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esenting to a Tertiary Care Center of Nepal
1
作者 Abhishesh Shakya Ratnamani Gajurel +2 位作者 Chandramani Poudel Anish Baniya Ravi Sahi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23年第11期780-794,共15页
Introduction: In comparison to ant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a low risk even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rognostic impact of right v... Introduction: In comparison to ant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a low risk even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rognostic impact of right ventricular (RV) myocardial involvement in patients with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IWMI). Methods: This is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82 consecutive IWMI patie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Manmohan Cardiothoracic, Vascular and Transplant Center (MCVTC) from May 15 2018 to June 15 2019.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risk factors profile, electrocardiographic, echocardiographic, including RV function and angi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complications and in-hospital death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mean age of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IMWI was 64.8 ± 13.8 years with predominance of male (67%). 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s present in 34.1% of patient with RV dysfunction in 25.6% patients. Mean 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 (TAPSE), RV tricuspid annulus (S') and RV Fractional area change (FAC) in patients with RV dysfunction vs patients without RV dysfunction were 12.2 ± 3.3 mm vs 22.5 ± 3.5 mm (p < 0.001), 7.54 ± 0.91 cm/s vs. 12.79 ± 2.16 cm/s respectively (p Conclusion: In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RV involvement with RV dysfunction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in-hospital mortality along with advanced age, 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higher Killip class, delayed hospital presentatio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 40% and angiographic evidence of triple vessel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right ventricular infarction PROGNOSIS
下载PDF
Clinical Profile and In-Hospital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Infarction
2
作者 Stanley George Mansi Patel Ashok Thakka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4年第8期459-463,共5页
Objectives: 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s assessed by various diagnostic methods accompanies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30% to 50% of patients. Acute 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Objectives: 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s assessed by various diagnostic methods accompanies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30% to 50% of patients. Acute 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in-hospit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elated to life-threatening hemodynamic compromise and arrhythmias. Since there is scarcity of literature regarding epidemiology of clinical profile as well as in-hospit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Indian population, this study is carried out with a goal of identifying the same in our hospital setting, to fulfill this void. Methods: We examined the incidence of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n = 100) with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100 patients with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having right ventricular involvement. Results: The mortality rate was found to be 12% in patients with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28% in patients having right ventricular involvement in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nclusions: From the above study,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patients with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who have 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involvement are at an increased risk of death, and cardiogenic sh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infarction EPIDEMIOLOGY Clinical Profile Mortality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段抬高STⅢ/Ⅱ>1对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陈有仁 杨仪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3期204-205,共2页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STⅢ /Ⅱ >1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描记常规 12导联和V3R~V7R,以连续 2个QRS波群的TP连线为基线 ,测量Ⅱ ,Ⅲ ,V3R V7R导联J点后 80ms处ST段抬高的幅度。结果 Ⅲ导联ST段抬高 >0 ...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STⅢ /Ⅱ >1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描记常规 12导联和V3R~V7R,以连续 2个QRS波群的TP连线为基线 ,测量Ⅱ ,Ⅲ ,V3R V7R导联J点后 80ms处ST段抬高的幅度。结果 Ⅲ导联ST段抬高 >0 1mv ,且STⅢ /Ⅱ >1者占 2 4例 ,其中 18例 (75 % )并发右室梗死 ;而STⅢ /Ⅱ≤ 1者 2 4例中仅 2例 (8 3% )并发右室梗死 ,二者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0 1)。其敏感性 ,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 90 %、78%、77%。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早期 ,ST段抬高 ,STⅢ /Ⅱ >1,是心电图早期识别合并右室梗死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STⅢ/Ⅱ〉1 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 AMI 右室梗死 心电图
