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akic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 for unilateral high myopic amblyopia in Chinese pediatric patients 被引量:5
1
作者 Jing Zhang Jin-Rong Li +2 位作者 Zi-Dong Chen Min-Bin Yu Ke-Ming Y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6年第12期1790-1797,共8页
AIM: To assess the outcomes of posterior chamber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ICL) implantation in Chinese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high myopic amblyopia.METHODS: Eleven eyes of 11 amblyopic patients aged ... AIM: To assess the outcomes of posterior chamber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ICL) implantation in Chinese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high myopic amblyopia.METHODS: Eleven eyes of 11 amblyopic patients aged 11.02±3.34y underwent ICL (model V4, Staar Surgical Inc.) implantation to treat unilateral anisometropia were studied. Visual acuity, cycloplegic refraction, contrast sensitivity, stereopsis,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vaulting,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count and complications were evaluated. Patients completed follow-up at 3d, 1, 3mo and the last follow-up time (mean 8.18±2.82mo) after surgery.RESULTS: The mean myopic anisometropia was -13.70±3.25 D preoperatively and +0.69±2.63 D at 8mo postoperatively. The logMAR 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 (CDVA) of the amblyopic eye was 1.51±0.72 preoperatively and 0.75±0.40 at 8mo postoperatively. The logMAR CDVA at 3d, 1, 3 and 8mo postoperatively improved by a mean of 0.64, 1.55, 1.82 and 2.64 lines and gained more than 2 lines accounted for 18%, 45%, 45%, 64%, respectively. The contrast sensitivity of 0.5, 1 and 2 cpd in amblyopic eye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surgery. No patient had near stereopsis recovery. The vaulting at 3 and 8mo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at 1mo postoperatively. No other intraoperative 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except an acute pupillary block glaucoma happened in a patient at two weeks postoperatively.CONCLUSION: This short-term results indicate that ICL implantation can be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therapy for high myopic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in pediatric patients who have fail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and not suitable to corneal refraction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myopic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pediatric patients refractive surgery
下载PDF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for the correction of high myopic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in adults 被引量:3
2
作者 Jing Zhang Jing Zhuang Ke-Ming Y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8年第11期1870-1874,共5页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posterior chamber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 implantation in adults with high myopic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Thirteen patients aged 27.04±7.24 y(range 1...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posterior chamber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 implantation in adults with high myopic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Thirteen patients aged 27.04±7.24 y(range 19.2 to 42.5) were studied. ICL im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in 13 amblyopic eyes. The mean myopic anisometropia was significantly dropped from-10.70±3.02 D preoperatively to +0.09±1.67 D at 1 mo postoperatively. The logMAR CDVA at 3 d, 1, 3 and mean 9 mo postoperatively improved by a mean of 1.69, 2.50, 3.01 and 3.00 lines and gained more than 2 lines accounted for 23.08%(3 eyes), 41.67%(5 eyes), 63.63%(7 eyes) and 55.56%(5 eyes), respectively. The contrast sensitivity of amblyopic eye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surgery. Four patients partially recovered near stereopsis(400" to 100"). There was no sever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ICL implantation alone can improve vision, contrast sensitivity, and partial restoration of binocular vision in adult patients with high myopic anisometrop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myopic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refractive surgery
