学检查发现,MPNP组坏死病灶出现明显晚于BNP组。两组合并胸腔积液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5)。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发现,MPNP患儿气管支气管黏膜、支气管管腔、分泌物性状呈多样性炎性改变。BNP气管支气管黏膜、支气管管腔、分泌物主要呈化脓性改变。两组病例经有效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两组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2)。两组影像学大部分病灶吸收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4)。结论 NP发热时间长,住院时间长,影像学吸收时间长,支气管镜下表现严重且多样化。超过10d以上的发热咳嗽,伴有胸腔积液、CRP大于80 mg/L和米汤样肺泡灌洗液可能是NP发生的危险因素。NP经积极、有效治疗,预后大多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 坏死性肺炎 细菌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志龙 韩志英 王薇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5期500-505,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51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复查胸部CT结果将其分为MPNP组(50例)和非MPNP组(101例)。采...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51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复查胸部CT结果将其分为MPNP组(50例)和非MPNP组(10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PN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MPNP组入院前病程、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长于非MP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NP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MPNP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低于非MPN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NP组出现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米汤样浑浊,以及使用其他抗生素、低分子量肝素钙的人数比例大于非MP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水平的WBC、D-二聚体,以及出现BALF米汤样浑浊是儿童MPN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较高水平的PA是抑制儿童MPNP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WBC、D-二聚体、PA均具有诊断儿童MPNP的应用价值(P<0.05),联合三个指标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AUC(95%CI)=0.932(0.886~0.97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20、0.851。结论WBC、D-二聚体、PA和BALF米汤样浑浊是MPNP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医师应密切关注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怀疑并发坏死性肺炎的患儿,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病情,及早进行干预,改善患儿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 儿童 危险因素
下载PDF
PCT/ALB联合CRP/ALB预测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致坏死性肺炎的 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守业 林道炯 王亚洲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8-403,共6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清蛋白(PCT/ALB)联合C反应蛋白/清蛋白(CRP/ALB)预测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致坏死性肺炎(N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某院儿科收治的肺炎链球菌坏死性肺炎(SPNP)患儿及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清蛋白(PCT/ALB)联合C反应蛋白/清蛋白(CRP/ALB)预测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致坏死性肺炎(N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某院儿科收治的肺炎链球菌坏死性肺炎(SPNP)患儿及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SPNP与MPNP患儿的基线资料、外周血实验室指标;检测患儿尿肌酐(UCr)、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结果共纳入272例SPNP患儿及280例MPNP患儿。SPNP患儿的平均年龄较MPNP患儿小;SPNP患儿的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及低氧血症发生率高于MPNP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NP患儿血清CRP、PCT水平及PCT/ALB与CRP/ALB比值均高于MPNP患儿;ALB水平低于MPNP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SPNP组患儿UCr、AST、ALT水平高于MPN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T、CRP、PCT/ALB、CRP/ALB为SPN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ALB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PCT/ALB和CRP/ALB预测SPN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8、0.921,两者联合预测SPNP的AUC为0.961。结论当PCT/ALB>0.15和CRP/ALB>3.84时,应当警惕儿童发生SP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 肺炎支原体 预测指标 儿童
下载PDF
细菌性坏死性肺炎与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患儿炎性因子、B型利钠肽水平预后差异 被引量:5
16
作者 台献忠 吴云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580-583,共4页