下载PDF
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早期扩容的护理
4
作者 葛芬 张美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20期11-11,6,共2页
目的:探索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早期扩容的最佳护理方案。方法: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4月7日收治的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1例,对其实施对应的护理方案。结果:患者共住院10天,病情稳定后自动出院。结论:... 目的:探索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早期扩容的最佳护理方案。方法: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4月7日收治的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1例,对其实施对应的护理方案。结果:患者共住院10天,病情稳定后自动出院。结论:给予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早期扩容的恰当护理方案,可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右心室梗死 扩容治疗 护理
下载PDF
急性下壁梗死伴或不伴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代政学 严鹏飞 +7 位作者 冯大跃 王善慧 李金明 田少华 白春荣 任敏 张丽娜 李俊侠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498-499,共2页
目的:比较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WMI)伴或不伴右心室心肌梗死(RVMI)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纳入2006年10月~2012年12月总参保健处发病12 h内入院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WMI)患者25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将患者分为IWMI... 目的:比较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WMI)伴或不伴右心室心肌梗死(RVMI)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纳入2006年10月~2012年12月总参保健处发病12 h内入院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WMI)患者25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将患者分为IWMI不合并RVMI组(n=167)和IWMI合并RVMI组(n=89),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发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临床表现、并发症和治疗用药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无差异(P>0.05)。IWMI合并RVMI患者出现低血压(80.0% vs.19.8%,P<0.05)、颈静脉怒张(50.6%vs.1.8%)和Kussmaul征(51.7%vs.1.2%)的比例明显增加(P均<0.01),需要更多地应用正性肌力药物(60.7%vs.16.2%)来维持血压,且病死率较高(77.9%vs.0.6%,P<0.05)。结论在IWMI基础上伴RVMI多合并右心功能障碍,可导致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壁心肌梗死 右心室心肌梗死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指标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邱菊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437-438,共2页
目的分析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指标。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55例心肌梗死患者做为观察对象,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及冠脉造影,分析其心电图及造影结果。结果按照WHO心电图诊断标准和造影结果进行诊断,下壁合并右... 目的分析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指标。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55例心肌梗死患者做为观察对象,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及冠脉造影,分析其心电图及造影结果。结果按照WHO心电图诊断标准和造影结果进行诊断,下壁合并右心室梗死16例,占29.09%,其中冠状造影右冠状动脉阻塞14例,占87.5%,另外右冠状动脉阻塞近端闭塞者11例,占68.75%。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不但有右心室衰竭的症状,而且其心电图主要敏感指标STv3R^v5R≥1 mm,STv4R抬高>STv3R抬高,STIII抬高/STII抬高>1,I、av L、V5、V6导联Q波消失。结论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特征性改变多是由于右冠状动脉近端阻塞所致。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心肌酶谱的演变规律及心电图的变化,除有右心衰竭的症状以外,STv3R^v5R≥1mm,STv4R抬高>STv3R抬高,STIII抬高/STII抬高>1,I、av L、V5、V6导联Q波消失可作为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壁心肌梗死 右心室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或不伴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对比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严鹏飞 李金明 +6 位作者 张敏 刘振华 田少华 王善慧 冯大跃 代政学 李俊峡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IWMI)伴或不伴右心室心肌梗死(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infarction,RVMI)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择发病12 h内入院的IWMI 268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IWMI)伴或不伴右心室心肌梗死(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infarction,RVMI)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择发病12 h内入院的IWMI 268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以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右室支近端闭塞作为RVMI的诊断依据,将患者分为IWMI合并RVMI组(93例,RVMI组)和单纯IWMI组(175例,对照组),在安静休息状态下描记l8导联心电图,分析两组的心电图特征。结果 RVMI组STⅢ↑/STⅡ↑≥1、STV4R↑≥1 mm、电轴左偏、高度房室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各项指标检出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IWMI时心电图出现STⅢ↑/STⅡ↑≥1、STV4R↑≥1 mm、电轴左偏、高度房室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高度提示IWMI合并RVMI,可作为诊断RVMI参考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壁心肌梗死 右心室心肌梗死 心电图
下载PDF