下载PDF
Femtosecond laser corneal refractive surgery for the correction of high myopic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in juveniles 被引量:4
3
作者 Jing Zhang Ke-Ming Y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7年第11期1678-1685,共8页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 and small-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 to correct high myopic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in juvenile patients. METH...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 and small-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 to correct high myopic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in juvenile patients.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13 to January 2015, 33 amblyopic patients with high myopic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were studied. FS-LASIK(30 eyes) or SMILE(3 eyes) was performed in the amblyopic eyes. Visual acuity, refraction, contrast sensitivity, stereoacuity and complications were evaluated. Patients completed followup examinations at 3 d, 1 mo, 3 mo and the last follow-up time(mean 8.17±3.23 mo) after surgery. RESULTS: The mean age at surgery was 9.04±3.04 y(range 6-16 y). The mean spherical equivalent in the amblyopic eye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rom-10.00±2.39 D preoperatively to-0.06±1.06 D at 1 mo,-0.19±1.33 D at 3 mo and-0.60±1.43 D at approximately 8 mo postoperatively(P〈0.05 for all). The mean myopic anisometropia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rom-9.45±2.33 D preoperatively to +0.37±1.48 D at 1 mo,-0.46±1.47 D at 3 mo and-0.09±1.83 D at approximately 8 mo(P〈0.05 for all). The logarithm of the minimum angle of resolution(log MAR) for uncorrected and 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DVA and CDVA, respectively) of the amblyopic eye improved from 1.74±0.35 and 0.98±0.63 preoperatively to 0.45±0.31 and 0.41±0.33 at approximately 8 mo after surgery, respectively. The logM AR CDVA at 3 d, 1, 3 and 8 mo postoperatively improved by means of 1.42, 2.22, 2.96, and 4.39 lines, and a gain of more than two lines accounted for 45%, 50%, 74% and 86% of all patients, respectively. The contrast sensitivity of both amblyopic eyes and dominant eyes at 0.5, 2, 8 cycles perdegre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ostoperatively(P〈0.05 for all). Of the 33 pediatric patients, no patients had near stereopsis preoperatively and seven patients(21.2%) recovered near stereopsis(400″ to 60″) at approximately 8 mo after surgery. No intraoperative 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any patient.CONCLUSION: FS-LASIK or SMILE can be promising alternative methods to correct high myopic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in juvenile patients who have failed with traditional approa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fractive surgery myopic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pediatric patients small-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 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
下载PDF
营养学在近视性弱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宏 樊泽民 +1 位作者 肖圣盈 王敏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9期886-890,共5页
近视性弱视是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主要类型之一,近年来的营养学研究发现,营养不良是导致近视性弱视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的眼睛直到20岁左右才发育完成,若在发育过程中缺乏必须的营养成分,可能导致近视性弱视、远视性弱视、色盲、夜盲以... 近视性弱视是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主要类型之一,近年来的营养学研究发现,营养不良是导致近视性弱视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的眼睛直到20岁左右才发育完成,若在发育过程中缺乏必须的营养成分,可能导致近视性弱视、远视性弱视、色盲、夜盲以至失明。因此,在青少年眼部发育时期,给予眼睛充足的必须营养成分,可有助于降低近视性弱视等眼部疾病发病率。本文总结了近视性弱视发生的病因,包括饮食习惯的改变、食品添加剂对视网膜代谢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各种所需营养成分参与近视性弱视病情进展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学 近视性弱视 防控 治疗
下载PDF
