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即刻血流分级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程保玲 李彦宏 田艳霞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470-474,共5页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C)、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即刻血流分级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收治的41例PCI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C)、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即刻血流分级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收治的41例PCI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0~Ⅱ级病人(观察组)及41例PCI即刻TIMI血流分级Ⅲ级病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病人的MPV/PC、CD62P指标水平。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预测评估PCI即刻血流分级、预后的效能。结果 观察组MPV/PC 0.05±0.02、CD62P(52.26±14.47)%高于对照组的0.04±0.01、(38.87±12.76)%(P<0.05)。MPV/PC、CD62P仍是PCI即刻血流分级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P<0.05);预测PCI即刻血流分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MPV/PC为0.78,CD62P为0.81,MPV/PC+CD62P为0.86(P<0.05);MACE病人MPV/PC 0.06±0.02、CD62P(60.19±15.02)%高于无MACE者的0.05±0.01、(41.75±11.27)%(P<0.05);预测MACE的AUC:MPV/PC为0.76,CD62P为0.80,MPV/PC+CD62P为0.84(P<0.05)。结论 MPV/PC、CD62P均与PCI即刻TIMI血流分级有关,并能相互影响,两者联合具有较高的血流分级、MACE预测价值,有望成为预测PCI病人即刻血流分级和MACE的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再灌注 无复流现象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 血流分级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老年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洋 刘恒亮 +4 位作者 耿国英 巴宁 荊松宾 郭微 张志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99-802,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诊PCI的老年糖尿病合并AMI患者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49例、替罗非班组(B组)48例;另选择同期急诊PCI给予替罗非班治疗...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诊PCI的老年糖尿病合并AMI患者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49例、替罗非班组(B组)48例;另选择同期急诊PCI给予替罗非班治疗的非老年糖尿病合并AMI患者(C组)129例。对3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PCI术后TIMI 3级血流、心肌灌注3级明显升高(P<0.01),心肌灌注0~1级、2级、平均住院天数、梗死后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P<0.01)。3组单支、双支和3支病变、入院到球囊扩张平均时间、住院期间再梗死、支架内血栓、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30d病死率等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AMI患者的TIMI血流和心肌灌注分级,降低梗死后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并不增加严重出血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糖尿病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心肌再灌注 替罗非班
下载PDF
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26
3
作者 段小春 高海 +1 位作者 李南 张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2-585,共4页
目的评价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老年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将168例NSTEMI合并糖尿病的高危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80例)和常规治疗组(88例)。比较2组患者PCI术后TIMI血... 目的评价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老年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将168例NSTEMI合并糖尿病的高危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80例)和常规治疗组(88例)。比较2组患者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及B型钠尿肽(BNP)水平,观察术后7d及30d的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的变化;术后30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出血发生率。结果 2组TIMI血流分级(计帧法)比较,替罗非班组优于常规治疗组[(34.2±5.9)帧vs(38.9±8.1)帧,P=0.014]。替罗非班组7d及30d的BN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237±192)ng/L vs(282±210)ng/L,P=0.034;(172±85)ng/L vs(218±105)ng/L,P=0.017]。替罗非班组术后7d的LVEF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26)。2组术后30d的LVEF、LVEDD、LVE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P=0.021,P=0.028);替罗非班组24h及30d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2组术后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危N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并未增加出血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糖尿病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 替罗非班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新春 徐立 +6 位作者 王乐丰 葛永贵 王红石 李惟铭 倪祝华 刘宇 崔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方法150例AMI患者行急诊PCI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按年龄≥65岁和<65岁将患者分为老年组(40例)和非老年组(110例),分析两组患者出血并发...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方法150例AMI患者行急诊PCI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按年龄≥65岁和<65岁将患者分为老年组(40例)和非老年组(110例),分析两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达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出血标准将患者分为TIMI出血组(10例)和非TIMI出血组(140例),分析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达到TIMI出血标准的发生率有高于非老年组的趋势(12.5%vs4.5%,P=0.132)。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仅有术后即刻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值是发生TIMI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3,OR=1.458)。两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0vs2.7%,P=0.565)。结论在≥65岁的老年AMI患者中,急诊PCI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 血小板减少 替罗非班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替罗非班可能的副作用 被引量:25