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和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柏松 陈用贵 +2 位作者 贾丹 王胜勇 韩崇明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下壁心梗和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梗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干预的意义。方法单纯急性下壁心梗患者组184例,急性下壁并右室心梗组11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梗组发生低血压、休...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下壁心梗和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梗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干预的意义。方法单纯急性下壁心梗患者组184例,急性下壁并右室心梗组11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梗组发生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室颤、临时起搏治疗比例较单纯下壁心梗组多(P<0.05),未行冠脉介入治疗者死亡率增高(P<0.01)。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梗患者,右冠脉近中段阻塞者占95%。结论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梗患者的血管病变部位多见于优势型右冠脉的近中段;对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梗行早期冠脉介入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梗 右心室梗死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叔波 赖长春 张汝峰 《心电学杂志》 2007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7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组(观察组,31例)和未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组(对照组,40例),进行12导联及右胸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STV3R~V6...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7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组(观察组,31例)和未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组(对照组,40例),进行12导联及右胸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STV3R~V6R抬高≥1mm、STⅢ/STⅡ抬高≥1及两项联合对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ST段抬高3项指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敏感性分别为90.32%、83.87%和80.65%;特异性分别为95.00%、92.50%和97.50%。两项指标联合可获较高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结论心电图STV3R~V6R抬高≥1mm及/或STⅢ/STⅡ抬高≥1有助于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下壁 右心室 心电图 ST段
下载PDF
常规十二导联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李映霞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4年第5期503-505,共3页
目的:以单纯性下壁心肌梗塞为对照,探讨右室心肌梗塞合并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12导联心电图特征。材料与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间诊治的22例右室心肌梗塞合并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列入研究组,同期48例单纯下壁心肌梗塞患者列入对照组... 目的:以单纯性下壁心肌梗塞为对照,探讨右室心肌梗塞合并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12导联心电图特征。材料与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间诊治的22例右室心肌梗塞合并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列入研究组,同期48例单纯下壁心肌梗塞患者列入对照组,回顾性观察两组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T段抬高幅度比较,研究组Ⅲ>ⅡI的检出率为90.1%,对照组仅4.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检验特异性为90.1%;ST段在V2导联中压低幅度和a VF导联中抬高幅度的比值比较,研究组≤0.5的患者比例为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比例4.2%,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检验特异性为90%。结论:利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是否合并有右室心肌梗塞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当ST段抬高幅度出现III>II时,或ST段在V2导联中压低幅度和a VF导联中抬高幅度的比值≤0.5时,均提示较大可能性的右室心肌梗塞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导联 心电图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右室梗塞 诊断与鉴别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11
作者 冷爱文 朱峰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8期17-17,共1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wMI)伴或不伴右心室。肌梗死(RV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前瞻性研究92例急性IWMI患者的临床特点,将患者分为IWMI合并RVMI组(34例)和单纯IWMI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治疗和...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wMI)伴或不伴右心室。肌梗死(RV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前瞻性研究92例急性IWMI患者的临床特点,将患者分为IWMI合并RVMI组(34例)和单纯IWMI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治疗和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IW—MI合并RVMI的忠者出现低血压、颈静脉怒张和Kussmaul征的比例明显增加(P〈0.01),需要更多的容量负荷(P〈0.01)和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维持血压(P〈0.01),有较高的病死率(P〈0.05)。结论:与单纯IWMI患者比较,IWMI合并RVMI患者出现低血压、颈静脉怒张、Kussmaul征均较常见,病死率较高,治疗上更多需要容量负荷和应用正性肌力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壁心肌梗死 右心室心肌梗死
下载PDF
7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临床护理
12
作者 黄贞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3期166-167,170,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措施,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于2011年9月—2013年9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72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措施,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于2011年9月—2013年9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72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予以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对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显著降低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可作为临床护理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右室心肌梗死 临床护理