视知觉感知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3~8岁近视性弱视儿童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娟 戴丽霞 曾雪英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5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视知觉感知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3~8岁近视性弱视儿童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近视性弱视儿童,根据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遮盖疗法及精细目力训练)与观察组(开展视知觉感... 目的:探讨视知觉感知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3~8岁近视性弱视儿童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近视性弱视儿童,根据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遮盖疗法及精细目力训练)与观察组(开展视知觉感知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各100例。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视力水平、屈光度、立体视锐度、P100波在1°、15°空间频率潜伏期和空间频率振幅。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95%,高于对照组的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视力水平、屈光度、立体视锐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视力水平、屈光度、立体视锐度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P100波在1°、15°的空间频率潜伏期和空间频率振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两组P100波在1°、15°空间频率潜伏期均短于干预前,空间频率振幅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近视性弱视儿童实施视知觉感知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视功能和视力水平,改善屈光度,有效调整立体视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性弱视 视知觉感知训练 护理干预 视力 屈光度
下载PDF
近视性弱视综合治疗方法及疗效对比 被引量:7
6
作者 黄玲华 任兵 +4 位作者 曹小鹏 高晓唯 刘秀琴 李明 张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966-1968,共3页
目的:分析短小遮盖+海丁格刷+闪烁红光+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在近视性弱视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近视性弱视患儿甲、乙两组共97例186眼,甲组47例89眼,年龄4~12(平均5.79±1.98)岁,乙组50例97眼,年龄3~10(平均5.92±1.... 目的:分析短小遮盖+海丁格刷+闪烁红光+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在近视性弱视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近视性弱视患儿甲、乙两组共97例186眼,甲组47例89眼,年龄4~12(平均5.79±1.98)岁,乙组50例97眼,年龄3~10(平均5.92±1.72)岁;其中甲组轻度、中度、高度近视眼分别为16眼、52眼、21眼,乙组分别为18眼、55眼、24眼(χ2=0.004,P>0.05);甲组轻度、中度、重度弱视眼分别为23眼、49眼、17眼;乙组分别为26眼、55眼、16眼(χ2=0.136,P>0.05);甲组患者采用遮盖+闪烁红光+近距离功能训练;乙组患者采用短小遮盖+海丁格刷+闪烁红光+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时间24mo,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在近视性弱视治疗中的疗效。结果:甲组基本治愈率为35.96%,有效率为40.45%,无效率为23.60%;乙组基本治愈率为56.70%,有效率为26.80%,无效率为16.49%,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2,P<0.05);甲乙两组治疗后近视度数增加≤1.0D,1.0~3.0D及≥3.0D者分别为:甲组3眼、49眼、37眼;乙组4眼、69眼、24眼,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4,P<0.05)。结论:短小遮盖+海丁格刷+闪烁红光+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法治疗近视性弱视疗效较好,治疗后弱视眼近视度数发展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性弱视 短小遮盖 海丁格刷 远距离视功能训练
下载PDF
视知觉学习疗法治疗近视性弱视儿童屈光动态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肖信 刘伟民 +2 位作者 王英 赵武校 林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1-783,共3页
目的:了解基于视知觉学习疗法(视频终端治疗)的近视性弱视儿童近视屈光增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视知觉学习治疗的近视性弱视儿童54例(98只眼),前瞻性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近视屈光度动态变化资料,并按弱视程度、近视程度和疗... 目的:了解基于视知觉学习疗法(视频终端治疗)的近视性弱视儿童近视屈光增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视知觉学习治疗的近视性弱视儿童54例(98只眼),前瞻性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近视屈光度动态变化资料,并按弱视程度、近视程度和疗效等特征进行分层分析。结果:近视性弱视儿童视知觉治疗后的球镜和等效球镜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等效球镜值年增长变化为1.00D以内占76.53%。轻、中、重度弱视的球镜和等效球镜动态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近视的弱视眼镜、柱镜和等效球镜动态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疗效的弱视眼屈光度动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视性弱视儿童治疗后屈光度的增长主要来自球镜,散光变化不大;弱视程度是近视屈光度增长的影响因素,但近视程度和疗效对近视增长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近视儿童 视知觉学习 视频终端
下载PDF
视知觉学习治疗近视性弱视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7
8
作者 王英 肖信 赵武校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866-1867,共2页
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治疗近视性弱视的疗效及护理特点。方法选择近视性弱视患儿54例(98眼),全部采用视知觉学习进行视觉训练。按1996年4月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制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疗效评价。结果视知觉学习治疗近视性弱视患儿的... 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治疗近视性弱视的疗效及护理特点。方法选择近视性弱视患儿54例(98眼),全部采用视知觉学习进行视觉训练。按1996年4月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制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疗效评价。结果视知觉学习治疗近视性弱视患儿的基本治愈率为52.0%,总有效率为88.7%;轻、中、重度弱视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三者的治疗周期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视知觉学习治疗近视性弱视效果明显;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使儿童主动配合治疗,提高依从性,缩短疗程,从而提高弱视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性弱视 视知觉学习 观察 护理