5
作者 徐立 杨新春 +5 位作者 王乐丰 葛永贵 王红石 李惟铭 陈牧雷 崔亮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8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直接PCI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期间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处理及预后。方法2005年4月至2007年1月,35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其中6例发生血小板减少症,...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直接PCI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期间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处理及预后。方法2005年4月至2007年1月,35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其中6例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1.69%。6例患者中,5例为男性,年龄50~72岁。回顾性分析该6例患者的相关临床情况。结果6例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时间为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后的1.5~12.0h,血小板最低值为(11~85)×109/L,其中重度1例,极重度1例。停用替罗非班24~120h后血小板计数值恢复正常。其中4例发生出血并发症,1例达到TIMI轻度出血标准;无输血小板和输红细胞病例,无再梗死及死亡病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过程中可以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应该引起重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联用替罗非班出血情况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徐立 杨新春 +8 位作者 王乐丰 葛永贵 王红石 李惟铭 倪祝华 迟永辉 刘宇 夏昆 崔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时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发生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出血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4月至2006...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时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发生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出血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15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时应用替罗非班,平均年龄57.8±9.6(35~78)岁,男性116例。分析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住院期间出血事件是否达到TIMI出血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TIMI出血组(n=10)和非TIMI出血组(n=140),分析两组的相关临床和介入治疗情况,以及出血事件对近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探讨应用替罗非班发生TIMI出血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TIMI出血组中,达到轻、重度出血标准的患者分别占总病例的4.7%和2.0%。住院期间随访发现,发生TIMI轻重度出血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再梗联合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TIMI出血组(分别为40%和3.6%,P<0.01),住院时间延长(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TIMI出血事件的患者中,女性比率,补救性应用替罗非班比率和术后即刻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较高(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术后即刻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是急诊PCI治疗应用替罗非班发生TIMI出血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P=0.013,OR=1.458)。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存在一定的出血发生率,发生TIMI轻重度出血的患者近期预后不良。较高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是应用替罗非班发生TIMI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血小板膜糖蛋白 出血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和稳定型心绞痛血小板GPⅡb、GPⅢa动态变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田凤石 蒋云华 +5 位作者 陈晨 曹槛梅 贾文军 王金良 赵明 王培元 《天津医药》 CAS 1999年第11期646-648,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稳定型心绞痛(SAP)血液中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和GPⅢa的动态变化,探讨急性心肌缺血前、后血小板的活性。方法:61例住院的心病患者,其中AMI32例,SAP29例,采用竞争性酶...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稳定型心绞痛(SAP)血液中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和GPⅢa的动态变化,探讨急性心肌缺血前、后血小板的活性。方法:61例住院的心病患者,其中AMI32例,SAP29例,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方法比较AMI及SAP患者发病后24h,第2天、第3天、1财2周时血中血汀反GPⅡb和GPⅢa的含量动态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绞痛 血小板 膜糖蛋白类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前早期应用国产替罗非班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战文 陶贵周 +3 位作者 陈晖 高航 徐兆龙 吴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1期920-924,共5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前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急救中心收入本科并确诊急性STEMI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急诊PCI术,治疗组于入院时即应用替罗非班,... 目的 探讨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前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急救中心收入本科并确诊急性STEMI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急诊PCI术,治疗组于入院时即应用替罗非班,对照组未用.主要观察:①PCI手术前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②术后相关导联抬高的ST段回落幅度;③术后4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④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及继发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⑤术后3个月的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替罗非班组术前梗死相关动脉TIMI 0~1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0%比90.0%,P<0.05),两组PCI术前TIMI 3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比0,P>0.05),两组PCI术后TIMI 3级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7%比63.3%,P<0.05).替罗非班组术后2h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完全回落幅度(STR≥70%)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超声心动图提示对照组LVEF低于替罗非班组(P<0.05).