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腺肌上皮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定宝 戴林 +1 位作者 宋秋静 阚秀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75-277,i000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腺肌上皮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1例乳腺腺肌上皮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主要由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两种成分构成,前者构成管状结构的内层,后者构成管状结构... 目的探讨乳腺腺肌上皮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1例乳腺腺肌上皮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主要由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两种成分构成,前者构成管状结构的内层,后者构成管状结构的外层以及实性区域。两种细胞成分的免疫组化表达不同,前者表达CK、EMA、GCDFP-15,后者表达SMA、S-100、p63、calponin。结论乳腺腺肌上皮瘤是一种罕见而独特的病变,属于良性肿瘤,诸多方面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腺肌上皮瘤 肌上皮细胞
下载PDF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中的肌上皮细胞改变 被引量:9
2
作者 吴焕文 刘旭光 +4 位作者 李俊杰 王婧 张卉 庞俊译 梁智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892-896,共5页
目的观察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的癌巢周围及纤维血管轴心中肌上皮细胞存在与分布情况,探讨肌上皮标记在SPC鉴别诊断及浸润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3例乳腺SPC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形态学观察及肌上皮细胞免疫组化结果判读,并复习相关文... 目的观察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的癌巢周围及纤维血管轴心中肌上皮细胞存在与分布情况,探讨肌上皮标记在SPC鉴别诊断及浸润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3例乳腺SPC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形态学观察及肌上皮细胞免疫组化结果判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3例SPC中,18例(78.3%)在癌巢周围及纤维血管轴心中至少有一种肌上皮标记的表达,其中12例(52.2%)具有基本完整的癌巢外周及纤维血管轴心肌上皮细胞层,6例(26.1%)有不同程度的肌上皮细胞缺失,仅5例(21.7%)肌上皮细胞完全缺失。然而,与周围正常导管/小叶相比较,SPC的肌上皮细胞数目均明显减少(尤以p63染色最为明显,表现为p63染色的肌上皮细胞核间距增宽)。p63、CK14在肌上皮细胞染色强度与范围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背景反应少,较易判读。CD10对部分病例癌巢外周肌上皮染色效果欠佳。所有病例的肿瘤细胞CK5/6均(-),且至少有一种神经内分泌标记的表达。结论 SPC在癌巢外周及纤维血管轴心内可存在完整或部分的肌上皮细胞层。SPC病例中肌上皮细胞核间距增加、数目减少。肌上皮细胞存在与否对于SPC与UDH的鉴别诊断以及SPC浸润的判断应用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实性乳头状癌 肌上皮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乳腺大汗腺病变中的肌上皮细胞改变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吴焕文 刘旭光 +5 位作者 滕梁红 李俊杰 王婧 张卉 庞俊译 梁智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乳腺大汗腺病变中的肌上皮细胞改变。方法对2例罕见乳腺大汗腺乳头状病变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等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 70岁,女性。病变为直径0.9 cm囊实性结节,镜下表现为界限清晰的硬化性乳...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乳腺大汗腺病变中的肌上皮细胞改变。方法对2例罕见乳腺大汗腺乳头状病变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等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 70岁,女性。病变为直径0.9 cm囊实性结节,镜下表现为界限清晰的硬化性乳头状病变,伴广泛的大汗腺化生。大汗腺化生区域,肌上皮细胞不明显,且p63及CD10染色完全阴性,而SMA、S-100、CK14、CK5/6染色均能够显示连续完整的外周及乳头轴心肌上皮细胞层。例2 60岁,女性。病变为直径4.5 cm囊实性结节。镜下结节呈囊性,囊腔周围可见厚的纤维性包膜,囊内肿瘤细胞排列成乳头状或筛状,可见明显的纤维血管轴心及大汗腺特征,局部有小灶性坏死及钙化。免疫组化染色p63、CD10、calponin、CK5/6、SMA、S-100、CK14在乳头轴心及囊腔外周均未发现肌上皮细胞,前哨淋巴结活检未见转移。2例最终诊断:例1,乳腺硬化性导管内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大汗腺增生,例2,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大汗腺亚型)。随访7个月及41个月均无复发。结论乳腺良性大汗腺病变可发生异常的肌上皮细胞改变,出现部分甚至所有肌上皮细胞标记阴性以及肌上皮细胞的部分或完全缺失。除应用多种肌上皮细胞标记物外,乳腺大汗腺病变(尤其是大汗腺乳头状病变)的病理诊断需要结合组织结构、细胞形态等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大汗腺病变 肌上皮 病理诊断 免疫表型
下载PDF
