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特征与梗死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孙雪 李伟 +2 位作者 秦志平 喻红霞 崔智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造影的特征及与不同梗死部位、面积等梗死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02—2021-03诊治的135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另选取同期因颈动脉斑块行超声造影检查...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造影的特征及与不同梗死部位、面积等梗死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02—2021-03诊治的135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另选取同期因颈动脉斑块行超声造影检查的无症状中老年人112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超声造影参数,包括峰值强度比值(P)、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p)。将脑梗死患者按梗死部位、梗死面积分成不同亚组,分析不同亚组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相关参数。结果脑梗死患者P和AUC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P和AUC值明显升高,Tp值明显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AUC值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Tp值与狭窄程度呈负相关(P<0.05)。不同梗死部位间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皮质梗死组患者颈动脉完全闭塞发生率最高;不同梗死面积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面积梗死组完全闭塞发生率最高。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参数水平明显异于无症状有斑块者,且皮质部位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完全闭塞发生率最高,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更易发生颈动脉完全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超声造影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斑块 相关性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参数分析对ACI患者动脉斑块性质及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刘娟 马利菊 +4 位作者 孙许锋 杜平 朱立博 李玉芳 隰晓燕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2126-2130,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超声参数,分析其对患者动脉斑块性质及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选择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和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完成3个月随访的ACI...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超声参数,分析其对患者动脉斑块性质及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选择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和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完成3个月随访的ACI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斑块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组,将易损斑块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易损斑块组(n=42),将稳定斑块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稳定斑块组(n=64);根据患者术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将评分≤2分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预后良好组(n=76),将评分>2分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预后不良组(n=30);统计患者颈动脉超声参数[斑块体积、斑块厚度、标准化管壁指数(NWI)、灰阶中位数(GSM)]及基线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颈动脉超声参数对ACI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及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易损斑块组NWI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GSM低于稳定斑块组(P<0.05),2组斑块体积、斑块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NWI、GSM水平及联合检测评估ACI患者斑块性质的AUC均>0.70,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联合检测最高。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NWI高于预后良好组,GSM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合并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高、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及NWI高水平是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GSM高水平是ACI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NWI、GSM水平及联合检测评估ACI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均>0.70,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联合检测最高。结论ACI患者颈动脉超声参数能够有效评估动脉斑块性质,预测预后不良风险,临床可针对预后不良风险较高者采取针对性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超声 动脉斑块性质 预后 预测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在动脉粥样硬化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母衡 张群霞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2期1517-1522,共6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其主要是由动脉粥样硬化(As)引起。As常表现为动脉弹性下降、斑块形成等。颈动脉因其位置表浅、易于监测等优点成为反映全身动脉情况的窗口,在监测As中具有重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其主要是由动脉粥样硬化(As)引起。As常表现为动脉弹性下降、斑块形成等。颈动脉因其位置表浅、易于监测等优点成为反映全身动脉情况的窗口,在监测As中具有重要意义。而超声作为一种简单、便捷、经济的检查方式,在颈动脉斑块、弹性的评估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而随着不同新技术的发展,颈动脉超声在评估As中也展现出其独特优势。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多模态颈动脉超声成像可能更准确、更敏感、更合理地评估As,以尽早帮助患者进行风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成像 颈动脉 颈动脉弹性 斑块
下载PDF