下载PDF
双眼视觉短塑性训练联合调节功能训练对8~12岁儿童近视性弱视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李京 刘香 +1 位作者 徐华 陈凡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分析双眼视觉短塑性训练联合调节功能训练对8~12岁儿童近视性弱视的临床疗效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眼科门诊接受治疗的8~12岁近视性弱视儿童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 目的分析双眼视觉短塑性训练联合调节功能训练对8~12岁儿童近视性弱视的临床疗效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眼科门诊接受治疗的8~12岁近视性弱视儿童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弱视治疗,观察组患儿在传统弱视治疗基础上给予双眼视觉短塑性训练联合调节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视力和屈光状态变化状况、临床疗效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最佳矫正视力与屈光状态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最佳矫正视力与屈光状态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_均<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双眼视觉短塑性训练联合调节功能训练可显著改善8~12岁近视性弱视患儿的视力和屈光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及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性弱视 调节功能训练 视觉短塑性训练 视力 屈光状态
下载PDF
视知觉学习对近视性弱视患儿屈光度增长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金琳 黄琼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780-782,共3页
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对近视性弱视患儿屈光度增长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该院就诊的近视性弱视患儿60例(104眼),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53眼)和对照组(30例,51眼),实验组给予视知觉学习疗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 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对近视性弱视患儿屈光度增长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该院就诊的近视性弱视患儿60例(104眼),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53眼)和对照组(30例,51眼),实验组给予视知觉学习疗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弱视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近视屈光度变化。结果实验组患儿弱视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前后屈光度增加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屈光度增加≥1.0 D患眼共11眼,其中重度弱视(8眼)显著多于轻、中度弱视(3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屈光度增加≥1.0 D患眼共22眼,其中重度弱视(15眼)显著多于轻、中度弱视(7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知觉学习疗法对近视性弱视疗效较好,弱视眼屈光度发展较轻,而重度弱视患儿是屈光度严重增长的主要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知觉学习 近视性弱视 屈光度 护理
下载PDF
近距离视功能训练对儿童近视性弱视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宋晶 魏春惠 《现代医学》 2010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了解近距离视功能训练治疗儿童近视性弱视的效果及对近视度数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近视性弱视儿童102例(172眼),了解其病程中曾行弱视治疗的方法、各种方法的治疗时间、治疗前后矫正视力及近视度数变化情况。并设同期单纯... 目的:了解近距离视功能训练治疗儿童近视性弱视的效果及对近视度数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近视性弱视儿童102例(172眼),了解其病程中曾行弱视治疗的方法、各种方法的治疗时间、治疗前后矫正视力及近视度数变化情况。并设同期单纯近视儿童对照组。分别统计使用红光闪烁治疗仪、近距离视功能训练及联合治疗3种方法对儿童近视性弱视的疗效及对近视度数增加的影响。结果:近距离视功能训练与红光闪烁治疗仪治疗及联合治疗3种方法疗效相近(P>0.05)。行近距离视功能训练者近视度数增加程度高于红光闪烁治疗仪治疗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近距离视功能训练者与单纯近视儿童比较,其近视度数加深也更加明显(P<0.05)。结论:近距离视功能训练对儿童近视性弱视的疗效与其它方法无显著性差异,而较之其它治疗方法,近距离视功能训练明显加剧了近视性弱视儿童近视度数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视功能训练 近视性弱视 疗效 儿童
下载PDF
近视性弱视儿童视知觉学习治疗中近视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信 刘伟民 +1 位作者 王英 赵武校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1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了解近视性弱视患者在视知觉学习治疗中近视屈光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06~2009年在广西视光中心弱视门诊行视知觉学习治疗的近视性弱视患者54例(98只眼),前瞻性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近视屈光度,并对治疗前后屈光动态按患者弱视程... 目的了解近视性弱视患者在视知觉学习治疗中近视屈光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06~2009年在广西视光中心弱视门诊行视知觉学习治疗的近视性弱视患者54例(98只眼),前瞻性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近视屈光度,并对治疗前后屈光动态按患者弱视程度、近视程度和疗效等特征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1)近视性弱视视知觉治疗后的球镜和等效球镜高于治疗前(P<0.01);球镜、等效球镜的年均变化为(0.52± 0.79)D/年和(0.54±0.81)D/年;等效球镜年均增长在1.00 D以内者占76.53%,年均增长超过1.00 D者占23.47%。(2)轻、中、重度弱视的球镜和等效球镜动态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柱镜动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轻、中、重度近视弱视眼的球镜、柱镜和等效球镜动态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疗效的弱视眼屈光度动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球镜和等效球镜呈现出从无效到治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近视性弱视视知觉治疗后近视屈光度增长,且主要来自于球镜的增长,弱视重度弱视屈光动态变化超过轻、中度弱视,不同近视程度和疗效弱视眼的"近视化"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性弱视 视知觉学习 近视化
下载PDF