外周血CK5/6、CK14和CK17 mRNA表达水平对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江涛 刘薇 姜丽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918-1922,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CK5/6、CK14和CK17 mRNA表达水平对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本院收治的4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空腹肘静脉血,采用荧光定量PCR实验测定外周血CK5/6、CK14、CK17 mRNA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外周血CK5/6、CK14和CK17 mRNA表达水平对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本院收治的4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空腹肘静脉血,采用荧光定量PCR实验测定外周血CK5/6、CK14、CK17 mRNA表达水平。详细统计患者资料,并完成2~5年的随访,统计患者复发、转移和死亡率,分析CK5/6、CK14、CK17 mR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治疗前,患者外周血CK5/6、CK14和CK17 mRNA表达水平受到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影响(P<0.05)。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K5/6、CK14、CK17 mRNA表达水平均得到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5年,复发或转移率为48.78%,死亡率为31.71%,以复发、转移及死亡为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治疗前后CK5/6、CK14、CK17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后的外周血CK5/6、CK14、CK17 mRNA表达对患者不良预后均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697~0.941(P<0.05)。结论:外周血CK5/6、CK14和CK17 mRNA表达水平与三阴性乳腺癌的病情有关,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上皮 细胞角蛋白 三阴性乳腺癌 预后
下载PDF
肌上皮细胞和基底膜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存在的形式和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继增 范顺才 张晨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676-678,共3页
甲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是肌上皮细胞和基底膜非常特异的阳性表达物。乳腺良性病变和非浸润癌的导管外周阳性物完整的呈袖口状围绕。乳腺增生病腺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和小叶原位癌因细胞过度增生压迫管壁致阳性物萎缩。乳腺增生病的纤维... 甲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是肌上皮细胞和基底膜非常特异的阳性表达物。乳腺良性病变和非浸润癌的导管外周阳性物完整的呈袖口状围绕。乳腺增生病腺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和小叶原位癌因细胞过度增生压迫管壁致阳性物萎缩。乳腺增生病的纤维硬化型管周阳性物被挤压断裂。导管浸润癌始发处管周阳性物破坏。肌上皮和基底膜完整或破坏对鉴别诊断和预后估计有意义。未见癌细胞分化形成肌上皮和基底膜;见到几处肌上皮细胞向纤维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上皮细胞 乳腺癌 乳腺增生
下载PDF
P63/α-SMA鸡尾酒法标记肌上皮细胞在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董丹丹 杨红 +1 位作者 李科 徐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4年第4期87-89,共3页
目的 用P6 3、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和鸡尾酒 (P6 3+α SMA)法标记乳腺肌上皮细胞 ,探讨其在辅助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与浸润性癌中的意义。方法 对 6例导管原位癌和 84例浸润性乳腺癌进行肌上皮细胞染色 ,其中浸润性癌制作成组织芯... 目的 用P6 3、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和鸡尾酒 (P6 3+α SMA)法标记乳腺肌上皮细胞 ,探讨其在辅助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与浸润性癌中的意义。方法 对 6例导管原位癌和 84例浸润性乳腺癌进行肌上皮细胞染色 ,其中浸润性癌制作成组织芯片 ,样本直径 0 6mm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标记P6 3、α SMA和鸡尾酒 (P6 3+α SMA)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鸡尾酒 (P6 3+α SMA)、α SMA和P6 3标记导管原位癌肌上皮细胞平均染色强度值分别是 6 80 ,6 38,5 97,鸡尾酒对α SMA、P6 3的P值分别为 0 0 2 3,0 0 0 0。 13 5 %的浸润性癌肿瘤细胞对P6 3、鸡尾酒 (P6 3+α SMA)呈阳性表达。结论 鸡尾酒 (P6 3+α SMA)法标记肌上皮细胞在三者中最敏感 ,特异性强 ,部分浸润性癌的肿瘤细胞对鸡尾酒有不典型表达 ,但不影响对肌上皮细胞的判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63 平滑肌肌动蛋白 鸡尾酒法 标记方法 肌上皮细胞 乳腺导管原位癌 乳腺浸润性癌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P53蛋白与PC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文锦 董丹丹 +1 位作者 甘妍艳 杨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4年第4期85-86,共2页
目的 研究P5 3蛋白及PCNA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使用结直肠手术切除标本 2 15例 ,全部作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使用P5 3与PCNA单抗即溶型试剂用S P法作酶标染色。结果 在高、中、低分化腺癌及DukesA、B、C分期中P... 目的 研究P5 3蛋白及PCNA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使用结直肠手术切除标本 2 15例 ,全部作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使用P5 3与PCNA单抗即溶型试剂用S P法作酶标染色。结果 在高、中、低分化腺癌及DukesA、B、C分期中P5 3阳性率分别为 5 5 8%、70 6 %、95 5 % (P <0 0 0 1)及 6 6 7%、76 5 %、82 9% (P <0 0 5 )。PCNA强阳性率分别为 4 6 5 %、6 0 0 %、77 4 % (P <0 0 5 )及 4 1 7%、6 1 2 %、6 4 3% (P <0 0 1)。结论 P5 3及PCNA表达对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及显示病程进展转移的临床病理分期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肿瘤组织 P53蛋白 基因表达 细胞增殖核抗原