超声联合Framingham危险评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曾文敬 王丽 +2 位作者 邱丽芬 徐咏坚 陈毓菁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61-266,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斑块超声联合Framingham危险评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sis,CA)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CA疑似病例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冠状动脉造影有CA(CA组,78例),30例无CA(正常...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斑块超声联合Framingham危险评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sis,CA)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CA疑似病例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冠状动脉造影有CA(CA组,78例),30例无CA(正常组)。分析两组CA的临床危险因素,计算Framingham总分。对两组进行外周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斑块超声检查并计算斑块超声等级评分(plaque score,PS)。分析颈动脉PS、股动脉PS、Framingham总分单用及联用对CA的预测效能。结果:与正常组相比,CA组的平均年龄更大,吸烟率更高、HDL-C水平更低,颈动脉斑块数、股动脉斑块数明显更多,颈动脉PS、股动脉PS、Famingham评分及Gensini总分明显更高(P<0.05)。CA患者的颈动脉PS、股动脉PS、Famingham评分均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其中股动脉PS的相关系数最大。颈动脉PS、股动脉PS、Famingham评分单独诊断C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3(95%CI:0.608~0.940)、0.823(95%CI:0.620~0.945)、0.790(95%CI:0.700~0.979),三项联合诊断CA的AUC值为0.890(95%CI:0.700~0.979),三项联合对CA的诊断效能高于三项单用(P<0.05)。结论:外周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斑块超声、Framingham评分对CA均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三项联用可提高预测CA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股动脉 斑块超声 危险因素 预测效能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刘颖 王琴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6期68-71,7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为颈动脉粥样斑块疾病的临床预测和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天津市环湖医院在2021年11月—2023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591例进行调查研究,对研究对象的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为颈动脉粥样斑块疾病的临床预测和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天津市环湖医院在2021年11月—2023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591例进行调查研究,对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和基础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参考研究对象颈动脉彩超结果,按是否有颈动脉斑块合并进行试验分组。其中,斑块组包含405例、非斑块组186例。为确保两组患者的脑梗死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等基础资料以及血压、心率、尿酸、空腹血糖值等临床资料纳入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法中进行统计分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颈动脉斑块的诱发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颈动脉斑块的诱发因素包含空腹血糖值、尿酸值、吸烟史等。以危险程度作为排序依据,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对其排序:尿酸(OR=1.007,P=0.006)、年龄(OR=1.1037,P<0.0001)、空腹血糖水平(OR=1.5361,P=0.0267)、吸烟史(OR=3.1131,P=0.0028)。结论在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危险因素中,空腹血糖水平、年龄、尿酸值、吸烟史为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对于并发颈动脉斑块风险的控制,除需控制血脂水平外,尚且需要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尿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斑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crouse斑块积分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及预测价值研究
6
作者 王钰 刘志东 李建锋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91-1096,共6页
目的研究颈动脉超声crouse斑块积分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023年10月东莞市中医院功能检查科收治的ACI患者98例,均在入院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计算crouse斑块积... 目的研究颈动脉超声crouse斑块积分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023年10月东莞市中医院功能检查科收治的ACI患者98例,均在入院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计算crouse斑块积分,随访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预后,≤2分者为预后良好,纳入对照组,>2分者为预后不良,纳入观察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颈动脉超声crouse斑块积分与ACI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校准曲线分析颈动脉超声crouse斑块积分预测ACI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结果98例ACI患者随访3个月,失访3例,有效随访95例。mRS评分≤2分者59例,纳入对照组,预后良好率62.11%;>2分者36例,纳入观察组,预后不良率37.89%。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年龄、梗死体积、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卒中相关肺炎比例、颈动脉超声crouse斑块积分增大(P<0.05)。在Logistic回归模型1中无调整因素条件下,颈动脉超声crouse斑块积分每增加1%,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发生风险增加3.361倍(P<0.05)。在Logistic回归模型2中调整年龄后,颈动脉超声crouse斑块积分每增加1%,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发生风险增加3.157倍。在Logistic回归模型3中调整年龄、梗死体积、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卒中相关肺炎后,颈动脉超声crouse斑块积分每增加1%,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发生风险增加3.099倍(P<0.05)。颈动脉超声crouse斑块积分预测ACI患者短期预后的AUC为0.876,95%CI为0.793~0.935,Youden指数最高值为0.716,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00%、96.61%。校准曲线显示,标准曲线与预测曲线贴合良好,Brier得分为0.039,校准斜率为0.974。结论颈动脉超声crouse斑块积分增加,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风险增加,可为临床预测ACI患者短期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 crouse斑块积分 急性脑梗死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预测分析