目的探究儿童细菌性坏死性肺炎(BNP)与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PCT)以及B型利钠肽的水平与预后的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63例坏死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BNP患... 目的探究儿童细菌性坏死性肺炎(BNP)与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PCT)以及B型利钠肽的水平与预后的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63例坏死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BNP患儿33例为BNP组,MPNP患儿30例为MPNP组。检测两组WBC、CRP、PCT、B型利钠肽水平,分析两组预后情况。结果与MPNP组比,BNP组WBC、CRP、PCT、B型利钠肽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组胸腔积液中,WBC计数、乳酸脱氢酶明显高于MPNP组,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MPNP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NP组患者预后良好(80.00%)显著优于BNP组(75.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PNP组比,BNP组预后不良患儿WBC、CRP、PCT、B型利钠肽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患儿WBC、CRP、PCT、B型利钠肽明显高于MPNP患儿;MPNP患儿预后情况优于BNP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肺炎 细菌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 C反应蛋白 降钙素 B型利钠肽
下载PDF
细菌性坏死性肺炎患儿与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令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7期103-106,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细菌性坏死性肺炎(BNP)患儿与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患儿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将80例小儿坏死性肺炎(NP)依据病原菌情况分为BNP组29例和MPNP组51例,比较两组体征、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预后转归情况。结果BNP患儿... 目的研究分析细菌性坏死性肺炎(BNP)患儿与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患儿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将80例小儿坏死性肺炎(NP)依据病原菌情况分为BNP组29例和MPNP组51例,比较两组体征、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预后转归情况。结果BNP患儿气促发生率比MPNP患儿高(P<0.05);BNP组患儿的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高于MPNP组,中性粒细胞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低于MPNP组(P<0.05),出院后随访预后及转归良好。结论BNP患儿临床多表现气促,机体炎症反应程度高于MPNP,表现为WBC、CRP、IL-6高水平,预后不及MPNP。MPNP患儿多表现为持续性阵发剧咳,中性粒细胞和TNF-α水平高于B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坏死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 小儿肺炎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133例儿童社区获得性坏死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谱
18
作者 李婉莹 贾婉玉 +2 位作者 付书琴 宋春兰 成怡冰 《中国热带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3-1128,共6页
目的探讨2023年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童社区获得性坏死性肺炎(necrotizing pneumonia,NP)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谱分布,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河南省儿童医院住院NP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非NP组患儿进行对比,总结其临床症... 目的探讨2023年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童社区获得性坏死性肺炎(necrotizing pneumonia,NP)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谱分布,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河南省儿童医院住院NP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非NP组患儿进行对比,总结其临床症状、病原学特点、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改变、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133例NP患儿,男64例,女69例,中位年龄7岁;61例非NP组患儿,男38例,女23例,中位年龄6岁。NP组患儿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精神反应差、拒食/脱水征、肺外并发症比例均较非NP组升高(P<0.05)。NP患儿住院天数18 d,发热持续时间12 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1.44×10^(9)/L,C反应蛋白37.44 mg/L,降钙素原0.207 ng/mL,红细胞沉降率40 mm/h,D二聚体1.99μg/mL,乳酸脱氢酶455 U/L,血清铁蛋白233.8μg/L,以上指标较非NP组均升高(P<0.05)。NP组患儿胸部增强CT检查坏死病灶出现在病程第(17.47±6.56)天,部分合并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支气管狭窄或扩张、肺不张、肺栓塞等,伴随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受损;支气管镜下黏膜充血水肿,部分可见黏膜糜烂坏死、痰栓阻塞、米汤样分泌物等改变。NP组患儿129例(97.0%)检出病原体,阳性病原体前5位依次为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腺病毒、鼻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单一病原感染76例(57.1%),混合感染53例(39.8%),混合感染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精神反应差、拒食/脱水征、肺外并发症及应用丙种球蛋白比例高于非混合感染组(P<0.05)。经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后预后良好,个别遗留呼吸系统后遗症。结论NP患儿病程长,感染指标高,易出现肺内外并发症、肺功能损害,胸部增强CT扫描及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及早识别NP。2023年NP感染病原以耐药肺炎支原体为主,部分患儿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肺炎 儿童 肺炎支原体 肺炎链球菌 混合感染
原文传递
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儿童坏死性肺炎30例胸部CT表现及转归 被引量:69
19