下载PDF
以肌上皮增生为主的泪腺多形性腺瘤临床病理分析
8
作者 梁青 崔湘屏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7期666-667,共2页
目的:探讨以肌上皮增生为主的泪腺多形性腺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30例经病理诊断为泪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石蜡切片标本,应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标记,观察病变特点。结果:光镜下观察多形性腺瘤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腺上皮细胞... 目的:探讨以肌上皮增生为主的泪腺多形性腺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30例经病理诊断为泪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石蜡切片标本,应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标记,观察病变特点。结果:光镜下观察多形性腺瘤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腺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以及间质成分混合存在,腺上皮细胞可排列成腺管状、条索状和实体状;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导管上皮CK+、CK5/6+、CK7+、CK20-,肌上皮Actin+、SMA+、P63+、Desmin-,其它标记物导管外层肌上皮细胞和粘液软骨样细胞S-100+、Vimentin+、P53+,Ki-67阳性细胞数<2%,CD34-。结论:泪腺多形性腺瘤细胞中小灶状的腺管结构及粘液软骨样基质是诊断的重要线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诊断及鉴别诊断也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肌上皮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涎腺肿瘤免疫组化研究
9
作者 熊敏 吴惠茜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34-37,84,共4页
应用6种抗体(CEA、MAK-6、EMA、S-100、GFAP、HHF-35)对55例涎腺肿瘤和9例肿瘤旁涎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表明:肿瘤旁涎腺组织的免疫光谱,以腺管上皮细胞为一端,肌上皮细胞为另一端,润管细胞和腺泡细胞位于光谱中间段,多形性腺瘤... 应用6种抗体(CEA、MAK-6、EMA、S-100、GFAP、HHF-35)对55例涎腺肿瘤和9例肿瘤旁涎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表明:肿瘤旁涎腺组织的免疫光谱,以腺管上皮细胞为一端,肌上皮细胞为另一端,润管细胞和腺泡细胞位于光谱中间段,多形性腺瘤起源于同一类细胞,而不是混合性起源。简略介绍HHF-35的性质和应用价值,在识别肌上皮细胞方面,HHF-35比GFAP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6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丽娜 王晓晶 +1 位作者 史雪鸿 孙春杰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64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进行HE染色和CK5/6、p63、CK8、ER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IP)51例,伴不典型导管增生(ADH)或导管原位癌(DCIS)6例,导管内乳头状...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64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进行HE染色和CK5/6、p63、CK8、ER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IP)51例,伴不典型导管增生(ADH)或导管原位癌(DCIS)6例,导管内乳头状癌(IPC)4例,实性乳头状癌3例。32例伴普通型导管增生的IP其增生上皮CK5/6呈镶嵌状(+),CK8呈分散或簇状(+),其中21例ER呈不均匀(+);纤维血管轴心肌上皮呈p63和CK5/6(+)。导管内乳头状瘤伴ADH、IP伴DCIS、IPC和SPC的增生上皮CK5/6(-),CK8片状(+),ER均匀强(+);纤维血管轴心肌上皮呈p63和CK5/6(-)或(+)。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是一组良、恶性混合存在的病变,应通过特定的组织形态、增生上皮CK5/6、CK8和ER的表达情况以及肌上皮的位置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内乳头状病变 实性乳头状癌 CK5/6 肌上皮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乳腺上皮增生性病变与乳腺癌的免疫组化研究
11
作者 金行藻 钱源澄 +1 位作者 赖仁胜 孙桂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2年第4期343-345,共3页
对24例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与11例乳腺导管癌标本、采用细胞角蛋白、肌动素及 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进行鉴别。结果示细胞角蛋白标记良性上皮细胞及癌细胞均阳性,而肌上皮细胞阴性;肌动素标记上皮和癌细胞均阴性,良性肌上皮细胞阳性,而... 对24例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与11例乳腺导管癌标本、采用细胞角蛋白、肌动素及 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进行鉴别。结果示细胞角蛋白标记良性上皮细胞及癌细胞均阳性,而肌上皮细胞阴性;肌动素标记上皮和癌细胞均阴性,良性肌上皮细胞阳性,而癌灶肌上皮细胞阴性;S-100蛋白与肌动素结果大致相同。故认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以采用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和肌动素抗体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上皮增生症 肌上皮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舌根涎腺上皮-肌上皮癌1例
12
作者 王莉 徐小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31期74-74,76,共2页
目的:现报告1例罕见的舌涎腺上皮-肌上皮瘤。1例68岁女性,0.5个月前卡鱼刺发现舌根新生物。电子喉镜检查提示舌根肿瘤。遂行舌骨正中径路行舌根肿瘤切除及临时气管造口瘘。术后病理检查显示为舌涎腺上皮-肌上皮瘤。
关键词 舌根 涎腺上皮-肌上皮癌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