7
作者 刘静 谷朝金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2期2738-274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35例急性脑梗死伴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超声造影对患者颈动脉斑块进行检查,并获取斑块...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35例急性脑梗死伴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超声造影对患者颈动脉斑块进行检查,并获取斑块新生血管参数。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随访12个月,统计患者随访期间患者急性脑梗死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超声造影参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分析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预测中的价值。结果:随访期间,235例患者中共231例完成随访工作,急性脑梗死复发51例,占比22.08%。复发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高于未复发组,合并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例数占比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5,P<0.05;t=0.480、22.135,P<0.05);复发组超声造影参数斑块增强强度(EI)、增强比率(Ratio)值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25、10.391,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斑块EI、Ratio值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超声造影可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丰富程度,斑块EI、Ratio值高与疾病复发有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复发的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复发 颈动脉斑块 新生血管 超声造影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在颈动脉斑块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评估中的应用及对脑梗死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李伟静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873-875,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在颈动脉斑块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评估中的应用及对脑梗死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超声及冠脉造影(Coro...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在颈动脉斑块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评估中的应用及对脑梗死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超声及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根据CAG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n=38)、双支病变组(n=36)及三支病变组(n=32)。比较三组及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患者颈动脉硬化等级评分、颈动脉斑块个数、易损斑块、非易损斑块,对比易损斑块患者与非易损斑块患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随病变支数增加、Gensini评分分值升高,CHD患者颈动脉硬化等级评分、颈动脉斑块个数、易损斑块人数占比呈上升趋势,非易损斑块人数占比呈下降趋势(P<0.05);易损斑块患者脑梗死发生率高于非易损斑块患者(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斑块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具有一定评估价值,并对其短期脑梗死发生风险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判断病情、评估预后的有效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斑块 冠脉病变 脑梗死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朱丽娟 李敏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6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动脉增厚及斑块形成情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动脉增厚及斑块形成情况,分析斑块类型及血管狭窄程度,对比两组颈动脉血流指标。结果观察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率、斑块形成率、多发斑块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斑块多集中于颈动脉分叉处,观察组此处斑块占比为55.81%,对照组占比为52.38%(P>0.05)。观察组软斑、混合斑的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扁平斑、硬斑的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狭窄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小于对照组,且阻力指数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有效识别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可判定斑块类型、血管狭窄程度以及颈动脉血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脑梗死 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斑块类型 血流参数
下载PDF
CTA对脑梗塞性颈内动脉斑块性质的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鲁强 杨瑞山 王可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5期18-20,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脑梗塞性颈内动脉斑块性质的评估价值。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梗死组,另选取同期6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行CTA检查,观察两组颈动脉及颈动脉内硬化斑块及颈...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脑梗塞性颈内动脉斑块性质的评估价值。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梗死组,另选取同期6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行CTA检查,观察两组颈动脉及颈动脉内硬化斑块及颈动脉狭窄情况,分析CTA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征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梗死组共检测颈动脉血管528支,对照组共检测颈动脉血管511支,梗死组中度以上颈动脉血管狭窄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207支颈动脉血管存在粥样硬化斑块,硬化斑块占比为39.20%(207/528),斑块分布以颈动脉分叉处(25.12%)及颈内动脉颅内段(44.44%)为主;对照组39支颈动脉血管存在粥样硬化斑块,硬化斑块占比为7.63%(39/511),斑块分布以颈动脉分叉处为主,占比为46.15%。