传统综合治疗近视性弱视儿童屈光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英 肖信 +2 位作者 林泉 赵武校 吴燕宁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1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传统综合治疗前后近视性弱视儿童的近视屈光动态变化。方法选择2007~2009年在广西视光中心弱视门诊行传统综合治疗的近视性弱视患者45例(82只眼),前瞻性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近视屈光度,并对治疗前后屈光动态按患者弱视程度、近... 目的探讨传统综合治疗前后近视性弱视儿童的近视屈光动态变化。方法选择2007~2009年在广西视光中心弱视门诊行传统综合治疗的近视性弱视患者45例(82只眼),前瞻性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近视屈光度,并对治疗前后屈光动态按患者弱视程度、近视程度和疗效等特征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1)治疗后的球镜、柱镜和等效球镜高于治疗前(P<0.05);球镜、等效球镜的年均变化为(0.49±1.09)D/年和 (0.54±1.09)D/年;等效球镜年均增长在1.00 D以内(占91.5%)。(2)轻、中、重度弱视的球镜、柱镜和等效球镜动态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轻、中、高度近视程度的弱视眼球镜、柱镜和等效球镜动态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疗效的弱视眼屈光度动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综合治疗对近视性弱视患者近视屈光度增长影响甚微,重度弱视程度的患者屈光动态变化低于轻、中度弱视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性弱视 传统综合疗法 屈光度 动态变化
下载PDF
中高度近视、远视性弱视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业贤 冯光强 《广州医药》 2008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观察并了解中高度近视、远视性弱视儿童的综合弱视治疗特点及疗效。方法对78例中高度近视及远视性的弱视儿童,先散瞳验光配镜,然后用已证明疗效稳定的统一品牌的弱视治疗仪(包括红闪、光刷、后像)进行集体、集中治疗,回家完成精细作... 目的观察并了解中高度近视、远视性弱视儿童的综合弱视治疗特点及疗效。方法对78例中高度近视及远视性的弱视儿童,先散瞳验光配镜,然后用已证明疗效稳定的统一品牌的弱视治疗仪(包括红闪、光刷、后像)进行集体、集中治疗,回家完成精细作业(包括描图、剪纸、穿珠子等),同时根据两眼弱视程度及患儿年龄选择不同比例遮盖一侧眼。定期复查调整镜片和治疗方案。结果中高度近视、远视两组弱视儿童综合弱视治疗痊愈率分别为80%及93%。轻、中、重度痊愈率分别为96.6%、88.6%、64.3%,有明显差异。中高度近视性弱视学龄前、学龄期痊愈率分别为72%、88%。中高度远视≤6岁、≤8岁、≤10岁弱视痊愈率分别为100%、92%、60%。结论中高度远视性弱视疗效优于近视性弱视,两者疗效(痊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中高度近视及远视弱视程度越轻,效果越好(P<0.05);学龄前中高度近视弱视程度重,痊愈率低于学龄期;中高度远视初诊年龄越小,弱视有效率及痊愈率越高,疗效越好(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度近视 远视 弱视 综合治疗 疗效
下载PDF
乒乓球运动疗法在儿童近视性弱视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萌姗 李志辉 +1 位作者 赵奋图 汤学付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8期1978-1980,共3页
目的:探讨用乒乓球运动疗法对儿童近视性弱视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86例164眼6-9岁近视性弱视患儿(包括单纯近视、单性近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引起的弱视),男46例,女40例,平均年龄7.0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病例数为43例,两组... 目的:探讨用乒乓球运动疗法对儿童近视性弱视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86例164眼6-9岁近视性弱视患儿(包括单纯近视、单性近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引起的弱视),男46例,女40例,平均年龄7.0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病例数为43例,两组病例均用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复查佩戴校正眼镜,同时行传统遮盖,红闪治疗以及精细目力训练,3-6月复查一次,根据比例调整遮盖比例和戴镜度数。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坚持放学后进行乒乓球训练1h/次,每周四次。观察期2年,并分为轻中重度弱视3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轻度弱视组中对照组基本痊愈率61.5%,试验组基本痊愈率92%,中度弱视组中对照组基本痊愈率39.1%,试验组基本痊愈率72%,两组之间疗效均有显著差异性.而重度弱视组中对照组基本痊愈率0%,试验组基本痊愈率22.2%,P>0.05,疗效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在近视性弱视儿童患者(轻中度患者)的传统治疗上辅助乒乓球运动训练,既可以防治近视加深,又是一次有效的目力训练过程,疗效安全可靠。儿童患者易于接受,有效降低治疗成本,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对重度近视性弱视患者的治疗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性弱视 儿童 乒乓球运动疗法
下载PDF
近视性和远视性弱视患者视功能发育情况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惠萍 高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3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近视性弱视与远视性弱视患者在视功能发育情况上的异同。方法选择我院2010—2015年收治的近视性弱视患者32例设为A组,32例远视性弱视患者作为B组,在院外选取同时段30例视力正常者作为C组。比较A、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患... 目的探讨近视性弱视与远视性弱视患者在视功能发育情况上的异同。方法选择我院2010—2015年收治的近视性弱视患者32例设为A组,32例远视性弱视患者作为B组,在院外选取同时段30例视力正常者作为C组。比较A、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患者的三级视功能发育情况,A、B组显效患者与C组的近立体视功能发育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84.38%(P<0.05)。A组显效患者与B组显效患者的同时视存在和正常远立体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融合视正常和正常近立体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组显效患者和B组显效患者正常近立体视较低(P<0.05)。结论远视性弱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但近视性弱视患者矫正后视功能发育较好,但两者治疗后的视力均与正常者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性弱视 远视性弱视 视功能
下载PDF
视知觉学习疗法治疗近视性弱视儿童屈光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春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2期1026-1026,共1页