术后替罗非班组轻度出血事件较对照组略有增多,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期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EMI患者急诊行PCI术前早期应用国产替罗非班能改善术后心肌再灌注,挽救濒死心肌,恢复存活心肌细胞功能,改善心功能;未明显增加出血事件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血小板膜糖蛋白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糖尿病并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PC 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闫华 宋玉新 +4 位作者 李莉 刘晓坤 赵碧琼 田美荣 姜玉茹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0-522,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应用国产替罗非班对糖尿病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104例首发ST段抬高AMI且有糖尿病并接受急诊PCI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51)和常规治疗组(n=5...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应用国产替罗非班对糖尿病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104例首发ST段抬高AMI且有糖尿病并接受急诊PCI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51)和常规治疗组(n=53),替罗非班组病人诊断后即刻给予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10μg·kg^(-1)于3 min内推注完毕,术后替罗非班0.15μg·kg^(-1)·min^(-1)滴注24~36h,其余治疗同常规治疗组。均于术后6mo复查冠状动脉造影,了解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替罗非班组术后6 mo支架再狭窄发生率减少(18%vs 1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降低糖尿病并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再狭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糖尿病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欣 卢成志 +1 位作者 王小飞 张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行直接PCI后无复流现象的效果及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行PCI出现无复流者48例,根据其用...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行直接PCI后无复流现象的效果及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行PCI出现无复流者48例,根据其用药情况分为硝酸甘油组(24例)和替罗非班组(24例)。两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 h检测血小板GPⅠb、GPⅡb/Ⅲa、GPⅢa。结果与用药前比较,两组术后均能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硝酸甘油组患者TIMI血流为(1.61±0.38)级vs(1.85±0.42)级(P<0.05),替罗非班组患者TIMI血流为(1.59±0.40)级vs(2.15±0.65)级(P<0.01)。替罗非班组患者术后24 h血小板GPⅠb、GPⅡh/Ⅲa、GPⅢa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冠状动脉内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较安全。能更有效改善TIMI血流,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小板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 心肌梗塞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术前使用替罗非班及其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血管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樊泽元 简新闻 +1 位作者 季汉华 李莉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行急诊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患者术前使用替罗非班及其时间对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到2012年10月266例ASTEMI行直接PCI的患者被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134例,PCI前开始静...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行急诊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患者术前使用替罗非班及其时间对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到2012年10月266例ASTEMI行直接PCI的患者被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134例,PCI前开始静脉使用替罗非班),常规治疗组(132例,PCI前未使用替罗非班),按急诊使用替罗非班时间(3h)分<3h组和≥3h两亚组,比较各组PCI前后IRA的TIMI血流。结果:PCI术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替罗非班组TIMI3级血流者比例(10.6%比20.9%,P=0.028)明显提高;PCI术后,替罗非班组TIMI3级血流者比例升高更显著(78.8%比92.5%,P=0.001);术前替罗非班组<3h组(63例)较≥3h组(71例)血流明显改善(TIMI2级+3级,63.5%比29.6%,P<0.01)。结论:早期使用替罗非班可改善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PCI术后TIMI血流,且越早使用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的预后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宁 赵季红 +3 位作者 朱勇 蔡伟 姜铁民 李玉明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III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欣维宁)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的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直接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达到3级的119例资料完整的急性S...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III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欣维宁)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的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直接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达到3级的119例资料完整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PCI前后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研究组(n=51)和对照组(n=68)。评估PCI术后TMPG心肌灌注分级及心电图动态变化情况;发病后1周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脏收缩功能;观察住院期间的出血并发症。结果:(1)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2)PCI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MPG)0~1级: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3级: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术后60min心电图迅速回落(STR≥50%)者高于对照组(P<0.05)。(4)PCI术后1周内超声心动图LVEF: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5)研究组轻度出血(出血TIMI分级)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但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联合使用替罗非班治疗可以改善术后心肌灌注及心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介入治疗 血小板膜糖蛋白 替罗非班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和不稳定性心绞痛GMP-140和TXB_2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宜智 吾柏铭 +2 位作者 洪小苏 吴国新 郭衡山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0-31,共2页