梗死组颈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主要以软斑块(39.61%)及混合斑块(37.20%)为主,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以钙化斑块(33.33%)及纤维斑块(48.72%)为主,2组斑块类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不规则型斑块发生率、溃疡型斑块率及环形征阳性斑块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A能够确定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斑块形成情况,在评估斑块形态、斑块内溃疡情况及环形征阳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脑梗死 颈动脉 粥样硬化 斑块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联合ABCD评分与急性脑梗死体积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嫒嫒 任伟利 +3 位作者 张力维 韩潮 马姝颖 温德惠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6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联合年龄、血压、临床特征、症状持续时间(ABCD)评分与急性脑梗死体积关系。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磁共振成像(MRI)脑梗死灶体积将其分为小体积组(28例,梗死灶最大体积<5 cm^(3))...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联合年龄、血压、临床特征、症状持续时间(ABCD)评分与急性脑梗死体积关系。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磁共振成像(MRI)脑梗死灶体积将其分为小体积组(28例,梗死灶最大体积<5 cm^(3))、中体积组(42例,梗死灶最大体积5~10 cm^(3))及大体积组(30例,梗死灶最大体积>10 cm^(3))。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记录斑块最大厚度;通过斑块造影增强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获得斑块造影峰值强度(PI);进行ABCD2(增加病史)评分和ABCD3(增加病史、脑缺血及颈动脉狭窄)评分。结果:大体积组斑块厚度和PI高于中体积组和小体积组,中体积组斑块厚度和PI高于小体积组,3组斑块厚度和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770,F=100.566;P<0.05)。大体积组ABCD2评分和ABCD3评分高于中体积组和小体积组,且中体积组ABCD2评分和ABCD3评分高于小体积组,3组两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0.494,F=158.830;P<0.05)。斑块厚度、PI、ABCD2评分和ABCD3评分与脑梗死灶大体积呈线性正相关。结论: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评价斑块厚度和PI及ABCD2评分和ABCD3评分与急性脑梗死体积呈线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 年龄、血压、临床特征、症状持续时间(ABCD)评分 急性脑梗死 体积
下载PDF
常规颈动脉超声对多发性脑梗死患者CAS斑块特征及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娟 马芳 张玉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8期974-978,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颈动脉超声对多发性脑梗死(MI)患者CAS斑块特征及短期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02-2022-08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MI患者,进行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分析常规颈动脉超声对CAS斑块的检出... 目的探讨常规颈动脉超声对多发性脑梗死(MI)患者CAS斑块特征及短期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02-2022-08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MI患者,进行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分析常规颈动脉超声对CAS斑块的检出率,不同程度CAS斑块特征、稳定性、不稳定斑块超声参数及预后分析。结果95例MI患者中共检出CAS斑块88例,常规颈动脉超声检出81例,漏诊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轻度组以硬斑块为主,MI中重度组以软斑块为主;稳定性和不稳定斑块组颈动脉中膜厚度(IMT)分别为[(1.35±0.35)mm、(1.37±0.4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斑块组斑块厚度、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分别为[(2.17±0.67)mm、(0.69±0.11)、(1.75±0.32)],低于不稳定性斑块组的[(3.04±0.73)mm、(0.77±0.14)、(1.95±0.54)],收缩期峰值流速(SPV)为(72.87±18.54)cm/s,高于不稳定性斑块组的(64.36±17.65)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斑块厚度、IMT、RI、PI[(1.86±0.51)mm、(0.76±0.12)mm、(0.68±0.16)、(1.61±0.43)]低于预后不良组[(2.57±0.62)mm、(0.98±0.33)mm、(0.81±0.14)、(1.94±0.55)],SPV为(75.64±19.34)cm/s,高于预后不良组的(65.08±17.51)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厚度、IMT、RI、PI、SPV及联合对MI患者预后评估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5、0.845、0.889、0.693、0.707、0.990,联合评估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斑块厚度、IMT及颈动脉血流参数(P<0.05)。结论常规颈动脉超声对MI死患者CAS斑块特征诊断具有优势,对患者短期预后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多发性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特征 短期预后
下载PDF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海英 陈琳 +2 位作者 刘文波 张栋 王红菊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68-371,375,共5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菏泽市立医院接受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颈动脉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将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 目的分析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菏泽市立医院接受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颈动脉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将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超声诊断结果,包括颈部两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颈动脉狭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部左侧颈动脉IMT和颈部右侧颈动脉IMT分别为(1.13±0.30)mm、(1.11±0.32)mm,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0.70±0.17)mm、(0.69±0.1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总体阳性率分别为97.78%(44/45)、93.33%(42/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软斑块检出率为73.33%(33/4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8.89%(2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SV、EDV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I、RI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IMT较厚,软斑块检出率高,颈动脉狭窄程度较严重,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作为疾病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临床诊断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李自超 