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定量分析评价体外反搏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永学 何煜华 +2 位作者 安锐 高再荣 胡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93-95,共3页
研究99mTc-seastmibi心肌显像在评价体外反搏治疗后疗效中价值。方法:本文对18例接受了体外反搏治疗的冠心病心肌缺血,在治疗前后进行了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并对其结果作了定性与定量评价。结果:经一疗程的体外反搏治疗后,1... 研究99mTc-seastmibi心肌显像在评价体外反搏治疗后疗效中价值。方法:本文对18例接受了体外反搏治疗的冠心病心肌缺血,在治疗前后进行了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并对其结果作了定性与定量评价。结果:经一疗程的体外反搏治疗后,18例中有16例心肌缺血有不程程度的改善,其缺血面积由治疗前35.44%±15.83%缩小到27.63%±1277%(P<0.005),相对灌注指数由0.69±0.12增加到0.72±0.12(P<0.05),有效率为88.9%;2例患有严重冠脉病变的患者,治疗中病情恶化,缺血面积有扩大。结论:应用99mTc-MIBI心肌显像定量分板是评价体外反搏治疗效果、观察心肌血流改善程度准确、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显像 体外反搏 心肌缺血 疗效评价 治疗
下载PDF
硝酸甘油致心肌缺血效应的心电图评估
2
作者 郭庆民 张志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6期5-7,共3页
目的用心电图评估舌下含化硝酸甘油致心肌缺血效应。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设计,将入选的292例门诊患者进行两次分组分析。首先按诊断分为缺血性心脏病组、非缺血性心脏病组和非心脏病组。然后三组患者分别进行硝酸甘油试验,按硝... 目的用心电图评估舌下含化硝酸甘油致心肌缺血效应。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设计,将入选的292例门诊患者进行两次分组分析。首先按诊断分为缺血性心脏病组、非缺血性心脏病组和非心脏病组。然后三组患者分别进行硝酸甘油试验,按硝酸甘油试验后血压、心率变化,将所有患者又划分为血压未降低、心跳未加快组和血压降低、心跳加快组。对以上分组后硝酸甘油的心肌效应进行Ridit分析。结果在缺血性心脏病、非缺血性心脏病和非心脏病三组患者中,硝酸甘油均有致心肌缺血效应,且均超过抗心肌缺血效应,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X^2=7.824、P〈0.05)。硝酸甘油试验后,血压、心率变化分组结果显示,两组致心肌缺血效应无明显差异(X^2=0.002,P〉0.05)。结论硝酸甘油对缺血性心脏病、非缺血性心脏病和非心脏病均有致心肌缺血效应,以后者在缺血性心脏病中较甚,这种效应是可逆的。血压下降、心率加快不是硝酸甘油致心肌缺血效应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 心肌缺血 效应 心电图 评估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对评估心肌缺血的价值研究
3
作者 李爱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3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评估心肌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心肌缺血患者98例进行调查,按照随机信封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9例。参照组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测;试验组心肌缺血患者采用...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评估心肌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心肌缺血患者98例进行调查,按照随机信封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9例。参照组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测;试验组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心肌缺血患者检测后的心肌缺血检出率。结果:试验组心肌缺血患者检测后的心肌缺血检出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动态心电图评估患者心肌缺血的检测准确率高,能够全面监测患者的心脏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评估效果 心肌缺血检出率
下载PDF
电针对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相关经穴皮肤温度变化影响的后效应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平 赵国桢 +8 位作者 刘亚利 嵇波 戴健 路雅雯 严明娜 王丹 白红新 孙晓敏 许咏思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4-349,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心肌缺血大鼠后不同时间相关经脉穴位"内关""郄门""天泉"穴皮肤温度的变化情况,探寻针刺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后其相关经脉穴位反映的后效应。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心肌缺血大鼠后不同时间相关经脉穴位"内关""郄门""天泉"穴皮肤温度的变化情况,探寻针刺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后其相关经脉穴位反映的后效应。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损伤组(简称模型组)、经穴低频电针组(简称经穴A组)和经穴高频电针组(简称经穴B组)。经穴A组、经穴B组均在成功制备模型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于第3天电针治疗后,检测各组大鼠心电图,记录经穴即刻、30 min、60 min红外热像图并进行数据测量和分析。结果心肌缺血损伤时,相关经脉穴位皮肤温度均升高;电针治疗后,各穴区温度不同程度下降,近端"天泉""郄穴"最接近正常态相同穴区温度。电针治疗结束即刻,经穴A组双侧"内关"、双侧"郄门"、左侧"天泉"体表温度较经穴B组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电针治疗结束30 min时,经穴B组双侧"内关""郄门"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电针治疗结束60 min时,经穴B组双侧"内关"、右侧"郄门"、右侧"天泉"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结论低频电针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大鼠心包经经脉线上穴区温度会下降,低频电针起效快,持续时间短,高频电针起效慢,后效应持续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红外热成像 皮肤温度 针灸后效应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