为了解急性心肌梗塞(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程度,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0例AMI、30例UA病人和20例健康人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与血浆血栓素B2(TXB2)的浓度。结果... 为了解急性心肌梗塞(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程度,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0例AMI、30例UA病人和20例健康人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与血浆血栓素B2(TXB2)的浓度。结果:①AMI患者起病12小时GMP140和TXB2浓度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第48小时达高峰(P<0001),GMP140在第5天降至正常,TXB2第7天时仍高于对照组(P<005);②UA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GMP140、TXB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绞痛缓解后30分钟降至正常,其GMP140、TXB2的升高幅度和持续时间均小于AMI患者。表明AMI和UA患者体内血小板高度激活,AMI较UA患者冠状动脉内有更强的促凝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绞痛 Α-颗粒膜蛋白 血栓素B2
下载PDF
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增雷 张玉英 曹庆博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80-38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替罗非班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12例行急诊 PCI 治疗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按随机分配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 PCI 时冠脉内注入... 目的:探讨应用替罗非班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12例行急诊 PCI 治疗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按随机分配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 PCI 时冠脉内注入负荷量替罗非班10μg/kg,然后以0.15μg&#183;kg -1&#183;min -1静脉维持泵入24~36 h,对照组不使用替罗非班。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血流 TIMI 分级,校正的 TIMI 计帧数,血清hs-CRP 和 LVEF 等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出血发生率。结果冠脉介入术后冠脉血流 TIMI 3级比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3.8%∶79.2%,P <0.01);TIMI 帧数显示冠脉血流试验组明显快于对照组(23.1±5.9)帧∶(32.4±4.8)帧,P <0.01;术后血清 hs-CRP 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7.2±0.8)∶(9.6±1.1),P <0.01;术后1周的 LVEF 值,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8.7%±8.5%)∶(55%±9.2%),P <0.01。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在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 PCI 治疗使用替罗非班可以明显改善冠脉血流、心肌灌注和心功能,且并未明显增加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改善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心肌梗死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心肌再灌注损伤及血小板活化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红 柳林 +1 位作者 祝金明 周方钧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2000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氧自由基 (OFR)、内皮素(ET)、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 4 0 (GMP 1 4 0 )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血管再通的关系。方法 :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 38例 AMI患者在溶栓前及溶栓...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氧自由基 (OFR)、内皮素(ET)、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 4 0 (GMP 1 4 0 )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血管再通的关系。方法 :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 38例 AMI患者在溶栓前及溶栓后 2、6、1 2和 2 4小时分别取血测定脂质过氧化物 (L P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ET和 GMP 1 4 0 ,依间接指标及溶栓后 90分钟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将患者分为再通组 (2 7例 )和未通组 (1 1例 ) ,比较 2组患者血中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 ,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 :AMI溶栓前 L PO、SOD、ET和 GMP 1 4 0浓度〔分别为 (1 .2 5 0± 0 .32 8) μmol/ L,(2 9.2 6± 1 2 .6 4) μU/ L,(37.5 5± 1 1 .2 5 ) ng/ L 和 (34 .37±9.2 5 ) μg/ 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溶栓治疗后再通组 L PO浓度较溶栓前明显升高 ,SOD则显著降低 ,未通组于溶栓前后无明显变化 ;溶栓后再通组 ET浓度较未通组高峰提前且峰值更高 ;溶栓后再通组 GMP 1 4 0浓度较溶栓前迅速下降 ,未通组则显著上升 ,2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溶栓再通后 OFR的代谢紊乱及 ET的异常释放加重 (或 )介导心肌再灌注损伤 ,GMP 1 4 0与溶栓成功与否密切相关。 OFR、ET的动态监测及溶栓后 GMP1 4 0的迅速下降可望成为临床判断溶栓后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治疗 氧自由基 心肌梗塞 SOD 内皮素
下载PDF
心肌梗死大鼠胃大部切除围手术期血小板表面b/Ⅲa受体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玉峰 王士雯 +3 位作者 沈洪 余颂涛 陈明易 冯斌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大鼠胃大部切除围手术期血小板表面 b/ a受体的动态变化。方法 :成年大鼠2 6只 ,平均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 n=13)及心肌梗死组 ( n=13)。以异丙基肾上腺素行腹腔内注射连续 3日 ,制成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3周后...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大鼠胃大部切除围手术期血小板表面 b/ a受体的动态变化。方法 :成年大鼠2 6只 ,平均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 n=13)及心肌梗死组 ( n=13)。以异丙基肾上腺素行腹腔内注射连续 3日 ,制成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3周后行胃大部切除 ,以 PE标记的 CD6 1荧光抗体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术前及术后 72小时内血小板表面 b/ a受体的变化 ,并与非心肌梗死组大鼠进行比较。结果 :非心肌梗死组血小板表面 b/ a受体密度仅于术后 2 4小时较术前一过性升高 ( P<0 .0 5 ) ;而心肌梗死组术后 6、12、2 4、48及 72小时均较术前明显升高 (术后 2 4小时 P<0 .0 1;其余各时点 P<0 .0 5 )。