王欣 +2 位作者 马冬梅 杨玉 孟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2-295,共4页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分析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94例,通过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统计每例患者...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分析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94例,通过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统计每例患者颈动脉斑块数量并根据斑块数量的不同,分为单发性、双发性、多发性3组,记录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既往脑卒中病史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数量斑块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既往脑梗死病史与颈动脉单发斑块有回归关系,高脂血症、糖尿病与颈动脉双发斑块有回归关系,性别、糖尿病、既往脑梗死病史与颈动脉多发斑块有回归关系。结论不同数量斑块的影响因素存在共同影响因素,不同数量斑块组间也有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血管彩超 诊断 颈部动脉斑块 脑梗死
下载PDF
心肌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芦海 朱栓立 +5 位作者 戴庆麟 王焕文 乔华 兰正福 张淑华 吴新竹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1999年第6期259-261,共3页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心肌梗塞患者颈动脉的结构变化,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心肌梗塞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了54 例心肌梗塞患者双侧颈动脉斑块情况,测量斑块面积,并计算斑块积分和斑块指数,并与45 名健...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心肌梗塞患者颈动脉的结构变化,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心肌梗塞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了54 例心肌梗塞患者双侧颈动脉斑块情况,测量斑块面积,并计算斑块积分和斑块指数,并与45 名健康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①心肌梗塞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例数为46 例,检出率为85.2% ,明显高于对照组(检出8 例,检出率17.7% ,P< 0.01);心肌梗塞患者斑块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15.43±12.26)m m 2 和(8.87±4.01)m m 2,P< 0.01〕;②心肌梗塞患者斑块指数为3.11±1.96,斑块总积分4.03±2.93,均明显大于对照组(0.33±0.80,0.61±1.02,P< 0.01)。结论:心肌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加重,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作为预测心血管病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彩超 诊断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抗血小板药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翟万庆 宋丽艳 +2 位作者 何晓燕 周亦 唐甲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时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研究组阿托伐他汀钙20mg/晚,阿司匹林100mg/晚,对照组阿司匹林100mg/晚,饮食控制或服用非他汀...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时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研究组阿托伐他汀钙20mg/晚,阿司匹林100mg/晚,对照组阿司匹林100mg/晚,饮食控制或服用非他汀类降脂药,分别于入院时,治疗6个月、12个月动态监测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评估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斑块的类型。结果(1)研究组6个月、12个月血清TC、TG、LDL-C均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HDL-C治疗12个月后有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血清TC、TG、LDL-C均比治疗前稍增高,血清HDL-C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2)研究组治疗6个月、12个月颈动脉斑块Crous积分减低(P<0.05),对照组治疗6个月、12个月颈动脉斑块Crous积分增大(P<0.05)。(3)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颈动脉斑块类型前后未见显著变化,但研究组具有稳定斑块的趋势。结论阿托伐他汀钙降脂疗效确切,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可改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具有稳定斑块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超声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及其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35
17
作者 肖章红 丁立东 柯开富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法设计。应用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斑块探查及定性,将患者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采用NIHSS评分法评估入选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7 d、第14 d神经...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法设计。应用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斑块探查及定性,将患者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采用NIHSS评分法评估入选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7 d、第14 d神经功能。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脑梗死复发情况。结果 根据多普勒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173例(70.3%)和无斑块组73例(29.7%)。与无斑块组比较,斑块组年龄、NIHSS评分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比率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5~0.01)。在完成随访的患者中,斑块组脑梗死复发39例(24.84%),复发时间为10.12个月;非易损斑块患者脑梗死复发时间为11.82个月,混合斑块患者为10.62个月,易损斑块患者为9.13个月。无斑块组脑梗死复发7例(10.45%),复发时间为11.56个月。斑块组脑梗死复发率显著高于,复发时间显著早于无斑块组(均P〈0.05)。易损斑块患者复发时间显著早于非易损斑块患者(P=0.034)。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使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加重,复发率增高,尤其是易损斑块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病情 脑梗死复发 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急性期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被引量:15