作者 李素荣 牟京辉 +3 位作者 常丽 闫清淳 袁新宇 陈慧中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总结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儿童坏死性肺炎(necrotizing pneumonia,NP)的胸部CT征象、转归,并对NP病例常见炎性指标变化特点进行初步探讨,对临床医师认识本病CT特点及时进行CT检查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儿... 目的总结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儿童坏死性肺炎(necrotizing pneumonia,NP)的胸部CT征象、转归,并对NP病例常见炎性指标变化特点进行初步探讨,对临床医师认识本病CT特点及时进行CT检查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儿童NP的胸部CT征象,分析NP大叶肺实变及相关征象随病程进展出现的动态变化;比较NP组与24例非NP对照组的炎性指标差异。结果(1)NP组(30例)胸部CT征象:单侧大叶性实变(28例),其中20例累及1个肺叶,10例累及多个肺叶;肺空腔(27例);增强CT扫描可见肺实变内均存在强化减低区(22例)。(2)治疗过程中NP组CT征象动态变化:病程2个月复查23例,肺实变吸收2例(9%),肺内出现空腔18例(78%),胸膜增厚16例(70%),肺不张2例(9%),胸膜瘘1例(4%);病程3个月时复查11例,肺实变吸收7例(64%),胸膜增厚10例(91%),肺内出现空腔7例(64%),肺不张5例(45%),肺叶囊性变2例(18%),胸膜瘘1例;病程3.5年时复查10例,未见肺实变,出现肺不张4例,肺叶残留囊性变4例,遗留条索状影1例。(3)NP组与对照组常见炎性指标比较,两组间在发热持续时间(d)[25.0(12~80)与11.5(7—36)]、外周血WBC峰值(×10^9/L)[18.1(9.8—27.4)与11.1(3.1—20.5)]、中性粒细胞比率[0.814(0.397—0.928)与0.663(0.522~0.887)]、WBC异常持续时间(d)[19.5(0~67)与5.0(0—17)]、CRP峰值(mg/L)[92.1(25.6~235.0)与35.1(17.0~212.0)]、CRP异常持续时间(d)[25.0(9—53)与7.0(4.0~1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儿童NP胸部CT征象包括:肺叶实变以及肺实变内出现强化减低区和(或)空腔,病变吸收缓慢,转归后CT表现可大致正常或遗留条索影、肺不张或囊变。当怀疑出现坏死性改变时,密切观察某些炎性指标(如外周血WBC峰值、中性粒细胞比率、CRP峰值,发热、外周血WBC及CRP异常持续时间),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时决定进行胸部CT检查,明确病变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细菌性坏死性肺炎与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临床特征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49
20
作者 张园园 戴菱蔓 +3 位作者 周云连 杨德华 唐兰芳 陈志敏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25-630,共6页
目的比较分析儿童细菌性坏死性肺炎(BNP)与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住院的52例NP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病原菌分为BNP和MPNP,分析比较了两组... 目的比较分析儿童细菌性坏死性肺炎(BNP)与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MPNP)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住院的52例NP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病原菌分为BNP和MPNP,分析比较了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诊治过程及转归情况。结果52例NP患儿,男19例、女33例,年龄4.4(0.1~13.8)岁。其中BNP19例,男9例女10例;MPNP33例,男10例、女23例,MPNP患儿年龄明显大于BNP患儿年龄[5.2(2.3~13.2)岁比1.8(0.1~13.8)岁,Z=-0.128,P<0.01]。BNP患儿与MPNP患儿相比气促和胸腔积液分隔[15例比4例,χ^2=23.222,P<0.01;14例比1例,χ^2=29.326,P<0.01]、需要吸氧[18例比12例,χ^2=16.833,P<0.01]和胸腔闭式引流[9例比4例,χ^2=5.829,P=0.022]的例数明显多,而BNP患儿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的例数明显少[5例比32例,χ^2=29.326,P<0.01]。实验室检查发现,BNP与MPNP患儿相比白细胞计数[23.2(5.2~67.1)×10^9/L比9.7(6.3~18.7)×10^9/L,Z=-4.855,P<0.01]、前降钙素(PCT)[3.69(0.23~90.15)mg/L比0.28(0.02~1.44)mg/L,Z=-3.207,P=0.001]、C反应蛋白(CRP)[160(94~220)mg/L比90(5~134)mg/L,Z=-4.337,P<0.01]、白细胞介素10(IL-10)[11.7(4.2~401.5)ng/L比4.8(2.0~23.4)ng/L,Z=-2.278,P=0.023]、胸腔积液细胞计数[5 200(120~50 000)×10^6/L比790(68~6 920)×10^6/L,Z=-3.125,P=0.002]和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LDH)[3 990(589~29 382)U/L比2 211(673~3 993)U/L,Z=-2.488,P=0.013]均高,而胸腔积液中的葡萄糖[0.43(0.03~18.00)mmol/L比5.95(4.27~7.87)mmol/L,Z=-2.795,P=0.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2.3(1.0~2.8)ng/L比2.6(1.3~109.2)ng/L,Z=-2.113,P=0.035]和γ干扰素[4.8(2.6~7.7)ng/L比11.9(2.9~154.6)ng/L,Z=-2.455,P=0.014]均低。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MPNP患儿坏死病灶出现明显晚于BNP患儿[病程第(20.6±6.4)d比(14.6±6.2)d,t=3.029,P=0.004]。经治疗所有患儿均好转出院,但MPNP组WBC和PCT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BNP组[12(0~24)d比0(0~23)d,Z=-4.484,P<0.01;10(5~15)d比0(0~23)d,Z=-3.244,P=0.001]。有34例患儿进行了长期随访,坏死病灶经3.0(1.0~8.0)个月吸收,BNP和MPNP两组患儿坏死病灶吸收时间[3.0(1.0~8.0)个月比3.0(1.0~8.0)个月,Z=-0.128,P=0.001]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计算得出年龄、WBC、CRP、PCT、胸腔积液细胞学计数和胸腔积液葡萄糖6个独立相关因素可作为BNP或MPNP的有价值预测指标,界值分别为年龄2.4岁、WBC 17.2×10^9/L, CRP 157 mg/L, PCT 1.505 mg/L,胸腔积液细胞学计数2 630×106/L和胸腔积液葡萄糖3.73 mmol/L。结论NP临床过程严重、漫长,但经合理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大多预后良好。当NP患儿年龄≤2.4岁,WBC≥17.2×109/L,CRP≥157 mg/L,PCT≥1.505 mg/L,胸腔积液细胞学计数≥2 630×10^6/L,胸腔积液葡萄糖≤3.73 mmol/L,考虑可能是BNP可作为区别BNP和MPNP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链球菌 肺炎 葡萄球菌 金黄色 肺炎 支原体 坏死性肺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