下载PDF
心电图ST段改变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意义 被引量:18
13
作者 温宇梅 郭金成 +3 位作者 高国旺 张海滨 张正海 刘长虹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6期699-70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ST段改变对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血管(IRA)的判断价值。方法通过对8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的心电图Ⅰ、aVL、Ⅱ、Ⅲ、aVR、V5、V6导联ST段偏移进行分析,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IRA...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ST段改变对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血管(IRA)的判断价值。方法通过对8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的心电图Ⅰ、aVL、Ⅱ、Ⅲ、aVR、V5、V6导联ST段偏移进行分析,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IRA为右冠状动脉(RCA)68例,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16例。(2)ST↑Ⅲ>ST↑Ⅱ提示IRA为RCA的敏感性是93%,特异性是94%,阳性预测值(PPV)是98%,阴性预测值(NPV)是79%;ST↑Ⅲ<ST↑Ⅱ提示IRA为LCX的敏感性是81%,特异性是97%,PPV是87%,NPV是96%。(3)ST↓V3/ST↑Ⅲ的值<0.5提示IRA为RCA的敏感性是90%,特异性是94%,PPV是98%,NPV是68%;ST↓V3/ST↑Ⅲ的值>1.2提示IRA为LCX的敏感性是81%,特异性是97%,PPV是87%,NPV是97%。(4)ST↓aVL>ST↓I提示IRA为RCA的敏感性是91%,特异性是81%,PPV是95%,NPV是68%。(5)aVR导联ST段压低提示IRA为RCA的敏感性是88%,特异性是87%,PPV是97%,NPV是64%;aVR导联ST段抬高提示IRA为LCX的敏感性是81%,特异性是94%,PPV是76%,NPV是95%。(6)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伴V5、V6导联ST段抬高对梗死相关血管为RCA或LCX无预测价值。结论常规12导联心电图ST段偏移对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梗死相关血管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 右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下载PDF
右心室合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詹中群 王崇全 +2 位作者 党书毅 王玮 王俊峰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WMI)伴或不伴右心室心肌梗死(RV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前瞻性研究92例急性IWMI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入院时心电图V4R-V6R导联ST段是否抬高将患者分为IWMI合并RVMI组(34例)和单纯IWMI组(58例)。比较...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WMI)伴或不伴右心室心肌梗死(RV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前瞻性研究92例急性IWMI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入院时心电图V4R-V6R导联ST段是否抬高将患者分为IWMI合并RVMI组(34例)和单纯IWMI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主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和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①单纯IWMI患者较IWMI合并RVMI患者有较高的冠心病家族史(P<0.05)。②IWMI合并RVMI的患者出现低血压、颈静脉怒张和Kussmaul征的比例明显增加(均为P<0.01)。③IWMI合并RVMI患者需要更多的容量负荷(P<0.01)和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维持血压(P<0.01)。④IWMI合并RVMI患者有较高的病死率(P<0.05)。结论与单纯IWMI患者比较,IWMI合并RVMI患者冠心病家族史较少,低血压、颈静脉怒张、Kussmaul征均较常见,病死率较高,治疗上更多需要容量负荷和应用正性肌力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壁心肌梗死 右心室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急性下壁心梗右冠不同闭塞节段心电图差异
15
作者 蒋巍 孙育民 王骏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16-118,121,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MI)患者右冠状动脉(RCA)不同闭塞节段的心电图(ECG)差异,评估其应用价值,期望发现新的ECG预测标准。方法收集本院6年间符合标准的IAMI患者,对不同RCA闭塞节段的ECG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8例患者,男...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MI)患者右冠状动脉(RCA)不同闭塞节段的心电图(ECG)差异,评估其应用价值,期望发现新的ECG预测标准。方法收集本院6年间符合标准的IAMI患者,对不同RCA闭塞节段的ECG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8例患者,男性5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5.00±13.61岁。ST_(V1)抬高≥0.5mm对提示RCA近段闭塞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ST_(V3)压低/ST_(Ⅲ)抬高比率<0.5、ST_(V4R)抬高在RCA近段组的出现率明显高于中远段组(80.95%vs.50.00%,p=0.058、91.67%vs.60.00%,p=0.19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T_(V1)抬高与否对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RCA闭塞节段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若能联合STV3抬高/ST_(Ⅲ)压低比率以及ST_(V4R)抬高与否做共同分析,将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梗死相关血管 右冠状动脉 心电图
原文传递
经右冠脉积分判断急性下壁心梗的罪犯血管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小琴 徐醇芳 +1 位作者 高洁 侯月梅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采用ASSENT 4 PCI RCA积分的方法,评价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RCA参与的预测价值。方法 115例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选,依据ASSENT 4 PCI多中心RCA积分标准,计算12导联心电图RCA积分结果,将115例患者RCA积分结果分为低(<0... 目的采用ASSENT 4 PCI RCA积分的方法,评价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RCA参与的预测价值。方法 115例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选,依据ASSENT 4 PCI多中心RCA积分标准,计算12导联心电图RCA积分结果,将115例患者RCA积分结果分为低(<0)、中(0~2)、高(>2)三组,对比分析三组RCA积分与RCA参与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115例IWMI RCA者88例占76.5%,LCX者27例占23.5%;IWMI患者RCA积分>2罪犯血管RCA发生率为93.6%,RCA积分0~2分的患者RCA参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发生率为82.5%,RCA积分<0参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发生率为41.5%。结论利用12导联心电图所得出的ASSENT 4 PCIRCA积分诊断RCA参与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右冠状动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