目的:探析视知觉学习疗法治疗近视性弱视儿童屈光动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5年来我院就诊的近视性弱视儿童15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实验组采用视知觉学习疗法治疗,对照组则应用传统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弱... 目的:探析视知觉学习疗法治疗近视性弱视儿童屈光动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5年来我院就诊的近视性弱视儿童15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实验组采用视知觉学习疗法治疗,对照组则应用传统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弱视屈光度变化及视力提高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视力提高及弱视屈光度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近视性弱视儿童采用视知觉学习疗法的临床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视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知觉学习疗法 近视性弱视 儿童弱视
下载PDF
视知觉感知训练联合全营养餐序贯疗法治疗学龄前儿童近视性弱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虹 沈平宇 +4 位作者 程凯尧 连曙光 余静 金黄林 康泽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2238-2241,共4页
目的:观察视知觉感知训练联合全营养餐序贯疗法治疗近视性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3例135眼近视性弱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67眼)和治疗组(37例68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镜遮盖联合精细目力和光栅训练... 目的:观察视知觉感知训练联合全营养餐序贯疗法治疗近视性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3例135眼近视性弱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67眼)和治疗组(37例68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镜遮盖联合精细目力和光栅训练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视知觉感知训练联合全营养餐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3、6mo,1a的视力、屈光度及年均屈光度变化值;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a的疗效,并对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比较两组患儿中基本治愈的患儿随访1a期间弱视的复发率。结果:治疗3mo,两组患儿的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mo,1a,治疗组的BCVA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6mo,1a后的屈光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的年均屈光度变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随访1a,治疗组基本治愈患儿的弱视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知觉感知训练联合全营养餐序贯疗法治疗近视性弱视能显著改善视力,降低年均屈光度变化值,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弱视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知觉感知训练 全营养餐 近视性弱视
下载PDF
视知觉感知训练配合护理干预对3~6岁近视性弱视儿童视力和屈光度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晁媛媛 苟琦 王侠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1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视知觉感知训练配合护理干预对3~6岁近视性弱视儿童视力和屈光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14例3~6岁近视性弱视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观察组采用视知觉感知训练联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 目的探讨视知觉感知训练配合护理干预对3~6岁近视性弱视儿童视力和屈光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14例3~6岁近视性弱视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观察组采用视知觉感知训练联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的视力、屈光度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为(0.32±0.0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0.37±0.11)(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屈光度变化值为(0.59±0.17)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70±0.23)D(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9%(P<0.05)。结论对3~6岁近视性弱视儿童实施视知觉感知训练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儿视力,降低屈光度变化值,有效抑制近视度数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知觉感知训练 近视性弱视儿童 视力 屈光度 护理
下载PDF
红光闪烁治疗仪联合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对儿童近视性弱视的影响 被引量:32
20
作者 刘莉静 颜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88-891,共4页
目的:探讨红光闪烁治疗仪联合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对儿童近视性弱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近视性弱视患儿分组,对照组予短小遮盖+近距离功能性视力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红光闪烁治疗仪联合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 目的:探讨红光闪烁治疗仪联合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对儿童近视性弱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近视性弱视患儿分组,对照组予短小遮盖+近距离功能性视力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红光闪烁治疗仪联合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屈光动态变化、BCVA、弱视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近视性屈光度与治疗前对比无差异(P>0.05),而对照组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1a后的近视性屈光度、年均屈光度变化值和弱视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BCVA优于治疗前,治疗1a时优于治疗6mo(P<0.05)。结论:红光闪烁治疗仪联合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治疗儿童近视性弱视可有效降低年平均屈光度变化值,矫正最佳视力,降低弱视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近视性弱视 红光闪烁治疗仪 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