18
作者 吴敏 辛小燕 +1 位作者 杨健 徐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830-832,I0004,共4页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梗死最主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与非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对比研究,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MRI的弥散加权成像(DWI)...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梗死最主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与非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对比研究,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MRI的弥散加权成像(DWI)证实的9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82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分析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分布、形态、数量和回声特征。结果:脑梗死组斑块阳性率76.7%,明显高于对照组(32.9%,P<0.01);脑梗死组斑块以不均质斑块(61.1%)和不规则斑块(36.8%,P<0.01)为主,且梗死侧明显。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和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 弥散加权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三维超声测量颈动脉斑块灰阶中位数值与脑梗死预测的关系 被引量:17
19
作者 文琼 段依恋 +1 位作者 项飞翔 武彧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6-490,共5页
目的应用血管斑块三维定量(VPQ)技术计算颈动脉斑块整体的灰阶中位数(GSM),定量分析斑块整体的回声强度,评估斑块内部成分,探讨该项技术是否能成为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的有效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常规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厚度>2... 目的应用血管斑块三维定量(VPQ)技术计算颈动脉斑块整体的灰阶中位数(GSM),定量分析斑块整体的回声强度,评估斑块内部成分,探讨该项技术是否能成为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的有效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常规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厚度>2 mm的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及脑梗组(51例),脑梗组为颅脑MRI或CT扫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颈动脉超声VPQ技术采集三维图像,Philips QLAB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计算所观测斑块的厚度、体积、缩减百分比图、GSM(min、max、mean)以及标准灰阶中位数(NGSM)(min、max、mean)。结果①脑梗组和对照组斑块厚度及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梗组和对照组斑块GSMmin、GSMmean分别为(15.86±3.82)vs.(18.54±5.16)和(28.25±4.10)vs.(34.43±4.65),均P<0.05;脑梗组和对照组斑块NGSMmin、NGSMmean分别为(11.37±3.29)vs.(13.94±4.03)和(23.33±2.73)vs.(30.45±4.21),均P<0.05;脑梗组和对照组斑块GSMmax分别为(57.04±8.31)、(56.05±6.81),P>0.05。②GSMmean、GSMmin、NGSMmean、NGSMmin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0.659、0.897、0.691。GSMmean的截断值为30.5(灵敏度为81.1%,特异度为82.4%)。NGSMmean的截断值为26.5(灵敏度为81.1%,特异度为92.2%)。结论VPQ技术应用三维技术定量分析斑块的整体回声强度,有效评估斑块的成分,GSMmin、GSMmean、NGSMmin、NGSMmean或可作为脑梗死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血管斑块三维定量技术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孤立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旋转角度的超声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岳文胜 尹立雪 +4 位作者 王珊 郭智宇 邓燕 左明良 罗安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应用超声速度向量技术检测孤立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旋转的发生和角度变化,为临床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力学状态提供新的技术方法。方法采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检测并量化评价46例患者共48个孤立性偏心性粥样硬化斑块... 目的应用超声速度向量技术检测孤立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旋转的发生和角度变化,为临床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力学状态提供新的技术方法。方法采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检测并量化评价46例患者共48个孤立性偏心性粥样硬化斑块内膜旋转运动及其角度,比较标准等长握力试验前后孤立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中、下游不同部位和正常参考段血管短轴收缩期和舒张期内膜旋转的发生频率和旋转角度。结果多数孤立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参考段血管内膜表面在心动周期中均发生了旋转运动;上述节段动脉内膜在收缩期和舒张期的旋转运动方向相反。握力试验前收缩期斑块上游段动脉内膜旋转运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参考段动脉(P=0.036)。握力试验后舒张期斑块中游段动脉内膜旋转运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段动脉(P=0.031)。握力试验前后斑块上、中、下游段动脉内膜旋转运动的发生率均发生变化,多为收缩期增加、舒张期减少;参考段动脉内膜旋转运动的发生率未发生任何变化。结论多数孤立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在收缩和舒张期分别发生了与正常颈动脉内膜不同的旋转运动,其中颈动脉斑块和正常内膜在握力试验前后收缩和舒张期发生的旋转运动差异有可能被应用于提示孤立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的不稳定力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旋转角度 超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