结论 :心肌梗死大鼠胃大部切除术后血小板表面 b/ a受体密度增高 ,可能是围手术期血栓前状态形成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转手术期 血小板膜糖蛋白 胃大部切除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涟 徐标 +6 位作者 张荣林 宋杰 张静梅 施广飞 黄为 李虎 孙步高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7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发病12h内接受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中,符合术前梗... 目的评价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发病12h内接受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中,符合术前梗死相关血管(IRA)完全闭塞(TIMI0或1级)、术后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的患者共71例,分为替罗非班组(n=36)和对照组(n=35)。比较两组基础临床特征、心肌呈色分级(MBG)及术后90min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sumSTR),并观察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左室射血分数及出血并发症。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和造影特征无明显差异。替罗非班组心肌呈色分级3级获得率明显增高(69·4%比37·1%,P=0·01),术后90minsum STR(60·6%±26·7%比42·2%±35·3%,P=0·03)和ST段完全回落(sumSTR≥70%)的比例(61·1%比28·6%,P=0·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心肌梗死后1周射血分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55·2%±5·2%比51·3%±7·3%,P=0·03)。两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罗非班组轻度出血发生率有高于对照组趋势(16·7%比5·7%,P=0·26),但无严重出血或血小板减少症。结论国产替罗非班能改善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指标,并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急诊PCI联合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替罗非班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直接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涛 王燕 张建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评价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直接PCI中简化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的价值。方法选择行急诊直接PCI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5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57例和对照组48例。替罗非班组接受简化应用替罗非班方案(... 目的评价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直接PCI中简化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的价值。方法选择行急诊直接PCI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5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57例和对照组48例。替罗非班组接受简化应用替罗非班方案(术前、术后使用,术中不使用),对照组不使用。分析2组的基线资料、即刻手术成功率、肌钙蛋白、出血和血小板减少情况,观察住院和随访30 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及30 d LVEF。结果 2组患者均急诊直接PCI成功。替罗非班组冠状动脉造影时,梗死相关动脉前向血流明显优于对照组,24 h肌钙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住院及随访期间,均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2组患者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30 dLVEF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直接PCI简化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症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 肌钙蛋白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小龙 刘同祥 +1 位作者 宋立稳 孙金华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自2012-2013年在我急诊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9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替罗非班组,观察两组病情改善程度(7天内胸痛、胸...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自2012-2013年在我急诊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9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替罗非班组,观察两组病情改善程度(7天内胸痛、胸闷发作次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30天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30天出血事件、血小板减少率。结果替罗非班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5%),出血事件主要发生牙龈出血及皮下出血,未发生颅内出血等大出血事件,在改善心肌损伤标志物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有积极有效治疗作用,且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老年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 Ⅲa受体拮抗剂
下载PDF
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对DM合并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及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阳阳 陈魁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5期49-51,共3页
为探讨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对糖尿病(DM)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及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对149例DM合并急性STEMI患者进行研究,测定并比较经静脉(A组)、冠脉给药途径(B组)和无替罗非班(C组)的... 为探讨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对糖尿病(DM)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及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对149例DM合并急性STEMI患者进行研究,测定并比较经静脉(A组)、冠脉给药途径(B组)和无替罗非班(C组)的患者术前及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浓度、造影结果、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峰值及峰值时间、心电图变化。结果显示A、B两组术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浓度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B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5),而C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A、B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2h sumSTR、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峰值及峰值时间的变化均优于C组(P<0.05),且B组优于A组(P<0.05)。因此,替罗非班可以降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浓度和改善心肌灌注水平,与静脉途径给药相比,经冠脉给药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糖尿病 替罗非班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心肌灌注 给药途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